我们先谈谈肛瘘的表现: 肛瘘都伴有程度不同的肛旁肿痛溃破流脓病史,形成肛瘘后,这种肛旁肿痛流脓会不定期反复发作,脓液若流出不畅,局部和全身会表现出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症状,如肛门局部红肿热痛,全身体温升高等,但随着脓液的再次溃破流出,这些症状会逐步减轻。 肛瘘的另一个临床表现是肛旁有索条状硬块,此外长期的脓液刺激,会导致肛周皮炎或湿疹,引起肛门瘙痒。 手术是最终解决肛瘘的唯一途径 肛瘘和肛旁脓肿一样,不同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由于发生在肛门直肠附近,在肛门或直肠腔内有一固定感染来源,即内口,同时病灶位于肛门括约肌内,括约肌的舒张和收缩会影响脓液的排出。因此说,肛瘘和肛旁脓肿一旦发生,不论轻重,罕见有自愈的可能(除婴幼儿、儿童之外),药物治疗也只会减轻症状,临床只有通过手术(包括挂线)治疗才能达到治愈目的。以往曾有许多人试图用手术以外的多种方法治疗,但都以失败告终,至少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非手术方法能治愈肛瘘和肛周脓肿。
古语有:“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之说。谷道,就是肛门;撮谷道,其实就是提肛。下面为朋友们介绍一下提肛运动的功效及方法。 提肛运动可以促进肛门局部及盆底的血运循环,中医认为有助于升提阳气、通经活络、温煦五脏而益寿延年,并能防治脱肛、痔疮、阳痿、早泄、遗尿、尿频、前列腺炎等疾病。近来研究表明提肛运动对冠心病、高血压病有预防保健功效。 提肛运动指将肛门向上提,像忍大便一样,然后放松,再上提、再放松,一提一松,反复进行。站、坐、卧、行均可进行,每次做提肛运动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即可。坚持早起时、晚睡前做效果最好。
痔疮在大多数人眼中都不算什么大病,但是确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一旦得上了痔疮,不通过手术治疗很难治愈,所以我们要在没有患病的时候,将痔疮扼杀在摇篮里。 1.解剖学原因 人在站立或坐位时,肛门直肠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脏器的压迫,静脉血液瘀积;其血管排列在不同高度穿过肌层,容易受粪块压迫,影响肛门直肠静脉血液回流,容易扩张屈曲 2.排便原因 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过长导致粪便里面的水分再度被吸收,从而引起粪便干硬,难以排便的一种情况。长期的便秘容易导致患者排便发生用力情况,也延长排便时间,从而诱发痔疮。 久蹲:很多人排便有看书看报看手机的坏习惯,这使排便时间延长,加重肛门直肠负担和局部淤血,引发和加重痔疮。 腹泻:长期慢性腹泻者,痔发生率很高,因为肠道存在炎症,便次增多,致使肛门频繁受到刺激,使静脉丛发生炎症、血管扩张充血,引发或者加重痔。 3.职业的原因 社会中,部分职业需要人们长时间保持坐或者站立姿势例如司机、教师、办公室白领、服务员等,由于职业的原因,他们需要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引起痔静脉丛过度充盈,静脉壁张力下降。 3.妊娠得原因 妊娠妇女,胎儿压迫盆腔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肛门直肠部血管扩张,同时由于体内孕激素含量上升,造成水钠滞留,血管扩张而诱发痔疮。
[摘要]:肛周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顽固的肛周皮肤疾病。本文对近年来肛周瘙痒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供参考。[关键词]:肛周瘙痒 病因病机 治疗方法肛周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肛周皮肤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肛周皮肤瘙痒,其部位向前可蔓延至阴囊,会阴部,向后至臀沟两侧,呈阵发性,尤以夜间为甚,冬季瘙痒症状加重。患者因瘙痒而失眠或不能安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肛周瘙痒症在中年男性中有较高的发病率,顽固难治。1.中医药治疗进展 1.1病因病机中医文献对本病很早就有详细记载,中医又称本病为“诸痒”、“痒风”、“风痒”等。隋·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曰:“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外科心法要诀》指出:“痒属风,亦各有因。”