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专家/教授:为推动Ilizarov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推广交流我国外固定与肢体重建技术最新成果与进展,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Ilizarov技术学组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中心承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骨科专科医院、《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协办的2018中国Ilizarov技术(外固定与肢体重建)论坛将于2018年3月22日~3月25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学术报告厅召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肢体矫形外科杨华清本次论坛将以Ilizarov技术(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交流为主题,通过专题演讲、病例讨论、现场问答、专家点评、操作演示等多种交流形式全面展示Ilizarov技术(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论坛将邀请301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武警总医院、天津医院等各大医院知名专家学者莅临并做专题演讲,相信一定会给与会者带来一次难忘的学术体验。2018Ilizarov技术论坛,诚邀您共享学术盛宴!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Ilizarov技术学组2018年2月22日大会组织暨学术委员会组成名单名誉主席:秦泗河孙磊大会顾问:夏和桃姚建祥曲龙罗先正大会主席:唐佩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院长)杨华清(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中心主任)大会秘书长:郑学建丁晓榕组织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主席:杨华清郭秀婷张群组织委员会副主席:舒衡生彭爱民张保中赵黎李刚委员:王振军赵巍苏恩亮臧建成邓京城孙琳王强杜良杰任志勇苗旭东任秀智腾云升王金国吴希瑞张锴蔡刚彭阿钦云才徐海林廉永云王效东董长红顾三军顾卫东胡新永张雪华张永红赵宁朱跃良孙立同志超周洪翔强辉李为张立军于连祥郑学建张庆彬章耀华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唐佩福黄雷刘利民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万春友成永忠孙贵才王安庆焦绍锋委员:毛威潘琦郭保逢吴鸿飞石磊吕原祁新禹李强张明宇刘可新朱旭崔巍王伟宋玉杰黄彦义黄卫国杜志军历强单海民夏庆福王斌安帅常波陈杰陈向阳初哲峰党洪胜邓浩丁文鸽樊兴华范步新范竟一范义平方加虎冯敏高大龙高峰高鹏高宗强宫福良韩启伍郭恒冰韩涛洪勇胡南黄振华解永李海涛李律宇李永军梁超梁捷予刘鹤鸣刘培亭刘伟刘跃华刘振龙华湘莫安华潘俊博裴广杰彭笳宸彭俊秦晓东饶泉芮云峰施鸿飞史洪成孙贵耀孙汉亭孙晋客孙绳亮孙晓陶伟伟田红军田雷万春虎王积辉王继宏王金华王宁王玮王玉树王振强韦天宇向志军熊蠡茗徐明亮许光跃许新忠许亚军薛桂彬闫秀中严培军颜廷卫杨华刚杨建安杨锦杨启昌杨云于福铎于吉文罗明袁志杨大威詹儒东张德洪张洪涛张怀先张惠法张其海张小兆张宇赵殿钊赵玉华郑水长朱健邹刚周敏吴金涛吴永忠唐刚王建平于胜吉韩庆海吴刚葛建忠杨茂伟孙保胜王宁张世虎付伟刘亚斌贾鹏李跃方广文赵志明孙承东孙祥潘桂春陈业涛大会预邀请授课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院唐佩福院长天津医院马信龙院长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院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汤欣院长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夏和桃院长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秦泗河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孙磊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余斌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黄雷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群教授天津医院万春友教授天津医院舒衡生教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曲龙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彭阿钦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张保中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刘利民教授武警总医院姚建祥教授北京鹏正阳骨外固定技术研究院彭爱民院长北京泗河中医院郑学建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成永忠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杨华清教授会议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西下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学术报告厅。