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出现肢端肥大症,闭经,不育或阳痿,头痛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还会有尿崩症,脑脊液漏,视力障碍加重,脑膜炎等并发症。脑垂体瘤是一种很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起源于垂体前叶腺垂体,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的开颅肿瘤切除术和经鼻蝶入路显微境下脑垂体瘤切除术,这两种手术方式经常会因为照明的问题导致肿瘤残留,近些年推崇的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一般来说,可以做到在直视下近乎完美的脑垂体瘤全切全部切除。总而言之只有那些无法切除的脑垂体瘤或者复发的脑垂体瘤,才考虑,用到伽玛刀放射治疗。而且伽玛刀的放射治疗,起效比较慢,在半年以后才会取消,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肿瘤坏死凋亡速度慢。如果想要预防脑部的垂体瘤,首先建议,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选择均衡营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另外多吃粗粮,饮食上尽量选择清淡饮食,不要吃一些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每天保持半个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体质,很好的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性病的一种,致病性微生物解脲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的一线治疗可以是单剂口服阿奇霉素(1g),也可以是一个疗程的多西环素(100mg口服,一日2次,连用7日)。我们偏好于使用阿奇霉素,因为能够以单剂、观察性剂量给予。
射频消融概念,原理 肝细胞癌(HCC)及结肠直肠癌肝转移是两种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这两种肿瘤预后很差,如不治疗5年死亡率基本上在100%。已证明包括全身放疗及化疗在内的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手术切除肿瘤被认为是唯一可能取得治愈效果的手段。在可能进行肝切除的患者中,大约80%-90%成功地切除了无周边浸润的肿瘤。不幸的是,很多因素限制了外科切除的广泛应用。在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中,只有极少数可以手术治疗。肝肿瘤切除的禁忌征包括:肿瘤数目过多、肿瘤位于不可切除的位置、肝储备不足不能耐受手术及其它疾病使手术风险增大。据估计只有5%-15%的HCC或转移性肝癌患者可接受手术。在肝切除的患者中,有相当多的术后疾患。与手术相关的死亡较少,但的确存在;手术费用昂贵;长期预后仅有轻微改善。HCC或转移性肝癌行肝切除后,5年存活率仅为20%-40%。大多数患者死于肝癌复发。有报导术后1~3年复发率分别为42%、61%、81%。虽然在一些病例中,肿瘤复发可再次切除,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肝切除术只能进行一次。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微创技术就非常必要,这样就可随时治疗复发肿瘤。 原发性肝癌(HCC)和转移性肝癌(ML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受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血管和肝外转移及身体衰竭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少数病人能够外科手术切除,而目前的化疗及放疗均不能达到彻底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1]。为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许多微创性的局部治疗方法,如经皮肝脏酒精注射、热盐水注射以及冷冻疗法、微波[2]和激光消融及射频消融等[1],并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一定的疗效。其中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技术由于仪器的改进,己成为较有效的肿瘤局部治疗手段之一;本文旨在综述RFA的历史背景、工作原理、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以及新进展。工作原理 射频热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性肿瘤原位治疗技术,即借助于超声或CT等影像技术引导,将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及肿瘤。其工作原理为: 当电子发生器产生射频电流(460Khz)时,通过裸露的电极针使其周围组织产生高速离子振动和摩擦,继而转化为热能。其热能随时间逐渐向外周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热凝固性坏死和变性[9]。通常RF热消融所产生的组织坏死灶的大小和形态与RF仪所采用的发射能量、暴露电极的长度、电极针的空间分布、预设定温度、组织阻抗和治疗持续的时间有关;现有的技术可以使单-电极的射频消融产生直径约3-5cm大小的球型凝固灶,并可通过上述参数控制所需凝固灶的大小。仪器设备 据国内外报道,目前临床中采用的射频消融仪器有3种,均由美国制造。它们均采用相同的工作原理,仅电极的设计,监测的指标和RF消融仪器的功率有差别。最常用的产品是美国的RITA射频消融系统(RITA Medical System, Inc., Mountain View,CA)其主机的能量设置为50-150W,RF发生器的频率为460KHz。电极针产品系采用一根15G的套针(Starbust 电极针),配有多个电极导线;当套针刺入肿瘤内后,推进内套针,其顶端有4-7根球形空间分布均匀的细针呈伞状展开,可覆盖或包绕肿瘤。细针的顶端配有热敏电偶并与RF电极系统相连。通电后,电极针不仅能将RF热能通过电极均匀播散到肿瘤组织内,同时可显示各个电极周围组织内的温度,从而,具备监控温度与凝固参数的功能。最新型的电极针(Starbust XL)可一次性产生达5cm直径的凝固灶,而计算机系统可实时描绘射频发射能量、组织阻抗以及病灶内温度的曲线。 另一种常被应用的RF系统是Radionics公司生产的500KHz单极RF发生器 (Radionics, Boston, MA)。其电极产品是使用带有冷循环系统的中空冷却射频针(Cooled-tip 电极);由一根或一簇直形的电极针和200W RF主机构成。在治疗过程中冷却的纯净水通过专用的动力泵在中空针内循环,这样可防止由于温度过高使电极周围组织炭化而增加阻抗。因为阻抗过高将降低RF能量的释放、热传导以及凝固坏死作用。 第三种产品是RTC公司生产的RF2000型RF消融仪(RadioTherapeuticus Corporation, Mountain View, CA),装置与RITA系统相似,主机为100W的射频交流电机,治疗针为可伸缩性15G套管针。展开内套针,顶端为10支可弯曲的爪状细电极针。研究报道多爪型电极可产生较为均匀的热损伤区域[9]。适应症与禁忌症 目前,射频消融技术最适用于不宜或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脏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转移性肝癌。事实上,非常不幸的是,临床上大部分的肝癌无法实行手术切除性治疗。其原因为肝癌多伴有肝硬化病变且病灶往往多发。判断肝肿瘤可切除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 手术切除的危险性,包括有限肝脏贮备以及肝内复合性病变等,这些因素都将增加术中和术后的死亡率。另外,手术技术上的可行性,如病灶位置、大小和数目也是判断肿瘤可否切除的重要因素。那么,射频技术对于这些病人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性选择。 尽管在技术上对于肿瘤的范围和大小没有绝对限制,但是,对于肿瘤较小而数目不太多,或者较大实性肿瘤仍局限于肝脏内的病人可能是最适宜的射频治疗对象。一般来说,理想的热消融对象是单发病灶小于5cm或3-4个多发病灶小于3cm结节为宜;尽管较大的病灶亦能采取热消融方法治疗,但要达到病灶完全消融的目的,必须多次重复消融,操作难度较大,因而较大的肿瘤病灶消融不彻底的机会较多。应强调的是如有严重衰竭、活动性感染、血液系统病变、不可纠正的凝血机制障碍和妊娠等情况,不宜采用RF消融术;肿瘤紧贴胆管、胆囊者应谨慎,防止发生胆瘘[6];装有体内外心脏起搏器者,应避免采用射频治疗。 大量替代疗法已被用于肝脏恶性肿瘤的治,如化学栓塞、酒精注射及热消融疗法。对化学栓塞已进行了广泛研究,可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肿瘤患者。国际上认为酒精注射疗法对小的HCC来说是一种安全、廉价、有效的治疗,但在美国并未引起很大的热情。因为要想完全杀死即使最小的HCC,也需要多次连续注射;该治疗需超声引导;此外,酒精注射疗法对结肠直肠癌肝转移无效。 