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炎热的七月暑季的到来,求诊于外六科的“流火”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上碰到患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医生,我这个流火反复发,怎么样才能让它断根,不再发作呢?”——什么是“流火”,又该怎么防治,才能和它说“拜拜”呢?且听我细细道来。流火又叫丹毒,是一种急性皮肤内网状淋巴管炎,由一种溶血性链球菌从脚癣溃破口或其它皮肤粘膜破损处入侵而引起。丹毒在人体头面、躯干、下肢均可发生,但以下肢最常见,中医把发生于下肢的丹毒称为“流火”,老百姓通常也是这么称呼的。流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闷热潮湿的暑夏季节发病最多。流火发病急骤,患者往往先有高热恶寒、头痛骨楚等不适(患者经常把发热恶寒当成感冒而求诊于内科,而后转来我科的),继者患肢疼痛,皮肤突发红斑,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斑,色如涂丹,扪之灼热,触痛明显,严重者皮肤伴发紫癜、水疱或血疱,甚至化脓或坏死,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痛。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多口服、静滴青霉素等抗生素抗炎治疗,然临床上亦有较多抗生素静滴1月甚至是2月,身热已退,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已恢复正常,但下肢暗红肿硬难消而来我科寻求中医药治疗的慢性丹毒患者。中医认为“流火”的发生总由血热火毒为患,患者素体血分有热,加之肌肤破损(脚湿气糜烂、足部蚊虫叮咬破损等),湿热火毒之邪乘隙入侵,内外合邪,火毒炽盛,不得内泄,外发于肌肤为病。治疗上,内治以凉血清热解毒、和营利湿消肿为治则,随症加减。“外科之病,最重外治”,外治多用金黄膏外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肿胀明显者加玄明粉,亦可用清热解毒利湿中药水煎剂外洗,若有皮肤化脓溃烂者,用祛腐生肌法促进疮面愈合。中医药治疗不仅对急性丹毒疗效显著,而且对长期使用抗生素后形成的慢性丹毒同样有效。中医认为,抗生素乃大寒之品,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后可使体内的热毒突然受到抑遏,不得内泄或外发,内伏为患,从而暗红肿硬久久不能消退,形成半阴半阳之证。对于慢性丹毒,中药内治常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用祛瘀通络、化痰消肿之品,外治多用金黄膏或冲和膏掺三七粉外敷。流火易反复发作,久之患侧下肢肿胀难消,皮肤粗糙质韧形成“象皮腿”,又称“大脚风”,患肢粗肿沉重,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才能使流火早日治愈,减少其复发,避免形成象皮腿呢?要做到以下几点:1.一旦发“流火”,要积极寻求中医药治疗,忌长期使用抗生素,防止形成慢性丹毒,迁延难愈。2.发作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海鲜发物,如辣椒、大蒜、大葱、韭菜、洋葱、笋、莴苣、鸡肉、鹅肉、羊肉、狗肉、牛肉、虾、蟹、鱼、酒类等,桂圆、荔枝、火龙果、芒果、桔子等热性水果亦应忌食;多吃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苦瓜、丝瓜、冬瓜、芹菜、米仁、绿豆、赤小豆、扁豆、西瓜等。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使湿热毒邪能随二便而泻。3.发作期间,注意多休息和抬高患肢,避免不必要的站立和行走,促进淋巴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及疼痛感。4.积极治疗足癣,若足癣严重,应至皮肤科寻求专业治疗。脚癣经常为患者所忽视,不予重视和治疗。临床有碰到患者说“我就是要让脚癣在,这样体内的湿气、毒气就会有出路,脚癣治好了,湿毒排不出体外,就会发流火,你看我脚癣一没有,就会发烧”。