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为一38岁青年男性,因高血压未规范服药而导致右侧大脑及侧副脑室大量出血约90毫升左右昏迷不醒,即在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救治,予以右侧大脑去颅瓣减压及部分脑组织切除加血肿清除术,同时进行气管切开,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手术非常成功,但术后50余天患者意识完全丧失,经打听我院综合内科医疗团队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杂症及重症,故联系我后在转运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情况下长途转运到我科,入院后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患者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治疗情况,立即拟订治疗方案,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整体救治,第三天患者出现呼唤睁眼,一周后,右侧肢体可以自主活动,左侧疼痛刺激反应明显,肺部感染有效控制,可自主咳嗽,予以心脑血管及肺部影像学评估后,已经成功封堵气管切口,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意识状态可,可简单说话,在此,感谢团队的协作和患者亲属的支持和信任
患者为一42岁中青年男性,因突发剧烈头疼并肢体功能活动障碍而到当地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救治,入院后诊断明确,经积极救治,患者病情进行性恶化,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肺部重度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急转入重症监护室予以气管插管,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患者症状不能缓解,并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和谵妄状态、大量痰液,予以器官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症状仍呈现进行性加重趋势,相关科室建议患者家属放弃治疗或转入华西医科大学或者第三军医大学,患者亲属后联系我科(综合内科),我带领我们的医疗团队立即拟订中西医救治方案,采取整体治疗,综合护理,2天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意思很快恢复正常,病情稳定后予以相关复查评估气切封管,经过评估,患者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肺部仍有大量坠积性液体,继续以营养神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周予以成功封管,进而进行动脉瘤弹簧圈封堵并支架植入术,假性动脉瘤修复术,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在此,非常感谢患者及其亲属的密切协作,我们才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2014卒中一级预防指南AHA/ASA近日,Stroke 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版 AHA/ASA(美国心脏协会 / 美国卒中协会) 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旨在为首次卒中的有效预防,提供广泛而又及时的循证性建议。而本文将对这些循证性建议,进行一一阐述,具体如下:在美国,每年有近 795000 人罹患卒中,其中约 610000 名患者为首次发作。目前,卒中在美国,被列为第四大致死性原因。全球范围来看,过去 40 年间,高收入国家,卒中发病率下降 42%,但在中低收入国家,卒中发病率增加幅度超过 100%。现如今,中低收入国家卒中发病率,远超发达国家。另外,卒中是导致功能性障碍的主要原因,它不仅改变了患者的生活,还给家庭成员以及看护着的生活带来影响。尽管,目前可以通过再灌注疗法等,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但有效的预防措施,仍是降低卒中负担的最佳方式。鉴于超过 76% 的卒中为首次发作,可知卒中的一级预防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总结了已经明确的,以及新发现的卒中风险因素,对询证性建议进行归类与阐述。一、首次卒中风险的评估(建议)使用卒中风险评估工具(如 AHA/ACC CV 风险计算工具),是合理的;因为这些工具有助于鉴定能够从治疗性干预手段中获益的患者,以及不能通过单一风险因素治疗的患者。这些计算工具,能够提醒临床医生与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但治疗决策的制定,需要考虑患者整体风险。(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二、不可干预的风险因素(年龄、性别、低出生体重、种族、遗传因素)-- 建议1. 询问家族史,有助于识别卒中风险增高的患者;(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2. 对于少见遗传病因的卒中患者,可以考虑推荐进行遗传咨询;(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3. Fabry 病可以考虑酶替代疗法,但其并未显示出降低卒中风险的作用,同时效果未知;(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4. 超过 2 名 1 级亲属罹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非侵入性筛查是合理的(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5. 对于超过 1 名亲属罹患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KDPD)伴 SAH,或超过 1 名亲属罹患 AKDPD 伴颅内动脉瘤的 AKDPD 患者,应该考虑进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非侵入性筛查;(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6. 对于颈部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非侵入性筛查;(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7. 当开始治疗时,应该考虑维生素 K 拮抗剂的药理学剂量;(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8. 对于不超过 1 名亲属罹患 SAH 或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不建议进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非侵入性筛查;(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9. 