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热消融技术包括冷冻(冷消融)及热疗(射频消融、微波、激光及高强度聚焦超声)。这些技术中,冷消融已被广泛研究。冷消融与外科手术相比有两个优点:能够治疗因肿瘤数目过多及位置不佳而不能切除的肝肿瘤;其致死率及术后疾患较外科手术低。据报道冷消融患者的预后与肝肿瘤手术切除一样。但冷消融的局限性与外科手术相似,即多数病例需要术中进行,因此仍然是有创的。 过去的10年中,能够产生高热的热消融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很大兴趣。人们正在关注的方法包括微波、激光、高强度聚焦超声及射频消融。大部分微波消融的研究在日本进行,日本之外的其他国家对该技术的经验及认识甚少。激光消融在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做的较多。Vogl等德国的研究人员称这种技术对治疗HCC及结肠直肠癌肝转移非常有效。但英国一位研究激光消融的很有影响的专家已完全放弃了这种技术,转而采用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已成功地消融了动物肝脏肿瘤,但还未用于人类。总之,人们对射频热消融的兴趣及热情已经远远超过了微波及激光消融。本文将综述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现状。讨论及未来策略 肝脏射频消融前景光明。肝肿瘤射频消融的总成功率各不相同。已报道的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无疑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选择、操作者经验及所使用的设备。我们在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来讲,在影响肿瘤完全消融的因素上,瘤负荷大小可能会超过技术因素,因此增加患者长期生存率的能力受到了限制。未来射频消融的成功主要决定于射频电极针及发生器的设计以及对射频消融使肿瘤坏死的合适途径的理解。当然,与原始单极未绝缘射频电极针相比,新型的电极针及更强大的射频发生器会使组织坏死体积增加。进一步的改良正在进行中。Goldberg等的工作提示,脉冲射频电流(与持续电流相比)可增加凝固性坏死。技术上不断的改进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及更确切的消融。 加强对射频电烧灼术的组织反应的理解也非常重要。例如,使用经皮途径对HCC的完全消融率是90%。转移性肝癌的成功率要低的多。与HCC相比,治疗肝转移癌的成功率明显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肿瘤的治疗不恰当或对射频治疗不同的组织反应。理论上讲,HCC肿瘤坏死应该更均匀更完全,因为消融区边缘被肿瘤包膜限制。幸运的是,肿瘤浸润超过肿瘤包膜不多见。因此由于遗漏而造成肿瘤局部复发的几率并不大。但转移肿瘤的外缘则完全不同,肿瘤对周边肝实质的浸润很常见。因此对转移性肝癌进行消融时应采取更为激进的方法,以使肿瘤局部复发降至最低。 为避免肿瘤局部复发,需形成外科边缘,这限制了该项技术仅能对较小肿瘤进行成功治疗。但技术上的进展使得射频消融可以产生更大体积的组织坏死。较大体积的组织凝固可以确保较小肿瘤的成功消融,也可使我们治疗那些以往认为不能做射频消融的的较大肿瘤。此外,所有肿瘤的成功消融都可以在未来进一步得到改善,因为使用MRI或超声增强剂后可以明确知道肿瘤边缘是否已被有效地治疗。 未来的策略应该是改变肿瘤对射频治疗的反应。例如,可以通过阻断肿瘤血供来增加射频肿瘤消融。因为血流使射频热消融过程降温,因此阻断血流可加强消融。可以有几种方式达到这个目的。如在术中暂时阻断门静脉及肝动脉的Pringle策略,采用此策略后可降低整个肝脏及肿瘤的血供。Patterson等的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单纯射频消融的体积是6.5cm3,而射频消融时采用Pringle策略则可使消融体积增至35.0 cm3。采用此策略已成功治疗了HCC及肝转移癌。HCC时肿瘤的主要血供是肝动脉,因此射频消融前栓塞肝动脉,将会产生更大的组织坏死体积。截至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是将肝动脉内化疗栓塞与经皮酒精注射相结合。但Buscarini等及Rossi等联合使用将化疗栓塞或肝动脉闭塞与经皮途径射频消融用于治疗HCC。Kainuma等联合应用肝动脉内化疗灌注与射频热消融来治疗肠癌肝转移。因此联合使用射频消融与灌注化疗/化疗栓塞/或暂时阻断动脉血供,可明显改善较小肿瘤的完全坏死率,也将有益于较大肿瘤的治疗。 原发及继发性肝脏肿瘤患者预后差,常规治疗如化疗及放疗无效。手术切除被认为是唯一根治性选择,但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进行手术。 近十年来,发展出几项微创治疗技术用于治疗那些不能手术的患者。化疗栓塞是其中应用最久且最为广泛的微创治疗技术。但其疗效差且并发症率及死亡率较高。冷冻技术已广泛开始使用,为手术切除提供了另一个补充。冷冻的主要问题是冷冻极较大,不能用于经皮治疗,因此开腹术是标准路径。此外冷冻术的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经皮酒精注射已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欧洲及亚洲。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尚满意,但继发肝癌较差。总的来说经皮酒精注射有局限性,原因是即使治疗最小的肿瘤也需多次反复注射。 射频热消融的目的是毁损所有的肿瘤组织及其周边1cm袖状正常组织。毁损袖状正常肝组织是为了获得一个无肿瘤区域。这三种设备每次消融均可产生大约3cm的热毁损区。以此为依据,肿瘤大小不同,应采取不同策略。小于3cm的肿瘤通常1或2次消融即可毁损,3~4cm的肿瘤需要至少6次重叠消融。大于4cm的肿瘤需要12次或更多次消融才可完全消融肿瘤。 影像技术的改进使得检测出较小原发与继发肿瘤成为可能。因此肿瘤较小时进行治疗的机会大为增加。与外科或冷冻外科相比,经皮治疗肝肿瘤有如下特点:上述三种技术如射频、微波及激光消融副作用小的多。此三种技术均可在清醒镇静的情况下进行,无需全麻。此三种技术无需开腹。恢复时间短,适宜于在门诊进行此治疗。使用这些技术危险性最小,因此在必要时可治疗复发或其它部位的肿瘤。 与肝肿瘤酒精消融相比,此三种技术有以下优点:直径小于3cm的肿瘤,使用这三种技术可一次完成,而酒精注射需多次治疗。此外,已证明酒精消融对转移性肝癌无效,但此三种技术对原发及继发恶性肝肿瘤可能有效。 尚无足够的资料来比较这三种不同技术的治疗结果。所治疗的患者数仍然很少,治疗例数彼此间不匹配。本文提及的几项研究结果互不相同,原因是有些研究应用了其它的肿瘤治疗方法。但根据目前所能得到的资料,这三种技术对肿瘤减容是有效的。 使用这些技术可毁损大部分经治的肿瘤。这些技术的最大局限性在于不能在每个治疗肿瘤周边获得合适的安全边缘。即使一小部分肿瘤未得到治疗,必定会复发。消融治疗是否成功取决于设备及发生器的技术特点。如果肿瘤较大,需一次以上的消融,则肿瘤治疗效果上的差异会非常大。 射频、微波及激光消融设备有一些共同点。所有设备均需要一台发生器及一个电极针。均可经皮进行治疗。就这三种技术而言,电极针大小差不多。发生器价格差异不大。在电极针的价格上有些差异。这三种电极针产生的热毁损灶直径在2.5cm~3.5cm。三种技术的消融时间不同。有关每种技术设备的报道比较含糊,因此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关于疗效,因不能得到足够的资料,故不能决定在设备或治疗上哪一种消融技术最好。发生器及电极针的特点,及这些特点的临床意义射频到底能解决哪些临床问题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疗效对比,与手术相比的疗效微创是当今治疗的发展趋势,RFA微创体现在那些方面,为什么说具有手术根治效果射频消融在全球发展的趋势与同类产品的对比,为何进行射频消融强调RITA的明显优势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癌一、 肝癌的流行病学二、 肝癌的治疗学现状及射频技术的突出优越性三、 射频消融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四、 适应症及禁忌症五、 RITA(锐达)射频消融肿瘤治疗系统的卓越特点一、 肝癌流行病学 中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为15-45/10万,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发病率占全世界的54%。不论原发性或转移肝癌均不易早期发现,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据卫生部资料统计,每年我国因肝癌而死亡的人数达11万,在部分城市中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部分农村居首位。 肝癌的发生与肝炎(乙肝、丙肝)、粮食(黄曲霉素)、饮水污染、微量元素(硒)等密切相关。其中病毒、黄曲霉素、饮水污染为最主要的三大相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江苏启东、海门;广西南宁、扶绥;广东顺德均高发区,保守推测全国每年原发性肝癌发病约20-30万人,加上转移性肝癌总数约达百万。