说明瘙痒症的病因不一,可以是风热、风寒或湿热之邪蕴于肌肤,不得疏泄之故;宜可因风邪久留体内,化火生燥,以致津血枯涩,肌肤失养所致,此外还与人身体的气血阴阳变化有关,各种劳伤,或起居无常,饮食不节,或忧悲恚怒,劳欲过度或嗜烟好酒、罹患疾病,导致脏腑功能衰退,阴阳气血虚损,即《医醇賸义》所说:“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形之气血,消磨殆尽矣。”所以,阴虚风动、血虚风动、气滞血瘀是肛周瘙痒症的常见病因。很多近代的著名中医专家对于肛周瘙痒症的病因病机都有深入的论述:李氏[1]认为此病因气血虚弱,卫气不固,外受风邪,郁于肌表。张氏[2]认为此病因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治宜养血润肤,疏风止痒。朱氏[3]认为本病主要由于气血两虚、血不养肤、肝风内生、风盛则痒。1.2临床治疗余氏[4]等将肛周瘙痒中医辨证分型①风热袭肺,移于大肠型: 清热泻火通便,凉膈散加减; ②肝经湿热,循经下注型: 疏风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③血虚生风,肌肤失养型: 养血熄风,滋阴润燥,当归饮子加减;④血淤生风,蕴结不散型: 逐淤祛风,桃红四物汤加减;⑤虫毒骚扰型:杀虫解毒止痒,乌梅丸加减。高氏[5] 将皮肤瘙痒分为全身性及局限性并分四型辨证治疗:①风热外侵证②风寒犯表证③湿热下注证④血虚肝旺证。用地菊合剂(基本组方为生地、野菊花、苦参、黄柏、地肤子、胡麻仁、白芍等) ,外用安乐酊(基本组方为蛇床子、艾叶、藿香叶、苦参等)。吴氏[6]自拟肛痒方治疗本病,方用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百部、蝉蜕、苍术、当归、防风、花椒、三七(研粉)等。丁氏[7] 自拟方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症(血虚风燥型),方用生熟地黄各、天麦冬各、白蒺藜、何首乌、当归、钩藤、蝉蜕。中医的特点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辨证论治,从多方面改善病人症状。1.2.2内外并治陈氏[8]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本病,内服( 防风、当归、首乌藤、苦参等)外洗(苦参、蛇床子、金银花等)针对内因外因,中药内服外洗,标本兼治,故收到较满意的效果。1.2.3外用药物治疗涂氏等[9]采用参椒汤浸泡坐浴和外敷湿毒粉同时治疗本病。张氏[10] 中药熏洗治疗肛周瘙痒。1.2.4中西医结合叶氏[11]中药口服:风热郁结型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风湿夹热型方用消风散加减;血虚生风型方用当归饮加减。中药外洗:方用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土茯苓、生地等。西药配以西替利嗪片口服,瘙痒甚者,给予硝酸益康唑乳膏外敷。1.2.5针灸治疗王氏[12]针灸治疗肛周瘙痒症疗效观察:用清艾条温和灸病变局部皮肤,灸至皮肤潮红, 每日一次。消毒病变皮肤, 用消毒的皮肤针(梅花针)在病灶区由外缘向中心快速散刺, 使之微出血,拭干后涂抗菌素软膏预防感染, 隔日一次。 两疗法重叠使用先灸后针。提示针灸治疗肛周瘙痒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1.3中医药现代机理研究近况人们已经认识到中药对本病治疗上的优势,并且从现代医学角度研究了许多中药止痒的作用机理。对多种中药研究表明对过敏性疾病、过敏介质有高效抑制作用、局部皮肤的麻醉作用也是其止痒机理之一、类似性激素的作用、双效调节作用,在研究中发现对皮肤有明显调理作用的补益药有明显的对皮肤有润滑保护作用、提高表皮血液循环、增加含水量,所以有明确的治疗作用。2西医研究进展2.1病因病机一般来说,肛周瘙痒症是一种自觉肛周皮肤瘙痒的肛周皮肤病。临床上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后者都是继发于其它疾病。肛周瘙痒症病因复杂,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13]:①全身性原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甲亢,痛风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肝胆疾病、肾脏疾病、内脏癌瘤等;血液病如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胃肠疾病如急慢性腹泻,便秘,胃肠神经官能症等;恶性肿瘤如胃.