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正坐姿,避免偏头耸肩;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 2、充足的睡眠。侧睡枕头和肩等高。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 3、注意颈部保暖,颈部可热敷;4、颈部活动动作要慢。尽量避免颈椎外伤。 5、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6、乐观豁达、避免焦虑情绪蔓延。
1、睡硬板+垫不超过5公分软垫床;避免坐软沙发、小矮凳;2、饮食尽量避免辛辣烟酒;3、急性期卧床休息,活动需带腰围;4、注意保暖、疼痛部位可热敷;5、避免久坐、久站、弯腰、持重物;避免急转身,快扭腰、剧烈跑、跳跃动作;疼痛缓解可散步、倒走、燕子飞、仰卧空蹬自行车锻炼(运动量以疼痛不加重为准)。
我常在门诊见到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因各种不同程度的颈肩疼痛或头晕来就诊,追问病史,其实他们都已经忍受这种不舒很长时间了,直到症状加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才来看病,经过检查,多为颈椎病。颈椎病本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骨伤科医生来说,习以为常了,可有群颈椎病患者引发我的深思,那就是年龄在25岁以下的青年患者,特别是那些中小学生,而且从目前就诊人数看,颈椎病年轻化的速度不断增加,照此下去,颈椎病可能在将来会成为困扰人们工作、生活的主要病症,将来危害社会的疾病有可能有颈椎病的半边天。所以,对颈椎病的防治,应该从孩子开始,首先应该让人们了解颈椎病及其危害,从目前医疗水平来看,尚缺乏彻底根治颈椎病的药物和方法,它的危害虽然不象癌症那么立即危及生命,但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病情会逐渐加重。但是,现在年轻人对颈椎病的了解甚少,有些父母对此也不很清楚。那么颈椎病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呢?怎么做才能有效的预防颈椎病?早期如何康复?了解颈椎病首先要了解颈椎的结构和特点。颈段脊柱由7个颈椎、6个椎间盘(第1、2颈椎间无椎间盘)和所属韧带构成。上连颅骨,下接第一胸椎,周围为颈部肌肉、血管、神经和皮肤等组织包绕,俗称“脖子”。虽然颈椎在椎骨中体积最小,但它的活动度和频率最大,而且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复杂,除第1、2颈椎结构有所特殊外,其余颈椎与胸、腰段椎骨相似,由椎体、椎弓、突起(包括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等组成。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两者环绕共同形成椎孔。各椎孔相连构成椎管,其内容纳脊髓。椎体上面周缘的两侧偏后方,有脊状突起,称为钩突。钩突与相临的上一椎体下缘侧方的斜坡对合,构成椎钩关节(亦称椎体半关节),其能防止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从侧方看,颈椎排列呈前凸弧形。称为颈椎的生理曲度,在X线片上,沿此曲度的走行,在各个颈椎推体后缘连续的一条光滑的弧形曲线,称之为颈椎生理曲线,正常值为12士5mm。颈椎曲度的形成是由于颈4~5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的,这是人体生理的需要。它可以增强颈椎的弹性,起到—定的缓冲振荡的作用,防止大脑的损伤。同时,也是颈部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正常的解剖生理需要。每当外伤、退变姿势不良时,不仅可以造成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而且可以因此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从而出现临床症状及X线改变等。当因退行变化而发生增生时,增生的骨刺则可能影响位于椎钩关节侧方的椎动脉血液循环,并可压迫位于其后方的神经根。椎弓根上下缘的上、下切迹相对形成椎间孔,有颈脊神经根和伴行血管通过。通常颈脊神经仅占椎间孔的一半,在骨质增生或韧带肥厚等病变时,孔隙变小、变形,神经根就会受到刺激和压迫,产生上肢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状。颈椎的横突较短,其中间部有横突孔,除第7颈椎横突孔较小外,其余均有椎动脉通过。当颈椎发生骨质增生等病变时,可导致椎动脉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改变,影响大脑供血,产生眩晕、恶心等症状。