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IgA肾病是指同一个家系中至少有两个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经肾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IgA肾病;若有一个肾确诊断为IgA肾病,其他家族成员有持续的镜下血尿、蛋白尿、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无其他原因的肾功能减退
IgA肾病是一组不伴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我国IgA肾病的发生率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IgA肾病可
糖尿病肾病(DN)预后不良,由于其肾脏病变为慢性进行性肾损害,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一般出现尿蛋白时病程多在10年以上,现已肯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有“隐匿期”,肾小球已有病变,但无任何临床表现,唯一改变是尿
健康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超过150mg/d,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
原发性慢性肾脏病患者能否妊娠的条件为: 1.血压正常; 2.肾功能正常; 3.没有大量蛋白尿特别是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 4.肾脏病理类型较轻,没有明显的小管间质和血管病变。 即使达到上述条件,也要加强孕期监测,孕早期应该每两周检查一次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压及胎儿发育情况,孕中晚期应该每周检查一次。一旦出现肾功能的急剧下降,血压升高难以控制,以及大量蛋白尿不减少反而增加等情况,必要当机立断,权衡利弊,及时终止妊娠。如果病情尚能控制,可以再密切监测的情况下,等到胎儿成熟,尽快结束妊娠。
慢性肾衰竭是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损害及进行性恶化的结果,最终将导致尿毒症。许多患者由于起病隐匿,或忽视了基础疾病的治疗,至肾衰晚期才来就诊,此时双肾功能已基本丧失,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需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不仅医疗费用昂贵,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及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广大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排泄代谢产物来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任何能破坏肾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疾病均可引起肾衰,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贫血等各种并发症。然而,哪些疾病常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呢?据国内多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调查统计,在我国常见的病因依次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以下就这些疾病作一简要叙述。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确切病因仍不明,起病隐袭,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并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2.糖尿病肾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人数近几年迅速增加。在糖尿病的众多并发症中,肾脏损害是广大医生及患者最容易忽视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患糖尿病5年以上其发病率较高,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功能增加,由尿中微量蛋白增多至大量蛋白尿,血肌酐升高,肾功能减退等,终至终末期肾衰竭。大多数患者待出现尿检异常,浮肿或血肌酐明显升高时才到肾科就诊,此时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因此,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这一阶段进行积极的治疗,控制血糖,减少蛋白尿,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殊为重要。3.高血压肾病 同糖尿病一样,高血压病患病率自八十年代以来亦呈迅速上升趋势,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越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人们都知道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其实持续的血压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肾脏损害,早期出现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血肌酐升高,最后进入肾功能衰竭。因此,我们在严密监测血压的同时,要定期行尿液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及早发现肾脏损害,及早进行治疗。4.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遗传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幼年时肾脏体积常保持正常大小或略大,偶可发现小囊肿,随着年龄增长囊肿数目及其大小均增大,病程进展缓慢,大多数患者到40岁以后才出现症状,表现为腰腹部隐痛不适,血尿,蛋白尿,血压升高,最后进入肾衰期。5.梗阻性肾病 尿路梗阻尿液排泄障碍所引起的肾损害称为梗阻性肾病。其常见的病因为泌尿系结石,中老年人的前列腺增生肥大等。尿路梗阻持续不解除,将引起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及肾实质破坏,最后将导致肾功能衰竭。以上是较为常见的引起慢性肾衰的病因,除此之外,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痛风等继发肾脏损害及间质性肾炎等导致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上亦较为常见。及早发现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基础疾病,对其进行积极治疗,预防肾损害的发生及保护肾功能尤为重要。