会议注册:现场注册,注册费800元/人,可安排住宿,费用自理。论文征集:提交800字以内论文摘要,内容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结构式格式撰写,稿件会后将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择优发表。来稿请发送邮箱:ilizarov2003@126.com,邮件主题注明“2018Ilizarov技术(外固定与肢体重建)论坛论文摘要”,不接受纸质投稿,征文截稿日期:2018年3月15日。热忱欢迎诸矫形骨科同仁出席此次盛会,我们将在美丽的八大处脚下期待您的到来!(备注:会议期间将召开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Ilizarov技术组委员会议,并增补部分委员,有意者请与会务组联系)转载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杨华清主任好大夫网站
患者:小时候因大腿外伤,经过多方治疗现在导致右腿比左腿短5公分,右腿跛行,肌肉萎缩,知道您是骨再生骨延长专家,擅长应用骨延长技术治疗腿短,肢体不等长,我可以进行骨延长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肢体矫形外科杨华清矫形骨科专家杨华清教授:肢体不等长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或骨病、营养不良,以及先天发育不良、外伤等原因均可能导致肢体不等长。肢体不等长引起的不适症状一般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才出现,但是一旦出现肢体障碍就会越来越重、症状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肢体不等长可以手术改善肢体功能,其中需要应用骨延长的骨再生技术,具体细节需要结合临床查体和影像学等资料,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请将您的具体资料上传,包括患肢外观像、X光片等,利于病情诊治。患者:右下肢跛行,并且有右足马蹄内翻畸形,可以同时治疗吗?矫形骨科杨华清教授:根据您的描述,您的病情较复杂,属于下肢复合畸形,一般通过骨再生骨延长手术可以改善肢体功能,分期分次手术效果好,也可以同期矫正,具体细节需要根据临床查体和影像学等资料。建议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找杨华清主任就诊,以进一步明确诊治。矫形骨科主任杨华清教授专业特长:矫形骨科,骨再生骨延长与马蹄内翻畸形足矫正【杨华清矫形骨科专线 /18911957172/13621266778/ 咨询时间下午3:00-5:00】【杨华清博士邮箱 yhq402@126.com 】【杨华清大夫个人网站 yanghuaqing.haodf.com】【杨华清矫形骨科QQ:1157510181】【杨华清央视健康之路《撞飞的腿骨》 http://vsearch.cctv.com/plgs_play-CCTV2prog_20090721_7073892.html 】 【杨华清搜狐健康精品访谈《矫正你的O形腿》 http://zt.blog.sohu.com/s2009/oxingtui/】
骨延长手术是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肢体不等长的有效方法,由于手术风险大、技术操作复杂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导致手术的失败,因此该手术要求很高,需要有精良的手术器械和高水平的医生,才能保证手术成功,取得良好的效果。杨华清矫形骨科骨延长并发症:1. 针道感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肢体矫形外科杨华清发生率偏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钢针多、布局不合理、延长过程中切割皮肤、疗程长、钢针张力丢失等有关。经观察分析针道感染与下列原因有关:①频繁的针孔消毒;②外因造成针孔处结痂脱落,创面外露;③长期牵拉造成慢性切割伤(与钢针直径有关);④过量的功能锻炼;⑤患者抵抗力减弱(如感冒后)。因此术后定时观察针孔处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定期更换敷料,保持针孔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酒精消毒针孔时液量不要过多,以防渗入皮下引起组织坏死,削弱局部的抵抗力。如发现针道周围红肿、有异常分泌物,即时加强换药、停止延长、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出现感染严重者,钢针拔除后即可愈合。延长钢针应尽量使用细钢针固定。杨华清矫形骨科2. 钢针松弛与钢针折断随着调整延长器而肢体不断延长和功能锻炼,会发生钢针松弛以及应力集中钢针疲劳而折断现象。延长钢针应尽量使用拉张后固定,保持钢针张力,定期检查钢针松紧度。杨华清矫形骨科术中拧紧螺丝应当可靠,钢针截断应留有余地,以备松弛再紧。松弛后紧螺丝过程亦应缓慢,逐渐达到与另一交叉钢针平衡。4. 延长骨端提前矿化融合并不十分常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截骨不全和延长速度过缓。另外胫骨延长腓骨部分切除也十分重要,往往因腓骨的早期融合诱发胫骨融合。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延长的最佳速度约0.7 mm/d,不宜低于0.33mm/d,若违反此原则延长速度过缓易导致骨端提前矿化融合的并发症发生。杨华清矫形骨科5. 延迟愈合和骨不连传统方法延长速度为1~1.5mm/d,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延长的最佳速度约0.7 mm/d,最高限度不宜超过1mm/d,若违反此原则延长速度过快易导致骨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并发症发生。杨华清矫形骨科6. 轴向偏移截骨后牢固稳定的外固定和熟练的解剖知识是延长中保持轴向防止成角的基本条件。