其实这是不懂医学常识的错误观点,脚癣是由真菌引起的,而真菌有一定的适宜生存的温度和环境,流火发作常伴高热,体温升高超过真菌适宜生存的温度环境,真菌就会受到抑制。实际上还是脚癣的细小溃破口导致湿热毒邪的内侵而引起了流火,流火伴有的高热导致真菌受到抑制,才会有患者所说的“假象”。4.“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任何疾病的发生与自身抵抗力下降有关,询问流火患者,发病之前常常有过度劳累史,因此平时要调适起居,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少流火的发作。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属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它约占下肢溃疡的70%。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多见于中年或老年人,常发生在小腿下1/3处内外侧,以内侧较为多见。局部初起常先痒后痛,色红,糜烂,迅速转为溃疡;溃疡大小不等,色灰白,淡红或暗红色,表面或附有黄色脓苔,脓水秽臭难闻;病久溃疡边缘变厚高起,四周皮色黯黑,漫肿或伴有湿疹。中医称“臁疮”、“裤口毒”、“裙边疮”、“顽疮”,俗称“老烂脚”。下肢静脉曲张由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浅静脉、深静脉、深浅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以及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肥胖、腹腔肿瘤等引起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浅静脉内压力持久升高所致。下肢静脉瓣膜就像一个单向阀门,正常状态下,它只允许血液从远端流向近端,严防倒流,如果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受损了,它就会出现松弛、伸长、下垂或关闭不全等现象,使原本单向开放的功能不能完成,血液出现倒流,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血液淤积,浅静脉扩张迂曲。下肢静脉曲张早期仅为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后期出现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小腿皮肤湿疹和溃疡、反复发作性血栓性静脉炎、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并发症。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形成的机理,目前认为是下肢静脉瓣膜损害后出现下肢静脉高压,继而使皮下毛细血管周围的纤维蛋白沉积,形成氧和其它营养物质的弥散屏障,这是静脉性溃疡的主要病理基础;同时血液纤溶活性降低也使得清除纤维蛋白的能力减退,在二者共同作用下,皮肤营养状况不断恶化,最终形成溃疡。也把这种溃疡称为静脉瘀滞性溃疡。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一旦发生,病程漫长,溃疡经久难以收口,且愈合后极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医疗负担重,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或需要“截肢”,临床治疗比较棘手。本病的养生防护十分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顺时养生春季踏青游玩劳累而引起加重避免劳累,久站久行,多抬高患肢,外出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缠缚夏季天气炎热,潮湿,细菌容易滋生保持局部疮面及疮周皮肤清洁,避免生水触碰伤口,饮食忌辛辣发物秋季秋季气候干燥,皮肤容易干燥皲裂瘙痒搔抓形成疮面避免热水刺激及搔抓皮肤,使用润肤乳、尿素软膏外涂润肤止痒冬季衣物、鞋子容易摩擦致皮损注意衣物、鞋子的柔软、舒适,弹力绷带、弹力袜保护下肢,避免外伤(二)饮食忌宜1.