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和谐医院神经修复医学中心徐楚江:马蹄足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足部畸形之一,它的主要特征为足的前部跖屈明显,常合并凹足,跟腱短缩,足全部不能背屈,会影响患儿的足部形态和行走能力,产生足部疼痛、脊柱侧弯等并发症,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还有可能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马蹄足不治疗会产生什么危害?第一,随着年龄增长,前足内翻会逐渐加重,形成典型的“垂足”畸形。严重影响正常走路,易踩伤脚趾,甚至形成溃疡,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第二,足部畸形会导致身体重心移位,从而影响平衡和运动协调能力,容易摔跤受伤。特别是在儿童发育阶段,这些并发症的影响更大。第三,异常的姿势和步态异常会导致周围关节如踝关节、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运动功能受限,生活质量下降。第四,异常的足部形态,会使患儿产生自卑、羞耻心理,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发育。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危害因素。总结:马蹄足导致的种种危害严重影响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及时纠正马蹄足,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这些危害,还可以显著增强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促进全面健康发育。因此,马蹄足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配合矫正治疗工作。
广州和谐医院神经修复医学中心徐楚江:关于足外翻,相信很多人对于此症并不了解,其中这是危害较大的足部畸形之一,它会产生步态不稳,行动困难等问题,从而损害患者的行走能力,久而久之,还有可能产生足底筋膜劳损、骨刺等并发症,进一步损害自身健康,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那么,怎样判断自己是否足外翻呢?可以采取观察脚落地情况、脚底磨损情况、观察行走时的步态来判断:1.观察脚落地情况:正常人的脚落地时,足跟腱是直立的。如果是足外翻,在走路时可发现鞋后跟外侧先着地,之后脚踝落地,脚底在落地的时候出现脚内翻,可判断足外翻。同时也可发现腿部不直的情况。2.鞋底磨损情况:如果您发现自己的鞋子经常磨损或者变形,尤其是鞋子的外侧和后跟部分,那么您可能有足外翻。这是因为足外翻会使得足部的重心偏移,导致鞋子受到不均匀的压力和摩擦。3.观察行走时的步态与姿势:如果您发现自己走路时经常摇摆或者跛行,或者站立时经常倾斜或者扭曲,那么您可能有足外翻。这是因为足外翻会影响足部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导致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受到影响。倘若通过上述判断方法,仍无法明确判断是否为足外翻,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临床检查,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拍片、测量等方式来给您一个准确的诊断和评估。如果您确诊为有足外翻,也不用过于灰心,因为足外翻是可以通过治疗和锻炼来得到改善或者矫正的。治疗和锻炼的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是指通过穿着合适的鞋子、使用矫形器具、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来改善足部的形态和功能。手术治疗是指通过切除多余的软组织、重建韧带和肌腱、切断或移植骨头等方式来纠正足部的结构和稳定性。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确定。
广州和谐医院神经修复医学中心徐楚江:小儿尖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主要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只有足尖着地,这种异常的足部形态会影响下肢功能和步态,造成行走不稳,行走困难等,并影响生活质量。小儿尖足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痉挛性脑瘫引起的,小儿尖足的治疗方法也有多种,其中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时机。小儿尖足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跟腱延长术:适用于跟腱挛缩引起的尖足。手术目的是通过切开跟腱鞘,在跟腱上做一个Z形切口,使跟腱延长,从而降低小腿三头肌的张力,使足跟能够着地。这种手术方法简单、有效,但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延长跟腱,造成跟腱松弛或跟形足。2.胫神经肌支切断术:这是一种较为微创的手术方法,适用于踝阵挛阳性的尖足。手术目的是通过在小腿后侧皮肤上做一个小切口,找到胫神经的肌支,切断其中控制小腿三头肌的部分肌支,从而减少小腿三头肌的张力,使足跟能够着地。这种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需要注意避免切断过多的肌支,造成小腿三头肌萎缩或无力。3.软组织重建术:主要是通过重建足部软组织结构,使足部前掌部分下降,脚趾向上翘起,从而达到矫正足部畸形的目的。这种手术方法恢复期较短,手术风险较小,但对于严重的小儿尖足畸形效果不佳。