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4 由肇庆市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主办,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高要区人民医院协办,西江论坛核心成员参会的的肇庆市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第四届年会暨乳腺外科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按照原定议题顺利举行。此次会议因新冠疫情影响,历经数月时间筹备,几经周折,最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院刘强、龚畅教授团队,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远起、李建文教授团队,阳江市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陈计赏教授,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坤教授,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主任余文洁教授,湛江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主任史文婷教授,粤北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罗智辉教授等西江论坛核心成员的大力支持下,由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马德奎主任委员、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内科主任叶金辉副主任委员、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陈华锋副主任委员、高要区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高小尚副主任委员、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副院长何启雄副主任委员、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外科主任尹姜弢副主任委员、怀集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李克勤副主任委员和会务组所有成员共同努力下,会议得以顺利召开进行。本次会议会场设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培训楼三楼会议室,现场人数 150-200 人。参会人员涉及乳腺、肿瘤、妇科、影像、病理、护理、检验等专业,专家及参会嘉宾们来自广东肇庆、广州、清远、阳江、云浮、韶关、湛江、广西桂东等地。本次会议首先由大会主席马德奎主任委员致辞。总结了前三届的经验,对各成员单位的积极参与支持表示感谢。提出了继续坚持既往大会宗旨,秉承学会的工作任务和职能完成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本地区乳腺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推动了医院专科的建设,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乳腺中心的发展,让乳腺中心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再次,由肇庆市医学会凌芝雄会长致辞,对乳腺病学分会成绩的充分肯定及高度赞扬,“古观华山论剑,今看砚都挥戈”、“昔有岳麓论道,现有端城溯理”,凌会长提出了对本届会议的寄望。紧接着,由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力强院长致辞。李院长先对乳腺病学分会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院刘强、龚畅教授团队,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远起、李建文教授团队,阳江市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陈计赏教授,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坤教授,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主任余文洁教授,湛江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主任史文婷教授,粤北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罗智辉教授等西江论坛核心成员的大力支持下,由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马德奎主任委员、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内科主任叶金辉副主任委员、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陈华锋副主任委员、高要区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高小尚副主任委员、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副院长何启雄副主任委员、肇庆市中医院副院长吴志扬副主任委员、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外科主任尹姜弢副主任委员、怀集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李克勤副主任委员等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会议第一环节为由陈华锋教授、陈计赏教授主持的学术前沿。首先由龚畅教授带来“Marker助力乳腺癌新辅助后保乳”精彩的专题讲座,对 Maker 在乳腺癌定位中的重要性及意义作了阐述。接着,由张远起教授讲授了“胸壁重建修复技术在乳腺外科的应用”,对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手术方式作了介绍。会议第二环节为由李克勤教授、何启雄教授主持的技术推广。