引起颈椎病的病因主要有:①劳损: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或长久保持一种体位不变,易发生颈椎病。②头颈部外伤:大约50%髓型颈椎病与此有关。③不良姿势:如躺着看电视、看书、习惯高枕、坐位俯伏睡觉等。 ④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或通过丰富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软组织病变,这与软组织慢性劳损炎症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⑤风寒湿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因此,风寒湿因素不仅是诱因,也可作为病因引起病变产生症状。⑥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发病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已多达100余种,约占慢性病的80%以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一般认为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其实不然,颈椎病大多始发于青少年或幼儿。只是因为颈椎病的早期,骨质增生和软组织损伤不明显,仅有轻微的颈椎错位,临床表现轻微而被人们忽视。值得注意的是:颈椎轻微的错位,X光片上也不易发现,就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头痛头昏、眩晕、失眠多梦、耳鸣、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痴呆、晕车晕船等。因此,为了避免误诊和漏诊,颈椎病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为主。颈椎骨质增生,肥大变形及软组织损伤,严重影响复位后颈椎的稳定性,很容易再滑脱。颈椎复位后颈椎的稳定性有赖于骨质增生和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因此,疗程比较长。颈椎病的康复治疗必须具备如下条件:长期坚持治疗;整复颈椎,同时具有修复软组织损伤的作用;坚持运动性的物理疗法。针灸推拿在颈椎病康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它可以减少药物治疗对其他脏器的副作用,但治疗往往需要时间和专业人员操作。那么,预防颈椎病尤为重要。①要防患于未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保持一种体位时间太久,其实,改变体位,活动一下颈椎并不需要多少时间,1-2min,甚至更短就可以了;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部软组织劳损,防止发展为颈椎病;②防止颈椎部受伤:一旦不慎受伤,积极治疗,避免遗留后遗症;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躺卧看书、看电视,不坐位俯伏休息,枕头一般以自己一拳半为宜,不可过高,但也不能长期不枕枕头;④积极彻底地治疗咽喉、口腔等慢性炎症;⑤避免颈椎受风寒湿长久刺激;⑥经常运动颈椎,但不要超过生理活动范围:屈曲35°~45°,伸展35°~45°,左右侧屈均45°,左右旋转均60°~80°;⑦提防颈椎病引起其他疾病的误诊和漏诊。如胃肠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精神方面等疾病。在此要特别提醒年轻父母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不要忽视孩子的健康,一旦孩子有颈肩背不舒、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等症状时,听听医生的建议非常必要,没有健康身体的天才一生是痛苦的!
上肢检查 1、搭肩试验(肩关节内收试验):嘱患者端坐位或站立位,肘关节屈曲位,将手搭于对侧肩部,如果手能够搭于对侧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部即为正常。如果手能够搭于对侧肩部,但肘部不能贴近胸部;或者肘部能贴近胸部,但手不能搭于对侧肩部,均为阳性,提示可能有肩关节脱位或肩周炎。 2、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嘱患者屈肘90。,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瞩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检查者前臂抗屈肘,如果结节间沟处疼痛为试验阳性。表示肱二头肌腱滑脱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3、直尺试验:以直尺贴近上臂外侧,正常时不能触及肩峰,若直尺触及肩峰则为阳性。