结肠癌,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寄生虫如血吸虫,钩虫,蛔虫,特别是蛲虫病;神经和精神疾病如神经衰弱,交虑症等;药物如可卡因,吗啡,砒剂,某些抗菌剂,口服避孕药等;食物如辛辣刺激性食物、酒类等;其他如某些原因不明的肛内发痒,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或对知觉异常敏感。②局部性因素:肛门和直肠及会阴疾病如痔,肛瘘,肛裂,直肠炎,直肠癌,直肠脱垂,腺瘤,阴道炎,尿道炎等;皮肤病变如肛门湿疹,皮炎,疣,癣,性病及皮脂腺分泌的脂肪,蛋白质堆积,粪便存留于肛周皮肤皱襞,接触异物,出汗过多也常致肛门发痒;皮肤寄生虫及感染如疥螨,阴虱及霉菌,滴虫感染。也有因外界接触如气候改变如炎热、寒冷等均可引起瘙痒。还与一些生活习惯有关,如爱用很烫的热水洗澡,次数过于频繁,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或药皂,使本来就枯燥的皮肤失去了皮脂的滋润。季节因素如入冬后,常因气候干燥发生瘙痒。研究表明组织胺、5-羟色胺,内源性阿片样肽系统,在病理状态下,某些细胞因子,二十烷类分子,影响瘙痒的其它因子如血小板激活因子,钙磷代谢产物及羟乙基淀粉均与瘙痒的发生有关。2.2西医治疗2.2.1内用药物治疗:抗组织胺药治疗:可选用苯海拉明、扑尔敏、息斯敏。痒甚者,可选用葡萄糖酸钙,静注,并配合服用维生素B1、B6、C、K、鱼肝油等。亦可用性激素治疗:男性患者用丙酸睾丸酮,女性用乙烯雌酚,应用性激素对于生殖系肿瘤或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忌用或慎用。对瘙痒剧烈而影响睡眠者可用镇静、催眠剂,可根据病情适当选用。2.2.2外用药物治疗:药物外洗治疗:可选用炉甘石洗剂,具有局部降温消炎、干燥、止痒等作用。药物外涂治疗:樟脑粉、碳酸软膏、百部酊、樟脑霜、硫磺煤焦油软膏、水杨酸,醋酸可的松软膏、去炎松尿素软膏。2.2.3封闭疗法:可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药物,或普鲁卡因麻油,在肛周瘙痒区皮内点状注射,使皮内神经末梢失去感觉,达到止痒病愈的目的。2.2.4物理疗法:可用紫外线、红外线照射肛周患处,或采用X线、同位素治疗。2.2.5手术疗法:常采用肛周神经末梢切断术。另外,采用椭圆形皮肤切开缝合法、皮瓣移植法、瘙痒皮肤切除术、肛周皮下离断术、会阴神经后方切断法也可达到止痒的目的。3结语与展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肛门表皮及真皮浅层的游离神经末梢为痒觉感受器,受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后,肛门组织胺、激肽和蛋白酶等化学介质作用于神经末梢,引起冲动而产生痒觉,日久则产生皮肤损害改变,临床可见肛门周围皮肤出现局部皮革样改变、结痂、渗出、皲裂等。目前,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以抗组织胺药物、钙剂、外用皮炎平霜等抗炎及解除瘙痒症状,以维生素类辅助皮肤及末梢神经损害的恢复,以抗生素控制感染。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不外内外两大类:外因多由感受风、湿、热、毒客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致肛门瘙痒,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阴疹”。内因常为脏腑功能失衡、血虚风燥、血气违和、湿热下注,肌肤失于濡养而致瘙痒无度。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探讨药物的作用机理,以便为今后更好的预防、治疗本病打下坚实基础。参考文献[1] 李辅仁.《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7.[2] 安家丰.《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M].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1.[3] 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7.[4] 余秋焕, 王宗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瘙痒症31例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217.[5] 高以红,李超.中医药治疗单纯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观察[J]. 光明中医, 2008,23(2):702[6] 吴健,周文举.自拟“肛痒汤”洗浴治疗肛门瘙痒症55 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 2008 21 (7) 47.