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8月12日晚开始腹泻,13日一天7次,吃完奶粉就拉,甚至是拉水,到医院化验轮壮病毒其中红细胞阴性,白细胞4+,医生立刻让住院,大人感觉这样小的孩子吃太多的抗生素和静点不好,14号开始吃中药和米汤,16到19日一天只拉一次,27到28号吃中药加思密达,头饱和米雅,吃腹泻奶粉和米汤,结果拉很稀的便,29号开始到31日又开始只吃中药只吃米汤,30号大便成一粒粒干便,31日出现反复的一天两次的粘便,我彻底没有方向,现在还在吃中药 14号吃中药,16到19号一天拉一次粘便,20号晚上可能是吹到风了,21号早上高烧38度8,然后开始主治发烧,23号烧退,然后出疹子,27日疹子退,在发烧和出疹子期间拉肚子是一天3次拈稠状,老中医让只吃米汤,所以孩子一天天瘦的不成样子(7个月才13斤),现白细胞1+,红细胞阴性。每天有时候拉一次,有时候2次,都是粘便 江医生,我看了您给ji***的回答和一些您的文章,觉得你是一名好大夫,也知道我也存在乱用药的问题,可是我家宝宝的病情比ji***的更重些,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治疗,而且由于这孩子在7月3日(才5个半月)由于感冒导致支气管炎已经住院10天,当时孩子受了很多的苦,期间用了太多的抗生素,出院后2天还是没有痊愈了,最后还是吃了老中医的药20天治好了咳嗽,所以这次腹泻14号开始到20号采取的是吃中药的办法,可是吃中药的医生只让孩子吃米汤,看着孩子瘦下去,没有力气,晚上每2个小时就醒一次,总是哭闹,累的我直不起腰不说,心却如刀割,恨不得病长在我身上也行,自从宝宝5个半月住院到现在我不知道哭了多少次,现在没有了方向,不知道是孩子肚子不舒服还是受到了惊吓睡眠很不好?吃腹泻奶粉到底可不可以,该怎么吃是不是跟中药有冲突?吃中药久了对孩子好不好,毕竟孩子太小?这期间该怎么喂孩子?怎样才能把腹泻治好?怎样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能否推荐我给孩子吃点 什么)?我这个新妈妈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能让我家孩子快好起来,我真要磕头了,这里先谢谢您了,麻烦您了!!! 补充一下,我家孩子不是吃母乳的,腹泻奶粉吃的是雅培的,家里还买了一罐雀巢110的没吃,可以吃完雅培的再吃雀巢110的吗?期待您的回复。沈阳市儿童医院ICU冮铁成: 我是西医,不懂中医,不能对您这么依赖的“老中医”妄加评论。看了您的“感冒导致支气管炎已经住院10天,当时孩子受了很多的苦,期间用了太多的抗生素,出院后2天还是没有痊愈了,最后还是吃了老中医的药20天治好了咳嗽”让我很困惑,我们治疗重症的肺炎,也不要30天哪?一般10-15天就可以啦?您那20天的中药吃得到底对还是不对?接下来看到“ 老中医让只吃米汤,所以孩子一天天瘦的不成样子(7个月才13斤),现白细胞1+,红细胞阴性。每天有时候拉一次,有时候2次,都是粘便”。我的感觉这个“老中医”不靠谱。你应该立刻到苏州儿童医院就诊化验:血常规、CRP、大便常规还有让有水平的医生判断是否脱水,离子紊乱。你的问题是太相信这位“老中医”了。我们这里也有个“小儿王”我抢救过很多他治的小婴儿因为腹泻就诊,后来脱水,败血症,休克。最后费了好大的劲才救活的。 是有很多的婴儿腹泻治疗失误的病例,但是西医完全有能力解决关于婴儿腹泻的问题,这不是“不治之症”不要有病滥投医。即便需要中医治疗也要到国家认证的正规的中医儿科去,不要相信所谓的“老中医”中药中有一些快速收敛的止泻药,表面上腹泻停止了,可能带来更多更大的危险,如果有些感染、脱水、离子紊乱被掩盖,后果非常严重。非常严肃的提醒你你认为可靠的“老中医”不靠谱。 患者:谢谢江医生您的提醒,好的,我会尽快到儿童医院化验。我也觉得托了这么长时间没好是对孩子不负责。患者:江医生你好,我带着小女的大便去市医院化验了,结果是这样的。颜色:黄色。 性状:烂。粘液:阴性。 红细胞:阴性。白细胞:阴性。 隐血试验:阴性。当时医生说孩子没有炎症了,我高兴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但是,小女拉的还是很稀的便,就像米粥的汤一样,一天两次,现在我不打算再给她吃中药了,那么,恳请您指点小女这种情况西药该如何治疗?吃什么药?虽然各地有药品有差异,我一定尽力去买。长期吃腹泻奶粉行吗?一家人期待您的指点。这里先谢谢了。沈阳市儿童医院ICU冮铁成:如果用雀巢的奶粉,建议你吃一段的超级能恩金盾,并且吃“常乐康”2-3周。不必长期吃腹泻奶粉。常乐康只有三级甲等的大医院才有。患者:非常感谢您的回答,因为苏州买不到雀巢110的腹泻奶粉,当时就在母婴店买的雅培的舒心美腹泻奶粉,现在吃了3小桶了,就在吃雅培的舒心美腹泻奶粉的同时也托人买了一桶雀巢110的腹泻奶粉,但是后来我又怕这两个品牌有冲突再导致孩子拉,所以现在在吃雅培的舒心美腹泻奶粉,我家的普通奶粉是吃美素的。江医生,那我现在是继续吃雅培的,还是可以转吃雀巢的呀?还是吃雅培的,然后转雅培的普通奶粉呀?我是真的没主意了,全听江医生您的。我今天就去买您说的常乐康,另我还有个请求,可以告诉我一下您的电话吗?祝您中秋愉快。沈阳市儿童医院ICU冮铁成:所谓的腹泻奶粉仅仅是去掉奶粉中的乳糖。替换为葡萄糖。它并不是针对所有的腹泻都有效。我建议的吃一段的超级能恩金盾,是部分水解蛋白的奶粉,比较好消化,婴儿腹泻不一定是乳糖不耐受,很多时是牛奶蛋白消化不良,所以有奶瓣,还有的是牛奶蛋白不耐受,需要使用“深度水解蛋白”甚至需要“氨基酸奶粉”。才行。