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一个常见症状,通常是指超过正常体温的情况。很多患者往往是因为发热才来医院就诊的。发热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机体的免疫力和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等致热源战斗的结果。有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持续发热3天以上,且体温持续在38-39℃以上,能极大地激发人体的抵抗力,对病原体和体内变异的细胞有很大的杀伤作用。现在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可能是发烧的人少了。因为各种疫苗的广泛使用,传染病发病率大大下降,天花、水痘、麻疹、痢疾、脊髓灰质炎等等,都已经被消灭或接近被消灭,很多人一辈子没有染上过传染病,没有过持续发高烧的经历。即使偶尔患上感冒,一旦发热就紧张得不行,尤其是小孩,家长马上要用退热药将体温降下来。机体长期无发热,人体的免疫力处于持续休眠状态,不能很好的发挥发现并消灭外来入侵者(病原体)及变异细胞(如癌细胞)的能力,导致癌症发病率上升。临床上也有这样的现象,很多患者一辈子没有进过医院,甚至于很少感冒,但一发病就是癌症晚期。所以说,每年一两次患上感冒发热等“小病”,不一定是坏事。通常,不太高的发热,比如成人不超过38.5℃,小孩不超过38℃,没有明显不适时,对人也没有什么大的危害。因此,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立即退热。当一个较健康的成年人,体温不太高(通常不超过39℃),也没有很不舒服的症状时,多喝水、注意休息即可,不一定非要马上退热治疗。小孩子在体温低于38℃时也是如此。因为退热治疗,除了物理降温如热敷或冰袋降温等以外,发汗是用药物降温的主要方式,而“是药三分毒”,药物总会有副作用,严重时甚至于会危及生命。当然,体温过高,为了防止小孩惊风等严重并发症,或解除痛苦,那就必须用药及时降温。(以上说的体温值仅供参考,不是对所有人都一定100%安全的体温值,请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灵活掌握)。顺便提一下,很多感冒药都含有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成分,可能导致严重肝毒性。所以感冒药不要过量长期服用,更加不要多种感冒药同时用。曾不时有患者因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感冒药导致肝衰竭的事故发生。我的一位朋友的朋友的孩子,正是上高中的青春年华,因为觉得同时服两种感冒药见效快,结果导致肝衰竭,经换肝才保住了生命。但花了约50万医疗费,每年还要花几万元钱抗排异治疗,教训不可谓不惨重。(2022.5.8)
任何医疗行为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风险,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如果患者和家属总是要求医生万无一失,医生既做不到,还会束缚医生的手脚,导致稍有风险的医疗措施医生都不敢采用,一些患者可能就失去了得到最佳诊疗的机会,甚至于失去生命。日前的一次风险治疗选择,让我感慨良多。事情是这样的:我的一位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必须使用一种叫做利妥昔单抗(美罗华)的进口药,价格昂贵,一次用药就需要1.2万余元。第一次使用该药要求第一小时50mg,如果没有不适,第二小时100mg,以后逐渐增加。患者使用第一小时没有任何不适,但在第二小时加量后约20分钟,出现了严重的寒战。经对症治疗后寒战缓解,又出现了发热,体温超过了38.5℃。下一步该怎么办?对于医生最简单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停用,毕竟患者出现了严重副反应,而且就算不用这种药,也不是就毫无办法,只是疗效可能会差一些,所以停用无可厚非,甚至于可以说名正言顺。但药品的使用量还只有约1/10,剩余1万多元钱的药就浪费了,而且以后还用不用这种药了?患者下阶段的治疗又要怎么办?且不说这种药是患者家属历尽千辛万苦、费了许多波折好不容易才买到的(正常情况下购买使用该药很方便的,个中因由不便细说)。首先要搞清楚患者出现寒战究竟属于过敏反应还是输注反应,因为两者的表现几乎相同,很多情况下很难准确区分。如果是过敏反应甚至于超敏反应,毫无疑问不能继续使用,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属于输注反应,通常也应该停用,因为说明书中明确指出美罗华“在上市后使用中,有报告了致死的严重输注相关反应。”就算是同样的药物也只有换药换药瓶后才可使用。我仔细分析了患者寒战发生的经过和表现,患者在开始的1个多小时,完全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只是在加量后才出现严重的寒战。没有出现过敏反应常见的皮疹、瘙痒、心慌、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情况。我考虑患者寒战属于输注反应而不是过敏反应,更不是超敏反应。我再次研读了美罗华的使用说明书:“在临床上,可能无法区别严重的输注反应与过敏反应”。“输注相关反应:临床试验中有超过50%的患者报道了输注相关反应的体征和症状,并主要在首次输注时发生。低血压、发热、畏寒、寒战、荨麻疹、支气管痉挛、舌或喉部肿胀感(血管性水肿)、恶心、疲乏、头痛、瘙痒、呼吸困难、鼻炎、呕吐、颜面潮红和病变部位疼痛等与利妥昔单抗输注有关,属输注相关综合征。以上这些输注反应和过敏反应难以区分。”幸好,该患者的表现和以上描述还是有区别,给了我准确判断的可能。说明书明确指出:“在大部分病例中,当症状完全缓解以后,可以减慢50%的速度重新开始输注治疗(例如从100mg/h降低到50mg/h)。大部分发生非致命性输注反应的患者都能完成整个疗程的利妥昔单抗治疗。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后,患者继续接受治疗很少再次出现严重输注相关反应。”同时说明书也明确指出:“肿瘤负荷较高的患者,发生严重输注相关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应特别谨慎处置。”该患者所患的疾病就是肿瘤负荷特别高的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谁又能告诉我患者再次使用如果发生不良反应,是不是致命性的?鉴于以上情况,我力排众议,决定继续使用美罗华,当然是将剂量减至50mg/小时。但我也做好了充分准备。首先,向患者家属说明了继续使用的风险,如果属于过敏反应,则可能危及生命。家属在这个时候表现得很理智,让人觉得特别温暖,毫不犹豫的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声明一切责任自负,与医院及医务人员无关,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其次,我做好了急救的充分准备,将抢救过敏性休克的药品器物搬到了患者床边,我寸步不离的守在床边。但是,好像故意为难我一样,患者血压只有90/60mmHg,再下降一些就是休克血压了。要知道,患者刚发生寒战时,测血压是170/100mmHg,突然下降这么多,已经几乎可算是休克了。我分析了患者的情况,平时血压也就在90-100/60-70mmHg之间,当时血压那么高可能是因患者紧张所致,患者现在也没有休克的表现。于是还是按照50mg/小时的“初始速度”再次开始缓慢静滴。刚把美罗华打上,考验再次来临。为了防止可能的输注及过敏反应,开始输注美罗华前就给患者肌注了盐酸异丙嗪(有镇静催眠作用)25mg,在出现寒战后又再次肌注了25mg,患者现在昏昏欲睡,我生怕患者睡过去,不断地叫醒患者,不断地询问有无不适。深怕患者在睡梦中出现不良反应而耽误了及时处理。我还抑制住了加量的冲动,始终按照该速度输注。谢天谢地,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到次日凌晨4:30,患者终于顺利输完了全部剩余的美罗华,且再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第二天,患者的肿块就明显缩小了。我的冒险得到了回报!单纯从医学角度来说,对该患者的处理实在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因为我始终是按照说明书和诊疗规范来操作。也没有采用什么高精尖的技术。但是,这件事还是发人深省。假如患者家属在出现寒战的时候就开始质疑药品使用不当;在再次使用的时候一遍遍追问有没有副作用,有没有风险;甚至于威胁:只要病人有个三长两短,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忌日(这样的话绝不是我的杜撰,经常见诸公开报道)。就算借我100个豹子胆,我也是绝对不敢冒险再次使用的。所有的医疗行为都有风险,医生也永远不可能治愈所有患者。患者及家属一旦对疗效不满意,甚至于出现正常的药物毒副作用,就要追究医务人员的责任,甚至于打杀医务人员,是社会文明的倒退。实际上,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本应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面对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共同的目标是治好患者。可是现在演变成了消费关系、合同关系,甚至于是敌对关系。患者处处防备医生,医生时时提防患者。一小撮“医闹”寒了医务人员的心,社会破坏了医生冒险的环境,医生失去了冒险的勇气,患者失去了最后的治疗机会。受伤害的是整个社会,归根结蒂,受害的是我们每个人,是我们自己!2018-5-25
