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见到很多家长因为小孩“发烧”求诊。 对于小孩子发热,请家长们按以下步骤来,就不用害怕了! 1、首先要明白发热是人体对病原体的生理反应,说明小宝贝正在与细菌病毒做斗争呢,适度的发热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细菌病毒的能力。如果有感染了,体温却不升,那才病情危重。发烧绝对不会烧坏脑子的!除非是发烧后引起的抽搐,但偶尔一两次的高热惊厥也不会影响小孩子的智力的。 2、先用手摸,觉得烫烫的。就拿体温计夹在腋窝下,测3-5分钟; 3、观察小孩子的精、气、神,如果精神还不错,吃得也不赖,既往没有高热抽搐的,就不用担心。一般发热2-3天体温就退下来了; 4、小孩子发热,一般先四肢冰凉,摸头,烫烫的。这时要注意保暖,必要时可以用热水袋保暖。寒战后体温就迅速往上串。当你摸小孩的手脚暖和的时候,体温一般来说已到极期,这时,可以把被子、暖水袋撤掉,不要继续捂着被子。将心比心,你大人发热很难受时,再捂着被子,不是更难受! 5、38.5度以下,不主张使用退热剂,可以给小宝贝洗个热水澡,慢慢体温就下降了; 6、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洗个温水澡,还有温水擦浴、头部冰枕。头部冰枕,水温32-34度左右,可以记住要擦全身大血管的地方,包括脖子、腋下、肘窝、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的地方,记住不要擦肚子、前胸、足心等部位。切记尽量不用酒精擦浴,因易引起酒精中毒及肺出血。医院或者门诊里面如果有用酒精擦浴的,你可以提醒他们一下。 7、有家长曾提过用鸡蛋清涂前额退热,也可以试试看。但不建议使用刮痧。一个小小的发烧,何必受这些皮肉苦呢! 8、38.5度以上,可以吃点退热剂,像臣功再欣、美林、小儿退热栓、泰诺林、双氯芬酸钾栓的,都是可以用的。但效果有差别。一般小儿退热栓、泰诺林等含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效果较弱。美林、臣功再欣成分一样,是布洛芬,退热效果强,双氯芬酸钾栓退热效果应该是最强的。退热药一般都是通过出汗退热的,一般用药1小时左右烧就慢慢退下来。在用药前测一下体温,用药一小时后再测一下体温。如果有下降的趋势,说明药是有效的。不用强求体温一定要降到37度以下,一般来说,38度以下的发热不要紧的。也有些中药,像安宫牛黄丸、羚羊角粉等,中药退热效果确切,但药贵,而且属保护动物,不推荐使用。除非这些都无效再用。 9、一些私人诊所喜欢给小孩子在点滴里面加些地塞米松,或者安痛定之类的。最好不要用。副作用大,长期使用激素后果很严重。 10、小孩子发烧一般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除非是明确的化脓性扁桃体炎、败血症什么的才需要使用抗生素。长期滥用抗生素对小孩子,对全社会危害极大。 11、可以先在家观察2-3天,一般小孩子发烧都是2-3天的时间,很快就退了。在家坚持2、3天挺挺就可去了。自己就可以处理了。没必要到医院去抽血啦、点滴啦,花钱又费时,往往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医生没看2分钟就打发走了。更不建议看个病要转好几家医院,严重浪费医疗资源! 12、小孩子发烧,出汗啦、哭闹啦,水分丢失很多,一般尿都比较黄,而且有些小孩子也会出现便秘。所以,一定要多喝水。不要喝什么饮料、汽水啦,加重肾脏负担。可以喝些蜂蜜水、葡萄糖、白开水,就行了。
2016-02-23?医学界儿科频道 ? 今年开春以来,我市儿童麻疹的发病率是去年的3倍,成人麻疹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那么什么是麻疹?麻疹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又应当如何预防?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许多人认为,麻疹只是简单发热、出疹,休息几天就会康复,事实上麻疹非常容易引起许多并发症,如肺炎、喉炎、脑炎、心肌炎等,是儿童的主要死因之一。今年开春以来,我市儿童麻疹的发病率是去年的3倍,成人麻疹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那么什么是麻疹?麻疹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又应当如何预防? 1、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儿童中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见于6月—5岁儿童,冬春季为高发季节。 2、麻疹的症状时什么? 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 ? ?潜伏期约6—18天; 2. ? ?前趋期,一般为3—4天,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充血、畏光、咽痛和周身乏力、病后第2—3天,于第二磨牙相对应的颊粘膜处,可见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周有红晕,称麻疹黏膜斑,具诊断价值。但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部分麻疹患儿不具有麻疹黏膜斑; 3. ? ?出疹期:多于发热后的3—4天出疹,顺序为耳后、颈部、躯干、四肢,手足,波及全身; 4. ? ?恢复期:出疹3—4天后,按出疹顺序依次消退,皮肤有糠麸脱屑及浅褐色色素沉着。 ? 3、麻疹的并发症有哪些? 