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Cataract)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可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形成分类 先天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小部分在出生后逐渐形成,多为遗传性疾病,有内生性与外生性两类,内生性者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外生性者是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造成损害所致。先天性白内障分为前极白内障、后极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及全白内障。前两者无需治疗,后两者需行手术治疗。后天性白内障是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又分为6种:①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 。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 白内障增长而增多,病因与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根据初发混浊的位置可分为核性与皮质性两大类,视力障碍与混浊所在的部位及密度有关,后皮质及核混浊较早地影响视力,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可配戴接触眼镜,也可手术同时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②并发性白内障(并发于其他眼病)。③外伤性白内障。④代谢性白内障(因内分泌功能不全所致,如糖尿病性白内障)。⑤放射性白内障( 与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有关)。⑥ 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若不及时治疗,晶状体中的白化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完全变模糊,晶状体核解体,使视力完全丧失.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视力障碍,它与晶状体浑浊程度和部位有关。严重的白内障可致盲。 白内障按病因分为年龄相关性(老年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发性白内障等。 主要症状 视物模糊,可有怕光、看物体颜色较暗或呈黄色,甚至复视(双影)及看物体变形等症状。 症状分类 晶体由晶体囊、晶体上皮及蛋白含量丰富的晶体纤维组成。正常的晶体是透明的,无血管,其营养主要来自房水。当各种原因引起房水成分和晶体囊渗透性改变及代谢紊乱时,晶体蛋白变性、水肿、纤维之间出现水裂,空泡,上皮细胞增生,此时晶体由透明变为混浊。不论晶体混浊的部位,程度以及是否影响视力,均可称做白内障。但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也有将视力下降至0.7以下的晶体混浊才归入白内障的。 白内障可以按病因,发生年龄、发展速度,晶体混浊程度和部位进行分类 1.根据病因:外伤性、老年性、并发性、药物及中毒性等; 2.根据发生年龄:先天性、婴儿性、青年性、成年性、老年性; 3.根据晶体混浊程度:未成熟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 4.根据发展速度:静止性、进行性; 5.根据混浊部位:核性、皮质性、囊性、囊下; 6.根据混浊的形态:板层状、冠状、点状及其他形态; 通常将白内障分为老年性,并发性,先天性,外伤性,代谢性,药物及中毒性,后发性等几大类型。 病因 就目前了解,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营养素代谢 通过动物观察,发现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与白内障形成有关,如钙,磷,维生素E、A、B2等。 (2)阳光与紫外线 多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阳光参与了人类白内障的形成。在紫外线影响下,磷离子可能与衰老的晶状体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可溶解的磷酸钙,从而导致晶体的硬化与钙化。同时紫外线还影响晶状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促使晶状体蛋白变性,引起白内障。 (3)外界的温度 国外学者普查在高温下工作的60岁以上的工人白内障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4)缺氧 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使晶体内钠、钙增加,钾、维生素C相应减少,而乳酸增多,促使白内障的形成。 (5)内分泌 内分泌紊乱可以促使白内障的产生,从糖尿病病人发生白内障较一般人高,就足以说明。 (6)硬化脱水 人体在发生脱水的情况下,体内液体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一些异常物质,损害晶体。动物实验证明,给予高渗脱水后,晶体出现空。 白内障需做哪些检查: 白内障术前应了解玻璃体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区是否正常及脉络膜有无病变,对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会有正确的估计。可借助A型及B型超声波了解有无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物,亦可了解眼轴长度及脱位的晶体位置视网膜电图(ERG)对评价视网膜功能有重要价值。单眼白内障患者为排除黄斑病变视路疾患所致的视力障碍术前可作诱发电位(VEP)检查,此外亦可应用视力干涉仪检查未成熟白内障的黄斑功能。 随着现代显微手术日臻完善使白内障和人工晶体植入作为门诊手术成为可能。目前手术中一方面尽量控制术后产生的散光,另一方面在手术中矫正术前的散光手术中尽量使用粘弹性物质以减少内皮和其他组织的损伤。手术适应症的扩大,如独眼糖尿病性白内障均可植入人工晶体囊膜技术,晶体核及皮质处理技术得到发展新型人工晶体设计大小及表面处理等方面都有一定发展。黄色人工晶体问世企图改善一般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眩目及视色野的症状。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越来越普及激光乳化也将应用于临床。注入式人工晶体的研究开发必将使白内障手术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白内障与哪些疾病易混淆 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1)先天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小部分在出生后逐渐形成多为遗传性疾病有内生性与外生性两类内生性者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外生性者是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造成损害所致先天性白内障分为前极白内障后极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及全白内障前两者无需治疗后两者需行手术治疗。 (2)后天性白内障是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又分为6种: ①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 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病因与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根据初发混浊的位置可分为核性与皮质性两大类视力障碍与混浊所在的部位及密度有关后皮质及核混浊较早地影响视力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可配戴接触眼镜也可手术同时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②并发性白内障(并发于其他眼病); ③外伤性白内障; ④代谢性白内障(因内分泌功能不全所致如糖尿病性白内障); ⑤放射性白内障( 与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有关); ⑥ 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若不及时治疗,晶状体中的白化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完全变模糊,晶状体核解体,使视力完全丧失。 治疗 一般只有手术才能治疗白内障。由于手术显微镜、显微手术器械和人工晶状体的应用,缝线材料和局部麻醉方法的改进,近30年来白内障手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目前多采用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术后在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 或 配戴眼镜 或角膜接触镜以矫正视力。 因为进入眼内的光线必须经过晶状体,若晶状体阻挡入眼光线,或使入眼光线偏曲、扩散均可影响视力。视力受影响程度则取决于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和密度(白内障成熟程度)。 在明亮光线下,瞳孔缩小,眼睛的光通道变窄,白内障更容易阻挡入眼光线。因此,许多白内障患者在明亮光线下视力更差。而且光线周围出现晕圈,眩光和散射光。当白内障患者从暗处进入明亮环境时,或在明亮的灯下阅读时视力模糊特别明显。同时患有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者,在滴用缩瞳药后因瞳孔缩小,视力也会明显下降。 位于晶状体后方的混浊(后囊下白内障)在明亮光线下对视力的影响也较重。因为晶状体后极是光线必经之路,这种白内障更容易损害视力。 有一种核性白内障(从晶状体中心部开始混浊),早期可表现为近视力提高,其原因是核性白内障增加了晶状体的聚焦能力,看近距离物体显得更清楚。多数老年人因老视看近距离物体有困难,在患白内障后的初期,他们惊异地发现,他们不戴老花镜也能阅读了,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第二视力。 虽然一般白内障为无痛性,但少数患者可因晶状体肿胀而使眼压增高(青光眼),出现眼痛症状。 矫正白内障的角膜接触镜又称医学美容隐形眼镜 1.医用盲片有效遮盖白内障患者的缺陷,使您双眼达到完美一致。 2.起到人工瞳孔的作用,常用于虹膜外伤、萎缩或白化病患者。 遮盖角膜缺陷 配戴效果逼真。 白内障手术类型 (1)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luar cataract extraction) 其含义是指在同轴光照明下的显微手术。基本的手术方式是刺破并撕去前囊中央部分,将晶体核娩出,用白内障同步注吸针头吸净周边囊袋内的皮质,保留完整的晶体后囊和周边的前囊。 白内障外摘除术的主要优点是保留了晶体后囊,便于植入和固定人工晶体,适合于成年人核性白内障。目前在发达地区,囊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缺点是部分病人在术后1~5年内因后囊混浊影响视力,需再行后囊切开术。 (2)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n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是指离断晶体悬韧带之后将晶体完整摘除的手术。适应于老年性白内障有晶体硬核或晶体脱位者。术中可用特殊的囊镊夹住晶体前囊或经冷冻头与晶体冻结粘连在晶体前囊将晶体摘除切口外。 由于术后失去了晶体的支撑作用,玻璃体动度增大,手术后的并发症较多,不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目前已较少做这种手术。但在不发达地区,多数医院尚不具备显微手术条件,囊内手术仍是主要的白内障术式。对条件较好的囊内摘除术后无晶体眼,可行透巩膜的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3)白内障吸出术(aspiration of cataract) 是指将晶体前囊刺破后抽吸出混浊的核和皮质的一种囊外术式。主要用于硬核的先天性白内障和软性白内障。近年这一手术已演化为晶体切除术。 (4)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emulsification) 是一种囊外摘除术式。基本方法是在角巩膜缘做一3mm小切口,伸入超声粉碎器将晶体核粉碎后抽吸出来,适用于核为中等硬度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未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5)晶体囊膜切开或切除术 是指将混浊的后囊以及附着的皮质中央切开达到透光目的。主要适用于先天性白内障或后发性白内障。可应用YAG激光行后囊切开术或膜切开术。 (6)光学虹膜切除术 以往对于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多采用鼻下方节段性虹膜切除术。利用周边部透明晶体透光,增进视力。由于光线来自视轴外区,成像质量较差。手术后矫正视力多不满意。手术还破坏了虹膜的屏障作用,为以后的手术和光学矫正带来困难。目前已不主张做这种手术。 白内障及其现代手术疗效 对于白内障的治疗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以手术治疗为主。眼科医生手术治疗白内障,就是要通过手术将混浊的晶状体摘除。那么,摘除了自身的晶状体对眼有什么影响呢?人眼的晶状体除了有透光作用外,还有一个作用是起一个凸透镜,即放大镜的作用。人缺少了晶状体这个凸透镜,即形成高度远视状态,看东西就会不清楚,所以手术摘除晶状体后,还必须要植入一个人工晶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工晶体植入术。人工晶体植入的目的是矫正由于手术摘除晶状体以后所造成的高度远视。 自从开展白内障显微手术以来,白内障摘除的方法不断改进。从传统的手术方法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发展到较为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其间经历了从大切口到小切口的过渡。前者的切口大,但目前这种方法还不会被淘汰。因为有些不适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还需要采用这种手术方法。后者的特点是切口小,术后散光小,手术后视力恢复快,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如术后发生意外受伤,不致于原伤口破裂。 现也有采用国内先进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它是应用先进的超声乳化装置,最小的只需2.0mm的切口,将混浊的晶体粉碎吸出,能够很好地保留晶体囊膜,可将人工晶体放入囊袋内,从而有效地防止术后晶体偏移、脱位等。 该手术的优点是: (1) 未成熟期(只要病人感觉白内障影响了视力)即可手术,而不必等到成熟后手术,使白内障患者早日复明。 (2) 切口小,不需缝合,切口密闭好,手术后即可回家。 (3) 手术时间短(6-7分钟即可完成);只需局部麻醉。 (4) 术后散光小,视功能恢复快。 (5) 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发生率低。 (6) 对于有眼底病变者,白内障的存在直接影响眼底病的检查、诊断与治疗。通此项手术能使眼底病变得到及时检查治疗。 (7) 术后第二天即可摘掉眼罩,恢复正常生活。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显微手术的重大成果,自1967年美国的KELMAN医生发明了第一台超声乳化仪并用于临床,之后经过众多眼科专家30多年不断改进、完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先进而成熟的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目前在发达国家已普及,我国自1992年开始引进并推广。进行手术时,在术眼角膜或巩膜的小切口处伸入超乳探头将浑浊的晶状体和皮质击碎为乳糜状后,借助抽吸灌注系统将乳糜状物吸出,同时保持前房充盈,然后植入人工晶体,使患者重见光明。超声乳化技术真正实现了切口小,无痛苦,手术时间短,不需住院,快速复明的手术理想。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有何特点 与传统手术相比,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有以下优点: 1. 手术切口小,传统手术切口 12MM ,此手术切口小于 3MM 。 2. 术后反应轻,切口愈合快 , 视力恢复更快、更好。 3. 术后散光小,且更容易矫正或控制。 4. 手术控制度更好,安全稳定。 5. 手术时间短,一般只需 15-30 分钟左右。 6. 不需住院,术后 1 小时即可回家。 7. 无须等待白内障成熟才施行手术。 白内障摘除术后为什么要安装人工晶体 摘除白内障后,眼球内就丧失了晶体这一必不可少的结构,视物仍不清楚,而配戴无晶体眼镜(框架式)及角膜接触镜又有很多缺点或不足,所以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安装人工晶体,使视力及视野恢复到正常。正常情况下,植入人工晶体后可受用一辈子。
