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西医,就像是一张应对疾病的诊疗网上的经线与纬线,各具长短千秋。但是,现在许多人知道西医如何治病、却已不太懂中医是怎样治病的了。西医的诊疗逻辑容易被理解和接受,高精尖技术也能让人叹为观止;而中医似乎既简单粗浅、又繁琐玄乎,而且还远不够厉害。西医的科学性能被广泛认可,而中医虽已历经数千年风雨坎坷和实践检验,其科学性却仍时常遭到质疑、饱受争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中医学的蕴涵较之西医学,更介于现代科学与古代哲学之间,既体现了医者仁心,也更考量着社会良知与智慧的眼光……这么说恐怕有点让人莫名其妙吧? 一切学科来源于哲学,源于第一哲学命题---人从哪里来?各学科的发展又不断充实并改变着哲学。哲学是涵盖自然、社会、思维等所有的科学和文化、已知和未知领域的一门学科。哲学将世界观与方法论合而为一,是自然、社会、思维探索与行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医学同样来源于哲学,源自人类对生命的自然规律和与生老病死等相关问题的发现和思考,以及冀望改变自身命运的努力尝试。这一点,无论西医、中医,还是其他国家的民间或民族医学都无一例外。那么,既然所有医学都源自于哲学,为何说中医学与西医学相比更介于古代哲学与现代科学之间呢? 不同于西医发展的具体过程,从“小”处着眼,往更“小”发展。中医对生命、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与中国古代哲学对宇宙和生命起源的认知高度一致,即所谓“一元始、分阴阳”,中医也称之为“一元整体观,两仪分阴阳”,可谓是“大气磅礴”,不是吗?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变化与宇宙的起源、演化互相关联,共同成为一个整体;人类与自然界的太阳、土地、空气、水和动植物密切相关,也共同成为一个整体;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相互关联,也是一整体。宇宙或自然环境中各类物质的不同特性及其变化当然会影响到生命质量与演化进程。如此看待生命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研究疾病与健康问题当然要更好地去了解自然、顺应自然、运用自然、保护自然,这也使得中医学与其它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更加相通互容,如数学(特别是模糊数学)、伦理学、现代医学等。因此,中医更接近中国古代哲学,仿佛神明从至高无上的境界俯瞰世界。生命虽渺小,精神可伟大!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呢?让我们先来看看《百度百科》中的定义,需要稍加改编一下才会好懂些,那就是:对应自然知识,可扩展运用于社会、思维等领域;致力于揭示真相,对自然进行理由充分的观察与研究。英国有位著名科学家华伯特在BBC访谈节目中曾经坦言,每当有人提及科学的定义时总是让他感到手足无措。他认为那并不是认识科学的好办法。他说还是提供一些科学的特质要好得多。例如,科学是发现潜藏的原理并心领神会。一个科学概念有可能是错误的或不完整的,例如有人曾说世界是由水构成的,但这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就是一个不断认识和重新认识的过程,即科学化过程。上述可见,无论科学怎样定义、解释,都无法将中医排除在外。 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当它可以用数学表达时才能称得上是进步的科学。”中医理论与实践活动,既可以用精确的数学方式表达,也可以用模糊数学理论来解释,大量跨界学术论文已经证明这一点。中医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进步的科学。中医与西医,虽然诊疗逻辑不同、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两者都是探索生命规律,研究健康与疾病、衰老、死亡,并致力于维护健康,消除疾病或缓解病痛,延缓衰老和死亡的学科;两者都来源实践,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不断在发展更新。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看“科学”一词的来历。“科学”一词最早由日本人提出,被中国留学生带回中国,原本只是“分科之学”的意思,简称“科学”。分科可以让学生更专注某一项领域,学得更易、做得更精,因而倍受推崇。而以中国为代表之一的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学术体系上基本不分科,被称作“通学”、“国学”,是“通才之学”、“国同之学”的意思。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些人只认为西方传进来的医学是科学,而将具有古代东方文明特质的中医学排斥在“科学”之外的原因了。通学更有利于普及基础科学知识,培养全面型人才,方便解决大多数人的基本问题,不易造成某学科人才短缺、过剩或技术滥用,适合中国国情。