说明有肩关节脱位,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方肩畸形,如三角肌萎缩等。 4、疼痛弧试验: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其上肢,当肩外展到60。~120。范围时,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这一特定区域的外展痛称为疼痛弧,是由于冈上肌腱在肩峰下面摩擦、撞击所致,说明肩峰下的肩袖有病变。 5、冈上肌腱断裂试验:嘱患者肩外展,当外展30。~60。时,,可以看到三角肌明显收缩,但不能外展上举上肢,越用力越耸肩。若被动外展患肢超过60.,则患者又能主动上举上肢,出现这一特定区域的外展障碍即为阳性,提示冈上肌腱的断裂或撕裂。 6、腕伸肌紧张试验:嘱患者屈腕屈指,检查者将手压于各指的背侧做对抗,再嘱患者抗阻力伸指及背伸腕关节,如出现巩固外商可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网球肘(巩固外商可眼)。 7、叩诊实验:用手指自远端向病变区轻叩神经干,若在该神经分布区的肢体远端产生如蚁走或刺痛等异样感觉,表明有神经再生或功能恢复的征象,故常用于再生的感觉神经纤维的检查。此外,本试验也用来检查神经内有无神经瘤,若尺神经又神经瘤时,轻叩神经结节处,会产生向远端放射痛,甚至由前臂达手的尺神经分布区。 8、握拳试验(尺偏试验):嘱患者作拇指内收,并屈曲各指,在紧握拳后向尺侧倾斜屈曲,若桡骨茎突部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有些患者在拇指内收时,即可产生疼痛,尺偏时疼痛加重,表示患有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9、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嘱患者端坐,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段,另一手握住手部,用力将手腕极度掌屈、旋后并向尺侧偏斜,并施加压力旋转,若在尺侧远端侧方出现疼痛,即为阳性体征。说明三角软骨损伤。 10、舟状骨叩击试验:使患手偏向桡侧,叩击第3掌骨头部,若舟状骨骨折时,可产生剧烈的叩击痛,有时叩击第2掌骨头时也可出现剧烈疼痛,即为阳性。而在叩击第4~5掌骨头时则无疼痛出现。 11、指浅屈肌试验:将患者的手指固定于伸直位,然后嘱患者屈曲须检查的手指的近端指间关节,这样可以使指浅屈肌单独运动。如果关节屈曲正常,则表明指浅屈肌是完整的;若不能屈曲,则该肌又断裂或缺如。 12、指深屈肌试验:将患者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固定在伸直位,然后让患者屈曲远端指间关节。若能正常屈曲,则表明该肌腱功能正常;若不能屈曲,则该肌可能有断裂或可能失神经支配。 下肢检查 髋部检查 1、髋关节屈曲挛缩实验(托马斯试验):用于检查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方法:一为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腰部放平,嘱患者逐一将两腿伸直,注意腿伸直过程中,腰部是否离开床面,向上挺起,如果一侧腿伸直时,腰部挺起,本试验为阳性。二为一侧腿完全伸直,另一腿屈膝屈髋,是大腿贴近腹壁,腰部下降贴近床面,伸直一侧的腿自动离开床面,向上抬起,亦为阳性。常用于检查髋关节结核、类分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所引起的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2、髋关节过伸试验(腰大肌挛缩试验):患者俯卧位,屈膝90。检查者一手握踝部,将下肢提起,使髋关节过伸,若骨盆亦随之抬起,则为阳性说明髋关节不能过伸,腰大肌脓肿、髋关节早期结核、髋关节强直,可由此阳性体征。 3、“望远镜”试验(杜普纯试验、“套叠”试验、巴罗夫试验):用于检查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仰卧位,髋、膝关节伸直,一助手固定骨盆,检查者一手置于股骨大粗隆部,另一手持小腿或膝部将大腿抬高30.,并上下推拉,若股骨头又上下活动或打气筒的抽筒样感,即为阳性;另一方法为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持小腿上端,使髋、膝关节屈曲90.将大腿上下推拉,若有上下过度移动,即为阳性,表示髋关节不稳。 4、蛙式试验(双髋外展试验):多用于婴幼儿。检查时患儿仰卧位,使双膝双髋屈曲90.,并使患儿双髋做外展、外旋至蛙式位,双下肢外侧接触到床面为正常。若一侧或两侧下肢的外侧不能接触到床面,即为阳性,提示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5、下肢短缩实验(艾利斯试验):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髋屈膝并拢,两足并齐,放于床面,观察两膝高度,如两膝等高为正常。