二、 肝癌的治疗学现状及射频技术的突出优越性 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的治疗中,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案,但由于受肿瘤部位、大小、数量、肝外转移及身体衰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肝癌的切除率不过20%,而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50%以上,因此现在医学界提倡对肝癌进行综合治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综合治疗可应用的技术从全身的放、化疗,逐步发展到局部、区域性的物理或化学疗法,如:放射介入、射频消融、微波、激光、超声聚焦(HIFU)等,上述综合疗法的意义主要有:对可切除性肝癌能预防术后复发,改善预后;对无法根治切除的肝癌做姑息治疗,术后进一步抗癌以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对不能手术患者的综合治疗可使患者的肿瘤缩小后获得二期切除机会或提高生活质量。 在射频、微波、激光、超声聚焦(HIFU)、冷冻、酒精消融等几种目前应用较多的局部姑息治疗方法中,射频消融技术以其操作安全、简便,患者依从性高,疗效肯定,复发率低等优点,正逐渐为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成为最积极的姑息治疗手段之一。 冷冻消融(CSA)及酒精消融(AA)一直以来被提倡,但两者均有技术方面不足。CSA主要欠缺在于探针面积较大,而不得不进行开腹术以暴露肝脏。一项研究表明,几乎所有患者均有右侧胸腔渗出及肌球蛋白尿。其它并发症包括肝破裂及相关出血,胆瘘管,脓肿形成,肝衰甚至死亡。AA主要欠缺是酒精在肝脏肿瘤内不能精确均匀分布,因此有肿瘤坏死不全的危险。AA的缺点还有胆汁注入,患者中毒及明显疼痛。AA不常见并发症包括脓肿形成,针道肿瘤种植,腹腔内出血,胸腔渗出及死亡。微波技术(MCT)1、 微波的治疗原理及适应症: 通过电极针放射2450MHz的微波引发肝脏中水分子等震动、产生热能,使癌变组织形成凝固坏死,达到治疗效果。 适应症基本类似于射频消融,但更适于3-5cm的小肝癌。2、 治疗途径: A、 经皮(PMCT);B、与腹腔镜配合使用(EMCT);C、开腹术中时使用(OMCT);3、 治疗效果: 5年存活率,原发性38%,继发性33%;低于射频。4、 MCT的局限性: A、 痛感强,电极需用生理盐水充分冷却以减少痛感; B、 需局部麻醉,部分病人需全身麻醉; C、 形成凝固灶直径约3.5cm或更小,较射频相比若治疗4cm以上需使用多根电极,增加了患者的创伤。 D、 相对于RITA形成的球形凝固灶,微波凝固灶为椭球形,难以科学地覆盖原发或继发肝癌病灶。 E、 无法实时监测治疗靶区域内的温度,医生对疗效的把 握不确切。高强度超声聚焦(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 HIFU肿瘤治疗系统是用于临床无创性“切除”肿瘤的大型超声治疗设备。其原理与聚焦太阳光,在焦点出产生巨大能量相似,HIFU通过体外聚焦超声能量,可在体内肿瘤处产生瞬态高温效应(65~100℃),杀死癌细胞。这种手术的最大优点正在于其无创性,据我们所知,HIFU在治疗乳腺癌、骨肿瘤等确实能发挥这种无创手术作用。但在治疗肝癌时则存在以下缺陷: 1、 肝脏部分被肺脏所覆盖,若遇到肋骨和含气的肺脏组织阻碍超声束入射时,则必须切除部分肋骨。 2、 由于呼吸运动,人体肝脏会有一定范围内的纵向移动,为保证HIFU的生物学焦域始终覆盖住肿瘤,而不至于遗漏部分肿瘤组织造成以后的复发,往往需对患者采取全麻以减少其呼吸运动。但不管怎样生物学焦域一定会远大于肿瘤范围,这无形中增加了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且有脱靶的可能。 3、 HIFU可形成厚度约2mm的雪茄形凝固灶,治疗耗时长(治疗5cm肿瘤约需6-7小时,甚至更长)射频消融(Radiofreqency ablation, RFA)肿瘤治疗系统 射频消融对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较上述其它局部治疗有潜在的优势。RFA费用不高,易于掌握,但确实需要超声经验。对肝肿瘤进行RFA与超声引导下肝活检相似。RFA的最明显优势在于可事先预测凝固灶毁损形态,可精确地毁损实质性器官内的肿瘤,而肿瘤周边正常肝组织受到的损伤较小。RFA治疗后的随访研究显示,超声或CT扫描发现肿瘤完全坏死,这些影像学发现被超声引导针刺活检进一步证实,说明RFA具有与手术根治相同的效果。RFA后1、2、3及5年生存率分别是94%、86%、68%及47%。患者对RFA耐受良好,部分患者仅有轻度肝功能指标升高及低热等,操作的风险与肝脏活检类似,至今未见严重并发症的报道。因此,RFA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医治肝癌手段,而其费用与手术综合费用相仿。此外,其潜在应用包括对胰腺、肺、肾、肾上腺、骨骼及子宫等器官良恶性肿瘤的治疗。 总之,RFA是一种具有手术根治效果的微创技术,患者无须住院,在门诊就可接受治疗,当天即可回家。因此,RFA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肝癌的标准疗法。三、 RITA射频消融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 (一)工作原理 射频热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性肿瘤原位治疗技术,即借助于超声或CT等影像技术引导,将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及肿瘤。其工作原理为: 当电子发生器产生射频电流(460Khz)时,通过裸露的电极针使其周围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和离子振动、摩擦,继而转化为热能。其热能随时间逐渐向外周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细胞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热凝固变性、坏死。大部分人体实质肿瘤需要45℃~50℃,即可使细胞死亡。由于组织温度随传导距离延长而降低(距离电极),电极与组织界面处的温度必须远高于50℃,以便于在大面积损伤区域内均能达到此温度。经验上讲,肝脏RFA时组织与电极处的靶温度通常在80℃~100℃。 通常射频热消融所产生的组织坏死灶的大小和形态与射频仪所采用的发射能量、暴露电极的长度、电极针的空间分布、预设定温度、组织阻抗和治疗持续的时间有关;现有的技术可以使单-电极的射频消融产生直径约5cm大小的球型凝固灶,并可通过上述参数控制所需凝固灶的大小。(二)技术特点RITA1500型射频发生器1. 自动温度控制 A、能量输入可根据治疗靶区域内温度情况自动增加或减少,使医务人员对治疗过程更容易掌握。 B、治疗效果更可信赖,避免组织碳化,同时可缩短治疗时间。 C、治疗过程具有可重复性,有利于这项先进技术的推广及应用。2. 热量监测反馈系统 独有的可提供5个位点的温度回馈显示,使医生能够实时准确地了解毁损区域情况,以便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此点对于治疗靠近大血管或胆囊的肿瘤尤其重要。3. 阻抗监测系统 A、治疗过程中靶点组织实时阻抗监测,提供更多信息,便于治疗过程中的决策。 B、阻抗越低,治疗过程越快。 4. 全球通用线路连接 易于使用,无故障。 5. 安装简便 5分钟内完成;移动方便,占用空间少;培训简单易行。星型XL电极针1.空间分布设计合理 9根电极针分布于3个水平层面,这种分布特点使得热量弥散更为恒定均匀。2.多层面温度回馈 5个灵敏的热敏电耦分布于XL星型集束电极针上,将消融范围内不同位点特别是周边区域的温度实时反馈回来,有利于准确判断治疗效果,有效减少大血管(直?gt;3mm)带走热量所造成的消融温度不足及潜在复发危险。3.消融范围 新型XL星型电极针可一次完成直径达到5cm的球形毁损灶。4.单针技术 穿刺容易,易于观察 因为电极针远端与套管针方向一致,故超声下易于观察,确保电极针在组织内安全展开。14G套管针经皮应用,微创,减少组织创伤。5. 电极针伸缩可调 根据所需消融灶的大小,可将电极针部分或完全展开,以获得理想消融灶。6. 针道消融 消融治疗结束后,电极套管针远端释放热量,消融针道,可减少针道出血及肿瘤细胞种植的可能性。四、 适应症及禁忌症 目前,射频消融技术最适用于不宜或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脏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转移性肝癌。由于前述多种原因临床上大部分的肝癌(约80%)无法实行手术切除治疗。判断肝肿瘤可切除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 手术切除的危险性,包括有限肝脏贮备以及肝内复合性病变等,这些因素都将增加术中和术后的死亡率。另外,手术技术上的可行性,如病灶位置、大小和数目也是判断肿瘤可否切除的重要因素。因此,射频技术对于这些病人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性选择。 尽管在技术上对于肿瘤的范围和大小没有绝对限制,但是,对于肿瘤较小而数目不太多,或者较大实性肿瘤仍局限于肝脏内的病人可能是最适宜的射频治疗对象。一般来说,开展此项技术初期选择理想的热消融对象是单发病灶小于6cm或3-4个多发病灶小于3cm结节为宜;较大的病灶亦能采取热消融方法治疗,需注意要达到病灶完全消融的目的,必须多次重复消融,操作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已做到一次性完成直径9cm肿瘤的热消融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较快,随访至今未复发。