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时常对身边特别注重秩序规则整洁人开玩笑,称他们是强迫症,但我们真的了解强迫症吗?强迫症是一类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强迫思维就是一些我们脑中自动出现的不受我们控制的可以引发我们焦虑恐惧情绪的一些想法。强迫行为呢,就是我们为了对抗这种焦虑、恐惧而采取得一些行动,它包括了动作和思维两种形式。以摸了门把手过度洗手的患者为例,强迫思维就是门把手上有细菌,摸了门把手会感染病菌导致疾病,这种思维引发的强烈的焦虑恐惧情绪。强迫行为就是通过反复洗手去缓解之前产生的焦虑恐惧情绪。要诊断强迫症,最主要的就是去考虑患者的强迫行为是否过度。是否过度的标准一般为两条:1.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2: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比如不能工作、不能出门等。而症状持续的时间和对自身问题是否有基本的认知也不是特别重要。部分严重的强迫症患者并不认为自己存在问题,而觉得是其他人的问题,他们对自己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极度认同,完全不能被一般性的解释宣教谈话所纠正,这类患者以往临床上比较容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如果我们出现了类似的表现应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讲,强迫症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一般使用比较大剂量的抗抑郁药物进行干预。对于一些完全认同疾病表现,对自身状况缺乏基本的认知的患者也会联合使用相对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心理治疗方面,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森田疗法等均对强迫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中认知行为治疗中的暴露与反应阻止治疗是目前针对强迫症治疗循证学证据最多、应用最普遍的心理学手段,反复使用的治疗效果与药物治疗基本相同,与药物治疗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加。暴露与反应阻止治疗通过反复逐级地让患者暴露于会促发强迫思维的情境中,诱发出焦虑恐惧的情绪,通过直接面对而不做强迫行为的方式感受焦虑恐惧情绪不断加重后的自动缓解,逐步适应促发情景来缓解强迫症的临床症状、改善功能状态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除了治疗强迫症以外,对恐怖症、焦虑症等均有很好的疗效。如果您有类似的苦恼,欢迎咨询,期待会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