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慢性头痛患者长期请选用那个星状神经节阻滞。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呢这是因为脑血管神经紊乱。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效果较好。但是药物要用长效的神经阻滞药如罗哌卡因。
(1)颈椎下段活动最频繁,且活动度较大,损伤机会多,但颈7因为横突较大有较多的肌肉保护,稳定性好,不易损伤,损伤多见于颈5和颈6。 (2)椎管从上至下逐步变小,如第一颈椎椎管前后径为22.9mm,而第六颈椎则为17.5mm。但颈脊髓则与其相反。下段因颈部膨大而增粗,所以容易出现脊髓压迫。 (3)椎间孔从上至下逐步变小,但下段臂丛神经根,一般较颈上段颈丛神经粗大,所以容易损伤。 (4)颈5、颈6横突孔离椎体近,椎体上有骨赘形成时,容易在颈5或颈6处压迫椎动脉等组织。 (5)下颈段脊髓血运较差,容易引起缺血性障碍。 (6)颈上段脊神经根是平行的离开脊髓,损伤机会少,而颈下段的脊神经根在椎管内向下斜行,损伤的机会较多。
寒冬凛冽,今天正式进入腊月,疼痛科病房里收治的带状疱疹“俗称缠腰蛇”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很多家属看到医院之前发的带状疱疹科普都来咨询:“胡主任呀,我见公众号说可以打疫苗提前预防带状疱疹,我年纪这么大了,能不能打疫苗呀?疫苗安全有效果吗?有啥不良反应的呀?我血糖高呀,可不可以打呀。。。。。。等等”,带着问题我们一起了解下如何预防带状疱疹,远离疼痛折磨,战胜可恶的“缠腰蛇”。1.带状疱疹如何预防?①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是预防带状疱疹的关键。建议易感人群可从保证饮食均衡、适度运动锻炼、积极调整心态、保证充足睡眠等方面提高免疫力。②接种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打2针,中间间隔2个月◆50岁及以上成人可接种◆可提供97.2%的保护效力◆接种后10年,保护效力可维持在89%,数据模型预测接种20年后,可维持较高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2.带状疱疹疫苗重点接种人群有哪些?①50周岁及以上人群。②有基础疾病人群: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肺病和肿瘤等基础疾病是发生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病情稳定时推荐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③免疫功能低下人群。3.带状疱疹疫苗有哪些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大多是轻至中度的,一些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肌痛、发热等,一般持续1-3天后会自行消退。4.带状疱疹疫苗可以治疗带状疱疹疾病吗?不可以。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仅作预防用途,是预防带状疱疹最有效的措施,但不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5.正在得带状疱疹、或已经得过带状疱疹的人,还能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吗?很对患者认为,得了带状疱疹就会终身免疫再也不得了,而近年来研究显示,初发疱疹患者十年累计复发率为10.26%。所以即便之前得过带状疱疹,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在皮疹愈合后4-6周再去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6.得过水痘,或者打过水痘疫苗还需要打带状疱疹疫苗吗?需要。水痘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初发症状,初次感染病毒,得过水痘后,该病毒会在人体内潜伏,直至再被激活后引发带状疱疹。得过水痘的人群也是带状疱疹高发人群。而水痘疫苗仅可以预防水痘,不可以预防带状疱疹。没有得过水痘的也应该接种,因为有一部分人感染水痘后没有症状,但身体中有潜伏的病毒。目前针对带状疱疹尚无特效药,多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带状疱疹疫苗的上市,将为全国中老年人预防带疱提供有力武器。随着带疱疫苗接种率的提升,这种痛苦的疾病将得到有效预防。如有意向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的居民,可联系您所在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预约和咨询。
1.带状疱疹是什么?在老百姓嘴里有的称呼“缠腰龙”,“蛇串疮”,两广地区很多也叫“生蛇”,它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一种可以使我们皮肤感觉剧烈疼痛的疾病,因为它一般长在身体一侧,腰上,胸背部或者头面部等会出现类似于带状分布的水疱,所以学名“带状疱疹”。2.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在疼痛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年龄越大,并且伴有慢病的患者,患PHN的风险也就越高。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房会看到有些患者疼的撞墙,抑郁,焦虑,更甚者有自杀的想法。除了后神经痛,如果带状疱疹发生在特殊部位,也可能形成无法挽回的损伤,例如:眼带状疱疹如果症状严重,可累及角膜,甚至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耳带状疱疹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可以出现严重不等的耳鸣、耳聋等症状。内脏的带状疱疹,可以引起胸膜炎、腹膜炎,甚至积液等症状。所以,万万不可忍痛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72小时以内。3.如何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发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其保护效力达97%,保护时间长达20年,一共需要接种两剂次,中间间隔两个月。其他方法如适度锻炼,加强营养等,总之一句话,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远离带状疱疹的侵袭。4.哪些人需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呢?①50周岁及以上人群。