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些家长带着两三个月大的宝宝来就诊,困扰他们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宝宝是纯母乳喂养,那到底需不需要再额外喂水呢?所谓纯母乳喂养,指的是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液体或固体食物,但不包括维生素或矿物质补充剂以及药物滴剂或糖浆。母乳中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免疫活性物质等,也含有充足的水份,能够满足宝宝每日所需液体。WHO及我国婴幼儿喂养指南均推荐并指出:为了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婴儿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尽量给予纯母乳喂养,不给婴儿除母乳之外的任何食物或液体,包括不用给婴儿喂水。通常情况下,婴儿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调节吸吮母乳的次数和吸吮量来保证水的摄取。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妈妈反映,宝宝有时要吃奶,但吃不几口又不吃了,可能就是为了解渴。但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1.宝宝的尿量变少或者颜色变深变黄,大多跟缺水有关,需要适量补充水分;2.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燥,有便秘现象,也需要适当补充水分,软化粪便;3.天气炎热,室内环境干燥,穿衣过多,活动量较大,宝宝出汗较多,大哭后等,都可能造成宝宝体内水分消耗的增加,需要适量补充水分;4.当宝宝出现发热、咳嗽、鼻塞、腹泻、呕吐等不适时,也需要适当补充水分,甚至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电解质溶液等。温馨提示: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需不需要额外喂水,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盲目补充水分会给宝宝的身体带来负担。另外,对于混合喂养或者纯奶粉喂养的宝宝,需要根据自家宝宝的情况,适量喂水。
随着气温的下降,呼吸道疾病也进入高发季节,很多孩子都出现了反复发热的情况。面对多种病菌的接踵而至,就出现了发热频繁、不易退、持续时间长等现象。前几天收治的一个患儿,频繁发热两天,在诊所输液、打针、吃退烧药,仍然处于持续高热状态,就来办理了入院,在给患儿完善相关检查的同时也给予了对症的输液治疗,但退热效果不理想,家长比较暴躁,耐心讲解安抚反而让他情绪更激动,他认为只要到医院,体温就要立马正常,我也是有些情绪了,就说“想快点退烧,只有上激素”,没等我说完,家长直接说“给俺用激素,我不管好不好,也不管以后,我只要现在退烧!”……我很错愕,也陷入了沉思和不安……反复发热、持续不退,孩子痛苦;家长焦头烂额、病急乱投医;对于我们儿科医生来说,也是一种考验。面对退烧慢、退热难的情况,我们该何去何从呢?儿童发热主要是由于某些病原体感染,导致免疫系统启动,体温上升以防止病原体生存和繁殖。这是一种自保护机制,但也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适,而且体温过高、持续也会给孩子的身体造成损害。除了病原体感染和免疫系统反应外,过度劳累、过热、过冷等也可能导致孩子发烧。这些因素可能会暂时性地打乱体温调节机制,导致体温上升。而退烧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感到更加舒适,避免高热惊厥等并发症的出现,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家长的担忧和焦虑。具体做法参考如下:1.测量体温:持续监测孩子的体温,观察其变化趋势。如果体温超过38.5℃,需要采取口服退热药等退烧措施。2.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或使用冰袋敷在孩子的额头或腋窝处,帮助孩子降温。但需要注意不要使用过冷或过热的水,避免刺激孩子的皮肤。3.补充水分:鼓励孩子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同时,保持室内湿度,避免空气干燥。4.调整饮食:在孩子发热期间,建议给孩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孩子的肠胃负担。5.休息:让孩子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活动。如果以上措施无法有效控制孩子的体温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总之,孩子发热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以帮助孩子抵抗病原体入侵。但如果孩子的体温持续不降或者出现其他严重症状,例如头痛、嗜睡、呕吐等,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补充:发热只是一种症状,退烧不是目的,只有从源头控制病情,体温才会维持正常,焦虑和急躁的心情能理解,但也请相信医生的判断和治疗措施。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也请相信每个儿科医生都更希望看到孩子和家长们的笑脸)