雀巢110的腹泻奶粉和雅培的舒心美腹泻奶粉,以及其它腹泻奶粉一样都是全牛奶蛋白奶粉。只是换了乳糖。和普通奶粉一样会出现由于牛奶蛋白而出现的消化不良的现象。 偶发的婴儿腹泻出现的乳糖不耐受是一过性的,小肠的乳糖酶1-2周就会恢复,乳糖不耐受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所以不必长期吃所谓的“腹泻奶粉”。很多婴儿腹泻是牛奶蛋白的不消化问题,有的是因为牛奶中的蛋白不易消化,形成“奶瓣”其实是牛奶蛋白结块。有的是牛奶蛋白过敏。婴儿最好的食物是母乳。可是母乳中有时也会出现让婴儿过敏的蛋白成分,(与母亲食物有关,比如母亲吃牛奶,花生,海鲜,母乳中就会出现)但是比奶粉中少多了,食物过敏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牛奶蛋白”其次“花生、海鲜”所以,有时需要化验一下是什么过敏?以便调整母亲食物。
一、如何添加辅食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给婴幼儿添加辅食,这里整理了我给很多家长的回答。1、什么时候开始加辅食? 多数婴幼儿在4个月时开始淀粉酶发育成熟,只能消化纯米粉,可是有些婴儿3个月就开始流口水,并表现对大人吃东西时有兴趣,宝宝身体很壮也可以试着喂少量米粉,不过不能太多,一小勺米粉用水或奶调的稀一些。千万不要先给果汁,尤其自己加工的果汁或者糖水。否则有些婴儿吃过甜的就不爱喝奶或吃别的食物。从一勺米粉开始,适应1-2天,增加1勺,是否耐受看大便。顺利的2周左右就可以加到6勺米粉了,此时就不要盲目的一个劲增加米粉了。而是维持一段观察一下,观察大便,观察吃完米粉后饥饿的时间。如果有问题可以先退回2勺。重来。5-6个月开始接触蔬菜和水果,这时是这类食物的敏感期,应该先从蔬菜泥开始,先从胡萝卜泥开始,然后是番茄泥、豌豆泥,最后才是甜的混合的蔬菜泥,不要着急给绿叶蔬菜。水果要从苹果泥开始,苹果;梨;桃;葡萄;猕猴桃;桔子要榨汁。先选酸的最后选香甜的,例如香蕉放在最后。要应季水果,不宜反季水果,比如冬天不宜喂西瓜。中国地区不宜喂热带水果,火龙果、荔枝、芒果、菠萝尽量不喂。只有香蕉,榴莲例外但是一定要熟透。7-9个月开始接触肉类,过去建议5个月添加蛋黄(不要加蛋白,不能吃全蛋羹,会腹泻),但是现在由于过敏湿疹的原因,建议蛋黄推迟到8个月没有过敏或湿疹的婴儿可以早些,5个月时防止缺铁可以选择含铁的米粉也能保证铁的需要。如果一岁以内没有吃肉错过敏感期有些婴儿可能将来也不爱吃肉。肉类推荐最好所有的常见肉都要试一下,顺序先是金枪鱼泥;其它深海鱼泥;肝泥;虾泥;牛肉泥;羊肉泥;鸡肉泥;猪肉泥。直到12个月以内只能消化泥糊状的食品。2、为何有的孩子恶心偏食? 有的幼儿出现吃饭时恶心,呕吐或者厌食、偏食往往都是父母早期加辅食不懂导致的,一是顺序不对,二是食物加工错误,三是过早给予成人饮食,很多家长过早给予块状食物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或者吃了纤维过多过长的食物就更不易消化了,实际上即使是5岁的幼儿已经出全牙的宝宝仍然不能嚼碎纤维过长过多的食物,仍然需要比成人吃的食物要切得碎,0.5cm以内,并且要烂一些,有的是在错误的喂养方式下导致的,最好重新制定食谱,不要跟成人一样,幼儿食物要单做。少盐,少油,熟烂,纤维适量,小块,种类每次不要过多,营养均衡,不要吃零食,小食品,饮料。少吃或不吃糖。尤其不要喝饮料(包括乳酸饮料),不要果冻等等,不要乱用药物,尤其不要;乱补锌,乱补可能更糟。加辅食阶段应该循序渐进,另外不推荐自己加工的鱼或肉汤,含油太多容易腹胀、腹泻。如果加的过快,过多,导致消化不良,应该退回原来的量,重新一点一点加。不要操之过急,逐渐适应,从大约10克左右的量开始,每2到3天加10克。观察大便情况,再加下一顿。仅限于肉类,大一点婴儿辅食(10个月以上)如果自己做时。不适合用肥肉、不带筋,一般用精肉蒸或煮烂后打成泥以花生米大小为单位,每次1-2块。最多一顿5块。限于14个月以内的孩子。如果消化不良婴儿可以,服用合生元,1-2周,刚刚添加肉类辅食的阶段,不能盲目乱加,得慢慢来,可以试试亨氏,或者雀巢的金枪鱼泥,猪肝泥等等,不能用牡蛎,在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存在缺锌的问题,无论母乳,或是配方奶,每日800ml以上的奶量,既不会缺钙也不会缺锌,只是可能在冬天不晒太阳的情况下缺vd。不要相信化验的缺锌的结果,基本上都是不准确的。3、常见错误:一般小婴儿1岁以内推荐购买大品牌的婴儿专用辅食。不要自己做。自己加工的食品导致腹泻的几率远远大于专业品牌的婴儿辅食。因为浓度,甜度,咸度;纤维素;渣滓的含量,农药残留等等均无法保证,通常不会保证品质,例如果汁每次做的浓度都会不一样,宝宝的肠道刚适应的浓度,甜度下一次又变了。而且每次做的量无法估计,容易浪费。放置又无法保证卫生。而且1岁以内的婴儿胃肠功能脆弱,容易腹泻,一旦不行退回重来。就会导致营养不良,得不偿失,希望那些跃跃欲试的奶奶;姥姥;妈妈们不要冒险。我的经验不要用一两次的侥幸成功去掩盖科学。(中国人有个习惯爱抬杠,就有一些家长说就是自己做的好,说她每回都做得多么好多么好。真是可笑,她的眼睛和舌头品尝的准度竟然能够超过仪器设备?也许她家的宝宝的消化道比较结实。经得起她的试验)。基本上失败的辅食添加都是家长的错误造成的。有人只相信自己做的食品,自己做的往往太粗不好消化,太甜,或太咸,太油。有时安全也无法保证,还有加工的量不好控制,容易做多了浪费,所以不要给一岁以内的婴儿自己加工蔬菜,水果。10个月以后可以自己做少量肉类。