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们门诊看诊工作中,欣慰地发现大众对抑郁症的理解和接受度在提升,然而,我也发现大家对于抗抑郁药仍然存在许多误解。抗抑郁药主要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来改善情绪状态。这些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认知功能、睡眠和食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抗抑郁药的认识应保持科学态度。既要认识到它们在治疗抑郁症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又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同时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并积极配合治疗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还应加强对抑郁症及其治疗方法的科普宣传以提高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案例1“啊?一定要吃药吗?我觉得ta没有那么严重吧,就是不爱说话而已”。这位重度抑郁伴自杀观念的孩子,以及不断的用自伤宣告“我需要帮助了!”但孩子的家长认为“西药伤身”,即使已经battle了好几回合,家长还是坚信不吃药孩子就能扛过去。“觉得不吃药也能好起来,多出去玩玩就好了”。所以,抑郁症为什么需要吃药呢?抗抑郁药有话说:医生不会给每个来诊的患者都建议药物治疗。只有经过细致的病史了解、精神检查、系统评估,医生会澄清疾病的严重程度、风险程度等。通常只有诊断为中度、重度或风险较高时,医生才会建议药物治疗,甚至住院治疗。脑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是抑郁症病理机制中很重要的一点。然而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在短期内,很难仅通过心理治疗、个人积极调整或其他方式得到改善。抗抑郁药则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帮助患者迅速补充或者调节,使神经递质达到正常水平,从而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情绪状态。案例2“我有个同学吃了药变得超级胖,药里面肯定有激素,我不想吃”。这个清瘦的女孩眼里写满了对药物的拒绝。我问她:“你确定她只是因为吃药,不是因为吃得多、不运动导致的胖吗?”。女孩狠狠点头道:“绝对是!”所以,抗抑郁药一定会让人发胖吗?抗抑郁药有话说:抗抑郁药承认,某些药物确实会使人食欲显著增加,特别是在一些患者可能日常不注意控制饮食以及适度运动的情况下,难免会导致体重增加。但客观而言,这是药物和患者本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门诊医生在为患者选用抗抑郁药的时候,也会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特点以及个人需求,对于一些对体重体型比较关注的患者,医生通常会为他们选择那些对食欲影响小的药物——毕竟不是每种抗抑郁药都会使食欲明显增加,同时嘱咐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健康饮食、适度运动,避免显著的体重增加。案例3“我吃抗抑郁药变笨了,肯定是这个药把人吃傻了,这个药会损伤脑子吧?”。在门诊工作中,常常会有这种怀疑的声音出现,认为是吃药使脑子变笨、转得慢,工作能力也下降了。所以,吃抗抑郁药会把脑子吃坏吗?抗抑郁药有话说:首先需要和大家明确,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精力体力下降、无法完成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而抗抑郁药的作用正是改善这些症状,不是“吃药把脑子吃坏了”,而是疾病本身就会给大脑带来这些损害。反而药物在缓解病情后会帮助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毕竟吃好睡饱了,脑部损伤也就恢复了。案例4“我上次吃了几天药,觉得自己好了就停了,结果现在又不好了”。眼前这个知识渊博的大学老师,他之前的病历显示他前后复发8次了,却还不肯坚持吃药。我忍不住问到:“难道之前的医生没有告诉您要坚持服药,为什么不听呢?”他羞涩道:“我吃了药感觉好了,就认为没事了”。所以,抗抑郁药为什么要维持治疗一段时间呢?抗抑郁药有话说:首次抑郁发作,抗抑郁药的使用是逐渐加至治疗剂量;待病情稳定后,需要再巩固维持治疗至少约6个月,只有在医生指导下方可逐渐减药。因为首次发作的治疗往往起效快、效果好,很多患者会自行停药,但这会大大增加再次复发的风险。而且对于复发的治疗往往难度更大,药量可能也会更高,维持治疗时间通常需要更长。因此,医生往往会苦口婆心地宣教解释,希望患者遵医嘱规范用药,不要做事倍功半的选择。案例5“我4天前开始脖子特别疼,还恶心、头晕”,这个患者一个月前调了药,并且坚称是抗抑郁药的副反应让她这么不舒服,她说“我觉得这是吃药的副反应”。在我和她母亲一起回顾了用药及发生躯体不适的时间点后,真相终于大白:原来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以前就确诊的颈椎病!所以,到底应该怎么正确看待抗抑郁药的副反应呢?抗抑郁药有话说:抗抑郁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食欲改变(增加或减少)、疲劳困乏、消化道反应(恶心、便秘、腹泻等)、血压升高、手抖、排尿延迟、性欲下降等。不同抗抑郁药的副反应及发生率都会有所不同,而且不是所有副反应全部会发生。刚开始服药时会出现不适症状,通常源自药物反应,抗抑郁药物起效需要一定时间,通常在2-4周内开始见效。如果患者在短时间内未看到明显效果就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患者应保持耐心并遵循医嘱继续治疗。定期进行复诊,医生会在最大程度上指导您减少甚至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若不良反应显著,医生也会指导您进行换药;有些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调整治疗方案解决。希望各位患者能够正确看待和应对药物不良反应,认真遵从医嘱用药。在使用抗抑郁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和使用其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草药和补品等),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或加重副作用。