1.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可以帮助排出气道中的异常物质,如痰液或吸入的有害物质。强力止咳可能导致痰液滞留,不但影响呼吸通畅,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2.强力止咳药可能会抑制呼吸,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使用强止咳药可能会对他们的呼吸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呼吸衰竭。3.有些强力止咳药可能会成瘾,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使用这样的药物可能会对他们的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4.强力止咳药可能会掩盖孩子的症状,导致诊断和治疗延误。如果孩子咳嗽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强力止咳可能会使病情恶化,甚至导致并发症。5.尤其是早期的感染性咳嗽,应进行祛痰治疗,而不能是单纯的止咳处理,痰液排出后,咳嗽症状自然也会减轻。6.对于气道高反应状态或者气道敏感性增强引起的剧烈痉挛型咳嗽,需要用一些抗组胺、抗白三烯、雾化吸入类等药物,以扩张支气管、抑制炎症渗出、减轻气道敏感状态、改善气道痉挛现象等,来缓解咳嗽症状。因此,对于儿童咳嗽,应该首先明确病因,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在选择止咳药时,应该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避免使用强力止咳药。同时,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咳嗽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近期,各个地区、各个医院的儿科门诊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住院病房也都挤满了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支原体感染进而引发肺炎引起,孩子们出现反复发热、剧烈咳嗽,痛苦且影响上课,家长们则满是焦虑和恐慌。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它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因此有可能在人群中流行。但是,不必对此感到恐慌,因为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以下是一些关于支原体肺炎的常见症状和预防措施:症状: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喉咙痛、头痛、乏力等。咳嗽通常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可能会伴有痰。传播途径: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避免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或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可以帮助预防感染。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此外,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流通等也可以帮助预防支原体肺炎。治疗:支原体肺炎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来治愈。通常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总之,支原体肺炎虽然可能在人群中流行,但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如果有疑似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每到降温、换季,都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而今年却与肺炎支原体“撞了个满怀”。自九月份以来,很多孩子都出现了发热、咳嗽等情况,家长带孩子来就诊,查血常规没有问题,肺部听诊没有问题,完善胸片或者胸部CT却发现肺部大面积的炎性改变,这是怎么回事?家长们疑惑了,但作为儿科医生的我们,并不会被迷惑,引起这种大面积肺部感染的“元凶”就是它——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但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当前肺炎流行的主要病原体,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它可以引起家庭或者班级的聚集发病情况。支原体肺炎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但它不属于传染病!!普通的肺炎靠医生的临床听诊,肺部有固定的细湿啰音,然后结合胸片,一般就可以临床诊断肺炎。但支原体肺炎是一种间质性肺炎,临床体征往往轻于影像学检查,尤其对一些比较重症的,听诊器很难听出来,就需要做胸部CT来明确疾病的程度、范围。支原体肺炎的分型:一、轻症不符合重症表现者,病程多在7-10d左右,一般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二、重症符合下列表现中的任何一项:1.持续高热(39℃以上)≥5天或发热≥7天,体温高峰无下降趋势;2.出现喘息、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之一。这些表现与病变重、合并塑形性支气管炎、哮喘发作、胸腔积液和肺栓塞等有关;3.出现肺外并发症,但未达到危重症标准;4.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脉氧饱和度≤0.93。5.影像学表现以下情况之一者:(1)单个肺叶≥2/3受累,存在均匀一致高密度实变或2个及以上肺叶出现高密度实变(无论受累面积大小),可伴有中到大量胸腔积液,也可伴有局限性细支气管炎表现;(2)单肺弥漫性或双侧≥4/5肺叶有细支气管炎表现,可合并支气管炎,并有黏液栓形成导致肺不张。6.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显示病变范围在24-48h进展超过50%;7.CRP、LDH、D-二聚体之一明显升高者。三、危重症指存在呼吸衰竭和(或)危及生命的严重肺外并发症,需行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者。