对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或 Ehlers-Danlos IV 型突变携带者,不建议进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非侵入性筛查;(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10. 不建议为预防首次卒中,而对常规人群进行遗传学筛查;(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11. 当考虑使用他汀治疗时,不建议通过遗传学筛查肌病风险;(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三、详细记录的可以干预的风险因素(建议)(一)缺乏体育活动:1. 建议进行体育活动,因为它与卒中风险的降低相关;(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2. 健康成人,每周至少应该进行 3-4 次,每次至少持续 40 分钟的中等程度 / 高强度的有氧运动;(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二)血脂异常:1.2013 年“ACC/AHA 控制血液胆固醇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 风险指南”中提到,对于具有 10 年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患者,除改变生活方式外,HMG 辅酶 A 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被建议用于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I 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2. 对于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降低或脂蛋白(a)升高的患者,可以考虑烟酸治疗,但它对这些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效果尚未明确。烟酸能够增加肌病风险,应谨慎使用;(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3. 纤维酸衍生物可以考虑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治疗,但其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效果尚未明确;(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4. 除他汀外的其他降脂疗法,如纤维酸衍生物、胆汁酸螯合剂、烟酸和依泽替米贝,可以考虑用于无法耐受他汀的患者,但是它们预防卒中的效果尚未证实;(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三)饮食与营养:1. 正如《美国饮食指南》所提到的建议,应该降低钠摄入、增加钾摄入以降低血压(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2. 推荐 DASH 饮食(强调水果、蔬菜和低脂乳制品的摄入,并减少饱和脂肪酸),降低血压;(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3. 富含水果与蔬菜的饮食有益(增加钾的摄入),有可能降低卒中风险;(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4. 富含坚果的地中海饮食,有可能降低卒中风险;(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四)高血压:1. 建议进行血压的常规筛查,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手段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合适的治疗;(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2. 对高血压前期(收缩压 120-139mmHg/ 舒张压 80-89mmHg)患者,建议每年进行高血压的筛查并促进健康生活方式;(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3. 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降压治疗,目标血压应低于 140/90mmHg;(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4. 相比于其它因素,成功降压对于卒中风险的降低更加重要,并且应该进行个体化治疗;(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5. 建议进行血压的自我测量与自我监测,从而改善血压的控制;(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五)肥胖与脂肪分布:1. 对于超重(BMI:25-29kg/m2)与肥胖(BMI>30kmg/m2)的个体,建议减轻体重从而降低血压;(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2. 对于超重与肥胖个体,建议减轻体重从而降低卒中风险;(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六)糖尿病:1. 对于 1 型、2 型糖尿病患者,建议控制血压,与 AHA/ACC/CDC 高血压管理声明的目标一致,即<140/90mmHg;(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2. 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伴其它风险的患者来说,建议使用他汀类治疗,从而降低首次卒中风险;(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3. 对于 10 年心血管风险因素较低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阿司匹林预防首次卒中的效果未知(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4. 使用他汀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联用贝特类药物,对卒中风险的降低无益;(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七)吸烟:1. 建议通过咨询,联合烟碱、安非他酮或伐尼克兰的替代治疗,辅助吸烟者戒烟;(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2. 建议无吸烟史的患者不要吸烟,因为基于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与缺血性卒中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间具有相关性;(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3. 社区或全州范围的戒烟是合理的,为了降低卒中以及心梗的风险;(IIa 推荐;证据等级 B 级)(八)房颤 /AF:1. CHA2DS2-VASc 评分≥2 分的瓣膜性房颤患者,罹患卒中的风险较高,而出血性并发症风险较低;建议长期进行口服华法林的抗凝治疗,并且目标 INR 为 2.0-3.0;(Ⅰ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2. 