案例6“吃抗抑郁药会上瘾,太可怕了”。很多来门诊咨询减药的患者,最大担忧是怕吃久了抗抑郁药会上瘾。甚至有些人还没有服用过抗抑郁药就已经听说“吃抗抑郁药会上瘾,戒不掉”这样的话,言之凿凿,甚至还能举出亲眼所见的案例。所以,吃抗抑郁药真的会使人上瘾吗?抗抑郁药有话说:患者突然自行停药或减量,可能导致撤药反应,比如焦虑、头晕、出汗、消化道不适等。这些不适可以通过遵医嘱缓慢减药而最大程度避免发生。以及,抗抑郁药本身并不会使人上瘾,但不排除某些患者对药物存在心理依赖。这种依赖需要通过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进行运动、疾病知识宣教、转移注意力、认知行为治疗等方式得到改善。随着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及接受水平提升,许多患者已经可以做到及时就诊。但由于存在对抗抑郁药的误解,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只有消除误解,及时接受规范化治疗,才能使患者最大获益。抗抑郁药真诚希望:“不要再误解我啦,我并非洪水猛兽,有的是赤子之心啊!”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身心上的疲惫与不适,其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便是神经衰弱。神经衰弱,这一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的词汇,实际上正悄悄地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走近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情绪性疾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功能兴奋与抑制的不协调,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神经衰弱通常发生在性格较为内向的人群中,他们在长期的精神压力之下,容易出现一系列身心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失眠、焦虑、抑郁、烦躁、饮食不佳以及体力乏力等。患者往往表现出工作效率低下、情绪不稳定,甚至可能出现体重的显著变化。神经衰弱的症状神经衰弱是一种情绪性疾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功能兴奋与抑制的不协调,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神经衰弱通常发生在性格较为内向的人群中,他们在长期的精神压力之下,容易出现一系列身心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失眠、焦虑、抑郁、烦躁、饮食不佳以及体力乏力等。患者往往表现出工作效率低下、情绪不稳定,甚至可能出现体重的显著变化。神经衰弱的症状精神易兴奋又易疲劳 患者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或脑力迟钝,肢体无力,困倦思睡。特别是工作稍久,即感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难,使工作效率显著减退。情绪变化大 患者情绪易激惹、易烦恼、易紧张,常出现暴躁、易怒、委屈、伤感等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睡眠障碍 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等。失眠是神经衰弱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肌肉紧张性疼痛 患者常感到肌肉疼痛,特别是颈部、肩部和背部肌肉,这种疼痛往往与精神紧张和疲劳有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患者常出现心慌、出汗、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症状。神经衰弱的原因首先,精神因素无疑是导致神经衰弱的重要推手。随着工作压力的日益增长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往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负荷。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加之人际关系的微妙与紧张,使得大脑神经持续紧绷,不良情绪如影随形,逐渐侵蚀着心理防线,最终可能诱发神经衰弱。这种由精神层面累积的压力,成为现代人难以忽视的心理隐忧。除了精神层面的压力,躯体因素同样不容忽视。一些看似与心理无直接关联的疾病,如感染、中毒或长期营养不良,它们通过影响身体的整体机能,间接地对神经系统造成冲击。这些躯体疾病不仅削弱了身体的抵抗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与心理的连锁反应,为神经衰弱的发生埋下伏笔。因此,关注并妥善治疗躯体疾病,对于预防和改善神经衰弱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外部空间,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嘈杂、不安定的环境中,人的身心难以得到真正的放松与恢复,休息与睡眠的质量大打折扣。此外,持续暴露于噪声、强光、刺激性气味或污染空气中,这些不良环境因素不断刺激着我们的感官神经,加剧了神经系统的负担,长此以往,便有可能诱发神经衰弱。不容忽视的是个人因素在神经衰弱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以及应对压力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人天生敏感多虑,对压力的反应更为强烈;有些人则可能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面对困难时容易陷入消极情绪。这些个人特质不仅影响着个体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与反应,还直接关联到神经衰弱的易感性。治愈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作为一种复杂的身心疾病,其治疗往往需要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策略,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与福祉。