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0年1月13日在全球范围内启动一项旨在引起各国政府、医疗研究机构、民众以及社会各界对骨骼疾病重视的“骨与关节十年”。其中包括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OA是一种常见疾病,对人数健康的影响程度以及所造成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我国卫生部也于2001年10月12日举办了“世界关节炎日”宣传活动,并决定设立“卫生部关节炎防治教育计划基金”。在该基金的支持下,组织国内骨科和风湿免疫科专家起草了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它为全国医师进行OA诊治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导。但该指南(草案)出版至今已4年余,尤其近些年来,随着对OA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深入,该指南中存在诸多亟待更新的内容,因此在借鉴国外OA指南以及文献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上版指南进行了修订。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实施时仍须根据患者以及具体的医疗情况而定。采取各种预防及治疗措施前,应参阅相关产品说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韩煜 二、概述 OA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OA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75岁的人群则达80%。该病的致残率可高达53%。OA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膝、脊柱(颈椎和腰椎)、髋、踝、手等关节。 三、分类 OA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OA多发生于中老年,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继发性OA可发生于青壮年,可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和体征 1.关节疼痛及压痛: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晚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关节局部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关节僵硬:在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也称之晨僵,活动后可缓解。关节僵硬在气压降低或空气湿度增加时加重,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分数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30min。 3.关节肿大:手部关节肿大变形明显,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部分膝关节因骨赘形成或关节积液也会造成关节肿大。 4.骨摩擦音(感):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关节活动时出现骨摩擦音(感),多见于膝关节。 5.关节无力、活动障碍:关节疼痛、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可引起关节无力,行走时软腿或关节绞锁,不能完全伸直或活动障碍。 (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标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C反应蛋白(CRP)和血细胞沉降率(ESR)轻度升高。继发性OA患者可出现原发病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三)X线检查: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积液,部分关节内可见游离体或关节变形。 五、诊断要点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X线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诊断OA,具体可参照(图1)OA的诊断与评估流程进行诊断。本指南提出膝关节和髋关节OA诊断标准,供参考(表1,2)。本诊断标准基本参照Altman制定的标准并经部分骨科专家讨论确定。图1OA的诊断与评估流程表1膝关节OA诊断标准序号条件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l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min6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注: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OA 表2髋关节OA诊断标准序号条件1近1个月反复髋关节疼痛2血细胞沉降率≤20mm/1h3X线片示骨赘形成,髋臼缘增生4X线片示髋关节间隙变窄 注:满足诊断标准1+2+3条或1+3+4条,可诊断髋关节OA 六、治疗 OA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OA的总体治疗原则是非药物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必要时手术治疗,治疗应个体化。结合病人自身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自身危险因素、病变部位及程度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非药物治疗:是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的基础。对于初次就诊且症状不重的OA患者非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目的是减轻疼痛、改善功能,使患者能够很好地认识疾病的性质和预后。 1.