【概述】 前葡萄膜炎(anterior uveitis)又名虹膜睫状体炎(iridocyclitis),虹膜发生炎症后常影响睫状体,故临床上单独的虹膜炎或睫状体为是很少见的。常同时发病。 前葡萄膜炎又称虹膜睫状体炎,包括虹膜炎、睫状体炎及虹膜睫状体炎。因为虹膜和睫状体在解剖上互相连接,关系密切,且同为虹膜大环供血,因此虹膜和睫状体往往同时发炎。 虹膜睫状体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是最常见的一种葡萄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红痛、视力下降、房水混浊及角膜后沈着物,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发生继发青光眼、并发白内障以及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而失明。 【临床表现】 一、自觉症状 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减退等症状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虹膜睫状体的三叉神经末梢受到毒性刺激,睫状肌的收缩和肿胀组织的压迫产生的疼痛,可反射到眉弓及颊部,睫状体部有明显的压痛,夜间疼痛加剧。急性期常伴有角膜炎症反应而有羞明、流泪视力可突然下降,此因角膜内水肿,角膜后沉着物以及炎性渗出影响光线的进入,睫状体受炎症刺激发生反射痉挛而造成假性近视。晚期可合并黄斑水肿及视神经视网膜炎。 二、体征 1.睫状充血:有明显的睫状充血,严重病例还可形成混合性充血和结膜水肿。 2.角膜后沉着物(kerato-precipitates,KP):房水肿炎性细胞及色素由于角膜后面和虹膜表面的温差,随着前房房水对流的离心力和重力影响粘着炎症后粗糙的角膜内皮上,即角膜后沉着物。沉着物多沉积在角膜中心偏下部呈三角形分布,尖端朝瞳孔区,大颗粒在下,小颗粒在上。 根据炎症的性质,渗出物的轻重、时间的长短,大小形态、数量不同而表现各异。大的灰白色羊脂样KP是慢性炎症的特点;细小灰色尘埃状KP多见于急性或过敏性肉芽肿性疾患。个别正常人亦可见到白色KP,而无虹膜炎的表现,为生理性KP,故应结合临床其他体征进行鉴别确诊。 3.房水混浊:由于炎症使房水中蛋白含量增加,房水变混,在裂隙灯下房水中呈淡恢色反射性反光带,名为Tyndall征。表示为活性炎症体征。重者可出现纤维素性及脓性渗出物,因重力关系沉积在前房下部显示一液平面即为前房积脓(hypopion)。如果血管破裂,红细胞外溢,即产生前房积血(hyphema)。 前房水内渗出物是虹膜睫状体炎的重要体征,但需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熟练的眼科医师方可辨认。有三种表现,一般同时出现,但不尽然。 (1)房水内浮游物:炎症时,房内水有游动的微细颗粒,为渗出的炎症细胞。 (2)房水闪光阳性:房水闪光即丁道尔氏现象。正常情况下,丁道尔氏现象阴性。由于炎症,房水内蛋白质及细胞数增加,当将裂隙灯点状光源照射到角膜上时,房水中即出现一道光束,将角膜和晶体连成一条光带,正有如飞尘满空间的房间射进一道光束之所见。 (3)角膜后壁沉着物:简称KP,由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组成,小点状,新鲜炎症时呈色灰白,随着炎症的消退而色变深。无数个小点在角膜后壁排列成三角形状,三角形之基底朝下。 4.虹膜纹理不清:虹膜炎时,虹膜血管扩张随之水肿浸润,色泽变暗,虹膜表面纹理不清,在肉芽肿性虹膜睫状体炎时,可望见虹膜结节,有深层和浅层两种。深层者位于瞳孔缘呈半透明小灰色团者称koeppew结节,多见于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早期,数目多少不一,可在数天内消失。浅层结节多在虹膜卷缩轮的附近,故为Busacca结节。此结节可很快消失,偶尔可形成老化和新生血管。炎症反复发作时,虹膜发生萎缩,其表面形成机化膜和新生血管,是为虹膜修复状态。 5.瞳孔缩小:在虹膜炎症早期,由于虹膜充血水肿,细胞浸润,以及渗出物毒素刺激瞳孔括约肌及开大肌同时收缩,而表现出瞳孔缩小,无对光反射或刘光反应不敏感。如后粘连广泛成一周,则称为瞳孔闭锁,因房水不能从后房流人前房,可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大量炎症渗出物覆盖在瞳孔区,机化后称为瞳孔膜闭。 6.玻璃体混浊:睫状体和玻璃体相邻,虹膜睫状全炎的细小尘埃及絮状渗出物可以侵入晶体后腔及玻璃体前部,使其混浊. 7.睫状压痛,指睫状体部位的压痛。检查时嘱患者下视,压者以手指于上睑触压眼球,有疼痛时为睫状压痛阳性,为睫状体部炎症的表现。 此外本病应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急性结膜炎(特别是流行季节易忽略)鉴别(见青光眼)。 【治疗措施】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必须诊断准确,治疗及时得当方可消除失明的危机,以保存较好的视力,其治疗原则如下: 1.散瞳:一旦诊断明确,立即进行散瞳,使瞳孔扩大,这是治疗的首要关键性措施。若一拖延,必然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散瞳药主要用阿托品类药物,即1%阿托品眼药水,每日3~6次,待瞳孔扩大,炎症稍解后,每日1~2次,以保持扩大瞳孔至炎症消退后半月至1月。以资巩固。 阿托品的作用主要是睫状机松弛减轻对动脉的压力,以增强色素膜的血液循环,减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使渗出减少,起到消炎作用,促使炎症吸收。此外,散大瞳孔,防止虹膜后粘连或使已形成的消除、解除或减轻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痉挛。使眼很好休息,达到止痛目的。 滴用阿托品时,必须压迫泪囊部,以免泪囊和鼻腔膜吸收后中毒,特别对小儿使用要慎重,对老年人尤其是前房狭窄伴有青光眼素质者也要慎之又慎。 如阿托品不能扩大瞳孔时,可加用1%可卡因和0.1%肾上腺等量混合液0.3ml,在粘连附近的结膜下注射,即所谓强力扩瞳。 2.皮质激素的应用:使用皮质类固醇可以减轻和控制炎症,起到抗炎抗过敏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组织水肿和渗出,减轻纤维组织增生和胶原沉积。抑制过敏反应。在用药2周以上者不要突然停药。酌情减量。 给药方法: 有口服药,滴眼剂或结膜下注射等方式:口服药开始时要给足量,以便迅速控制炎症,最后用最小最维持到炎症活动完全消退为主。 前葡萄膜炎局部滴用0.5%的松或0.05%地塞米松,每日4~5次,或每小时点一次,恢复期减少。有时亦可球结膜下注射即可。 对全葡萄膜炎或脉络膜炎患者,可用0.025%地塞米松0.3ml与结膜下或眼球筋膜下注射,或结合全身给药,病重者氢化可的松200~250mg或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这样足量可以到达眼内组织。 3.非激素性消炎剂:水杨酸钠保泰松及消炎痛有镇痛及消炎作用。主要抑制葡萄膜炎时前房中前列腺素的增高,以达到抗炎或降压的作用,常用的阿斯匹林0.5g,每日3次,消炎痛25mg,每日三次。 4.抗生素:若系化脓性前葡萄膜炎可局部或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 5.免疫治疗:对严重的葡萄膜炎和交感性眼炎,使用激素无效时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增强剂。