如一侧膝部不另一侧低,即为阳性。表明有髋关节后脱位或股骨、胫骨短缩、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6、“4”字试验(帕切克试验):患者取仰卧位,患侧屈髋屈膝,大腿外展外旋,并将小腿踝部置于健侧大腿膝上部,两腿做成一“4”字样。正常情况下,受检测的大腿可以靠近床面,髋关节又疾患时,则手限制或出现疼痛,若为坐骨神经痛,则该试验为阳性结果。 7、后伸试验(瓦斯曼试验):病人俯卧,向上抬下肢,大腿前及腹股沟部出现疼痛,及表明股神经痛。 8、纯德林伯试验(单腿独立试验、臀中肌试验):嘱患者先用健侧下肢单腿站立,患肢抬起,患侧骨盆上提,臋皱襞上升为阴性;再用患肢单腿站立,抬起健腿,则健侧骨盆及臋皱襞下降,即为阳性。此法为检查负重侧髋的稳定度或臀中、小肌力量,任何能使臀中肌无力的病变,该试验均可出现阳性体征。髂胫束挛缩试验(欧伯试验):检查因髂胫束挛缩引起的屈曲外展畸形。患者侧卧位,健肢在下呈屈髋屈膝体位,患腿在上呈膝屈曲90.位,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患侧髂嵴),另手持踝,将患髋后伸外展,任何放松持踝之手,患侧大腿不能落下(内收)为阳性。说明患肢关节有屈曲外展畸形,即在中立位时,髋关节又屈曲畸形,而仅在外展位时才能伸直 膝部检查 1、回旋挤压试验(麦克马瑞试验、回旋研磨试验、半月板弹响试验):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肌肉放松,检查者立于患者伤侧,尽量将膝关节屈曲直至足跟接近或碰到臀部。检查内侧半月板时,把足向外旋转,小腿向外展,逐渐将膝关节伸直,此时由于膝部角度的改变,任何内侧半月板的碎片将被夹于股骨与胫骨的关节面之间,在膝关节伸直时,股骨即在这不正常的半月板上滑过,发生响声与疼痛,病人立即指出疼痛与以前的疼痛完全相似。相反的方向,先膝关节屈曲,并把足内旋,小腿内收,然后逐渐将膝关节伸直,若此时无响声,则可断定内侧半月板的后部正常;若有响声,则可从它的响度与发生响声的角度来决定半月板破裂的大小和位置。在检查外侧半月板时,可用试验内侧半月板损伤的方法,不同点是将小腿内旋内收,可明确外侧半月板的损伤。 2、挤压研磨试验:患者俯卧位,屈膝90。,检查者一手固定腘窝部,另一手握住足踝部,向下压足,使膝关节面靠紧,然后进行小腿旋转动作,如有疼痛,提示有半月板破裂或关节软骨损伤 3、抽屉试验(德韦尔试验、前后运动试验、推拉试验):方法是坐位或仰卧屈膝90。,检查者一手固定踝部,另一手推拉小腿上段,如能明显拉向前方1cm,则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即前抽屉试验阳性;如能腿向后月1cm,则为后抽屉试验阳性;若前后均能推拉1cm,即为前后抽屉试验阳性。 4、侧方挤压试验(波勒试验、膝关节分离试验、侧位运动试验):患者伸膝,并固定大腿,检查者一手握住踝部,另一手扶膝部,做侧位运动检查内侧,或外侧副韧带,若有损伤检查牵扯韧带时,可以引起疼痛或异常活动度。 5、膝关节交锁征:嘱患者活动膝关节时,突然在某一角有物嵌夹,不能伸曲活动,并出现疼痛,即“关节交锁”,当病人慢慢伸曲关节,解除交锁现象后,可使关节活动自如,即说明为半月板损伤或关节内游离体存在。 6、浮髌试验:嘱患者仰卧位,肢体伸直,股四头肌处于松弛状态,检查者一手在髌上施加压力,另一手按压髌骨待放,当放开手指时,即感髌骨自然漂浮,即说明关节腔内有积液,为阳性。注意假阳性,特别是女性或肥胖患者。 7、挺髌试验:患膝伸直,用拇食二指将髌骨向远端推压,嘱患者用力收缩股四头肌,若发生髌骨疼痛者为阳性,多提示髌骨劳损。 足踝部检查 1、踝关节背神试验:鉴别腓肠肌与比目鱼肌挛缩的。患者踝关节不能背伸或伸膝时发生踝关节跖曲,是腓肠肌与比目鱼肌挛缩。区别,让患者屈膝,由于腓肠肌起点在膝关节线上,此时腓肠肌松弛,踝关节能背伸,当膝关节伸直时,踝关节不能背伸,说明腓肠肌挛缩。若伸膝屈膝时、踝关节均不能背伸,说明比目鱼肌挛缩,因比目鱼肌起点在膝关节以下,所以伸屈膝试验结果相同。 2、伸踝试验(霍曼斯试验):用于检查小腿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让患者伸直小腿,然后用力背伸踝关节,如小腿肌肉发生疼痛,则为阳性。在小腿肌肉深部触诊时出现疼痛,更证实小腿有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3、足内、外翻试验:检查者一手固定小腿,另一手握足,做极度内翻或外翻活动,引起同侧疼痛时说明内或外踝骨折;引起对侧疼痛时,则属侧副韧带损伤,但需与踝关节部位复合损伤相区别。 4、足长轴与两踝连线的测量:仰卧位,从足趾面检查,足长轴与两踝连线相交,正常时足长轴向胫侧倾斜5。,因此两线相交的外上角应为95。,若两线相交成直角者,即为前足外展畸形。 5、跟腱挛缩实验:跟腱挛缩,常有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挛缩引起,患者坐位,使小腿自然下垂,若伸膝或屈膝时,踝关节均不能背伸,则比目鱼肌挛缩;如膝关节伸直位,踝关节屈不能背伸,则腓肠肌挛缩。