小儿尖足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需要注意术后休息、保持伤口清洁、健康饮食和定期复诊,才能取得更好手术恢复效果,同时避免复发术后休息小儿尖足手术后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恢复。保持伤口清洁小儿尖足手术后需要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可以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伤口,但不要用酒精或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洗。注意饮食小儿尖足手术后需要注意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蛋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定期复诊小儿尖足手术后需要定期复诊,及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和足部畸形矫正效果,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总之,小儿尖足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方法选择和手术后的注意事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家长们在选择手术医院和医生时,应该选择正规的医院和有丰富经验的医生,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安全。同时,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家长们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恢复期。
跟行足又被称为仰趾足,是指足的背伸力量正常,而小腿三头肌瘫痪或力量减弱,导致踝关节跖屈力量不能对抗背伸力量,使整个足部的负重区域发生改变。跟行足患者身体的重心后移于跟骨,前足不能有负重,致使行走稳定性大打折扣,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与此同时,无法有效缓冲地面对于身体的反冲击力。跟行足的病因有哪些?跟行足的分类主要根据小腿三头肌瘫痪的程度和合并的其他足部畸形,分为隐形跟行足、轻度跟行足、中度跟行足、重度跟行足、跟行外翻足、跟行内翻足和跟行高弓足等。跟行足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致病因素导致神经肌肉性疾病、医源性损伤、创伤后遗症和先天性跟行足等。需根据不同的病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跟行足的治疗策略主要是增加足跖屈的力量,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和功能。跟行足应该如何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轻度或隐形跟行足,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支具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中重度或合并其他畸形的跟行足,包括肌腱移位代跟腱术、骨性畸形纠正术、外固定技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而定。
广州和谐医院神经修复医学中心徐楚江:小儿脑瘫是严重损伤儿童身心健康的神经病变,亦是引起体机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脑瘫患者约600万人,且每年还以近5万余人数量递增。脑瘫会出现运动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行为异常、认知功能减退等临床症状,其中最主要和常见的症状为运动障碍,还有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肌肉挛缩、足尖畸形、关节脱位等一系列并发症。痉挛型脑瘫是脑瘫的常见类型,痉挛型脑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肉痉挛和足尖畸形情况,因此当家长发现宝宝存在脚尖着地的现象时,总会感到无比担心,害怕宝宝患上了脑瘫,其实这种情况还有可能是生理性尖足,需要明确区分。如何分辨宝宝的尖足是否正常?如果孩子的围产期、发育过程中不存在高危情况和损伤史,孩子的运动发育没有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且不存在运动姿势异常,便很有可能是生理性尖足,为了判断更准确,可检查孩子的足背屈角,检查方法如下:宝宝仰卧,扶着宝宝的腿伸直,使足背屈向小腿,用手掌压足底,足背和小腿前侧形成的角度为足背屈角。左右都要做检查,操作时首先用慢的中度压力形成最小的足背屈角,称“慢角”,然后快的突然背屈形成“快角”。如果慢角和快角均小于70°,说明宝宝的足部是正常的;如果慢角、快角均大于70°、快慢角之差大于10°,或者左右脚快慢不对症,说明宝宝的双足存在异常情况,需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检查,让医生分辨孩子是否正常。温馨提醒:如果发现宝宝有足尖着地的现象,可以通过检查足背屈角简短判断是否正常,自主判断难免不够准确,建议到儿保科找专业人员检查。