以调整异常的免疫功能,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 ⑴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可以单独使用或配合类固醇治疗,常用口服量50~100mg,每日二次分服,连服2周为一疗程。静脉注射将100~200mg溶于20ml的生理卤水中,每日或隔日一次。应检查血象,防止副作用发作。 ⑵乙双吗啉(AT-1727),每次0.4g,每日三次,连服2~3周,停药1周,再用1~2个疗程。 ⑶痛可宁(chlocambucil,Leukeuan,苯丁酸氨芥):一般开始每日2mg,加重每日2~10mg,最大剂量每日不能超过20mg。 常用的免疫增强剂有左旋咪唑,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6.热敷或短波疗法: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炎症吸收。 7.对症治疗 ⑴对继发青光眼者可口服醋氨酰胺使眼压下降。 ⑵对虹膜膨隆者可行虹膜穿刺或虹膜切除。 ⑶对虹膜周边粘连引起继发青光眼者可行虹膜周边切除。 ⑷对并发白内障者可在炎症控制下行白内障摘除术。 【并发症】 1.角膜混浊:后弹力层皱褶和角膜上皮水泡样角膜炎病变,晚期发生角膜带状疱前。 2虹膜后粘连:虹膜炎时,由于纤维素性渗出,使虹膜的瞳孔缘与晶体前囊之间产生粘连。早期粘连可用扩瞳剂拉开。如果渗出物已机化,粘连牢固,用扩瞳剂不易拉开,或拉开部分粘连瞳孔呈花瓣状边缘不整。 3.瞳孔闭锁(seclusion of the pupil)虹膜后粘连全部纤维化后永远拉不开,且瞳孔一周的虹膜,后面与晶体前表面完全粘连,前后房水循环中断。 4.虹膜周边前粘连(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of iris)或房角粘连(goniosynechia)。由于后房压增加或渗出物蓄积使周边虹膜或虹膜根部与角膜后面粘连。 5.瞳也膜闭(occlusion of pupil):瞳孔区内沉积大量渗出物形成薄膜覆盖在晶体前表面。 6.虹膜膨隆(iris bombe):由于房水不能从后房向前流通,受阻在后房,使后房压力增加,房水蓄积使虹膜向前推移而呈膨隆状态。 7.并发白内障:虹膜炎症时,房水性质改变,房水中的炎症毒改变了晶体外在环境,从而也变了晶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导致晶体前后皮质都混浊,并很快形成完全性白内障。 8.继发性青光眼:由于房角粘连,瞳孔闭锁,加上急性炎症期血管扩张、血浆漏出,前房水粘稠度增高导致眼压升高,继发青光眼。 9.眼底病变:病变后期或严重病例可并发有黄斑水肿或囊样变性,或伴有视盘血管炎。 10.眼球萎缩:睫状体附近渗出性机化组织形成纤维膜牵引视网膜脱离,破坏睫状体使房水分泌减少,眼压减低。加上睫状体本身反复发炎变成坏死组织,导致眼球缩小而萎缩。 【诊断要点】 一、可有感染病灶,全身胶原性疾病等。 二、视力下降伴眼痛畏光流泪。 三、睫状或混合性充血、睫状区可有压痛。 四、角膜后灰白色或棕灰色沉着物,下方为多。 五、前房混浊,絮状渗出或前房积脓。 六、虹膜纹理不清,可有结节或萎缩纹,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瞳孔缘后粘连,或虹膜周边前粘连。 七、可引起角膜水肿,并发性白内障和玻璃体混浊。 八、急性炎症时与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急性结膜炎鉴别。 如发现睫状充血、瞳孔缩小<排除药物所致)、睫状压痛,应高度怀疑本病。如能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到前房水内的渗出现象,即可确诊。 【治疗要点】 一、病因治疗 二、散瞳阿托品,混合散瞳剂滴眼或结膜下注射。最重要常用1%阿托品眼药水 三、皮质类固醇局部使用为主,滴眼或结膜下注射,酌情全身使用。常用地塞米松眼药水 四、抗前列腺素药:常用消炎痛 五、抗生素有病灶感染者全身使用。 六、中药治疗。 七、理疗。 八、减少光线刺激,可戴有色眼镜。 【治疗措施】 1.西医药治疗 (1)散瞳:对于抑制炎症、减少渗出和防止后粘连都极为有利。常用药为阿托品液或膏,如用阿托品液,应注意压迫泪囊,以防中毒(因用1%—2%阿托晶液浓度较高)。 (2)皮质类固醇 ①轻者可只滴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眼药水,每日滴4—8次。 ②较重者可配合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每次2.5-3mg,每日或隔日1次。 ③严重者还应配合全身用药,静脉或口服激素。如强的松每日可用30—60mg,早8点顿服,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 (3)湿热敷,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2.中医药治疗:本病中医称为瞳神剿、症,辨症治疗效果较好,可采用中西医结合。 (1)肝经风热:眼痛、头痛、畏光流泪,抱轮红赤,睫状压痛,角膜后壁沉着物,房水混浊,或口干,舌红苔薄,脉弦数。 治法:疏肝散风清热。 方药:见匐行性角膜炎。患眼赤痛甚,选加生地、丹皮、丹参、茺蔚子。 (2)肝胆火炽:瞳神甚小,珠痛拒按,痛连眉梭,房水混浊,兼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虹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泻肝胆。 方药:见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可加丹皮、赤芍等。 (3)风湿夹热:眼部症状加头重胸闷,肢节酸痛,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治法:祛风除湿清热。 方药:防风、蔓荆子、前胡、羌活、白芷、防已、黄连各10克,黄柏、知母、黄芩、栀于各12克,生地15克,寒水石45克,生甘草6克。 (4)虚火上炎:病之后期巳成慢性,红赤较轻或不红而时痛,瞳神干缺,眼内干涩不舒,兼见虚烦不眠,手足心热,舌燥咽干,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清肝明目。 方药:知母、黄柏、山萸肉、泽泻、山药、茯苓各12克,熟地20克,丹皮10克,丹参20克,决明子15克。 【预防与调养】 1.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治疗。 2.心情舒畅.防止急躁,充分睡眠有利疾病痊愈。 3.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食品。 【疗效评价】 1.治愈:眼痛消除,睫状充血消失,房水Tydakk氏现象阴性,视力提高; 2.好转:眼痛消除,睫状充血消失,房水混浊减轻,角膜后沈着物减少;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出现并发症。 【专家提示】 本病早期有些病人只是表现为眼红,无明显眼痛及视力下降,因此,往往会不加重视,不及时去医院诊治,或者自己去药店购买眼药水点眼;也有一些人去一些专科设备条件较差的医疗单位诊治,因为没有必要的眼科设备如裂隙灯等检查设备,使得病人的轻微的前房混浊或角膜后沈着物等改变不能发现,容易误诊为“红眼病”,因为未能得到及时的散瞳等治疗而发生青光眼等并发症的情况在临床上并非罕见。 当然,有些病人即使去到较大的医疗单位就诊,因为未给以仔细检查或未作裂隙灯检查而误诊为“红眼病”也时有发生。因此,对于“红眼”不要只是考虑到“红眼病”。 本病的治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散瞳治疗,但是在点阿托品散瞳时,尤其对于儿童,一定要注意压迫泪囊区,以免因药物吸收而引起中毒。另外,本病“治愈”后,有些病人可以出现反复发作,要注意避免一些诱因如“感冒,扁桃体炎,风湿病”等,平时起居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一旦出现眼红痛要及时就诊和治疗。
实际上,想要摘镜得分情况而定!首先,少数近视性弱视的孩子确实要终身戴镜。其次,一些伴有中、高度远视的弱视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这部分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长大后是有很大机会摘掉眼镜的。弱视治愈后若想摘镜,要达到这四个标准:参照上述条件,弱视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摘镜后又不影响学习生活的话,那就可以按医嘱摘掉了。当然,治愈后如不科学用眼还是有可能造成近视的,要是这样又得戴矫正眼镜了,请警惕!
