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马某 男 59岁 无痛性梗阻性黄疸入院 CT:胆总管扩张 胆道低位梗阻胰腺占位性病变 因住院期间突发胆道休克,急诊手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理:胆总管下段癌 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随访3年后死于肝脏及全身多处转移。
技术看点我院普外三病房成功开展全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 4月1日,对于患者孙铁余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同样,对于普外三科的医生来说,更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医患共同努力,与疾病进行了一场生死较量,并最终获得了胜利。患者孙铁余,一个月前发现皮肤重度黄染,并有肝区不适,体重下降30斤,严重消瘦,曾于盛京医院就医,被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胰头癌。后来到我院普外三科就医,王智主任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于4月1日为患者实施了全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手术从9点10分开始到晚7点30分顺利结束,历时10小时20分钟。这是一台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在普外科已经是最大手术,然而这台手术术中冰冻连续三次提示切缘断端为阳性、全胰腺癌,需要在此基础上又进行手术扩大化,切除全部胰腺。成功完成这样的手术,对于普外科人来讲,可能是事业上一生的梦想与追求,也是中心医院建院90年历史上第一例,开创了中心医院普外科手术的新纪元。目前,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普外三病房收治的患者多以病情危急重大为主,手术大,病人多,工作量多,但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上下一心,团结协作,用精湛医疗技术,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努力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我们深知:患者的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我们愿意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医学理念奉献给广大患者! 外科支部普外三通讯员 宋阳报道
挑战极限 勇攀高峰 ----- 普外三病房成功抢救失血性休克、肝脏巨大血管瘤破裂患者 2013年11月8日,是一个极其平凡的日子,但对于患者胡玉坤来说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同样,对于鞍山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的大夫来说更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在医患共同努力,与疾病进行了一场生死较量,并最终获得了胜利。据悉,患者胡玉坤因上腹部疼痛、贫血于1周前就诊于市双山医院,于2013年11月8日肝脏巨大血管瘤突发破裂,诊断为:失血性休克、肝脏巨大血管瘤破裂。医院下发了死亡通知书。家属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王智主任。经王智主任、史景峰医生会诊后,为患者制定了手术方案。于2013年11月8日急诊为患者实施了肝脏巨大血管瘤切除手术,手术从11:30开始到凌晨4:10结束,历时4小时40分钟,顺利结束。这是一台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手术,这是一台与死神较量的手术。进入手术室,血压仅为60/40mmHg,打开腹腔,积存了4000毫升血液,在普外三科与手术室、麻醉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肝脏巨大血管瘤切除手术。术后在ICU病房,经过全院各相关科室的会诊、诊治下,目前,脱离了危险期,回到普外科病房。这台手术,在急诊条件下进行,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并且血管瘤的位置深在,位于肝脏第七段,约10*10*5厘米大小,也增加手术的难度。这样的手术能够取得成功,对于普外科人来讲,可能是事业上一生的梦想与追求。成功的抢救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也挽救了患者的家庭,展示了中心医院的急诊急救的救治能力。“生命所系,健康之托”在中心医院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普外三病房收治的患者多以病情危急、重大为主,手术大,病人多,工作量多,但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上下一心,团结协作,用我们精湛医疗技术,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努力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我们深知:患者的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2013年5月31日,我院普外三病房经过4.5个小时的奋战,成功地完成了腹腔镜脾脏巨大囊肿开窗引流术。患者在普外三全体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现已恢复良好。据悉,患者孙某,受脾脏巨大囊肿病变困扰多年,曾经四处求医。近日,她来到了鞍山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病房,经王智主任诊断后收留入院。王主任和史景峰、刘博医生在手术台上经过了4.5个小时的艰苦、细心拼搏,终于成功完成了腹腔镜脾脏巨大囊肿开窗引流术。该手术术式为我院首例手术,再次开创了我院微创外科的新纪元。据了解,目前多数医疗机构面对这样的患者,通常会建议开腹手术,行脾脏切除术或脾脏囊肿开窗引流术。但开腹手术不仅病程延长,而且术后增加患者的痛苦,精神负担太重。王智主任说:脾脏巨大囊肿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脾脏囊肿的处理颇为复杂和棘手,脾脏质脆,易出血,如处理不当,可出现脾脏切除术的后果。目前国内主张:“抢救生命第一,保护器官第二”的原则。保留脾脏功能成为当今外科学术界的主流。为此,既保护脾脏功能,又腹腔镜微创治疗,可谓极大地增加患者的利益。腹腔镜脾脏巨大囊肿开窗引流术在手术安全性、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上是可行的。
我院普外三病房成功开展一期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外科支部普外三科通讯员郝洁冰报道2013年3月31日,我院普外三病房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成功地完成了一期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患者在普外三全体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现已恢复良好。据悉,患者王某,受胆囊结石、肝外胆道结石病变困扰多年,曾经四处求医。近日,她来到了鞍山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病房,经王智主任诊断后收留入院。王主任和刘博、史景峰、刘洋医生在手术台上经过了3个小时的艰苦、细心拼搏,终于成功完成了一期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该手术术式为我院首例手术,开创了我院微创外科的新纪元。据了解,目前多数医疗机构面对这样的患者,通常会建议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不仅病程延长,而且术后患者还要带管很长时间,经历术后造影、拔管过程,增加患者的痛苦,精神负担太重。王智主任说:胆囊结石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胆石的处理颇为复杂和棘手,如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后果。我们采取的一期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在临床上有四大优势:一是效果好,恢复快:一期处理胆道,缩短疗程。