下肢溃疡急性炎症期,疮面色暗,坏死腐肉组织较多,脓水淋漓,疮周红肿焮热,疼痛明显,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海鲜发物,如辣椒、大蒜、大葱、韭菜、洋葱、笋、莴苣、鸡肉、鹅肉、羊肉、狗肉、牛肉、虾、蟹、鱼、酒类等,桂圆、荔枝、火龙果、芒果、桔子等热性水果亦应忌食。2.下肢溃疡生肌收口期,溃疡腐肉脱落,脓水减少,肉色灰白、淡红、暗红不等,疮周红肿消退,遗有色素沉着、黑褐、粗糙,饮食上宜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蛋、牛肉、大豆以及豆制品等。充足的蛋白质可以维持体内所有物质的平衡,增强免疫力,保护细胞,还可以乳化脂肪,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溃疡疮面愈合。同时宜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改善组织的氧化作用,增加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新鲜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可以通过降低血凝倾向,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疮面愈合。3.患者宜多吃含维生素E的食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腿部的沉重感。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有:洋白菜、菠菜、甘蓝、麦芽、坚果类、大豆、全麦、粗粮、蛋等。(三)情绪调节本病是慢性病,由于下溃疡长期不愈,愈合后又极易复发,严重的可发生癌变,有截肢可能,病痛的折磨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患者极易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对本病的治疗失去信心,不愿意配合医生进行积极的正规治疗,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因此要与患者进行交流,进行情绪调节、疏导,告诉患者已经得病,应既来之则安之,对疾病不要担忧、恐惧,精神上不要紧张,保持心情愉快,正确的面对现实,树立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这样疾病才能尽快恢复。同时家庭的关怀、体贴和精神鼓励对患者的情绪稳定也很重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四)起居劳逸1.应养成每日穿弹性袜运动腿部一小时之习惯,如散步、快走、骑脚踏车、跑步或跑步机等。2.避免长期站或坐,应常让脚做抬高、放下运动,或可能的话小走一番。3.应养成一日数次躺下将腿抬高高过心脏的姿势,并维持膝盖弯曲,如此可促进腿部静脉循环。4.保持正常体重不能超重,因过重会使腿部静脉负担增加。5.避免提超过10kg之重物。6.每晚自我检查小腿是否有肿胀情形。7.每晚睡时,将腿垫高约15cm,并保持最舒适之姿势即可,千万不要因此而让腿部僵直,适得其反。(五)对症调护1.下肢溃疡急性炎症期,疮面脓水淋漓,疮周红肿疼痛:饮食上清淡,忌辛辣刺激海鲜发物;可选用四妙丸等清热利湿中成药口服;外用清热利湿收敛中药如黄连、黄柏、白头翁、金银花、马齿苋、石榴皮等水煎湿敷,用6~8层纱布浸湿中药药液,以不滴水为度贴敷患处,每隔数分钟取下重复浸湿药液,继续敷贴,或将药液频频滴于纱布上,使疮面保持一定的湿度;亦可用上述中药药液足浴,每日次,每次30分钟;可外敷金黄散、金黄膏、大黄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2.下肢溃疡疮面肉色灰白、淡红:饮食上多食富含营养的食物;可用益气活血生肌中药如生黄芪、黄精、当归、丹参、红花、乳香、没药等水煎湿敷或足浴;亦可用艾条艾灸疮面,以热为度,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3.疮周皮炎湿疹糜烂瘙痒:饮食上忌海鲜发物,可用清热利湿止痒中药如黄连、黄柏、马齿苋、明矾、五倍子、苦参、蛇床子等湿敷或足浴,或用中成药三黄洗剂涂擦或湿敷。4.疮周皮肤色素沉着瘀黑疼痛:可选用血府逐瘀口服液、脉血康胶囊等活血通络中成药口服,外敷冲和膏、三七粉活血止痛。5.疮周皮肤干燥脱屑、苔藓样变:每天用温水泡洗患肢1-2次,不可用热水刺激或使用刺激性洗澡用品,避免搔抓,擦干后涂抹护肤油、尿素软膏、白玉膏润肤止痒,或涂无极膏、艾洛松、宝龙康止痒。