这次我医院请了我的老师--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率专家团队来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讲学、门诊。青岛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找全国顶尖的专家看病,省钱省时省事,我很为给青岛老百姓办了这件大好事、大实事、大福利而自豪。但有一位患者的遭遇却令人唏嘘。她花了200元钱挂号费,找了张老师团队一位著名专家看了病,为了省钱,去社区医院拿的中药(可以报销)。但社区医院药不齐,又去某大药店抓了部分中药。服了第一剂还没什么事,但服第二剂还不到2小时,就上吐下泻。几天后还出现了急性脑梗塞,急送医院抢救,总算捡回了一条命。患者拿着药来医院找我咨询,是否药物有问题。我给找了中药鉴定专家,查看了患者的中药。结果令人震惊:至少有一味药没有(缺货),至少一味假药(伪品代替),至少一味劣药(质量不好),还至少有一味药长毛(发霉变质)。患者自己很仔细,计算应该每剂中药重量是220g左右,但自己称量最重的一剂有250多克,最轻的一剂才180多克,没有两剂药重量相同。这样的药吃下去只会有害处没有好处。我们理解老百姓的不易,收入有限,钱易花难挣。虽然医院的药可能会稍比药店贵一些(好货不便宜啊)(现在已经反过来了,医院执行0差率,多数药要比药店便宜),也不敢保证患者吃了就没有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啊),但货真价实,更有效,更安全。再好的专家也要用好药才有好的疗效。建议患者尽可能在正规大医院买药,以免把一手好牌打烂。(修订于2020.4.23)
近十年来,癌症跃居我国居民死因的第一位,占农村全部死因的约24%,城市约28%。可以说,“四人死,必有一癌”,癌症是我们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是国人的“超级杀手”。我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30%左右。无论中西医,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是一定有效、安全的。寻找治疗癌症的有效办法是全世界肿瘤学者的共同心愿,从传统医药中寻找治疗癌症的秘诀是其中的道路之一。我1990年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从事肿瘤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向民间寻找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是我努力的方向之一。因为我直到今天还是认为,大泽有龙蛇,草莽藏英雄。一方面不断听到民间传说,谁谁谁被大医院诊断为癌症晚期拒绝治疗,在哪个民间医生处服中草药治愈的故事。另一方面,我也相信民间一定有身怀绝技的高人,也许因各种原因医术不愿外传;或是能够治疗癌症,但是不懂得科研,不会写论文,无法解释清楚。正好可以利用我们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互补,对民间治疗癌症的技术进行挖掘、提高和发扬,造福人类。于是,我制定了寻访民间治癌神医的工作计划,第一步,收集能够治疗癌症的神医的信息。第二步,调查神医治疗好的那些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由我本人再进行疗效评价。第三,拜师学艺,学习研究神医的绝技。第四,用己之所学去造福苍生。25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但是,到目前为止,确有收获,但总的说来成绩不令人满意。个中曲折,请听我一一道来。传说中的神医到处都是,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上到处有名有声有影。既有我主动去找的,也有自动找上门来的,还有患者介绍的。我知道,民间医生对自己的“独家秘方”是很看重的,所以我从不以要求对方提供配方为条件。先说第一名神医,姑且叫他S。某县一位医生,有正规医学学历,县政协委员,号称“以毒攻毒”治疗癌症,疗效多么多么神奇。广告打到了《半月谈》等中央级媒体,一时间患者云集、门庭若市。有一位晚期白血病患者,在我们科治疗半年,病情一直稳定,患者从广告上看到S的“绝技”广告以后,出院到他那里去拿了一个月的中药,吃了几天后就死了。另一位患者是我科的同事的同学的母亲,因肺癌脑转移病危从某省肿瘤医院转入我科,抢救治疗后活了一年多,病情一直稳定,生活已经可以基本自理,患者家人想要有更好的疗效,瞒着我们去S那里买了药,当天下午约三四点钟吃上,晚上九点就大量便血抢救无效死亡,因为没有病历和处方,我们翻看药渣,推测是用了大量蜈蚣等毒药及水蛭等导致出血死亡。这位S看到自己这个本地“和尚”“念经”,但“施主”都是外地人,很少有当地人上门就诊,不满足于在家乡县城小打小闹,就到省城租了火车站旁某企业医院的诊室继续广告轰炸。后来有人举报,省电视台播出了查处的实况录像,执法人员拿着S给患者开的“天书”处方,问他开的是什么药,他哑口无言,一把抢过处方想一口吞下去,被执法人员及时从口中抢出制止。执法人员问为什么药价这么贵(每剂药150多元,当时是九十年代,我们的月工资才几百)?收费计算依据是什么?他回答:药费包括了门面费、广告费……我们知道,国家规定的药费是绝不可以包含门面费、广告费的。某县曾经有一位乡村医生,大肆做广告声称用“蜂疗法”治愈了多少有名有姓的癌症患者,当地卫生局一查,那些被他“治愈”的患者根本就不存在,全是骗人的。我的患者中,像这样跟着广告去买药吃的也有不少(和我商量的话我基本不阻拦),去的医院包括北京、福建、深圳、某家医圈以及更多的民间“神医”,但反馈结果几乎从未见疗效。第二位“神医”,就叫他L,是我家乡县城某国企的职员,没有医师资格,我和L有些渊源,应该叫L叔叔,我一直不知道L有治癌的“绝活”。听说L又来我市“出诊”后,我去车站接他到我家,好酒好菜殷勤招待,然后L带我出发去巡访他“治愈”的患者。拜访的第一位“治愈”的患者是年轻女性,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CT诊断为脑瘤(未手术,无病理),未予治疗,我看CT片该患者脑肿瘤很大,无法手术,患者也称吃了L的药以后,确实情况较前好转。但是,我知道离真正的“治愈”还有十万八千里。第二位“治愈”的患者自称是二三十年前也在上述附属医院确诊肺癌晚期拒收,回家经L治愈存活至今,无任何不适。但仅有患者和家人的口述,没有任何文字影像资料,我对此结果存疑,但认为他患肺癌经L治好的可能性很大。访问第三位“治愈”的患者颇具戏剧性,当他打开门时,我们俩相视了几秒钟后都笑了。原来这是位鼻咽癌患者,刚刚从我科室住院根治性足量放疗结束出院还不到一个月,我们知道,鼻咽癌患者采用单纯放疗的治愈率有约50%,早期患者约80%~90%,而且1个月也还远远没有到说“治好”的程度。第三位“神医”,就叫他T,他是一位70多岁的农民,他多次找到我,请我介绍患者给他治疗。称他发明了一种中药药丸,对肝硬化腹水和肝癌,哪怕多么晚期,都保证治好,可以先免费给药10天,服药后几小时症状就会减轻,治疗一两天就有明显疗效,如果无效,不需付药费;如果有效要继续服用,则需先付清前面的药费。因为不知道药品的成分,安全性怎样也不知道,当然也没有国家认可的药品批号,按照政策毫无疑问是假药,我不敢随便给他介绍患者。T也不气馁,仍一次次找我,机会还真来了。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因肝硬化治疗无效,情况逐渐恶化,快不行了,问T的意见,T肯定地说,他还能治。我建议亲戚去找T试试看,因为我明确告诉他家人,我也没有好办法了(虽然是亲戚,我还是耍了点小聪明,我要他们去找T,并不是我将T的药直接给我亲戚)。他们吃了T给的10天药,一点效果都没有,更别谈像T说的“吃后几个小时就会见效”的神奇疗效了。过了几天,我这位亲戚还是死了。这时候,我还是相信T,因为对于晚期肝硬化和肝癌,我们正规医院的专家也不能保证有效,要一个民间医生的药达到100%有效,我觉得过于苛刻,不是科学的态度,哪怕有一点用也行。我要求T将他自称治好的患者的姓名、地址、电话给我,我去找他们核实。T就坐在我身旁,我当着他的面,开着免提键给一个T自称治好的患者座机打电话过去,对方的座机离我有数百千米的距离。我问他:请问您是xxx吗?是否曾患过肝硬化,是否是T治好的。对方都说“是”。我说,我有个亲戚也得了肝硬化,听说T医术很高,很想去找他治疗,请他告诉我T住哪里。对方回答说:“T现在就在我这里,你带人过来,我带你去”。T听着电话,面红耳赤,以后再也没来找过我。像这样拿着自己研制的能治好癌症的“神药”来要我们给患者试用的“神医”还有好几位,有的保证治好,有的可以免费试用,有的说安全性很好,自己当场可以吃给我看(自己吃了没副作用不等于患者能吃)。这些无一例外都没有正规的毒理药理实验,是否安全有效都是未知数。对这些民间医师,我没有取笑或任何不尊重的意思,只是因为他们不懂这些规定。也许他们这些“药”确实对某些疾病有效,但是我们断不敢随意使用到患者身上去。第四位“神医”,我叫他H,他是某卫生院的院长,正牌的副主任医师,远近驰名的明星医师,医术很高,确实治好了不少疑难重症患者,我们关系也不错。他报道了1例鼻咽癌患者,颈部巨大淋巴结转移,在正规医院放疗后肿块没有缩小,出院后找他治疗一段时间后肿块消失了,H很为此骄傲,医案编入了H的著作中。