不要给吃自己做的粥。蛋黄要煮够10分钟以上的,不要着急给吃鸡蛋清。二、如何补钙?小儿是否缺钙,首先要知道他(她)的年龄,因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钙元素的每日需要量是不一样的,人的一辈子分为几个阶段,对于钙元素的需要量是变化的,另外,不同人的钙的需要量也有个体差异。0-6个月主要以奶为主要食品,钙元素并不缺乏,每日600-800mg的钙元素可以从母乳或者配方奶中获得。但是人体钙元素代谢中重要的激素VD3的获得必需通过阳光作用于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获得,还需要肾脏的参与.由于中国人的传统“坐月子”的习惯加上北方寒冷的气候,因此北方的婴幼儿多见“缺钙”,学名应该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夜惊、多汗、枕秃、严重者肋缘外翻、肋骨串珠、X型腿、O型腿等等”但是诊断佝偻病不能仅仅靠一两项体征,因为上述临床表现的判断必需是非常有经验、有水平的医生才能判断准确,必需是全面了解病史,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必要时结合化验。可是化验中血清钙,尤其是“微量元素”化验项目中的钙对临床意义不大,应该是骨碱磷酶或者维生素D的测定对临床多少有些指导意义。或者腕骨X光片。综合考虑才能诊断,有的家长仅仅凭一个头发稀就说缺钙,还有的晚上出汗就说缺钙。如果想知道是否缺钙必需到正规的专业的儿科医生就诊才可能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诊断。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给孩子每天提供钙元素的生理需要量(600-800mg,这是最低量。有些人可能需要1000-1200mg/日),注意保证VD的量(注意不要过量)VD每日400-600单位。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证做到。配方奶或牛奶中每100ml含钙元素约100mg,但是牛奶中含磷元素过高影响钙元素吸收,所以一般利用奶来补钙需要增加量。每周两天晒太阳,每次2小时可以提供人一周的生理需要量的VD,但冬天需要延长一倍的时间。做不到就需食物中补充VD3,推荐用伊可新胶丸每日一粒。如果有较长时间的缺乏病史,需要矫正治疗时需去医院由医生化验骨碱性磷酸酶,而后使用大量浓缩VD制剂,口服或肌注VD3,疗程由医生判断。1-3岁以内如果补充钙元素建议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剂型10ml/支,每支可提供90mg的Ca元素,加上奶中的钙元素总量自己计算宜多不宜少。通常一个吃奶500ml/日的婴儿,每日需要3-4支。注意有的婴儿可能有便秘或者腹泻的副作用。一般3岁以后可以选用乳酸钙或者碳酸钙类口服冲剂或咀嚼片剂(这时注意说明多数同时有VD配伍使用,注意不要VD过量)。
错误1:“缺血缺氧性脑病”这是个概念错误,虽然只是将缺氧与缺血颠倒了一下,但是从发病的机理上截然相反,是根本性的错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才是正确的,错误2:诊断的错误:很多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是错误的,盲目扩大诊断标准,诊断范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90%的临床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例是误诊。原因是这个病本身的诊断标准就十分模糊。严格按照诊断标准执行的几乎没有。比如“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 ≤ 7.00”这条,几乎无法执行,(全国几乎没有医院在婴儿出生时化验这一项,包括北京的大医院),并且符合这条的婴儿存活者很少。以下是最新的诊断标准。里面很多模糊的内容。HIE诊断标准(一)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 (胎心<100次,持续5分钟以上;和/或羊水III度污染,或者在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这样的婴儿很多经过正确的复苏之后没有HIE,需要符合所有条件吗?) (二)出生时有重度窒息,指Apgar评分1分钟 ≤ 3分,并延续至5分钟时仍 ≤ 5分,和/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 ≤ 7.00 (需要符合所有条件吗?如果血气7.00 ≤ pH ≤ 7.20,就一定没有HIE?)(三)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至24小时以上,如意识改变 (过度兴奋、嗜睡、昏迷),肌张力改变 (增高或减弱),原始反射异常 (吸吮、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惊厥,脑干征 (呼吸节律改变、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和前囟张力增高; (需要符合所有条件吗?