应强调的是如有严重衰竭、活动性感染、血液系统病变、不可纠正的凝血机制障碍和妊娠等情况,不宜采用射频消融术;肿瘤紧贴胆管、胆囊者应谨慎,防止发生胆瘘;装有体内外心脏起搏器者,应避免采用射频治疗。一、RITA射频肿瘤治疗系统有四种控制模式: A模式——平均温度模式,指的是实时监测的温度的平均值与靶温度的对比; H模式——最高温度模式,指的是实时监测的温度的最高值与靶温度的对比; L模式——最低温度模式,指的是实时监测的温度的最低值与靶温度的对比; P模式——能量控制模式,指的是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输出能量的大小;二、温度监测的意义: 5点位的实时温度反馈,可以显示肿瘤治疗靶区域周边的温度,使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治疗效果。治疗区域内若有某个范围的反馈温度显著低于其他区域,例如一到四号窗口所显反馈的温度已经达到设定的靶温度(约100度),而五号窗口显示的温度与靶温度还相差15—20度,这就说明五号针的位置附近可能存在直径大于3mm而不能被射频热量完全毁损的血管,提示医生对此区域要追加治疗以稳定疗效。方法是把针收回,然后在超声的引导下将电极插入到该可疑区域,重新进行一次补充消融。 另外,为了防止肿瘤细胞沿穿刺针道的种植转移及出血,在退针过程中观测5号窗口的温度(不低于60度)缓慢退针,通过对针道的消融而达到了避免种植转移及出血的目的。 总之,RITA较其他品牌仪器的突出优点是:1、治疗中实时温度反馈,真实反映治疗靶区域周边肿瘤血供较丰富位置的温度指标,切实防止了由于较大血管(直径>3mm)带走热量所至的复发。同时,还避免了温度过高(>120度)所造成的组织炭化而影响热量的均匀分布。2、电脑软件实时记录治疗参数,使病历的管理实现数字化,便于统计及对病人治疗情况的回顾。3、更大、更快的消融,较大的球形凝固灶,更适合我国大肝癌较多的情况。形成5cm的消融灶只需25分钟,缩短了治疗时间。4、针道消融,防止沿针道的种植转移及针道出血。5、系统安装和操作简便易行
脂肪肝一词源自病理学,系指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根据是否伴有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病则是临床概念,可根据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后者主要与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有关。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 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很多,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 重者病情凶猛主要表现为肝脏受损的表现。脂肪性肝炎系指继发于大泡性肝细胞脂肪变的肝炎,根据病因可将脂肪性肝炎分为酒精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两大类。两者的肝组织学改变基本相似,均表现为在肝脂肪变性的基础上,出现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内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脂肪性肝炎尚伴有马洛里(Mallory)小体和细胞周围纤维化及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在酗酒者中,脂肪肝是很常见的,而酒精性肝炎只在部分严重嗜酒者中发生,在欧美人中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的发病率远较东方人高。酒精性肝炎患者肝脏形态学改变主要有:①病变主体为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明显肿胀、气球样变;②不同程度及性质的肝细胞坏死;③炎症细胞灶性浸润,通常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汇管区炎症程度往往轻于小叶内炎症;④马洛里小体;⑤ 程度不一的肝细胞脂肪变;⑥细胞周围纤维化形成网格状结构。酗酒者肝纤维化时其肝细胞脂肪性变可不明显,此即酒精性肝纤维化,否则称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纤维化在我国及日本酒精性肝病患者中较多见。酒精性肝炎的炎症、坏死、马洛里小体及纤维化累及小叶中央静脉时,可致硬化性透明坏死,这是酒精性肝炎无肝硬化而有门脉高压的原因之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组织学改变类似酒精性肝炎,但其中重度肝细胞脂肪变和糖原核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并且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需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才能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 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因此,社区指导对脂肪肝的康复有一定的意义。病因学脂肪肝常见病因 在脂肪肝,特别是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状态、营养因素、遗传背景、生活方式、以及年龄和性别等均起相当重要作用,可视为脂肪肝发病的条件因素。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肥胖病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约半数肥胖患者可见有轻度脂肪肝。在重度肥胖症的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可高达60%-90%。可见肥胖患者有明显的脂肪肝好发倾向。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患肝炎后不适当地增加营养而又缺乏运动所致的肥胖是我国最常见的致脂肪肝的原因之一。 2酒精 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 -95%有脂肪浸润,研究表明酒精的消耗量与脂肪肝的发生率之间存在量效关系,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首先体内大量乙醇可以抑制线粒体蛋白的合成,使线粒体氧化脂肪的能力降低,引起肝组织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性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此外,乙醇的代谢产物如乙醛对肝组织本身也有直接毒性作用,引起肝组织脂肪变性。 3蛋白质-热量不足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如加西卡病。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饥饿时血清游离脂肪酸增加可致脂肪肝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葡萄糖获取缺乏,生长激素增加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有关。并且肝脂肪变性的程度有赖于饥饿时间的长短,空回肠盘路术及胃分割术后体内脂肪动员增加,也可导致脂肪肝。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平均50%可发生脂肪肝,特别40~50岁发生糖尿病者,更易出现肝内脂肪沉积。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增高,血浆中未酯化脂肪酸浓度升高有关。 5药物 据统计至少有二百多种以上的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如四环素、利福平、异烟肼、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硷以及抗生素、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药物、睾酮类激素等据统计药物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在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中居第三位。其机制较复杂。如四环素可结合到肝细胞的RNA上,损害肝细胞的合成功能,使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前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合成减少,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作用和肝细胞摄取脂肪酸的作用均发生障碍而发生脂肪肝。 