截骨处肌力不等和单环固定不稳以及截骨位置是轴向偏移的主要因素。胫骨近端趋向外翻前凸,胫骨远端易发生内翻前凸。了解上述基本知识可以克服或降低成角畸形的发生。因此预防其发生更为重要。术前预计成角方向,术中倾斜5~10度置延长器,通过延长既可保证良好的轴线,术后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肢体偏移、成角、扭转、不匀称等情况,随时调整延长器。杨华清矫形骨科7. 肌肉挛缩与关节功能障碍在小腿延长后肌腱被动拉长,置入的外固定钉限制了肌肉的收缩,超过了其可伸展调节范围,因此限制了膝、踝关节的活动。Ilizarov等已用证据表明,在一定的速度和频率进行牵张的条件下,肌肉组织具有再生功能;但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会导致肌肉组织再生失控发生挛缩,结果肌肉挛缩关节屈伸受限甚至僵直。在胫腓骨延长整个过程中为了避免膝和踝关节功能障碍和肌肉挛缩的发生,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具体包括:①常规负荷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功能、保持内环境所必需的。在肢体延长过程中,加强关节主动和被动屈伸活动功能锻炼;同时,肢体活动时产生的间歇性应力刺激有促进骨愈合作用。在牵伸延长期间应鼓励患者进行关节活动,配合肌肉的等长收缩等,辅以肌肉按摩及关节的被动活动(CPM机),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肌力和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②辅助磁疗及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治疗,加速截骨端愈合,尽早去除骨延长器。③胫腓骨延长,特别是大幅度延长过程中,患者膝与踝关节活动度下降,但通过功能锻炼,关节功能均可达到较大改善或恢复。锻炼要循序渐进,每日活动3~4次,每次10~20分钟,不可快速猛烈。杨华清矫形骨科8. 神经血管损伤在延长术的早期,术后2周内用薄枕将患腿略抬高,密切观察患肢远端的血运和足趾的感觉、运动及伤口引流等情况,便于发现肢体的神经、血管的损伤,自术后第7天开始,每天扭动延长器上的撑开螺杆,使之延长0.67~1.0mm,延长的速度视病人耐受情况而定。严密观察,避免因过度牵拉导致肢体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障碍。杨华清矫形骨科在延长术的中后期,由于神经血管的延长慢于骨的延长而受到牵张,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在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感觉、关节活动、动脉搏动及末梢循环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足青紫、苍白、肿胀可判断为血管危象,去除肢体有无压迫、包扎过紧等外部因素,报告医生给与扩容、抬高患肢、理疗、按摩,严重时切开减压。如足趾主动活动丧失、剧痛、麻木、感觉异常可判断为神经危象,去除肢体有无压迫、包扎过紧等外部因素,仍无改善应该考虑到予以减慢延长速度等,如仍未见好转,则停止延长,甚至适当的短缩。通常可以得到缓解,但如果血管神经已有撕裂则需要探查修补。还有一种情况也要注意就是防止穿入钢针时对血管神经的直接损伤。我们认为延长中后期适当增加延长次数,6~8次/日,有利于预防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杨华清矫形骨科小结骨延长(肢体延长)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对手术及康复要求高,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严密观察肢体感觉、运动、血液循环,准确进行肢体延长,指导功能锻炼,加强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治疗,是提高肢体延长质量的重要环节。转载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杨华清好大夫网站
骨延长术适应症 1.患肢(骨)短缩(肢体不等长) 2.外伤及骨髓炎所致骨缺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肢体矫形外科杨华清 3.手术治疗失败后造成的肢体短缩 4.先天性肢体短缩(肢体不等长) 5.骨疾病造成发育障碍短缩 6.身材矮小 肢体不等长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或骨病、营养不良,以及先天发育不良、外伤等原因均可能导致肢体不等长。 肢体不等长引起的不适症状一般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才出现,但是一旦出现肢体障碍就会越来越重、症状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 肢体不等长可以手术改善肢体功能,其中需要应用骨延长的骨再生技术,具体细节需要结合临床查体和运动状况以及影像学等相关资料,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此文章转载来源于杨华清好大夫个人网站 杨华清好大夫网站 http://t.cn/7q5yl
