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目前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最突出的问题,控制好三高指标刻不容缓,那么它们的控制目标是多少呢?血压:成年人血压值的正常范围为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血糖:成人正常血糖值为空腹血糖<6.1mmol/L,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血脂: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为<3.4mmol/L,甘油三酯正常值为<1.7mmol/L。推荐中成药血脂康,是被心血管领域多部权威指南推荐的天然调脂药物。有效降低LDL-C、TC、TG、升高HDL-C,具有全面调节血脂的功能,而且血脂康安全性良好,适合长期服用。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神经和血管受损,使得足部容易受到损伤并难以愈合。一旦患上糖尿病足,病情若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感染、坏疽甚至截肢。因此,了解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病情加重,对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一、严格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足病情加重的首要任务。患者应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二、定期足部检查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自己的双脚,看是否有红肿、破损、水疱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处理。此外,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专业检查,可以更早地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三、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双脚,洗净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脚趾间要擦干。保持足部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细菌滋生。四、选择合适的鞋袜穿着宽松、舒适、透气的鞋子和袜子,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或赤脚行走。新鞋穿前应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确保没有尖锐或粗糙的部分。袜子应选择纯棉或羊毛等吸汗透气的材质,避免穿有弹性口或缝合线的袜子,以免压迫足部。五、避免足部受伤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免足部受到过度压力。修剪脚趾甲时,应使用专用的指甲剪,避免剪得太短或太深,以免损伤皮肤。此外,在进行热水泡脚、按摩等足部护理时,也应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六、及时就医治疗一旦发现足部有破损、感染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使用抗生素、清创、换药等,以控制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切勿自行处理或拖延就医,以免病情恶化。总之,预防糖尿病足病情加重需要患者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足部检查、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伤以及及时就医治疗等。只有全面做好这些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足病情加重的风险,保护患者的足部健康。
最近,我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一位58岁的中年妇女,因为长期头晕困扰,决定来寻求我的帮助。通过化验检查,我发现他的甘油三酯值高达正常值的40多倍,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甘油三酯是人体内的一种脂质物质,过高的甘油三酯水平不仅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及突发急性胰腺炎等重症的风险。病情不容忽视,必须尽快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首先,我根据她的具体情况,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药物治疗方案。这个方案不仅针对甘油三酯过高的问题,还综合考虑了他的其他健康状况,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我也对老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指导。我告诉他,要想真正改善甘油三酯水平,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整。我详细的建议他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比例;同时,鼓励她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脂质代谢的平衡。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她再次来到我的诊室复诊。这次,他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头晕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更重要的是,他的甘油三酯水平已经基本降到了接近正常范围。