扁平足在儿童群体当中并不少见,通常是由于先天遗传、足底韧带及软组织松弛、足部肌肉韧带损伤、体重过重或缺钙等因素有关,长大成人之后,仍有可能出现扁平足,此时扁平足或许是儿童扁平足的延续,或许是关节退变、创伤、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神经性病变、肿瘤、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扁平足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足底畸形的骨科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足弓塌陷,没有正常的足弓,行足耐力下降,长时间行走酸胀疼痛,此外,扁平足还会加速关节的磨损,影响到脊柱的正常发育。可能会导致脊柱发育畸形。正因为如此,对于扁平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秉承早发现、早治疗、早恢复的原则。倘若扁平足程度轻微,无不适症状,可不进行特殊治疗,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和足部护理。倘若扁平足程度较轻,产生了一定的症状,可进行手法按摩或石膏固定,能够有效缓解扁平足。倘若扁平足程度较重,需要尽早开展手术治疗,以免导致并发症出现,对后期生活造成影响。
“医生,我的孩子走路总是踮着脚尖,他是不是患上了脑瘫,以后还能正常的走路吗?”在门诊过程中,时不时便有家长询问类似的问题,为消除大家的疑惑,下文就为大家介绍什么是生理性尖足和病理性尖足。生理性尖足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通常婴幼儿1岁以内会出现一过性尖足,主要在4个月左右扶站立位蹦跳阶段和10个月左右开始持续站立阶段,但随着孩子的进一步成长,此种尖足现象会逐渐消失,期间无需进行干预治疗,但仍需要密切留意。如果观察发现婴幼儿存在以下明显特征,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为四点:①下蹲时足跟不能着地;②小腿后侧肌肉张力高;③活动足踝背屈快角大于80°;④常伴有足内翻。这些都是病理性尖足的明显特征,无法自行恢复,且会给患儿身体健康、运动能力、气质形象等带来严重的损害,需要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尖足患儿,可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庭训练,还可以通过理疗如痉挛仪,以及根据孩子情况配备专业下肢矫形鞋或鞋垫,运动治疗师也会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设置更具体的运动训练计划,来治疗孩子尖足的情况。
十余年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而且不少老年人都出现了膝内翻或膝外翻,走路呈摇摆步态,走路困难,膝关节疼痛,严重损害其生存质量。导致老年人膝内翻、膝外翻的原因有许多,比如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膝关节骨关节病,伴发膝内翻、膝外翻,或者骨胳疏松而出现驼背畸形,膝内翻畸形,膝外翻畸形等,另外膝关节周围骨折之后,复位使力线不良也有可能导致膝内翻、膝外翻。老年人面对膝关节内翻和膝关节外翻首先就是要让关节复位,然后积极的消除肿胀和疼痛的情况。用热敷和止痛片的方法能有不错的效果。其次就是多休息了。这种疾病一定是要多注意休息,才能让外翻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改善。如果伴有严重内侧关节间隙狭窄及关节软骨破坏,可考虑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矫正内翻畸形。如果关节外畸形明显,需要同时进行股骨胫骨楔形截骨。
说起膝外翻,或许很多朋友并不熟悉,它还有一个生动形象的名字:X型腿,指的是两足并立时,两膝关节碰在一起,而两足内踝无法靠拢,形同英文字母“X”一般,通过从前面和后面观察便能明显发现异常。膝外翻可分为生理性膝外翻和病理性膝外翻,生理性膝外翻是人体发育过程中常见现象,通常见于3-4岁幼儿,随着骨骼发育会自动矫正,无需进行特殊治疗。病理性膝外翻则通常与佝偻病、骨骺发育异常、继发性骨髓炎等原发疾病有关,据研究显示,共有40余种疾病可引起膝外翻,对于病理性膝外翻要积极进行干预治疗,否则随着病情的进展,会破坏膝关节的承重能力,引发膝关节病变、增加膝踝关节损伤风险、引发足弓变化,从而损害自身的健康,并且还会影响气质与形象。如何判断膝外翻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可以测量站立两膝并拢时内踝间距,踝关节之间的距离超过9cm,需要尽早矫正,超过15cm是重度膝外翻,需考虑进行手术矫正。
导致足外翻的原因有许多,大体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主要是由于关节、神经、肌肉等出现异常情况所造成的,如先天畸形、先天性垂直距骨、先天性跗骨连接、脑瘫以及神经肌肉麻痹引起的足外翻,一般在孩子刚出生时便能够检查发现。后天因素主要包括缺钙、习惯不良、长期穿高跟鞋,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骨肉瘤或者骨转移瘤生长等疾病导致的关节结构发生异常。足外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当发现孩子出现姿势异常等相关症状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带孩子前往医院检查,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治疗,以免给孩子带来更多痛楚与伤害,大家都要认识到足外翻的危害: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足外翻会使孩子的足部与同龄孩子不同,会影响孩子的气质形象,影响孩子的步态,患儿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当中,致使其产生自卑、沮丧等不良情绪,可能对与沟通交流能力、正常进入社会造成严重障碍。二、对生理健康的影响足外翻会使内侧足弓压力增加,可能会使扁平足恶化,足部易感到疲劳和疼痛,长远还可能引起足底筋膜劳损、骨刺等症状。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足外翻畸形程度的将不断加重,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