6毒物 常见的脂肪肝毒物有四氯化碳、黄磷、异丙醇、环己胺、依米丁、砷、铅、汞等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如四氯化碳通过抑制肝内蛋白合成,降低肝内脂肪酸氧化率,使肝脏甘油三酯释放障碍,导致脂肪肝形成。而黄磷主要是导致肝内蛋白质载脂蛋白合成障碍,而使类脂质分泌减少,脂肪在肝内堆积致脂肪肝形成。异丙醇可使肝内2-磷酸甘油增加,脂肪细胞分解脂肪增多,未酯化脂肪酸进入肝脏也增多,使肝内三酰甘油合成过多形成脂肪肝。 7内分泌代谢因素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高尿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等均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引起脂肪肝。脂肪肝诊断 症状:轻型脂肪肝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B型超声或CT检查等才被发现。脂肪肝形成后,大部分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乏力、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少数病人可出现轻度黄疸。体格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肝脏(一般在右肋下2-3厘米以内),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软或中等硬度可有轻度压痛,部分病人有叩击痛,重症病人可出现肝硬化表现。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正常或升高,有高脂血症表现,甘油三酯升高,血清γ-GT活性升高,蛋白电泳血浆球蛋白增高。超声与CTB型超声显示肝脏增大实质呈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声衰减CT扫描显示肝密度比其他实质脏器(如脾脏)低下肝活检:肝活检是确认依据。鉴别诊断 重症脂肪肝是指临床症状凶恶预后不良的脂肪肝,严格来说它是某些危重疾病的一种病理过程。主要包括妊娠急性脂肪肝、脑病脂肪肝综合征。它与一般脂肪肝在临床症状、体征、疾病预后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一)妊娠急性脂肪肝本病又称为产科急性黄色肝萎缩,是妊娠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较为少见,预后恶劣。本病多发生于妊娠末三个月(30-40周),据认为妊娠期大量口服与滴入四环素有可能诱发本病。主要临床症状:骤发的持续性恶心、呕吐、甚至呕血,伴有上腹疼痛,一周出现黄疸,常无瘙痒。以后黄疸迅速加深,继之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血清胆红素轻至中度升高,如合并DIC,则呕吐咖啡色液或鲜血,以及尿血、便血、紫癜、齿龈及注射部位出血,同时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减少,FDP值上升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半数病人少尿,代谢性酸中毒等早期肾功能衰竭的表现。(二)脑病脂肪肝综合征(Reye综合征) 本病主要发生于小儿和青少年,发病前常有某种病毒感染,感冒样前驱症状和水痘感染症状改善2-3天后,突然出现频繁呕吐伴剧烈头痛,数小时内进入谵妄、痉挛、木僵和去大脑皮质状态,最后进入昏迷,常伴有发热、低血糖、肝功能异常等表现。本病起病凶险,病死率高。 三 肝癌 肝癌是一种恶性肝脏疾病,在临床上可有恶液质、甲胎球的升高、肝功能异常、血沉增快等。但早期肝癌与局灶性脂肪肝的鉴别大多借助于CT检查,必要时作肝穿活检以资鉴别。脂肪肝并发症 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并发表现,常并发有酒精中毒的其他表现。如酒精依赖、胰腺炎、周围神经炎、贫血舌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营养过剩型脂肪肝常与其他基础疾病并发出现,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等。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常与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存,如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妊娠急性脂肪肝常并发有肾功能衰竭、低血糖、胰腺炎、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因此对于已发现有脂肪肝的患者,应进一步全面检查,以明确脂肪肝的性质和有可能并存的其他疾病。脂肪肝治疗 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合理用药。1.去除病因 去除一切可以引起脂肪肝的因素,戒酒和应用高蛋白饮食,常常能有效降低肝内脂肪。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戒酒,并给予足量蛋白质饮食,使肝内积存的脂肪有效地去除;肥胖者要减肥;糖尿病病人要治疗原发病。2.调整饮食 这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一环,饮食需要高蛋白、适量的脂肪和糖类。3.增加运动量 根据不同的原发病可适量进行锻炼加速脂肪的代谢。4.合理用药 可根据药物说明服用一些去脂药物和减肥药物,但治疗效果不十分肯定。合理用药可降低转氨酶,使肝功能恢复正常。但这些药物大多有损肝的副作用,使用时应加以注意。脂肪肝预防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作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3慎用药物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所以,平时不要动不动就吃药,特别不要随便吃广告上宣传的所谓保健类的药物,对出现有症状的脂肪肝患者,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4此外,心情要开朗、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社区教育治疗:脂肪肝无须特殊药物以上已经谈到,一下就社区预防讲几点:在治疗上,单纯的脂肪肝尚无须特殊的药物,以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为主。儿童的防治尤为重要。预防应从儿童抓起。防治膳食为先。 膳食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食物中以五谷杂粮为最多,其次蔬菜、瓜果类占较大比例,可进食适量的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尽量少摄取糖类、猪油、脂肪类(牛油、动物内脏、鸡皮、烧鹅、蟹黄等)食物。其次,限制饮食总热量,营养物质超过热量和代谢需要时,也会变成脂肪储存。运动也是重要的一环控制脂肪肝的发生发展除了要注意饮食外,运动也是重要的一环。适当的运动可消耗多余的热能,避免脂肪积聚,增强肌肉、骨骼系统及心肺系统。对于儿童的运动和行为方式调节,以下指引可作为参考。总的原则:儿童:选择儿童喜爱和合适的运动,这样才能养成长久坚持运动的习惯;在一次练习当中,应包括不同种类的运动,避免失去兴趣;珍惜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机会,如做家务,养成勤劳的习惯;强调全身运动,如步行、游泳、踩单车等。强度方面,让儿童运动至产生少许劳累的感觉,但为可接受的程度。每次运动时间要维持最少30分钟,初学者开始时可分段运动, 如分3次,每次10分钟等。运动频率每星期5至7次 (强调每天应运动) ;以上建议的运动量必须维持18个星期或以上。运动宜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鼓励父母、其他家庭成员或朋友与儿童一起运动;儿童如付出努力并有进步时,如体重减少、脂肪减少、运动量增加等,父母应给予赞赏和鼓励。要修正行为习惯,修正行为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些新的运动习惯来取代以往不适当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三餐均衡饮食,不可偏吃,也不可缺其中一餐,亦不可吃得太饱,不要让子女养成吃零食的习惯,可选一些适量的健康小食在规律的时间段进食。2.建立健康的行为奖励,孩子表现良好时不要以食物(诸如带孩子吃麦当劳和其他大餐之类)作为奖赏,把兴趣转向其他项目,如上公园、做户外活动等。对于已经发生肝功能损害的脂肪肝,可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但药物的选择宜精简。在治疗的同时,仍以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为重点,大部分儿童脂肪肝是可以治愈的。 成人:近年来,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8年前,上海曾在白领中作过一次调查,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2.9%;如今,白领中检出脂肪肝的比例已达到20%以上,而且有渐趋低龄化的倾向。