心理治疗在神经衰弱的治疗中占据核心地位。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心理医生能够帮助患者识别并理解自身情绪与压力的根源,引导其以更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调整患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提升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从而有效缓解精神压力,改善整体情绪状态。针对神经衰弱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如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睡眠障碍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相应药物进行治疗。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能有效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使其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与希望。而镇静催眠药则针对睡眠问题,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睡眠周期,恢复良好的睡眠质量,为身体与心灵的恢复提供有力保障。物理治疗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神经衰弱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灸、推拿、按摩等疗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因长期紧张导致的肌肉疼痛与僵硬,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为身体各系统提供更多的养分与氧气,促进整体康复。此外,这些物理治疗方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身心,增强患者的舒适感与幸福感。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神经衰弱的预防与治疗同样至关重要。患者应努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与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与熬夜,以减少对神经系统的过度负荷。在饮食上,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优质蛋白的食物,以支持身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社交活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还能在互动中释放压力,增进心理健康,为康复之路增添更多色彩。
张先生,一位中年男性,作为家庭的顶梁柱,长期承担着工作与生活的双重重压。近两年来,他深受失眠困扰,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常常辗转反侧至深夜,即便入睡也易惊醒,多梦且醒后难以再次入睡。长期的睡眠不足导致他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明显下降,甚至在家中也显得易怒且情绪波动大,严重影响了家庭氛围和个人健康。张先生曾尝试自我调整作息、服用市面上常见的助眠保健品,但效果甚微。随后,他前往医院就诊,我们的团队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心理测评、生理检查和系统的病情问诊,确诊为慢性压力性失眠。针对张先生的病情,我们团队为他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首先,是药物治疗方案,长期失眠往往难以单凭主观意志扭转现状,药物治疗可以从神经系统根源处扭转情况,帮助快速缓解焦虑情绪、恢复睡眠;其次,在我们的建议下,张先生了解和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放松技巧,包括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此外,还联合了物理疗法,经颅磁刺激治疗,以促进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增强睡眠质量。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治疗,张先生的失眠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入睡时间缩短,夜间醒来的次数减少,睡眠质量明显提升。他白天精力充沛,工作效率和情绪状态均有所恢复,家庭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和谐。这次综合治疗的成功,不仅缓解了张先生的身体痛苦,更重要的是,为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平衡与希望。
抗抑郁药处方越来越多,人们对此也产生了质疑,抗抑郁药是否具有成瘾性?这些药物不仅仅是为抑郁症开的处方,事实上,它们经常被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强迫症、恐慌症、严重恐惧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目前可用的抗抑郁药不会上瘾。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导致依赖性。当一个人突然停止治疗或服用该药多年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抗抑郁药会上瘾吗?抑郁症和任何精神疾病的治疗都不是一刀切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此外,某些社会和遗传特征会使人们对精神药物产生不同的反应。关于抗抑郁药是否会上瘾的争论也存在许多误解。一些科学界一致认为,这些药物不会使人上瘾,也不像海洛因或烟草那样是毒品。