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是指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痼疴得以消除的治病方法。冬病夏治是指在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之时,借用自然界之阳气,通过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并结合外用灸刺贴敷等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达到阴平阳秘,以预防、治疗和调养冬季易发或冬季加重之病。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顺应自然、未病先防的养生治病理念。三伏天是依据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元法推算而来的,三伏天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并作为“初伏”(头伏)的第1天,第4个庚日作为中伏开始的日子,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从立秋日开始算起的第1个庚日作为末伏的始日,第2个庚日作为“出伏”,即伏天结束。三伏天是中原地区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中医理论的天人合一认为,在夏季气温最高的时候,是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人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三伏之时人体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阳气外越,机体阳气充盛,在此时借助自然及人体阳气均旺之机,通过经过炮制的中药膏作用于人体体表的腧穴经络,可以祛除体内沉寒痼疾,使冬季或遇寒易发或加重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我院高血压科每年三伏天均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选药道地,辨证严谨,经验丰富,效果显著。如果您患有眩晕、头痛、心慌、胸闷、胸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疼痛、中风后遗症等辨证为阳虚寒盛者,均可来我院高血压科做穴位贴敷治疗。贴敷注意事项:1、贴敷后留置2小时取下,如有不适,随时取下。2、贴敷期间,如起水泡,应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感染。必要时来医院就诊。3、忌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少食甘腻,海鲜等食物,限制烟酒。4、三伏贴也是药物的一种,也有禁忌人群,三周岁以下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处于疾病急性发热期的人应慎用或禁用。集中贴敷时间:初伏:2019年7月12日(周五)中伏:2019年7月22日(周一)加强:2019年8月02日(周五)末伏:2019年8月12日(周一)联系电话:病房:0531-86193274 门诊:0531-8619333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环境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患上了高血压疾病。那么高血压病爱找谁做朋友?1.口味重的人:俗话说“病从口入”,“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那么,吃什么容易患上高血压病呢?高血压病爱找那些爱吃肥甘厚腻,饮食口味重的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盐摄入量每日应<6克,常吃过咸的食物,会使高血压病患者明显增多。2.爱发火的人: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何来?”是指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达到身体与思想的和谐统一,疾病就不容易发生。脾气大,爱发火,情绪易激动,不仅容易患高血压病,患病后也易使血压不稳定,甚至发生危险。3.爱熬夜的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需要加班加点到深夜。或是夜间需要工作,打破了正常的作息,常常更容易患上高血压病。这是因为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即可增加血压。如生活规律,精神放松,作息时间相对恒定,睡眠休息充分,即使不用药,血压也会有所下降。4.不爱动的人:“生命在于运动”,随着人们生活自动化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工作不需要人们亲历亲为,许多人会成天坐着电脑前,以车代步,运动量大大减少,在一天天的“养尊处优”的生活中,体态变得越来越臃肿,高血压病也悄悄地找来了。5.爱抽烟、喝酒的人:吸烟可直接收缩动脉血管,还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增加了血小板的聚集,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进程,引起和加重高血压病的病情。另外,长期大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出现脂肪肝,高脂血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所以说高血压病很大程度上是“生活行为方式疾病”,让我们从点滴做起,远离高血压病。
某单位老王刚过四十,在近期的查体中,被医生戴上了“三高”的帽子,即: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同时还发现了冠心病的苗头。其实他两年前就被查出有高脂血症,没当回事儿,更未听从医生让他控制饮食和戒酒的劝告,如今悔之晚矣,不得不听从医生的劝告住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他经常将自己的经历讲给病友及朋友听,发誓一定听从医生的劝告,管住嘴,迈开腿,尽快将“三高”的帽子摘掉。这是一个典型的饮食无节制和缺乏运动引起高脂血症并引起并发症的例子,那么高脂血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如何避免由它带来的祸害呢?高脂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或两者都升高的一类疾病,一般以空腹化验:总胆固醇>5.72mmol,甘油三脂>1.70mmol为标准。原发性高脂血症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与过多进食饱和脂肪酸(肥肉类)、超重、大量饮酒和吸烟关系更为密切。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现高脂血症怎么办?首先人们要矫正行为方式,即管住嘴,迈开腿。坚持低脂肪饮食,食粗粮、饮低脂牛奶,肉食可吃鱼、瘦、牛肉、兔肉等,多食绿叶蔬菜、洋葱、木耳等。坚持运动降脂法,消耗多余的脂肪,戒烟和控制酒精摄入也很重要,大街上大腹便便的“啤酒肚”有不少已经埋下了高脂血症的祸根。上述方法仍不能使血脂下降,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降脂药。一般胆固醇高者选它汀类降脂药,如辛伐它汀、氟伐它汀等,甘油三酯高者选贝特类降脂药,如非诺贝特(力平之)、苯扎贝特等。上述降脂药有时能伤肝脏,使肝酶升高,选择降脂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药。另外可选择中药降脂药,如双清片、地奥脂必妥等.中药山楂、决明子泡茶长期饮用也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冬季气候寒冷,进入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伺机作祟,如果调护不当,往往引起严重的脑卒中及心肌缺血事件。因此,进入冬季,高血压要加强调护和管理,从临床常见的情况分析,一般应注意一下五个要点。一、 勤测血压,注意波动。天冷以后,寒冷刺激使皮肤血管收缩,高血压患者本来动脉硬化,血管顺应性降低,血压自动调节功能下降,故引起血压波动,忽高忽低,这时有的患者会有头胀、头晕等症状,而有的患者无症状,而血压不稳容易导致心脑事件。家中应备血压表,早晚各测一次血压,如果差值大于30 mmHg,要找医生咨询。二、 不能随意停减药物。高血压指南提出的原则是“降压要达标”,一般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小于140/90mmHg,合并糖尿病者血压控制小于130/80mmHg,合并肾病患者应控制在小于120/80mmHg。有的高血压患者不遵循指南标准,一旦感觉不到症状就减少服药,甚至停药,长期下来,各种高血压的并发症悄悄袭来而浑然不知,临床不时见到这样的病人,追悔莫及。高血压朋友一定要明白,以现在的医学水平,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需终生服药来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为病人制定个体化的处方,有的服一种药就能使血压平稳,有的需要几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出现血压不稳定时,最好去请教专科医生,自己不能盲目减药或停药,否则一旦不当,会引起并发症。三、 最好能固定一位医生治疗,随时请教。因为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药控制血压,降压药物都这样那样的副作用,而个人体质不同,医生会选择适合你的降压药物。跟一位医生建立长期的联系,便于医生了解你的体质和病情,对症下药。尤其在血压波动的冬季,更应多向医生咨询,学习一些管理血压的知识。四、 注意饮食起居。首先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保暖,天气骤寒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可在室内锻炼。冬季天冷,人们饮食习惯大补,食用牛羊狗肉等热性事物,但高血压患者要适量,最好不吃狗肉等大热食品,坚持低盐的饮食原则。高血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管住嘴,迈开腿,是时下盛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同样适合于患高血压的朋友。五、 可服中药膏方调理失调的身体。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阴阳气血失调,涉及到心、肝、肾等脏腑,每年冬季患慢性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都可选择中药膏方进行调理失调的机体,中医历来就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高血压患者可去中医院找中医开膏方,中医会根据你的体质、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为你“量身订做”,开具符合你服用的膏方,膏方服用方便,每日一到两次冲服,并且口感疗效俱佳,适合高血压患者进行冬季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