如膝伸直或屈曲位,,均出现跖曲,则为双肌挛缩。 6、足指数测定法:足平放桌上,自足最高处到桌面的距离为足弓高度;自足弓到第二足趾的长度为足长度,将测出的足高度除以足长度再乘100,所得数据,即足趾数,亦足弓指数。正常足弓指数在29~31范围内,轻度平足为25~29,25以下为严重平足。测量公式:足趾数=足高度/(足长度100)。 颈部检查 1、前屈旋颈试验:先让患者头颈部前屈,然后向左右方向旋转活动,若颈椎出现疼痛即阳性。提示颈椎小关节退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头试验):先让患者将头向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轻叩左手手背,使力量向下传递。如有神经根性损伤,则会因间孔狭小而出现肢体放射疼痛麻木等感觉。椎间孔分离试验(引颈试验):与椎间孔挤压试验相反,疑有神经根性痛,可让患者端坐,检查者两手分别拖住气下颌,并以胸或腹部抵住其枕部,渐渐向上牵引颈椎,以逐渐扩大椎间孔。如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减轻或颈部出现轻松感则为阳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一般两者均阳性。 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稍前屈并转向健侧(颈部无症状侧),检查者立于患侧,一手抵于颈侧顶部,并将其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将其牵向相反方向,如患者出现麻木或放射痛时,则为阳性表明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能。 4、旋颈试验(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判定椎动脉状态。患者头部略向后仰,作向左、向右旋颈动作,如出现眩晕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时,即为阳性。该试验有时引起患者呕吐或猝倒,故检查者应密切观察以防意外。 腰背部检查 1、直腿抬高试验:仰卧位,两下肢伸直靠拢,检查者一手握患者踝部,一手扶膝保持下肢伸直,逐渐抬高患者下肢,正常者可以抬高70。~90。而无任何不是感觉;若小于以上角度即感下肢有传导性疼痛或麻木者为阳性。多见于坐骨神经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若将下肢直腿抬高到开始产生疼痛的高度,检查者右手固定此下肢保持膝伸直,另一手背伸患者踝关节,放射痛加重者为直腿抬高踝背伸试验(加强试验)阳性。用于鉴别是神经受压还是下肢肌肉等原因引起的抬腿疼痛。 2、拾物试验:让小儿站立,嘱其拾起地上物品。正常小儿可以两膝微曲,弯腰拾物;若腰部有病变,可见腰部挺直、双踝和膝关节微曲的姿势去拾地上的物品,此为该试验阳性。常见于儿童脊柱前屈功能有无障碍。 3、仰卧挺腹试验:通过增加椎管内压力,刺激神经根产生压痛,以诊断椎间盘突出症,4个步骤。(1)病人仰卧,双手放在腹部或身体两侧,以头枕部和双足跟为着力点,将腹部及盆部用力向上挺起,若患者感觉腰痛及患侧传导性腿痛即为阳性。若传导性腿痛不明显,进行下一步。(2)患者保持挺腹姿势,先深吸气后暂停呼吸,用力鼓气,直至脸面潮红约30秒左右,若有传导性腿痛则为阳性。(3)在仰卧挺腹姿势下用力咳嗽,若有传导性腿痛即为阳性。(4)在仰卧挺腹姿势下,检查者用手轻压双侧颈内静脉,若出现患侧传导痛即为阳性。 4、背伸试验:患者站立位,让患者尽量伸背,如有后背疼痛为阳性。说明病人腰肌、关节突关节、椎板、黄韧带、棘突、棘上或棘间韧带又病变,或有腰椎管狭窄症。 5、骨盆挤压试验:患者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分别于髂骨翼两侧同时向中线挤压骨盆;或患者侧卧位,检查者挤压其上方髂嵴。如患侧出现疼痛,即为骨盆挤压试验阳性,提示有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 6、骨盆分离试验: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前面,两手同时向外下方推压,若出现疼痛,即为阳性。表示骨盆骨折据哦骶髂关节病变。 7、骨盆纵向挤压试验:仰卧位,检查侧的髋关节、膝关节半曲位,检查者用左右手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大腿根部,双手用力挤压,若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单侧骨盆骨折。 8、屈膝屈髋试验:仰卧位,双脚靠拢,嘱其尽量屈髋、膝关节,检查者也可双手推膝使髋、膝关节尽量屈曲,使臀部离开床面,腰部被动前屈,若腰骶部发生疼痛,即为阳性。若行单侧髋、膝屈曲试验,患者一侧下肢伸直,用同样方法,是另侧髋膝尽量屈曲,则腰骶关节、骶髂关节可随之运动,若有疼痛即为阳性,表示有闪筋扭腰、劳损,或有腰椎椎间关节、腰骶关节或骶髂关节等病变。