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对于儿童的共同性斜视如果不及时治疗,等到12岁以后则可能丧失双眼视觉功能,此年龄以后即使通过手术解决了斜视,也只能起美容效果。因此,斜视应该及时治疗。但是,对于配合检查,有轻微斜视的儿童,可以视功能的好坏决定手术的时间。对于非共同性斜视的手术时机,一般在发病半年后进行手术治疗。
概述 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下降和不断矫正或矫正视力低于0.9者均为弱视,可以发生于一眼或两眼。弱视(amblyopia)中最重要的为斜视性弱视,半数以上的弱视与斜视有关,从症状上来看,斜视为眼位异常,弱视是视力异常。两者关系如马车的两个轮子,屈光不正则象车轴,它粘结着两个车轮。弱视可以形成斜视,斜视可以导致弱视。弱视除与斜视有关的斜视性弱视外,尚有屈光异常、屈光参差等所形成的弱视。有屈光异常者不能得到矫正,就是增加照明或增强注视目标的对比度时,往往也不能使视觉得到改善。 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而且矫正视力又达不到正常;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下降和不能矫正的称为弱视。弱视按程度分为轻度弱视(视力0.8~0.6)、中度弱视(视力0.5~0.2)、重度弱视(视力低于或等于0.1)。弱视眼并不少见,国外报告在普遍人群中,弱视的发生率2~2.5%,我国弱视发病率约占2~4%,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我们知道良好的视力不是先天获得的,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人的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5岁以内是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发育一直延续到6~8岁,如这个时期某种原因造成双眼视物障碍,视细胞就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视功能就停留在一个低级水平,双眼视力低下,不能矫正,就形成了双眼弱视;若只能用一眼视物,久而久之反复刺激的眼视觉发育了,而不能注视的另一眼发育迟缓,就形成了单眼弱视。弱视在视觉发育期间均可发生,多在1~2岁就开始。弱视发病愈早,其程度就越重。 弱视与近视的区别 弱视与近视根本不是一种病。近视眼是由于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等原因造成眼轴变长引起的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戴镜后矫正视力多可恢复正常,而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两种病有本质不同。 弱视对儿童视功能的危害比近视大得多。因为近视仅仅是视远时视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视功能损害,视力矫正不受年龄限制;而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低下,不能矫正,不可能有双眼单视功能,无立体视,今后不能胜任驾驶、测绘及精细性工作,不仅影响工作前途,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人口素质。 弱视的病因 引起弱视的病因比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原因:小儿斜视、较高度远视、屈光参差、近视和散光、先天性白内障、重度眼睑下垂以及先天的视中枢及视神经发育不良等。 弱视的分类 根据病因不同弱视可分为: 斜视性弱视: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同时伴有弱视,但无眼底异常。目前认为这是国为斜视引起复视和视觉紊乱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大脑视皮质主动抑制由斜眼黄斑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部功能长期被抑制,形成了弱视。这种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的、功能的,因而是可逆的,预后是好的。但偶有少数原发性者即使在积极治疗下视功能改善也不显著。 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黄斑部所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等,即使屈光不正得到矫正,屈光参差所造成的物象大小仍然不等,致使双眼物象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眼睛的物象,日久遂发性弱视,这类弱视也是功能性的,因而可逆的。 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睑下垂遮挡瞳孔,致使光线刺激不能充分进入眼球,剥夺了黄斑部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产生功能性障碍发生弱视。 先天性弱视: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Von Noorden推测新生儿常有视网膜或视路出血,可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有些先天性弱视继发于眼球震颤。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近。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远视性屈光不正者。这种弱视因双眼视力相差不多,没有双眼物象融合障碍,故不引起黄斑部功能抑制,所以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自能逐渐提高,无需特殊治疗,但为时较长。 