由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陆国芬副主任医师及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陈华锋主任医师分别对“输液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的研究”进行了讲授。“接地气”,讨论最实用问题是会议的最主要特色,立足基层、扎根基层,把技术向基层推广。会议第三环节为由叶金辉教授、尹姜弢教授主持的百家争鸣。由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莫月媚副主任医师及高要区人民医院高小尚副主任医师分别带来了“MDT(三阴乳腺癌)”、“MDT(Her2阳性乳腺癌)”,讨论嘉宾有乳腺外科、乳腺内科、病理、影像、护理专科等各专业,围绕着病例特点,专家们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气氛热烈,为今后临床工作带来启发。最后,同大会主席马德奎教授主持的卫星会,讨论分析了医保分值付费对乳腺微创手术开展带来的影响,并最后作了会议总结。会议于 12:30 圆满结束,此次会议得到很多专业人士的肯定与鼓励。此次会议感谢所有参会人员,嘉宾们秉着学习交流的热忱,耐心全程的坚持。会议得到修能医疗、海正辉瑞、溯尔康医疗、罗氏、阿斯利康等在接待、场地布置、设备调节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大会主席:马德奎大会秘书:陆国芬2020-11-16
在2019年1月20日10时于阳江市阳西县张飞酒店诸葛亮房如期举行第七届西江论坛筹备会,现场气氛活跃,各位专家各抒己见,在12点之前,圆满达成共识,收到预期效果。陈计赏主持会议,首先对西江论坛一直给予大力支持的瀚晖公司杨启华经理发表感言,表达继续支持西江论坛的坚定决心,然后公司市场部领导李慧敏小姐寄语,重申西江论坛的业界影响力和公司的厚望!接着,上一届会议举办主席马德奎主任,对上一届会议进行总结,分享一些成功经验,也特别提醒,尽量避免会议拖时,宣布粤北医院罗智辉主任正式加入西江论坛,尤其强调会议名称不能更改!最后,各位专家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如下(初步计划,随时更改):1.会议时间:2019年6月22日23日(星期六,星期日)两天。2.会议形式和地点:6月22日(星期六)下午3点到5点半阳江市人民医院乳腺科参观查房,病例讨论(陈坤团队一个病例,陈华锋团队一个病例),初步定苏逢锡教授带教。6月23日(星期天)上午8点30到12点,为学术会议,地点定在阳江市人民医院门诊九楼大演示厅。3.会议规模:150人左右。4.会议内容(待定):一、乳腺钙化灶处理专题(郑高平负责)08:30~08:50 钼靶检查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优势 陈卫国(南方医院)08:50~09:05 乳腺钙化灶的外科处理思路 郑高平09:05~09:15 讨论二、导管内病变处理专题(陈计赏负责)09:15~09:35 合并乳头溢血的乳腺癌的保乳手术策略 苏逢锡09:35~09:50 乳管镜的临床应用 余文洁09:50~10:00 讨论10:00~10:10 茶歇三、乳腺疾病诊治新思路专题(马德奎负责)10:10~10:30 基因检测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马德奎10:30~10:45 乳腺腔镜手术的技巧 陈曹臻10:45~10:55 讨论四、乳腺疾病病人管理及护理专题(黄恒负责)10:55~11:10 乳腺癌全程管理 黄恒11:10~11:25 哺乳期乳房管理 史文婷11:25~11:40 在乳腺专业中护理如何配合医生开展工作 林菊英11:40~11:50 基层乳腺科的发展规划 陈计赏11:50~12:00 讨论希望各位多提意见,不断修正,以臻绝境!
乳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学习班(2017-12-04)为了解决乳腺疾病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我科决定举办一期乳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学习班。所选内容已经广泛征求了患友的意见,均为大家关注或困惑的问题。针对题目讲者均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同时我们也请部分患友现身说法,与大家一起分享治疗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学心班具体安排如下:时间:2017年12月4日(星期一)下午15:30~17:30地点: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三楼多媒体课室培训对象:乳腺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本课题有兴趣的本院医护人员讲者:乳腺外科医护人员主持人:马德奎主任医师内容:1、乳腺癌术后如何进行饮食调理。主讲人:何颜英护长、副主任护师2、乳腺癌术后如何进行康复锻炼。主讲人:黎国基主管护师3、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主讲人:陆国芬主治医师4、义乳的选择与佩戴,维护和保养。主讲人:胡伟晨经理5、部分医保政策解读;新设备-三才乳腺治疗仪的功效解读。主讲人:马德奎主任医师
乳房下皱壁切口入路配合高负压引流系统治疗巨大纤维腺瘤马德奎 黄擎雄 冯平 李春梅(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广东肇庆526021)【摘要】目的 探讨乳房下皱襞切口入路配合高负压引流系统治疗巨大乳腺纤维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均采用全麻,乳房下皱襞弧形切口,沿胸大肌筋膜表面潜行分离乳腺后方间隙组织,自乳腺后方确认瘤体位置,紧贴瘤体于腺体最薄处切开腺体,暴露肿瘤,完整切除肿瘤。腺体切开处用可吸收线缝合,乳房后间隙用高负压引流,用不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术后不用胸壁加压包扎。结果 本组16例术后病理均为乳腺青春期纤维腺瘤,均痊愈出院,切口美观、手术切口瘢痕不明显,具有隐蔽性。结论 乳房下皱襞切口设计简单,部位隐蔽,显露充分,一个切口可摘除多个瘤体,有美容效果,配合高负压引流系统进行乳房后间隙引流避免了术后胸壁加压包扎,改善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推广价值。