所以我认为,通学与科学应该两者并重,让人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擅长,合理选择、恰当运用才是未来人类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医学认为人与社会、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的精气神与五脏六腑、皮毛肌肉骨骼等等都是一个整体,局部表象可以反映身体内部一些状况,身体与心理、结构与功能相互关联、互相影响。“高明的医生不用药”,启示人们不要滥用药物、甚至手术的方式治病,要知道身体与心理、器质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望而知者谓之神”,说明中医可以用最简捷的方法诊察到最重要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不信医者不治”,要求中医能够深入浅出地阐明其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诊疗原理,与患者的理解和体验达成基本一致的共识,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才能比较好地诊治疾病。发挥长处,承认不足,理智权衡,尊重选择,才能共筑良好的医患关系,构建更道德、更和谐、更发展和更经济的社会医疗秩序。
很多病人就诊时会问有什么饮食忌宜,而中医经常会说:忌食辛辣刺激。“辛”是指什么呢?在此,“辛”是指气味浓郁的饮食,特别是一些香气扑鼻的佐料,如花椒、八角、桂皮、茴香、葱、姜、蒜等,食用过量可助热生火、耗气伤阴。鱼、羊、海鲜等腥膻气味的食物,多食也可能助生痰湿痰热、阻碍气血运行,损害健康。辣,是指辣味食物,如辣椒,这很容易理解。有些物质既辛又辣,如烟草、酒精。刺激性食物所指范围甚广,过于冷烫、过于粗硬脆酥的食物,味道过于浓郁,无论香鲜腥膻、酸甜苦辣咸,都可在其列。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造香精、人造奶油、防腐剂、乳化剂、增稠剂等化学添加剂,也都应该被纳入中医饮食禁忌的范畴,食入过量有害健康。中医还说:忌食肥甘厚味。肥,是指高脂类食物。无论植物油、动物油,都不要食用过多;更要少吃富含人造油、植脂末的食物。甘,指甜食,也应包括各种甜味剂、矫味剂。厚味,指气味浓郁或味道厚重的饮食,过多的油、盐、酱、醋、茶,味精、鸡精、蘑菇精、海鲜精等等,都有可能损伤健康。
DIY,意思就是Do It Yourself——亲自动手。试试看,您可以用中药配方颗粒方便快捷地制成适合自己体质症候的中医汤药或膏滋,非常方便,而且经济实惠、疗效很好!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期盼中药能够更加卫生方便、不必煎煮。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剧增,患者尤其需要精致快捷的中医药产品,更省时省力、更清洁环保、使用更安全、疗效更稳定,因此,一种免煎的、由单味中药独立提取制成的配方颗粒由此应运而生。这种组方灵活、易于保存、携带轻便、冲服方便的中药配方颗粒,可以让专业的中医药师根据病人的病证变化随时配方或调整药味,更好地贴合中医辨证施治的诊疗原则。既似中成药般轻巧方便,又像中药汤剂般具有药效更快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的优势特点。将单味中药科学提取、浓缩干燥后,独立密封包装,既便于长期保存,出差或旅游也携带方便;病证变化时更是易于调整,不会因药材混包无法分拣而浪费药材。临床运用时,既可像中药汤剂一样组方简捷,几味、十几味药组成一方,每日1-2剂;也可类似丸散剂、膏方全面兼顾,数十位药组成一方,2-3天或3-5天服完一剂。具体方法是:将一副药中每味药的独立小包装拆开,颗粒倒在一起混匀或加开水融化调匀,根据药味多少和医生医嘱分成需要的天数与份数,服时取一次剂量,再加开水冲调。根据自己胃口调至浓淡适宜、容量恰当,顿饮或如茶慢饮。也可根据不同病症的治疗需要,选择加入适量蜂蜜、冰糖、饴糖、红糖或全脂、低脂、脱脂奶等,增加功效、改善口味,像膏滋一样滋补,灵活方便,功效也好。 中药配方颗粒的制作过程,每一道工序都会经过科学、严格的质量管理。从精心挑选道地药材开始,按照国家行业质量标准把关,科学方法检测,剔除重金属、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超标的药材,然后清洗、炮制、打粉或煎煮提取、浓缩、过滤,加少许淀粉粘合成颗粒、干燥、装袋。加淀粉粘合成颗粒,使中药有效成份微粒不至于过细过轻、拆袋时容易飞扬或开水冲泡时黏结成团。科学加工,使中药有效成份利用率最大化,节约药材;提取药汁后的药渣可统一处理,用做有机肥料培育植物花卉,合理利用,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用科学管理生产、单味中药提取的配方颗粒,免煎冲服,卫生安全、质量稳定、提取充分、效价比高。开水冲兑时,疏松多隙的细微颗粒所具备的万众表面汇聚成巨大的接触面积,迅速完成各种有效成份的溶解混合与相互作用,达成中药复方特有的综合效应。从目前使用情况来看,这种单味中药提取的免煎配方颗粒可以较好地替代传统中药饮片、代煎剂或浓煎剂、中成药和膏滋的使用,已经成为颇受欢迎的新一代中药剂型。