非要等到24小时才诊断吗,非要等到前囟张力增高才治疗吗?非得抽搐才用镇静药吗?)(四)排除电解质紊乱、非窒息所致的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如何在婴儿出生后的几个小时内确定上述问题?)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第8期错误3:窒息复苏治疗不及时,由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医院90%的妇产科没有配备完善的优秀新生儿抢救监护设备及人员。窒息复苏效果不良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现实仍然很糟)。错误4: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治疗水平很差。又是中国的国情,诊断过松过宽,治疗五花八门。很多中小城市没有像样的NICU,错误5:妇产科与NICU脱节,由于国情,很多医院妇产科的重度窒息的新生儿不能在短时间内转送到NICU,错过抢救时机,病情加重。错误6:“等到患儿出现临床表现再进行救治”这个错误很荒谬,但是确实很多医院是这样做的。错误7:“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依赖后期”五花八门的脑细胞营养药,让人头痛,我认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这个名称本身就有问题,是开始就诊断,还是过程中的诊断。还是后遗症的诊断。这个病是一个过程。最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后遗症期。大多数有的诊断脑瘫,有的诊断中枢协调障碍。错误8:“没有人认识到这个疾病的关键是一个程序的问题,这个疾病的形成过程是以很多个环节组成的”,最后改善和解决问题需要国家,经济状况,政府重视程度,交通状况,个人文化,卫生系统,卫生教育等等一起提高。其中老百姓的相关知识教育也很关键。其中的医疗环节“产前检查;产前教育;产前、产时监护、分娩技术、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高危儿新生儿识别;危重新生儿专业转运;NICU的时间窗内正确救治;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诊断技术;随访神经系统评价;康复早期干预技术。”社会环节:“政府重视,危重新生儿的转运网络建设;妇产科相关设备技术人员的配套建设:‘窒息复苏设备,新生儿复苏筛查医生技术培训;监督,危重死亡病例的评审’;市级网络中心NICU的建设。资金投入”我们通过危重新生儿专业转运,连接妇产科与NICU。通过抓紧“时间窗”内的高质量救治,使很多生后重度窒息,生后动脉血气6.90 ≤ pH ≤ 7.20的新生儿得到很好的治疗。没有后遗症。
沈阳市儿童医院ICU冮铁成:婴幼儿腹泻中严重感染的少见,治疗中滥用抗生素的屡见不鲜,大便中红细胞不超过10个的,同时没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吃奶、玩耍、精神状态正常的婴儿不要使用抗生素(包括抗菌素和抗病毒的)。治疗主要用思密达、间隔1-2小时妈咪爱或合生元口服,疗程1-2周,大便次数减少至5次/日以内时酌情停用思密达,继续使用妈咪爱或合生元2周。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轻度脱水时,口服补液盐(ORS液)。如果有精神状态差,皮肤弹性差,哭时无泪,说明有脱水立即上医院补液。如果有医生坚持让你长期口服或者静脉输注抗菌素(所谓消炎、抗病毒),建议换一家医院看病吧! 近来在网友的咨询中关于婴幼儿腹泻的很多,现将多多问题整理如下:1、母乳喂养不当:母乳喂养喂水过多;喂糖水(蔗糖、冰糖、葡萄糖、蜂蜜等等),喂母乳时每次吃奶轮流吃两侧乳房,不是吃空一侧再吃另一侧(只吃前奶,没有后奶,),母亲饮食过于油腻只吃大鱼大肉,高蛋白粉(甚至专用营养粉)对于蔬菜水果少吃甚至不吃(还有少数产妇偏吃一种),怕得(月子病,老人说的)米面类仅限于小米粥。营养失衡,母乳成分不均衡。上述导致婴儿腹泻例子很多。2、奶粉喂养不当:不按说明冲调,加水过多或过少。由于奶粉与母乳混合喂养导致的消化不良,轮流换各种品牌的奶粉;用奶粉喂养的婴儿的大便次数与母乳喂养的比较,顽固坚持认为吃母乳的时候存在腹泻,理由是奶粉喂养每天一次大便,干的,母乳喂养时每天5次还有的更多。而且大便不成形,稀糊状的。于是滥用“腹泻奶粉”;滥用“纽康特”(氨基酸奶粉)盲目相信“进口奶粉”(日本奶粉好;英国奶粉好,我们家的奶粉是亲戚从国外邮来的从外国超市买的,等等)盲目相信羊奶好,牛初乳(传说中的最佳食品)好。结果越换越糟,越换越拉,面黄肌瘦。我管这种病叫“奶粉滥用综合症”。3、化验综合症、腹泻恐惧症、抗菌素(消炎药)滥用综合症、中药滥用综合症、输液(打滴流)综合症:有很多家长一看到婴儿的大便有点“不对”立即化验,化验的结果往往WBC3-5/HP;RBC0-3/HP;这下糟了,加上有的“医生”诊断:“肠炎;痢疾”。于是住院、打滴流、吃头孢、痢特灵、泻速停、抗菌素一用4-5天。加上助消化的、健脾的、消食的、养胃的都上,结果婴儿的肠道平衡被搞得一塌糊涂,当然腹泻越拉越重,基本上到我这咨询的差不多已经搞得快疯掉了(一个母亲说的)。我给她们的建议主要就是停止你现在的治疗,然后很多婴儿第二天就好了。4、养生综合症、辅食添加错误。