这很可能只是H比较幸运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呢?据研究,直径大于8厘米的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经足量放疗以后,88%的患者肿瘤有残余(近9成不能在放疗结束时肿块完全消除),但不经过任何治疗,80%的会在6个月以内自行消失。H不知道鼻咽癌的这一特点,以为是自己治好的。实际上,这个病人很可能是别人治好的。也就是说,H不治疗,6个月后这个病人肿瘤消失的可能性是80%。第五位出场的“神医”是某诊所的医生,我叫他W。W可能有正规的医学学历,自称毕业于某中医学院,还在该大学里当过教授,后面辞职回乡在当地开诊所,开药厂,搞研究,申请专利,搞得风生水起。声称癌症、艾滋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都只是小意思。我驱车数百公里去考察,以羡慕和崇敬的口吻问W大学教授什么时候怎样评上的,我自己就是主任医师,与大学教授平级,熟知正高职称评选的复杂程序和苛刻条件,但W的回答基本不符合我们评职称的程序。W自己印的宣传纸上还有好几个错别字。W保证对以上这些“世纪绝症”都能治好,每个月药费得好几万元。我问能否先免费给药,患者吃了有效再给钱时,答复是不行。所以至今也没有成功合作过。再来说说几个自己治愈自己癌症的故事。湖南省邵阳市某厂一位患者在某肿瘤医院诊断为直肠癌,打开肚子后发现是晚期,无法切除,只好关腹出院回家。但患者不愿意就此等死,自己买了中医书籍,自己学习研究配药,用中草药治疗1年余,复查后肿块全部不见了,以后多年未再复发。患者自己治好了晚期直肠癌,成功实现了自救。这位患者用的药很普通,主要是我们常用的龙葵、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但是剂量很大。另一位传奇患者是湖南省溆浦县的一位教师,他患有肠癌等22种疾病,曾经痛不欲生,转而潜心研究治癌。他每次用药不是几克几十克,而是一捆一捆、一担一担的。煎中药不是用药罐,而是用一口大铁锅,一锅药几十上百斤,煎出来的药汁有几十斤。煮饭的水、喝的水、洗澡的水,漱口的水,通通是中药熬出来的这种绿色药汁。数年间,生吃了1200条活蜈蚣,几吨草药,终于把自己从阎王爷鼻子底下拉了回来,而且神奇地恢复了健康。这两位虽然不是医生,但成功治愈了自己的癌症,某种程度上,甚至于比我们这些医生还厉害,无疑是抗癌英雄,值得我们医生和病人尊敬,值得我们医生好好学习研究。但是,这样的事例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医生要学习很有难度,药品说明书在那,药典的规定在那,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剂量范围,治好了还好说,治不好可是医疗事故,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患者去法院一告一个准,医生就准备赔钱坐牢挨打吧!患者自己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绝地自救,治死了自认倒霉,救活了就赚了。但是,也有更多的患者自己盲目吃药自救,癌症还没有要自己的命,自己把自己先毒死了的例子。医疗和疾病的风险,国家、政府、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承担,只有患者自己有权力去冒险,但不是每个患者都有这样的勇气和担当,很多患者和家属常常纠结于“有没有毒副作用”,根本不可能去学习他们这种“自决”式的自救了。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既能治好癌症,又没有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任何治疗方法都不敢保证一定有效,都一定会有毒副作用,只是毒副作用大小不同而已。癌症的治疗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残酷战争,不经过生死的考验和炼狱般的痛苦,是很难治愈的。有些患者可能会说,某某某神医确有那么厉害,我身边的谁谁谁就是他治好的。我要说,某位“神医”也许确实治好了一个两个患者,就到处拿出来说事,但更多没有治好的他就不说了。实际上,任何一家正规医院的肿瘤专家都要比他们厉害。哪位专家治愈的癌症患者不远远多于那些民间医生啊!我自己就治好过晚期肝癌、肺癌患者,像鼻咽癌、乳腺癌等相对容易治疗的,每年都会治愈至少好几十例。但是我至今也不敢因此就说,鼻咽癌、乳腺癌我都能治好,更别说是晚期肺癌、肝癌了。因为能治好一例患者,不等于能治好更多患者,更加不是所有患者,这个道理应该是大家都懂的。某家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宣称无痛苦治疗晚期癌症,最后自己还是因肺癌死亡。这不是笑话,只是癌症治疗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限于篇幅,我不一一例举那些“神医”的各种表演。我曾经对那些来找我的“神医”说过同样的话:我首先相信您说的都是真的。但是,我是直接和患者打交道,要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负责的。对这些癌症患者,我作为正规医院的肿瘤专家,按照目前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治疗方法也没有把握一定100%能治好,我也不要求你们单用中草药就保证100%能治好,100%的安全。我只要求做一个对照试验,将您认为最拿手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按照您宣称的(纯中医药)方法治疗,一种按照我的规范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只要您的疗效达到我的一样,我就聘请您到我的医院来上班,年薪100万元(人民币),比您这样去找病号强多了。虽然我没有大规模的做广告,但是当地肿瘤医疗圈内都知道我的这则“招聘广告”,遗憾的是直到我卸任副院长职务离开原来的医院,也没有勇士来“揭榜”。根据我自己25年的从医经验,中医治疗癌症确实是有效的,但是远远没有达到能单独治愈所有癌症的地步。江湖上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治癌神医”,我以为除了以上的原因,其它原因主要就是利益使然。有人根本就不是医生,有人只要能赚钱就不要医德。正规医院的正规医生,知道癌症难治,不会轻易做出“包治包好、无效退款”等绝对化的承诺。骗子们往往利用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以“包治好”、“无效退款”等噱头欺骗患者。还有的雇佣“医托”,假冒患者编故事合伙诈骗,一步步把患者引入陷阱。不仅是癌症,只要是哪种病越难治,效果越差,能够“治好”这些病的“神医”就越多。希望患者朋友们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我将不会停下寻找名医拜师学艺的脚步,我的老师中,既有国医大师、全国著名的肿瘤专家,也有民间医师。我刚认识了一位老中医,治疗一位肾癌肺转移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仍然坚信民间自有神医在,只是我的视野太小,还得继续努力寻找,从民间医生处吸取营养,为了我们的抗癌大业,为了患者的福祉,继续努力,哪怕只是学到一点技能,能够稍微提高一点疗效,降低一点毒副作用,降低一点费用,让癌症患者活得更久一点、更好一点,我认为都是值得的。但是,根据我自己的这些经历,还是建议我们的广大患者朋友不要轻易相信人云亦云的“江湖传说”,不要盲目相信那些“神医”自己夸夸其谈的游说,不仅浪费了钱财,还耽误了正规的治疗。(2015-6-1)
脂肪瘤是最常见的体表良性肿瘤,来源于脂肪组织,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等有关。对人体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体表的脂肪瘤大多表现为单个隆起的肿块,大小可以从几毫米至几十厘米不等,肿瘤表面皮肤颜色不变,质地很柔软,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无压痛,活动度好,呈分叶状,有些分叶很浅不易触摸到。治疗以手术为主,容易切除干净,不易复发。除非长在特殊部位,一般手术难度不大,费用也不高。体表的脂肪瘤大多可以在门诊手术切除,无须住院。手术顺利的话,切开皮肤,看到肿瘤以后,用手一扒拉就出来了。重庆市有个老太太,因为咽部脂肪瘤住院,本来准备手术,术前一个喷嚏,肿瘤就喷出来了。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绝大多数都需要手术治疗才能好。甚至于有些患者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手术很困难,花很长时间也难以完整切除。这可能和患者平时经常用力挤压导致包膜破裂,肿瘤细胞外溢进入周围组织生长有关。所以说长了肿瘤不要反复触摸,更加不要用力挤压,医生检查时手法也要尽量柔和,防止挤破包膜,增加手术难度。当今,脂肪瘤的手术方式跨入了微创时代。对较小的脂肪瘤,可采用微小切口激光切除。对较大脂肪瘤可以采用吸脂术,在皮肤上切一个小口,插入吸管,可吸除肿瘤。微创手术痛苦小,恢复快,而且几乎不留疤痕,尤其受爱美人士的亲睐。脂肪瘤和其它良性肿瘤一样,大多生长缓慢,有些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停止生长了,所以迟一点早一点手术关系不大。