然而,人们对脂肪肝的认识尚存在许多误区,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实施。经统计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误区之一:脂肪肝不是病,看不看无所谓随着周围人群脂肪肝检出率的增高,大家对之已不以为然,总认为脂肪肝至多算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而不是真正的疾病,根本无需治疗。那么脂肪肝究竟是不是病,要不要治疗呢?医学界曾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肝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理状态,不会引起肝炎和肝纤维化。但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其理由有三:1、至少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而不是单纯性脂肪肝,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现已明确为隐源性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前期病变,并为肝功能衰竭的少见原因;2、即使是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比正常肝脏脆弱,较易受到药物、工业毒物、酒精、缺血以及病毒感染的伤害,从而导致其他类型肝病发生率增高,并且脂肪肝作为供肝用于肝移植极易发生移植肝无功能;3、对于超重和肥胖者而言,脂肪肝的出现可能提示“恶性肥胖”,因为这种人很容易发生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最终发生冠心病、脑中风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为此,无论是从肝病还是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角度,都应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病,其科学命名应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因此,即使是健康查体发现的无症状性脂肪肝亦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误区之二:脂肪肝根本不可能治愈临床上,许多脂肪肝患者曾长期就诊于多家医院,尝试了不少药物,但就是不见好转,因而悲观地认为脂肪肝不可能治愈。事实上,单纯性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如能及时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疾病,肝内脂肪沉积在数月内就可完全消退。例如,酒精性脂肪肝戒酒绝对有效;多数药物和工业毒物性脂肪肝,在及时停药或脱离有毒工作环境后亦可康复;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在补充热量和蛋白质后即可好转;而肥胖性脂肪肝如能有效控制体重和减少腰围则肝内脂肪沉积亦可很快消退。但是如果单纯性脂肪肝已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则病变完全康复常需半年乃至数年以上时间,少数患者即使去除病因仍可进展为不可逆转的肝硬化。因此,应加强脂肪肝的早期诊治,部分脂肪肝患者难以康复的原因可能是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及疗程不够长。误区之三:治疗脂肪肝主要依靠保肝药物许多患者经常辗转于各大医院或药房询求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事实上至今国内外尚未发现治疗脂肪肝的灵丹妙药,而防治肥胖性脂肪肝这类现代都市病,通过节食、锻炼等措施减肥比保肝药物治疗更为重要,尤其是单纯性肥胖性脂肪肝。对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减肥则是确保保肝药物起效的重要前提条件。过去大家都比较轻视减肥,连许多临床医生亦错误认为“不需用药就是不需要治疗”。其实,在脂肪肝的综合治疗中,保肝药物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措施,主要用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脂肪性肝炎患者,是一个短期的强化行为;而需要病人长期高度重视和调整的,是病人的饮食、运动和不良行为的修正。这些非药物治疗措施需要贯彻终身,否则脂肪肝就是治好了也会复发。因此,脂肪肝病人一定要了解主动参与治疗的重要性,力争找出并纠正自己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千万不要以为单纯依靠花钱买药就可求得健康。误区之四:有了脂肪肝就得服用降血脂药物尽管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但两者之间通常并非因果关系,至今国内外尚无降血脂药物能够有效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的正规临床试验。为此,有了脂肪肝并非都得服用降血脂药物,而降血脂药物应用不当有时非但不能减轻脂肪肝,反可加重肝脏损伤。其原因可能为脂肪肝的出现代表肝脏对脂质代谢紊乱的处理已达极限,这时候再用降血脂药物就相当于“鞭打快牛”,即脂肪化的肝脏对降血脂药物的耐受性下降,应用不当易发生药物性肝病。目前认为,脂肪肝假如不伴有高脂血症,那么就不要用降血脂药物。有脂肪肝又有高脂血症,需根据高脂血症的原因、程度以及发生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变的概率,酌情决定是否要用降血脂药物。如果是酒精中毒引起的,那么戒酒对降低血脂和减轻脂肪肝都有好处;是药物引起的,能停药则尽量停药,假如不能戒酒或停药而血脂增高又不是太明显就不要管它,因为你“管”它就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对于肥胖、糖尿病引起的高脂血症,如果血脂不是很高,主要通过节食、运动等控制体重和血糖来调整血脂和防治脂肪肝;如果治疗3至6月后,血脂还是较高则可使用降血脂药物,但常需适当减量或同时联用保肝药物。有高脂血症家族史并且血脂增高明显者则要用降血脂药物治疗,因为这个时候降血脂药物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误区之五: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需服用降酶药物以往人们经常误认为血清转氨酶增高就是肝炎,而肝炎则都是病毒性的,有传染性。只要转氨酶降至正常,那么即使是病毒性肝炎也不用害怕。为此,国人一旦发现转氨酶升高,往往就急于应用药物使转氨酶降至正常,从而恢复“正常生活”。殊不知这种做法只是自欺欺人,因其可隐盖病情并放松实施基础治疗而易导致肝病恶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脂肪肝的成人或是儿童,健康检查发现的转氨酶增高主要与肥胖和脂肪肝有关,而这种转氨酶增高并无传染性。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在3-6月内体重下降5%-10%,就可使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增高的血清转氨酶降至正常水平。有报道称,体重每降低1%,转氨酶下降8.3%;体重下降10%,增高的转氨酶基本恢复正常,伴肿大的肝脏回缩和脂肪肝逆转;而体重居高不下者转氨酶往往持续升高,即使应用保肝和降酶药物也难以奏效。误区之六: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不能多活动临床上,大约1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血清转氨酶增高,这种情况与急性病毒性肝炎不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无需休息和加强营养,亦不需采取相关消毒和隔离措施。然而,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家属和同事往往要求患者少活动,多休息,结果患者体重和腰围有增无减,血清转氨酶异常和脂肪肝持续存在。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性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与饮食结构西化和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而在节制饮食的同时,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量的有氧运动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非但不要加强休息,反而需要增加锻炼。脂肪肝患者最好的锻炼是大步快走,每次至少3公里,每周5次以上。