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老百姓口中脑卒中的统称,脑卒中指的是因血供异常所引起的脑损伤,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占70%以上。脑卒中是我国目前成年人群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一旦发生脑卒中,脑组织将产生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可谓“一人中风,全家发疯”。既然脑卒中如此可怕,会有很多读者存在疑问:我们该怎么办呢?如何预防脑卒中呢?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心脏瓣膜病、饮食习惯、肥胖、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不足、熬夜等,(2)有脑卒中相关的家族史。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尤为重要。脑卒中的预防有哪些?对于脑卒中而言,预防的意义是远远大于治疗的,减少脑卒中发病以及复发的关键就是做好预防工作。脑卒中的预防通常分为2个级别。一级预防是指脑卒中发生前对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包括生活习惯调整和药物调整,针对的是尚未发病的人群。其中:生活习惯调整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改善生活作息、增强体育锻炼等。药物控制包括通过药物对基础疾病进行干预,如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房颤等的药物干预。二级预防是针对已有脑卒中症状或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避免再次发病,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降低血栓风险,以及对血管狭窄、动脉瘤、烟雾病等进行手术干预,从而预防脑卒中的再发。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医学科普。
周围的人如果出现头痛伴呕吐、不能讲话、一侧肢体偏瘫这些症状,我们首先想到这个人是不是脑中风了。我们通常说的脑中风分为两种:脑出血和脑梗塞。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后,血管内的血溢出到血管外,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脑溢血,多为高血压引起,往往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脑梗塞是脑血管被血栓堵塞后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如救治及时、措施得当,有可能预后良好。 如果有人出现上述偏瘫等症状,如何辨别是发生了脑出血还是脑梗塞了呢?在进行CT等检查前,并不是容易判断的。有高血压病史、起病急、头痛呕吐明显的,脑出血的可能性较大;血压不高、有房颤或心脏瓣膜置换病史者,脑梗死的可能性较大。但上述判断并不完全准确,一旦出现症状,需紧急联系120就医。一般情况下普通CT就可以确诊脑出血,确诊后根据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进行保守或手术治疗;但脑梗塞最初通过普通CT往往是检查不出来的,这时常需要结合患者症状、排除脑出血,进一步的MRI、脑血管CT(CTA)、脑血管造影(DSA)来明确诊断。明确为脑梗塞后,需尽早采取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治疗方法,部分患者发现及时、来院及时、救治措施得当,可以得到改善。
经过上一期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是否需要治疗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我将带大家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机器人,医生可以在手术中控制机械臂,实现比人手更精细的操作;通过构建大规模知识图谱或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训练智能诊断系统,支持医生的临床决策。在颅内动脉瘤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临床决策支持、全流程辅助诊疗、健康管理。一、临床决策—破裂风险的综合评估在往期科普中我们了解到,颅内动脉瘤破裂与否是其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其破裂风险的评估有助于辅助临床决策。随着技术的革新,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算法,对大量的动脉瘤图像进行处理,使算法具备检测图像上动脉瘤病变的能力(主要集中在MRA和CTA模式的图像上)。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动脉瘤的大小不是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唯一指标。血压、动脉瘤的位置以及动脉瘤承载动脉的直径也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密切相关。二、辅助诊疗--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制订换句话说,对动脉瘤患者的大量特征的学习衍生出一套算法,该算法有能力预测动脉瘤的生长、破裂、某些并发症的出现和预后。简单的固定评分模型不能将个体化差异纳入预测模型,而人工智能预测模型通过机器学习,结合个体的基本信息和疾病特征,建立个体化评估体系,通过不断完善和扩展个体化数据,提高个体评估和预测的准确性。但是,现有的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的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人工智能作为的是辅助手段而不是代替临床医生的角色。三、辅助诊疗--手术规划通过学习大量有经验的医生的临床决策和技术细节,该算法有能力做出临床诊疗规划或手术规划。