The treatment of huge breast fibroadenoma by submammary fold incision and application of vacuum high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MaDe-kui HuangQing-xiong FengPing LiChun-mei(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of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Zhaoqing 526021,China)【Abs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huge breast fibroadenoma by submammary fold incision and application of vacuum high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Methods Using general anesthesia, arc incisions of the submammary fold, then detaching the retromammary space on the surface of the fascia pectorals. Confirming the location of the breast lumps, cut the glands and resect the tumors clearly.Let the glands be satured and close the incisions with unabsorbable suture.Results 16 cases of huge breast fibroadenoma were cured with inconspicuous surgical scars.Conclusions The method of submammary fold incision is simple and have cosmetic effects; several tumors can be resected through one incision; the application of vacuum high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post-作者简介:马德奎(1969-),男,广东肇庆人,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E-mail:MDK123@163.com。operative period clearly,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良性肿瘤,常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1],乳腺的良性病变中,纤维腺瘤约占半数[2]。患者就诊时肿物可有1个至几十个,大小最小可以直径1cm左右,最大直径达10cm左右。对于直径小于3cm的肿物,可使用麦默通微创旋切刀切除;直径3cm~5cm的肿物大部分可通过乳晕切口,均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对于单个直径在5cm以上,特别是7cm以上时,采用传统的乳腺弧形切口或者放射状切口,对乳腺损伤大,对乳房整体美感破坏严重。为此,我们设计采用乳房下皱襞切口入路配合高负压引流系统治疗巨大纤维腺瘤16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20岁,平均年龄(16.1±2.0)岁,单侧14例,双侧2例。肿瘤最小5cm×5cm×4.5cm、最大15cm×10cm×9cm,均表现为乳房肿块,不伴疼痛,无发热,乳房皮肤无改变, B超均表现为低回声或完整性单个或多发性包块,均可见到正常的乳腺组织存在。1.2手术方法:均采用全麻,乳房下皱襞弧形切口,手术切口5~8cm不等,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胸大肌表面潜行分离乳腺后方间隙组织,将乳房后间隙完全游离,自乳腺后方确认瘤体位置,在腺体最薄处呈纵形切开瘤体周围正常乳腺组织达瘤体,肿瘤包膜均较完整,紧贴瘤体钝锐性分离,完整切除肿瘤。该切口对多发肿瘤在腺体内摘除暴露充分,操做方便。仔细、彻底止血,将腺体切开处用可吸收缝线缝合,恢复乳腺正常的解剖学形态。在乳房后间隙放置高负压引流系统引流管,自切口下方另戳孔引出,随后以可吸收缝合皮下组织,纽扣线(不吸收)皮内缝合切口。术后不用胸壁加压包扎。术后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术后3天拔出引流管。一周拆除纽扣线。2 结果本组16例术后病理为乳腺青春期纤维腺瘤,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1年,切口美观、手术切口瘢痕小、站立时不明显。3 讨论3.1 乳腺纤维腺瘤临床病理特点 乳腺的正常生长发育直接受垂体-卵巢轴激素的影响、调节和控制,乳腺病变与这一系统的机能失调密切相关。多数学者认为与体内雌激素分泌增多或缺乏孕激素及雄激素等的拮抗作用有关[3,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滥用各种含有激素成分的保健食品,也可能是纤维腺瘤的诱发因素之一。乳腺纤维瘤由乳腺上皮的纤维组织增生而成,根据二者增生比例及增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腺病型、管内型、管周型、混合型等不同类型,当瘤体直径大于7cm时则称为巨大乳腺纤维腺瘤。童鹤翔等[5]提出,将瘤体直径≥5cm定义为巨大乳腺纤维腺瘤。本人支持这种观点,这对于不同大小的乳腺纤维腺瘤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界定意义。3.2 手术采用乳房下皱襞切口入路的合理性 手术是乳腺纤维腺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完整切除后不复发[6]。对于巨大的乳腺纤维腺瘤,不适合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刀切除或通过乳晕切口切除。而传统治疗方法为乳房放射状切口,切除瘤体,往往会损伤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导致哺乳时积乳[7],且常在乳房皮肤上遗留切口瘢痕。特别是巨大型纤维腺瘤患者,部分青春期乳腺发育不全,肿物较大,周围乳腺组织被挤压,手术时会损伤部分Cooper韧带,易造成患侧乳房下垂,影响乳房美观。乳房下皱襞切口简单易行,损伤小,一个切口可摘除多个瘤体,缝合腺体组织,恢复乳房的解剖学形态,保持正常的哺乳功能,减少乳腺炎的发生。纽扣线皮内美容缝合切口,一周拆线。而采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则近期美容效果好,而远期切口疤痕明显。