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牙齿咬在一起时,上牙齿盖住下牙齿过多称为深覆禾,上下前牙离得太远称为深覆盖。由于上下颌骨结构异常造成的前牙深覆禾深覆盖,在乳牙列期一般不做治疗(有不良口腔习惯合并肌肉功能异常的患儿除外)。只有当乳前牙覆禾过深,出现下前牙咬伤上牙舌侧黏膜,患儿出现疼痛、黏膜咬伤等临床症状时才进行矫治。矫治目标是对症解除下前牙对上颌舌侧黏膜的咬伤。深覆牙禾的彻底矫治,尚须待混合牙列期结束,对颌骨生长的功能矫治完成后才能进行。
乳牙反禾应尽可能及早开始治疗,早期治疗费用低、疗程短、效果好。如果没有及早治疗,畸形可能更加严重,治疗难度增加,并可能由牙性或功能性反禾发展为严重的骨性反禾。乳牙期反禾的治疗在3-5岁左右,只要宝宝能合作即可开始治疗。这时乳牙的牙根还没有开始吸收,通过戴活动矫治器、破除口腔不良习惯、消除禾干扰等简单方法对因及对症治疗,让下颌后退至正常位置,3-6个月即可完成矫治。到患儿6岁以后,乳牙牙根开始吸收就不能矫治了。
儿童乳牙的龋坏以乳磨牙龋和乳前牙龋多见,乳磨牙龋常表现为一个牙上多个牙面同时患龋,或龋坏范围大;乳前牙龋常表现为邻面或唇面的环状龋坏。对于乳磨牙牙体缺损范围较大、一个牙患有多个牙面龋、釉质发育不全、龋易感患儿可应用金属预成冠(performed metal crown)。金属预成冠能较好的恢复患儿的乳磨牙外形及咀嚼功能,促进患儿的颜面骨骼发育。目前在北美地区的儿童乳牙牙体修复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前牙树脂冠套修复(Resin strip crown restoration) 适用于大面积缺损的乳前牙及早期儿童龋患儿的龋坏前牙牙体修复,是在粘接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将复合树脂装入赛璐珞制成的成形冠套内,再将装有树脂的冠套在牙体组织上所进行的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技术。
带孩子看牙前,家长应了解孩子患牙病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如有几颗烂牙,是自发性疼痛、咀嚼痛还是吃过冷过热的食物后有痛,以便牙医根据家长提供的病情及检查结果作出治疗方案。孩子对治疗过程中的“钻牙”有一定程度的恐惧,需要家长配合牙医耐心解释、鼓励,减少孩子的畏惧心理,切不可事先许诺“不钻牙”或简单粗暴打骂孩子。另外,治疗时家长最好不要陪在旁边,牙医会根据孩子的心理采取相应办法,使孩子情绪稳定、心理平衡,以利治疗顺利进行。
六龄牙是儿童在6岁左右萌出的第一颗恒磨牙,它是恒牙列的支柱牙,承担主要的咬合功能。如果遭遇龋坏或丧失会给人的一生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如影响咀嚼、邻牙倾斜移位、继发性食物嵌塞与龋坏等,因此维护好六龄牙的健康至关重要。保护六龄牙除了注意日常的口腔卫生和合理的营养外,还应定期拜访儿童牙医,最好每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发现牙面的深窝沟应作窝沟封闭,发现龋坏应及时充填治疗。
龋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龋病刚发生时,孩子不会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如不及时治疗,龋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牙髓炎、根尖周炎,引起孩子的疼痛,影响其咀嚼、食物的消化及营养吸收,甚至影响其下恒牙胚的发育。因此,孩子的定期口腔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发现龋齿,应尽早治疗,对龋敏感性高的儿童还应尽早预防龋病的发生。延误治疗只会增加孩子的痛苦,增加以后牙颌畸形的发生率。认为乳牙终要替换而无需治疗是错误的观点。
乳牙龋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儿童乳牙存在 患龋率高、就诊率低下的现状。由于儿童乳牙解剖形态及组织结构特点、儿童饮食特点等原因,导致儿童乳牙龋 具有区别于恒牙龋的特殊临床表现,且可对继承恒牙、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等产生不良影响。目前,针对乳牙龋 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修复治疗,修复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其中对于较大面积的乳磨牙龋损,临床上 多选择金属预成冠的修复治疗。本文从金属预成冠的背景、适应证、临床操作步骤及相关研究等方面,就儿童乳 磨牙的金属预成冠修复治疗进行阐述。
孕期口腔疾病管理是贯穿了孕前期、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的口腔健康管理整体方案,不仅关系到孕期妇女的 全身健康,同时注重胎儿的正常发育及儿童的口腔保健。孕期妇女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及全身激素水平的变化,部 分口腔疾病的易患性增加。鉴于孕期生理的特殊性,口腔医师需遵循一定的诊疗原则,提供专业的口腔护理指导和 疾病诊疗方案。孕期妇女应该加强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掌握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本文就孕期妇女易患的口腔疾病 类型及相应的发病机制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口腔医师及孕期妇女的口腔防护原则及措施提出指导意见。
乳牙是人类的第一副牙齿,其正常萌出建 并行使生理功能对儿童的身心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乳牙龋病是 儿童慢性疾病之首,是儿童口腔医学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60%~ 90%的学龄儿童患有龋病。乳牙龋病在我国具有患龋率高,就诊率低下的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牙体组织缺 损、生理间隙丢失、牙髓和根尖周病变及颌面间隙感染,严重者可致乳牙早失并伴发牙列畸形及后续恒牙萌出障碍 等不良结果,影响儿童口腔健康及身心发育。因此,对深龋乳牙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保存必要乳牙及其牙髓 活力,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维持牙列完整性,诱导后续恒牙正常萌出建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目前深龋乳牙间接 牙髓治疗的研究认识现状出发,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对间接牙髓治疗、间接盖髓术、暂时性保髓充填、部分去 龋法、分步去龋法和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阐明了乳牙间接牙髓治疗的技术内涵和治疗意 义,对乳牙深龋的临床治疗路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若儿童已形成某种口腔不良习惯,应及早就诊,对其病因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并适时地给予引导和破除,防止畸形的发生,阻断轻度畸形的进一步发展并纠正已经发生的牙禾畸形。口腔不良习惯的产生于孩子在成长期所受的外界因素和自身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要帮助孩子戒除或防止孩子产生不良习惯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密切观察成长期孩子的行为,发现其有不良习惯,通过耐心说服和心理引导、提醒加以纠正。(2)劝导无效时,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戒除,如吮指,可将拇指包住或在拇指上涂抹苦味药等。(3)对于顽固性不良习惯的戒除就必须经过口腔专业医师的指导和治疗,如戴用不良习惯破除器使之戒除。(4)对于因精神因素或病理因素而形成的不良习惯,应配合心理和病理治疗,解除病因才可达到戒除的目的。(5)对口呼吸、偏侧咀嚼等有明显诱因的不良习惯,首先要治疗原发病,如治疗呼吸道疾病、治疗龋齿等,进行肌功能锻炼,纠正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