从表面看,以上五种均是弱视,但在发病机理方面有本质区别。在斜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进入双眼的光刺激是等同的,双眼黄斑部都参与视功能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预后较好。但形觉剥夺性弱视是在婴幼儿期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视网膜未能得到足够的光刺激而未能充分参与视功能的发育过程,造成弱视,这种弱视不仅视力低下,且预后也差。单眼障碍造成后果较双眼者更为严重。所以由于眼病而遮盖婴幼儿眼睛时应特别慎重,以免形成剥夺性弱视(尤其6月以内的患儿)。 综上所述,先天性及形觉剥夺性弱视预后较差;屈光不正性、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预后较好。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和正确治疗,绝大多数视力可提高,获得正常视力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根据年龄不同又分为小儿斜视和成人斜视小儿斜视:一般是先天性的。 成人斜视:比如受到眼外伤的影响导致出现斜视 弱视的形成 弱视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该病发病率高,占儿童总比例的2--3%。由于儿童时期是视觉的发育关键时期,儿童时期发生的这些眼病对儿童视力发育危害极大,许多眼部疾病如果不能在儿童时期治愈,将造成眼睛的终生残疾。 其他儿童眼病也复杂多样,比如先天性眼部畸形(眼睑畸形四联症、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各种屈光不正等等,有的严重影响容貌、有的严重影响视力,都必须尽早治疗。 [1] 如果很早发现弱视,可以试遮挡健眼,强迫用弱视眼,以刺激其中枢的恢复。当然也需确定有无屈光不正,加以矫正。再经眼肌训练,以恢复其双眼单视,使之有立体感。所有一切检查、治疗都应在眼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最重要的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弱视的预防 诊治弱视的重要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它直接影响弱视的治疗效果。视功能发育完毕后发现弱视,为时已完了,早期发现弱视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学龄前体检:一般的儿童尤其是幼儿园长大的儿童,3岁时经过简单的视力教认,绝大多数都会认视力表。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孩子视力每年进行一次普查筛选,家长也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让孩子识别。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需带孩子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一般认为检查最好不晚于4岁。 及早发现异常苗头。弱视儿童往往有除了视力低下以外的其他表现,如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等等。一旦发现孩子有斜视的现象,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因为约有1/2的斜视合并弱视。上述其他异常现象也要引起重视和注意,要到医院眼科检查是否由眼部疾患引起。 另外,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儿,可作遮盖试验大致了解双眼视力情况:有意遮盖一眼,让孩子单眼视物,若很安静而遮盖另眼却哭闹不安或撕抓遮盖物,那就提示未遮盖眼视力很差,尽早到医院检查。 总之,弱视的早期发现主要靠家长、幼儿园、学校、医院的紧密配合,最主要的还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本人。 治疗措施 弱视要作的检查 1、视力检查; 2、屈光检查; 3、斜视检查; 4、固视性质检查; 5、外眼及眼底检查; 6、双眼单视检查; 7、视网膜对应检查; 8、融合功能检查; 9、立体视觉检查; 10、对比敏感度; 11、P-VEP和P-ERG; 12、全视野或半视野刺激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压抑疗法(penalization) 1958年Psandl和Pouliquen分别介绍此法。治疗原则是利用光学及药物方法减弱主导眼视力,同时促进弱视眼的功能,因无需遮盖,患儿容易接受,常使用的方法有下列数种: 1.抑制主导眼看近:方法是主导眼每日滴1%阿托品,戴矫正镜片,弱视眼戴过矫+2.00D镜片,迫使弱视眼单独进行阅读或做近工作,适用于严重弱视,有或无旁中心注视者。 2.抑制主导眼看远:方法是主导眼每日滴1%阿托品,戴过矫+3.00D镜片,只能看近,弱视眼戴矫正镜片,迫使单独看远,适用于轻度弱视或防止弱视复发及治疗异常视网膜对应。 3.选择性压抑:方法是主导眼点阿托品,戴矫正镜片,弱视眼给过度矫正+2.00D,采用双光镜片,促使看近并消除调节性内斜视,适应症是弱视已基本纠正,但有调节性集合过程看近时有内斜者。 4.交替压抑:方法是配二付眼镜,一融使右眼过矫+3.00D,另一副使左眼过矫+3.00D,不滴阿托品药水,每日交替换戴眼镜,适应症为双眼视力已基本相等,但异常网膜对应尚未纠正者;或因某种原因暂不能进行手术者,对年幼儿童斜视初期可预防弱视和发生异常网膜对应。 #治疗弱视的方法 第一步 矫正屈光不正 弱视患者如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首先要配戴光学矫正眼睛,并要坚持配镜。 第二步 适度遮盖健眼 适度遮盖健眼可消除优势眼对弱视眼镜的抑制作用,强迫锻炼弱视眼. 弱视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1.