(六)食疗1.荠菜车前红花汤[原料]:荠菜根50g,车前草50g,红花10g[制法]:同煎30分钟,取汁调味服食。[功效]:清热、利湿、活血,适用于臁疮早期。2.红花碧玉汤[原料]:红花5g,川芎5g,莴苣200g[制法]:川芎加水煮沸10分钟取汁,加红花后再煮10分钟,莴苣削皮切片加入,沸腾起锅,滴人麻油、醋等调味即可。[功效]: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疼痛明显者。3.川芎黄芪粥[原料]:川芎6g,黄芪15g,糯米50g[制法]:川芎、黄芪同煮30分钟取汁,加糯米煮粥。[功效]: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适用于疮面紫暗,周围皮肤紫黑发硬者。4.归芪豆浆粥[原料]:当归30g,黄芪30g,豆浆l000毫升,粳米90。[制法]:当归、黄芪浓煎取汁,与豆浆、粳米加水同煮,熟后加白糖适量食用。[功效]:益气养血活血,适用于臁疮经久不愈,气血两虚者。
糖尿病性足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常见而又严重的慢性、进行性的并发症之一,是肢体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下肢缺血、缺氧、甚至坏疽、感染等病变,而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临床以下肢麻木、刺痛、发凉、间隙性跛行,继而出现溃疡、坏疽为特征,常导致患者截肢而致残性,中医称“脱疽”。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0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达到2.46亿人,预计到2025年,该数字将增长到3.80亿。国外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在其病程中会发生足溃疡。糖尿病是许多国家截肢的首位原因。非创伤性截肢患者中,大约50%以上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其中85%是由足溃疡所引起的。在一些特殊人群和地区,截肢率更高。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糖尿病性足病因其截肢率高,愈合速度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正确的养生方法,防微杜渐,对于极防治糖尿病足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足部护理糖尿病性足病的发生往往是一系列危险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例如周围神经病变导致下肢感觉减退或消失,有的患者鞋内有异物或穿鞋过于紧,足部的皮肤受压而破损,形成溃疡。血液循环不良又导致溃疡难以愈合并容易发生感染,最终导致溃疡感染加重,难以愈合,只能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注意足部护理。1.仔细检查双足:每天一次在明亮处彻底地检查双足,或者让家人帮助检查,要注意趾间和足掌部,是否有裂痕、抓伤、水疱、红肿、鸡眼、胼胝等,切勿自己用小刀、锉子或腐蚀药去除硬斑、鸡眼和胼胝。即使是很小的伤口,也应及早就医。2.保持柔软的皮肤:可以使用一些润肤膏来保持脚部皮肤,防止干燥。3.选择合适的鞋子:穿鞋时应看重舒适程度,选择脚跟稳固、鞋头宽阔的款式;避免穿着人造革材质、鞋头过尖或过紧的鞋;应选择真皮或棉质透气性好的鞋;有条件可以穿用糖尿病专用保护鞋。不要长时间穿新鞋,尽量勤换鞋款,避免脚部同一位置长期承受压力,预防起泡或淤伤。4.足部清洗:每天用温水和肥皂清洁双脚,然后用柔软的干毛巾擦拭干净,特别注意脚趾间是否擦干。洗脚前先用手试水温,水温要40摄氏度以下,以免烫伤,不要长时间将双脚浸泡在水中,可以用中药活血通络药物煎剂浸泡10分钟,有助于足部血管和神经功能的恢复。5.注意足部的保暖:选择天然材质柔软的袜子,如棉质或羊毛袜子,避免穿过紧的尼龙丝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同时袜子应每天更换。6.