二是取石干净彻底: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应用的微创技术比传统的开腹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视野更大,更加清晰。手术的基本过程是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切除胆囊,将胆总管内的结石取出。三是不损伤内脏:在电视屏幕上能清晰地显示肝内外胆道的各级胆管分支,连细小的3-4级胆管分支都显示很清楚,有利于医生很仔细、耐心地做手术,不会损伤内脏的。四是创伤小、心理负担小:传统的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长时间带管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而一期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预后良好。近年来,随着人们体检意识的提高及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无症状的小胆道结石发现率明显升高。胆道结石治疗的重点在于解除症状及取出结石,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治疗方案带来的相应的并发症。胆石症的治疗方法中,一期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在手术安全性、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上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腹外疝包括: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腹外疝的手术治疗:1、传统的手术:经历了加强前壁修补、后壁修补等等术式。2、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修补、网塞修补、经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3、腹腔镜疝修补术:经腹腔腹腔镜疝修补术、经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 目前,在全国各级医院开展疝修补手术,通常以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为主。我院普外三科以前入路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为主导术式。优势:1达到一次手术同时可以解决斜疝、直疝、股疝的治疗。2、复发率低。3、经济、痛苦小、恢复快。4、局麻下可以操作。科室主任现任:《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特约编委。
挑战极限 勇攀高峰- ----- 普外三病房成功开展联合肝门胆- 管成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外科支部普外三通讯员郝洁冰报道 2012年3月28日,是一个极其平凡的日子,但对于患者张涛来说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同样,对于我院普外三科的大夫来说更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他们医患共同努力,与疾病进行了一场生死较量,并最终获得了胜利。据悉,患者张涛于1周前发现皮肤黄染,并有肝区疼痛,生活质量下降,曾于市传染病医院就医,未见好转,困惑不已,后来到中心医院普外三科就医,被确诊为梗阻性黄疸、胆管中下段癌。普外三王智主任,为患者制定了手术方案,于2012年3月28日为患者实施了左右胆管成形、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手术从10:30开始到21:10结束,历时10小时40分钟,顺利结束。这是一台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在普外科已经是最大手术,然而这台手术 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大化,还联合了肝门胆管成形术,这样的手术能够取得成功,对于普外科人来讲,可能是事业上一生的梦想与追求。目前,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将于近期康复出院。普外三病房收治的患者多以病情危急重大为主,手术大,病人多,工作量多,但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上下一心,团结协作,用我们精湛医疗技术,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努力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我们深知:患者的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我院普外三病房成功开展一期左、右半肝部分切除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外科支部普外三科通讯员郝洁冰报道 日前,我院普外三病房经过7个小时的奋战,成功地为62岁的老人,完成了一期左、右半肝部分切除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在普外三全体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现已恢复良好。 据悉,患者马某,因肠梗阻,曾经四处求医。近日,他来到了鞍山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病房,经王智主任诊断:直肠癌肝脏转移,后收留入院。王主任和医生刘博、史景峰、李世佳在手术台上经过了7个小时的艰苦、细心拼搏,成功完成左、右半肝部分切除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一期手术解决二个问题。据了解,目前多数医疗机构面对这样的患者,传统的观点认为,以新辅助化疗为主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降低患者的临床分期,可使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转变为可切除肿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后者包括:全身化疗、经门静脉化疗、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等。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首选的手段。王智主任说:1、直肠癌同时合并肝脏转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并且多为肿瘤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为临床IV期,多数已失去治疗的意义,从而使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机会。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早期、孤立、较小的转移灶可以被发现;手术、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2、肝脏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发生率高50%发生肝转移。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和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1、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微转移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从解剖学的角度看,肝窦是胃肠道血液回流的部位,是肿瘤细胞最容易着床的脏器;结直肠癌最易侵入静脉,发生率可高达20%~30%;癌细胞一旦脱落进入血循环,很容易在肝脏形成转移灶。2、据国外尸解资料报道: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率高达60%~71%。3、结直肠癌肝转移分为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异时性肝转移约30% ~40%发生在所谓的根治性切除术后, 80%发生在术后2 年内。对于同时性肝转移的治疗: (1)原发灶可切除、肝转移灶亦可切除,应争取Ⅰ期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 。