无效:包括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一行者。 2.进步:视力增进二行及二行以上者。 3.基本痊愈:视力恢复到≥0.9者。 4.痊愈:经过三年随访,视力保持正常者。 注:若有条件,可同时接受其他视功能训练,以求恢复双眼单视。 病因学 一、斜视性弱视 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者,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量的差别,一般为斜眼注射时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视则为持续性视力减退。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 二、屈光参差性弱视 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并3.00D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以至被动性和主动性抑制同时存在。弱视的深度不一定与屈光参差的度数有关,但与注视性质有关,旁中央注视者弱视程度较深,这类弱视的性质和斜视性弱视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临床上有时也不易区分弱视是原发于屈光参差,还是继发于斜视,此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配戴眼镜,可以预防。 三、屈光不正性弱视 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D以上,远视在5.00D以上,散光≥2.00D或兼有散光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并无双眼物像融合机能障碍,故不引起黄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时配戴适当眼镜,视力可逐渐提高。 四、废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五、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 由于出生时黄斑出血,导致锥细胞排列不规则,在婴儿出生后双眼形成以前发生,因而预后不好。有些虽然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查出明显的病变,目前仍认为属器质性病变,因现有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此型为恒定性弱视,治疗无效。 临床表现 一、视力和屈光异常 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病人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而感到视力下降。此外,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传导系统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 如果弱视眼无器质性改变,而其视力在0.01以上,0.2以下者,多伴有固视异常。 弱视与屈光异常的关系,远视眼占的经重多,+2.00D轻度远视占弱视的37.7%,近视出现轻度弱视的多,故弱视与远视程度高者有密切关系。 斜视性弱视的重度弱视光斜视比外斜视多见。可能由于内斜视较外斜视发病要早的缘故。 二、分读困难 或称拥挤现象。 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 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即对视力表上的单开字体(如E字)分辨力比对成行的字要强。 分读困难的原因有多种说法:认为长期持续的存在着斜视致使锥体细胞群发生局限的轴向变化。看视标呈现向一侧歪扭变形而与其方向的视标相重。 三、弱视只发生在幼儿 双眼弱视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缔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四、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病人 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 五、固视异常 弱视较深者由于黄斑固视能力差,而常以黄斑旁的网膜代替黄斑作固视。偏心固视是指中心窝外固视,其形成的学说很多,但其表现有中心凹旁固视、周边固视、黄斑旁固视、游走性固视。 弱视合并近视眼的治疗 遮盖法 此法用三层黑布作眼罩包盖健眼,抑制优势眼强迫弱视眼锻炼,根据患者年龄和视力,注视性质决定遮盖时间长短。年龄越小,遮盖时间越短,治疗近视眼期间要由医生定期检查。也可以用阿托品滴剂代替遮盖。阿托品可使远近视力暂时减退,是变相的遮盖法。
散瞳验光对眼睛没有危害。散瞳剂的作用使眼睫状肌麻痹和瞳孔散大,可出现畏光和视近模糊现象。快速散瞳剂6到8个小时药效作用消失,瞳孔恢复如初。慢速散瞳剂即阿托品散瞳可能需2到3周药效作用消失。少数人使用阿托品散瞳可能会出现面红口干﹑头晕﹑心慌等症状。对于青光眼或眼压升高倾向者禁用散瞳剂。