误区之七: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肥胖性脂肪肝抗病毒治疗最为重要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国,近年来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又不断增多,两病合并存在的概率越来越高。对于肥胖、脂肪肝、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有转氨酶升高患者的治疗,大家通常想到的就是用抗病毒药物。事实上,患者的肝脏损害并不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不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你再抗病毒也没有用。此外,即使是乙型肝炎,肥胖和脂肪肝的存在会大大降低抗病毒治疗成功的概率。为此,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与肥胖性脂肪肝并存时,应首先考虑减肥治疗。如果减肥后患者的转氨酶和脂肪肝恢复正常,那么其主要矛盾就是肥胖而非病毒感染,此时就无需抗病毒治疗;如果减肥治疗半年后,患者转氨酶持续异常则再抗病毒治疗也不迟,毕竟管好自己的体重比较容易做到,而抗病毒治疗疗程长、成本大而成功率又低。误区之八: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水果多多益善新鲜水果富含水分、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经常食用无疑有益于健康。然而,水果的保健作用并非越多越好。因为水果含有一定的糖类,长期过多进食可导致血糖、血脂升高,甚至诱发肥胖,因此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不宜多吃水果。当前我们应时刻考虑膳食热量过剩可能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应尽可能选用苹果、梨等含糖量低的水果,且量不能太多,必要时以萝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代替水果;尽量在餐前或两餐之间饥饿时进食水果,以减少正餐进食量。同理,富含蛋白质和钙的牛奶适量饮用有益于健康,但是睡前一杯牛奶因易导致热量过剩,对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可能就不合适。总之,对于温饱解决以后的广大群众而言,缺少的不是“营养(热量)”,而是运动;急需的不是补品和药物,而是科学的生活方式。当前只要我们做到“少吃、多动,少饮酒、慎用药”,就一定能够有效控制脂肪肝日益严重的流行现状。社区的干预和指导尤为重要。建立社区干预的长效机制是必要的。
1.避免屋内受太阳直射为了使房屋内部尽可能保持凉爽,请在白天关闭百叶窗、窗帘和窗户,待晚上再将其打开通风。2.寻找凉爽的地方每天至少在凉快的地方呆上两到三个小时。例如,超市(通常有空调开放)、市图书馆、电影院。3.使空气流通使用风扇或空调使室内空气流通。若使用空调,对其进行保养和制冷温度适当很重要。理论上,除非是十分炎热的天气,否则室内温度设置不低于室外温度5度以上。4.将身体打湿每天数次使用喷雾器、浴巾,或是洗澡将身体打湿。5.多饮水即使不感觉口渴也要多喝水。避免喝酒,因为即使小酌一杯也会让人体脱水。咖啡或茶也不能代替水。喝太冷的水不会使人感觉凉爽。6.计划外出时间不要在气温最高的时候出门,即每天11点至21点。7.防晒如果必须外出,请尽可能待在阴凉处而不是太阳下。戴上帽子,穿上轻便且宽松的衣服,涂上防晒霜来保护自己。8.避免运动尽量避免在天气炎热时进行运动。如果一定要运动,请选择在晚上运动并减少运动强度,缩短运动时间。尽可能在阴凉处运动,以及别忘记在运动后补充水分。9.和亲人多交流和家庭成员保持联系,因为独居的老年人对于炎热的天气特别敏感。10.紧急情况若您或您的家人突然感到不适,请拨打120求助。
一旦决定对女性进行治疗,好在六个月内尽快治疗,以减少失访的风险。但对于怀孕的女性,可推迟治疗。如果在上述时间范围内未提供治疗,则治疗前应重新评估。对于组织学证实为原位腺癌的患者,建议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CKC)。关注HIV感染者的筛查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宫颈疾病。其中,感染艾滋病毒(HIV)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高出6倍,她们更有可能持续感染HPV,并更迅速地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因此,新指南中专门针对感染HIV女性提供多条建议,部分建议与一般女性相似,主要差别在于:采用“筛查、分诊和治疗”的管理策略,在HIV感染女性中,这更具有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建议HIV感染女性在25岁就启动筛查,比一般女性人群(30岁)更早。每3-5年定期筛查一次。感染HIV的女性在阳性检测和治疗后,重新检测的时间间隔也更短。比如,对于HPV阳性和VIA阴性的HIV感染女性,需要每年随访。每一次干预都有助于消除宫颈癌“筛查检测的成本效益对于筛查普及很重要,但消除宫颈癌的公共卫生方法的其他方面也至关重要,”WHO性与生殖健康部门NathalieBroutet博士表示。“重要的是确保诊疗连贯性:所有女性都可以接受筛查,卫生保健提供者及时获知筛查结果并及时与患者分享这些信息,如果需要,女性可以获得适当的治疗或转诊。”
对于肺癌的靶向治疗现在主要关注EGFR,ALK,KRAS,BRAF,ROS1,MET,RET和HER2基因。EGFR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等;ALK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有克唑替尼,色瑞替尼,劳拉替尼等;KRAS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为Selumetinib+多西他赛;BRAF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为Vemurafenib,Dabrafenib等;ROS1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为克唑替尼;MET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为克唑替尼和Capmatinib;RET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为Cabozantinib和Vandetanib;HER2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为阿法替尼等TKI单药或者曲妥珠单抗加化疗。同一种肿瘤,为什么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肿瘤是一种基因病,当细胞中一个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时,就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肿瘤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部位的肿瘤,其原发灶的基因突变位点和类型也不尽相同。如果肿瘤发生了转移,其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基因突变信息也可能是不同的。另外,肿瘤的基因突变在药物、免疫系统、内部竞争压力等环境因素影响下,会随机发生多种变异。因此,每个肿瘤患者的疾病都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肿瘤患者,其病情也会发生进展。随着基因组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给准确医疗提供了工具和基础。在肿瘤的治疗中,同病异治,因病而异,才能为患者带来大的获益。什么是肿瘤早筛?有什么作用呢?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定义,肿瘤早筛是指“在尚无症状时,检查身体是否有癌症存在”。现代医学对肿瘤晚期患者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肿瘤真正事半功倍的办法,是“早诊早治”。多数肿瘤,如果早期得到诊断,并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健康管理,基本可以实现治疗。某知名肿瘤医院发布的生存数据显示:早期宫颈癌、大肠癌患者经过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达到97%以上。需要进行肿瘤早期筛查的重点人群包括:45岁以上;肿瘤家族史(3代以内近亲有癌症病史);工作性质长期接触(粉尘、苯、铅等)有害物质;慢性病病人(各类癌前病变等),等等。肿瘤患者做基因检测,应该使用肿瘤组织还是血液做样本呢?目前,肿瘤患者以治疗和监测为目的的基因检测,常用样本有两种,肿瘤组织和血液。取肿瘤组织做成病理切片用于基因检测,准确度高,是肿瘤基因检测的金标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组织样本。并非所有肿瘤患者的基因突变都可以在血液中检出,特别是在肿瘤早期,阳性检出率更低。但是,对于肿瘤晚期、无法取得到组织、或组织标本时间较长的患者,可以考虑用血液检测代替组织。2018年12月的《中华病理学杂志》上发表的《液体活检在临床病理相关肿瘤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中,提到了应用血液ctDNA做活检的检测优势:相对于常规组织活检具有非侵入性、患者依从性好、异质性低、可反复取材等优势,其在靶向药物伴随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推荐的样本优劣顺序为:新进手术或穿刺取得的组织标本>1-2年内的组织标本>新进血液标本>2年以上的旧组织标本。