(2)原发灶可切除、转移灶无法切除,切除原发灶、行门静脉置管,术后经门静脉化疗+肝动脉栓塞化疗 +全身化疗。3)原发灶和转移灶均无法切除,酌情行姑息性手术。包括短路手术和造口术等,术后辅助化疗。决定肝转移可切除性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肝转移的数目,即“转移负担”。在一小部分肝转移患者中,肝转移局限一叶或一段,可以手术切除,而且5年生存率可达40% 。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与外科医生的经验是决定手术的关键因素。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和手术死亡率分别可达50%、30%。随着肝脏切除手术技术的提高(例如肝中区肿瘤、近肝门肿瘤切除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先进的切肝设备和有效药物治疗),既往认为不适宜的手术变得安全,手术适应症扩大,5 年生存率达50%。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诊治过程中的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改善预后。我们采取的一期左、右半肝部分切除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在临床上有四大优势:一是一期处理肝脏转移病灶及直肠癌病灶,达到效果好,恢复快,缩短疗程,避免二次手术。二是完全去除病灶,解除后顾之忧。三是心理负担小。避免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四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体检意识的提高及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无症状的直肠癌肝脏转移的病例发现率明显升高。直肠癌肝脏转移治疗的重点在于切除直肠肿瘤,解除直肠梗阻症状,同时还要考虑到肝脏转移的不同治疗方案带来的相应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并发症。直肠癌肝脏转移的治疗方法中,分期手术或者直肠癌根治术+术后肝脏介入治疗不仅患者要经历二次手术或者病灶不能够完全去除,而且病程延长,费用高昂,增加患者的痛苦,精神负担太重。一期左、右半肝部分切除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在手术安全性、出血量以及术后生存时间上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我院普外三病房成功开展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外科支部普外三科通讯员郝洁冰报道日前,我院普外三病房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成功地为73岁的高龄老人,完成了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一期手术解决多个问题。患者在普外三全体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现已恢复良好,康复出院。据悉,患者兰某,受肝脏占位、肝外胆道结石病变困扰多年,曾经四处求医。近日,她来到了鞍山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病房,经王智主任诊断后收留入院。王主任和史景峰医生在手术台上经过了5个小时的艰苦、细心拼搏,终于完成了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一期手术解决多个问题。据了解,目前多数医疗机构面对这样的患者,通常会建议分期手术或肝脏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不仅病程延长,费用高昂,而且术后患者还要带管很长时间,经历术后造影、拔管过程,增加患者的痛苦,精神负担太重。王智主任说:肝脏肿物同时合并肝内外胆道结石是一种较为不常见的疾病。文献报道人群发病率约0.5%至7%。胆石的处理颇为复杂和棘手,如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后果。我们采取的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临床上有四大优势:一是效果好,恢复快:一期处理胆道,缩短疗程。二是取石干净彻底:胆道镜微创技术比传统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视野更大,手术的基本过程是切除胆囊,胆道镜经胆囊管将胆总管内的结石取出。传统手术基本上是盲取。三是不损伤内脏:在电视屏幕上能清晰地显示肝内外胆道的各级胆管分支,连细小的3-4级胆管分支都显示很清楚,有利于医生很仔细、耐心地做手术,不会损伤内脏的。四是创伤小、心理负担小:传统的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长时间带管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而胆囊切除术+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预后良好。近年来,随着人们体检意识的提高及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无症状的小胆道结石发现率明显升高。胆道结石治疗的重点在于解除症状及取出结石,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治疗方案带来的相应的并发症。胆石症的治疗方法中,胆道镜经胆囊管将胆总管内的结石取出在手术安全性、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上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大肠癌肝脏转移的一期手术治疗文献报道:肝脏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发生率高50%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微转移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引流结直肠的静脉血流均汇入门静脉进入肝脏,肝窦是胃肠道血液回流的部位,对血流的廓清率高,是肿瘤细胞最容易着床的脏器;结直肠癌最易侵入静脉,发生率可高达20%~30%;癌细胞一旦脱落进入血循环,很容易在肝脏形成转移灶。肝脏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器官,据国外尸解资料报道:恶性肿瘤患者40%有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率高达60%~71%。结直肠癌肝转移分为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前者是指发现结直肠癌的同时发现肝转移,原发灶与肝转移灶发现的间隔< 6个月;结肠癌术后肝转移,原发灶与肝转移发现间隔> 6个月者为异时性肝转移,异时性肝转移约30% ~40%发生在所谓的根治性切除术后, 80%发生在术后2 年内。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和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传统的观点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为临床IV期,已失去治疗的意义,从而使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机会。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早期、孤立、较小的转移灶可以被发现;手术、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以新辅助化疗为主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降低患者的临床分期,可使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转变为可切除肿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后者包括:全身化疗、经门静脉化疗、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等。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首选的手段。目前,我们普外三科一直开展结肠癌肝脏转移的一期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