疾病概述 远视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因而要看清远距离目标时,远视眼需使用调节 以增加屈光力,而要看清近目标则需使用更多的调节。当调节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时,即可出现近视力甚至远视力障碍。 如果您能够清楚看见远方的物体,但无法看见近在眼前的物体,表示您可能有远视。远视在观看近端物体时,会造成眼睛额外的负担。观看近端物体过久,会有视线模糊、头痛及眼睛疲劳的症状。远视若发生在学龄儿童身上,可能造成阅读上的困难。 远视并非疾病,也不代表您眼睛有问题。只是眼球形状有些改变而已。是否需要配戴矫正用眼镜,则视眼球形状改变的程度而定。 疾病描述 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为虚焦点。因此,典型的远视不清,视近更不清。当远视度数较低时,患者可以利用其调节能力,增加眼的屈光力,将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从而获得清晰视力。但由于频繁并过度使用调节,远视者疲劳症状比较明显。 症状体征 所年龄的关系密切。①<6岁时,低、中度远视者无任何症状,因为调节幅度很大,近距阅读的需求也较少。高度远视者通常是在体检时发现,或伴有调节性内斜而被发现。调节性内斜表现为近距内斜大于远距内科,由高调节性集合/调节比例(AC/A)引起。远视的正确矫正可以减少调节,从而减少调节内斜。②6-20岁时,近距阅读需求增大,特别在10岁左右时,阅读量增加,阅读字体变小,开始出现视觉症状。③20-40岁,近距阅读时出现眼酸、头痛等视疲劳症状,部分病人老提视提前出现,这是因此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幅度减少,隐性远视减少,显性远视增加。④>40岁时,调节幅度进一步下降,隐性远视转为显性远视,这些病人不仅需要近距阅读附加,而且还需要远距远视矫正。与远视有关的几个常见问题: (1)屈光性弱视:一般发生在高度远视、且未在6岁前给予适当矫正的儿童,这类弱视可以通过检查及早发现并完全矫正,同时给予适当视觉训练,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内斜:①集合和调节是联动的,当调节发生时,必然出现集合。调节所诱发的集合的量取决于患者的AC/A,AC/A因人而异,远视者通常较高。②远视者未进行屈光矫正时,为了获得清晰视力,在远距工作时就开始使用调节,近距工作时使用更多的调节,产生内陷斜或内斜。如果内斜持续存在,就会出现斜视性弱视。 (3)远视眼常伴有小眼球、浅前房,因此远视者散瞳前要特别注意检查前房角。另外,远视眼的眼底常可见视乳头小、色红、边缘不清、稍隆起,类似视乳头炎或水肿,但矫正视力正常,或与经往相比无变化,视野无改变,长期观察眼底无改变,称为假性视乳头炎。 疾病病因 远视眼中最常见的是轴性远视,即眼的前后轴化正视眼短些。这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在出生时,人的眼轴平均约为17.3mm,从眼轴的长短来看几乎都是远视。可以说婴儿的远视眼是生理性的,之后随着婴儿身体的发育,眼的前后轴也慢慢增长。待到成年,人眼应当是正视或者接近于正视。有些人在眼的发育过程中,由于内在(遗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眼球停止发育,眼轴不能达到正常眼的长度,因而到成年时仍保持婴儿或幼儿的眼球轴长,称为轴性远视眼,反之发育过程即成近视眼,真正屈光度为零的正视眼是少数。 一般来说,人类远视眼眼轴较短的程度并不很大,很少超过2mm。按照眼屈光学计算,每缩短1mm约代表3D的改变,因而超过6D的远视是少见的,但也有高度远视眼,并且有的眼睛虽不合并其他任何病理性变化,也会高达24D。在病理性发育不正常中,例如小眼球,其远视程度甚至还会超过24D。 眼的前后轴变短,亦可见于病理情况眼肿瘤或眼眶的炎性肿块,可使眼球后极部内陷并使之变平;再者球后新生物或球壁组织水肿均可使视网膜的黄斑区向前移;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可以由视网膜剥离所引起,这种剥离所引起的移位甚至可使之触及晶体的后面其屈光度的改变更为明显。 远视眼的另一原因为曲率性远视。它是由于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称为曲率性远视。角膜是易于发生这种变化的部位,如先天性平角膜或由外伤或由角膜疾病所致。从光学的理论计算,角膜的弯曲半径每增加1mm可增加6D的远视。在这种曲率性远视眼中,只有很少的角膜能保持完全球形几乎都合并有散光。 第三种远视称屈光率性远视。这是由于晶体的屈光效力减弱所致,系因老年时所发生的生理性变化以及糖尿病者在治疗中引起的病理变化所造成;晶体向后脱位时也可产生远视,它可能是先天性的不正常或眼外伤和眼病所引起;另外在晶体缺乏时可致高度远视。 远视按度数可分类为: ①低度远视:<+3.00D,在年龄时由于能在视远时使用调节进行代偿,大部分人40岁以前不影响视力; ②中度远视:+3.00D~+5.00D,视力受影响,并伴有不适感或视疲劳症状,过度使用调节还会出现内斜; ③高度远视:>+5.00D,视力受影响,视物非常模糊,但视觉疲劳或不适感反而不明显,因为远视度数太高,患者无法使用调节来代偿。 能被调节所代偿的那一部分远视,称为隐性远视,在未行睫状肌麻痹验光时难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调节幅度或能力下降,被调节所代偿的陷性远视则逐渐暴露出来。 诊断检查 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远视眼应该做哪些检查? (1)弥散光下进行眼外观检查 包括眼球大小和险形的对称部分病人可呈内隐斜或内斜视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少部分病人也有外斜视遮盖法可判定是隐性或显性 (2)视力检查 远近视力的正确检查与灵活分析对于远视的快速诊断有很大帮助青少年的眼睛有很强的调节作用轻度远视时远近视力皆可正常;青少年高度远视和中年人中度远视远近视力均减退 (3)检眼镜检查 最常见的表现是视乳头较小色泽红润边缘稍模糊高度远视者可合并发生淡黄色团状透明的脉络膜小疣大者可有视野缺损在乳头的下方往往形成一种新月形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认为是先天性的因而并不造成视力明显的降低相对地说远视眼的黄斑部比正视眼者要离开乳头远些 (4)主观验光法检查和客观检影法检查并用球柱镜联合予以矫正 另外有条件的话还可做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常略浅 治疗方案 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轻度远视如无症状则不需矫正,如有视疲劳和内斜视,即使远视度数低也应戴镜。中度远视或中年以上远视者应戴镜矫正视力,消除视疲劳及防止内斜视的发生。 