很多家长自己看了很多“书”收罗了一些食谱,准备大显身手,坚持自己给宝宝做饭,红枣、山药、小米、薏米、枸杞等等一大堆。结果越吃越拉、越吃越瘦。婴幼儿的辅食添加是门科学,滥用套用成人的,或者中医的理论只能越弄越糟。中医中药关于新生儿的治疗基本空白,西医关于新生儿学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十分成熟。不推荐没有把握的中医治疗(这里没有排斥和贬低中医的意思,请不要误解)。婴幼儿的消化道十分脆弱,尤其是刚刚出生的新生儿,最适合的食物只有一种,就是母乳,因为新生婴儿的消化道内仅仅乳糖酶比较发达所以对于糖类仅限于乳糖,像成人食物中的淀粉、粗纤维、蔗糖等等均不能消化,除非先天乳糖酶缺乏症(遗传代谢性疾病)必须用葡萄糖奶粉之外。新生儿只能吃乳类。(所以不要给新生儿滥用“补品”),自制的小米粥、大米粥、面汤中均含有较多的粗纤维,不易消化容易腹泻,因此推荐“买品牌米粉”给刚刚添加辅食的婴儿。品牌米粉中去除了不易消化的成分,并且消除了工业、农药残毒的问题,并且磨得细致,容易消化。有些婴儿腹泻时一过性的乳糖酶被破坏,1周左右可以随着肠道粘膜的恢复逐渐正常,所以短时重的腹泻婴儿需要腹泻奶粉(不含乳糖的特种奶粉)不宜长期吃这种奶粉,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也会导致营养吸收不均衡。蛋白质,现在蛋白质与很多有关,蛋白是过敏主要原因,新生婴儿能够消化的蛋白比例就是母乳的比例:乳清蛋白70:酪蛋白30,而且乳清蛋白以α乳清蛋白为主,牛奶是以酪蛋白和β乳清蛋白为主。所以以牛奶为基质的配方奶不易消化,大便中容易有不消化的奶瓣,奶瓣吸水因此奶粉喂养的孩子大便颗粒粗大,干容易成型,也容易便秘。
当孩子出现对吃饭不感兴趣,或者有偏食、挑食时,父母一定要找找原因,看看孩子到底为什么不肯吃。孩子不肯吃的原因不少,通常有: 1.生病。生病会使孩子胃口减退,如果孩子平时吃饭很顺利,这几天不愿吃或吃得少,父母就要带孩子去找医生查查,看看是否病了。当然,孩子如果生病,还会有其他表现,随着疾病的痊愈,孩子的食欲也会好转。 2.提供的食物不合适。食物单调,过硬、过软、过冷、过热,或者味道怪异,常常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孩子对新添的食物不习惯,也会拒绝去吃。 3.孩子不习惯“吃”。孩子尚未学会咀嚼固体食物,或者虽然已经长了不少牙,但仍然留恋从奶瓶中取奶,不习惯用匙、杯、碗喝,都会使食量减少。 4.进餐环境不合适。如果吃饭时周围环境嘈杂,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不能专心吃饭。 5.孩子对吃饭产生厌恶心理。父母经常逼迫孩子吃饭,或者催促、责备孩子,孩子就会情绪抑郁,厌恶吃饭。 6.零食过多。过多零食,使孩子胃部空间被占,零食的甜,香味道也使孩子的味觉敏感性降低,孩子自然对正餐没有兴趣了。 除了生病外,大多数孩子吃不香的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所以,从婴儿开始,应培养其良好的进食习惯,并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 1.培养定时、定量、定位的进餐习惯 从孩子还是小婴儿时,妈妈就应在固定的地方、坐固定的椅子给孩子哺乳,即定位喂养。待孩子逐渐长大,开始添加辅食时,也应在同一位置,让宝宝用固定的小桌椅及固定的杯、勺、碗等餐具给宝宝喂食。这样,孩子容易形成条件反射,一到这个环境,就知道该进餐了。妈妈还可以在孩子每次进餐前,用基本相同的语言让孩子从心理上作好吃饭的准备。孩子到了3-4个月,可以添加辅食了,进餐时间也可以渐渐相对固定,做到定时喂养。但应注意,时间的间隔应按宝宝的胃排空时间而定,喂米糊、菜泥等混合食物4小时一次。定时进餐可形成时间条件反射,促使食欲保持旺盛。每次进食的量也应该大致相仿,即定量喂养,但可承受孩子长大而逐渐增多。这种有规律的进餐习惯养成后就不要随意更改。 2.让孩子做好餐前行动,心理上的准备 进餐前做好心理、生理上的准备,对孩子愉快进餐非常重要。因此,每次进餐前半小时,爸爸妈妈应亲切地告诉孩子,吃饭时间到了,让孩子终止正在玩的游戏,做好饭前准备,如洗手、戴围嘴。有时也不妨让孩子到厨房去看妈妈烹调食物,还可以让孩子自己构思下一餐的食谱,提高孩子吃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办法,都可培养孩子对吃的兴趣,刺激孩子的食欲。还需注意的是,饭前不要让孩子剧烈活动或者过分兴奋,因为孩子吃饭需要宁静平稳的情绪。 3.鼓励孩子尝试新食物 许多孩子只吃吃过的食物,拒绝尝试没吃过的食物,这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很不利。因此,当孩子挑食、偏食、不愿吃新食物时,爸爸妈妈要向孩子讲清进食该食物的好处,并做出津津有味的样子吃给孩子看,还可以给孩子讲讲有关该食物的故事,让孩子喜爱的故事人物来帮忙。 4.保持宽松和谐的进餐氛围 和谐宽松的进餐氛围能提高孩子对吃的兴趣,增强食欲。不要把食物硬塞到孩子的嘴里,应鼓励孩子自己挑选食物,自己动手进食,提高孩子吃饭的兴趣。孩子吃饭不“乖”,父母不要包办代替,更不可责骂恐吓,以免影响孩子的胃口,并产生对吃饭的厌恶、逆反心理,应肯定孩子自己进餐的行为,鼓励他学习吃饭的“本领”,培养其自己吃的能力。至于孩子自己吃饭造成的“狼籍”,不必太在意,因为收拾它比培养好孩子对吃饭的兴趣简单得多。 5.