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是心脏缺血反射到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类制剂后消失。 心绞痛的原因:直接原因就是心肌缺血,心肌的一个短暂性的缺血。如果从病因来讲冠心病是心绞痛的一个原因,或者说心绞痛就是冠心病的一种诱因。不是所有的人的冠心病都发生心绞痛,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心绞痛。诱因是突然发生的心肌需血量或者需氧量增加,或者突然发生的血管狭窄。就是劳累、活动、情绪的激动、情绪的紧张都会引起心脏的需氧量增加。这种情况下冠状动脉已经变得很狭窄了,只剩一条缝了,劳动以后这个血管又不能再扩张,那这个时候血就不够用了就会疼。 目前常见的诱发冠心病心绞痛的原因有: 一,饮食不当,大量脂肪餐,过度饮食,酗酒是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最常见诱因; 二,过度劳累,过重体力劳动,突然用力及便秘,剧烈咳嗽,在这些情况下,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将大大增加; 三,情绪过分激动,发怒、精神高度紧张,以及过分焦虑和应激情况也是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高危因素; 四,大量吸烟,特别是一日吸烟达二十只以上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其他有害物质会对冠脉血管产生强烈刺激,诱发冠脉血管痉挛,而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发作。
在生活中心绞痛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患病后患者会出现心脏部位的疼痛,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在生活大家应多了解一些有关心绞痛的症状,对早期发现疾病有很好的帮助,具体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一、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共同表现特点为心前区痛,但是疼痛表现形式多样,发作诱因可有可无,可以劳力性诱发,也可以自发性疼痛。发作时间一般比稳定性心绞痛长,可达到30分钟,疼痛部位和放射部位与稳定性心绞痛类似,应用硝酸甘油后多数能缓解。但是也经常有发作不典型者,心绞痛的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尤其是老年女性和糖尿病患者。 二、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部位主要在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有时心绞痛的症状也可发生颈、咽或下颌部不适;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亦可诱发。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早晨多发;疼痛一般持续3~5钟后会逐渐缓解。这些都是常见的心绞痛的症状。以上介绍的是心绞痛的症状,相信大家都已经清楚了,心绞痛发病比较急,所以一旦发病要做好患者的急救措施,避免因救治不发而导致生命危险。
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那么,冠心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如何预防冠心病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冠心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五个禁忌 1.对于冠心病患者,要注意避免食用冷饮。在高温的天气时,血管初一扩张的状态,在进食冷饮后,大多数患者的肠道会遭受刺激,并且导致血管收缩,血压飙升,可能出现心绞痛,心梗的症状。 2.冠心病患者应该有清淡的日常饮食,平时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或者一些豆制品,避免过于油腻的高脂肪的食物,适当的补充鱼肉或瘦肉,加上一些糖水和凉茶的补充,有利于身体调节。 3.糖类食物最好不要太多,虽然糖类是身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但是过多的糖类会转化成脂肪,导致体重上升,可以选用淀粉,玉米类多植物纤维的食品,少吃单糖。 4.忌脱水,一些人没有适当的饮水习惯,都是等到渴了才喝,对于中老年人,喝水不足导致血粘稠度上升,导致缺血,血管堵塞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5.不能暴饮暴食,戒烟戒酒,才是上策。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这高3倍,酒精容易导致心脏病,加重冠心病。暴饮暴食者对身体消化有坏影响,尽量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排泄的正常。 四个习惯 第一、合理的饮食习惯,平常的饮食需要多吃蔬菜,少吃肉,多吃水果,鱼或豆制品,不要多喝浓茶或咖啡。 第二、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的锻炼有助于心肌供血,增强心脏的耐受能力,但是如果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可以进行一些步行,体操,太极等。 第三、戒烟戒酒,吸烟容易导致心肌硬塞或中风,大量喝酒导致心律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大,容易引发心绞痛。 第四、减少房事,因为冠心病患者在这种事情中,容易因为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引发心绞痛,应该用药治疗;便秘也可能诱发心绞痛,最好预防便秘。