患者教育:自我行为疗法(减少不合理的运动,适量活动,避免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减少或避免爬楼梯),减肥,有氧锻炼(如游泳、自行车等),关节功能训练(如膝关节在非负重位下屈伸活动,以保持关节最大活动度),肌力训练(如髋关节OA应注意外展肌群的训练)等。 2.物理治疗:主要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包括热疗、水疗、超声波、针灸、按摩、牵引、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 3.行动支持:主要减少受累关节负重,可采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 4.改变负重力线:根据OA所伴发的内翻或外翻畸形情况,采用相应的矫形支具或矫形鞋,以平衡各关节面的负荷。 (二)药物治疗:如非药物治疗无效,可根据关节疼痛情况选择药物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对于手和膝关节OA,在采用口服药前,建议首先选择局部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乳胶剂、膏剂、贴剂和非NSAIDs擦剂(辣椒碱等)。局部外用药可以有效缓解关节轻中度疼痛,且不良反应轻微。对于中重度疼痛可联合使用局部药物与口服NSAIDs。 2.全身镇痛药物:依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药物、针剂以及栓剂。 (1)用药原则:①用药前进行风险评估,关注潜在内科疾病风险。②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剂量个体化。③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避免过量用药及同类药物重复或叠加使用。④用药3个月,根据病情选择检查血、大便常规、大便潜血及肝肾功能。 (2)用药方法:①OA患者一般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000mg。②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效果不佳的OA患者,在权衡患者胃肠道、肝、肾、心血管疾病风险后,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NSAIDs(表3)。口服NSAID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在个体患者中不完全相同,应参阅药物说明书并评估NSAIDs的危险因素(表4)后选择性用药。如果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危险性较高,可选用非选择性NSAIDs加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或米索前列醇等胃黏膜保护剂,或选择性COX-2抑制剂。③其他镇痛药物。NSAIDs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OA患者,可使用曲马多、阿片类镇痛剂,或对乙酰氨基酚与阿片类的复方制剂。 表3常用于OA治疗的NSAIDs 分类英文半衰期(h)每日总剂量(mg)每次剂量(mg)次/日丙酸衍生物布洛芬ibuprofen21200~2400400~6003~4萘普生naproxen14500~1000250~5002洛索洛芬loxoprofen1.2180603苯酰酸衍生物双氯芬酸diclofenac275~15025~502~3吲哚酰酸类舒林酸sulindac184002002阿西美辛acemetacin390~18030~603吡喃羧酸类依托度酸etodolac8.3400~1000400~10001非酸性类萘丁美酮nabumetone241000~200010001~2昔康类美洛昔康meloxicam207.5~157.5~151磺酰苯胺类尼美舒利nimesulide2-5400100~2002昔布类塞来昔布celecoxib11200100~2001~2其他镇痛药物氨酚曲马多paracetamolandtramadolhydrochloride6~73~6片1~2片2~3盐酸曲马多 表4NSAIDs治疗危险因素的评估序号上消化道不良反应高危患者心脑肾不良反应高危患者1高龄(年龄>65岁)高龄(年龄>65岁)2长期应用脑血管病史(有过中风史或目前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3口服糖皮质激素心血管病史4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病史肾脏病史5使用抗凝药同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利尿剂6酗酒史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禁用NSAIDs) 3.关节腔注射:①透明质酸钠,如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可联合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类黏弹性补充剂,注射瘃在抽吸关节液。②糖皮质激素,对NSAIDs药物治疗4~6周无效的严重OA或不能耐受NSAIDs药物治疗、持续疼痛、炎症明显者,可行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但若长期使用,可加剧关节软骨损害,加重症状。因此,不主张随意选用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更反对多次反复使用,一般每年最多不超过3~4次。 4.改善病情类药物及软骨保护剂:包括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鳄梨大豆未皂化物(avocadosoybeanunsaponifiables,ASU)、多西环素等。此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病程、改善患者症状。双醋瑞因具有结构调节作用。 (三)外科治疗 OA外科治疗的目的在于:(1)进一步协助诊断,(2)减轻或消除疼痛,(3)防止或矫正畸形,(4)防止关节破坏进一步加重,(5)改善关节功能,(6)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OA外科治疗的方法主要有:(1)游离体摘除术,(2)关节清理术,(3)截骨术,(4)关节融合术,(5)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外科治疗的途径主要通过关节镜(窥镜)和开放手术。