1、生育影响孩子身高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两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臀位产、难产、出生窒息、脑外伤等病史又合并生长缓慢;2、肥胖影响孩子身高3、药物影响孩子身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肢体矫形外科杨华清曾服用或长期服用增高、增强免疫、糖皮质激素或补肾益气的部分中药的孩子,合并性发育过快、生长突增过早等现象。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一些先天性甲低患儿在2岁前发病,如果不经治疗,会造成智力低下,但2岁后发病通常表现为生长障碍、便秘、贫血、活动少、食欲低下等症状。另外,还要警惕的一点是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副作用,也会阻碍发育,如利他林和其他刺激性药物在治疗ADHD的过程中,已经被发现对发育的影响。所以,如果需要服用某种特殊药物,一定要谨慎选择药方和药量。 4、父母生育年龄影响孩子身高 研究指出人的高矮由多方面因素决定。例如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以及孩子出生的先后顺序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 父母的教育水平和从事的工作也影响孩子的身高,例如从事强脑力劳动的父母生育的孩子平均身高高于体力劳动者的后代;城市化进程也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高,例如城市中的孩子成熟期早,且体格上优于农村的孩子,营养环境改善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父母生育孩子时的年龄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5、熬夜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近几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证实:个子矮的少儿所分泌的生长素量远较正常儿少,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是由于夜间睡眠不足所致。由于孩子从儿童时期到青春前期,在睡眠时分泌旺盛,晚上9时至次日上午9时所分泌的生长素数量是白天12个小时的3倍,特别是在晚上9时入睡后的70分钟,可出现一个分泌高峰。有鉴于此,少儿不要熬夜。 6、孩子缺乏母爱影响身高 一些专家研究发现,情绪障碍同样也能影响身高。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长在缺乏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得不到充分的母爱,那么他的身高常比同年龄儿童矮小,国外称这类矮小者为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也有的资料称之为“爱情遮断综合症”。 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的发生原因,主要是下丘脑、垂体系统机能受情绪抑制,进而引起垂体的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这样的孩子除身高较矮外,尚有智力发育较迟、多饮、多食、独语、多动、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异常行为。 情感遮断性的小儿一般睡眠不踏实,缺乏安全感,有时在梦中喊醒、哭醒等,这些情况会影响到睡眠质量。而儿童的生长激素——荷尔蒙只有在深睡期和熟睡期才分泌旺盛,因此说,睡眠不安,易惊醒的孩子,这种生长激素的分泌就有可能受到很大的抑制,这也是孩子长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7、孩子早熟或过迟发育影响身高 孩子性早熟,父母应早发现,及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专科治疗。时值暑假,瑞金医院青少年生长发育中心门诊病人的数量,达到了平时的3倍以上。中心主任王德芬教授称,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儿童发育年龄不断提早,如果骨龄太超前,会影响孩子最终身高,提醒家长关注。 据悉,瑞金医院青少年生长发育中心门诊中性早熟病人占了大半。记者在中心采访时,有一位母亲带着9岁女儿就诊,母亲称女儿在8岁时,乳房开始发育,一年以后,女儿月经初潮,才到瑞金医院就诊。结果,医生发现这名女孩骨龄已有13岁。医生分析说,因就诊的时间拖延了一年,而骨龄在这一年时间里长了远远不止一岁,女孩再长高的幅度不会超过10厘米,因此,9岁的孩子现在是140厘米,最终身高超过150厘米的可能性不大。 8、遗传具有影响身高的绝对权利 虽然人类至今还不能明白遗传的秘密,但在身高这一点上,遗传具有“绝对权利”。孩子的家族遗传史是影响他成年身高要素中的NO.1。看一看父母的身高、体型,评估一下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大概就能够知道他成年后的身高了。 9、饮食营养影响身高 关键两个要素:健康和全面 营养的重要性勿庸质疑,如果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全面均衡的营养供给,换句话说,如果他的食物摄取不是健康的、全面的,那他就不会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困难,因为父母们们不可能像一个营养师那样为孩子制定标准的营养食谱,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为孩子提供的食物上,至少应该是健康的。 通常暴露出的问题是,父母为了阻止孩子变成“胖墩儿”而限制他的食量(婴儿不管多胖,都不应该采用限制级食谱)。还有,过多的果汁或者碳酸饮料也会干扰孩子的食欲,从而减少他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10、生理条件影响身高 有些孩子出生时即伴有某种严重的生理疾病,假如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阻碍生长发育。最常见的有:肠胃系统失调,如腹腔疾病;食物过敏;甲状腺问题;激素分泌缺乏;心脏、肾或肝脏疾病;或者某种染色体异常等。 此文章转载来源于杨华清好大夫个人网站杨华清好大夫网站 http://t.cn/7q5yl