这个结果让我倍感欣慰,也证明了综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体会到,对于甘油三酯异常高值的病人来说,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关注病人的生活方式,通过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的调整,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同时,作为医生,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便为病人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家里老公突然发现高血糖、并且部分血管阻塞,而自己刚好调至在慢病管理科还只一个月,李文俊主任与老公仔细讲解控制血糖、降血脂的重要性及如何管住嘴,在与老公的交流中发现饮食习惯和饮酒是造成问题主要原因,李文俊主任说就当做你的第1个病人来管理,这个刚成为慢病管理师的小白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的考验,每天给他监测三餐前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早上、下午的血压,做好记录,自己也研究了一个表格,便于发给主任看。因为正好过年,那么饮食控制对我来讲也是一个难题,主任给了我一个好简单的方法,按照他的要求我每天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很多问题,不时的跟李主任请教,比如为什么这一餐晚餐的血糖比平时都要高呢?还有老公今天想吃一点高糖、高脂的食物,喝点小酒,既要控制控制他的总饮食量又不能让老公太反感这个治疗的过程,能有效的配合我的治疗,对于会突然增高的血糖,我也会跟他一起分析,让他在今后的饮食中自控更好,半个月后,老公的血糖指数有10.6降至目前的5.21,甘油三酯由14.13降到3.91。而在两年前就发现血脂高,只是吃药而未饮食控制,半个月后血脂由10.多将至6.0多。李主任在看了这次检查报告后,就立马将他的降压、降脂药物进行了调整。而这次降血脂的效果明显比2年前效果更好,这次使用的是中成药,相对也更温和降脂。在管理高血糖、高血脂的病人,反复讲迈开腿、管住嘴,做好血糖监测,那么怎么管好嘴,在众多人吃饭的时候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减轻油脂,血糖监测应如何记录和分析,在这一段时间都让我感触良多。得了慢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漠视、放任及掩耳盗铃,作为一个慢病管理科的健康管理师我也觉得任重而道远,同样也让我感到是有意义的,帮助他人也成就自己。
作为糖友都知道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今天糖糖给大家介绍一下饮食疗法中的"12条清规戒律"。01培养饮食疗法的意识现在的医学没法根治糖尿病,我们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预防并发症。实现这一目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治疗就是饮食疗法。糖尿病人只要“好好地吃”,血糖就可能接近正常水平,糖尿病的并发症也不会来找麻烦。糖友无需多虑,在饮食疗法的过程中去体验,并形成习惯。02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量糖友的一日三餐,需妥善安排。每餐的进食时间和量要尽量固定,每餐的主副食定量,切不可喜欢吃就多吃,不可口的,就少吃。特别是用胰岛素的糖友,胰岛素的用量是固定的,吃多了胰岛素就不够用,会产生餐后高血糖,吃少了胰岛素用量就可能过多,容易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时发生低血糖。这种高血糖或低血糖对全天的血糖水平将产生严重的影响。03养成食物计量的习惯培养目测估量的能力,糖友可以用一个固定的小碗来装主食,把自己要吃的菜先夹出来,这样对量的控制会比较容易做到。04养成看食品成分说明的习惯学会看食品配料表,按规定一般而言,配料表排序中,含量越高排的位置越靠前。糖尿病朋友可利用这一规则选择食品。尤其需要注意查看加工食品的成分。配料表会如实记录食品中到底有什么成分,是反应食品真相的标志。厂家会把食品中所用原料标出来,同时表明是天然食物加工,还是食品添加剂勾兑出来的。在配料表中,糖尿病人应注意反式脂肪。部分氢化大豆油、部分氢化棕榈油、植脂末、精炼植物油、起酥油、酥油都是反式脂肪的代名词。在配料表中,如发现上述词语,糖尿病朋友要谨慎购买。对于无蔗糖食品,更应警惕,有时无蔗糖食品中虽不含蔗糖,但却含有葡萄糖、麦芽糖、麦芽糊精等,还有的含有反式脂肪酸,而它们对血糖的影响不会比蔗糖小。05活用食物热量换算表控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人体每日所需的热量与其身高、体重、年龄、劳动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糖友们应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每日所需要的热量,并合理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一般按照1/3:1/3:1/3或者2/5:2/5:1/5分配),肥胖者应减少总热量的摄入,而儿童、青少年、孕妇、劳动强度较大的人群以及消瘦的糖友,每日热量的摄入可酌情增加。糖友们可以根据书中的举例先模仿,然后再翻新,学会同类食物换算。06不要进食太多脂肪和糖类对调味料的成分也要留心。在市场上买的面包、甜饼干中含糖量通常都在15%~20%左右,现在很多中式点心,比如一些小馒头、小包子、奶黄包之类,也都要加点糖。同时也要控制烹饪中植物油的使用量,避免油温过高和反复煎炒烹炸。含代可可脂巧克力、薯条、冰淇淋、蛋糕等含有氢化油的食物,能不吃尽量不吃。购买食品时先看配料表,如果出现了“氢化”“精炼”“起酥”“植物奶油”“植脂”“代可可脂”等字眼,大部分含有反式脂肪。07吃得清淡一些每天摄入盐量小于6克。可以备一个2克控盐勺,一平勺盐即为2克。做饭时,每个菜可放入2克盐。如只有一个菜,可全部吃完;如做了两个菜,每个菜食用不要超过一半,如做了3个菜,每个菜食用不要超过三分之一……以此类推。菜汤含盐较多,不建议食用。芬兰研究表明,成人每日多吃6克食盐,心血管病死率增加30%~50%,发生其他疾病风险增加20%。08原则上禁酒,少吃零食男性注意饮酒问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对日常有饮酒习惯的人来说,应控制饮酒量,即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宜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酒精度的白酒75克。在此范围内,饮酒量越低越好。不饮酒者,应尽量避免饮酒。女性注意零食问题,零食是在两餐中间当加餐食物的,同时还要注意零食种类的选择。有的糖友认为只要没有白糖类的食物加餐都没问题,其实不甜的食品也隐藏着很多“隐形糖”。也就是说并非甜的食物才含糖。有些无味、酸的、咸的都可能也存在着大量的“隐形糖”。像有些食物含大量的淀粉,但却不含任何抑制糖上升的膳食纤维。如芝麻糊之类,这种食品进入体内会使我们的血糖迅速上升,升高血糖的速度比糖还快。09细嚼慢咽糖友一顿饭宜控制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咀嚼是帮助摄食及消化的重要环节,进食时应细嚼慢咽,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助消化。