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 睡眠和运动是促进孩子食欲的良好办法,尤其是户外运动。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运动能使孩子睡眠深沉,食欲大开。 6.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应以身作则,不偏食、不挑食,带头尝试新食物。父母还应带头营造愉快的进餐氛围,孩子进餐不顺利,父母的态度、办法应一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而使孩子无法适从,同时自己的威信降低。要记住,孩子的眼睛和耳朵时时在注意着自己。 要让孩子吃得香,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关键是看父母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否有耐心、信心以及恒心。
如果你发现您自己或家人有以下情况或症状的话,请不妨注意是否有维生素气管的早期表现。维生素A不足:皮肤粗糙、瘙痒,指甲出现深刻的白线,头发干枯,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及失眠,眼球结膜干燥,泌尿道结石。应多吃牛肝、鸡蛋、红黄色蔬菜、水果和鱼肝油。 维生素D不足: 骨质软化、儿童患软骨病。应多进鱼类及蛋类、多晒晒太阳。 维生素B1不足: 对声音过敏,对音响有过敏性反应,小腿有间歇性的酸痛,患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应多吃豆类、谷类、硬果类、水果、牛奶和绿叶菜。维生素B2不足: 口角发炎,出现各种皮肤性疾病如皮肤炎、阴囊炎等,手肢有灼热感觉,对光有过度敏感的反应等。应多进食肝脏、牛奶、鸡蛋、豆类、绿色蔬菜。 维生素B3不足: 舌苔厚重,嘴唇浮肿,舌痛,唇痛,头皮特多,口腔黏膜露露干燥。应多进食酵母。 维生素B12: 行动易失平衡,身体会有间歇性不定位置痛楚,手指及有麻刺感,应多进食动物肝脏及酵母。 维生素C不足: 无过度劳累、环境急剧改变或其他器质性疾病等客观原因,但却常感疲劳,常易感冒、咳嗽,抵抗力下降,牙龈经常出血,伤口难愈,舌头有深痕等。应多进食柑、橙、柚子、红枣、酸枣等。 维生素PP(尼克酸)不足: 舌炎、皮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头晕、记忆力减退。应多进食粗粮、绿叶蔬菜、肝脏、花生、蛋白质等。另外,人体的外部器官也会发出维生素不足的信号。口部信号:若发现口角发红,长期干裂,而且口唇和舌头疼痛,你很可能是困营养不足而患上口角炎,若不注意,就会引起口疮和淋巴结炎。口角炎的成因多为缺乏铁质和维生素B2(核黄素)及维生素B6造成。 人体内部说,缺乏这两种维生素会引起贫血,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补充办法是多吃菠菜等绿叶蔬菜,常食猪肉、牛肉、肝脏、豆类等,也可服维生素B族营养丸。唇部信号: 唇部开裂、脱皮、唇线模糊,是唇病的征兆,说明你缺维生素B2及维生素C。补充办法是多吃青菜、柑橘、西红柿、瓜果、马铃薯等,或服维生素B族营养丸和维生素C片。舌部信号: 若发现舌头过于平滑、味蕾突起发红、舌尖两侧发黄或发白,说明你欠缺叶酸及铁质。缺乏这灯物质,将导致骨髓内红细胞的生产受到阻碍,从而引起舌炎、贫血、胃肠功能紊乱、生长发育不良。补充办法是多吃肝脏、菠菜、黑面包并服用含有叶酸成分的维生素B族营养丸。鼻部信号: 若鼻子两边油腻光亮发红并常胶皮,说明你体内缺锌。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和新陈代谢障碍。不过大部分食品中都含有锌,只要不偏食,缺锌现象可以得到纠正,亦可服用含有锌的多种维生素营养丸。指甲信号: 指甲上有白点,表示缺锌;指甲容易断裂,说明缺铁。铁锌、缺铁有时可能会同时出现。补充办法是多吃菠菜、肝脏和猪、牛羊肉,服用含有锌的多种维生素营养丸。 头发信号: 脱发、头发拔出时无痛感、发丝易缠卷,说明你缺乏维生素C和铁质。而头发色泽变浅、变淡,是维生素B12偏低的信号。 缺乏维生素B12者体内红细胞的生产和神经系统支委会受到影响。调节办法是多吃乳类食品、肝脏、鱼类和豆类或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丸。如果发现有上述现象,尤其是中老年人,最好请教医生,不要自作主张乱服维生素药片,否则对身体反而有害。从保健资料中获悉,专家建议补充维生素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天然食品,而不是化学合成的药物。
(1)奶具消毒前洗净。应洗净奶渍,后用洗洁精刷洗,再清水冲净。(2)家庭简易消毒法将奶具放入沸水中煮开10分钟,冷却取出使用。(3)配奶前先洗手。过程中也不要触奶瓶内部和奶嘴,以免污染。(4)配奶时先在瓶中倒入适量的50~60℃的温开水,(有的奶瓶刻度不准,第一次使用前可先用量杯测量一下误差,以后再用心中就有数了)然后再加入适量的奶粉。轻轻地摇动奶瓶,直至奶粉全部溶解即可。(5)未吃完的奶不可下次再喂。因为吸吮瓶中的奶已被污染,放置几小时后细菌已成几何倍数增长至足以致病的程度。剩一点奶怎么办?既不可让孩子喝掉,又不可放置下一顿,心疼喝掉,不喝倒掉吧!下一次配奶时,你如果会结合自己宝宝的食量按实际需要来配制了?那么祝贺你,你是真正学会给自己的孩子配奶了。