对于 CHA2DS2-VASc 评分≥2 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罹患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较低,推荐口服抗凝剂治疗(Ⅰ类推荐)。选择包括华法林 (INR:2.0-3.0)(证据等级 A 级),达比加群酯(证据等级 B 级),阿哌沙班(证据等级 B 级),利伐沙班(证据等级 B 级)。依据患者风险因素(尤其具有颅内出血风险的患者)、费用、耐受性、患者喜好、药物间潜在相互作用等,进行抗血栓药物的个体化选择。3. 在初级看护机构,对>65 岁的患者,应主动进行 AF 的筛查,把脉以及随后的心电图能够发挥作用;(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4. 对于 CHA2DS2-VASc 评分为 0 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忽略抗栓治疗是合理的;(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5. 对于 CHA2DS2-VASc 评分为 1 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罹患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较低,可以考虑抗凝或阿司匹林治疗(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另外,根据患者风险因素(尤其是具有颅内出血的患者)、花费、耐受性、患者喜好、药物间潜在相互作用等,而进行个体化抗栓药物的选择。6. 对于不适宜抗凝的高危 AF 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左心耳封堵术;(IIb 类推荐; 证据等级 B 级)(九)其它心脏问题:1. 对于二尖瓣狭窄伴栓塞事件的患者,建议进行抗凝治疗;(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2. 对于二尖瓣狭窄并左心房血栓的患者,建议进行抗凝治疗;(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3. 华法林(目标 INR:2.0-3.0)以及低剂量阿司匹林,推荐用于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双叶机械瓣)患者(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华法林(目标 INR:2.5-3.5)与低剂量阿司匹林推荐用于主动脉置换术(机械瓣)以及风险因素患者(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华法林(目标 INR:2.5-3.5)以及低剂量阿司匹林推荐用于二尖瓣置换术(机械瓣)患者(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风险因素包括:AF、血栓栓塞事件、左心室功能不全、高凝状态4. 心房粘液瘤患者,推荐进行手术切除治疗(I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5. 推荐使用外科手术治疗>25px 或出现移动的弹力纤维瘤,即使无症状;(I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6. 阿司匹林用于的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生物合成瓣),是合理的;(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7. 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生物合成瓣)后头 3 个月,华法林治疗实现 INR:2.0-3.0 是合理的;(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8. 对于没有房颤或血栓栓塞病史的心衰患者,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是合理的;(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9.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无症状的左心室附壁血栓患者,进行维生素 K 拮抗剂治疗是合理的;(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10. 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径≥55mm 及严重二尖瓣狭窄的无症状患者,可以考虑抗凝治疗;(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11. 对于超声心电图显示重度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增大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抗凝治疗;(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12. 对于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前尖壁失运动或反向运动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抗凝治疗;(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13. 卵圆孔未闭(PFO)患者不推荐使用抗凝治疗,作为卒中的一级预防;(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十)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1.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应该遵循医嘱,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或他汀类药物。患者应该筛查其它可治疗的卒中风险因素,进行合适的治疗并改变生活方式;(I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2. 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 的患者,围手术期与手术后建议服用阿司匹林,有禁忌症除外;(I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3. 对颈内动脉狭窄>70% 的无症状患者来说,如果围手术期卒中、心梗、死亡风险很低(<3%=,考虑进行 CEA 是合理的。然而疗效尚未确定;(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4.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 的患者,每年由技术专家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是合理的,用于评估疾病的进展或消退,以及对治疗反应;(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5. 对于高选择性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血管造影狭窄率≥60%,超声多普勒狭窄率≥70%),可以考虑预防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但是它的疗效尚未明确;(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6. 