“保留股骨头”— 是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最佳选择我国著名的骨科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袁浩教授,曾说过这样经典的话“金骨头、银骨头,不如自己的烂骨头。”全球的医学专家多数都赞成这一提议。无论各期的股骨头坏死,最好先采用保留股骨头的疗法治疗,在“保头”疗效确实无效、病情继续发展的情况下,再考虑采用髋关节融合术或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组织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坏死和再生的新陈代谢活动,股骨头也不例外。即使是已经发生坏死的股骨头,在疾病的各期仍存在着股骨头的软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细胞的再生活动,只不过是再生的速度比正常股骨头慢些,但并没有停止代谢活动。所以说无论你患的是哪期的股骨头坏死,都要首先慎重的考虑“保头”治疗。
谈中医治“未病”所谓治未病,是指两方面即“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也是指中医在治疗疾病时,能做到未雨绸缪或防患于未然,即防微杜渐的意思。中医无论在预防或治疗疾病方面都经历了几千年的磨历,积累了大量的防病和治病的丰富经验及方法。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鬪而铸锥,不亦晚乎?”此段讲的就是所以德行高的人(医生),能做到在疾病未发生时就开始进行治疗,在战乱未形成前就进行治理。而不是等到疾病发生后才治疗,战乱形成后才去治理,这样做就好比等到口渴时才想到钻井,战乱发生了才想到铸造兵器,岂不为时已晚?所以,任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一个医生如果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够真正做到“未病先防”或“既病防变”。要想做到治未病,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证经验,还必须具有高尚医风医德和高度的责任心。下面给各位举一个古代医家治未病的例子。《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典故: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医叫扁鹊,医术十分高明,有一次见到了蔡桓公,扁鹊看了一会后,对蔡桓公说:“你现在的肌理里有点小疾病,如果不医治的话,病情会加重的。”蔡桓公说:“我没病,不需要医治”。等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就对身边的人说:“医生就是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这样才能显示他的医术高明”。过了十天后,扁鹊又一次遇见了蔡桓公,对蔡桓公说:“你的病已经深入到了肌肤里了,如果不进行治疗病情会很严重。”蔡桓公很不高兴,依然我行我素,不理睬扁鹊的建议。又过了十天,扁鹊又一次见到了蔡桓公,对蔡桓公说:“你的病已经深入到肠胃了,如果还不及时治疗的话,后果会更加严重的。”蔡桓公依然不相信扁鹊的话,又一次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了蔡桓公,没上前去打招呼就转身跑了,蔡桓公感到十分纳闷,于是便派人追赶扁鹊询问情况,扁鹊对来人说:“肌理里的病用热水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用针刺可以治好;肠胃里的病用汤药可以治好;而骨髓里的病是死神的事情了,医生已经无能为力了。现在蔡桓公的病已经深入到骨髓里了,不是我可以治好的了,因此我也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过了五天,蔡桓公感到身上疼痛,这才想起了扁鹊以前的建议,于是忙派人去找扁鹊,然而,此时扁鹊已经离开去秦国了,没过多久蔡桓公就不治而死了。
下面我们就目前,国内、外有关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症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情况交流一下,以供病友们参考。1、 什么叫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的称谓曾经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等。但是、经全国骨坏死学术会讨论后规定,科学正确的应叫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lli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NFH)。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股骨头血供受阻而引起骨(部分或完全)的活性成分(骨细胞、骨髓细胞等)死亡的病理过程。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如何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形成原因及病机,目前、国内、外均尚不十分清楚。据有关资料记载,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的因素,已发现有60多种。比如经常从事潜水或高空作业的潜水员、沉箱工人、飞行员、航天员等所患的减压病及临床上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慢性肾病、结缔组织病、糖尿病、髋关节发育不良等均可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再如镰刀细胞性贫血、戈谢病、血友病等也可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但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还是酒精中毒、激素药物的滥用以及髋关节外伤(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股骨颈骨折)这三种原因所导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约占95%。虽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繁多。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是、国内、外专家多数认为股骨头血供不足,营养障碍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有哪些?怎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症状不十分明显。