例如,由伦敦国王学院(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声称,抗抑郁药不能被归类为成瘾物质,因为没有无可争议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同样,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这些药物也不符合将其视为成瘾的所有标准。但是,有一些方面需要澄清。戒断综合征当抗抑郁药被不恰当地停药时,就会发生戒断综合症,被称为抗抑郁药停药综合征。当一个人在停用抗抑郁药后出现头晕、失眠或易怒的症状时,就会被认为是上瘾了。2022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进行的一项调查称,这种身体反应是由于长期服用抗抑郁药造成的。研究人员坚持认为,这种形式的戒断与药物使用的效果完全不同。但是,一些患者将戒断综合症和他们自身抑郁症复发混为一谈。事实上,这些症状往往极其相似。在这些情况下,正确的诊断是关键。哪种情况容易有依赖性?一些患者认为抗抑郁药会上瘾,因为他们有依赖的迹象。然而,我们重申,服用这些精神药物的反应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虽然不常见,但以下情况可能会发生:滥用抗抑郁药会导致依赖性和不良副作用。持续使用抗抑郁药治疗多年的人可能会变得依赖。对抗抑郁药的依赖可能出现在以前长期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者身上。最容易依赖和最不容易依赖的抗抑郁药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抗抑郁药不会上瘾。也就是说,如果治疗时间延长,可能出现与依赖相关的症状。在后一种情况下,一些抗抑郁药,由于其成分,有可能产生与戒断综合症相关的影响。增加依赖风险的抗抑郁药去甲文拉法辛。用于治疗慢性疼痛/抑郁症。帕罗西汀。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和恐慌症。艾司西酞普兰。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恐慌症,恐惧症和强迫症。安非他酮。用于抑郁症患者和治疗烟瘾。副作用少的最常见的抗抑郁药舍曲林。氟西汀。米氮平。阿戈美拉汀。那些不遵医嘱并过度使用抗抑郁药的人将会经历不良反应,其中之一就是依赖性。只要遵循医疗指南,抗抑郁药就不会上瘾。如何避免服用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尽管有一种错误的说法认为抗抑郁药会让人上瘾,但这些药物得到了医疗机构的认可,没有证据表明它们有上瘾的效果。然而,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建议的用药指南。按照推荐剂量服用,不要漏服任何药片。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将抗抑郁药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比如酒精。请记住,长期用药会导致依赖性。如果注意到不良副作用,可以告诉医生,以便调整剂量或处方另一种药物。如有必要,进行基因测试,以找出药物可能产生的影响。抗抑郁药可以治疗症状,但不是问题的根源。心理治疗也是必要的。总之,只有滥用这些精神药物才能使它们变成成瘾剂。因此,一定要向专业人士咨询,并遵医嘱。在正确服用的情况下,这些药物都是安全有效的。
情绪如同过山车,时而高飞,时而深坠。此刻的快乐让人感到要腾空而起,转瞬间却又跌入无尽的黑暗。这或许正是双相情感障碍在作祟。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也叫躁郁症,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情绪障碍。它让人经历躁狂或轻躁狂的“高峰”,还有抑郁的“低谷”。我们称之为“双相”,就是因为情绪在这两极之间不停摇摆。这可不是普通的情绪波动,患者并没有一个可以随意切换的“情绪开关”。很多时候,他们甚至不知道下一刻会感觉如何。处于躁狂的高峰状态时感到“无所不能”,整个世界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心境高涨:感到极度快乐或兴奋,但会伴随着敏感和易激怒;思维活跃:脑子转得很快,想法非常多,说话也变得特别多,像机关枪一样;精力充沛:活动量明显增加,不觉得疲倦,甚至连睡眠时间也明显减少;注意力易分散:很容易会被其他事情吸引,难以专注在某件事情上;过度自信:可能参与高风险行为,如冲动购物、轻率的社交活动等。当处于抑郁的低谷时常常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内心不断地否定自己。心情低落:持续感到悲伤、沮丧,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对大部分活动失去兴趣或愉悦感;言语减少:交流变得困难,言语减少,缺乏精力;体重变化:体重显著增加或减少,伴随食欲的改变;睡眠问题:可能出现失眠或过度嗜睡;思维能力减退:感觉头脑很困重,难以思考,决策困难;自我贬低:感到毫无价值,甚至出现死亡或自杀的念头。双相情感障碍的三种类型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DSM-5,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分为三种类型:01双相Ⅰ型障碍:这是大家最熟悉的类型。要诊断为这一类型,患者必须经历过躁狂发作。虽然在躁狂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不会表现出严重的抑郁症状,但大部分经历过躁狂的人最终都会经历抑郁期。完全没有抑郁症状的躁狂情况非常罕见。02双相Ⅱ型障碍:也叫“软双相”。这里的躁狂症状比较轻,医学上称为“轻躁狂”。这种轻躁狂至少会持续4天,但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困扰。要被诊断为双相Ⅱ型障碍,患者至少需要经历过一次重性抑郁发作。03环形心境障碍:可看作是慢性的心情问题。患者经常在轻度抑郁和轻度躁狂之间波动。尽管这些症状没有重性抑郁和躁狂那么严重,但这种状态通常会持续至少两年。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因人而异,患者常常难以准确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躁狂和抑郁的发作时间可从几天到数月不等,且其严重程度各有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感到极度兴奋,而另一些则可能经历头脑混乱和焦虑,甚至有患者同时体验躁狂和抑郁。