青光眼是一种最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眼压升高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降低眼压仍是目前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实践和研究也证实,将眼压控制在“目标眼压”或更低水平患者视神经病变的进展可以明显减缓或停止。但近年来研究也表明,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流行病学资料提示,青光眼是个多因素的疾病。视神经的缺血缺氧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果药物在降低眼压的同时减少了视乳头的血液供应,则不利于青光眼的治疗。因此研究降眼压药物对眼部血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适利达、派立明和噻吗心安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降眼压作用和对眼血流的影响,以期对三种常用的局部降眼压药作出较客观全面评价。结论: 1. 0.005%适利达、1%派立明及0.5%噻吗洛尔滴眼液均能有效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2. 三种药物连续应用12周,适利达降眼压作用最强且作用平稳;噻吗心安与派立明降眼压幅度相当,但不及派立明降眼压平稳,其长期应用效果减弱,出现“长期漂移”现象。3. 适利达和派立明能改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部血流,且前者优于后者;噻吗心安对眼血流无明显改善作用。
斜视、弱视是小儿眼科常见病,如果在3岁以前能够及时发现并治疗,就可以维护或恢复眼睛的视觉功能。但是,由于被视为非致盲性眼病,而且症状不明显,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孩子是考大学体检时才被查出病情,但已经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会造成严重妨碍。所以提醒广大家长们:斜视、弱视是严重危害患儿视力和双眼视功能的眼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弱 视 背景:弱视是儿童严重影响视力的、病因清楚的、可治愈的常见眼病。弱视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病, 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可能造成患儿单眼或双眼视觉的终身损害或残疾。 现状及发病率:美国3~5岁儿童弱视患病率为2.9%~3.9%;澳大利亚6岁儿童为0.9%, 韩国儿童为0.4%, 日本6~12岁儿童为0.14%。我国儿童弱视的患病率约占2%~4%, 我国弱视斜视防治组(1985)对大龄学龄前儿童普查,弱视患病率为2.8%,它的存在使双眼视功能不完善,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质量。 原因: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眼底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间发生竞争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制定的弱视定义是眼部无器质性病变, 以功能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且不能矫正者, 后来强调在诊断时应注意患者的年龄因素。 视觉发育的关键期:Hubel和Wiesel1970年进行了大量的小猫实验,提出了视觉系统敏感期的概念。认为在敏感期内视皮层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人类视觉系统敏感期从出生时开始,2~3岁时可塑性最强,6岁以后明显减弱,9岁左右敏感期结束。超过关键期视觉发育成熟后可抵制弱视诱发因素。 后果:弱视的典型临床表现:最佳矫正视力不能达到0.9;有光觉、色觉异常和拥挤现象;旁中心注视;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低下;电生理检查P-VEP波振幅下降,潜伏期延长。 早发现:弱视的治疗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疗效越高,这一点国内外报道都是一致的。成人后则治愈基本无望。有报道7岁治愈率达82%~83%,大于7岁的儿童治愈率达46%~64%。13岁后眼-大脑皮层神经通路基本发育完善,视力提高的希望越来越小,治疗的困难越来越大。弱视筛查年龄建议儿童视力筛查开始年龄为1岁。1~3岁儿童, 可采用眼底瞳孔反射照相法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或屈光间质混浊等弱视危险因素。大于3岁儿童开始视力筛查, 视力表可采用国际上通用的logMar视力表或图形视力表。 弱视分类:1)形觉剥夺性弱视(如严重的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致密的角膜混浊或屈光间质混浊)。2)斜视性弱视。(抑制斜视眼导致该眼的视力低下和弱视形成)。3)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屈光度相差较大)。4)屈光不正性弱视(近视、远视或散光)。屈光不正矫正以后,远视力≤0.1者为重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2-0.5者为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6-0.8者为轻度弱视。 早诊断:弱视主要在1~3岁形成,因此原则上弱视治疗愈早愈好。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斜视等疾病引起的形觉剥夺,必须及早去除原发疾病。 早治疗:很多家长认为,弱视应等上学以后再治疗,那时孩子也懂事了,治疗起来容易配合,其实这是错误的。弱视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一些研究表明:2岁以内为关键期,8岁以前为敏感期,超过14岁后治疗效果就可疑。成年以后再治疗,效果不佳。但是,不要机械的划定某一年龄为弱视不能治疗的界限,超过上述年龄后也不能放弃治疗,有些成人弱视经合理治疗、积极配合,视力也能逐渐提高,但其治疗的敏感性不如儿童。 1、治疗目的:由于弱视患儿没有完善的双眼单视功能而不能从事各种精细工作,弱视的治疗目的,不仅是获得正常视力,还希望能建立良好的立体视和双眼视等高级视功能。 2.治疗机理:消除对弱视眼的抑制,使弱视眼接受更多的形觉刺激,改变双眼间的异常相互作用,促使视路功能正常化,恢复弱视眼所驱动的皮层细胞功能。 3、治疗方法:1)主动疗法:解除弱视眼的形觉剥夺,加强对弱视眼黄斑中心凹正常的视觉刺激,如合理矫正屈光不正(戴镜)、视刺激疗法、精细作业、增视疗法和红光治疗仪等。2)被动疗法:遮盖或压抑主导眼,消除健眼对弱视眼的异常相互作用,如遮盖法和压抑疗法等。3)药物辅助疗法:左旋多巴治疗弱视,机理是通过解除对弱视眼的压抑来提高视力,减小暗点。 儿童弱视经治疗后,视力恢复到正常,很多家长认为从此可以不用治疗,这是错误的。使弱视眼视力恢复正常,仅是治疗的第一步,以后还要训练双眼单视,融合,立体视功能,如不作进一步训练,原来取得的正常视力也将是不稳固的,也容易复发。 什么叫斜视? 两眼的协调运动由大脑皮层中枢所控制,当眼球运动系统处于完全平衡状态时,两只眼能成为同一个功能单位,双眼注视时,不出现偏斜,被注视的物体会同时在双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上成像,此状态称正位眼;如果中枢管制失调,眼外肌力量不平衡,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视轴呈分离状态,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称为斜视。 斜视的分类: 一般分为 1. 共同性斜视:各方向眼球运动无障碍,可为先天性也可以是后天性。。 2. 非共同性斜视(或称麻痹性斜视):某一方向或多个方向眼球运动出现障碍,常常感觉一个物体变成两个物体,称为复视,一般为后天性。 3. 特殊类型斜视 还可以根据调解情况分为调节性或非调节性,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先天性或后天性,根据出现频率分为间歇性或恒定性等。 