避免外伤:修剪脚趾甲时应用指甲刀横向直剪,切勿将脚趾甲剪得太短,也不要深入剪至弯角位置,以免损伤皮肤不;要用热水瓶、热垫或电热产品温暖双脚,以免感觉迟钝而烫伤;不要赤脚走路,在室内或地毯上走路也应该穿拖鞋。7.足部按摩: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10min,动作轻柔,应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有利于循环流畅。(二)运动宜忌糖尿病性足病有两种情况:一是足部虽然没有开放性病变,但存在有发生病变的危险因素(通常称为危险足);二是有开放性病变(溃疡、感染、坏疽)的足。没有开放性病变的糖尿病性足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运动以不疲劳为度,可根据病情选择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游泳、交谊舞等,尤其是太极拳,具有轻松、自然、舒展、柔和的特点。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对足的保护与护理。要选择合适的鞋,绝不能赤足或穿凉鞋运动;每次运动前要注意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鞋内有无破损(不能穿有破损的鞋或经过修理的鞋);运动后要仔细检查足部有无红肿或受压的痕迹(如果有说明鞋不合适),一旦发现有皮肤破溃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足畸形或足肿胀的患者以散步为宜,不宜做较剧烈的运动。如果运动后出现下肢疼痛,提示血管病变较重,此时应到医院就诊,病人不要再坚持运动。有开放性病变的足部原则上是不适合运动疗法的,因为负重受压可使足的病变进一步加重。但如果有慢性溃疡而且没有感染,在使用特殊的鞋或鞋垫以保证溃疡处不受到压迫的情况下也可适当运动。(三)饮食宜忌1.局部缺血期及营养障碍期,患肢发凉、怕冷、疼痛,肢端皮肤暗红或青紫,肢端有紫斑,可适当选食牛肉、羊肉、狗肉、鸡肉、桂圆、韭菜、大蒜、大葱等温补脾肾的食物,有助于温通经脉,温养肌肉。2.急性感染期,局部破溃湿烂,坏死腐肉组织较多,脓水淋漓,气味腥秽恶臭,疮周红肿焮热,疼痛剧烈,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海鲜发物,如辣椒、大蒜、大葱、韭菜、洋葱、笋、莴苣、鸡肉、鹅肉、羊肉、狗肉、牛肉、虾、蟹、鱼、酒类等,桂圆、荔枝、火龙果、芒果、桔子等热性水果亦应忌食。3.修复愈合期,局部疮面腐肉已尽,肉色暗淡不鲜,脓液清稀,疮面上皮生长缓慢,经久不敛,饮食上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牛肉、鸡蛋、牛奶、大豆以及豆制品等。充足的蛋白质可以维持体内所有物质的平衡,增强免疫力,保护细胞,还可以乳化脂肪,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疮面愈合。4.严格控制血糖,不吃最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多吃低糖食物,如谷类、南瓜、冬瓜、青菜、青椒、茄子、西葫芦、韭菜、大白菜。在水果的选择方面,应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较慢的水果,如青梅、橙子、柠檬、葡萄、猕猴桃、草莓等,糖尿病人可以选用。5.选用植物油作为烹调用油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因其中含有较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它是必需脂肪酸,在体内能帮助胆固醇的运转,不使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所以这对防治糖尿病周围血管硬化性闭塞有积极的作用。不宜吃猪油、牛油、羊油、黄油、奶油、肥肉以及胆固醇含量丰富的食物,一般认为胆固醇的摄入量以每天在300毫克以下为宜。6.禁止饮酒,严格禁烟酒。(四)对症调护1.足部皮肤干燥皲裂:每天用温水清洁双足,然后用柔软的干毛巾擦拭干净,涂抹护肤油、尿素软膏、白玉膏润肤。2. 