这种复杂性常常导致双相障碍与抑郁症混淆,进一步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双相障碍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通常是双相障碍患者的首选方案,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治疗期(前6~8周):大部分患者会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多种药物,医生会密切监测效果和副作用,通常在1到2周内调整剂量。巩固治疗期(3个月内):这一阶段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基本不变,目的是防止之前的症状复发。维持治疗期(长期):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逐渐减少药物,但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如果只经历过一次发作,医生可能会建议服药一年,具体情况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记得要按时服药,不要私自停药,这样能有效降低复发和自杀风险。心理治疗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其他方法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或患者面临严重危机。比如电休克疗法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电休克疗法可能会导致短期的认知问题,但通常在6个月内会恢复。rTMS的副作用包括癫痫发作和轻微头痛,通常会自行缓解。如何帮助双相的亲友?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正面临双相情感障碍,给他们支持真的很重要。这里有一些实用的方法,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接受这个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生物学疾病,患者不能单靠意志力来控制。了解他们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和行为很重要,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学习他们在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表现,以及他们的治疗和用药情况,这样你能更好地和医生、心理咨询师合作,帮助他们管理症状。照顾好你自己面对以及照顾一个双相障碍患者可能会让人感到压力山大,所以你首先得确保自己身心健康。别忘了留出时间给自己,以下方法可能对你有帮助:1. 放弃控制:明白你无法控制他人的行为。2.关注自己:列出你的目标,并朝着它们努力。3.利用应对资源:参加你喜欢的活动,比如阅读、写作或户外运动,使用放松技巧和冥想来缓解压力。警惕自杀信号双相障碍患者面临较高的自杀风险,所以要留意一些危险信号,比如:1.增加酒精或药物使用;2.行为孤僻;3. 表达绝望感,突然对曾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如果发现这些信号,切勿让他们独处,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和他们一起制定预防措施和危机计划,明确在发作时你该如何反应,以及何时介入。如果可以的话,制定一份治疗合同,说明在紧急情况下你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耐心倾听,不批判双相情感障碍是一个长期的挑战,倾听是支持他们的重要方式。避免使用“振作起来”或“总有希望”这样的泛泛建议,试着问问他们的感受,比如:“我没经历过这种事,能告诉我你的感受吗?”这样能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接纳。心理治疗主要是维持性的,适合长期管理。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CBT)、家庭焦点疗法和人际治疗。这些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疾病的情况;制定应对未来发作的长期计划;接受并坚持药物治疗;学会识别和应对压力的策略;改善在学校和工作中的表现;应对病耻感;改善家庭和亲密关系。
引导孩子分享坏情绪是一个细腻且重要的过程,这不仅能帮助他们学会情绪管理,还能增进亲子关系。首先,创造一个安全、无评判的环境:让孩子知道,无论他们的情绪如何,家都是他们安全的避风港。避免在孩子表达情绪时进行评判或批评,让他们感受到被接纳和理解。倾听与同理: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不打断,不轻视他们的感受。用同理心回应,比如:“听起来你现在很难过,我理解你的感受。”用言语表达情绪:鼓励孩子用具体的词汇来描述他们的情绪,如“生气”、“失望”或“害怕”。可以一起制作情绪卡片,帮助孩子识别和命名不同的情绪。提供情绪释放的途径:允许孩子通过绘画、音乐、运动或写日记等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绪。有时,一个紧紧的拥抱也能给予孩子极大的安慰。分享自己的经历:适当的时候,分享你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和情绪挑战,以及你是如何处理的。这能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有情绪问题,重要的是学会面对和解决。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引导孩子学会深呼吸、冥想或正念练习等放松技巧。教授他们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以及如何处理挫折。鼓励积极寻求帮助:让孩子知道,当他们需要帮助时,可以向父母、老师或专业人士求助。强调求助是一种勇气,而不是软弱的表现。定期沟通:设立家庭会议或固定的亲子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分享他们的日常和情绪。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让孩子知道他们随时都可以和你说话。以身作则:通过你自己的行为来示范如何健康地表达和处理情绪。展示如何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积极。最后,给予正面反馈:当孩子勇敢地分享他们的坏情绪并尝试解决时,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强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而不是他们的不足。