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该试验为阴性。 9、梨状肌紧张试验:仰卧位,伸直患肢,做内收内旋,若有坐骨神经放射痛,再迅速外展、a外旋患肢,若疼痛立刻缓解即为阳性。说明有梨状肌综合症。 10、外展外旋试验(“4”字试验):仰卧位,被检查者一侧下肢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将足架在另一侧膝关节上,使双下肢呈“4”字形。检查者一手放在屈曲的膝关节内侧,另一手放在对侧髂前上棘前面,然后两手向下按压,如被检查侧骶髂关节处疼痛即为阳性。说明有骶髂关节病变。 11、斜扳试验: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屈髋屈膝各90。,检查者一手将肩部推向背侧,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骨盆推向腹侧,并内收内旋该侧髋关节,若发生骶髂关节疼痛即为阳性,表示该侧骶髂关节或下腰部有病变。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上海市同济医院针推伤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特别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外力导致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发病因素,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可以加重了退变的程度。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另外,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高危因素,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腰椎间盘突出日常保养方法如下: 1、注意调整生活和工作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对于站、坐、卧都要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相同姿势,避免突然弯腰。尽量减少弯腰、搬重物、推重物、避免急转身,快扭腰、剧烈跑、跳跃等动作,这些动作都可使腰椎间盘受力明显增大,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加重,或症状明显加重。 2、腰椎间盘突出急性症状发作期,需要进行适当休息,必要时患者进行一定程度卧床休息。急性症状缓解之后3个月内需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过早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都会使椎间盘破裂纤维环再次撕裂,导致椎间盘突出复发或突出加重;急性期活动需带腰围。 3、避免损伤和过度劳累,坚持功能锻炼。急性症状缓解后需要建议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腰背肌力量增强才能使腰椎稳定性得到保证,减少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常用腰背肌锻炼方法包括散步、倒走、燕子飞、仰卧空蹬自行车锻炼、游泳(运动量以疼痛不加重为准)。 4、腰部需保暖,疼痛部位可热敷。 5、选择合适硬度床垫:不必刻意睡硬板床,腰部无明显下陷为合适硬度床垫。睡硬板床需垫5公分左右软垫; 6、避免坐软沙发、小矮凳。 7、饮食尽量避免辛辣烟酒。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有研究认为癫痫患者过早死亡风险是普通人3倍。 到目前为止,药物治疗是癫痫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与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相比,更多的患者更容易接受的是药物治疗。约70%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诊治进行有效控制。 但是现代医学还不能彻底治疗该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现代医学药物治疗癫痫往往只能控制发作,不能彻底根治。不适当的停药会让已控制的癫痫症状快速反弹。因此有患者朋友就提出:“为什么癫痫只能控制,不能彻底根治?” 这要从癫痫的病因病机讲起。