足部皮肤麻木、刺痛、烧灼痛:饮食中注意供给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另一方面每日口服复合维生素B以防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下肢发凉、疼痛:注意患肢保暖;可选食牛肉、羊肉、狗肉、韭菜、大蒜、大葱等温补脾肾的食物;可选用脉血康胶囊、血府逐瘀口服液等中成药以活血通络止痛;外敷冲和膏活血止痛,疏风祛寒;或用毛冬青100g,水煎,待温后,浸泡患肢,每天1次;也可选用当归15g,红花15g,桂枝15g,桑枝30g,威灵仙15g,苏木30g,水煎熏洗,每天1次;或用附子、干姜、吴茱萸等分研粉,密调,敷于患肢涌泉穴;或针灸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太溪等穴。4.急性感染期,局部坏死腐肉组织较多,脓水淋漓,疮周红肿疼痛,渗出糜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海鲜发物;外用土茯苓30g,马齿苋30g,苦参30g,明矾30g,黄连15g,蚤休30g等煎汤待温浸泡患足30分钟,或用6~8层纱布浸湿中药药液,以不滴水为度贴敷患处,每隔数分钟取下重复浸湿药液,继续敷贴,或将药液频频滴于纱布上,使疮面保持一定的湿度。(五)食疗1、山楂玫瑰花茶[原料]:山楂15g,玫瑰花5g[制法]:山楂加水300ml,煮沸10分钟后加入玫瑰花即可。[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消脂,适用于脱疽早期。2、红花羊肉汤[原料]:红花10g,羊肉250g[制法]:羊肉油锅爆炒,加姜、蒜、料酒,翻炒后加水500ml煮沸,加入红花小火炖30分钟即可。[功效]:温补脾肾,活血止痛,适用于下肢怕冷、疼痛者。3、归芪白鸽汤[原料]:当归15g,黄芪30g,白鸽1只[制法]: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2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功效]:益气养血活血,适用于脱疽疮面久不收口,气血亏虚者。
慢性皮肤溃疡是是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创面修复是临床的一大难题。我们运用中医药内外合治慢性皮肤溃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兹择典型病案5例,报道如下。1. 病案分析病案1。化疗药物外渗后溃疡。患者陈某,男,68岁,主诉:左手背化疗后溃破不愈45天。患者2001年12月因左侧扁桃体肿瘤,于当地医院行化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2002年7月静滴化疗药物时,药物渗漏至左手背皮下,局部肿胀明显,3天后肿胀处出现水疱并化脓,自行挑破水疱后见少量黄白色稠厚脓液,其后溃口经久不愈,且渐扩大,由门诊于2002年8月19日收入病房。入院时患者左手背溃口疼痛,夜间尤甚,身热平,纳寐可,二便调,夜寐欠安。检查:左手背肿胀明显,肤色暗红,手背正中见一约3cm×4cm疮面,疮口周边为淡黄色筋膜,中央为暗黑色坏死组织;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辅助检查:脓液细菌培养示荧光假单胞菌生长。辨为正虚邪恋。治拟益气健脾,化瘀通络,托毒消肿。处方:生黄芪30g、太子参12g、苍白术(各)12 g、茯苓9g、姜半夏12g、陈皮9g、黄连9g、蒲公英12g、莪术12g、皂角刺12 g、忍冬藤30 g、蜈蚣2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桑枝9g、山楂12g、红枣10g。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中药制剂,并修除坏死组织,创面予八二丹、九一丹、红油膏厚贴拔毒袪腐,待坏死组织软化后行“蚕食”疗法清创。经治3周,局部疮面中央脓腐已尽,白色肌腱外露,并见鲜红色肉芽生长,疮口边缘脓腐仍有,分泌物较多,疮周肤色瘀暗。前方加水蛭9g、桃仁12g续服,疮面中央予外用生肌散、冲和膏外用,康复新湿敷,疮口边缘外撒九一丹。又5周,疮面縮小,大小约3cm×3cm,疮口边缘脓腐已尽,上皮爬生明显,疮面中央裸露的肌腱已被完全覆盖,肉芽生长良好,疮周瘀暗。前方续服,予生肌散、复黄生肌愈创油、冲和膏外用。前后共住院122天,疮面愈合出院。病案2。毒蛇咬伤后溃疡。患者杜某,男性,58岁,主诉:左手示指毒蛇咬伤后疮面不敛1月。