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所有上睑下垂的宝宝都需要提拉呢?重度和极重度的宝宝,我们建议需进行早期干预;轻度和中度可不着急干预。重度的上睑下垂可在宝宝3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进行提拉,每天上午、下午各1小时左右即可,为什么是3个月呢?主要是因为3个月前宝宝几乎每天都是躺着的状态,此时宝宝看外界物体基本是使用下方视野,此时宝宝瞳孔(眼球中间的反光点)多数是可以暴露出来的;另外3个月前宝宝皮肤太嫩加上家长护理不熟练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甚至结膜炎的发生,所以在3个月前我们不急于进行提拉。宝宝出生3个月后当你抱起宝宝时,宝宝可以自主抬头,眼睛可以平视了,此时你可能觉得宝宝的上睑下垂怎么变得更严重了呢?主要是因为角度的不同导致的,当宝宝平躺的时候,此时宝宝眼球下转,在用下方视野看东西;当宝宝学会抬头以后,是以平视的角度视物,所以会使上睑下垂看起来更明显。极重度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早一点进行提拉。轻度和中度的宝宝一般情况下瞳孔(眼球中间的反光点)是可以暴露的,则不着急进行干预。具体如何提拉呢?请看视频
上睑下垂不及时干预会造成哪些影响?宝宝出生时视锥细胞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初生婴儿尚不能固始,出生后4个月黄斑才发育完成。如果宝宝出生后屈光间质浑浊,如先天性白内障,或眼睛被遮挡,如上睑下垂,剥夺了黄斑部(眼底视觉最敏锐的位置)接受正常光觉和形觉刺激的机会,则会影响黄斑功能的发育从而造成弱视。眼睛是以光作为适宜刺激的视觉器官,只有适宜的光线进入眼内才能有效刺激双眼视觉正常发育。我们可以把两只眼睛想象成两部照相机,如其中一台照相机镜头被遮挡或者调焦不灵敏,此时两台照相机同时拍摄同一物体,那么一台照相机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另一台照相机则无法拍出清晰的照片;我们将两张照片同时传输大脑进行信息的整合,此时大脑无法将两张差异太大的照片整合在一起,甚至会自动屏蔽掉模糊的照片。根据用进废退的道理,长期如此,被遮挡的眼睛就得不到正常发育,因此就会导致弱视、斜视和双眼视功能障碍的发生,简单来说就是双眼不会一起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上睑下垂的宝宝在阳光下喜欢闭一只眼睛(畏光)的原因。上睑下垂的宝宝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有效的进行提拉,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以上问题,什么时候开始提拉?如何提拉?将在下篇文章为大家介绍。
宝宝出生后,妈妈发现宝宝眼睛睁不开,或者是眼睛睁的一大一小,妈妈以为是宝宝刚出生的缘故,长一长就好了;但孩子几个月了,眼睛也始终睁不大,还喜欢仰头看东西;家里老人说这个不是病,长大就好了。到医院却被医生诊断为上睑下垂,全家人都很崩溃也很苦恼。很多妈妈还没出月子就在线上与我沟通,并向我诉苦,说自己“每天以泪洗面”,还有很多妈妈说自己已经抑郁了,不敢带孩子出门,承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目光。那么上睑下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如不及时干预又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接下来我将一步一步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应对。上睑下垂分为很多种,今天我们聊的主要是先天性的上睑下垂;先天性上睑下垂占所有分类的80%左右,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异常导致;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普遍观点认为其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会影响孩子视功能发育以及外观的眼病。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也是孩子身体生长发育最快的一年,眼球也不例外,眼睛的轴长从出生时的16毫米生长到19毫米,眼球的容积也增大了65%。孩子双眼各种高级视觉功能,都是在3岁前快速发育完善。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孩子瞳孔被下垂的眼睑完全遮挡会带来哪些影响呢?首先:孩子的眼睛接收不到外界的光线刺激,孩子的眼睛就会出现发育异常,比如斜视、弱视及其他视功能障碍,甚至永久不能恢复。其次:孩子长期仰头视物,会对孩子的脊柱发育造成一定的负担。还有就是在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如不及时干预治疗,孩子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很难融入集体,对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俗话说眼睛是的大脑的一部分,眼睛好世界才明亮;所以我们对于中重度的上睑下垂的宝宝建议早期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