个别患者出现腰骶部酸痛或膝关节及以上部位的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或缓解。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局限。会逐渐出现髋部(大腿窝处)酸痛或针刺样疼痛等症状。如果你的生活中,有饮酒史,服用激素史或患有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其他病史等情况时。希望要加以重视,有必要到正规的医院找骨科大夫就诊或做磁共振(MRI)检查。千万要注意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拍片或做CT都检查不清楚,只有磁共振才能做出正确的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是如何分型和分期的?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分型和分期方法是根据1992年国际骨循环研究会综合各分类方法提出的国际分期法:(1) 0期:股骨头活检结果显示与股骨头坏死一致,其他项目正常。(2)Ⅰ期:核素或/和磁共振阳性,依据股骨头被侵犯的位置和受累程度(范围)分为内、中、外;Ⅰ—A:<15%;Ⅰ—B:15~30%;Ⅰ—C:>30%。(3)Ⅱ期:X线片出现骨密度改变,呈花斑状,囊性变。核素或/和磁共振阳性。但无塌陷及髋臼改变。根据股骨头被侵犯的程度(范围)分为:Ⅱ—A: <15%;Ⅱ—B:15~30%;Ⅱ—C:>30%。(4)Ⅲ期:X线片显示软骨下骨折即“新月征”伴股骨头塌陷,无髋臼改变。根据病变范围和塌陷程度分为:Ⅲ—A:<15%,<2㎜;Ⅲ—B:15~30%,2~4㎜;Ⅲ—C: >30%,>4㎜。(5)Ⅳ期; X线片显示软股骨头塌陷变扁,关节间隙狭窄,不光滑。髋臼出现硬化,囊变及骨赘。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目前大致可分为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及姑息疗法三大类。(1) 非手术疗法:中药内服、膏药外贴、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红外线照射、电磁疗、蜡疗及高压氧疗法等。西医西药治疗。其中中医药疗法具有特色和优势。(2) 手术疗法:股骨头钻孔减压术加骨移植术、髓芯减压术、血管束植入术、肌骨瓣植入术、截骨术、髋关节融合术、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等。(3) 姑息疗法:干细胞移植术,目前临床尚属试验阶段;血管介入术,具有创伤轻、痛苦小、愈合快及临床疗效确切等特点,被广泛临床应用。以上治疗方法是临床比较常用的几种有效疗法。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预后怎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预后的好与坏?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发现的早晚、病情的轻重程度、治疗的是否及时、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病人的配合和锻炼恢复情况等等。据有关文献记载,如果发现早、病情轻、治疗及时、治疗方法正确合理。Ⅰ期患者有效率为100%;优良率为90%;治愈率80%;Ⅱ期患者的有效率为100%;优良率为80%;治愈率为60%;Ⅲ期(Ⅲ—A)有效率为90%;优良率为60%;治愈率为10%。总之,治疗的原则是保留股骨头。经过近20年的临床经验证实。Ⅲ期(Ⅲ—A)以前的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血管介入术结合中药治疗。一般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人们常说:“人老腿先老”。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口老年化等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增长的老年化社会阶段。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零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59亿,居世界第一位。河南是人口大省,每10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1000万。一研究机构,对110名无膝关节症状的正常人群调查研究显示,年龄<30岁,31~40岁,41~50岁,51~64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X线检出率分别为18%,38%,57%,和61%。随着年龄增长,有逐渐增多趋势。本研究提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能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即说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发起于青年,发展于中年,发病于老年。由于,骨关节炎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尤以膝骨节骨性关节炎为最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把2000—2010年定为“骨与关节十年”(The Bone and Joint Decade)。依此来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我国也将2002—2012确定为中国的“骨与关节十年”,即“中国骨骼与关节十年”。并制定了行动计划和目标。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除了年龄因素外,多与肥胖、膝关节过度使用,损伤、发育异常,遗传易感性及股四头肌乏力等因素有关。中医学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归属到痹证之“骨痹”范畴。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由于正气不足、外邪侵袭所致。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每次天气变冷时,膝关节受寒或稍微一劳累,就会出现关节酸困或疼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长期的劳累和损伤逐渐形成的。