根据Ilizarov的张力-应力法则,神经、血管、肌肉、韧带、关节囊及骨组织受到牵拉后,细胞可以分裂、组织再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肢体畸形的矫治。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内外结合延长系统,由带锁髓内针、骨延长器组成。根据治疗时间与过程,延长质量和最终疗效综合评价,结果令人非常鼓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足踝外科李强内外结合的肢体延长技术与与单纯外固定肢体延长技术相比,大幅度缩短了延长器佩带时间(50% 以上)。髓内针显著增加了延长系统的稳定性,可减轻疼痛,简化钢针布局,减少钢针数量、针孔疤痕、针孔感染。利于早期使用患肢和完全负重对关节功能的康复、骨功能的优化重建。同时还具有神经、肌肉、血管、软组织同步牵拉再生,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肢体延长幅度大,适应证广泛,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肢体不等长的治疗的优点。杨华清,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矫形外科专家,北京健康卫士,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康复中心主任与大骨科的学科带人,全国马蹄内翻足专业带头人,擅长微创骨外固定技术,专攻方向主要是下肢畸形矫形治疗。现担任中国康协肢体残疾专业委员会常委,马蹄内翻足组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协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康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肢体延长与重建工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足踝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外固定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外固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四肢畸形外科主编,《中国组织工程》编委,《足踝外科电子杂志》编委。
杨华清,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矫形骨科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康复中心主任与学科带头人,首都健康卫士,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中国肢体残疾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马蹄内翻足组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康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足踝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外固定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四肢畸形外科主编,《中国组织工程》编委。1996年起从事骨科工作,专攻方向主要为下肢畸形矫治,尤其在重度马蹄内翻足复合畸形的研究与矫治上有独到的造诣,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给下肢畸形患者带来了希望。杨华清医生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从事矫形骨科方面的工作,早期的下肢畸形患者主要来自于儿麻后遗症、脑瘫后遗症、车祸伤等引起的各种肢体畸形,他孜孜不倦的钻研畸形矫治方面的专业技术,翻查国内外医学典籍,认真总结经验,练就了精湛的技术,一个又一个患者满意而归,随着名声越来越大,来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杨华清医生并没有丝毫松懈,反而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将不同的畸形分门别类,细化,便于更好的总结经验,他发现在就诊的患者中马蹄内翻足的患者占了几乎三分之一的比例,而且先天性的居多,这引起了他的重视。马蹄内翻足是医学领域里的难题,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性。由于国内外均缺乏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法,尤其偏远地区对疾病认识不清,患者求医无门,辗转各大医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钱财,却依然没能及早干预,贻误了早期治疗的有利时机,或者没能得到正确的治疗,不可避免地发展为重度下肢畸形而严重致残,甚至致死。马蹄内翻足的患者现有150多万,其中儿童近50万,每年新增近2万,面对这样庞大的患者群,杨华清医生创新设计并推广微创系统化治疗马蹄内翻足的系列方法,使大量致残患者恢复下肢功能。该系列研究及创新手术已在国内近200家医院推广应用,治疗患者2万余例,获得明显高于传统治疗方法的满意疗效。杨华清强调马蹄内翻足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致残率越低的理念,对小儿马蹄内翻足患者免费筛查,3岁以内采用正规的保守治疗大多可以治愈,花费仅需几百元,为患者节省数万元,并大大降低了马蹄内翻足的致残率。杨华清教授相信“活着就有希望,生命会有奇迹”,这个理念也伴随着每一名患者的康复之路和人生之路。杨华清医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朴实的言行、贴心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高度认可,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