我们每个人身体内都随时会产生一些变异细胞。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以识别并清除它们,保持身体健康。但如有遗传缺陷,过度疲劳或缺乏必要的锻炼,饮食不当或烟酒损害、滥用药物,情志抑郁或焦虑等,日久便会影响到人体的免疫系统、削弱其防御能力,一些变异细胞便会不断累积增多、持续生长、聚集成块,甚至癌变。 人们有时会听到医生说“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这些词。癌前状态,是指容易发生癌变的病症状态,如:食道粘膜白斑、恶性贫血伴胃体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增生性胃炎、残胃炎或部分胃溃疡、结肠息肉(特别是>2cm广基腺瘤型息肉)。癌前病变,则指更容易转变成癌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指经过病理学检查,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的组织细胞不典型增生,也叫异型增生。如:Barrett食管、胃粘膜肠化(尤其是大肠化)和内瘤样变等等。大部分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经过一段时间或较长时间、恰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全面的调理,可以逆转、恢复正常。少数通过治疗调理可减缓病变进程但最终无法阻止,既使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仍可能在原处或其它部位长出新的肿瘤。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调整工作节奏,适当中医调理,可帮助机体修复损伤、改善免疫功能,预防肿瘤的发生。
嗳气是有气体自胃肠道向上直至咽喉、从口中溢出,有时伴有胃胀症状。常在进食后发生或加重,通常因消化不良、胃肠功能障碍或菌群失调所致。 呃逆则多由膈肌及上腹部腹壁肌肉迅速而有力地收缩,引起胃贲门、食管或咽喉发出较为短促的响声,可伴有少量气体溢出。通常多因受寒、紧张、刺激等诱发局部神经功能紊乱、肌肉痉挛所致,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病因。 吞气症多是由于不均衡或片面的信息暗示作用,生活节奏过快,心理压力增大,紧张、忧虑,进食过快、饮食伴随空气咽下或闲时不由自主咽下空气,随后排出。 体质失衡,劳逸失度,情志失调,饮食起居冷热失当,也可引起吞气症与消化不良、膈肌功能紊乱所致的嗳气、呃逆重叠或交替发作。
呃逆,古代中医称作“哕”。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中就有“胃为气逆、为哕”的记载,认为是“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病深者,其为哕。”可见当时中医已经认识到,受寒与食积可致肺胃气机逆乱、胃气上逆而发生呃逆;呃逆也可能是病情较重的一种表现。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呃逆分为三种不同证型进行辨治,为后世诊疗奠定了基础。一是:“哕而腹满,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指出呃逆的腑实证型,腹胀满,应辨清病因病机,用通利的方法可以治愈。其二是:“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说明寒证呃逆,手足厥冷,用橘皮、生姜温中运化为主治疗。其三:“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指呃逆的气虚证,用橘皮、竹茹、生姜、大枣、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化痰湿、和胃气。 宋代医家严用和在张仲景橘皮竹茹汤基础上,加赤茯苓、枇杷叶、麦冬、制半夏,主治气阴两虚兼有痰浊、肺胃气逆所致之呃逆。《卫生家宝》中记载医家朱端章用顺气汤——丁香、柿蒂“治呃逆神验,亦治久痢。”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著:“呃逆者,气自脐下冲脉直上咽膈,作呃忒、骞逆之声也。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秦景明《症因脉治》中用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党参、生姜,治疗胃中虚寒所致呃逆、呕吐、口淡、食少、脘闷胸痞、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 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著有“阳明湿温,气壅而哕者,新制橘皮竹茹汤主之。”用橘皮、竹茹、柿蒂、姜汁化痰湿、降气逆,主治湿温呃逆,且注明“有痰火者,加竹沥、栝蒌霜;有瘀血者,加桃仁”,将中医对呃逆的诊治再度推向深入。 