既然避免不了孩子玩游戏的需求,那就以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年龄适宜性:查看游戏的官方推荐年龄或分级信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针对游戏的分级制度,如美国的ESRB、日本的CERO、欧洲的PEGI等,这些分级通常会考虑游戏的暴力、血腥、性暗示、语言等因素,为家长提供参考。在中国,虽然正式的分级制度尚未全面普及,但一些游戏平台或开发者也会提供推荐年龄或内容描述,家长可以据此评估。内容健康性:了解游戏的核心内容和主题,避免选择含有过多暴力、血腥、恐怖或不良引导元素的游戏。同时,关注游戏中是否存在鼓励消费、诱导充值等不良商业模式,以保护孩子的财产安全。教育价值:考虑游戏是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或能够促进孩子的某些能力发展,如逻辑思维、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选择那些能够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成长。时间控制:无论游戏多么适合孩子,都需要合理控制游玩时间,避免沉迷。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游戏时间表,并鼓励孩子参与其他有益的活动。家长监督:在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应保持适当的监督,[拔草R]甚至家长也可以一起加入游戏,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同时,也可以确保孩子不会接触到不适合的内容,并及时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游戏中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年龄适宜性、内容健康性、教育价值、时间控制以及家长监督等多个方面。在做出选择时,家长应充分了解游戏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出决策。
对于传统观念来说,上大学,考研读博是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理想规划,但如果从初中甚至从小学开始孩子就表现对学习力不从心甚至难以为继,那我们又应该怎么去面对?未来选择职业教育还是学业教育?家长如何规划?该从何时规划?确实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独特的,但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以帮助孩子和家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高级学习能力是人类相当有代表性的一种能力,但是不是每个人就一定学习很好呢?这是不一定的,一个好的学习水平取决于很多方面,如智力发展水平,对学习的正确态度、稳定的情绪表现、良好的注意力,均衡而全面的思维能力表现以及优秀的记忆能力和逻辑能力等。上述能力的发展,取决于先天的基因传承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因此当孩子学习不好时,评估孩子的各项能力和心理表现,哪些可以通过后天干预和训练去矫正,帮助孩子回到学业化教育上来。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影响学习表现最重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领域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无论是选择职业教育还是学业教育,他们都会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索,同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因素。职业教育特点:更注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实际的职业技能和经验。优势:学制相对较短,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职场,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就业前景广阔。学业教育(普通高中、大学等)特点: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课程设置更加全面和系统。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更深厚的学术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选择职业教育还是学业教育时,需要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一要考虑孩子学习的能力和表现,二要考虑孩子对某一职业领域的浓厚兴趣,且该领域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那么选择职业教育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建议孩子和家长在做出选择前寻求专业建议和咨询。有需要的家长可以留言,希望孩子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实现自我价值。
