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2023年9月11日的广州日报大洋网,系华南地区首位钇90治疗肝癌患者自述。2022年8月11日,该患者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顺利完成钇90注射液精准介入手术治疗,成为华南首例病例。4个月后,该患者进行转化手术切除,患者肝部肿瘤病理性完全坏死,达到临床治愈。】以下为患者自述内容:曾经我被生活打击得面目全非,一朝确诊为巨块型肝癌,我仿佛失去了抗争的勇气和信心。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部恶性肿瘤钇90MDT专家团队,他们带着我一起与肝癌进行斗争,给我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段经历没有成为我的阴影,反而成为我未来路上的一束光,让我在疲惫、虚弱的时候生出无尽的力量,坚持下去,战斗下去……祸不单行,上天给你准备的不是一个惊吓,而是一连串的惊吓2022年7月的广东,骄阳似火,暑气连连,空气都是闷闷的。而我此时正在医院,医生对我讲“肝部有实质性病变,有肿瘤的可能,建议到大医院去看看”。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怎么的,不止腹部疼得厉害,前两天被车撞骨折的手也在隐隐作痛。我有点慌了,赶紧和在广州工作的亲戚联系,想去广州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我肚子疼已经2年多了,以前疼起来,用点消炎止痛药就不疼了。今年疼起来,吃药控制就没有什么效果了。但我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肝病,所以也没有往肝癌这方面想过。这一次肚子疼起来的时候,我真切地感觉到什么是痛得要命,这才到医院去检查,只是没想到检查结果也的确“要命”。“肝右叶巨块型肝癌(7.3cm×6.6cm);脾静脉迂曲;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高达90000ng/ml。”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了相关检查后,我的“判决书”也下来了。此时,我却好像松了一口气,有点认命,却又有点不甘。我还很年轻,父母还在等我回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在肝胆外科见到了曹明溶主任。幸而老天终不负我,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将我从深渊拉了回来。“神奇”的放射性治疗,我成了华南地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针对我个人情况,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小飞副院长牵头,核医学科、介入血管外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教授组成的MDT团队与海外督导专家共同研讨,又同我和家人充分沟通后,为我量身制定了治疗方案。7.3厘米的肿瘤,包膜不完整,贸然手术风险很大,术后可能发生肝功能不全甚至肝功能衰竭。甲胎蛋白高达90000ng/ml,术后也很容易复发。MDT团队认为,采取钇90进行转化治疗更适合我,能够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国际上的经验显示,钇90的十年生存率能够达到60%,他对这次的治疗效果非常期待。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治疗方法,曹明溶主任耐心地和我介绍了钇90的作用和优势。他讲道,钇90通过释放β射线来杀死癌细胞,不仅可以强效缩瘤,促进余肝生长,控制门脉癌栓,而且不良反应较轻,而这些特点正好符合我这一类的巨型肿瘤的病情需求。我还了解到,目前钇90刚刚在华南地区推广,我将会是华南地区第一位接受钇90治疗的人。我很开心,不仅因为曹主任的关心和重视,对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跃跃欲试。2022年8月11日,由介入血管外科张艳主任团队、核医学科徐浩主任团队为我进行了钇90手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用了1个小时。麻醉药效过了之后,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疼痛,稍微有一些不舒服,也很快就好了。这是出乎我意料的,但也是让我最舒服的,因为之前的疼痛经历给我留下了阴影,现在这点不舒服相比起来就像“毛毛雨”。几天之后,我就出院了。术后一个月复查时,我肝部的肿瘤体积已经缩小了45%,甲胎蛋白更是降低了70%。迎接最后一战!吹响胜利的号角2023年2月,年还没过完,我就又来到医院,因为这次,我将和曹主任一起对我体内的这颗大肿瘤进行最后一场战斗。磁共振检查发现肝部的肿瘤比之前显著缩小,体积仅为4cm×4.3cm,并且形成了明显的包膜,甲胎蛋白已降至1.84ng/ml,恢复到正常范围。万事俱备,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这最后一战了。2月3日,曹主任和孙健主任为我实施了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醒来之后,我仔细地读了自己的病理报告单。钇90治疗后,实现了肿瘤完全病理缓解,切下来的组织中已经没有存活的肿瘤细胞了,所有的癌细胞都被杀死了。拿着报告单,我久久没有回过神来。直到有人进来,我才醒过神,却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医院MDT讨论以后,一致认为我已经达到了临床治愈,不需要做进一步治疗,只需要观察随访。考虑到我还有一些基础疾病,曹主任建议我回到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并留下他和团队其他医生的联系方式,有问题让我及时沟通。