相关资料 眼的调节处于静态时,近处物体反射的光线入眼后聚焦位置实际在视网膜之后,以致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主要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者由于角膜及晶状体的折光度过低而造成新生儿与婴幼儿80%都属于“远视”。随着年龄增大,眼轴渐增长,但至成年后仍有50%的人不同程度的远视。远视患者为求得清晰的视力,无论视近视远都需要通过睫状肌收缩致晶状体变凸、折光力增强来进行调节,以使平行光线的聚焦位置前移于视网膜上。尤其在看近物时晶状体凸度很易达到它的极限,故低度远视患者主要表现为视近不清,阅读时常需把读物放远些才能适应。但高度远视患者反而喜欢将读物放在眼前很近之处,欲使目标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的物像,于模糊中求辨认,产生一种形如近视的假像。远视的另一特点是易出现调节性视疲劳,表现为看书、写字时间稍长,便觉字迹模糊;休息片刻,可能好转,继续工作后又会感到模糊。远视眼应配戴适度的凸透镜,使平行光线首先变成集合性光线,然后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7岁以下儿童的轻度远视属生理现象,不必配镜。 远视是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后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病人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更模糊。用凸透镜矫正远视。轻度的远视,通过晶体的调节,主观感觉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大,调节力下降,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慢慢表现出来。 预防常识 远视眼的视力可因远视程度的深浅及年龄的大小而有近、远视力正常或近视力差,远视力好,或者远近视力均差几种情况。远视眼易产生视疲劳、近距离工作或阅读时间不能持久,应验光检查,然后配适宜的凸球面透镜即可以解决。对于青少年远视眼又有内斜者一定要滴睫状肌散瞳验光配镜。凡是发现有斜视的儿童,应及早来医院检查,散瞳验光配戴适宜度数的眼镜,有利于视力提高,矫正部分斜视及防止弱视产生。 与远视有关的几个常见问题置疑 ()屈光性弱视:一般女儿发生在高度远视且未在岁前给予适当矫正的儿童优秀这类弱视神奇可以通过马上检查及早发现并完全矫正同时给予适当视觉训练加队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坚决效果暂时 ()内斜:①集合和调节是联动的当调节发生时必然出现集合调节所诱发的集合的量取决于精湛患者的AC/AAC/A因人而异远视者通常较高②远视者未进行屈光矫正时无数为了获得清晰视力在远距工作时就气愤开始使用调节近距工作时使用更多的调节产生内隐斜或内斜如果内斜持续存在就会出现斜视性弱视 ()远视眼常伴有小眼球浅前房因此远视者散瞳前要表示特别注意大夫检查前房角另外远视眼的眼底常可见视乳头小色红边缘不清女儿稍隆起类似视乳头炎或水肿但矫正视力郁闷正常或与以往相比无变化视野无改变长期观察眼底无改变称为假性视乳头炎 ()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轻度远视如无症状药品则不需矫正如有视特需疲劳和内斜视既使远视度数低也应戴镜中度远视或中年以上远视者应戴镜矫正视力消除视疲劳开药及防止内斜视的发生
首先是外观的影响,这也是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动机。 更重要的是,斜视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严重者没有良好的立体视力。立体视力是只有人类和高等动物才具有的高级视觉功能,是人们从事精细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没有良好的立体视觉,在学习和就业方面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大部分斜视患者都同时患有弱视。由于斜视患者长期一只眼注视,另一只眼将造成废用性视力下降或停止发育,日后即便戴合适的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 在儿童时期患上斜视还会影响全身骨骼的发育,如先天性麻痹斜视的代偿头位,使颈部肌肉挛缩和脊柱发生病理性弯曲,及面部发育不对称。
近视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明确了近视的光学原理,即眼处于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介质聚焦在视网膜的前面。但是对于近视的发生机理至今尚不清楚,分析方法也是众说纷纭,因此关于近视的预防以及阻止其发展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是由于眼的睫状肌调节过强,因此可以通过放松调节的方法来阻止或减少近视;也有人认为是眼轴的前后径过长所致,可通过后巩膜加固等手术方法来阻止眼轴的延长,从而达到控制近视发展的目的;还有人认为近观主要是角膜曲率过弯,因此可通过 PRK、 LASIK或 Othor-K等方法来改变角膜曲率,以期达到控制或减少近视程度的目的。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尝试性控制近视增长的不同方法,以了解目前对近视发生和发展的研究动态以及将来的展望。一、低矫半个世纪前的欧洲和美洲国家,以及目前中国的某些地区,眼科医师和视光学医师建议使用低矫来控制近视增加,低矫的量一般为O.5O-O.75D。这种方法曾经在美国的一个学校里进行临床测试,结果这个学校的老师强烈反对学生采用低矫,其原因是这些低矫的字生无法看清老师的板书,而没过多久,近视就更加严重了。不久,许多研究者也做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低矫并无阻止近视增加的作用。