在对动脉瘤及其载体动脉进行形态分析的基础上,该算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动脉瘤破裂的四个风险维度进行评估,并根据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的结果为每个患者的未破裂动脉瘤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四、健康管理--随访评估对于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如果被评估为破裂风险较低,动态随访的结果是其下一步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目前,对同一动脉瘤病例的动态随访比较,一方面依靠医生的肉眼观察,另一方面依靠人工测量多时段的数据,然后比较其参数的变化。然而,由此作出的判断存在较大误差。人工智能辅助可以大大提高医生判断的准确性,使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后续管理更简单、更规范、更准确。目前,人工智能在颅内动脉瘤诊治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初露端倪,但由于数据的多样性、诊治场景的复杂性等因素,在高质量的临床数据集、临床价值验证等方面仍存在一定挑战。尽管如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算法训练的效率和算法的准确性上会有质的突破。参考文献:[1]李晓理,张博,王康,等.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0,46(6):8.[2]耿介文,张鸿祺.人工智能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1,18(7):5.[3]徐维维,彭沪,杨佳芳,等.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9,9(5):5.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医学科普参考。
很容易让人麻痹但又极其极其凶险的后循环急性脑梗。头晕起病自行来急诊,NHISS评分只有2分,看到头颅CTA,我科神经急诊坐诊医生马上进入战斗状态,家属拒绝静脉溶栓直接进导管室,刚进导管室就在DSA手术台上患者呼吸心跳骤停了(今年已经遇到了三例),五位医生冲上去,一顿操作猛如虎,心肺复苏后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开通了血管,折腾了一夜,期待患者有个好结果。
经过上一期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颅内动脉瘤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当颅内动脉瘤破裂以后应该如何治疗呢?接下来我将带大家一起认识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如何治疗:之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必须检查颅内动脉瘤的原因有这几个方面:首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尽早进行病因治疗;其次,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85%左右。并且,aSAH发病凶险,院前死亡率较高,中国aSAH患者发病后28天、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16.9%、21.2%、23.6%和24.6%。 CTA的敏感性受到动脉瘤大小、载瘤动脉迂曲、骨性结构形成的伪影、重建过程中的人工和系统误差血以及血流速度的改变、载瘤血管痉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假阴性结果。DSA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对CTA检查后责任动脉瘤与出血部位不符或考虑存在假阴性的病例,具有明确诊断的作用。SAH并发症的治疗有如下方式1.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缺血的处理:使用尼莫地平以改善SAH的预后,其他钙拮抗剂,疗效均不确切;维持体液平衡和正常循环血容量,以预防迟发性脑缺血;采用TCD技术检测血管痉挛的发生。2.aSAH相关性脑积水的管理:对于aSAH伴发的急性症状性脑积水的患者可行脑脊液分流术;进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术来治疗aSAH导致的慢性症状性脑积水3.癫痫:对有明确癫痫发作的患者必须给予药物治疗,但不主张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但对于有迟发性癫痫危险因素的患者,若先前曾有癫痫、脑出血、脑梗死、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等,可考虑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本文内容仅作为医学科普,如有不适,应尽早就医。
误区三:中风是老年人专属疾病,我是年轻人,我不会很多人觉得,脑中风是一种老年人才会患的病,自以为年轻,又没有家族史,平素身体健康,所以我肯定不会中风。其实不然,全世界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在人这短暂的一生中,卒中的发病不分性别和年龄。中国卒中的发病平均年龄是66岁,比美国白人早10年。青年卒中是指18-45岁的卒中,占所有卒中的5-15%。前文提到的卒中高危因素,“三高”、吸烟、肥胖、酗酒、高钠饮食等,依然是青年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对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监控,可有效预防青年卒中的发生。其次,心源性卒中的病死率和复发率都很高,占青年卒中病因的1/3,最常见的病因为房颤而引起的脑栓塞。另外,一些少见病因,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卵圆孔未闭、动脉夹层、口服避孕药及毒品等因素在青年卒中患者中也不容忽视。青年卒中,往往不易受重视,产生的家庭、社会影响更为严重,故更应受到医患双方的广泛关注,让更多卒中青年在发病之前,尽早找到专业的卒中团队进行咨询和评估,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将危险扼杀于萌芽状态。误区四:每年去医院输液可以预防中风很多病人在中风预防里偏爱于进行输液疗法,并且认为输液十分有用。每年的秋冬交替时间,中国所有的医院的输液室,都会出现一群为了预防中风而来输液的人们。但是,输液是否能预防中风呢?它的预防效果有多好呢?其实在中风早期,输液有明显效果的证据并不多。在关于中风预防的相关指南里,几乎没有输液这一条内容。