在一些人看来大便是最肮脏的“东西”,臭气难闻,很少有人便后会认真观察大便。在看病时问起大便多 是一问三不知,年轻的父母们更是不知道认真观察孩子的大便。自古以来中医注意观察大便以帮助诊断疾病、判断疾病,还把大便制成“人中黄”、“粪清”作为治疗药物。看来有必要与年轻父母谈一下宝宝大便与健康 。 一、婴儿大便的成分 正常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有形成分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三分之一是细菌,叫人吓一跳,其实,这些细菌是 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供人吸收利用,与人共生共存。母乳喂养儿大便中主要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牛奶喂养儿大便中则主要是大肠杆菌;只有新 生儿生后2—3天内排出的墨绿色粘稠胎粪不含细菌。 二、婴儿大便的外观 正常婴儿大便为黄色或棕色,软条状或糊状。大便软硬度与小儿饮食的排便次数有关。母乳喂养儿每日大 便2—7次,呈黄色膏脂样,内可有奶块;牛奶喂养儿大便每日1—2次,淡黄色,较硬;添加辅食后,如喂含绿叶的蔬菜可排绿色大便,吃动物肝血或服铁剂后大便则呈黑色。婴儿大便中偶有不消化的瓜籽、菜叶、黄豆、 玉米等,只要量不多都是正常现象。 三、正常婴儿大便的气味 新生儿的胎粪不臭,母乳喂养儿大便稍有酸臭味,而牛奶和奶粉喂养儿的大便较臭,但还不及成人大便臭 。添加辅食后大便中的细菌便与成人相同,其臭气加重,与成人大便相似。一般正常情况下肠道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会产生吲哚、氨等物质,都具有一定臭味,但不太重。如果婴儿大便臭气过重或放难闻的臭屁则可能为病 态。 四、婴儿大便的酸碱度 正常婴儿在母乳喂养时大便中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较多,分解大便残渣会产生较多酸性物质,大便的pH 值(酸碱度)常小于5.5; 牛乳或奶粉喂养儿大便中的菌与母乳喂养儿不一样而呈中性或偏碱性,pH值常为6— 8。测试小儿大便pH值可购市售“精密试纸”,把试纸条一端浸入大便半秒钟后取出与试纸所附的标准比色板比 较即可知道pH值。年轻的父母不妨家中备一套,以便怀疑小儿腹泻病时可自测pH作参考。如果小儿腹泻大便pH 值小于6,多是因为小儿受凉、 饮食不当或其他病引起的症状性腹泻;如果是感染性腹泻,小儿大便pH值常大 于7。 五、大便异常与婴儿疾病 大便次数、性质、气味的改变均可反映婴儿疾病,尤其判断消化道疾病意义更大。 次数改变:大便次数突然减少并且大便干燥称为便秘;大便次数突然增多或突然变稀同时内容物有变化称 为腹泻。 性质改变:婴儿大便除变稀外,如出现较多粘液或混有血液大便伴小儿排便时哭吵,大多是细菌性痢疾或 其他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大便如为淘米水样、排便无腹痛、病儿快速出现脱水、抽搐、休克则可能是患了霍乱病;大便呈汤样可能为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海水样大便为金葡萄肠炎;豆腐渣样大便为霉菌 性肠炎;大便中混有寄生虫诊断是一目了然的,但是虫蛹肉眼是看不见的,用显微镜检查大便中的虫卵可以诊断肠道、呼吸道、胆道部位的寄生虫病。 颜色改变:婴儿大便呈白色,并伴全身黄染、骚痒是胆道梗阻表现;绿色稀便常为婴儿受凉或添加辅食不 当所引起的食饵性腹泻;大便像赤豆汤样暗红色伴恶臭,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果酱色大便为肠套迭或阿米巴痢疾;柏油样黑便在排除服铁剂和大量食用动物肝血之后可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大便呈鲜红色血液为直肠或 肛门出血性疾病。 气味改变:婴儿大便酸臭加重并带有较多泡沫是饮食中含糖或淀粉类过多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过度发酵引 起;大便突然变恶臭,如臭蛋样气味是饮食中蛋白质比例过多引起;大便腥臭伴油腻感为脂肪类饮食过多;大便恶臭且量又多,伴小儿消瘦是肠吸收不良综合症表现;重腥臭大便由肠癌引起在婴儿极为罕见。 婴儿大便异常可诊断的疾病还有很多,以上列举几点供年轻父母们在观察婴儿大便时参考。大便轻度异常 父母可以自己判断有否疾病;如果明显异常应立即去医院请儿科大夫诊治。为了孩子健康,请你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