中医在防治慢性肾衰竭上有着较好的疗效和优势,通过中医辩证,实施个体化方案,同时兼顾整体,治未病之脏腑,防止疾病的传变,如采用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化瘀,清热养阴,祛风化湿等方法,药用黄芪、太子参,川断、桑寄生、桑椹子、熟地、当归、何首乌等,有条件者可自做药膳。尽量减少诱发或加重肾功能衰竭因素的发生,同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起居有节,保持身心愉快,戒烟限酒,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遇有肾功能的损害,血中肌酐和尿素氮升高,亦不要“急病乱投医”,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肾病专科进行规范化治疗。中医可通过健脾益肾,泄浊化瘀等多种方法及中药保留灌肠等多种途径改善症状,降低肌酐和尿素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1.73m2持续大于3个月或者肾损伤大于3个月,肾损伤是指肾脏病理异常或存在检测指标异常,包括血液、尿液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 慢性肾脏病是一个综合征,不是一个具体的肾脏疾病,是很多肾脏病所具有的一个共性的综合。慢性肾脏病这个概念的提出是肾脏病学的一个进展,是肾脏病学的一个进步,对肾脏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取了很大的指导作用。2.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怎样呢? 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近20年来在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中占第5位到第9位。在国内,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8%-10%。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增加,长期血糖控制不好、血压控制不好可以出现糖尿病肾脏、高血压肾病,目前这样的患者逐年增多,而且还有年龄提前、年轻化的趋势。3.患了慢性肾脏病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 患了慢性肾脏病,没有及时发现,没有及时治疗、没有坚持动态监测和治疗,或者说治疗效果不好,会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出现肾脏功能的下降,肾脏功能下降到一定的程度会发展为尿毒症,这个时候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透析或换肾,以维持生命,导致医疗耗费较大、生活质量低、生存时间缩短等等。此外,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据统计,有一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脏功能下降、心律失常、动脉硬化、脑出血等,导致死亡率增加、寿命缩短。4.常见的慢性肾脏病有哪些? 慢性肾脏病不是一个具体的病,而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中包括了很多的肾脏病,在我们国内,常见的慢性肾脏病包括包括下面一些肾脏病:慢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药物性肾病、多囊肾、慢性肾衰竭等。5.怎样发现自己是不是患了慢性肾脏病? 对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可出现一些症状或体征,比如颜面、眼睑、双下肢水肿,小便泡沫多,肉眼血尿,夜尿增多,腰痛,贫血,血压高等,出现这些情况时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也有些慢性肾脏病患者没有上述症状,平时至多出现疲劳、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等他们一发现时就是慢性肾脏病晚期。一般来说,到医院进行小便常规检查,抽血做肾功能检查,做泌尿系B超检查等就能发现是否患有常见的肾脏疾病;对于糖尿病病人或者高血压病人来说,还要做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对于想要怀孕的妇女来说,孕前建议做个体检,患有慢性肾炎妊娠后可能会导致肾脏病加重。目前,城市居住人口到医院进行体检的人逐渐增多;而在农村生活居住的每年去体检的人较少,甚至出现了身体异常不去检查到病情严重时才来治疗人也很多,随着医改的推行,这种情况有所好转。6.慢性肾脏病该怎么预防? 慢性肾脏病的预防可分为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指在正常人群中发现、筛查出易患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主要有老年人、出生时低体重儿、高血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有肾脏病家族史个的个体、急性肾脏损伤的个体等,对这些高危人群要加强监测、干预;(2)二级预防:对患者慢性肾脏病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措施延缓肾脏损伤的进展,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3)三级预防:主要是减少尿毒症的一些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7.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1)正规治疗: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要到正规医院,最好是到肾脏病专科进行检查与治疗,不要相信虚假广告、不要相信江湖游医、不要急病乱投医; (2)注意监测:对治疗有好转的患者,以后还要加强监测,定期做一些检查,比如小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血压测量等,发现问题,随时就诊。8.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上要注意些什么?(1)注意休息:慢性肾脏病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过度的劳累会加重病情,一般以“自我感觉不疲劳”为度。当出现肾炎活动迹象如蛋白尿、血尿增多、水肿明显、肾功能迅速减退等,应充分卧床休息,直至病情缓解,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但应注意不可过度疲劳。(2)适度锻炼:慢性肾脏病患者不主张剧烈运动,可进行低或中等紧张度的的锻炼,比如走路、打太极拳、不太剧烈的球类运动等等,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改善人体的整体机能,增加肾脏的血流量。(3)防治感染: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自身抵抗力的下降以及一些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比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肝炎病毒的感染等,感染的发生可以导致肾病复发、病情加重等。