8月末,距离切除手术半年后,我再次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查。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走出医院的门,阳光打在我身上,连空气都是甜的,我想告诉所有亲人,我重获新生了。以前读到过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彼时尚不能完全体会它的意思。而在我与肿瘤的斗争中,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看到了未来的自己。感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现在,我已经回到老家,在调理身体的同时,回报生活以热爱,体味着生活中的义、情、爱。(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近日,华南地区首位钇90治疗肝癌患者自述的文章经权威媒体报道后,被广泛传播。他的亲身经历,也让很多肝癌患者了解到了新的治疗方案,看到了新的希望。2022年7月,患者张先生在某地医院检查时被告知,“肝部有实质性病变,有患肿瘤的可能,建议到大医院进一步看看”。患者赶往广州,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找到了肝胆外科曹明溶教授进一步诊疗。随后诊断出来:“肝右叶巨块型肝癌(7.3cm×6.6cm);脾静脉迂曲;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高达90000ng/ml。”患者7.3厘米的肿瘤,包膜不完整,贸然手术风险很大,术后可能发生肝功能不全甚至肝功能衰竭。而且甲胎蛋白高达90000ng/ml,术后也很容易复发。对此,曹明溶教授等多学科专家经研讨后认为患者适合做钇90治疗,而此时钇90在华南地区用于肝癌治疗还是空白。钇90进入中国内地时间很短,但在国外已有了多年且大量应用,是当前位于国际前沿的肝癌治疗先进技术,被誉为肝癌治疗的核武器。于是,该患者成为了华南地区第一位接受钇90治疗的人。2022年8月11日,患者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进行了钇90手术。数天后,患者出院。术后一个月复查时,患者肝部的肿瘤体积已经缩小了45%,甲胎蛋白更是降低了70%。2023年2月,患者再次来到医院进行磁共振检查,发现肝部的肿瘤比之前显著缩小,体积仅为4cm×4.3cm,并且形成了明显的包膜,甲胎蛋白已降至1.84ng/ml,恢复到正常范围。数天后,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相关检查显示,患者经钇90治疗后,实现了肿瘤完全病理缓解,切下来的组织中已经没有存活的肿瘤细胞,所有的癌细胞都被杀死。医院MDT讨论后,一致认为患者已经达到了临床治愈,不需要做进一步治疗,只需要观察随访。2023年8月末,距离切除手术半年后,患者再次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查。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历时6个月,从2022年8月11日患者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顺利完成钇90手术治疗,到2023年2月患者进行转化手术切除,患者肝部肿瘤病理性完全坏死,达到临床治愈。钇90在2022年进入中国内地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凭借多项综合优势成为了华南地区第一家获批开展钇90治疗的三甲医院。自完成华南首例钇90治疗病例以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为来自广东、广西、新疆、湖南、云南、江苏等全国各地的患者成功实施了钇90治疗。医院还专门开设了“钇90肝胆肿瘤外科专家门诊”,由肝胆外科曹明溶教授坐诊,方便各地患者更好地前来就医。
2023年2月24-26日,在第八届肝癌介入与多学科诊疗(MDT)论坛在南京举行。我国是肝癌大国,占有世界上约半数的新发和死亡病例,肝癌五年生存率仅14%,仅有15%的患者可手术,术后转移/复发率高达60%-70%。如何在多学科和多模式形式下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为患者提供规范、标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肝癌多学科专家面临的关键问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随着钇90精准治疗技术的开展,肝肿瘤综合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钇90可以与肿瘤外科手术、免疫、靶向等综合治疗手段联合使用,丰富了治疗手段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第八届肝癌介入与多学科诊疗(MDT)论坛上,“飞跃者”——SIRT多学科交流会议顺利召开。会议邀请到多家顶尖医院临床专家,旨在搭建院间SIRT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肝肿瘤综合治疗,共同“飞跃”SIRT治疗难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致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院士致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曹明溶教授受邀参加本次论坛活动,并作钇90治疗病例的分享。在分享中,曹教授从钇90在肝肿瘤应用发展历程说起,从90年代刘允怡院士首次开展钇90治疗肝癌,到去年董家鸿院士首次将钇90引入中国大陆,技术在不断地更新迭代,推动Y90的疗效达到新的高度。