冠心病早期可以没有症状,很多人突然得了心肌梗死后,才发现他有冠心病冠心病以前都是老年病,现在年轻人,青少年人突然发作心肌梗死,这个也不少见了,所以它事先没有症状。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有症状的,这个症状主要是表现在活动以后,胸闷,而且这种胸闷是有心电图的改变的,心电图里心脏缺血的改变的。有很多人胸前也闷、也疼,那都不是冠心病,所以真正是冠心病,得有客观的证据,他得有最起码的心电图的改变。现在冠心病人,那是照影,冠状血动脉有狭窄,有硬化,冠状动脉狭窄硬化,往往因此离去。 它可以有症状也可以没症状,但是大部分症状就是活动以后的胸闷,有人就是心绞疼,在胸骨后心绞疼,像刀一样很厉害,可以上传到舌尖到左肩,可以放射到手指头。这种心绞疼比较典型的。往往是含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口含硝酸甘油,可以一下就好了,所以病人自己确实感到。现在有些人用的冠心舒和丸,我觉得那种吃了就是真正管事的,大多数不是真正的心绞疼,这个说法可能大多中医同志不太认可,但是我们讲真正的冠状动脉的缺血,要想止疼,首先要把冠状动脉的痉挛放开,扩张冠状动脉,使远端不缺血,这疼就可以消除,所以这个问题就这样认识。 但是有些人没有冠状动脉痉挛,突然它就慢慢逐步逐步,特别是慢性的,逐步逐步形成慢性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这往往是没有什么症状的。 特别是有一些年轻人,青少年人,喝酒,吃饭吃的很油腻,血很油腻,再加上他本身已经有了冠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他又吃饭很油腻,又喝酒,喝酒的话,冠状动脉可以引起收缩的。所以往往在饭桌上发的心肌梗死,这个有很多例子。 冠心病分为五大类,一是隐匿性冠心病、第二是心绞痛型冠心病、第三是心肌梗塞型冠心病、第四是心衰或心律失常冠心病,又叫缺血性心肌病、第五就是原发性心跳骤停。所以它治疗的时候根据它的情况,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里是介入治疗当然也可以心脏搭桥,介入治疗要根据它的情况,比如心肌梗塞的时候,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要积极的干预进行放支架要首先做造影,看冠脉有没有问题,三支有没有病变,进行积极的干预。特别心肌梗塞的病人,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 药物治疗里面主要有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以及降脂的治疗或者调脂的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所以对于它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治疗。
心绞痛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然发作的胸痛 心绞痛患者在患病时往往很少或根本没有先兆。在这两段时间之间,病人的感觉完全正常。因此,突发性胸痛可以被看做是心绞痛的重要危险信号。 有些病人常常把胸痛和胃痛混淆起来,其实这是不应该的。一般说来,胃痛出现时,常伴有吐酸水和上腹部烧灼感。胃病的发病与饮食不当关系很大,但与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无明显联系。 (2)疼痛的部位 在心绞痛患者中,胸痛区域一般位于胸前,一般都是在左腋前部、胸骨上缘和腹部。最常见的是胸骨的上部和中部,患者常常难以准确地表达疼痛的位置。 (3)疼痛难以描述 当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将胸痛描述为压迫性、收缩性、阻塞性或窒息性的感受。而不是真正的撕裂般疼痛。然而,这已经让患者不敢继续自己的活动,这是心绞痛患者的共同特征。还有很多患者描述胸痛为急性,这表明疼痛的性质更严重。胸痛发生的同时,也可能伴有打嗝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认为是“胃痛”引起的,这会让你产生误判,进而去吃一些治疗胃痛的药物。 (4)与情感有关 无论是兴奋、愤怒、兴奋,还是寒冷、惊慌等,这些情绪均可诱发心绞痛,尤其是饭后、寒冷的天气或刮风天气,这些不好的天气仍在户外行走、骑马,都会容易出现胸痛。这也是心绞痛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患者必须首先考虑心绞痛。 (5)胸痛持续时间短 心绞痛发作通常只有短短的3分钟左右,时间很短。然而,如果胸痛的发作是短暂的,瞬间的,像针状或“闪电状”的疼痛,大部分不是心绞痛引起的疼痛,而是肋间神经痛,或者是胸部不适引起的过早心跳。
传统复方降压药传统复方降压药物: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常药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等,通常由中枢性降压药利血平、可乐定,血管扩张药双肼屈嗪、二肼曲嗪、神经节阻滞剂胍乙啶,利尿剂氢氯噻嗪,小量镇静剂:氯氮卓,珍珠母、野菊花等中药成分组合而成。具体组方如下:北京降压0号:每片含氢氯噻嗪12.5mg、氨苯蝶啶12.5mg、硫酸双肼屈嗪12.5mg,以及利血平0.1mg;复方降压片:每片含利血平0.032mg,氢氯噻嗪3.lmg,维生素B6l.0mg,泛酸钙1.0mg,三硅酸镁30mg,氯化钾30mg,维生素B61.0mg,双肼屈嗪4.2mg,异丙嗪2.lmg;珍菊降压片:每片含可乐定0.03mg、氢氯噻嗪5mg、芦丁20mg。这些“拼盘”式的复方国产降压药,在上世纪70~80年代曾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目前在社区和农村仍在广泛应用,它为我国的高血压防治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循征医学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①利血平可能引发抑郁症、消化道出血、心动过缓、大脑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增加自杀、车祸等,已被列为第一批淘汰药物;②可乐定可影响大脑认知功能;③胍乙啶易引发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④ 氢氯噻嗪可导致低血钾、胰岛素抵抗和尿酸增高;⑤双肼屈嗪有增加左室肥厚的风险;⑥珍珠母、野菊花等中药成分仅能改善症状,并无降压作用。