所以慢性肾脏病患者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饭前便后勤洗手、房间多通风、少出入人口密集区、注意食物的清洁、天气寒冷时防寒保暖等,预防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及皮肤等部位的感染。一旦出现感染,要根据情况积极治疗。(4)注意饮食:饮食干预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是跟药物干预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注意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点。 限钠饮食:所有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都要限制钠盐的摄入量,长期过多的食盐摄入可能会出现高血压,甚至出现左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增加动脉僵硬度等。一般每天摄入的钠量折合成食盐不超过6g,当出现水肿、血压高、心脏功能下降的时候应该低盐饮食(2-3g每天)。其中食盐包括包括普通食盐、含钠的调味剂、营养添加剂和保健品中的盐量等,少吃尽量不吃辣椒酱、豆瓣酱、酱黄瓜、酱萝卜、酱油、腌芥菜、咸鱼、味精、豆腐乳、虾米、榨菜等较咸的食品。限钠饮食实施起来很难,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点技巧,比如不要在餐桌上摆放盐瓶,烹饪时少用煎炒而多用烧烤方式,使用香料代替盐作为调味品,注意食物标签上的含钠量,拒绝所有腌制食品、酱油和含盐的小吃,将少量盐撒在食物表面而不是将较多的盐烹制于食品中等。限盐饮食也不是不吃盐,不吃盐肯定是不行的,就是要掌握一个量。盐就是市场上的普通食盐。 低嘌呤饮食:对于血里尿酸偏高和痛风的患者,应该低嘌呤饮食。首先,不要喝酒,尤其是啤酒。其次,少吃海产品、动物内脏、肉汤、贝壳类产品,多吃水果、蔬菜等。此外,还要每天适当多饮水,肾功能正常和没用明显水肿的话,一般每天要保证2000ml饮水量。 对于血脂高的患者应该少吃含饱和脂肪酸比较高的食品,如火腿、腊肠、全脂奶酪、黄油等。对于肾功能下降容易出现高钾血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平时少吃香蕉、橘子、土豆、葡萄干、核仁类食品(如瓜子)等含钾量较高的食品。关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质摄入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应该根据每个人的病情具体对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5)勿滥用药:最好不要使用一些有肾毒性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一代头孢菌素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有肾毒性的中草药(关木通、广防己、寻骨风、天仙藤、青木香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6)不要接触有毒物质: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不要接触重金属、有机溶剂(汽油、煤油、柴油、松节油、苯、油漆等)、农药、合成染料、有机化合物、生物毒素(蛇毒、蜂毒、鱼胆等)等。(7)限酒戒烟:要限制酒精的摄入量,一般每天小于30g乙醇。吸烟对肾脏的损害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有研究发现,吸烟具有一定的肾脏毒性作用,可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学结构,引起尿蛋白排泄率增高,进而损害肾功能,增加发生终末期肾衰竭的风险,且这种肾毒性作用对于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和肾脏疾病患者尤为明显。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吸烟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肾脏损害因素。9.中医中药在慢性肾脏病上治疗方法有哪些?(1)预防:中医学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了典型的东方传统的整体认识论思想,即整体观念。通过中医中药可以提高人体的机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压力的加大,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如此将影响人体的整体机能,影响生活的质量以及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面对这样的群体,可以通过调整生活的方式,给予一些中医中药方面的保健调理,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减少疾病的发生。 (2)治疗: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中药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疗效较好。比如对于肾炎的患者,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健脾益肾、益气养阴、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通腑泄浊的中药治疗,取到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延缓肾损伤进展的作用。此外,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配合中药治疗可以减轻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提高疗效。除中药口服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中医中药治疗方式来治疗肾脏病,比如中药灌肠、中药药浴、中药熏蒸、针灸、穴位按摩等。 (3) 保健: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饮食上应多吃温热松软、苦味的食物。睡眠应“早睡迟起”。注意保暖:保头部、背部、足部暖。但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些都说明,冬季坚持体育锻炼,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 (4)腰部操: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脚心按摩操: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再用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左脚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此法有强肾滋阴降火之功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或正常人常见的虚热症有一定的效果。 