二、视力练习某老师曾经将一张Snellon视力表挂在教室里,要求学生在各自的位置上每天至少阅读一灰,而且要双眼分别单独阅读,并读到能认出的最小观标为止。结果发现该校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从6%下降到1%,但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科学的统计数据,无法证实视力练习对近观的发展有阻止作用。三、双焦眼镜不少研究者认为调节过度是引起近视的主要原因,于是很多人从事双焦镜片的研究,但是结果也不一致。在1959年,一名叫Mandell的视光师做了临床测试,他给50名近视者配戴双焦镜片,116名近视者配戴单焦镜片,结果是双焦眼镜对近视的发展没有任何抑制作用。但因为他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和近视度数等方面不能匹配,所以他的结论并没有得到后人的首肯。1967年,Roberts等也做了类似的实验,结果认为戴双焦眼镜可阻止约 0.09D/年的近视,尽管这个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该方法阻止近视的量太少,即使连续配戴双焦镜片五年,也只能阻止近视的发展约0.50D左右,缺乏临床价值。1967年,美国休斯顿大学的Grosvenor等做了临床研究,取年龄、性别和近视度数相当的儿童,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配戴单焦镜片,加+1.OOD双焦镜片,和加+2.OOD双焦镜片,结果发现三组近视增长均约在O.33D/年左右。但双焦镜片对内斜视的病人有明显的矫正作用。四、睫状肌麻痹药的作用由于某些视光师认为调节是引起近视的主要根源,因此对很多正常人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来减少调节。由于用药后眼失去调节,病人无法做近距离工作,只好采用双焦镜片作为解决办法。也有部分近视度数较低的病人在近距离阅读时拿掉眼镜。尽管双焦眼镜可以兼顾远近视标,但却无法看清中距离视标,于是产生影象跳跃现象等缺点。而且,不少病人用药后发生畏光症状,无法参与户外活动,还有阿托品类药可使部分病人发生中毒反应。尽管不少文献指出睫状肌麻痹剂对近视的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存在上述诸多缺点,这种方法并没有在临床上得到推广。五、降眼压药的应用有人认为人眼调节和视近时,眼内压会增高,于是有人开始尝试使用降压制剂匹罗卡品来抑制近视的发展。其中比较著名的要数 Goldschmidt等和Jensen等人的试验。前者认为每日两次滴用降眼压药后,在眼压降低的同时近视也出减少了。但后者认为眼压降低和近视发展之间没有显著性联系。六、硬性隐形眼镜最早发现隐形眼镜具有可以阻止近视增长的作用的是Frank Dickinson,他曾给他的女儿配戴硬质隐形眼镜,几年以后,他意外地发现女儿的屈光度并没有改变。不久, Robert Morrison、 Jack Neill和John Nolan等也作了类似的报告。当然,这些单一的病例报告无法说明问题,但这些病例给许多医师带来这样的启示,是否硬镜有控制近视增长的作用呢?这就有必要尽可能建立一较完善的研究方案和科研方法。在五十年代, Robert Morrison曾给1021名近视患者配戴上述硬镜,结果发现,所有病例的近视度数均无增加。他认为,硬镜阻止近视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使角膜曲率变得平坦,另外可能是影响了角膜的生理代谢使然。七十年代,Janet stone和她的同事在英国也用这类硬镜作了类似的临床研究,他们对84名配戴硬镜的近视儿童和4O名配戴框架眼镜的儿童随访跟踪检查了五年时间,得出的结论是硬镜可能会修改角膜的前曲率,使之平坦,还有部分作用可能是硬镜阻止了眼轴的延长,但她没有指出为什么硬镜会阻止眼轴的延长。八十年代末,透气性硬性隐形眼镜(RGP)开始应用于阻止近视增长的研究。 Grosvenor明确地指出认为RGP除了使得角膜变平外,更多的作用是阻止眼轴延长。目前的研究已经发展到分析为什么RGP会阻止近视增长,研究者分别从镜片的光学质量、眼的对比敏感度和视力的质量等方面着手探讨。Othor-K镜片是另一类阻止近视发展的隐形眼镜,与 RGP不同的是Othor-K镜片选用的基弧比角膜中央部曲率要平坦,镜片的内表面中心以接触角膜并持续压迫和按摩角膜,从而达到改变角膜形态的目的,施行Othor-K技术对医生的要求相当高,如果验配不当,会造成圆锥角膜,斜向散光等,甚至会引起角膜水肿等并发症。而目前中国对这种技术盲目地推广,势必会给不少近视患者带来不良后果。七、手术方法近视眼手术有RK、PRK和LASIK等,这些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近视度数,但儿童近视呈持续发展状态,无法接受这类手术;另外,这类手术无法阻止眼轴延长,而只是改变角膜中央部的曲率。八、目前研究目前有从眼动参数入手进行近视的研究,认为调节、辐辏、AC/A以及暗焦点等与近视的发展有关,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不久的将来,或许会在眼动参数与近视之间找到某些联系。还有从眼的成象质量方面进行的研究,其中大部分从离焦的角度来考虑,现已有许多有意义的动物模型在支持这方面的研究。神经机制的研究也是目前的一个热门,不少神经生理学专家期盼从脑神经的解剖和生理的角度探索近视发生和发展的机理。