斜视有哪些危害? (1)斜视性弱视:儿童时期的单眼恒定性斜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矫治,由于双眼不能同时对同一物体协同聚焦,两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分别接受两个不同的物象,传入大脑视觉中枢相互竞争,大脑主动抑制斜视眼传入的视冲动,斜视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功能被抑制废用,久之就会导致视觉功能退化,视力下降,形成弱视,轻者经过及时治疗视力可以恢复,重者一旦形成偏心注视,则会成为不可逆性重度顽固性弱视。 (2)双眼视功能障碍:由于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从而导致双眼同时视觉功能障碍及大脑高级视觉融合功能和立体视觉功能下降或丧失。 (3)有碍美观,影响儿童心理生理发育。 斜视的矫治方法及最佳矫治时机 斜视应在儿童时期及时矫治,很多家长多从是否影响了美观的角度考虑手术时机,其实从医学的角度出发矫治斜视目的绝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维护或恢复双眼同时视觉,因此,最佳治疗的时机应该在儿童时期尚未影响视功能之时。 不同类型的斜视可以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法,总体分为戴眼镜矫治和手术矫治两种,应该由专业医生掌握。斜视治疗原则: 1. 首先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散瞳验光)矫正屈光不正,了解调节因素对斜视的影响。对于完全调节性因素造成的内斜视是可以通过戴眼镜矫正的,不需要手术。 2. 对双眼视力不等的弱视,先治疗弱视, 待双眼视力平衡或接近后即可手术治疗,切不可等到长大后才手术,因为这样达到的仅是美容性治愈,却丧失了功能性治愈的可能,且造成不良的心理障碍。 3. 非共同性斜视只有当去除麻痹病因或已证明其病情稳定六个月以上,可考虑手术治疗。 4.术后继续进行双眼弱视、双眼单视功能训练治疗。 对斜视、弱视治疗认识上的常见误区: 1、 家长不接受配眼镜或喜欢戴低矫镜片:考虑最多的是孩子小,戴镜不方便,不美观,担心影响鼻梁发育或引起眼镜变形。其实,儿童眼镜已不是商品属性,是治疗手段,并且不会影响颜面发育。针对弱视治疗的眼镜应遵从小儿眼科专科医生意见,不宜低矫。 2、 家长没有认识斜视对儿童视功能损害的严重影响,仅从美容角度考虑斜视,手术时机往往选在年长后,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害。 3、家长对弱视治疗重视不足,不能够长期坚持。弱视是一种特殊儿童眼病,治疗上以物理光学手段为主,而非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其过程较长。 病例1:某男,6岁,体检发现左眼视力欠佳。查见:右眼100度远视,视力1.0,左眼600度远视,矫正视力0.1,中心注视,诊断为左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过程中,家长积极配合,严格按医嘱配镜+遮盖+视觉刺激训练治疗,六个月后左眼矫正视力达到0.9。 病例2:某男,3岁,生后四个月发现右眼内斜视,家长未听从医院曾给予的遮盖+手术治疗建议,三岁后来诊,检查发现右眼内斜25°,注视不稳,视力极差,眼底检查不能用黄斑中心凹注视(偏心注视)。诊断:右眼斜视性弱视。斜视导致了重度顽固性弱视,治疗上错过了最好时机,视力很难恢复,此时手术只解决美观问题。 病例3、某女,5岁,右眼800度远视,左眼850度远视。戴镜二年,右450度,视力0.4,左500度,视力0.4。诊断:屈光不正性弱视 治疗意见:既往戴镜矫正不足是弱视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故调整配镜处方,提高配镜度数,配合弱视训练,三月后,双眼视力明显提升,六月后双眼均达0.8。
一、 弱视的定义我国斜视专业组1987年确定:凡眼球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9,或两眼矫正视力相差2行者为弱视。弱视是儿童发育期最常见的眼病,其发生率为2%~3%。二、 弱视的病因 (一)双眼竞争学说 在出生后的视觉发育过程中,双眼视觉输入不等,大脑皮质中枢引发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的竞争,造成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二)剥夺学说 弱视是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造成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三、 弱视的分类(一)按病因分类1、 斜视性弱视 由于斜视引起的复视及混淆视,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大脑皮质中枢主动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使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视。2、 屈光不正性弱视 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未经矫正的屈光不正患者,虽经调节仍无法在看远或看近时将影像聚焦在视网膜上,日久引起弱视。3、 屈光参差性弱视 一眼或双眼有屈光不正,双眼屈光参差较大,球镜≥1.50D,柱镜≥1.00D,致使双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融合困难,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重的一眼,日久便形成弱视。4、 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幼儿期,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或外伤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或遮盖一眼过久,妨碍外界物体对视觉的刺激,因而使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产生弱视。5、 先天性弱视 原因不明,发生在婴儿出生时,因为视功能尚未发育故预后极差。(1)、器质性弱视 出生时视网膜或视路有出血,影响视觉发育。(2)、眼球震颤性弱视和色盲性弱视等。(二) 按弱视程度分类1、 轻度弱视 视力在0.8~0.6。2、 中度弱视 视力在0.5~0.2。3、 轻度弱视 视力≤0.1。四、 弱视的治疗视力发育在2岁以内为关键期,2~5岁为敏感期,6~12岁为可塑期,12岁以后不在发育。弱视的治疗与年龄有关,应早期治疗。(一)矫正屈光不正 正确的屈光检查及合理的配戴眼镜。首先应散瞳验光,准确矫正屈光不正。(二)遮盖疗法遮盖疗法是古老而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它是治疗儿童弱视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方法之一1、单眼严格遮盖法:适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患儿。这类患儿往往一眼视力较好,而另一眼因抑制较深,视力较差。方法为:用黑布眼罩严密遮盖视力比较好的眼,强迫弱视眼看东西,使其受到刺激锻炼,逐渐消除抑制,使视力提高,对于3岁以下的弱视患儿,可连续遮盖3天后,放开1天。3岁以上患儿可连续遮盖3一5天,放开1天。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检查弱视眼视力变化情况,每半月复查一次视力,同时要注意健眼视力,防止发生因遮盖而引起的视力减退。2、双眼交替遮盖法:适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单眼斜视性弱视。如果弱视双眼视力相等,可采用双眼等量交替遮盖。方法为:左右眼分别遮盖3天;如果双眼视力有差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4:l或5:1的方法,即遮盖视力较好的眼4天,然后改遮盖视力较差的眼1天,使视力差的眼更多地看东西得以锻炼,促使视力提高快些,以求达到双眼视力平衡上升的目的。3、半遮盖法:适用于弱视眼视力上升到0.7以上的患儿。方法为:使用半透明的塑料薄膜遮盖健眼,人为地造成健眼视力低于弱视眼,使弱视眼有更多的机会看东西,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与完善。4、短小遮盖法:适用于弱视眼视力已恢复正常但仍低于健眼者,为巩固疗效,可在做作业或看书时遮盖健眼,平时不遮盖。(三)精细目力训练:是对于弱视眼的一种特别应用锻炼,有利于视觉发育和提高视力。精细目力训练方法很多,应根据弱视患儿的年龄、智力和视力等情况选用,也可经常变更训练方法。例如:用丝线穿缝针,缝针大小可根据视力情况决定。也可练习刺绣、描图、绘画、书法等。精细目力训练必须使用弱视眼,每天1次,每次10~15分钟。