[7] 丁建华.中医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症(血虚风燥型) 60例[J].中医研究,2007, 20(8):75.[8] 陈磊.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肛门瘙痒症46例[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6,13(8):59.[9] 涂自斌,汪润芝,霍慧兰.中药外用治疗肛周瘙痒症[J],湖北中医杂志,2000 ,22(1)13 . [10] 张 智,董 玮.中药熏洗治疗肛周瘙痒12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1):54.[11]叶滨成.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瘙痒症3 5例[J],海峡药学,2008,20(1):47.[12]王建民.针灸治疗肛周瘙痒症50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6,(8):22.[13]胡伯虎,李汗宁.实用痔瘘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03-404.作者介绍:那云朗,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养生是现代人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懂得养生,生活就会更健康。 便秘及腹泻是诱发肛肠病的病因之一。我认为,饮食调理可减少便秘和腹泻,是减轻肛肠病症状、预防肛肠病复发的重要手段。 如何通过饮食来更好地预防肛肠疾病?我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食青绿蔬菜、新鲜水果,如芹菜、菠菜、韭菜、黄花菜、土豆,地瓜,苹果、鲜桃、杏、瓜类等。这些食物含纤维素较多,可促进胃肠蠕动,润肠通便。预防肛肠病的食物还有赤小豆、槐花、黑芝麻、猪大肠、羊大肠、鳖肉、核桃肉、竹笋、蜂蜜,荔枝,桂圆等。 白酒、辣椒、胡椒、生姜、大茴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直肠肛门处的黏膜和皮肤,使痔疮及肛裂等症状加重。同时,日常饮食中也不宜过多过饱,不宜食生冷及不干净的食物。 此外,应调节精神状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抑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连续熬夜、严重失眠等,休息时应保暖,勿坐卧于潮湿的地方。要坚持运动锻炼,经常运动可流通气血,强壮脏腑,调养精神,舒筋壮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锻炼时要结合自身情况适度运动,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一、可用于便秘治疗的药物很多,但多数不适于慢性便秘患者,亦不适宜长期使用。当前,滥用泻药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不少医源性便秘。常用的泻剂有以下几种:1)刺激性泻剂:以炎性介质的形式通过刺激结肠粘膜下肌间神经丛、平滑肌,增加肠道蠕动和粘液分泌而排便。一是为蒽醌类(包括大黄、番泻叶、芦荟、美鼠李皮、弗朗鼠李皮等),二是酚酞类(果导、双醋苯叮)。刺激性泻剂可引起严重腹绞痛,长期服用可致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可损害结肠粘膜、肌间神经及平滑肌的收缩,损害排便反射机制,而致“泻剂性结肠”使便秘加重,加之其结肠黑变病的发生。2) 容积性泻剂:这种制剂含纤维素,吸水后形成柔软的凝胶,使粪便容易排出,并可刺激肠蠕动。主要有小麦麸皮、玉米麸皮、魔芋淀粉、琼脂、甲基纤维素、车前子制剂、通泰胶囊等均属此类。服用这类制剂时须注意多饮水;有肠狭窄者,可因其导致肠堵塞,应慎用。3)渗透性泻剂:通过增加肠内容物的渗透压,影响肠道水分的吸收并可吸收水分到肠腔,从而促进排便和软化大便的一类药物,聚乙二醇4 0 0 0(福松)是其代表。是一种长链高分子聚合物,不能被肠道吸收,肠道内缺乏降解PEG的酶类,增加粪便内液体含量,使粪便软化,易于排出,但粪便量无明显增加。几乎无副作用。此外,还有盐类、双糖类(如乳果糖) 、甘油和山梨醇等。主要用于急性便秘或肠道准备,不能长期使用,腹泻剧烈者可致脱水。4)软化性泻剂:为表面活性剂,能使粪便中的脂肪与水容易混合,并增加肠道分泌,如辛丁酯酸钠(钙),通常口服,本身不吸收,但可增加其他物质的吸收。因具有肝毒性,只能应用1~2周,不适用于慢性便秘。5)滑润性泻剂:如石蜡油。