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躯体症状障碍是什么?
躯体症状障碍是一类精神障碍,特征为患者长时间担心或坚信自己得了某种躯体疾病。这类患者会反复强调自身的身体出现了各种不舒服,感到焦虑并不断就医、检查,对于无异常的检查结果或医生告知其没有身体疾病,表示怀疑。即使患者真实存在某些身体疾病,但这类疾病远不能导致患者描述的身体症状和严重程度,患者的这种主观疼痛和焦虑感,会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等。躯体症状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有研究显示,该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0.1%,在综合医院的内科中很常见,16.1%~21.9%的内科患者患有该病。躯体症状障碍有哪些类型?躯体症状障碍分类。根据躯体症状主要表现可分为:疼痛(先前的疼痛障碍);其他。根据病程表现可分为:持续性躯体症状障碍:以严重的症状,显著的损害和病期长为特征的持续病程(超过6个月)。其他。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躯体症状障碍;中度躯体症状障碍;重度躯体症状障碍。患者最常问的问题问躯体症状障碍是抑郁症吗?答躯体症状障碍的患者,常由于自身的特异性症状所困扰,在此基础上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但并不是抑郁症。抑郁症患者有明显的“三低”表现,即心情低落、兴趣爱好减退、整日疲乏,同时,会有脑子反应慢、不自信等。躯体症状障碍的患者的抑郁情绪没有达到抑郁症的标准。问躯体症状障碍是不是应该吃药?答目前,针对躯体症状障碍一般以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三类。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抑郁药主要用于伴有抑郁、焦虑状态的患者;抗焦虑药可尽快减少患者的焦虑,增强信心;抗精神病药适用于有偏执观念的患者或疑病观念的患者。药物治疗是为心理治疗做基础,两者结合治疗效果更好。问躯体症状障碍会持续终生吗?答躯体症状障碍并不一定会持续终身,通过自我积极调整心态、正规系统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如果患者是因外在事件应激产生的疾病状态,大多随应激事件的消失,症状也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