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病科简介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脊柱骨病科是以脊柱脊髓伤病、骨感染、骨坏死和骨与软组织肿瘤常规手术和综合微创治疗技术相结合为主的专业化特色病区,是平顶山市重点学科,是美国Ellman电波刀和德国joimax脊柱内窥镜在河南省的临床培训基地。脊柱骨病科拥有我市著名的脊柱外科、骨关节病和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专家和团队,在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椎体滑脱症、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脊髓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股骨头坏死、骨髓炎、骨缺损的常规手术和综合微创治疗技术在我市领先,达到省内一流水平。近年来,在高难度、高风险的颈椎病、上颈椎损伤、脊柱原发和转移肿瘤、骨盆肿瘤的诊疗和脊柱内镜微创治疗以及骨与关节恶性肿瘤保肢技术已跻身国内先进行列。我们在骨转移肿瘤尤其是对脊柱多发转移肿瘤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并制订出相关的诊疗指南,使骨转移肿瘤的放疗、化疗、微创介入和外科手术等综合治疗体现出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个体化,大量骨转移肿瘤尤其是脊柱多发转移出现截瘫或将要截瘫的患者在我科接受治疗后能重新站立起来,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脊柱骨病科拥有先进的脊柱微创诊疗设备和技术,在我市率先开展颈、腰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臭氧和激光消融、后路椎间盘镜(MED)、经皮内窥镜下突出椎间盘气化切除(PLED)、经皮椎间盘切吸(PLD)、经皮椎体成形/经皮后凸成形(PVP/PKP)等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转移肿瘤以及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近年来,应用Ilizarov骨延长技术治疗骨髓炎、骨缺损和垂足畸形,以及应用经皮微创减压坏死骨清除骨诱导活性材料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等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脊柱骨病科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病区开放床位63张,设3个首席医师组,年手术量超过800台次。每年诊治大量来自平顶山市各区、县及周边省市脊柱脊髓伤病、骨髓炎、骨坏死和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病人。我们与北大人民医院、北京301医院、三军大重庆新桥医院、二军大上海长海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大第三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大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洛阳正骨医院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脊柱骨病科会诊中心可快捷、有效地通过互联网开展国内远程会诊,庞大而丰富的专家库为疑难病症患者提供了一条快捷可靠的绿色通道。展望未来,在平煤医疗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张长江主任的带领下,脊柱骨病科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坚持专业成就品质,科技造福人类的信念,不断开拓创新,力争把脊柱骨病科建成管理先进、服务优质、技术超群、人才一流的省内重点学科。脊柱骨病科病区电话:0375-2799370主任办公室电话:0375-2799371
——平煤集团总医院脊柱骨病科微创技术介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因脊柱伤病引起的以颈肩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大多是因为脊髓和神经根被卡压所致,最常见的病因是椎间盘退变和突出,还有椎管狭窄、脊柱侧弯、椎体滑脱、骨质疏松和增生、脊柱结核、脊髓栓系、脊柱脊髓肿瘤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间盘源性腰痛。颈椎病可发生在40-70岁的中老年,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间盘源性腰痛多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目前更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尽管传统开刀手术仍是脊柱伤病治疗重要手段,但由于自身的操作特点,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无法避免地给病人带来较大的创伤,有时这种创伤本身会给病人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一提起脊柱手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刀光血影”和可能发生的瘫痪!因此很多患者惧怕开刀治疗,甚至畏惧手术而宁愿忍痛生存!由于脊柱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存在着特殊性,当患者有颈肩腰腿痛症状时,应积极到脊柱专科就诊,以免延误诊断,失去治疗良机。随着科技发展和脊柱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脊柱微创医生将医源性的“融合性疾病”,椎旁肌肉“去神经化”和“去血管化”等开放手术所忽略的问题加以重视,特别是激光、射频、等离子、电脑三维成像、冷光源、数字成像、纳米材料等高新技术应用,使过去需要十几甚至几十厘米切口的特大手术,现在只需0.05~1.60厘米就可完成,使外科手术的含义发生了质的改变!近年来,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脊柱骨病科在张长江主任的带领下,不断开拓创新,确定了脊柱骨病科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全面向微创化和无创化方向发展。我们已开展数十种骨科微创技术造福于广大患者。脊柱微创手术不仅伤口小、几乎不出血,更重要的是手术只需局部麻醉,术中病人完全清醒,医生和病人一直在互动交谈,病人有任何不愉快的感觉,都能及时告诉医生从而避免神经受到损伤。目前,我们应用微创和无创手术治疗脊柱伤病技术方面已跻身国内先进行列,并获得了多项科技进步奖。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为例,众所周知,保守治疗针对发病初期的患者有效,但容易复发,难以根治。传统手术包括全椎板、半椎板和椎板间开窗等方法进行髓核摘除和减压,由于椎旁肌肉剥离广泛,椎板和一些重要韧带不可避免的被切除,不同程度破坏了脊柱的结构,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尤其是手术操作是在椎管内进行,存在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的风险;术后卧床和康复时间长(8~12周),复发率较高(5~15%),易发生脊髓硬膜和神经根粘连,再次手术异常困难,常需要更彻底减压松解和固定融合。现在,我们很多脊柱手术是在高清晰的液晶屏幕显示下,用“针”(等离子刀、射频消融电极、高频电波刀)和“光”(激光)代替了传统的手术刀,将手术创伤几乎降到了“零”,而且在治疗同一时期内,可以对多个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脊柱微创技术设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系统已在我院应用于临床,其功能强大、病变部位通过窥镜在显示屏上被放大64~320倍,图像清晰逼真,再配合激光、高频电波刀、等离子刀和射频消融电极,能对卡压脊髓和神经根的病变椎间盘进行精确的汽化和消融,对没有责任的椎间盘组织则进行热凝成形、修复重建,最大限度保持了椎间盘的形态,保留了椎间盘的生理功能,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治疗原理新颖,科技水平高,手术创伤微小,术后1~6小时就可下床活动,甚至术后当天就可出院回家,无需脊柱固定融合所需的特殊材料(医保规定特殊材料在限价范围内自付比例为40%),从而降低医疗费,减轻患者痛苦和家庭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