小的肿瘤如果没有症状可不处理。但是,我们还是主张早切除。因为一是切除后切片检查才能真正确诊,防止误诊。二是少数情况下,可能开始是良性的,时间长了怕恶变。尤其是深部的脂肪瘤恶变可能性相对较大,宜及时切除。三是肿瘤越小越容易切除,切口越短,疤痕越小,对美容损害越小,愈合越快,费用也越低。广东省有位老太太,屁股上长了一个鸡蛋大的瘤子,当时医生要求患者手术切除,手术费要20元,患者舍不得20元钱就没切。过了20年,肿瘤长到了足球大小,只好花2000元切除了。虽然说20年前的20元和20年后的2000元也许差不多,但毕竟把一个鸡蛋大的肿瘤留在身体里20年孵成足球大,想想也让人害怕。还有一种多发性脂肪瘤,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都和单个脂肪瘤不同。患者身上同时或先后长了多个脂肪瘤,时间长了以后可以长满全身,大小不等,个别的有轻微胀痛感。常见于肥胖、高脂血症和有家族史的患者。可以切除一两个有症状的肿瘤做个病理检查确诊就可以,没必要全部切除,也切不干净,也没有很好办法治疗。少数患者吃中药有效,但绝大多数无效,难以药物根治。所幸一般不会恶变,对身体健康危害不大。我曾经诊治过一位男士,肩背部长了一个瘤子,在某医院门诊做了手术切除,医生说,一看就知道是个脂肪瘤,别浪费钱化验了,所以未做病理切片检查。不到一年,肿瘤复发了,再找这个医生第二次切除,不到一年肿瘤又复发了。第三次患者找到了该科主任,主任说,原来切除范围不够,我给你亲自手术,切多一点,保证不复发。切除后还是没有做病理检查。“保证”后不到一年,还是复发了。这次患者因为在外地打工,在外地做了第四次手术,医生常规给患者做了切片检查。结果是“脂肪肉瘤”,这是一种类似于癌症的恶性肿瘤。还好,该病恶性程度较低,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的劫难,还没有转移。随后患者在我院做了放疗,至今已经10余年,未再复发,也没有留下严重后遗症、并发症。所以说,任何肿瘤切除后一定送病理检查(人体所有手术切除组织标本都应该常规做病理检查!包括前面说的打喷嚏自行排出的组织),防止类似误诊而耽误治疗,导致不良后果。
某女,30岁,湖南邵阳市人,2004年6月9日因阴道流血40余天初诊。患者于2004年4月22日来月经后,即淋漓不尽,量时多时少,曾于5月10日到某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经彩超、化验凝血功能等检查未见异常,予以黄体酮及止血药注射治疗、内服中西药无效,5月20日予以清宫术仍然无效,经朋友介绍就诊于余。现仍淋漓不尽,下腹部冷痛,有血块,色暗黑,无明显腥臭,外阴无瘙痒。伴怕冷,乏力,头晕,小便清长。余可。查:神清合作,面色苍白无华,唇色淡,睑结膜色淡,腹软,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考虑为功血,辨证为脾不统血、胞宫虚寒,予以黄土汤加减:灶心土包50g 红参兑15g 炒白术15g 干姜9g阿胶烊化9g 炮附子15g 艾叶15g 当归15g熟地黄15g 血余炭15g 蒲黄炭15g 川芎15g三七磨兑6g 炙甘草15g 黄芩9g5剂。1剂/日,水煎2次混匀饭前温服。并坦率告知患者我不是妇科医生,如果出血量大即上妇科就诊。6天后患者再次就诊,看到我的病号很多就一直静坐在诊室椅子上,多次问她有事吗,回答说没事。我心中忐忑,担心是找麻烦的来了。直到我把所有患者看完,已经是12时30分,我再问她怎么样,她突然泪如雨下,激动地说:我今天来就是想和您说声“谢谢”,告诉我服第一次药出血量就有所减少,服完3剂药血就完全止住了,为了巩固疗效,把剩下2剂也服完了,未再出血,精神面色明显好转,几乎所有症状都消失了。还告诉我,来找我就诊前某大医院说要救命只有切除子宫,可是自己才刚刚结婚不到2年,还想当妈妈。万般无奈之下才打听到我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就来就诊了,没想到效果这么好,一家人都非常高兴。还特意送了一包高档烟,我也高高兴兴收下。此后多次见到她,未再复发。
作者按:煎煮中药是个技术活儿,不是随便可以煎好的,有很多讲究,现将在网上查到的一篇文章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稍有修订.一、煎法1.煎药用具: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器、瓦罐,因其导热圴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少,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低廉。也可用搪瓷器皿、不锈钢锅,但不宜用铝锅、铁锅、铜锅等煎煮药物。现在市场上有电煎药壶,不需人看守,煎好后自动断电自动保温,不会溢出,也不会烧糊,价格在百元上下,省事省力,使用很方便。推荐使用陶瓷内胆的自动煎药壶。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纯净水、蒸馏水圴可。用水量多寡有多种计算方法,但常用的是目测,头煎时观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即可,二煎时刚漫过药面就行;另外一种以每克药材加水10毫升为标准来粗略估算需水量。3.煎药火候:煎药火候分“武火”、“文火”。武火指火势急,火力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发多的一种煎法。文火指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的一种煎法。一般煎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即可。但有些方剂如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只用武火,不宜文火久煎。而厚味滋补类方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此外附子、狼毒、乌头等有毒药水面必须高于药面,宜慢火久煎(一般2小时以上),以减低其毒性。4.煎药方法:一般煎煮方法,首先将药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夏天室温高时20-30分钟,冬天室温低时浸泡30-60分钟,以泡透而不变质为度)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先用武火煎开,再用文火煎煮。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搅拌,以免糊锅,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但不宜过于频繁打开锅盖子,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丧失。文火煎煮10-15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开水或热水适量(浸过药面即可,不需浸泡),冷却后再煎可加冷水,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依医嘱服用。第一次服药后余下的药汁冷却后用玻璃、陶瓷器皿密封放冰箱冷藏,服食时用开水泡热或微波炉加热服用。另外,还有一些药物需要特殊方法来煎煮,现介绍如下:(1)先煎: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如龟板、鳖甲、磁石等,因质地坚硬,难以出味,应打碎先煎,煎煮30-60分钟后,连药渣药汁一起泡其它药物,以使药性充分煎出。泥沙含量大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或质地较轻而体质大的药物如夏枯草、白茅根、竹茹等,应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药汁煎煮其余药物。(2)后下:气味芳香,借其挥发油取效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白豆蔻等,宜在第二次煎时下,或在药物快煎好时下,煎5-15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散失。(3)包煎:为防止煎药后药液浑浊及减少药物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如赤石脂、滑石、旋覆花、车前子、枇杷叶等,要用纱布将药包好,再放入药锅煎煮。(4)单煎:又称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犀角(现都用水牛角代)、羚羊角(代)等,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减少同时煎煮被其它药物吸收,可另煎,煎好后单服或兑入药汁中同服。(5)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龟胶、鹿胶、蜂蜜、饴糖等,用时应单独加温溶化与药液兑服,或加入煎好的药汁中溶化后服用。因其同煎时易黏锅煮焦,且黏附其它药,影响煎出率。(6)冲服:散剂、丹剂、水丸、自然药汁,以及某些贵重药物或芳香药,需要冲服,如麝香、牛黄、三七、六神丸、生地黄汁等。 二、服法 服法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1.服药时间: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一般药物宜在饭前1个小时服用。