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据统计,卵巢癌的死亡率居女性三大恶性肿瘤之首,能存活五年左右的卵巢癌患者无出其右45%,而乳腺癌患者则超过七成!因为卵巢癌发病隐匿,早期基本没有任何症状,侵袭性生长快速,80%患者发现时常已发展为晚期,所以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如何战胜它?靶向治疗卵巢癌多次复发、多次化疗不可避免地发生耐药,也促进了靶向治疗和维持治疗的发展,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卵巢癌中个临床应用的靶向药物是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在各项的RCT研究中,无论是一线治疗的GOG218和ICON-7研究,还是在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的OCEANS研究及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AURELIA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并继续维持治疗的方案均获得了阳性结果,延长了约3个月左右的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期,尤其对于高复发风险患者(FIGOⅢ期不满意减瘤术和Ⅳ期的卵巢癌)获益更大。以奥拉帕利、尼拉帕利和卢卡帕利为代表的PARP抑制剂的出现是卵巢癌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一系列的高级别临床证据表明,PARP抑制剂无论在一线还是二线的维持治疗中均能通过杀灭肿瘤微小残留灶,低毒有效地长期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使占卵巢癌50%的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omologousrecombinationdeficiency,HRD)的患者获益,而其中又以乳腺癌基因(breastcancer,BRCA)突变患者为明显。而对于既往接受了大于二线化疗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后线治疗选择,PARP抑制剂因其毒性较小,相对于化疗药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PARP抑制剂的临床适应证从二线维持扩展到一线维持治疗,从铂敏感复发到铂耐药复发的难治人群,从BRCA突变人群到HRD阳性人群,这些都改写了卵巢癌治疗模式,加快了卵巢癌的个体化准确靶向治疗进程。虽然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在卵巢癌中单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响应率不足10%,但在PD-L1表达阳性及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instable,MSI)/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repair-deficient,dMMR)的卵巢癌患者中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同时也提示与化疗或PARP抑制剂联合应用值得尝试。尤其是临床治疗为棘手的铂耐药复发卵巢癌中,PD-L1抑制剂德瓦鲁单抗联合化疗药物聚乙二醇多柔比星脂质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2018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上已有报道。而TOPACIO研究应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尼拉帕利ORR达到了25%,疾病控制率达到68%,为铂耐药患者提供了一种替代治疗方案。总之,卵巢癌的治疗模式在新的临床证据下已由传统的"手术+化疗+随访"转变为"手术+化疗+靶向维持治疗"的全程管理方式。
肺癌会传染给身边的人吗?肺癌传染几率很低,它并非传染疾病,但是它也不是没有传染的可能。肺癌传染是有条件的,首先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不然是不会出现传染的情况。而且要知道肺癌和肺结核是有很多区别的,虽然说都是肺部出问题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肺癌是不会传染的。经痰液排出的癌细胞由于痰液水分蒸发等原因,癌细胞迅速变性、坏死,即使新鲜的痰液,要使癌细胞在体外生长、繁殖,也需要给予各种的营养和特定的条件。科学家为了培养一个活的癌细胞往往需要经过千辛万苦才能成功,因此癌症是不会传染的。除此之外,肺部癌症的病人一定要重视三早,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要过失合适治疗时机。很多人都采取手术治疗,早期采取手术治疗,往往是效果显著的,越早治疗,其复发的几率就越小。但是,肺癌是一种可以遗传的疾病,有家族史的人得上肺癌的几率会比正常人大一些,尽管肺癌似乎有家族聚集现象,但至今还没有证据表明肺癌存在有特异性的易感基因。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肺癌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致癌物代谢、DNA修复以及细胞增殖和凋亡控制基因的遗传变异等,都有可能是与吸烟有关的肺癌的重要遗传易感因素。因此,预防和减少肺癌发生的关键措施是戒烟。但我们需要了解,可遗传的疾病并不代表会遗传。传染是由于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等在人群之间传播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炎等。而遗传是由于血缘关系,使一个家族内许多人患同一种疾病。如果父母亲当中有人患有某种癌症,其子女患同样类型癌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也就是说癌症朋友们往往有明显的肿瘤家族史。调查结果表明,癌症病人发病率有血缘关系的高于无血缘关系的,近亲高于远亲,父系亲属与母系亲属之间则无明显差别,说明癌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放疗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据数据显示,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治疗。虽然放疗帮助许多癌症患者打击肿瘤,减轻病症,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在放射线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正常细胞,放疗伴随的副作用,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一些不适反应。放射性皮炎,是放疗患者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容易发生在身体潮湿的部位及皮肤褶皱处。时间上,一般在放疗开始后2~3周出现症状,放疗结束7~10天仍会加重,通常4~6周内会自然愈合,但是皮肤可能存在疼痛甚至感染的风险,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常见症状一般在照射10次后,皮肤开始发干、发痒,出现紧绷感;表现为红斑、色素沉着,毛囊扩张,毛发脱落,皮肤脱屑,自觉皮肤瘙痒、灼热感;明显红斑,触痛,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严重者出现水疱、溃疡。预防性措施放疗前应摘除假牙、耳环、项链金属制品,以免增加射线的吸收,加重皮肤损伤;如果有切口,应将切口妥善处理,尤其是接近软骨及骨组织的切口,必须愈合后方可接受放射治疗;穿宽松吸汗的全棉衣物,选用柔软的毛巾(全棉为主,建议婴儿专用毛巾),避免用力揉搓;放疗区域严禁搔抓,修剪指甲,以免睡眠时搔抓局部皮肤引起损伤、糜烂;外出应对照射野皮肤予以遮挡,防止日光直射,夏天建议打伞,减少外出与出汗;放疗区皮肤可用温水(37-40℃)和软毛巾轻轻沾洗,避免冷热刺激,不建议用刺激性洗涤用品,如肥皂、沐浴露等,禁止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涂擦;放疗区皮肤尽量保持干燥,每日注意观察皮肤及定位线,保持定位线清晰,一旦标识模糊,及时告知技师给予描记。虽然放射性皮炎给许多放疗患者带来困扰,但是以上的干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减少进一步损伤的风险,并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