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癫痫病因可以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先天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胎气受损,由于婴儿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或过分劳累体虚,导致婴儿禀赋不足,二是父母禀赋虚弱或父母患癫痫导致小儿精气不足。后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多由于七情失调,脑部外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患他病之后,或因六淫之邪所干。 癫痫的主要病机是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蒙蔽清窍,而尤以痰邪作祟最为主要。若痫证久发不愈,必致脏腑愈虚,痰浊愈结愈深,而成顽痰;痰浊不除,则痫证复作,乃成痼疾。本证的轻重常与痰浊的深浅、正气的盛衰有关。一般初起正气未衰,痰浊不重,故发作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其病理性质为初期多实,日久不愈表现虚实夹杂。由此可见,癫痫与五脏均有关联,但主要责之于心肝,顽痰闭阻心窍,肝经风火内动是痫病的主要病机特点。久发耗伤精气,可致心肾亏虚,气血不足,可见心脾两虚。 所以癫痫发病关系到心肝脾肾等多个脏器功能,又夹杂痰瘀虚等多种病理因素。而现代医学的药物控制只能起到抑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进而控制癫痫发作,却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痰瘀虚的病理实质,也无法恢复患者脏腑功能。这就是西药为什么只能控制癫痫发作,却不能彻底根治的根本原因。 康博士在研究历代中医典籍和近代海派陆氏针灸理论基础上创立“涤痰通督针法”,在癫痫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涤痰通督”针法治疗癫痫已被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项目”(项目编号:18401971100)立项支持以促进其科学研究及推广应用。该方法用镇静、祛风、降气、化痰、通督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及整体调理,恢复患者自身身体机能从更本上治愈癫痫。
1、注意膝关节保暖,可热敷(急性期红肿停止热敷)。2、劳逸结合,避免关节过度负重,少走路,避免上下台阶及走不平路。3、减轻体重,降低关节的承重。疼痛严重可使用手杖,拐杖,减轻关节负重。4、带护膝,弹性粘带、增加关节的稳定性。5、如膝关节疼痛影响正常生活及时就诊。
经常在门诊会遇到有患者询问“针灸能不能治疗癫痫?”这一问题。今天我要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针灸可以治疗癫痫。中医针灸治疗癫痫在我国古代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尽管癫痫病因复杂,但针灸、中药等传统医学利用镇静、祛风、降气、化痰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与治疗癫痫。和手术、西药疗法相比,针灸、中药等的治疗一人一法一方,更注重治疗的个体化,可起到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目的。在中医理论上,癫痫属于脑病,针灸治病是通过刺激穴位与经络实现其治理作用。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和脑、髓理论,脑与经络密切相关。比如,膀胱经,督脉、阴跷、阳跷等奇经都直接入脑。经脉联系的特点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这提供了针灸治痫的生理基础。研究古代典籍发现,诸多经穴都可以治疗癫痫,具体如下:手太阴肺经:天府、心泽、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手阳阴大肠经:商阳、二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曲池。足阳明胃经:太乙、滑肉门、伏兔、足三里、上巨虚、解溪、冲阳、厉兑。足太阳脾经:隐白、公孙、商丘、大横。手少阴心经:少海、灵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支正、小海、听宫。足太阳膀胱经:攒竹、五处、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肓俞、神堂、委中、合阳、承筋、承山、飞扬、昆仑、仆参、申脉、京门、京骨、束骨、通谷。足少阴肾经:涌泉、然骨、大钟、照海、复溜、筑宾、阴谷、通谷、阴部。手厥阴心胞经: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手少阴三焦经:关冲、液门、外关、支沟、开井、丝竹空。