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黄萍 副主任医师
很多病人在就诊时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得了青光眼是什么症状?我想在这里详细讲一下,希望能够给有这个问题的朋友一些帮助。 青光眼有很多种类,不同的种类症状也是不一样的。 急性青光眼: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内的眼压急性升高的青光眼。轻微发作时,眼睛稍有不适,轻胀,可伴有眼眶酸、同侧头部不适、看东西稍模糊、看灯光有彩虹圈,休息、小睡可缓解。大发作时,即上述症状在休息后不缓解,症状逐渐加重,眼胀愈发明显,头痛加重,有些人伴有恶心甚至呕吐。部分患者不明原因而就诊内科。此时往往视力下降明显,最重的可降到数指和手动的视力。有些继发性青光眼,比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眼压高也会有上述疼痛等症状,还要加上原发病的一些症状。 慢性青光眼:包括慢性闭角型、开角型青光眼。有些患者早期毫无症状。 有些患者有轻微胀痛感,不易与视疲劳等区分。 到疾病中晚期发现视野周边发黑(视野变小)才来就诊。 夜间或光线暗处视力很差,不像正常人那样能够慢慢适应。 看完上述描述,您需要注意的: 您如果觉得眼胀不适,那么在胀时要观察一下您的视力,是不是胀的时候看东西也模糊了,如果是那最好就医。最好在感觉胀的时候测量一次眼压。眼压的测量很简单也无痛苦,用于筛查的眼压计是无创的。 应当定期健康体检,以防患上无症状的青光眼而不知,耽误了治疗。 青光眼所致损伤是不可逆的,应当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每天在门诊都要给病人讲无数遍青光眼的相关问题,总想用大白话写成个小册子发给大家,不过总是太忙没时间动笔,今天逼着自己先写了这些,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看到从而了解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目前是在世界范围内第二大致盲眼病,在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中青光眼排在首位。青光眼是怎样致盲的呢?青光眼是一组引起视神经进行性萎缩、视野逐渐缩小最后导致患者失明的眼病,眼内压力(俗称眼压)是造成这一病变最危险的因素。 眼球压力的维持主要依靠眼内房水的生成与排出保持平衡。如果生成过多或排出受阻都会引起眼压的升高。眼内房水排出的部位叫房角,如果眼压升高是由于房角关闭造成的称为闭角型青光眼;如果出现了青光眼性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损害,而房角依然为开放状态,我们把具有这一特点的青光眼称为开角型青光眼。两种类型的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表现为慢性病程的青光眼包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只有轻微不适或完全没有症状,而视神经的萎缩在不知不觉中进展,变现为杯盘比增大,视野也在逐渐缩小,患者的眼压可能高于正常,也可能在正常范围内。当患者发现自己的视野变小或视物模糊而就诊时往往已进入疾病的晚期。由于神经萎缩的不可逆性,此时再进行任何治疗也不能恢复原来的视功能,最好的结果是控制病情不再进展。因此对这一类型的青光眼,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表现为急性病程的青光眼主要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眼压急性升高,常常在几个小时以内造成视力的急骤减退至几乎失明,患者发作时眼胀伴头痛,多数患者疼痛剧烈,有时伴有恶心呕吐,需要急诊处理。如果患者就诊及时且急诊处理及后续处理正确,患者的视力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这一类型的青光眼在不发作时没有或偶有很轻微的症状,如眼轻微胀痛伴有视物轻度模糊,看到灯光周围出现彩虹圈等。先写到这,可写的简直太多了。尤其是在门诊看到了很多被耽误的病人,真是惋惜。
2011年12月17日,北医三院青光眼患者俱乐部活动在眼科中心科学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北大医院、人民医院的青光眼专家及我院教授进行了精彩发言。200余位青光眼患者及家属参加了此次活动。我同往年一样为大家主持了这次活动。各位专家就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现阶段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以及青光眼未来的治疗希望做了精彩报告。一位青光眼患者代表上台发言,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最后,各位专家与广大青光眼患者进行互动,解答大家的疑问,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北医三院眼科自2001年起一直坚持举办青光眼患者俱乐部活动,今年已经是第十年,参加活动的患者数量由最初的二十余人增长到现在的二、三百人,其影响力不断扩大。青光眼的治疗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的长期互相配合,青光眼患者俱乐部为此搭建了有效平台。以下是会议时抓拍的照片:刚刚开始,我们的报告厅基本上就坐满了。大家听得特别认真,边听边在做笔记。我在主持会议。感谢大家一直的支持,累点儿也是值得的。