驱虫药在晨起空腹时服;安神药在睡前服;截疟药宜在发病前2个小时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味道不好的药物宜饭后约半小时服。总之,要掌握服药时间的规律性,通过选择最佳服药时间,以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疗效。2.服药次数:一般是1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间隔约12小时),或分早中晚3次服用(间隔约8小时);病性危重的,可1次顿服;咽喉病多采用含化;呕吐的患者可取少量频服。3.服药方法:一般汤剂多用温服。解表药宜热服,并温覆或喝热粥以助汗出。热证服寒药,宜凉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但在病重邪甚,拒药不纳,出现呕吐时,可采用热药凉服或寒药热服。一般服药呕吐的患者,宜加入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用凉服,少量频服的方法。如遇患者昏迷,吞咽困难时,宜鼻饲给药。对于使用峻猛或毒性药,应审慎从事,宜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有效即止,慎勿过量,以免中毒。(来源:古方中医网) (本文来源:人民网,不知道原作者是谁,但在此表示感谢!)
复发和转移是恶性肿瘤(通称为癌症)区别于良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但不是癌症特有的现象,相当一部分癌症患者因为复发或转移而导致死亡,要提高疗效,减少死亡,控制复发和转移是一条重要途径。那么,要怎样才能有效控制复发和转移呢?这是一个大课题,在此只能简单阐述一下。所谓复发,是指疾病经治疗以后,病情已经临床控制,过一段时间以后,又重新出现原来的疾病,复发通常指在原来部位的复发。而转移可以在疾病开始或治疗过程中的任一阶段,出现原发病灶以外部位的性质相同的病变。转移可以在紧邻原发部位或远离原发部位发生,有些转移也属于复发,转移和复发有时有相同或相似的意义。总的说来,防止癌症复发和转移要贯穿在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三级预防)整个过程的始终。首先,要有防癌意识。只有不患癌症才不会有癌症的复发和转移。否则,即使将肿瘤完全消灭以后还可能在别的部位长出新的肿瘤来。就象土壤和杂草的关系一样。 其次,要养成定时检查身体的良好习惯,不要幻想感觉明显不舒服以后再去检查还是癌症早期。可以说内脏的早期癌症大多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自己几乎没有办法发现。临床上,几乎所有内脏的早期癌症都是体检而非自己发现的。早期癌症才容易治愈,不容易复发和转移。疾病越晚,发生转移和复发的可能性越大。遗憾的是,癌症被确诊时有60%以上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转移。再次,早期发现以后要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三早,)。要避免两种错误思想和行为。一是早期癌症大多不痒不痛,不引起重视,不继续检查和正规治疗,以致延误病情,早期拖成晚期。二是自己没有主张,病急乱投医,听信外行人不负责任的建议,东奔西跑,找这个游医戳一下,那个江湖郎中敷点草药,甚至随便让非正规肿瘤外科医生做手术,这是非常危险的最容易导致肿瘤扩散的行为。最后,就是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虽然,目前还没有哪一家医院敢保证把所有癌症患者都治愈,但可以说,治愈了的癌症患者中至少99%是正规医院治愈的。只有最大限度的减少癌细胞和保护好正常组织,才有可能治愈而且不复发。同样是正规医院,正规治疗和非正规治疗有着很大差别。举个例子,胆结石手术一般县级医院都可以做,一般也不会出意外,但复发率高达40%,其中一半需要再次手术,而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吴金术教授主刀的手术复发率只有7%。乳腺癌单纯肿瘤切除术复发率几乎100%,而正规的单纯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复发率可以降低到50%左右,复发时间也后延,手术并发症和危险也小得多。经过初步正规治疗以后的癌症患者又如何预防复发和转移呢?这可能是大家更加关心的问题。第一,在治疗前要由有经验的包括外科、放疗、化疗、中医药肿瘤专家在内的专家组进行会诊讨论,制定详细的、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治疗方案,而不是外科医生只信任手术刀,碰到任何患者都先做手术;放疗医生只信任放射线,碰到任何患者都先做放疗;内科医生则只信任药物,碰到任何患者都先打化疗,或先吃两个月中药。显然,只有到综合性的专科医院才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在这里要提醒各位患者朋友,在决定自己或亲戚朋友治疗方案时要多问一问,想一想,不要贸然从事。第二,要完成治疗计划。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和中医药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有效办法,但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单用就可以保证治愈癌症,绝大多数都需要综合治疗。不要认为已经做了手术,甚至还是根治术就万事大吉。举个例子,直肠癌根治术后,如果不做放疗,1年以内50%复发,3年复发率75%,术后放疗可以使复发率降低。肺癌单纯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只有5~8%,而在根治术后做放疗,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35%。可见,术后放疗可以大大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当然,也不是放疗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有些病人手术或放疗以前已经有远处转移,只是当时转移肿瘤很小,一般的检查发现不了,即所谓亚临床灶。所以,有些患者手术和放疗以后还要继续化疗,以杀灭亚临床灶,消灭亚临床灶是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是手术以后还要做放化疗的重要原因。中医药和免疫治疗是降低患者手术和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但除非病情太过晚期,一般不宜单独应用。第三,治疗以后要经常地、定期的复查。任何恶性肿瘤患者在任意治疗后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复发和转移,及时地、仔细地、定期地检查有可能早期发现转移和复发,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虽然这已经是亡羊补牢,也犹未为晚。第四,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研究证明,乐观的心态、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保持人的免疫机能在最佳状态,充分发挥抗癌活性,加速康复和防止复发。某些食品或果蔬如香菇、苡米、胡萝卜(汁)、红薯、甘蓝、猕猴桃等可能有一定的抗肿瘤、防止复发的作用,可以适当进食。(本文写于2008年)
说到饮食调理,人们就会想到“忌口”,误认为只有中医才讲究,西医是不论的。实际上中医和西医一样都讲究“忌口”。严格说来,忌口只是饮食调理的一部分,讲究的是什么东西不能吃,而饮食调理还要弄明白什么东西可以吃或可以多吃。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饮食宜忌,这里只说癌症患者的饮食调理原则。 有些东西已经被证明有致癌作用,如发霉变质的谷物、大豆、花生、玉米等含有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能诱发癌症,应绝对不吃。烟草含有6000余种有害化合物,大量证据证明吸烟是引起癌症的元凶,应该禁止吸烟。嚼槟榔能导致口腔癌,最好戒除。腌菜、腊菜、烧糊的鱼或肉类分别含有亚硝酸盐、苯并芘等致癌物,应尽可能不吃或少吃。长期大量吃这些东西容易引起癌症复发或诱发第二癌症。有些食物如公鸡、鲤鱼、虾、牛肉、羊肉、狗肉等(通称为“发物”),不是绝对不能吃。这些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适当进食有助于身体尽快恢复。但有高血压、高血酯、肥胖、消化不良等疾病的要少吃,有明显“上火”症状(口干、咽痛、口舌生疮、怕热、发热、舌红苔黄、大便结、小便黄等)的也要少吃。这些食物并不会导致癌症的迅速复发或转移,但可能引起一些病人的“上火”症状。相反,阳虚怕冷体质的患者就应该适当多吃一些,但也别吃太多而致消化不良。 有些食物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有些食品本来也是药品。如苡米(六谷米、薏苡仁)就是药食皆宜的佳品,有防癌抗癌、促进消化、改善食欲的功效,可以每天进食50—250克。胡萝卜含有胡萝卜素,常生吃或榨汁吃(每天1—2杯)可以辅助抗癌,防止复发。