搓鼻操:两手搓热,手指并拢,手掌摊开,紧贴面部,以双手中指的指腹部为先导,分别从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开始,沿鼻柱两侧缘向上推擦,经目内眦、眉头等处到达前额部。然后两手左右分开,横推至两鬓,两掌心也随之掩眼而过,由两鬓再向下,经过颞部的太阳穴及耳前、面颊等部,返回到鼻翼两旁之起点。再重新开始,按上述路线循环进行。功效:浴面有畅通气血、祛散风寒、明目通窍、醒脑提神及美容等作用。对慢性肾炎之体虚易感冒者比较适合。10.患有慢性肾脏病是否可以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呢?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流感疫苗注射的一些相关信息,其中“甲流感疫苗注射禁忌症”中有这么一条: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不适宜接种疫苗。卫生部网站发布的专家答疑中有这么一个信息:肾病综合征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或者程度较严重则应禁止接种,病情轻微的应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慎重决定。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目前主要用于一线工作人员的接种。所以,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否可以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应该应该根据每个人是哪一种肾脏病、每个人具体的病情而定,有的可以注射,有的注射后可能会导致肾病复发、病情加重,所以最好是询问肾脏病专科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不是注射。
今年春节自湖北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起来,我国为控制疫情漫延各地进行严防死守,相继采取了居家隔离及网格化管理等办法,但针对一些慢性肾病患者免疫功能较差,来院担心增加感染的风险,加之长期服用的药可能缺乏,
慢性肾衰竭是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损害及进行性恶化的结果,最终将导致尿毒症。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排泄代谢产物来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任何能破坏肾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疾病均可引起肾衰,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贫血等各种并发症。哪些人易患慢性肾衰竭?据国内多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调查统计,在我国常见的病因依次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以下就这些疾病作一简要叙述。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确切病因仍不明,起病隐袭,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并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2、糖尿病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人数近几年迅速增加。在糖尿病的众多并发症中,肾脏损害是广大医生及患者最容易忽视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患糖尿病5年以上其发病率较高,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功能增加,由尿中微量蛋白增多至大量蛋白尿,血肌酐升高,肾功能减退等,终至终末期肾衰竭。大多数患者待出现尿检异常,浮肿或血肌酐明显升高时才到肾科就诊,此时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因此,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这一阶段进行积极的治疗,控制血糖,减少蛋白尿,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殊为重要。3、高血压肾病:同糖尿病一样,高血压病患病率自八十年代以来亦呈迅速上升趋势,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越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人们都知道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其实持续的血压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肾脏损害,早期出现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血肌酐升高,最后进入肾功能衰竭。因此,我们在严密监测血压的同时,要定期行尿液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及早发现肾脏损害,及早进行治疗。4、多囊肾:多囊肾是一遗传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幼年时肾脏体积常保持正常大小或略大,偶可发现小囊肿,随着年龄增长囊肿数目及其大小均增大,病程进展缓慢,大多数患者到40岁以后才出现症状,表现为腰腹部隐痛不适,血尿,蛋白尿,血压升高,最后进入肾衰期。5、梗阻性肾病:尿路梗阻尿液排泄障碍所引起的肾损害称为梗阻性肾病。其常见的病因为泌尿系结石,中老年人的前列腺增生肥大等。尿路梗阻持续不解除,将引起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及肾实质破坏,最后将导致肾功能衰竭。以上是较为常见的引起慢性肾衰的病因,除此之外,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痛风等继发肾脏损害及间质性肾炎等导致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上亦较为常见。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 约占糖尿病人群的20%-40%,是糖尿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慢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发病之一[1]。早期临床表现为微量蛋白尿,晚期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小管间质纤维化,肾脏功能持续下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健康。尿蛋白作为其病理产物,同时也是加重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控制尿蛋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早期对尿蛋白进行有效干预,可阻止疾病进展,减轻甚至逆转肾脏功能损伤。