对于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无症状患者,血管重建术的效果尚未明确(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7. 不推荐对低危人群,进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筛查;(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十一)镰状细胞病 /SCD1. 儿童 SCD 患者,在 2 岁以后建议进行超声多普勒筛查(TCD),并每年重复直至 16 岁;(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2. 对于风险增高的儿童来说,输血治疗(血红蛋白 S,降至 30% 以下)能够有效降低卒中风险;(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3. 尽管尚未确定最佳的筛查间隔,但年幼儿童和边界性异常 TCD 流速者进行更频繁的筛查,从而鉴定出需要干预的高危 TCD 指征是合理的(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4. 即使对于 TCD 流速恢复正常的患者,持续进行输血可能是合理的;(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5. 对于无法或不愿意进行定期红细胞输注治疗的高危卒中儿童,考虑羟基脲或骨髓移植可能是合理的;(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6. 目前, MRI 和 MRA 筛查需要使用输血作为卒中一级预防手段的儿童的标准尚未确立,因此,不建议它们取代 TCD;(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四、尚未充分确定的,潜在可以干预的风险因素(建议)(一)偏头痛:1. 对于女性先兆性偏头痛患者,强烈建议戒烟(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2. 替代口服避孕药(OCs)疗法(尤其含有雌激素),可以考虑用于先兆性偏头痛女性(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证据)3. 降低偏头痛频率的治疗,可能是合理降低卒中风险的方法;(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证据)4.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不推荐用于偏头痛患者卒中的预防;(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二)代谢综合征:推荐用于代谢综合征管理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如锻炼、适当减少体重、合理饮食)、药物疗法(降压药、降脂药、控制血糖和抗血小板治疗等),在本指南的其它部分被提到;(请参阅每个部分的具体推荐类别与证据等级)(三)饮酒:1. 根据 2004 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更新的建议,重度饮酒者,应减少饮酒或戒酒;(I 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2. 对于饮酒者,男性每日饮用≤2 杯、非妊娠女性每日≤1 杯,可能是合理的;(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四)药物滥用:与卒中相关的药物滥用者(包括:可卡因、安非他命、阿拉伯茶)转介至合适治疗项目,是合理的(Ⅱa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五)睡眠呼吸紊乱:1. 因为睡眠呼吸紊乱与卒中风险相关,建议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筛查睡眠呼吸暂停;(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2. 通过治疗睡眠呼吸暂停,降低卒中风险是合理的,尽管其预防一级卒中的效果尚未确定;(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复合维生素 B、吡多辛(维生素 B6)、钴胺素(维生素 B12)和叶酸,可以考虑用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缺血性卒中事件的预防,但是它的效果尚未证实(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七)脂蛋白(a)升高 /LP(a)1. 对于高 LP(a)的患者,使用烟酸,降低 LP(a)从而预防缺血性卒中,可能是合理的,但是烟酸的效果尚未证实;(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2. 使用 LP(a)预测卒中风险的临床收益,尚未确定;(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八)高凝状态:1. 使用遗传学筛查手段,检测遗传性高凝状态,从而预防首次卒中的效果,尚未确立;(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2. 无症状性遗传性或获得性易栓症患者通过特异治疗,预防首次卒中的效果,尚未明确;(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3. 抗磷脂抗体持续阳性者,不推荐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81mg/d),进行首次卒中预防;(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九)炎症与感染:1. 慢性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该考虑卒中风险的升高(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2.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能够有效降低高危卒中患者,罹患卒中的风险;(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3. 在没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可以考虑使用炎症标志物如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或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 鉴定卒中风险的增加,尽管在常规临床工作中,它们的效果尚未明确;(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4. 可以考虑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hs-CRP>2.0mg/dL 的患者,从而降低卒中风险;(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5. 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感染,作为卒中预防方法之一;(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五、抗血小板药物与阿司匹林:1. 