香菇等真菌类食物含有多糖有益于癌症病人的康复和防止复发。芦笋、红薯、甘篮球、猕猴桃(藤梨)等据认为属于抗癌食品,可以多吃。总的说来,只要是鲜活的食物如肉类、鱼类、水果、蔬菜等一般都可以吃,但最好是清蒸或清炖,忌油炸煎炒,也应忌过量。 接受放疗的患者,多数会有“上火”表现,应该多吃西瓜、梨等凉性水果,而要尽量避免橘子、桂圆、荔枝等温热性质的水果。接受放、化疗的患者有可能引起血象下降,可以选择花生米的红皮加些红枣炖服,有补血、防治白细胞下降的功效。 有些食物与病情没有直接关系,但会影响病人的情绪或感觉,也要注意。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多有食欲差等副作用,所以,食物应该色、香、味俱全,可口、柔软而容易消化。在保证进食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可以少量,忌多餐。辣椒、姜、大蒜会使头颈部肿瘤放疗的病人更加口干,但是可以改善口味,没有口干、咽痛等症状的患者可以适量吃一些,有报道说大蒜捣烂生吃有防癌作用。直肠癌手术改道的患者进食洋葱等食物会使大便恶臭,应避免,而且应该多吃含纤维素的粗粮及菜蔬以增加大便量,防止便秘。粗糙的、含骨刺的食物,容易损伤口腔、食管和胃肠道,导致出血,口腔癌、食管癌、胃肠癌或有出血风险的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不宜吃。 在服药时,也有一些与药物有关的禁忌,如铁剂忌用茶送服;服云南白药时忌鱼、蚕豆;人参、熟地忌萝卜;甘草忌海带等。药食禁忌应该咨询药师或医师。 总之,饮食调理应以病人、病情、治疗方式及并发症等情况为基础,结合病人的饮食习惯和经济状况,由患者、家属和有经验的医生一起共同商量讨论,制订既有利于防癌抗癌,又有利于身心康复的方案。 (本文发表于《大众卫生报》 2007-09-04,有删改)
摘要:目的:在癌症不能完全治愈、癌细胞不能被完全消灭的现实情况下,寻求以保证生命质量为前提的延长生存期的可能性和方法。方法:根据中西医理论对比和文献分析研究,探讨把癌症当作慢性病来对待的可能性,争取带瘤生存。结果:癌症是慢性病,依靠手术、放疗、化疗三大传统手段要完全消灭肿瘤目前有较大困难,机体损伤大,有时可能得不偿失,药物靶向治疗价格昂贵,目前难以普及。结论:把癌症当作慢性病对待,以中医药为主要治疗手段,以重视生命质量和生存期为主要指标进行疗效评价,强调与癌症和平共处,理论上是可行的,临床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核心在于保证生命质量为前提的带瘤生存。还有一些技术、伦理和社会问题需要解决。关键词:癌症 带瘤生存 和平共处毋庸置疑,绝大部分肿瘤专家都认为癌症(本文代指所有恶性肿瘤)强调“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排除早期癌症患者自然生存期较长的因素以后,“三早”仍不失为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不权衡利弊就采用创伤性治疗则未必合适,甚至有害无益。1.癌症的发展过程充分证明癌症完全是慢性病从自然病程来看,即使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肝细胞癌,从发现到死亡只有3~6个月的生存时间,而据估计,从癌变开始(以AFP开始低水平升高算起,)发展到晚期,有至少2年时间⑴, 从单个癌细胞发展到AFP升高的实际时间还要长得多。乳腺癌在临床发现肿块前,平均隐匿时间为12年(6~20年),确诊以后的自然病程也有26.5~39.5个月⑵。可以说,除了极少数进展很快的肿瘤之外,绝大多数癌症从一个克隆源的癌细胞开始至末期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漫长过程,完全可以归于慢性病之类。在特定条件下,对于特定的人群来说,癌症甚至对生存期、生存质量也没有影响。尸检发现的肿瘤比临床要多得多是广泛证明了的事实,说明并非所有原发癌或转移癌都会有临床表现。8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非癌症原因死亡而解剖尸体者,约1/4发现体内有癌肿,但他们生前并未觉察到,也未对健康造成任何损害,说明高龄老人可以带癌生存。相反,如果这些患者生前发现自己患有癌症的话,即使因种种原因不作为癌症患者来治疗,背着“癌症”的沉重包袱,要不受影响也难。在临床上,也常常可以碰到长期带癌生存者。笔者曾于1986年诊治过一位晚期肺癌患者,经病理切片确诊。仅仅在我院服中药治疗,未经任何形式的手术、放疗和化疗。与癌症“和平共处”至今已经16年,患者仍然非常“健康”地活着,肿瘤不消失也不长大,即使有时候肿瘤稍稍长大,只要服一段时间的中药又能恢复到原状。据前苏联等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该患者体内已经产生了抗癌因子。尽管绝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病情会呈进行性发展,但也跟大多数慢性病一样,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在短时间内不会发作,从发作到死亡还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把癌症当作一个慢性病看待,理论上是有依据的,临床上是可行的。2.要完全消灭癌细胞仍然困难重重据统计,约有45%的癌症患者可以治愈,贡献率依次为手术22%,放疗18%,化疗及其它方法5%。对于曾经是“绝症”的癌症患者来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也同时意味着还有多达55%的患者无法治愈,目前已经跃居于癌症发病率首位的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在10%左右,形势不容乐观。有研究表明,一些“早期”癌症在确诊时虽然经现有的各种先进设备技术的详细检查也未能发现远处转移灶(显性转移),但是实际上有相当多的患者已经有远处转移(隐性转移,即亚临床灶)。如有人统计癌症确诊时60%有转移⑶。美国每年诊断约80万实体癌患者,当时发现肿瘤有转移者为50万⑷。研究证明,原发灶可能分泌某种因子,它能抑制转移灶的生长。一旦把原发灶癌细胞大量消灭(通过手术、放疗、介入等),这种抑制解除,那些平时生长缓慢的转移灶立即疯长,以至于患者认为是手术或放疗促进了癌症的转移和扩散,从而拒绝接受放、化疗。对于这种情形,最多只能算原发灶的控制促进了转移灶的生长。这些病人已经是晚期患者,但常常把他们当作早期癌症病人来采取局部治疗,从诊断到治疗都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够全面和严密的。目前常用的手术、放疗等方法,都是局部治疗。而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癌症是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单纯的肿块切除甚或大范围切除或大剂量大面积放疗,并不一定能提高治愈率,反而会导致生存质量下降。而化疗虽然是全身性治疗手段,但有效率不高,价格高;好处不大,毒副作用大。放化疗都是成指数杀灭癌细胞,即只能杀灭一定比例而不是一定数量的癌细胞,所以,无论重复多少次也不可能真正100%地清除癌细胞。癌症患者能够通过放化疗治愈是因为残存的癌细胞数量足够少,可以通过人自身的免疫力将癌细胞消灭干净。这些治疗一旦不能真正对癌细胞斩草除根,残存下来的癌细胞侵袭能力更强,更快发生复发和转移。无论是从身体上、精神上、经济上都付出了极大代价,却只有为数不多的患者得到暂时的、有限的缓解,以至于有些癌症患者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治疗(并不都是过度治疗)。治疗疾病最终的目的是恢复患者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保存患者的生命。消灭某一种疾病只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手段之一。可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常常错把手段当成了目的,结果造成了南辕北辙,让人哭笑不得的结果。就象我们对患者实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目的是为了治愈该患者,消灭肿瘤只是治愈该患者的手段,可是我们却常常为了消灭肿瘤而把患者这个“人”也一起消灭掉了。只要能够让患者好好活下去,癌细胞也并非要斩尽杀绝,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让病人活下来。3.中医药治疗癌症有多方面的机制中医发病理论认为,一个健康的细胞要变成一个癌细胞,一个癌细胞要变成一个肿块,必然要经过正邪激烈斗争、力量发生消长的过程,只有在正气不足或邪气太甚时,邪胜正衰,病变才会形成。所以,所有癌症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病因病机就是正虚邪实(也即是本虚标实)。现代研究也证明大多数癌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问题。要治愈这些疾病,必须通过扶正和驱邪两条途径。驱邪和扶正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相辅相成的。通过这两条途径,正气战胜邪气,则邪去正安,病体痊愈;反之则邪进正衰,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依目前的情形来看,还做不到治愈所有癌症,说明扶正驱邪不能完全达到正胜邪退的目标。