苏州儿童医院引进脑力影像网络治疗儿童弱视的最新治疗系统,由于这种网络治疗弱视的原理和方法与我们传统的弱视治疗系统完全不同,为了便于家长更好的指导孩子在网上治疗弱视,我们专门开辟了这个科普栏目,向广大家长介绍脑力影像这个新的治疗弱视项目。一.脑力影像弱视治疗系统的来源:1.脑力影像弱视训练网络治疗系统是由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2.中山大学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参与制作的。3.系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儿童视觉及智能虚拟现实训练软件研究成果。4.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摇篮工程”重点推广产品。二.孩子治疗眼睛的弱视为什么叫“脑力影像”呢?因为视觉系统是一个光学的信息处理机制系统。从眼睛一直延伸到大脑,眼睛就是摄像机的镜头,从我们周围捕捉视觉信号,然后传送到大脑的某个特定位置(视皮层),并在那里进行视觉信息处理,图像的清晰程度依赖于通过眼睛所接受的输入信号和大脑里的视觉处理机构。我们利用大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特定的视觉刺激和视觉学习,激活视觉信号通路,矫治和改善大脑神经系统的信号加工处理能,达到为孩子治疗弱视的目的。临床上我们通过多种刺激模式(条栅、正弦波、裂隙光、棋盘格、螺旋线,甚至一些艺术作品的画面等波形及光谱以及一些特殊的视觉信号)刺激视觉通道,增强视网膜细胞对光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辅以手眼协调运动,能加速视觉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从而显著提高弱视眼视力,因此命名为脑力影像治疗系统.下面的这些漂亮图片就是我们的从训练项目中随机选来的几张:三.脑力影像治疗弱视为什么说是个性化的治疗呢?这种最新的神经视觉治疗技术,是一种基于神经生物刺激的,互动的,可跟踪的,并适合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进展程度的个性化的治疗系统。我们眼科医生通在医院为弱视孩子进行视觉信息加工功能状态检查,在初诊时了解弱视患儿的视觉功能情况,根据每个孩子检查结果的不同以确定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弱视治疗后,复诊时通过视力,综合信息功能检查分析每个患儿的视觉功能进步情况,并适时调整参数,配以不同的网络刺激治疗模板,以进行下一步治疗。因此说它是个性化的治疗,所以每个孩子的弱视训练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临床上家长会告诉我们,孩子治疗的图形喝方案都是不一样的。四.为什么每个孩子都喜欢使用脑力影像治疗弱视?我们在给弱视孩子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在看到电脑显示器中特定能量的弱视刺激图像,并且通过与电脑进行互动来完成治疗过程。有些弱视治疗程序还有像游戏一样的级别显示,做对了系统自然升级,趣味性较强。这对于孩子等于解决了使用普通弱视治疗仪训练弱视时的枯燥,重复造成的厌倦情绪,提高了孩子训练弱视的兴趣就是提高了孩子弱视训练的疗效。五.为什么有些项目治疗的时候,孩子需要戴红绿眼镜?治疗时给孩子戴红绿眼镜,借助红绿眼镜使进入孩子双眼的信息不对称,再给予合理强度的视觉刺激,从而达到解除抑制,提升视觉功能的目的。六.网络治疗操作规程介绍1.用户登录www.kids-abc.com2.在个性化治疗通行证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3.登录后一定要注意看到“增视能播放器1”和“增视能播放器2”两段提示文字,如果没有看到则下载本页面两个安装程序分别安装。4.登陆后点击“训练1”和“训练2”即可进行训练5.每天做“训练1”十分钟,休息五分钟再做“训练2”十分钟。一天做两次。6.若训练界面顶上有出现红绿镜图标,训练时需佩戴红绿镜,具体情况可点击训练界面右下角?号图标具体说明。七.弱视儿童复查的重要性家长应该严格按照网络治疗方案治疗训练,每治疗一个月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复查内容包括:视力、眼位、视功能信息加工状态检查等,我们医生会根据患儿复查的情况调整方案,我们网络治疗平台共有大约1000种不同的视觉刺激模板,我们的视觉工程师每次会根据患儿弱视的治疗好转情况,在网络治疗后台为孩子配置不同的治疗方案和配方。八.家长在治疗中有了问题如何与我们联系?脑力影像治疗弱视是一个最新的弱视治疗项目,无论治疗方法还是治疗理念都是全新的系统,考虑到我们的患者治疗时会出现各种问题,可通过电话咨询:0512——67785207(白天),我们眼科将为家长排忧解难.九、脑力影像弱视治疗的方法是怎样的呢?1.首先,患有弱视的孩子需要使用脑力影像的特殊检查程序检查弱视的有关项目。2.然后由医生根据孩子弱视的程度开具脑力影像治疗处方,已经根据孩子弱视发病的程度制定网络治疗的时间。3.网络弱视治疗第一次最短时间训练三个月,三个月为第一个疗程。4.治疗一个月后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检查后医生根据孩子弱视治疗的好转情况,为孩子制定下一步网络弱视治疗配方。眼科医生温馨提示:弱视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且要持之以恒!弱视治疗的重要因素是年龄。家长一定要为孩子的长远着想,克服困难,带孩子定期复查,全力配合治疗。影响功课是暂时的,耽误治疗将影响孩子一生!
幼儿和儿童斜视需要早期手术矫正,但是对于幼儿斜视,由于孩子各种斜视检查不配合,双眼视力不平衡,全麻手术后容易出现斜视的过矫和欠矫。我们采用一种膜状压贴三棱镜治疗小度数斜视和手术后仍存在斜视的患儿,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配戴膜状压帖三棱镜的优点:保护了孩子的双眼视觉,同时也为孩子年龄较大后再次手术争取了有效的双眼视觉“保护期”。以往配戴普通玻璃或者树脂三棱镜的缺点:镜片很厚,只能在一只眼上配戴7△用于斜视治疗,治疗斜视的范围很小,膜状压帖三棱镜弥补了玻璃三棱镜的不足。这种新型膜状三棱镜是美国进口的,它是在0.5毫米厚的基底上,平行排列多个相同度数的小三棱镜,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三棱镜的重量和厚度,使戴用较大度数的三棱镜变为可能。由于使用特殊塑料制成,故可以压贴在普通眼镜片上,单眼治疗斜视的度数可达到30△。这样压贴三棱镜的斜视治疗范围大大扩大,为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这项新技术用于一些年龄过小的斜视患者,采用压贴三棱镜过渡治疗,待孩子年龄稍大了时再施行手术,这样在孩子这段时间,双眼视功能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同时由于压贴三棱镜矫正的眼位,代偿头位消失,使孩子的脊柱、骨骼正常发育,避免遗留代偿头位造成的面部的畸形。 