在肠道中不被消化吸收,可包绕粪块,使之容易排出,同时又妨碍结肠对水的吸收,能润滑肠腔,软化大便,口服后6~8小时发生作用。长期使用可妨碍脂溶性维生素A、D、K及钙、磷的吸收。不应与表面活性剂同时使用,以免增加矿物油的吸收,本品还易从肛门漏出,引起衣褥污染且口感欠佳,只能短期使用,不适用于慢性便秘。6)结肠动力剂:西沙比利(普瑞博思)、莫沙比利、普卡比利、甲基纳曲酮、泽马克、比沙可啶等,可增加乙酰胆碱释放,刺激肠蠕动,副作用可增加中枢抑制性药物的吸收,与其联合应用应慎重。并且延长心电S-T段,心脏病患者也应慎用,以及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主要作用于上段结肠,由于效果不肯定,考虑到它的安全性,自2000年后也退出市场 。二、中医学对便秘的治疗历来强调需从整体出发,针对病因,调节饮食、起居、情志,遵照“保胃气、存津液”原则,合理用药。反对滥用泻剂,伤气耗液。相较之下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在疗效、复发情况、毒副作用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目前中医治疗便秘仍以内服汤药为主。建议:1、笔者认为治疗便秘,中医中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的优势。2、如果选择西药治疗,聚乙二醇4 0 0 0(福松)是一个副作用比较小的药物,可以长期服用。但停药后易复发。
Longo1997年提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概念。2000年6月,姚礼庆教授完成国内首例PPH手术。基于痔的现代概念:当黏膜下层的血管因调节障碍发生淤血或肛垫的支撑组织Parks韧带和Treitzs肌发生断裂时,肛垫下移,肛垫即为痔。PPH是通过环形切除齿状线上方直肠黏膜,使肛垫上移,阻断痔血供,控制出血症状及使残留部分痔术后萎缩,以达到治愈痔的目的。1 PPH术后常见并发症Ravo等报道了意大利12个直肠病治疗中心PPH术后常见并发症约为15%(164/1 107),剧痛5%、出血4·2%、血栓形成2·3%、尿潴留1·5%、吻合口裂开0·5%、肛裂0·2%。国内五家医院对251例Ⅲ~Ⅳ度痔研究显示:尿潴留36·2%,肛门痛41·04%,便血15·15%,下肢不适4·37%,排便困难2·61%。Molloy等报道1例盆腔感染,术中未发现吻合口漏存在,可能是原直肠存在炎症或感染,直肠黏膜由于吻合钉紧密封闭后感染向盆腔扩散所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肛肠外科钱群报道PPH术中出现严重迷走神经反射,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术中收紧荷包、牵拉黏膜、收紧吻合器及击发时下腹部痉挛性疼痛、烦躁、恶心、呕吐。国内傅传刚报道,2000年7月至2001年底,全国已行PPH术约1800例,有少数患者发生一些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吻合口大出血;手术失败;肛旁感染。从以上文献可看出PPH术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如便血、肛门痛、尿潴留、肛门不适、排便困难、出血、血栓形成、吻合口开裂、肛裂、下肢不适、排便困难、术后吻合口大出血、肛旁感染、盆腔感染。2 PPH术后与传统方法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比较 Racalbuto等报道,PPH与Milligan-Morgan(MMH)手术各50例比较显示:PPH疼痛较轻(止痛药均数2·60 vs 15·9片)和更快的恢复正常活动(8·04 vs16·9 d)。Mehigan等报道采用PPH治疗的,术后症状控制满意者占85%,而MMH痔切除术占75%。自PPH手术开展至今,国内4宗病例数较多的PPH与MMH术的对照研究中,在对比手术时间、疼痛指数注射止痛频率、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示PPH优于MMH组。Schmidt等报道PPH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同类患者各80例进行比较,PPH并发症发生率为4%,而传统手术则为11%。Che-ethamb报道PPH术后里急后重发生率有31%,他认为是吻合环刺激括约肌痉挛引起。HO等将119例脱垂痔随机分为传统的开放式电切电凝(diathermy,DT)组62例,PPH组57例,术前行失禁评分、肛门直肠测压、直肠腔内超声。术后3个月复查,再次评估疼痛指数、止痛药需求、生活质量、治疗费用等。结果显示:DT痔切除手术时间较吻合器短,两组住院时间相同。DT在术后2周内排便时疼痛指数高于PPH组,止痛药物的需求量在6周内多于PPH组。