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包括卒中,但不对其特异)是合理的,对于高风险的患者(10 年风险>10%),其收益远超过治疗相关的风险;(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2. 阿司匹林(81mg/ 天或 100mg·隔日)可以用于女性首次卒中的预防,包括糖尿病患者,其收益远超过风险;(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3. 阿司匹林可以考虑用于慢性肾病患者,首次卒中的预防(肾小球率过滤<45ml/min/1.732m2=(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这一建议并不适用于严重肾病(4、5 期,肾小球率过滤<30ml/min/1.732m2=4. 西洛他唑用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首次卒中的预防可能是合理的;(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5. 对于低危个体首次卒中的预防,阿司匹林没有效果(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6. 对于糖尿病但缺少其它高危因素患者首次卒中的预防,阿司匹林没有效果(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7. 对于糖尿病伴无症状性(踝臂压力指数≤0.99)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首次卒中的预防,阿司匹林没有效果;(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8. 其它特殊情况下(如 AF、颈动脉狭窄等),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已经在本文的相关部分讨论过;9. 由于缺少相关临床试验,除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外的抗血小板药物,不建议用于首次卒中的预防;(III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六、急诊室内卒中的一级预防1. 建议在急诊室展开戒烟计划和干预;(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2. 建议在急诊室,进行 AF 的鉴定与抗凝评估;(I 类推荐;证据等级 B 级)3. 对急诊室内患者进行高血压的筛查,是合理的;(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4. 当发现患者有药物或酒精滥用问题,将其转介到合适治疗程序内是合理的;(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5. 在急诊室环境内,进行糖尿病、生活方式(肥胖、酒精 / 药物滥用、久坐方式)的筛查、简单干预与治疗等手段的有效性,尚未明确;(IIb 类推荐;证据等级 C 级)七、预防性卫生服务通过合适方案的实施,对具有罹患卒中风险的患者进行系统性鉴定与治疗,是合理的(IIa 类推荐;证据等级 A 级)。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一、骨质疏松防治的11点提示(一)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二)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三)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四)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五)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六)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七)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八)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九)预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十)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十一)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二、知识要点(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 1080亿元人民币。(三)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四)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五)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适量运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提示:防晒霜、遮阳伞也会使女性骨质疏松几率加大。平时户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出门又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或者用遮阳伞,会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六)早诊断、规范治疗,降低危害。 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调整生活方式: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注意适当户外运动;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 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七)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自我检测。提示: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以下问题可以帮助进行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高危人群,应当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2.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三厘米?4.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一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5.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6.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7.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9.