可并发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部分重症麻疹可致死亡。 4、麻疹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麻疹患者为最主要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出疹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以飞沫形式传染易感者,传染性较强。 ? 5、如何预防麻疹? 预防麻疹最持久、有效的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获得保护性抗体,我国麻疹疫苗的免疫程序是8足月接种,7岁复种。 流行季节中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进入公共场所时佩戴口罩,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勤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流通;勤洗手;勤晒衣被;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 6、麻疹隔离期是多久? 患儿隔离至出疹后5天,如合并肺炎需延长至10天。 ? 7、父母是否需要接种麻疹疫苗? 近年来,成人麻疹也呈现上升趋势,且与儿童麻疹相比,临床症状更重,并发症多,因此成人麻疹也不容忽视。 通常情况下,人一生只会得一次麻疹,因此如果已经感染过麻疹并痊愈,则拥有了抗体,相对安全。如果没有得过麻疹,且在10年内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人,也需要进行接种。 因此建议没有感染过麻疹的年轻父母和已经过了疫苗免疫期的青少年重新接种麻疹疫苗。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 稿费:100—1000小编微信号:huanbala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再认识 2016-02-23?陆权?赵顺英?儿科空间 本文原载于中华儿科杂志2016年2期(节选)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再认识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一种临床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其隶属支原体属(Mycoplasma)、支原体科(Mycoplasmaaceae)、支原体目(Mycoplamatales),最终归入柔膜体纲(Mollicutes)。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呈多形性、可以通过除菌滤器、常规革兰染色不能发现的微生物,也是迄今所知的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微生物。1898年Nocard从患肺疾的牛身上首次分离成功该微生物,命名为胸膜肺炎微生物(PPO)、后又被改称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再到所谓的Eaton病毒,人类对MP的认识经历了曲折而反复的60余年。直至1962年,Chanock使用无细胞培养基从非典型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该微生物,这才确认其是一种非病毒的生命体,并命名为肺炎支原体[1]。 MP属于非典型微生物(atypical micro–organism),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其致病性不强,病程有自限性。然而,近年临床不断有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pneumonia,MPP)的报道,使用了"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PP,SMPP)、"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PP,RMPP)和"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acrolide–resistant MPP,MRMPP)等名称,显然MP感染给临床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难点,更带来诊治上的挑战。 MP感染的主要是MPP,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重要病原,2013年修订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3]中有如此描述:MP不仅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CAP的常见病原,在1~5岁儿童亦不少见。指南意欲表明MP也是婴幼儿CAP的病原之一,但不能由此认为"MPP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因为文献报道的对象并非基于社区各年龄组人群,相反几乎都来自住院患儿,是经过基层医疗和门急诊"选择"出来的小样本病例,住院患儿年龄的总体分布就呈现向婴幼儿的偏态分布。 