奥美沙坦酯作为新型的AngⅡ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蛋白尿、降低血压、保护肾脏功能,对于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2]。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我院在前期的研究中证实了渴络欣胶囊可以减少尿蛋白,改善临床症状,稳定肾功能[3]。我院采用渴络欣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8至2019.4九江市中医院肾内科糖尿病肾病的住院患者86例,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男51例,女35例,年龄(38±20.8)岁;糖尿病病程11个月12 年,平均4±4.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肾病分期及糖尿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在18~73岁,不限性别;②有糖尿病病史,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病情变化不大,相对稳定者;③血清肌酐≤265μmol/l患者;④患者知情并自愿加入本实验者。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73岁或妊娠、哺乳期妇女,及对药物过敏者;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肿瘤、感染、血液系统、脑、肝病等;近1月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③在观察期间接受了影响评估疗效的其他药物治疗;④肾脏替代治疗患者;⑤缺乏某些相关实验数据者;⑥血清肌酐>265μmol/l患者。1.2治疗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调节血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等。两组降压药均使用奥美沙坦,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内。治疗组予奥美沙坦酯(20mg/片,南京正大天晴制药,国药准字H20140054)1片qd、渴络欣胶囊(成都康弘药业;国药准字号:Z20090035)3片 tid;对照组仅予奥美沙坦酯治疗。观察6月。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尿微量蛋白尿、纤维蛋白原的变化。1.4疗效评价标准[5]无效:血肌酐下降﹤10%或升高,尿蛋白排泄率低于20%;有效:30%>血肌酐下降≥10%尿蛋白排泄率20%~50%;显效:血肌酐下降≥30%,尿蛋白显著减少,尿蛋白排泄率高于50%。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总数×100%。1.5统计学方法 将全部数据输入进算计并进行核对,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纤维蛋白原、微量蛋白尿的比较 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mALB)、纤维蛋白原(FBG)相比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Scr、BUN、UA、mALB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除尿素氮玩,余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纤维蛋白原、微量蛋白尿对比(S)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注:组间比较,P<0.05。3讨论糖尿病肾病病情迁延难愈,以持续性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晚期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6]。其发病基础为体内长期高糖,与多元醇通路、大蛋白激酶C通路、糖基化终末产物、氧化应激、炎症等息息相关。大量研究证实,尿蛋白和高血压是引起肾脏功能损害的独立因素,因此降低尿蛋白和控制血压是保护肾功能、延缓病理进展的关键。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以同组织内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相结合,阻断RASS系统。ARB类药物可有效降压,改善肾小球的“三高”状态,可以扩张肾小球的出入动脉,能够直接降低肾小球“三高”。起到降低蛋白尿、控制血压和延缓 DKD 病理进展的作用。ACEI/ARB类药物作为减少蛋白尿的首选药物,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抗氧化,抑制免疫复合物沉积,延缓肾功能进展[7]。奥美沙坦酯作为治疗本病的新型药物,属高选择性AngⅡ受体拮抗剂,在胃肠道水解为活体成分奥美沙坦,通过拮抗AngⅡ受体生物活性,减轻肾小球内压,从而达到降低血压、控制尿蛋白、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8]。研究表明奥美沙坦酯降压效果优于其他ARB类药物,且降压效果持久稳定,降尿蛋白效果更好[9]。长期应用ARB类药物还可保护足细胞、逆转肾纤维化[10]。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之“消渴”、“尿浊”、“水肿”、“关格”等范畴,认为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证, 虚证多为阴虚或气阴两虚;同时本病兼夹瘀血水湿等标证,使病机错综复杂[11]。渴络欣胶囊主要成分为黄芪、太子参、女贞子、枸杞子、大黄、水蛭。纵观全方,黄芪、太子参补气健脾,枸杞子与女贞子滋补肝肾之阴,大黄、水蛭活血化瘀通络,全方具有养阴清热、益气通络的功效,选用渴络欣治疗糖尿病肾病符合其基本病理,即气阴亏虚夹瘀。其中,黄芪中含有黄芪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此外还可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12]。实验研究表明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可以有效的阻止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肾基质细胞沉积,降低尿蛋白和减轻高代谢状态,有效地防治2型糖尿病肾病[13]。枸杞子可提高血清胰岛素,具有降血糖血脂、提高免疫力的作用[14]。水蛭可改善肾脏血液动力学,同时可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肾小球硬化[15]。而女贞子、太子参均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脂、肾脏保护作用。本课题研究表明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奥美沙坦酯和渴络欣胶囊联用可起到联合增效的作用,为一种较佳的组合,可有效的降低蛋白尿、毒素水平,延缓甚至逆转肾功能进展,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