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提示: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医生常用“瘦小老太太”来形容这类高危人群。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八)骨质疏松症的误区。1.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2.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人体内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3.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4.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5.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当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6.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须小题大做。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7.骨质疏松症治疗自己吃药就可以了,无需看专科医生。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8.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9.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
夏日已至,赤日炎炎,暑热难耐。虽然如此,可如果在度夏时能够了解人体的某些特点,调理得当,夏天也能成为补益身心的良好时机。夏季的饮食养生调养是增强人体对炎热气候的适应能力及防治中医上所说的暑证、暑湿证的有效手段,并对增强人体在秋、冬季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有重要意义。中医养生常强调药补不如食补。可见食补在健康养生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那么在炎炎夏日里如何注意饮食,安然度过民间常说的“苦夏”呢?根据在临床上的观察、经验,结合中国传统饮食的知识,我觉得应当注重以下这样几点。1.夏季宜清补。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脾主水谷运化。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膳食宜清淡,这样才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清补的膳食一般总热量略低,其营养素的构成为两高两低(蛋白质含量宜略高、纤维素含量应较高,脂肪及糖的含量宜略低),因此以清淡食品、素食为主。主食宜用梗米、麦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米饭和软食,以及各种汤、羹、糊等。副食宜用味酸(以性凉或平最佳)或性味甘凉(或甘平)的肉类、禽蛋类、水产类、蔬菜类、瓜果类、乳蜜类等食物,并宜用酸甜类调味品。食物烹调应以凉拌、炒、蒸、煮、炖、烩为主,并保证盐分的适度摄入。2.祛暑利湿、清热解毒。具有这方面功效的食物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性味甘凉,可健脾利湿、渗湿、利水,可祛暑湿的食物有:黄豆、绿豆、荠菜、金针菜、东瓜、冬瓜子等;性味甘凉或性平的食物,可清热解毒或者清热祛暑的食物有:荷叶、牛蛙肉、茶汁、西瓜、冬瓜、冬瓜子、丝瓜、黄瓜、甜瓜、高粱、芹菜、苋菜、菱、甘蔗、马兰头等;具有清热之功的食物还有:菊花、苦瓜、香蕉、荸荠、生萝卜、茄子等;可清热利湿的食物有:青菜、芹菜、金针菜、茼蒿、茭白、竹笋、菜瓜、荸荠等。另外,能够健脾利湿的食物还有蚕豆、赤豆、青鱼、鲫鱼、鲢鱼、扁鱼等。 3.夏季津液亏损较多,宜祛暑生津为主,辅以滋阴益气。具有这类功效的常见食物有:炒大麦粉、菠菜、藕、茭白、西瓜、甜瓜、菜瓜、桃子、柠檬、苹果、葡萄、椰子、橙子、柚子、柑、甘蔗、绿豆、番茄、竹笋、黄瓜、胡萝卜、枸杞苗、豆腐、滑菜(冬葵)、鹅肉、白鸭肉、鸡蛋、牛奶等。另外,常食桑椹、莲子等也能清热除燥。4.夏季健脾养胃,宜控制冷食冷饮。适当食用冷饮,能起到一定的祛暑作用,然而不可食之过多。例如,雪糕、冰砖、蛋筒等是用牛奶、蛋、糖等制成,营养虽好,但过食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引起不规则的胃肠壁收缩,可诱发腹痛、腹泻等症状。又如,各种碳酸饮料、汽水等,大多营养价值不高,多饮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甚至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吃盐少或增加心脏病与中风风险多年来,医生一直告诉我们,太多的盐对我们来说是不好的。但据2011年5月5日的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近的一项研究称,少吃盐实际上增加了心脏病或者中风的风险。事实上,吃那些不太咸的饮食实际上心脏病的死亡率还要略高一些。该研究跟踪了3681例欧洲的年龄约60年的老年男女或者再年轻一些的人员,长达八年,发现,高于平均水平的食盐摄入量并末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高血压的水平。据最新一期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报道,这份报道的推出是在美国政府推出的公共健康运动后仅仅三个月,这个运动就是敦促食肆和食品的制造商消减盐的使用。在研究的开始和结束,分别测量的参加者的尿液中的钠含量。参考者中约6%多的人在研究的8年中患心脏病、中风或者其它的心血管问题,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致命的。与吃盐较吃相比较,那些吃盐很少的因心脏病或者中风而致命的比率却要高出56%,即使把肥胖、胆固醇水平、吸烟、糖尿病或者其它风险因素都考虑进去也是如此。比利时的科学家斯托森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在人群中减少盐的摄入量”。
“更年期”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对女人而言,这是一个坎。当更年期到来时,往往身体会出现各种毛病,小到潮热出汗,大到抑郁成疾,身心折磨可谓源源不绝。可是,与往常有病急于就医不同的是,不少女性对更年期症状能忍则忍,只把它当作衰老的自然过程。 只不过,忍了、认了就能让更年期顺利度过吗?当病痛更严重时,你是否会后悔当初的轻视大意呢?女性从40岁左右便进入更年期,刚开始雌激素是缓慢下降,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小,但在绝经的头5年却是急剧减少,身体的退行性伤害极大,老年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其疾病进展的。“如果想耳聪目明、腰板挺直地过后半辈子,最好在这5年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若是担心风险,也可以针对不同病症分别治疗。”中医则认为早早进行饮食、生活调理,也能有效预防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和加重。 