②以前得过带状疱疹的人,并且近期皮疹已经消退,不在疾病发作急性期,1个月之后就可以接种③有基础疾病人群: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肺病和肿瘤等基础疾病是发生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病情稳定时推荐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④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更容易同时诱发带状疱疹。一项新的研究显示01在该回顾性队列研究中,与从未感染新冠病毒的对照组相比,50岁及以上的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患带状疱疹的风险要高出15%。02需住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21%该研究对50岁及以上的人群进行观察,使用了来自两个大型美国数据库的数据,比较新冠病毒感染人群与未感染人群的带状疱疹发病率。(已经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或新冠疫苗的人群均排除在该研究之外) 由于免疫功能的下降,带状疱疹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同样以老年人为主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中,有超过70%的比例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大大增加了带状疱疹发病的风险,此外,新冠病毒的流行导致的精神心理压力增加可能是促进病毒重新激活的重要因素。提高免疫力,50岁以上人群及时接种疫苗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一般人群:50周岁及以上人群预防带状疱疹。②有带状疱疹病史的人群:既往患过带状疱疹的人群可接种疫苗预防再次复发,对于带状疱疹发病期患者,建议带状疱疹急性期结束且症状消失后再接种。③有基础疾病人群: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肺病和等基础疾病是发生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病情稳定时推荐接种带状疱疹疫苗。④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带状疱疹虽然可怕,但并不是不可预防。及早接种疫苗,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将带状疱疹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99.5%以上的人群体内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3的人会得带状疱疹。高龄、近期过度疲劳、睡眠差、压力大、患慢性病(如糖尿病)、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力低下的肿瘤患者是得带状疱疹的高危人群,因此避免过度劳累、保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增强免疫力可以减少得带状疱疹的风险。此外,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发病最有效的手段,其保护效力达10年以上,一共需要接种2剂次,两剂次间隔2-6个月。
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应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抗惊厥药物(包括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以及镇痛药是关键。除了规范药物治疗外,疼痛科还有神经阻滞、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脊髓电刺激等治疗技术,可快速缓解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大大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得这个病太痛苦了,有没有办法可以预防?超过90%以上的人群体内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3的人会得带状疱疹。高龄、近期过度疲劳、睡眠差、压力大、患慢性病(如糖尿病)、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力低下的肿瘤患者是得带状疱疹的高危人群,因此避免过度劳累、保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增强免疫力可以减少得带状疱疹的风险。此外,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发病最有效的手段,其保护力达10年以上,一共需要接种2剂次,两剂次间隔2-6个月。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蛇“,“缠腰龙”,怎么还会起到脸上、胳膊上、腿上、会阴部?是的,以上就是典型病例,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性,有神经分布的地方都有可能起带状疱疹,并且疱疹出现位置越高(头面部最高、其次上肢)、患者年龄越大、皮疹越严重、免疫力越差、疼痛越严重,越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 。不进行规范的治疗,酷刑般的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所以患病早期抗病毒治疗、促进皮损恢复、防止皮损区感染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提前预防,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患带状疱疹,往往“祸不单行”,可能会导致严重且持久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后神经痛,如果带状疱疹发生在特殊部位,也可能形成无法挽回的损伤,例如:眼带状疱疹如果症状严重,可累及角膜,甚至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耳带状疱疹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可以出现严重不等的耳鸣、耳聋等症状。内脏的带状疱疹,可以引起胸膜炎、腹膜炎,甚至积液等症状。 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发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