随着乳腺的发育和增大,切口瘢痕较隐蔽,达到了美容效果。3.3 配合高负压引流系统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手术需要游离整个乳房后间隙,创腔较大,需要放置引流。2011年3月以前,我们采用手控低负压引流球引流,术后胸壁加压包扎。由于长期加压包扎,且换药间隔时间长,患者往往胸背部疼痛、呼吸不畅、皮肤搔痒,有时甚至于彻夜难眠。2011年3月之后,我们采高负压引流系统进行引流。Pfm Redon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设计负压为98kpa。低负压装置在分泌物进入后压力迅速降低;Redon 引流瓶在系统工作的过程中,在高负压状态下压力下降很慢,在低负压状态下,压力值的下降和液体容量是直线性关系[8]。使用高负压引流能使创面清理期大大缩短,所有的分泌物即时被引流,避免形成血肿和血清肿,使伤口愈合期缩短,特续高压引流可使创壁各层紧密贴合形成组织内固定。避免术后胸壁加压包扎,术后的患者精神状态、饮食、睡眠均有极大的改善。3.4 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切口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乳腺仍在发育阶段,尽量准确定位患者成年后乳房下皱壁的位置。患者成年后乳房的轻微下垂刚好隐藏切口就是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后间隙游离后,在选择肿瘤表面腺体最薄处切开,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腺体的损伤。由于肿瘤长期挤压,正常腺体变得菲薄,切勿损伤之。完整切除肿瘤后创腔要充分止血,避免术后血肿的形成。牛正宣等[9]认为不缝合腺体。我们的经验是将切开处的腺体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则有利于恢复腺体的正常解剖结构和整个乳房的外形。而采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则近期美容效果好,而远期切口疤痕明显。所以尽量采用不可吸收的美容缝线皮内缝合切口,一周拆线,使切口近期和远期一样美观。【参考文献】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中册)[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31.2 黎介寿,吴孟超,黄志强.普通外科手术学[M]//黎介寿,吴孟超.手术学全集,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80.3 黄朴厚,詹新恩,谷成明.雌二醇、孕酮与良性乳腺疾病的关系.中华外科杂志,1988;26(11):6444 姚凤一,陈凡,王叔石,等.性激素与乳腺癌及乳腺纤维瘤关系的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7;3(4):2365 童鹤翔,徐明,李小玲等.小儿乳腺巨纤维瘤18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1206 李全辉,李薇.7.5kg巨大乳腺纤维腺瘤1例[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8,2(5):607-609.7 焦阳,罗慧.高频探头检查并在超声定位下手术治疗乳腺深层小纤维瘤4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9):1754-1755.8 Harle, A(1989) Z. Orthop. Ihre Grenzgeb 127, 513-5179 牛正宣,颜蕴文,张敬杰. 乳房下皱襞切口治疗青春期乳腺纤维腺瘤.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9(11):1585~1586
2011年五月由我院申报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乳腺外科新技术、新进展,7月份被审批通过。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于是2011年11月17日正式开班,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习讨论。本学习班由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主办。开班地点在肇庆市蓝宫酒店五楼会议室。学习班授予学员一类学会6分。参加学习班的学员共约210人,学员来源以肇庆、云浮两地为主。学习班邀请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科室的四个专家授课,还邀请了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中心主任苏逢锡教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章乐虹教授授课。学习班就乳腺疾病的病理诊断、影像诊断、微创手术、保乳手术、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及复杂乳腺炎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讨论。学习班还安排了乳腺疾病高负压引流卫星会,将高负压引流进行了推广,解决了乳腺癌术后因包扎而严重影响术后恢复期生活质量的问题,引发了学习班学员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学习班学习内容充实,针对性强,着眼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学习班对乳腺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更一步进行了强调。对目前乳腺病特别是乳腺癌各个方面的进展进行探讨。学习班学习气氛浓厚,授课专家与学员间进行很好地互动,使学员们带着问题而来,载着收获而归,达到了学习班预期目的。受到了参加学习班的学员和我院领导的好评。本学习班不足之处:学习班学员以肇庆、云浮两地为主,其它地区较少,说明本学习班含盖范围有限,与我们宣传力度不够有关,也与主办方的影响力不够有关。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使下届的学习班办的更好,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乳腺疾病的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