《养病庸言》一书中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医说》中记载:“食不欲急,急则损睥”,可见,细嚼慢咽是一种极为倡导的进食方式。10坚持记录饮食日记糖友不仅要把血糖记录好,最好也能把自己的饮食记录下来,特别是血糖控制不好时,看看是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再进行调整。11坚持体重的测量保持标准体重是必要的,当肥胖者体重减轻10公斤,56%的新诊断糖尿病人指标可以恢复正常;体重减轻15公斤,将近80%的糖友可以不吃药、不打针血糖也能保持正常。12全家人齐心协力糖友生活方式的管理,离不开家人的帮助与督促,刚开始执行会有难度,但是慢慢形成习惯以后就会好很多,这种生活方式其实也是最健康的!本文内容仅做健康科普,具体诊疗请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建议。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主要包括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很多糖友都知道这些理论知识,但是真正的执行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1、控制血糖先定目标血糖2013年发布的《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糖尿病诊疗路径》明确提出,血糖控制目标包括由患者自我监测确定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而且提出更严格和更明确的空腹血糖控制目标:空腹或餐前血糖。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翁建平指出,医生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之上,再配合两个层面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的个体化设定及治疗的个体化选择,确保血糖稳定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血糖控制标准有三个档次血糖控制标准可分为严格、一般和宽松三个档次,年轻人的血糖控制要严格一些,老年糖友可按照宽松标准制定适合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更困难一些,标准也更宽松,具体请见表格。3、健康饮食是基础健康饮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为这些都与我们的家庭环境、工作生活,甚至与我们的教养都息息相关。对糖友来说,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食物的多样化以及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平衡。这里要澄清一个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不是说你要放弃所有糖类或者特殊美食(特别是有种想法很极端的糖友:我不吃饭血糖就不高了)?而是说你要保证摄入的数量在你一天的饮食计划内,不要超量即可。记住这几个饮食习惯:少细多粗、少稀多干、少荤多素、少肉多鱼、少油多清淡、少盐多醋、少烟多茶、少量多餐、少吃多动。4、运动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运动治疗能够帮助控制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运动要有规律,每次运动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一般30分钟左右,每天运动一次或每周运动5次。运动前需要到医院检查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了解身体的安全性,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制订运动方案,同时要了解运动环境的安全,做好防范低血糖的准备。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16.7mmol/L以上者,尤其是肥胖者,不宜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此外,如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糖尿病肾病、严重高血压或缺血性心脏病等患者,也不适宜做剧烈运动。 轻微强度运动项目有散步、站立乘车、简单家务劳动等,每次可持续30分钟左右;步行、下楼梯、做广播体操、平地骑自行车等,每次可持续2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的运动项目有慢跑、上楼梯、坡路骑自行车、滑冰、打排球、登山等,持续10分钟左右。对于不能主动运动的治疗者,可由他人协助,进行必要的被动锻炼。 5、科学用药,不要抗拒胰岛素糖尿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式,服用口服药物几乎是大部分糖尿病人都要经历的治疗手段。在选择药物要注意,口服降糖药物无贵贱,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药。在服用降糖药时,要定期监测血糖。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要遵医用药,不要随意中断。当需要使用胰岛素时应该及时用上胰岛素,消除对胰岛素的恐惧及误区。要说明一点的是药物不能代替饮食和运动的基础治疗。6、保持乐观的心态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及平和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有事要说出来,不能憋在心理。例如到糖友圈社区来与糖友们一起交流,大家都有相同的经历,学会自己调整不良情绪。结合后面我们要分享的《12条糖规》而言——同他人相比,我们只是换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7、生活要有规律生活起居养成良好的规律,早起早睡、不熬夜、三餐定时定量、作息时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规律性,良好的睡眠也是保证血糖稳定的前提条件之一。除了以上几点是糖友长期需要坚持的,还有定期去医院复查。多学习糖尿病方面的知识,做到科学有效的控糖,这样才能有利的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糖友经常会说:糖尿病使我的身体更健康了,生活更规律了!你在得糖后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呢,和我们一起来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