患者:我家宝宝急性肠炎快有1个月了,因为化验大便不方便就在社区医院看的(现已后悔不已), 宝宝精神状态很好,就是大便拉水状稀,次数5-7次左右(宝宝一直没有聚肚,一直每天5-7次不等)在社区医院开的头孢克洛颗粒,王氏保赤丸,蒙脱石散,大便次数少了每天2-3次,但是化验还是有脓细胞2-3,于是医生让继续吃头孢吃了十几天后悔死了,还是有炎症,现在推我们上儿童医院去看目前在儿童医院又开了布拉氏酵母菌散,头孢丙烯干混悬剂,蒙脱石散让吃三天复查,老是这样吃药炎症还是没有好,请医生指导我该怎么办?万分感谢! 患者:补充一下,在儿童医院开的药目前吃了2天大便由原来的2-3次变为5-6次,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所以也不敢吃了,请江医生指导我该怎么办? 沈阳市儿童医院ICU冮铁成:停药吧 患者:江大夫按照您的指示已经停了药,吃了一个星期的妈咪爱,目前每天大便次数2-3次呈喷射状较稀且经常小便会带一点大便出来,化验大便还有脓细胞0-1/HP,上次是2-3/HP,之前一个月也是有脓细胞但不多,我家宝宝精神状态饮食睡眠各方面都挺好的,1,想请问您这是肠炎吗?一直都有脓细胞我们还需要治疗吗?2.宝宝一直有脓细胞可以打预防针吗? 沈阳市儿童医院ICU冮铁成:谢谢你的花篮,你的宝宝根本不是肠炎,不需要治疗,可以打预防针。 患者:江医生谢谢你的指导我家宝宝现在好多了,可是这段时间我还是为了给她连续吃了13天的头孢克洛颗粒(每天半包)而懊恼不已,想想都害怕是自己的无知害了宝宝,请问这个会给宝宝带来多大的危害?谢谢! 沈阳市儿童医院ICU冮铁成:不必客气 患者:江医生我家宝宝最近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吃了易坦静,芙露饮,依托红霉素,吃了三天停了一天又吃了2天检查还是感染,并且宝宝吃了药还伴有吐奶(现在不吐了),腹泻症状(每天8-10次)大便中还有血丝,想请问还能继续服药吗? 沈阳市儿童医院ICU冮铁成:感冒应该先治疗感冒,之后再调整肠道。如果菌群失调,可以用一段1周亿活。很多时候上呼吸道感染,是不需要使用抗菌素的,不要以为红霉素不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所有的抗生素,甚至中药中的一些成分也可以导致菌群失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是很脆弱的,需要精心的维护。
巨细胞病毒(Cytomegaovirus,CMV):亦称细胞包涵体病毒,一种疱疹病毒组DNA病毒,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广泛,我国成人感染率达在95%以上,通常呈隐性感染,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侵袭多个器官和系统,并产生严重疾病,病毒可侵入肝、肺、肾、唾液腺、乳腺和其他腺体,及多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可长期或间隙地自唾液、乳汁、汗液、血液、尿液、精液、子宫分泌物等多处排毒。通过口腔、生殖道、胎盘、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多途径传播。妊娠母体CMV感染可通过胎盘侵袭胎儿引起先天性感染,少数造成早产、流产、死产或生后死亡。患儿可发生黄疸,肝脾肿大(即婴儿肝炎综合症的病原),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及溶血性贫血等。存活儿童常遗留永久性智力低下,神经肌肉运动障碍,耳聋和脉络视网膜炎等。但不必担心发病率较低。婴儿经产道可被感染,多数为症状轻微的亚临床床感染,有时可见轻微呼吸道障碍或肝功损伤。也可以通过吸乳、Kiss、sexual contact、输血等感染。近些年发现在新生儿中很多的黄疸不消退,或者黄疸退而复现的病理性黄疸与CMV感染有关,重度的CMV感染有的导致肝炎,胆管炎,导致胆道闭锁梗阻,白陶土样大便,肝衰竭。早期需要手术治疗,一旦错过手术时机预后较差。有的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甚至产生核黄疸,产生永久智力;运动障碍。还有的同时存在免疫缺陷,婴幼儿时期发生反复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1 ) 病毒分离, 是诊断活动性H C M V感染的“ 金标准” , 采用短时培养后检测病毒抗原可缩短检出时间; ( 2 ) 病毒颗粒和巨细胞包涵体( 阳性率低) ; ( 3 ) 病毒抗原, 如早期速发抗原、 早期抗原和p p 6 5等; ( 4 ) 特异性病毒基因( m R N A , D N A) , 采用P C R法应注意质控, 以减少假阳性。血清H C M V D N A水平在新生儿和免疫抑制个体与H C M V感染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定量分析主要用于免疫抑制个体病毒活动和抗病毒疗效监测; ( 5 ) 特异性抗体, 双份血清抗H C M V I g G滴度>_4 倍增高或抗H C M V IgM阳性有诊断意义。 关于治疗:G C V 为开环核昔类似物,是儿童严重 H C M V感染的一线用药,口服生物利用度仅为6 %,治疗需静脉给药。G C V大部分以原药形式从肾脏排除,脑脊液中浓度通常为血浆浓度的 2 5 %一7 0 %。治疗方案参照成年人,诱导治疗: 5 m g / k g ,每1 2小时1 次,持续2一3周; 维持治疗: 5 mg/k g , 每天1 次, 连续5 一 7 d 。笔者的经验是, 诱导期监测尿排毒情况,尿排毒阴转后即可进入维持治疗,若诱导治疗3 一 4周仍然排病毒,应考虑发生耐药或耐药毒株感染; 维持阶段若疾病进展 ,可考虑再次诱导治疗,若维持期免疫抑制因素未能消除( 如继续使用免疫抑制剂) ,应延长维持疗程,以避免病情复发。很多人认为不需要治疗,反正是那么多的人都感染了也没事,可是一旦发病,严重的结果往往导致家庭的灾难结果。总体的统计新生儿的患病率5%,感染后发生严重器官损伤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