精细目力训练是儿童弱视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家长要重视这种简便易行的训练,常抓不懈。(四)弱视治疗仪:如脉冲红光疗法、光刷、光栅,适用于各种弱视患儿,每天照射1-2次,每次15分钟,3个月为一个疗程。后像灯适用于非中心注视的弱视。(五)脑力影像弱视治疗:是一种来自美国全新的弱视治疗方法,是个性化的治疗 因为视觉系统是一个光学的信息处理机制系统。从眼睛一直延伸到大脑,眼睛就是摄像机的镜头,从我们周围捕捉视觉信号,然后传送到大脑的某个特定位置(视皮层),并在那里进行视觉信息处理,图像的清晰程度依赖于通过眼睛所接受的输入信号和大脑里的视觉处理机构。 我们利用大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特定的视觉刺激和视觉学习,激活视觉信号通路,矫治和改善大脑神经系统的信号加工处理能,达到为孩子治疗弱视的目的。临床上我们通过多种刺激模式(条栅、正弦波、裂隙光、棋盘格、螺旋线,甚至一些艺术作品的画面等波形及光谱以及一些特殊的视觉信号)刺激视觉通道,增强视网膜细胞对光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辅以手眼协调运动,能加速视觉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从而显著提高弱视眼视力,因此命名为脑力影像治疗系统.这种最新的神经视觉治疗技术,是一种基于神经生物刺激的,互动的,可跟踪的,并适合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进展程度的个性化的治疗系统。 我们眼科医生通在医院为弱视孩子进行视觉信息加工功能状态检查,在初诊时了解弱视患儿的视觉功能情况,根据每个孩子检查结果的不同以确定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弱视治疗后,复诊时通过视力,视觉信息功能检查分析每个患儿的视觉功能进步情况,并适时调整参数,配以不同的网络刺激治疗模板,以进行下一步治疗。因此说它是个性化的治疗。(脑力影像内容介绍来源于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六)综合疗法:由于各种治疗方法机理不尽相同,所以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优越。一眼弱视患儿,首先常规遮盖健眼,给弱视眼更多的注视锻炼,配合精细目力训练、弱视治疗仪刺激等。有偏心注视的弱视可选择后像法等,经数月治疗后如果弱视眼视力提高,可去医院作进一步治疗(如视力上升至0.6时可用固视机进行融合训练)。
睑板腺囊肿又叫霰粒肿,是因为睑板腺的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1.什么原因引起的霰粒肿呢? 一般认为可能与慢性结膜炎,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或者缺乏维生素A等有关。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宝宝脾气大,爱上火,饮食油腻,挑食等也容易长霰粒肿。 2.那什么是霰粒肿呢? 霰粒肿一般无红肿痛的症状,可单发可多发,一般于眼睑皮下触及圆形硬结,边界清楚,大小不等,对应结膜呈现暗红色。有部分霰粒肿突出结膜面形成息肉,较大的霰粒肿可使局部皮肤隆起,比较小的还不易发现。 在眼科门诊,很多家长因为宝宝眼睑肿了,或者眼睛往上看时,或者闭眼睛时发现长小包了而来就诊。 3.怎样治疗呢? 特别小的可以局部敷眼,点眼药水让其自行吸收;稍大的早期可以局麻下连同囊壁一起刮除;若未及时治疗,霰粒肿可能会长到皮肤面,突出皮肤面的就需要全麻下手术切除了。 4.霰粒肿和麦粒肿一样吗? 不一样,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麦粒肿是因为感染引起,起病较快,有红肿疼的表现,一般经抗感染治疗后自行消退,若形成局限脓肿的可以切开排脓。霰粒肿一般病程比较长,几周甚至几个月,但是如果霰粒肿合并感染后,表现类似麦粒肿,所以需要等炎症消退再行手术切除。 5.霰粒肿不做手术行吗? 大部分的霰粒肿是需要手术治疗的。我确实见过,有的宝宝霰粒肿自愈了。还有一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觉得没事,更有家长认为霰粒肿长破了流了脓水就好了,其实则不然,等霰粒肿长到皮肤面就需要在全麻下做手术了。 6.做霰粒肿手术会留疤吗? 结膜面的霰粒肿是在结膜做切口,术后没有瘢痕,外观和正常眼睑一样;皮肤面的霰粒肿需要在皮肤上做切口,可能会留疤,但是规整的,瘢痕大小和宝宝体质有关系。因此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延误病情,不耽误孩子。 本文系刘秀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什么叫眼屈光不正? 人眼通过角膜和晶状体将外界光线折射聚焦在眼底视网膜上,从而使人眼能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这种将光线折射作用被称为屈光,当人眼屈光能力不完善时就称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2.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近视的形成原因主要分遗传和环境。遗传是近视眼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近距离用眼过多是主要的环境因素。不同类型的近视,遗传和环境因素所占比重不同。对单纯性近视而言,遗传和环境因素约各起一半作用,遗传因素略大于环境因素;病理性近视遗传因素较大。3.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近视发展或治愈近视? 由于近视发病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无法建立针对发病机制的有效防治措施,目前尚没有很好方法可以防止近视发展,也没有方法治愈近视。现有的方法仅是补偿和矫正眼屈光不正如戴矫正眼镜和激光手术治疗等。但是我们也不能放弃积极的近视防治工作,从与近视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入手,注意用眼卫生,积极改善用眼环境以及眼睛的营养,减缓视疲劳,其中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①养成良好的阅读、写字习惯和保持端正的姿势,眼睛距离书本不少于25-30厘米,不要在运动的车上看书,每连续阅读半小时左右应休息5分钟(最好能闭目休息一会); ②减轻学习负担,避免长时间看书、写作、上网、打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熬夜等,保持充足的睡眠,用电脑时应多眨眼睛或每隔半小时闭目休息几分钟; ③改善视觉环境,如合适的照明(不可太暗也不可太亮),提高眼睛的对比度,增加被视物体的尺寸,减少被视物体的细节和频闪变化等; ④提高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 ⑤注意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等。 ⑥定期做视力检查,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4.为什么儿童配镜需要散瞳验光? 所谓“散瞳验光”,医学上称为睫状肌麻痹验光。儿童眼的调节力很强,不散瞳验光容易出现误差,散瞳验光通过睫状肌麻痹剂消除眼调节,从而得出眼的真实的屈光度数,以便验配出合适的眼镜。5. 散瞳验光对眼睛有危害么? 散瞳验光对眼睛没有危害。散瞳剂的作用使眼睫状肌麻痹和瞳孔散大,可出现畏光和视近模糊现象。快速散瞳剂6到8个小时药效作用消失,瞳孔恢复如初。慢速散瞳剂即阿托品散瞳可能需2到3周药效作用消失。少数人使用阿托品散瞳可能会出现面红口干﹑头晕﹑心慌等症状。对于青光眼或眼压升高倾向者禁用散瞳剂。6.哪些儿童需要阿托品散瞳验光? 用1%阿托品散瞳,能最大限度地去除眼调节力。对于有远视或散光造成的弱视、或有眼位不正、或近视快速散瞳矫正视力不好的儿童一般要用阿托品散瞳验光。7. 戴近视眼镜度数会越来越深吗? 近视的发展是随着人的生长发育而发展,当发育停止后(18岁以后)眼球一般也停止发育,近视也停止继续发展,个别高度近视18岁后有可能仍发展。所以近视的形成和发展是眼球一种过度发育及近距离用眼过多的表现,对学龄儿童近视不管是否戴近视矫正眼镜,近视都有可能发展。因此从表面看是戴了近视眼镜后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其实是眼球发育的结果。8.眼镜配好后是常戴好还是用时戴不用时不戴好? 近视度数在300度以内没有弱视可以在视远看不清楚的状态下配戴,如上课、看电视等,在近距离阅读写字和运动时可以不戴眼镜;如果在300度以上就要经常戴。两只眼相差较大时也要经常配戴。若是远视镜、散光镜不管是轻、中、高度都要经常戴,这样可以减少调节带来的不适症状。9.常戴眼镜会使眼睛变形吗? 