传统复方降压药物中各组成成分(除利尿剂氢氯噻嗪)均非医学会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物(ACEI、ARB、钙阻剂、B阻剂和利尿剂)。总之,传统复方降压药物缺乏心脑血管获益方面的循征医学证据,不推荐作为高血压患者的长期治疗药物,尤其老年患者应慎用。但是如果患者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传统复方降压药物仍可应用。新型复方降压药的特点及优势新型复方降压药:使用小剂量固定配方的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第一,各种配方从不同角度,不同机制降压,达到相加或协同作用。另外,制成复方后各组分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降低,还有可能组分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拮抗作用,使其发生率降到最低甚至互相抵消。第二,复方制剂的疗效并不等同于各配方的单药一起服用。第三,新的复方制剂在卫生经济学角度也具有优势。虽然这些药物价格较贵,但从长远看,可减少脑卒中、心血管事件、致残的发生率,对于患者个人、保险公司和全社会来说,都是有益的。第四,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病人能否规律服药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将固定剂量的两种甚至更多种药物做成1片,能提高病人长期服药的依从性。我国现行高血压防治指南一线降压药物为: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推荐以下药物进行组合:利尿剂和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ARB、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ACEI或ARB、钙拮抗剂和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目前国内常见复方制剂有:ARB/HCTZ:海捷亚(氯沙坦50mg/氢氯噻嗪12.5mg),美嘉素(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安搏诺、依伦平(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复代文(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ACEI/HCTZ: 百普乐(培垛普利2mg+吲达帕胺0.625mg),复方卡托普利片(卡托普利片10mg/氢氯噻嗪6mg),诺释(比索洛尔2.5mg+氢氯噻嗪片6.25mg)。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阿米洛利2.5mg/氢氯噻嗪25mg;)
1、体力活动要适量,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术后1-3个月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可适当从事日常工作和家务活动,也可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练气功、种花等低强度活动为宜,手术侧肢体要避免高举、大幅度活动,以避免脉冲发生器和导线发生移位。3-6个月后,体质好的中青年可恢复工作,老年患者如不合并其他严重的心脏病,活动量以不出现气促、胸闷、胸痛和下肢浮肿为度。2、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心情要开朗、乐观、保持情绪稳定,少生气,戒烟酒,进食不宜过饱,保证充足睡眠。应细心保护埋置起搏器处的皮肤,避免外力撞击,否则会影响起搏器的寿命。3、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治疗心脏的原发病,心脏起搏器不能根治心脏的原发病,因而病人不能麻痹大意仍需服用冠心病、高血压病等药物。4、若伤口出现发热、疼痛或有液体流出等症状,应尽快与医生联系。习惯每天清晨量度脉搏并记录,若有较大异常应及时就诊。5、术后1月,3月,半年,1年时应联系医生随诊起搏器工作情况,此后每半年或1年随诊1次。在起搏器应用6-7年后,应每半年或3个月随诊一次,听从医生意见决定是否更换起搏器。6、一般家庭电器如冰箱、微波炉、手机等不会影响起搏器。但应避免于身体有直接震动或会发出电磁波的电器,如电动按摩床、电钻、电磁炉、剪草机或电热毯等。7、尽量不要靠近高磁场的区域,如大型电机、变电站、雷达天线、电视广播发射天线、高压电缆或工业磁铁等区域。8、一些医疗设备如手术电刀、心脏除颤器、伽马射线仪器、透热疗法仪器以及冲击碎石仪器和经皮电刺激仪等可能会影响起搏器工作,治疗前应向医师讲明安装起搏器情况。可做X光检查,禁止做磁共振检查。9、现市面上一般移动电话不会影响心脏起搏器工作,但为安全起见,使用移动电话时应使移动电话距离心脏起搏器15厘米以上,尽量应用安装起搏器侧的对侧接听电话。10、若您安装的起搏器设有夜间心跳变慢的功能,当您所到访的国家更您原居住地有时间上的差异,在出国前应向医生查询并调整起搏器。11、应妥善保存您的心脏起搏器植入卡,由于心脏起搏器是金属制成,当乘坐飞机安全监测时应出示心脏起搏器植入卡以证明。另外,若有突发事件起搏器植入卡可使医务人员了解你的资料以作出正确的判断。最后应注意在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应保持与手术医生的通讯畅通,以便在发生不适时尽早与医生联系。本文系黄树斌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