那么,可不可以退而求其次,不苛求完全战胜邪气,只要助得正气一臂之力,求得此消彼长,达到正邪平衡,和平共处即可呢?在理论上来说,完全是有可能的。也应该比强求达到一个实际达不到的目标要容易一些。中医药治疗癌症的探索一直在顽强进行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方面:3.1.直接的细胞毒作用。有大量证据表明,无论在体外或体内,一些中药有一定的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单味中药如薏苡仁、温莪术⑸、苦参等,有些提取物已经生产出医药产品在临床使用,如康莱特、榄香烯⑹、岩舒等。一些成方、成药如肝复乐、爱迪注射液等有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我院研制的专科制剂肝病总攻方Ⅰ号(化消方合剂)经实验研究证明,体外对肝细胞癌HepG2的抑制率达到72.1~85.5%,优于对照化疗药物5-Fu⑺。3.2.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实验研究证明甘草提取物有诱导胃癌MGC-803⑻、肝癌HepG2、肺癌NSCLC与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⑼,榄香烯⑽、阿魏酸钠⑾(中药川芎有效成分之一)、AS2O3、As4S4、大蒜油等单味中药或其提取物及小柴胡汤、茵陈蒿汤等复方也有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⑿。3.3.调整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中医药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金水宝(冬虫夏草制剂)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⒀;中药薏苡仁有效成分提取物康莱特能使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NK细胞升高,CD8下降;中药针剂爱迪注射液能提高免疫功能⒁。以上这些药物均有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3.4.促进癌细胞分化的作用。陈竺、陆道培两院士对砷制剂(砒酸、雄黄)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苦参碱能启动肝癌细胞的分化,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最终使肿瘤细胞凋亡⒂。3.5.激活抑癌基因和(或)抑制致癌基因的活性的作用。实验研究证明,甘草提取物能够抑制某些致癌物如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二乙基亚硝胺等的致癌毒性,对DNA损伤的修复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DNA修复功能接近正常水平⒃~⒅。但是对P53基因表达无影响,提示可能通过非P53途径发挥作用。3.6.对放、化疗减毒增效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更是数不胜数。3.7.对症治疗的作用。中医药止痛治疗有悠久的历史,从云南白药止痛止血,3600万拍卖10%股权的桂参止痛合剂等无不显示中医药在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和广阔的市场。4.中医药治癌已经曙光初现中药抗癌的疗效常常是以上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目前还没有哪一种中药单用有很高的局部或客观疗效,但是在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上已经有一些很好的苗头。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杨学志教授用中药古方三品一条枪进行子宫颈锥切治疗早期宫颈癌取得了良好疗效,与手术、放疗疗效一样而副作用和费用都要少得多,治愈后不仅不影响性生活,而且保存了生育能力。哈医大附一医院发明的中药“713注射液”(砒酸,As2O3)能够治疗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疾病,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有奇效,使APL从令医生最感头疼的凶险顽疾变成可能治愈的白血病。上海血研所的陈竺、王振义、陈赛娟三院士等人深入研究,在1996年从分子肿瘤学的角度阐述了亚砷酸治疗APL的作用机理,证明亚砷酸是通过降解PML/RARa融合蛋白、下调Bcl2基因表达,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而治疗APL的。从而将祖国医学“以毒攻毒”的朴素认识提升到现代医学最先进的理论高度,使亚砷酸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细胞凋亡的诱导药物,著名科学杂志《Science》这样称赞这项发明:“中国哈尔滨小组发现了一种传统中药,使传统医药真正进入现代药物治疗研究的主流”。目前,该项目已经被世界癌症专家视为20世纪一项主要的医学进展之一。单用中药榄香烯乳注射液治疗恶性脑肿瘤(以动脉插管为主)取得了比单纯化疗药物插管还要好一些的疗效,且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化疗对照组⒆。口服冬凌草糖浆治疗晚期食管癌,虽然近期有效率(CR+PR)仅仅9%,低于手术、放、化疗任何一种的疗效,但是其1、3、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42.9%、17.3%和13.9%,则与其它疗法的生存率不相上下,生存质量则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组⒇。说明中医药治疗癌症不能只看肿瘤是否缩小等指标,而应立足于作为整体的“人”,仅有肿瘤缩小而不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不能算真正有效。过于强调将癌细胞斩尽杀绝(对于大多数中晚期癌症患者来说,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而以牺牲人的免疫力、器官功能甚至生命为代价,不应该被大力提倡。尽管我们可以轻易举许多例子来证明中医药治疗癌症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但是总的情形仍然令人尴尬。客观地说,中医药治疗癌症,目前还处于从属地位。如与放、化疗合用减轻毒副作用,晚期癌症患者的安慰性治疗等等。随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如恩丹西酮、格尼西酮等)等新药的问世且价格迅速降低,基本上解决了骨髓抑制(血象下降)和急性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问题,以往中医药的主战场——治疗消化系、造血系毒副作用的传统根据地就大部分要拱手让出来,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的适应症已经大大缩小了。造成这种局面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客观疗效确实还不尽如人意,重复性差;二是目前采用的疗效标准不适合中医药以提高生存质量为主的特点;三是中医药治疗癌症的研究不够深入细致,缺少象亚砷酸注射液治疗APL能够从分子(基因)水平找到科学证据的巨大说服力。我们承认这些现实并不是妄自菲薄,“知耻近乎勇”,只有承认不足,才是科学的态度,才能迎头赶上。5.与癌症和平共处的具体措施与癌症和平共处,是指主动采取措施稳定病情,使癌症患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没有明显下降的动态过程,属于带瘤生存的一种状态。也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新观念,WHO提出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可以通过积极的医疗和护理延长生命”,实际上就是带瘤生存,其中应该包括了部分能够实现与癌症和平共处的患者。如食管癌患者在食管内装支架保持进食,肠癌的“短路手术”解除肠梗阻,胆管癌、胰头癌的引流术解除黄疸等,都是在无法治愈癌症的情况下被动采取的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方法。但与我们所称的与癌症和平共处是有区别的。因为这些姑息性的治疗并不能真正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让癌细胞长期处于类似休眠的稳定状态,病情还是会沿着其固有的轨迹发展到终点。要达到与癌症和平共处的目的,需一定的条件。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免疫负荷应该是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说,目前常用的西医治疗办法是难以完成这个使命的。