即近期疗效PPH组有优势,而对远期效果和远期并发症未能作评估。3 PPH术后与传统痔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比较 Pavlidis等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随访超过2年,PPH组95%的患者对术后症状控制满意,而MMH痔切除术治疗组满意率为89%。Ebert等对214例MMH术后患者进行了54个月的随访,68%的患者无明显的症状。在一些对PPH术后比较乐观的报道之后,近年来出现了并不乐观的报道,38%的患者PPH术后出现直肠阴道瘘,致命的盆腔感染而且在19个月未得到明显改善。Pescatori和Aigner对PPH应用10年来的回顾性调查表明,直肠狭窄与盆腔严重感染需要转流造口的发生几率比传统痔切除术更常见。然而,传统痔切除术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并不需要转流造口。因为出现慢性肛门痛、出血和痔脱垂等术后并发症,PPH术后一年的再手术几率据报道可达11%,且对Ⅳ度痔的治疗上有更高的复发率。直肠痛通常为难治的钝痛,并且伴有尿急感,可能是因为吻合口周围纤维化影响到直肠壶腹的植物神经末梢,最近, Jayaraman和Colqu-houn在荟萃性分析中肯定PPH术后会带来较高的再手术率(OR=2·3)与传统痔切除术比,其唯一优点为减少疼痛;因此,传统痔切除术仍然为治疗痔的选择方式。在大样本的回顾性调查中,PPH术后所引起的威胁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1/1200。通常,由PPH引起的脓毒血症是很少见的,然而,一些学者报道有诸如脓肿、瘘管和腹膜后脓毒血症的并发症。通过腔内超声证实PPH术对肛门括约肌的损害与传统痔切除相似。研究表明PPH术后有23%的患者出现尿急和排便次数增多,也有5%的患者出现排便困难和大便不净感。Cheetham也有类似报道。2004年Nisar等在一次荟萃性分析中强调PPH存在潜在的毁损性的并发症,并认为传统痔切除术是痔治疗的金标准。4 PPH术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分析PPH术治疗现状,需要重视下列问题:(1)PPH适应证窄。用于严重的环状脱垂内痔,同时要排除结直肠其它疾病。中华医学会肛肠外科学会肛肠外科学组有关PPH治疗痔病的暂行规范规定:PPH的适应证是环状脱垂的Ⅲ、Ⅳ度内痔,反复出血的Ⅱ度内痔。(2)严重并发症的防治。吻合器痔固定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如出血、疼痛、尿潴留、感染、直肠阴道漏等。此外,严重的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等也有报道。严重并发症尽管为个别现象,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3)医疗费用高。国外的研究表明,由于PPH术后痔和痔症状的复发,其再手术率较传统术式高,从而增加了医疗费用,且PPH术式本身医疗费用较传统术式高。(4)PPH术远期疗效有待证实。Longo认为,PPH的优点在于:没有破坏肛门的正常结构,患者痛苦较轻,手术做完后创口恢复只要3~4 d。而Greco和Hzboubi近期研究表明由于慢性炎症和纤维化肛垫已失去了作用,即使通过PPH将肛垫上移也丧失了其肛垫作用和肛门控便能力。总之,对PPH术后并发症的近远期研究表明,不适当的应用PPH将会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及较高复发率;PPH术式的理论依据还需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来验证;因此,PPH术式的优势还有待长期随访和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去评判。
肛瘘是由于肛门周围脓肿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其不经过治疗是很难自愈的。而其后果即是长期从瘘外口流出脓汁、分泌物,甚至粪便。从大量的临床资料来看,多数肛瘘不会癌变,但少数患者可导致恶性病变,其导致癌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的炎症存在,使得脓性物,以及粪便从瘘管排出,从而刺激细胞异常增生,导致恶性病变。 ②细菌感染:细菌长期存在于瘘管内,特别是绿脓杆菌或结核菌感染,缠绵不愈,可导致癌变。 ③药物刺激:长期大量地使用各种局部外用药,经常刺激局部,导致癌变。 总之,肛瘘应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病久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