所以,治疗起来其效果也比较缓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在受寒或劳累后,关节局部出现酸困或疼痛,有时休息一下或热敷一下就能恢复过来。但是、如果反复发作几次以后,关节损伤程度加重,一般休息后也很难恢复。这时就要进行正确的治疗和保养。最简单的方法是先用热水袋热敷以临时缓解或减轻一下疼痛,如果不能完全缓解,可到医院骨科门诊就医。医师会告诉你正确的保养、锻炼和注意事项以及给予正确的治疗。由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形成比较缓慢且病程较长,发作起来比较痛苦。而中医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所以、这种病非常适合中医中药治疗。目前、国内、外医疗专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目的是:缓解或解除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等症状,减缓膝关节损伤和退变的发生和发展速度。如果药物没有作用的话,就只有靠手术治疗。不同的病变程度使用的治疗方法不一样,其效果也差别很大。如何正确的选用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疾病治疗上根据病人症状的轻重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膝关节出现疼痛症状后应减少活动量,如:下蹲和爬山及上、下楼梯等活动会诱发和加重病情,另外,膝关节受寒邪后也会诱发和加重膝关节疼痛症状。锻炼身体建议尽量采取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等方法,对轻症患者首选外用药和理疗可缓解症状(如红外线照射或热水袋局部热敷等),如果疼痛较重而无关节肿胀,可加服对乙酰氨基酚,这种止痛药物无胃肠刺激,对老年人比较安全;如果出现关节肿胀积液对乙酰氨基酚就无效了,应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到医院找大夫治疗。 对于关节肿胀积液的患者,关节穿刺抽液封闭有一定的疗效,但封闭药中的激素对关节软骨不利,不宜多次使用。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是近几年开展的新疗法,透明质酸钠起润滑关节,营养软骨的作用,同样口服氨基葡萄糖、软骨素也有营养,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疗效因人而异,关节变形的重症患者效果不佳。 个别患者,若行走时经常出现膝关节卡绊症状,一般多是半月板损伤或关节腔内有碎骨情况, 此时需关节镜治疗。关节镜是通过微创手术技术,清理关节内磨损的骨屑、游离体,修整破损、破裂的半月板,修平磨损的软骨,切除增生的滑膜,还可切除骨刺,对轻、中度骨性关节炎治疗有一定疗效,三年有效率在70%以上,但对有关节严重变形的患者疗效不十分满意。另外、截骨术是对年龄较青有关节变形患者的矫形手术,可改变下肢力线,缓解症状,推迟关节置换。 对一些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关节严重变形,疼痛又难以忍受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如果没有手术禁忌症。最好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对有严重疼痛和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病人治疗有效方法,能明显缓解疼痛,维持关节活动,改善生活质量。手术后完全康复一般需要三个月。人工膝关节是在极先进的冶金学、生物材料学、生物力学和矫形外科学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世界上目前已能生产出及其接近生理形态的人工膝关节,可以替代人体原来的膝关节。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是: “有病早治,无病先防,防重于治”。所以,请各位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朋友或还没有患上关节炎的朋友牢记,要想保护好您的膝关节,您必须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每天要喝一袋奶或一碗豆浆;晒一个小时的太阳;做一个小时的适当运动。不让您的膝关节受到寒凉的侵袭或劳累的损伤。如果您能做到的话,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科:王国栋 电话;0371—66347441
祖国医学在几千年前就讲过:“所谓病不治者,是不得其法也。”也就是讲治疗疾病时疗效不好或不能够治愈,主要是因为没有得到真正的治疗方法。不仅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是这样,其他许多疾病的治疗也是如此。比如我们临床中常见的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肾病及肿瘤等各科疾病,目前的治疗也仅限于对症长期治疗,终身服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疾病的检查、诊断方法和仪器设备是越来越多、越先进,相对于疾病的检查,而治疗方法及药物开发方面的研究显得非常的滞后和不对称。我们常说:“人食五谷杂粮,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呢?”但是,患了病以后,要有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在临床中,虽然有许多疾病现在还不能治愈,但是,在不远的将来任何疾病都有治愈的希望(包括肿瘤)。股骨头坏死,在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总有一种相对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不同的发展阶段,治疗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股骨头坏死早期,(即股骨头还没出现股骨头塌陷、变形时,)介入治疗应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我们通过几年来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介入治疗得出的结论是:股骨头坏死早期采用介入疗法效果是肯定的!治病如救火,时机很关键。总而言之,作为患者、家属及医生,我们要做到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联系电话:1393900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