钇90治疗由多学科参与,病人筛选、剂量计算、外科理念融入其中,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效果。SIRT是一种内放疗,达到治疗效果要有精准的投放,保障全覆盖、保证精准的剂量。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钇90在mCRC前线治疗效果更好,有可能将不可切除的患者降期转化为可手术。对于高龄、有基础疾病而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通过放射性肝段切除达到治愈效果。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曹明溶教授曹教授分享了6例不同肿瘤类型(mCRC、HCC、ICC)的病例,根据肿瘤特点采用分肝叶治疗、降期转化治疗、放射性肝段切除等不同策略,最终达到良好的缩瘤效果,多名患者成功降期行手术切除或肝移植,术后标本病理显示pCR,患者恢复良好。最后,曹教授总结道,“钇90树脂微球能满足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肿瘤的不同治疗策略需求,以钇90为主的转化降期策略应成为我们的优先选择。”会议现场据介绍,钇90作为肝癌治疗的先进技术,自2022年1月进入中国大陆后引发积极反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华南地区第一家获批开展钇90治疗的三甲医院,医院专门开设了“钇90肝胆肿瘤外科专家门诊”,由肝胆外科主任曹明溶教授坐诊。目前医院已为来自广东、广西、新疆、湖南、云南、江苏等全国多个省市的患者成功实施了钇90治疗,效果显著。虽然钇90进入中国大陆时间并不长,但随着相关治疗的积极开展,必将能更好的造福中国患者。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它可能导致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将其搞混为“胃痛”。本文将为您介绍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发作症状及治疗建议。胆囊结石主要是由于胆囊内胆汁成分失衡而引起。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固醇、胆盐和卵磷脂处于一定比例。当胆固醇含量过高,胆盐和卵磷脂含量相对较低时,胆固醇就容易结晶,形成结石。导致胆囊结石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肥胖和缺乏运动,年龄、性别(女性患病率较高)和家族史,肝硬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胆囊结石可能长时间无症状,但当结石卡入胆囊管或胆总管时,会引发胆绞痛。胆绞痛的特点如下:疼痛位于右上腹部,可放射至右肩或背部。疼痛常在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发作,持续时间可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可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改善生活习惯:对于无症状胆囊结石的患者,可采取观察疗法。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保持适量运动。药物治疗:针对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可使用口服胆酸进行治疗。但需要长时间服药,且有效率较低,可能存在复发风险。手术治疗:对于反复疼痛发作、伴有并发症或无法耐受疼痛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胆囊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胆囊结石治疗方式。在手术后,少数患者会出现的消化不适症状,这是因为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储存而直接从肝脏流入肠道。患者可能出现脂肪泻、腹泻、腹胀、腹痛等消化不适。多数患者在术后1周内适应,1个月内症状会消失。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部分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医治疗胆囊结石主要是通过调和肝胆气血、软化结石、排石等方法,辅助改善症状和促进结石排出,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绿叶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量运动:增加日常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病风险。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肝胆系统的检查,如B超、血脂等,以便及时发现胆囊结石,进行早期干预。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和控制,以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病风险。总之,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了解其发病机制、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及时识别并寻求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是预防胆囊结石的关键。