目前的预防用药主要以他汀类、抗血小板和降压类药物为主。“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是2023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早识别,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战胜中风的利剑。早期预防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有1、定期体检血压、血糖、血脂情况,积极去专科门诊随访。2、戒烟戒酒,低脂低盐饮食。3、以体育锻炼来控制体重,保证睡眠等。误区五:我的病情很轻,不用住院治疗在脑中风专病门诊坐诊的时候,常有病患说他一个月前出现中风症状,但是觉得是个小中风没有什么,就没有来看,近期觉得更不舒服,就过来了。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观点,并且,这个观点有可能致命。其实,即便是中风症状轻微,但是其预后也常常不如人意,死亡率和复发率都较高,因此一旦出现中风症状一定要重视。从疾病角度来讲,短暂的和轻微的中风治疗预后更好,患者治好了就是正常人,若因为治疗不及时的话,病情进展为不可挽救的地步,十分遗憾。“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是2021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之一。“全脑一旦血供中断,6秒内神经细胞代谢受影响,10~15秒内意识丧失,2分钟内脑电活动停止,持续5分钟以上则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出现轻微症状的中风是命运对我们的眷顾,它给了我们恢复正常的机会,若因为自觉良好,延误治疗时机,“发疯”的便不仅仅是患者一个人。
“一人中风,全家发疯”,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中风确实给患者带来病痛的同时,还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这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我国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到2030年时可能超过3000万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中风,认识中风,熟悉中风,才能战胜中风。那么,现阶段对于中风认知的误区有哪些呢?误区一:不是说昏迷了才叫做中风 大部分人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倒地不醒,轻拍或者呼喊他没有反应的时候,才是发生了中风,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判断方式。脑中风的症状表现非常繁多,如意识障碍、言语含糊、嘴角歪斜和手脚乏力等等。对于一个人是否发生中风,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中风120”口诀来识别。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等症状;“2”代表“2只手臂是否出现单侧无力”,出现两手平举高低不齐,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说话速度缓慢,逻辑不清晰,反应迟钝等症状。如果有任何一个症状突然发生,极有可能是脑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误区二: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就一定是脑梗(缺血性中风),可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的原因种类繁多,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如营养缺乏和代谢障碍性疾病、中毒性神经疾病、炎性神经疾病、脊椎骨质增生性疾病等。脊髓病变,如脊髓压迫性疾病、脊髓缺血性疾病、脊髓炎症性疾病、脊髓外伤及出血性疾病等。中枢神经病变,如缺血性脑中风、出血性脑中风、脑部肿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在这些疾病当中,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是最危及生命的疾病。以往有患者会问,医生,我出现手脚无力是不是就是“中风了”,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脑梗死,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首先,中风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其中,缺血性脑中风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脑梗死,而出血性脑中风就是大众认知的脑出血。这两个疾病都会造成肢体麻木无力,但是这两个疾病的治疗截然不同,用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方案治疗出血性脑中风,会造成患者出血加剧。曾经有一个患者问我,如果在家里出现了肢体麻木无力,是不是马上可以吃阿司匹林来早点治疗。早点治疗没有错,但是假如造成肢体无力的原因是出血性脑中风,那么此时阿司匹林将会要了你的命。因此,出现肢体麻木不一定就是脑梗,切忌在没有诊断是哪一种卒中的时候盲目用药。唯一要做的是立马打120,等待救援。
海绵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没有动脉入路的情况下还可以从静脉入路进行栓塞,可惜这个患者没有很好的静脉入路。眼科施沃栋主任帮助切开暴露了眼上静脉,但是暴露所见的眼上静脉异常迂曲无法置管,克服穿刺困难把微导管顺利送入海绵窦,后面的治疗就非常顺利。从眼上静脉入路的成功开展,补齐了我科海绵窦区动静脉瘘所有入路方式,面对这一类型的瘘我们手段齐全。
12岁小朋友,凸眼伴有充血,在外院眼科治疗无效,在我院眼科准确诊断为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明确,治疗就简单了。该患者最佳入路是面静脉,在超声科麻醉科共同协助面静脉穿刺治疗,虽然没有成功但也积累了宝贵经验。经一支动脉入路彻底栓塞瘘口,效果满意。颈动脉次全闭塞,经球囊和药物球囊开通血管,计划二期支架。
今天不仅做介入,还要切肿瘤。掌握好两把利刃,为患者更好的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