戴眼镜能使眼睛变形,这只是一种对比错觉,只是通过近视镜片看,眼睛显得小了,看惯了戴眼镜时的眼睛形状,一摘掉眼镜时,就会感觉到眼睛的样子变了,通常所见到的高度近视者眼球突出,是病理性近视眼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其发生和加重,与是否经常戴镜无关,验配精确的眼镜不会损伤眼睛,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10.配镜后还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比较合适呢? 眼睛的屈光状态会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发育有所改变,少年儿童一般要每隔6个月复查一次,学龄前孩子有条件最好每三个月就复查一次,成人每年定期复查一次,以便及时了解视力的控制情况,尽早发现是否有屈光度迅速发展的可能,及时跟进治疗或更换更为合适的眼镜。11.为什么不能戴着角膜接触镜过夜呢? 戴角膜接触镜过夜可导致角膜的缺氧,同时眼结膜囊内的有形物质很容易沉积在隐形眼镜上影响角膜接触镜的使用;造成角膜周边产生新生血管、角膜水肿、上皮细胞受损等,同时易引起炎症。因此不能戴着角膜接触镜过夜。12.什么是弱视? 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异常为主引起的远视力≤0.9,且不能矫正者均为弱视。13.引起弱视的原因有哪些? 有先天性弱视和发育性弱视,发育性弱视包括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屈光不正性和形觉剥夺性弱视。14.弱视为什么要早期发现? 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是密切相关的,年龄愈小治疗效果越好,在8--9岁之前效果最佳;相反,如果错过治疗时机,治疗难以奏效。超过12岁,治疗效果很差。所以弱视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15.弱视对儿童视功能有什么影响? 弱视患儿不仅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更重要的是弱视患儿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因立体视的缺乏,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方位,位置和远近。弱视眼如果得不到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将来择业也会遇到问题,无法从事飞行员、驾驶员、医生等工作。16. 弱视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弱视的治疗首先是要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遮盖、视觉刺激及精细家庭作业等弱视治疗,弱视治疗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17.激光治疗眼屈光不正原理是什么? 利用准分子激光(193nm波长激光)将角膜前表面切削非常少的部分,改变角膜形状,从而改变其屈光力,达到治疗眼屈光不正的目的。18.激光治疗眼屈光不正安全吗?有什么副作用? 激光治疗眼屈光不正已被证实为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一般来讲,只要手术适应症掌握好,很少有副作用,但由于是一种手术,理论上存在手术并发症如手术不能完成或术后少数高度数病人出现夜视力差、眩光、屈光回退(即所谓“反弹”)等情况。19.激光治疗眼屈光不正手术效果持久吗? 该手术要求年满18岁,且屈光度数稳定才予手术,只要术后合理用眼,治疗效果是持久的。20.手术后视力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术后裸眼视力一般可达术前戴眼镜最好矫正视力,但对高度近视患者,可能部分达不到术前最好矫正视力。21.哪些人适合手术? ①患者本人有不戴眼镜并想提高视力的需求; ②年龄18周岁以上; ③屈光度数稳定1~2年以上; ④没有手术禁止症。22.哪些人不适合手术? ①眼部患有急性炎症病变如结膜炎、角膜炎和泪囊炎等; ②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病变患者; ③患有严重干眼症、青光眼、糖尿病、胶原性疾病者和瘢痕体质者; ④圆锥角膜患者; ⑤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 ⑥戴镜矫正视力极差的重度弱视者; ⑦突眼症、眼睑闭合不全; ⑧对视力要求极高、对手术思想顾虑较大者。23.激光手术有那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①PRK:早期手术方式,简单、安全;但适应低中度数近视,术后视力恢复慢、术后反应重如眼疼痛、流泪等,现临床应用较少; ②LASIK: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适应范围广、术后视力恢复快、反应轻,但技术要求高; ③LASEK:结合PRK和LASIK的优点,适应范围广、安全、术后视力恢复慢、术后反应介于LASIK与PRK之间; ④Epi-LASIK:是LASIK的一种改进方法,更适用于一些簿角膜、高度近视患者。24.什么是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 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是指使用角膜地形图和波前像差引导来进行的手术切削方式,与标准化的手术相比较,这种手术切削更精确、术后视觉质量更好。25.手术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①术前三周内勿戴硬质隐形眼镜,术前1~2周内勿戴软质隐形眼镜; ②术前1~3天请遵医嘱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③术前一日请洗头洗澡做好个人卫生,手术当天请勿使用任何化妆品和香水,以免影响手术; ④女性患者手术最好避免月经期。26.激光手术后应注意什么? ①LASIK 患者术后一般无明显不适,少数患者术后会有轻微的异物感、疼痛、流泪等症状,这是正常的术后反应,一般都能耐受,不需处理。术后第一天复查,并遵医嘱点眼药水及复诊,术后需点眼药水约4周; ②LASEK 及PRK患者术后有眼睛刺痛、异物感、流泪等症状,均属术后正常反应,可服用术前医生开的药物缓解症状。术后三天,每日换药,术后需点眼药水4个月; ③术后当天绝对禁止揉眼,不要洗头不要淋浴,避免外伤; ④术后必须遵医嘱按时到医院复查,随访的目的是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并发症,以保证手术效果。文章来源: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屈光在不断的变化,所以需定期检查,从3岁半开始,每半年检查一次,若发现视力异常,需及时进行散瞳验光,8周岁以下孩子,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视力下降,均应进行阿托品慢速散瞳(点眼3-5天,药效3周左右消失);8周岁以上患儿,单纯近视或(和)低度数散光,可考虑美多丽或复方托吡卡胺快速散瞳(连续点药4次,药效6-8小时消失);对任何年龄的弱视患儿、内斜视患儿,首次治疗均应采用阿托品慢速散瞳。散瞳的目的:放松眼睛调节;明确屈光性质和屈光度数。
复发性或多发性霰粒肿患儿多为经过一次或多次霰粒肿切除手术后霰粒肿仍反复发作、或多处发作,家长们为此伤透了脑筋。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们参考:1、有复发性或多发性霰粒肿倾向的患儿,建议手术前或手术后中医科或中医院的眼科挂号会诊。一般此类患儿有脾胃不和、肝火旺盛、积食、便秘等症候,需要联合中药调理,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2、有复发性或多发性霰粒肿倾向的患儿,建议手术后1-2个月眼科门诊复查,医生检查是否有早期出现的包块,定期进行睑板腺按摩,疏通睑板腺管口,能够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3、注意宝宝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眼睛疲劳抵抗力下降也会诱发睑板腺阻塞导致霰粒肿复发或多发。4、饮食均衡,不偏食,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避免偏食或进食过多油腻、油炸食物;秋冬季在室内避免为孩子穿过多衣服,居室保持通风,防止宝宝上火;注意幼儿心理疏导,避免孩子急躁易怒情绪。 <转自北京儿童医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