新春伊始,马上就迎来了一场关于钇 90 的专家交流会。2023年1月30日19:00-21:00,钇90高峰论坛在线上举行。据主办方介绍,为了更好的促进钇90治疗,搭建多学科的学术平台,开启钇90在国内的临床经验交流,特别举办这次高峰论坛并邀请众多专家进行交流。钇90微球注射液于2022年1月30日正式获批在中国大陆上市,目前主要应用于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作为位居国际前沿的技术,钇90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例如在临床上,针对经标准治疗失败,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经钇90治疗后肝转移灶可得到有效控制。针对不可切除的肝癌,钇90技术还可提高患者的技术可切除率,使患者重新获得手术机会。钇90进入中国内地,给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曙光。本次交流会设置了两场分享,分别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琳教授《钇90临床应用策略及实践经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曹明溶教授《钇90优势患者筛选及经验分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华南地区第一家获批开展钇90治疗的三甲医院,专门开设有“钇90肝胆肿瘤外科专家门诊”,由肝胆外科主任曹明溶教授坐诊。医院自2022年8月11日完成华南地区首例病例以来,已为广东、广西、新疆、湖南、云南、江苏等全国多个省市的患者成功实施了钇90治疗,效果显著。在本次交流会上,曹明溶教授将结合实际临床病例作经验分享。届时,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专家们也将围绕钇90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可扫下图二维码观看直播】
9月5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钇90肝胆肿瘤外科专家门诊”正式开诊!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曹明溶教授将每周坐诊,坐诊时间:每周一下午14:30-17:30。曹明溶教授表示,在领导的支持关怀和MDT团队的努力下,为方便来自各地患者的诊治,钇90肝胆肿瘤外科专家门诊正式开诊,期望钇90肝胆肿瘤内放射精准介入治疗手术惠及更多的病友。钇90治疗,被称为肝癌治疗的“核武器”。2022年1月,钇90树脂微球注射液正式获批在中国上市,为更多的肝癌患者、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希望。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华南地区第一家获批开展钇90治疗的三甲医院。在8月11日,一名肝右叶巨块型肝癌患者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顺利完成钇90注射液精准介入手术治疗,成为华南首例病例。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良好,无任何不适,已顺利出院并开始正常生活。近日,家属还专程送来锦旗对暨医一院钇90MDT治疗团队表示感谢。曹明溶教授(中)及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合影此次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钇90肝胆肿瘤外科专家门诊”的设立,也是华南地区首个三甲医院钇90专家门诊,为患者就诊开放了专门窗口,提供了专业、精准、便捷的就医通道。
胆囊结石的流行病学提示,国内在西北、北方、新疆、西藏以及大城市中胆囊结石高发,这主要与病人的饮食习惯、地理环境、营养条件、胆道本身的病理改变和身体的代谢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胆囊结石高发区、女性、肥胖、妊娠期、喜食油腻食物者,有以上所述疾病者均为胆囊结石高发人群,需多加注意。 一、胆囊炎是怎么造成的?1.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约95%以上的病人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胆囊无结石,称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主要致病原因有: ①胆囊结石移动至胆囊管附近时可堵塞胆囊管或嵌顿于胆囊颈,引起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滞留、浓缩引起胆囊的炎症、水肿甚至坏死。 ②细菌感染细菌多为肠道细菌拟行进入胆囊,在胆汁流出不畅时造成感染。 2.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的、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超过90%的病人有胆囊结石,其发作的病因主要也是两个,一为胆道感染,二为胆囊结石存在。 因此胆囊炎不管急慢性一个重要因素是结石形成,胆囊结石80%以上为胆固醇结石,结石形成的理论有两个: 1、正常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其成分主要有胆汁酸盐、胆固醇、磷脂和胆红素等,当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过高时就容易析出形成结石。 2、胆道细菌感染可以形成成石的核心。当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碰上胆道细菌感染时就有成石的基础了。 