现代,已故著名中医谢昌仁先生2005年曾亲诊一例肺癌呃逆患者,所拟方药亦由张仲景橘皮竹茹汤加味化裁:橘皮10克、甘草4克、赤茯苓12克、炒竹茹10克、姜半夏10克、玄参15克、太子参12克、枇杷叶12克、生薏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鲜生姜一片。方用太子参、甘草补肺脾、益胃气;橘皮、生姜、制半夏、竹茹、枇杷叶助肺脾、降痰逆;玄参、生苡仁、赤茯苓清心肾、益脾阴;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利湿热、清邪毒。全方扶正祛邪、降逆止呃。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知道“天人相应”,四季会有不同的身体消耗和营养需求,四季也都是饮食调养的好时机。可入药膳、作食疗或养生茶的药源食材非常丰富,学会适当运用,可使精神充沛、体力强健,增强抵御各类时令病原侵袭的能力。在此介绍几例药膳供参考选择。食疗之余,还需注意劳逸适度,情致怡和。 (1)温补气血的当归羊肉汤——适用于气血亏虚,冬季怕冷、舌质淡白的患者。制作方法:羊肉切好放入砂锅,加少量清水煮开;将第一遍的汤水倒掉,再加适量清水,当归、红枣、陈皮、枸杞子适量,葱、姜、盐、糖或白胡椒粉少许,炖煮至羊肉熟烂。 (2)补肾强腰的杜仲腰花汤——适用于虚劳损伤所致的腰骶痠痛者。选新鲜猪肾一对,剖开、去掉中间较大的筋膜,并切较细的十字花刀,盐水浸泡2小时,清水漂洗,除去骚味。加清水适量,杜仲10克、牛膝10克,葱、姜、盐、糖或大茴香少许,炖煮30分钟。 (3)健脾化湿的芡实薏米粥——适用于脾虚湿聚、气阴不足所致的慢性泄泻、营养不良等。薏仁、芡实或莲子、红枣(枣皮不易消化,勿食)、糯米适量煮粥,煲至薏苡仁、芡实、莲子熟烂。炎热夏季,还可加入少许鲜嫩荷叶,增强清暑除湿的力量。冬季,可将糯米炒黄后再煮粥,温中健脾、止泻开胃的作用会更强一点。 (4)清热润燥的银耳百合羹——适用于心烦燥热、寐少梦多、口舌溃疡的患者。银耳、百合适量,加水,中小火炖至银耳熟烂或汤汁粘稠。 (5)暖中驱寒的葱姜糖枣茶——适用于体质虚寒、脘腹怕冷者,或饮食、起居不慎而受寒,腹痛、吐泻、痛经等患者。生姜切3~5片,红枣10~12枚撕开,加少许红糖、红茶,加水300~500ml,煮熟即可;兼有风寒感冒,打喷嚏、流清水鼻涕者,可再加葱白3~5根,煮3~5分钟。趁温热时饮服。 (6)舒郁化痰的紫苏佛手茶——适用于肝气郁滞、脾失运化、痰浊湿热所致的口臭、咽喉不适、胸脘痞满等。紫苏叶或梗、藿香叶或梗、佛手片或橘皮,加冰糖少许,泡茶。如兼有舌体偏红或舌尖红、苔黄,口干粘腻、手足心热、急躁易怒等,可将紫苏换成桑叶,加莲芯清心肺、清肝脾,或加金银花、野菊花清热解毒。
谢昌仁(1919年8月24日—2008年4月24日),字怡生,号润斋老人。1919年8月24日出生于南京的一个中医世家,自幼秉承其父谢浩如亲传,16岁考入南京国医传习所学习。该国医传习所的创办人即是素有“南张北施(施今墨)”之称的民国一代名医——张简斋。后因战乱停课,1942年,23岁的谢昌仁开始在南京挂牌行医、悬壶济世。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学,完成5年学业,1946年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51~1953年谢昌仁先生又在南京中医进修学院学习深造,与张简斋亲传的四大弟子之一——傅宗翰先生一道切磋研修。中医功底深厚,也了解不少西医,不拘门派、博采众长,擅长运用经方化裁治疗时令病及心脑脾肺肾等脏腑诸多疑难杂症,选方用药颇为顾护胃气。尤其诊治脾胃病,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对妇儿病诊疗经验亦有独到之处。注重发挥中医中药“验、便、廉”的特长,堪称是位名副其实的“平民医家”。发表过《内科血证诊治经验》、《胃脘痛治疗经验》等论文论著30多篇,其中《通腑法的临床运用》1979年获南京市优秀论文奖;《中风病治疗510例小结》获1997年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他亲自研创的验方溃疡止血散,临床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糜烂伴出血;宗圣止痛汤治疗急腹症;消渴十三味治疗糖尿病;治崩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获满意疗效和广泛好评。 1956年3月,谢昌仁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将祖传基业捐给国家。同年7月南京市中医院成立,傅宗翰先生担任副院长;谢老任内科副主任,1959年晋升为主任中医师,并先后担任医院内科主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急诊学术研究会主任委员、《江苏中医》杂志社编委、南京市中医学会副会长、南京市第八和第九届人大代表、科教文卫委员,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1982年被授予“江苏省名中医”称号。1991年,谢老因对中医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国务院首次颁发的荣誉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并成为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与技术专长传承工作导师之一。他一直工作到87岁高龄,亲传培养了三批学生共4人。其学生张钟爱教授已经整理出版了《谢昌仁临床医学经验》一书。而曾经得到谢老言传身教的中医人才,更是可谓桃李满天下。