MP感染的致病过程及其机制也正体现了感染性疾病的本质,这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以及机体对其产生免疫炎性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说MP相对病毒、细菌等微生物而言毒力较低,那么MP引起机体的免疫炎性反应却并不逊于病毒和细菌。 RMPP应该有相对严格的定义,2013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3]指出:经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 d及以上,临床征象加重、仍持续发热、肺部影像学所见加重者,可考虑为RMPP。 MP感染尤其MPP的临床征象并无特异性,这印证了非典型微生物致病性的特点。本期刊出的系统综述"临床征象对识别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价值"一文利用循证剖析的方法回答了这一问题。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征象和胸部影像学特征,例如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等可能提示为MPP,但任何一项临床征象的存在或缺失都不能作为肯定或否定MPP的依据。本期刊出的另一篇系统综述"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系统评价"梳理了目前临床治疗学上的热点内容。Cochrane协作网的对照研究显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MP感染尚无充分证据去支持或拒绝[7,8]。 MP感染尤其SMPP、RMPP时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有其理论基础的[14],应用时机、推荐剂量和疗程以及生物标记物的预测价值等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系统评价"一文中都有描述和建议,相信对儿科临床实践有指导作用。有关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其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感染的双重作用,文献中病例报道提示IVIG对合并有肺外损害的SMPP、RMPP可能有益[15],尤其是存在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或对其治疗无反应者。但IVIG的独立疗效缺乏对照研究和高质量证据,尚需正确评估和认识。 在本期《中华儿科杂志》刊出的MP感染系列文章,涉及从MP微生物学到临床实践,从致病机制到诊治对策,目的就是希望儿科同道对MP及其感染能有相对客观全面的了解,在阅读文献资料后再回到临床实践中,能温故而知新。在关注和引用医学文献的结果和结论时,我们更要注意文献的质量、重点阅读优质文献。例如针对MP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初筛非汉语文献91篇,最终入选7篇随机对照研究,而文献质量评分3分及以上者仅5篇;初筛国内文献481篇,阅读摘要纳入37篇,再全文检索、最终仅纳入7篇,而文献质量评分仅1分,足见现有临床研究的缺陷。文献综述带有导向性,传统综述只是定性的叙述性研究,其没有对纳入文献先作质量评价,因此研究的方法学,资料和数据采集等在不同文献间差别较大,不同作者对同一研究结果有可能得出不同观点,缺乏对照研究和高质量证据支持而匆匆导出结论是不可取的,也是欠严谨和欠科学的。本期刊出2篇系统综述文章,意在对MP感染这一特定问题目前已有的文献、研究证据进行客观评价和综合,这是一项二次性研究,希望能对MP感染诊治提供良好的循证性决策依据。系统综述是一种定量综合,解决了多个小样本原始研究的不一致性问题,回答了原始单一研究未提出或无法回答的问题。对儿童MP感染的再认识,更多的是探索性认识和更新观念,《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为此作了全新的尝试,希望这系列文章能成为读者再认识儿童MP感染的桥梁。医学科学的发展总会对传统观念带来不断的冲击与更新,与时俱进地适应这一切,我们就可以有所发现、有所进步。 本文编辑:江澜 更多精彩尽在中华儿科杂志 ?
发烧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一些疾病的一种症状或体征,就宝宝而言,最常见的就是呼吸道的感染,胃肠道感染,或泌尿道的感染引起发烧。事实上,发烧是宝宝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积极行为,可以刺激宝宝机体的某些防御机制,就类似机体拉响警报器一样,促进了白细胞释放溶菌酶,白介素等免疫活性因子,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攻击并杀灭入侵宝宝的病原体。从这个角度讲,发烧在宝宝自身抵抗感染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烧对宝宝还是有益的。 然而,发烧也有不利的一面,比如发烧会造成宝宝不适,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造成宝宝胃口差,会造成宝宝心率和呼吸增快,也增加了宝宝对液体的需求量。 所以,发烧对宝宝不一定有害,有时甚至还是有益的,家长不要一碰到宝宝发烧就过度紧张,因很多引起宝宝发烧的疾病是良性的疾病,也多是自限性的疾病。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知道发烧的家庭治疗,合理应用退烧药,给宝宝补充多些水分,并在自己处理不了时及时的带宝宝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