胆囊结石成因非常复杂,简单地讲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和磷脂浓度比例和造成胆汁淤积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如某些地区和种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端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 二、胆囊炎如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最终需手术治疗切除胆囊,一般先行保守治疗控制急性炎症,争取择期手术较为安全,急诊手术应控制在发病后72小时以内,炎症时间过长则局部解剖不清增加手术难度、相应增加患者风险,当然有少部分病人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也必须急诊手术以挽救生命而不必局限于72小时这个时间点,手术方式根据医生水平、病人情况选择,原则量力而行、简单易行、解决问题。 慢性胆囊炎对伴有结石或确诊为本病的无结石者应行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无症状者或腹痛可能由其他并存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炎等引起者手术治疗应谨慎,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
一、胆囊炎的病因是什么? 胆囊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发病率在40岁以后逐年增加,女性多于男性。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约95%以上的病人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胆囊无结石,称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主要致病原因有:1、胆囊结石移动至胆囊管附近时可堵塞胆囊管或嵌顿于胆囊颈,引起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滞留、浓缩引起胆囊的炎症、水肿甚至坏死。2、细菌感染细菌多为肠道细菌拟行进入胆囊,在胆汁流出不畅时造成感染。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的、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超过90%的病人有胆囊结石,其发作的病因主要也是两个,一为胆道感染,二为胆囊结石存在。 因此胆囊炎不管急慢性一个重要因素是结石形成,胆囊结石80%以上为胆固醇结石,结石形成的理论有两个:1、正常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其成分主要有胆汁酸盐、胆固醇、磷脂和胆红素等,当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过高时就容易析出形成结石,2、胆道细菌感染可以形成成石的核心。当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碰上胆道细菌感染时就有成石的基础了。 胆囊结石成因非常复杂,简单地讲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和磷脂浓度比例和造成胆汁淤积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如某些地区和种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端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 二、哪些人群需要注意? 不能一概而论,胆囊结石的流行病学提示,国内在西北、北方、新疆、西藏以及大城市中胆囊结石高发,这主要与病人的饮食习惯、地理环境、营养条件、胆道本身的病理改变和身体的代谢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胆囊结石高发区、女性、肥胖、妊娠期、喜食油腻食物者,有以上所述疾病者均为胆囊结石高发人群,需多加注意。 三、如何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减少高脂肪摄入、减重、规律饮食、重视早餐,不暴饮暴食、不酗酒,积极治疗机体原发病, 已经发现胆囊结石的人一定注意减少剧烈运动防止胆囊结石突发嵌顿引起急性胆绞痛。 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最终需手术治疗切除胆囊,一般先行保守治疗控制急性炎症,争取择期手术较为安全,急诊手术应控制在发病后72小时以内,炎症时间过长则局部解剖不清增加手术难度、相应增加患者风险,当然有少部分病人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也必须急诊手术以挽救生命而不必局限于72小时这个时间点,手术方式根据医生水平、病人情况选择,原则量力而行、简单易行、解决问题。 慢性胆囊炎对伴有结石或确诊为本病的无结石者应行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无症状者或腹痛可能由其他并存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炎等引起者手术治疗应谨慎,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 四、对已患和未患胆囊炎人群有何建议 健康饮食包括荤素搭配、不暴饮暴食、不酗酒、记得吃早餐、注意锻炼保持身材是对健康人的一点忠告。 已患胆囊炎的病人特别是伴有结石的特别需要注意清淡饮食、勿做剧烈运动,控制情绪、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特别是伴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者、需要经常出差外地的或野外工作者建议尽早处理胆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