傅宗翰先生是民国时期大名医张简斋先生的亲传四大弟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研修深造、勤学积累,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医专家。南京市中医院成立之时即任副院长,后担任院长、名誉院长,直至74岁因病去世,1992年,傅老先生因肺癌咯血住进医院老干部病区,正值我轮转到该病区工作。科主任武紫亲自带着我去诊察病人,并抓住机会撒手练兵,说:“你开个方子让傅老给看看。”我惶恐,自己刚工作几年,只在心脑肾病区待过,肺病见得不多,又是给老院长、全国著名老中医开中药方,我慌得几乎忘了所学。赶紧躲进办公室里去翻教科书,找到咳血一篇中较为符合的证型方药,结合几年来跟随谢昌仁、武紫主任中医师临证学习的体会稍作加减,拟好处方给傅老过目,期待傅老先生予以肯定。傅老接过处方看了说:“行,就只加一味参三七吧。”随后,他又让人拿来些参三七药材边给我们看边讲解其品质辨识和使用方法。 傅老先生谦逊随和、平易近人,令人难忘。只可惜我当时年轻、学识浅薄,未能将傅老所述知识完全记录下来。仅此,所拟方药能得到傅老基本认可并亲尝,已令我欣喜万分。后来,傅老又将我单独叫到病房,问:“你中药方开得很好,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开出来的?你几乎没问我任何问题。”我很不好意思,说是照着书开的。傅老说:“这么做当然很不好,可我看这事并不那么简单,你很谨慎。” “我跟谢昌仁、武紫主任学了一点,加减了几味药。” “你学了5年、工作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要看书开方?你觉得这究竟是我们的教学有问题,还是因为你害怕我……”“我是有些紧张!”我掩饰道。 “你觉得这教科书怎样?” “很好啊!”每当我需要的时候,总算还能找到可以参考的方药。 “依我看哪,这实在太糟糕了!你一定是靠死记硬背通过考试的,根本就没掌握中医诊疗的基本规律。多悲哀!你必须那样做才能有今天,是不是?其实,你发现没有?你所开的药方就像是你站在病人对面、针对着病人的每一项症候,每个病人都不完全相同,你每次开药都会有点改变,或者说是得创新,你懂我的意思吗?你知道什么是镜像吗?”“镜像,我知道!”我赶紧回答,只听懂他说“镜像”。 “现在你们西医学得比较好。”“不能这么说。”“以后能不能将这些融合起来写本书,告诉我们该如何处理一些新问题;也告诉大家,中医其实很简单、有规律可循,并不像江湖骗子说的那样神秘!许多病虽然仍治不好,但不能被人乱骗钱!”“不,这实在太难了!”“我又将你的方子拿回来看了一遍。”老院长又说,“我想再看看你有没有给我用毒药。”“你为何这么想?为何一定要用毒药呢?如果用毒药,药房知道……”他的话让我感觉很奇怪。“你知道我究竟是什么病?你的方子根本没有对应的药。”“可您只加了一味参三七。”我提醒道。 “你知道这远远不够,可我们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现代研究成果,有的不符合中医医理,有的根本不属于中医。”老院长深深叹了口气,“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不管,先拿来用!” “可你知道,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吗?两种医学从观点到方法都完全不同,各有优劣。我们该怎样确定选择的时机?” ……
在我们的胃肠道里,居住着许许多多的细菌部落,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拟气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梭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种类繁多、数目庞大。据统计,人类消化道里的活菌数量比人体细胞还要多10倍,大约可分为400-500多种。除细菌外,还会有些病毒、真菌等其它微生物。现代基因序列检测研究推测,胃肠道大约有1600以上的物种基因。 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的分布和种类、数量、比例会有一定的规律,与人和环境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正常情况下,胃肠道中绝大多数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我们称之为“益生菌”,可帮我们消化乳糖、降解并排泄多余胆固醇;为我们的机体提供维生素B1、B2、B6、B12,以及泛酸、烟酸、维生素K等;刺激我们的免疫器官发育,并促使其功能不断地演进、完善,有益人体健康。