足少阴胆经:听会、悬厘、天冲、完骨、本神、头临泣、脑空、风池、辄筋、日月、带脉、阳陵泉、阳交、外丘、悬钟、光明。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曲泉、章门、期门。任脉:曲骨、关元、气海、神厥、中脘、巨阙、鸠尾。督脉:长强、脊中、筋缩、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水沟、兑端。在具体的治疗中笔者常使用如下方法:1.取穴主穴:大椎、腰奇、水沟、后溪、内关。配穴:百会、陶道、鸠尾、内关、神门、丰隆、筋缩、太冲等及其他辩证选穴。2.治法以主穴为主,每次取3~5穴。据症情酌取配穴2~3穴,大椎穴以26号针,上斜30度角进针1.5寸左右,当病人有触电感,即退出几分留针。腰奇亦须深刺、重刺(针深1.0寸~1.2寸)。内关穴,双侧均取,发作时,用强剌激,缓解时用平补平泻法。主穴留针15分钟~30分钟,中间运针1~2次。配穴一般不留针。大椎、腰奇去针后可加拔火罐。每日1次或隔日1次。其他配穴根据病情辩证选取。同时笔者在研究历代中医典籍和近代海派陆氏针灸理论基础上创立“涤痰通督针法”,在癫痫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涤痰通督”针法治疗癫痫已被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项目”(项目编号:18401971100)立项支持以促进其科学研究及推广应用。其实癫痫不仅可以针灸治疗,也可以通过中药汤剂调治,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会继续和大家探讨。
腰椎间盘突出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如果压迫加重时,可能会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这种情况常见于腰4~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麻痹所致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拇长肌和伸趾长肌麻痹,主要的表现是足下垂,肌力减弱。 腰椎间盘突出情况严重的可以造成瘫痪,不过一般情况的都不会。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 腰椎间盘突出也是会导致腰部胀痛,坐骨神经放射痛,下肢麻木胀痛,感觉减退或疼痛过敏,肌肉萎缩,患腿变细,行走困难等,严重时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长期卧床不起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等情况。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的话,一定要在平时的时候,多加的注意保护自己的腰部,特别是不要做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平时要多注意休息,并且注意治疗。
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这其实只是一种病理改变,或影像学表现。这并不是一种疾病。另外有长期随访研究发现,这些存在椎间盘突出的志愿者与后续是否出现腰痛以及腰痛的持续时间并没有相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是指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症。McCulloch 教授提出的诊断标准一直沿用至今:①腿痛大于腰痛,主要局限于坐骨神经或股神经支配区;②皮区感觉异常;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角度小于正常的 50%,或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④具备肌肉萎缩、无力、感觉减退以及腱反射减弱等 4 项中的 2 项;⑤与临床表现相符的影像学特征。根据上述诊断标准,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征,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要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影像学表现),还必须有相应神经结构损害的临床表现,疼痛麻木等具有根性分布的特征。因此,即使影像学上存在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并且腰部、臀部或大腿等处也存在区域性疼痛,如没有神经根性分布的规律,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