不愿求医,延误最佳调治时间 近年,有学者对广东省40-65岁的近万名妇女做过更年期相关问题的分层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发生不适症状的妇女超过70%之多,但绝大多数都采取忍耐、接受的态度,去医院求治仅为28%,其中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更是少得可怜,只有1.3%。大多数女性之所以不愿求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轻视”,“要么觉得症状轻,能忍就忍;要么把不适当作衰老的自然过程,认为理所当然。”由于更年期及绝经的头5年卵巢功能下降很快,以致雌激素急剧减少,对身体的伤害极大,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据介绍,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四大类:一是血管舒缩系统问题,如潮热多汗等;二是躯体问题,如疲倦、关节痛、心慌心跳等;三是精神神经系统问题,如心烦易怒、失眠、抑郁等;四是泌尿生殖系统问题,如尿频尿急、张力性尿失禁、阴道干燥、月经失调、老年性阴道炎等。另外,绝经后第一年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可达22%,绝经满5年发生率可达45%。身体的不适如此多,生活质量是否还能保证不言而喻。“如果想耳聪目明、腰板挺直地过后半辈子,最好在绝经的头5年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否则延误了最佳调治时间。” 激素治疗利大于弊,但非人人适用 激素替代治疗对改善更年期综合症有直接显著的效果,但因为它有引起乳腺癌发生率升高的可能,还是让很多人退避三尺。但根据美国一项目前世界最大型的临床研究报道,补充雌激素加孕激素引起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只有1.25,而单用雌激素的相对危险度比正常人群还要低。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后,患者感受到的病痛和生活质量截然不同。如果由妇产科专科医生严格检测,不仅身体的伤害会控制到最小,乳腺癌发生率也会降到更低,利远远大于弊。 “不过,雌激素替代治疗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在治疗之前,首先要做常规检查,了解是否患有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红斑狼疮或肝、肾代谢功能不好等禁忌征。此外,还要考虑患者心理承受能力、经济能力。“如果害怕吃药引起癌症,害怕到睡也不着觉,或者根本没有钱买药,当然不能采用这种治疗。”不用雌激素,也有针对不同症状的治疗办法。譬如更年期抑郁症,通过使用抗抑郁药物可以明显的缓解或去除症状;还有专门针对潮热多汗的非激素类药物;阴道萎缩引起的问题也可以使用局部的药物。总之,有了积极正面的态度,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完全可以顺利度过更年期。 中医整体调理有利身心恢复和谐 中医对待更年期综合征的态度是重视整体调理,从而达到身心和谐。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最突出的问题是,明知自己患病却不能控制和调节情绪。当发怒、抑郁时,身体会过多分泌毒性物质,伤害身体从而加重疾病。 若要病情好转,调理心理、情绪十分关键。可以适量运动,如打太极、步行、瑜伽、慢舞等,只要坚持,对血液循环有很大帮助;根据个人身体适当食补。“药膳吃得过度补药也会成了毒药,而且一说‘补’,人们就想到参、茸、冬虫草、燕窝,其实中医也有‘清补’的概念,如果脾胃不好的人吃过多高蛋白食物,会引起腹胀、消化不良、大便烂。” 失眠容易引起情绪不稳。出现失眠症状,可以用15克郁金加白芍,与瘦肉一起煲汤。兼有心烦可用素磬花泡茶,兼有咽干可用冬桑叶和菊花泡茶或煲汤。睡前要静心,不要回想当天的工作或看刺激性的书刊、电视。晚饭后散步30分钟,回家后用热水泡泡脚,喝半杯牛奶,有助睡眠。
冬天到了,又得到了雾霾和大风二选一的时候了。起风的日子雾霾是没了,但北京这个风吹起来,卷我头上三重毛,头都快被风给薅秃了。 当然,头发被风给薅下来后,新的毛还是要长。至于这毛要怎样才能长出来,不妨看下这项研究。 近日,洛克菲勒大学的Shiri Gur-Cohen和Elaine Fuchs等研究发现,控制着毛发生长周期的毛囊干细胞,平时被周围的毛细淋巴管紧紧地看管了起来,只在需要生发的时候才会被短暂地放出来一会。而这竟然还是干细胞自己要求的。这一研究发表在Science上[1]。 人这一身,也就头顶上的毛比较多了,但也就头顶上这点毛特别爱掉,睡得不好——脱发,压力大了——脱发,写着稿子一抓,那更是大把大把的脱发。每篇稿子写完,奇点糕都要离秃更近一点。 头发掉了,还得让它再长出来,这就要了解一下头发的生长过程了。一般来说,毛发的生长分成了三期——生长期、退化期和休眠期[2]。 生长期中,头发不断吸收营养,奋力生长,平均每月能长1cm左右。这一阶段的头发,长的比较结实,要是硬给薅下来只有一个字——疼。一般来说,生长期可以持续3~5年,85%~90%的毛囊都处于这一阶段。 而后,毛囊解体萎缩,毛发的营养供应被切断,毛囊也就经由退化期进入了持续1~4个月的休眠期。没了营养供应,头发也就从长在毛囊里变成了插在毛囊里,一拔就掉,不拔也不过是慢点掉。通常处于休眠期的毛囊占10%~15%左右,但压力太大时,甚至能达到70%[3] 控制着头发生长周期的,是毛囊里的干细胞。它们平时待在毛囊中部隆突处的bulge区里,周围有着丰富的毛细淋巴管,主要都是刚起始的盲端和薄壁毛细淋巴管。 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一个补充,从全身各处的毛细淋巴管开始,逐级汇聚,最终注入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循环。一些体积比较大的蛋白、脂肪颗粒、细胞等等,通不过毛细血管壁,都要靠淋巴循环来运输。 Bulge区的干细胞旁围绕着毛细淋巴管,这些淋巴管跟毛囊干细胞有什么关系?研究人员选择性的诱导了小鼠皮肤下毛细淋巴管的凋亡。在血管和皮下的免疫细胞都没有受到影响,仅仅少了毛细淋巴管的情况下,淋巴引流少了,原本处于静止状态的干细胞开始活动了,小鼠浑身的毛囊,无论原先处于哪一个生长阶段,统统进入了生长期。 在正常小鼠中,研究人员也观察到了毛囊由休止期进入生长期前后,周围的毛细淋巴管发生了重构。它们虽没有凋亡,但却远离了bulge区中的干细胞,淋巴引流同样减少,或许正是淋巴引流的减弱为干细胞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人为诱导毛细淋巴管凋亡后(右),处于生长期的毛囊增多(绿色) 而另一方面,研究人员还在这些毛细淋巴管上发现了WNT抑制剂的表达,而WNT信号正是对毛囊激活至关重要的[4],这可能也是淋巴管控制干细胞活动的一个方法。 也就是说,平时,毛囊干细胞被淋巴管死死地按在了bulge区睡大觉。只有毛细淋巴管放松了监管的时候,毛囊干细胞才能出来活动活动。 不过,毛发开始生长时又是什么让毛细淋巴管远离了bulge区呢?研究人员对bulge区中的干细胞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休止期毛囊中的干细胞高水平表达Angptl7,而生长期毛囊中的干细胞则表达Angptl4和netrin-4。 Angpt7(绿色)在休止期和生长期末表达升高,在生长期开始时表达降低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三个分子,在体外培养,缺少毛细淋巴管时,都对毛囊干细胞没有影响。但到了体内,Angptl7可以让毛细淋巴管紧紧地缠住bulge区,使里面的干细胞休眠。而Angptl4和netrin-4,则会让淋巴管远离bulge区,激活干细胞。 在皮肤受到损伤时,比如毛被硬给薅了下来后,Angptl7的表达也会迅速下降,让干细胞激活去修复损伤。 原来干细胞被淋巴管看的那么严,还是自己要求的。这其中自然也有它的道理。 干细胞作为人体的后备力量,十分重要又十分脆弱。