益生菌与我们的胃肠道粘膜共同筑成了一道生态屏障,抵御和抗击各种外来的病原微生物,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严重疾病、营养不良、过度疲劳或外来刺激时,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一些原本无害的细菌可能会乘虚而入,对机体造成伤害。这些细菌,我们称之为“机会致病菌”、或者“条件致病菌”。它们的生长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如内毒素、氨、胺、酚、硫化氢和致癌物,我们必须用各种方法及时地清除它们。 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可分为需氧菌、兼性菌和厌氧菌。最居优势的是厌氧菌,占菌群总数的99%,其中仅类杆菌和双歧杆菌就占90%,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与我们终生相随。食物或空气进入胃肠道后,大部分随行附着的微生物可被胃酸、胆汁等消化液杀灭。因此,胃和十二指肠、空肠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较少,主要是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等。回肠中细菌开始增多,有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类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等。到了结肠,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则更显著地增加,其中绝大部分是厌氧菌,双歧杆菌、类杆菌、乳酸杆菌占绝对优势,而有潜在致病性的细菌梭状芽孢杆菌、葡萄球菌等仅占极少数。 菌群的种类、数量比例和分布因人的年龄、身体状况、饮食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婴儿刚出生时,呼吸道和消化道都是无菌的。随着第一声哭泣和第一次吞咽,外界的微生物便进入体内。与呼吸道不同,胃肠道以双歧杆菌为主的厌氧菌很快会迅速增殖而达到高峰。幼儿断乳、由混合饮食过渡到成人饮食的阶段,类杆菌、优杆菌等厌氧菌会成为优势菌,双歧杆菌逐渐减少到仅占细菌总数的10%。并且婴儿型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会逐渐转变为青春型双歧杆菌和成人型、长双歧杆菌。而大肠杆菌、肠球菌总数通常不超过1%。老年人的双歧杆菌会进一步减少,有的甚至完全不能检测到双歧杆菌,而类杆菌、大肠杆菌、梭菌、肠球菌的检出率则明显增高,这种变化与机体的衰老、疾病增多恰恰同步,这些细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使胃肠道状况腐败,促进感染、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由此可见,胃肠道菌群的生长平衡和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密不可分。人体抵抗力下降,烟、酒或饮食过于刺激、体温改变等,均可引起内环境改变,胃肠粘膜损伤,正常菌群的数量比例失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乘虚而入。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等化学药品最易破坏人体内环境和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导致某些病原微生物增加或出现耐药菌,菌群的数量、比例和分布发生改变,引发相关疾病,如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甚至更严重的问题。 保护和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的数量和比例,以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清除有毒有害物质,是当前非常值得推崇的绿色生态保健疗法。动物实验表明,无菌的小鼠无法通过粪便排泄胆固醇及其降解产物。体外试验发现,一定数量比例的乳杆菌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医学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高脂血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展现出新的美好前景。 中医辨病辨证论治,采用天然药物口服或外用、针灸按摩经络穴位、叩齿吞津等保健疗法,可调节人体免疫,保护胃肠粘膜,改善胃肠功能和内外环境,维护正常菌群的数量和比例,抑制有害细菌、衣原体、支原体、钩端螺旋体、病毒、真菌、寄生虫,并清除其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更长远有效地防病治病,已凸显出很大潜力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