当下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大,有些人可能会突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两眼一黑,还有“嗡嗡”声未招即来、挥之不去,“黏”在耳朵里让人束手无策。怎么办?或许,这就是神经性耳鸣在干扰你!临床上,这种现象叫作“特发性耳鸣”,即找不到明确病因的主观性耳鸣,听力学检查往往是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或听力正常。精神紧张、焦虑,学习和工作压力大、疲劳等,均可能诱发特发性耳鸣。有哪些症状通常表现为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严重的耳鸣患者,往往伴有情绪紧张、焦虑、抑郁、失眠等。根据耳鸣病程长短分类,3个月内称为急性耳鸣,3个月-1年称为亚急性耳鸣,1年以上称为慢性耳鸣。根据耳鸣是否造成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而分为代偿性耳鸣和失代偿耳鸣。为什么会出现耳鸣?耳鸣可能自动消失,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合理休息、及时恰当的治疗自行缓解。伴有听力下降的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分贝噪音环境,保护听力健康。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和减少耳鸣的发作。如果耳鸣持续存在或再次出现,应及时就医进行听力测试、耳部影像学检查等相关诊断,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对于因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引发的神经性耳鸣,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行为认知疗法以及放松训练等方式进行调适,以减轻耳鸣症状。如何可以缓解神经性耳鸣?立即休息:当感到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眼前发黑和耳鸣时,应立即停止手头的工作或学习,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这有助于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减少进一步的压力负担。深呼吸与放松: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身心,尝试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缓慢吸气、呼气,有助于减轻紧张和焦虑感,从而可能缓解耳鸣症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眼前发黑和耳鸣的症状频繁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调整生活作息: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调整生活作息: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心理调适: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可以通过冥想、瑜伽、阅读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心理负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缓解因压力引起的身体不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烟酒过度会损害内耳的听觉细胞,建议戒烟限酒,摄入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
陈某,一位24岁的青年男性,大学毕业后因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个人职业规划的迷茫,长时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最终选择留在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对曾经热衷的事物失去了兴趣,生活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陈某每日醒来便感到心情沉重,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他常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靠玩手机度过时间,内心却充满了孤独与无助。白天没有食欲,夜晚,失眠成了他的常态,即使入睡也常被噩梦惊醒,醒来后更是感到绝望与空虚。自读书时期起,陈某就因性格内向和缺乏自信,在人际交往中显得较为被动。大学毕业后,随着社交圈的缩小和失业的打击,他更加封闭自己,拒绝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的联系也日益减少。这种孤立无援的状态进一步加剧了他的抑郁情绪。陈某的生活状态陷入了恶性循环,缺乏动力和目标让他整日无所事事,家庭氛围也因此变得沉闷。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尝试与他沟通却往往无果,家庭关系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就诊经过:在父母的坚持下,陈某终于同意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经过一系列系统的评估,包括心理测试、面谈及身体检查,医疗团队确诊他为抑郁发作。针对陈某的病情,我们为他制定了以下综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使用适量的抗抑郁药物,以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情绪稳定性。强调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心理治疗: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陈某识别并挑战消极思维,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同时,通过社交技能训练,鼓励他逐步走出舒适区,恢复社交活动。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陈某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参与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以改善身体状况和心情。同时,鼓励他尝试新的兴趣爱好,以丰富生活内容,提升生活乐趣。经过数月的综合治疗,陈某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热情和动力,开始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他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