干细胞太活跃了,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毒害而受伤,分裂多了会造成组织增生,自己还会衰老,增殖潜能减弱。而干细胞活性太差,则会引起组织损伤修复困难,让组织衰老。 而这样一套通过淋巴管控制干细胞休眠和激活的系统,可以让干细胞只在需要的时候活动,避免了干细胞的损伤,保护了生命的种子。 同时,这项研究也首次发现了淋巴循环对干细胞的控制作用。组织间液成分、细胞外大分子动力学和免疫细胞外排对干细胞这些淋巴循环相关的内容,都有可能是淋巴操作免疫系统的关键,未来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Gur-Cohen S, Yang H, Baksh S C, et al. Stem cell–driven lymphatic remodeling coordinates tissue regeneration[J]. Science, 2019, 366(6470): 1218-1225. 2. Panteleyev A A, Jahoda C A B, Christiano A M. Hair follicle predetermination[J].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2001, 114(19): 3419-3431. 3. Malkud S. Telogen effluvium: a review[J].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 JCDR, 2015, 9(9): WE01. 4. Adam R C, Yang H, Ge Y, et al. Temporal layering of signaling effectors drives chromatin remodeling during hair follicle stem cell lineage progression[J]. Cell stem cell, 2018, 22(3): 398-413. e7.
天气渐冷,洗个热水澡是件再愉快不过的事了,但是洗澡也是存在很多风险,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在此刻出现问题。因为:踏进浴室脱衣沐浴时,由于浴室温度较低若一下把身上衣物全都脱掉,产生的温差,再加上老人的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很可能招致粥样硬化斑块、深静脉血栓以及血栓脱落等导致栓塞性疾病,比如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的发生和病变。 那么,老人冬季洗澡,怎样才比较安全呢? 准备: 喝水+小板:洗澡前半小时喝200-300毫升白开水,以避免或减轻因洗澡时皮肤血管扩张而导致不适,同时补充全身血液容量。洗澡时最好坐着,既节省体力,又能防止因地滑而跌倒 不宜:洗澡过于频繁 老人的皮肤很薄,并且慢慢萎缩,经常洗澡,会洗掉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让皮肤变得更干,引起皮肤瘙痒。 老人如果汗液不多一般5天左右洗一次澡就可以了而且随着年龄增大洗澡间隔还可以适当拉长 不宜:饿和饱时洗澡 空腹时不要洗澡:洗澡过程中,身体会消耗很多热量,老年人能量储存较年轻人少,洗澡时容易因血糖过低而发生低血糖性休克。 老人切记不要空腹洗澡更不能在发烧或体温较高时洗澡以免发生意外 饭后不要立即洗澡:饭后,人体要从全身调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肠帮助消化,心脏等器官供血不足,此时洗澡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饭后立即洗澡会因体温升高热量刺激使皮肤血管扩张胃肠道中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妨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胃肠道疾病 大忌 一忌时间过长,泡澡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淋浴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二忌用力搓澡; 三忌水温过热,一般以37℃-41℃为宜。
一、面瘫概述:面瘫俗称”吊斜风”,”歪嘴巴”(贝尔麻痹)是面神经功能异常导致的一侧面肌突然无力或瘫痪。面神经是支配面部肌肉的颅神经,引起面瘫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面神经受病毒感染致局部神经组织肿胀、神经牵拉受压或血循环等有关。 二、常见临床症状:1.多数面神经麻痹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2.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3.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4.面神经麻痹病人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三、如何预防:1.远离风寒:空调、风扇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因此不要图一时之快,直吹久吹。再有,在乘车、户外乘凉、洗浴、饮酒后也应注意不要让风直吹头面部,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及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人,更应该多加注意. 2.适当锻炼:在早晨、傍晚较凉爽的时候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些适宜的体育项目,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跳舞等,长期坚持下去,会使体质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对风寒的易感性和抗御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3.注意休息:面瘫的预防和治疗期间都应该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少看电视、电脑,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以利疾病的康复. 4.膳食合理:少吃油腻滞胃、不易消化的食品。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桃、葡萄、苦瓜、茄子、青椒、韭菜,来维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另外还要吃一些米面、粗粮类食物,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能量供给,增强抗病能力. 四、积极医治:患病后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中医依据辩证分型处以祛风、活血、通络,针灸按摩选择风池、翳风、阳白、四白、地仓、下关、合谷等穴道针刺医治,但应留意刺激强度;西医以抗炎、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为主。尽早进行蹙眉、抬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的练习,每日进行数次,每次数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