刚刚回复一位患者的问题,他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就把回帖也贴在这里,让所有相关的朋友都能看到。很多老年患者既有青光眼又有白内障,到底该如何治疗才能提高视力呢?眼球就像一个照相机,白内障相当于受损的镜头,青光眼相当于受损的胶卷。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会导致照出的照片不好,也就是视力的下降。在决定治疗方案之前医生首先要判断视力不好主要是由于“镜头”还是由于“胶卷”出了问题造成的,哪个是主要因素,两者之间有无关联等。各有各的办法,但有一点必须知道,就目前的医学水平,“镜头”坏了可以换,而“胶卷”坏了修复不了,只能控制病情进展的速度。因此,青光眼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到具体的治疗办法,就需要个体化了。有些患者治疗了白内障同时也可以解决青光眼的问题,而有些患者必须两个都要手术,或联合或分开。
青光眼俱乐部活动又要如期举办了,欢迎广大的朋友来参加。时间:2011. 12.17(周六)上午8:30~11:00地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眼科中心大楼一层科学报告厅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讲座内容:北京市多位著名青光眼专家就以下专题现场讲解1、什么是青光眼?2、青光眼的新认识及未来3、青光眼的诊治相关问题4、青光眼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咨询电话:82266312我会一如既往的为大家主持这次活动。
刚刚做完手术就接到同事的电话,让我帮忙给个朋友看一下眼睛。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先生。我以为是待我确诊的,其实不然。老先生10年前就知道患上了青光眼,当时医生给他开了眼药,他回家天天点药,一直点了10年,但是最近一只眼视力越来越差,连手指头也数不清了,才来再看看是怎么回事。我检查后发现他这只眼的视神经大部分已萎缩,视野已经所剩无几了,没有恢复的可能了,真是替他惋惜。有多少患者像他一样啊。青光眼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可以得到控制或至少延缓病情的进展。应该定期监测眼压和视野,调整治疗方案。眼药水不是万能的,也可能点上并没有起到作用,或随病情加重而需要调整了。希望广大青光眼患者能够知晓这一点啊。
在6月底奔赴法国巴黎参加世界青光眼大会,由于是本专业的最高会议,虽然工作繁忙,仍是抽出时间去参加了。在巴黎只停留了2天半,而路上耗费了1天多,时差弄的人很是疲惫。在巴黎的2天半一直在会场听会,世界青光眼的专家全来了,还有我当初在美国学习的科室主任,现在的美国青光眼协会主席也来了,总是出现在主席台上。总想听听在青光眼的诊断治疗上有什么新的进展,以及我们和别人的差距,可是有些失望的是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青光眼依然没有一个完美的手术可以得到根治。会议期间就自己目前的几个较为棘手的病例询问了与会的专家,他们的处理意见和我的差不多,没有得到更好的建议。不过有一场关于处理青光眼术后并发症的section还挺有意思,其中一个专家的讲的治疗滤过过强滤过泡的方法还是值得尝试。巴黎会议中心的会场非常漂亮、功能十分先进,同时有三个机位在转播,高清晰的大屏幕上随时切换着讲者、主席和提问者。会议休息期间照了照片给大家分享。主会场:其中一个分会场:
青光眼俱乐部(我会像历次一样为大家主持这次科普活动)时间:2011-3-13周日上午9点到11点地点:北医三院眼科中心楼一层科学报告厅内容:1、什么是青光眼2、青光眼的药物治疗3、青光眼的激光和手术治疗4、青光眼与眼压的关系讲座中间穿插有奖问答,准备了丰厚的礼品。咨询电话:82266312
健康快车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刚开始的几天真有些疲惫不堪,一整天高度紧张的神经似乎在睡觉时都无法放松,现在慢慢适应这里的节奏,早上8点进入手术室正式开始白内障手术,我一个人大约每天进行10到20台,做完手术后要继续检查明天准备手术的病人。患者们都是来自于附近的村庄、乡县,他们很少说话很少提问,虽然因为年龄的关系行动十分缓慢,视力又不好,但能看得出,他们都在努力得听从医生护士的指挥,生怕自己做的不对,影响了手术,我能感受到他们对于这次手术的期待,对于复明的渴望。一位老太太刚刚做完,纱布还没贴好,她已经迫不及待地说:谢谢你们,观音菩萨保佑你们,保佑你们生儿子,将来考上清华……,经过当地护士的翻译我才明白她在说什么。我说:不客气。也不知她能不能听懂我的话。每一位患者那苍老但朴实的面庞更增加了我手术的压力,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啊。但愿我能带给他们每一位光明。照片1:白内障手术(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中
2010年5月初在美国参加了世界眼科与视觉研究大会(ARVO)年会,我们的关于青光眼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以壁报形式交流,我们的研究题目是“Immune-mediated injury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受到参会很多同行的关注。 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青光眼的治疗并没有明显的进展,还都在研究当中。 在会议期间还碰到了在美国进修青光眼时一起工作的印度同事、德国同事和美国的同事和导师,很是高兴。不过来回奔波和时差导致十分劳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