因为手术、放疗、化疗等“正规”治疗方法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要么是将癌细胞斩尽杀绝,要么是被癌细胞反攻倒算,杀得一败涂地。诱导分化治疗透露出了一线曙光,但是仍然存在诱导分化不完全则导致复发的问题,而且有一些病例发生了致死性的毒副作用,其目的还是没有脱离从机体中清除肿瘤细胞的局限。用生物反应修饰剂(BRM)治疗,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价格则有待进一步降低。近年来的药物靶向治疗的研究如火如荼,主要针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靶点”,已经突破了原来“消灭肿瘤”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谋求与癌症和平共处。很多新药已经应用于临床,如赫赛汀、易瑞沙、恩度等,在稳定瘤体、防止复发和转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是现代生物医药治疗肿瘤的突破性贡献,标志着治疗癌症已经从“消灭癌症”向“与癌症和平共处”方面转化。惜乎这些药物基本由国外跨国公司控制,价格过于昂贵,离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一段距离。要实现与癌症和平共处的目的,目前主要还依靠中医药疗法。一个科学合理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㈠ 有直接的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的作用。简单地说,癌症就是一团能够不断分裂、侵袭、转移的恶性细胞集团,发生于免疫缺陷的基础之上,又反过来抑制机体免疫力。不设法使其数量减少,恶性程度降低,就谈不上减慢其发展速度。㈡ 有诱导癌细胞分化、凋亡的作用。减轻机体肿瘤细胞负荷,与第一种作用协同。㈢ 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激发机体自身的抗癌潜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㈣ 有控制癌症的并发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作用。再坚强的患者,患上癌症以后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负担,短时间内要缩小肿瘤不太现实,能够让患者迅速感觉到疗效是恢复其信心的重要途径,只有乐观、坚强、信心十足的患者才能赢得抗癌这一场殊死搏斗的胜利。㈤ 有能减轻其它治疗方法的毒副作用,增加疗效的作用。㈥ 本身安全低毒,不增加患者机体的负担,不增加疾病和痛苦。癌症不是单一病因引起的单一病机疾病,常有本虚标实的特点,病机复杂,虚(气血阴阳)、火(实火虚火)、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热毒瘀结)、毒(寒、火、湿、瘀)、湿(寒湿、湿热)、寒(实寒、虚寒)等往往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同时或先后存在且互为因果。所以,治则治法应该在针对主要病因病机采取辨证论治的同时,适当采用对症或对病治疗。在组方原则上,应以复方为主,兼顾病因病机的各个方面,不能一味强调用小处方、小剂量。考虑到质量控制、可重复性等因素,尽可能以小复方为主,也不排斥单味药、单组分及大复方。目前临床上在广泛使用的一些中药、成药也不应放弃,如康莱特、岩舒、榄香烯、华蟾素、肝复乐等。6.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有一些慢性病因为自然病程长达几十年,即使不治疗也能够保持长时间不恶化,或感觉不到病情进展。但目前大多数癌症还难以做到。我们认为,要做到控制癌症象其他慢性病一样稳定,至少还有以下这些问题需要解决:6.1.一些癌症病程短,如急性白血病,不采取紧急救助措施患者很快就会有危险。这些患者就不能拘泥于作为慢性病来处理,否则会贻害无穷。只能针对那些确实已经证明病程较长,转移较迟,发展较慢,中医药疗效较为确切的肿瘤。 6.2.如何选择病例的问题。很显然不是每一个癌症患者都可以当作慢性病来治疗,其适应症是什么,禁忌症又是什么,值得进一步商讨。我们觉得,应该首先选择那些目前西医疗效不确切,或者已经失去手术、放疗、化疗等指征的中晚期患者,或者是那些坚决拒绝以上治疗方法的患者先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扩大纳入范围,但是,显然有一个问题,这样的试点,疗效必将受到影响,也就增加了取得成就的时间和难度。 6.3.否达到与癌症和平共处,长期共存的目的。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先例,但因为癌症本身的异质性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很难保证每个患者都能达到目的。如果达不到目的,医疗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还需谨慎行事,不可操之过急。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大多数癌症有一个较长的慢性过程,中医药治疗癌症虽然在缩小肿瘤体积等客观疗效上可能不及手术、放、化疗,但在生存质量上有明显优势,有一些病人可以长期带瘤生存。也还有一些难题需要解决。我们提出上述并不成熟的观点,作为引玉之砖。欢迎各位方家指正。参考文献⑴. 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558~559⑵. Tubiana M,Kascielny S.The nature of breast cancer:Implications for a screening strategy.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0;19:1117⑶. 吴秉铨.癌转移的研究战略。中华医学杂志,1990;70:302 ⑷. Liotta LA,Kohn E.Cance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JAMA 1990;263:1123⑸. 时继意.温莪术挥发油的实验药理研究.榄香烯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中药通报,1981;6(2):32-34。⑹. 傅乃武,金兰萍,郭永佃.榄香烯的抗肿瘤作用和药理学研究.中药通报 1984;9(2):35-39.⑺. 杨述特,蒋晓艳,胡滨. 化消方合剂实验研究,中华应用医学杂志,2003,1(1):107~109.⑻. 马 靖,彭文烈,梁 冬,等. 甘草提取物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2)928-930.⑼. 马靖,符乃阳,李玉梅,等.甘草提取物体外选择性诱导几种人肿瘤细胞凋亡,癌症,2001;20(8):806~811⑽. 杨 骅,王仙平,郁琳琳,等.榄香烯抗癌作用与诱发肿瘤凋亡.中华肿瘤杂志,1996;18(3):169-171.⑾. 朱秀琴,张学军.阿魏酸钠对人EBL-7404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肝脏,2001,6(1):19~20⑿. 汪朝阳,黄秀榕,祁明信,等.中医中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进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2)928-930.⒀. 周岱丽,林立珠.金水宝胶囊对36例晚期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476~478⒁. 周黎明,朱建军,洪节约.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使用肿瘤杂志,1999,14:313~314⒂. 卢素琳,钟恒亮,张贵林,等.爱迪注射液药效学实验.中国肿瘤临床,1998,9:1~6⒃. 司维柯,高利宏,刘斌,等.苦参碱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凋亡时对G1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的调控,癌症,2001,20(8):848~851⒄. 陈晓光,韩锐.甘草次酸对苯并芘诱发DNA损伤及非程序DNA合成的影响.药学学报,1994;29(10):725~729⒅. 严瑞琪,李俊丽,黄玫玲,等.甘草甜素抑制致癌过程中对DNA损伤修复的影响.癌症,1995;14(4):245~247⒆. 谭平国,钟伟健,蔡望青,等.中药榄香烯乳注射液治疗恶性脑肿瘤40例临床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9)645-648.⒇ 陈志峰,贺宇彤,侯 浚,等。重视中医药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0)625-626.说明:该论文已经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09第1卷第3期发表。文中红色字体为此次修订时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