膜状压贴三棱镜可以矫正大度数斜视。三棱镜之度数大小,即折射能力大小,决定于其顶角之大小,有相同顶角之三棱镜,折光力相同。三棱镜之厚度与两边之长度有关,边越长,底越厚。如果将二边长度缩短至很小时,其夹角不变,但其厚度将变为很薄。通常玻璃三棱镜只能在一只眼上配戴7△用于斜视治疗。根据玻璃三棱镜的不足,近年来美国发明了在0.5毫米厚的基底上,平行排列多个相同度数的小三棱镜,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三棱镜的重量,厚度,使戴用较大度数的三棱镜变为可能。 由于使用特殊塑料制成,故可以压贴在眼镜片上,最高配镜度数可以可达到30△。这样压贴三棱镜在眼肌方面的使用范围将有所扩大,为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压贴三棱镜虽很透明,但由于棱镜的反射作用仍能减轻视力,度数越大越明显,据称20△者可使中心视力由1.0降至0.5左右。存在视物变形及失真现象,且视物有跳动感。所以也不如想象的那样完全代替玻璃三棱镜和适用于所有情况。 对于一些年龄小的斜视患者,采用压贴三棱镜过渡治疗,待孩子年龄大了能够配合手术检查时,再施行手术,这样在孩子这段时间,双眼视功能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同时由于压贴三棱镜矫正的眼位,代偿头位消失,使孩子的脊柱、骨骼正常发育,避免遗留代偿头位造成的面部的畸形。 压贴三棱镜可以矫正大度数斜视—— 在临床上,一些斜视儿童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小儿眼科医生往往会给孩子配一副三棱镜过渡治疗,可是我们通常使用的传统三棱镜存在着许多的缺点。比如: 1.棱镜比较厚 2.眼镜重量大,孩子不易接受 3.三棱镜的棱镜效应造成的视物变形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我们国内三棱镜的使用比较局限。我们引进了美国3M公司的膜状压帖三棱镜矫正儿童斜视取得很好的效果。由于使用了这种美国高质量的膜状压贴三棱镜,我们治疗儿童斜视的适应症大大加宽。我们通过膜状三棱镜治疗一些儿童斜视疾病: 1.手术后过矫的斜视 2.手术后欠矫的斜视 3.小度数儿童斜视 4.不适合手术的儿童斜视 5.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不能配合手术前的各种斜视度数的检查。 6.特殊类型的斜视(DVD.眼眶壁骨折.眼球后退综合症.微小斜视.动眼神经麻痹)
医学验光配镜是指用采用医学检查、检测手段、根据患者眼睛的真实屈光状态进行的验光和配镜;与普通验光配镜相比较,医学验光配镜具有准确、科学、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人眼的视觉健康。医学验光配镜具有以下方面的优点:1、消除假性近视;为一般屈光不正患者提准确的屈光检查和配镜服务。2、对于曾经接受过手术治疗的眼睛的屈光异常及一些复杂的屈光情况,医学验光能够恰当地解决患者的屈光矫正需要。3、小儿屈光不正和斜视、弱视的治疗:儿童屈光不正不仅影响儿童视力,而且可以导致斜视和弱视。许多儿童斜视、弱视患者都伴随着屈光的异常。这些情况下的屈光异常需要通过医学验光和配戴进行治疗。4、屈光异常可能是许多眼疾的表现之一,例如角膜病、晶状体病、青光眼、黄斑病等都可以表现为眼的屈光异常。对于这些情况下的屈光不正患者,医学验光能够及时帮助患者发现这些眼疾,使患者得到及时和恰当的治疗。5、医学验光也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通过医学验光,眼科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屈光状态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明确患者眼部疾病的性质和程度,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6、是否能配一副合格的眼镜,关键还是验光是否规范与准确,一般原则是学龄以前的学生首先应进行阿托品散大瞳孔的医学检影验光;8岁-18岁学生可进行快速散瞳验光。18岁以后,可进行不散瞳检影验光,验光后直接试镜。散瞳是因为学生时期其调节力过强,多数都带有部分假性近视,通过散瞳可以使调节相对麻痹,验光的度数才能更加准确,复验和试镜就是在原检影验光度数的基础上进行戴镜试验,并根据患者的感受进行合理的调整。
胎儿鼻泪管末端有一层膜,称为HARB氏膜。出生时HARB氏膜,受产道压力等影响,可以自动破裂。一些新生儿出生后HARB氏膜没有破裂,导致泪水流出通道不畅。这时宝宝多表现流泪,部分宝宝仅仅表现眼睛里边有眼屎,我们临床上称这种病为先天性泪道组阻塞. 泪道阻塞的宝宝可以合并感染,发生泪囊炎症,称为新生儿泪囊炎. 这时宝宝眼角内侧可以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流出。泪囊炎感染的宝宝,可以合并急性泪囊炎,严重者可以合并眶蜂窝织炎。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左右开始明显。可表现为眼部流泪、眼屎多。挤压泪囊区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治疗方法: 对于两个月以内的儿童可遵医嘱适当应用抗生素眼液,并对泪囊区进行按摩,以减轻症状和争取自愈。2个月以上的儿童应来医院进行泪道冲洗,仍然未能痊愈者,需进行泪道探通术。泪道探通术仍不能治愈者,可进行泪道植管术。我们临床上观察,2-6个月的宝宝行泪道探通效果最好,我院眼科每年处理各类先天性泪管闭塞病人千余人,迄今为止已经为数千例先天性泪道阻塞的宝宝成功施行了泪道探通手术,治愈率96%以上。泪道冲洗及探通是兼有诊断及治疗作用的一种手术,凡是诊断及可疑有泪道阻塞的患儿,在排除有其他全身疾病(如:发热,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的情况,均应早期做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