(2023年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部分常用治疗):一、一般和对症治疗轻症不需住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检测血常规和炎症指标等,注意重症和危重症识别。充分休息和能量摄入,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结合病情给以适当氧疗。正确服用退热药,对于有高凝状态并禁食者,需补充水和电解质。干咳明显影响休息者,可酌情应用镇咳药物。祛痰药物包括口服和雾化药物,也可辅助机械排痰、叩击排痰等物理疗法。二、抗生素治疗(仅描述比较常见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首选治疗,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阿奇霉素用法:轻症可予10mg/(kg.d),qd,口服或静点,疗程3d,必要时可延长至5d;轻症也可第一日10mg/(kg.d),qd,之后5mg/(kg.d),连用4天。重症推荐阿奇霉素静点10mg/(kg.d),qd,连用7d左右,间隔3-4d后开始第2个疗程,总疗程依据病情而定,多为2-3个疗程,由静脉转换为口服给药的时机为患儿病情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体温正常时。对婴幼儿,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要慎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后72h,根据体温情况等初步评价药物疗效。克拉霉素用法:10-15mg/(kg.d),疗程一般为10d左右。乙酰吉他霉素用法:25-50mg/(kg.d),疗程一般为10-14d。红霉素用法:多为30-45mg/(kg.d),疗程10-14d。罗红霉素用法:多为5-10mg/(kg.d),疗程10-14d。三、糖皮质激素应用主要用于重症和危重症患儿,常规应用甲泼尼龙2mg/kg.d,部分重症患儿可能无效,需根据临床表现、受累肺叶数量、肺实变范围和密度、CRP和LDH水平、既往经验或疗效调整剂量,可达4-6mg/(kg.d);少数患儿病情严重,存在过强免疫炎症反应甚至细胞因子风暴,可能需要更大剂量。四、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轻症不推荐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怀疑有黏液栓堵塞和PB的重症患儿应尽早进行,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参照2023年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大多数支原体肺炎患儿,都能通过治疗恢复健康(无需复查支原体,因为抗体会在身体留存数月之久,没有参考意义)。但支原体可以反复感染,并不是得了一次就能终身免疫。因此做好日常防护尤为重要。目前还没有支原体的疫苗。所以,想要预防支原体感染,需要注重以下方面:1.注意环境通风,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险吸烟或人群密集场所,减少呼吸道刺激;2.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户外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3.注意卫生,勤洗手,如果周围有人有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要注意与孩子保持距离,减少传染机会。祝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5岁患儿,以“发热6天”为代主诉就诊,无咳嗽,无其他特殊不适,精神可,门诊化验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指标,完善胸部正位片,结果如下图因患儿反复发热不易退,家长同意住院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以排除特殊疾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体温控制不理想,仍发热频繁,结合化验及查体,在不考虑川崎病、EB病毒感染的情况下,与家长沟通后,第三天早上给予胸部CT进一步明确病情,结果如下图是病情进展如此迅速?!还是胸片真的比较局限?
近段时间,很多孩子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而且病初没有明显咳嗽等其他不舒服,家长带孩子来就诊,就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出来:“只是发烧,又不咳嗽,为什么怀疑肺炎?”“就发个烧,为什么叫我们拍片做CT,你们这是过度医疗!”“做CT?!有辐射啊医生。”“没有听到啰音,凭什么说我们是肺炎。”……其实我们做医生的也有很多无奈,并不是所有的肺炎都能用听诊器听出来,也并不是所有的不咳嗽就不会是肺炎,完善检查,家长不愿意,诊断不明确,家长不满意……先发几张真实病例图片,感受一下当下儿童肺炎的情况引起目前肺部感染的“罪魁祸首”就是肺炎支原体。而支原体肺炎是一种间质性肺炎,通常累及肺部的间质组织。由于支原体肺炎的病变主要集中在肺泡和肺间质,这个部位的病变在听诊时通常很难被发现,因此支原体肺炎通常在听诊时难以被诊断出来。需要结合孩子的症状、病程、年龄综合考虑,并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才能确诊。如果确诊支原体肺炎,也不用恐慌,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大多数患儿是可以彻底治愈的。总之,如果孩子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家长应带患儿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以避免延误病情。
加入的其他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