患者于2002年10月4日晚不慎被眼镜蛇咬伤左手示指,急往我院就诊,时见左示指中节青紫肿胀,局部水疱形成,左手示指、左前臂明显肿胀,治疗予抗蛇毒血清、激素静滴,中药外敷内服等处理,经治患者左臂肿胀明显消退,然左手示指中节瘀紫,因未坚持治疗,继续从事工作,而见局部肿胀扩大,渗液,于2002年10月29日收入病房。入院时患者左示指肿胀不适,活动不利。检查:左食指肿胀明显,肤色微红,肤温不高,尺侧可见一2cm×6cm的疮面,上有黄褐色痂盖附着,疮面较干燥,挤压痂盖可见少量淡黄色脓水渗出,压痛不甚,手指屈伸不利,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弦细。辅助检查:X线摄片提示左食指中节骨质吸收。脓液细菌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辨为余毒未尽,脉络阻塞。治宜益气养阴、和营清热托毒。处方:生黄芪30g、太子参12g、白术9g、茯苓12g、姜半夏12g、薏苡仁12g、生地20g、当归12g、赤芍15g 、丹参30g、桃仁12g、制大黄9g、皂角刺12g、水蛭9g、蜈蚣2g 、白芷12g、七叶一枝花30g、白花蛇舌草30g、丝瓜络12g、桑枝12g、补骨脂15g、生甘草9g。予九一丹外用、金黄膏厚贴以煨脓。经治6天,疮痂渐脱,可见淡黄色筋膜组织,疮面渗出明显,予“蚕食疗法”逐步清除坏死组织,续予九一丹、金黄膏外用;又7天,创面脓腐已尽,肉芽组织色鲜红,疮周上皮爬生缓慢,予复黄油、生肌散外用,红油膏薄贴;再 11天,疮面明显缩小,约1cm×0.5cm大小而出院。随访2周疮面愈合,食指屈伸欠利。病案3。烧伤后瘢痕上溃疡。陈某,女性,65 岁。主诉:双下肢烧伤后破溃不敛3年余。于1999年5月12日不慎被汽油烧伤,烧伤面积20%(其中Ⅲо2%,Ⅱо5%,余为Ⅰо),在外院住院治疗10个月,除左小腿下方近踝处未愈合外,其余皆结痂,故出院自行换药,后该疮面也渐结痂。约半年后患者左小腿原烧伤面出现多处渗出,之后右小腿也出现破溃渗出。双下肢破溃疮面逐渐增多。曾先后辗转多家市级医院治疗,创面始终不愈,期间行植皮手术两次,移植皮瓣亦见溃烂坏死,创面仍未能愈合,于2002年11月19日入院。入院时双下肢胀痛,时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7.6℃-38℃之间。检查:双下肢皮色广泛瘀暗,左小腿后方见九处疮面,上方三处大小约4 cm×4cm,上方见绿色脓腐组织,下方五处大小约3cm×3cm,疮面位于陈旧疤痕上方,见一定量渗出,最下方近左足背处见一1 cm×1cm大小疮面,内见黄色脓腐苔,较干燥;左大腿后方见一3cm ×3cm疮面,疮内肉色鲜红,渗出不多;右小腿后方见一3×3cm大小疮面,疮面色红,少量渗出。舌质红,苔薄白腻,脉细。辅助检查:左小腿疮面脓液细菌培养示:绿脓杆菌生长(+++)。辨为气虚血瘀。治宜益气化瘀,健脾利湿。处方:生黄芪30g、太子参12g、白术9g、茯苓12g、当归15 g、丹参30 g、川芎9g、川牛膝12g、薏苡仁12g、忍冬藤30g、丝瓜络12g、水蛭9g、桃仁12g、皂角刺12g、鹿含草30 g、全栝楼(打)30g、枳实20g、火麻仁15g、肉苁蓉12g、生甘草6g。静脉滴注莲必治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中药制剂。并根据创面情况辨证选药,外用八二丹、九一丹,红油膏于左小腿部,外用生肌散,红油膏于右小腿其左大腿部,并配合缠缚疗法,3天后体温消失,脓液细菌培养结果提示绿脓杆菌(-)。又3周后,双下肢胀痛减轻,创面面积明显减小,脓腐已尽,肉芽色仍偏暗,渗出稀薄,量多,血液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2000×109/l,原方加黄精12 g、鹿角片(先煎)6g、龟板(先煎)6g、鸡血藤30g。予生肌散,复黄油、白玉膏外用。后疮面日渐缩小,又2周,患者左大腿,右小腿及左前臂疮面基本愈合,左小腿处皮肤色暗,疤痕疙瘩明显,疮面融合为两处,一为5cm ×2cm,一为3cm×2cm。复2周,仅余左小腿一2cm×1.8cm疮面,余处疮面均已愈合。续用前方内外合治,所有创面均愈合而出院,共住院66天。病案4。神经营养性溃疡。患者蔡某,男性,47岁。主诉:左足底皮肤反复溃破4年,创面不敛1周。1982年患者腰部外伤中枢神经受损,双下肢感觉障碍。4年前左足外踝处磨出一水疱,破溃后愈合,后反复溃破。两年来左足底亦无明显原因反复溃破。1周前左足底再次溃破流脓,4天前左足外踝处亦破溃,两破溃处相通,伴发热,左腹股沟淋巴结肿痛。外院静脉滴注头孢拉定治疗后,体温平,左腹股沟淋巴结肿痛缓解,然局部创面未敛,流脓不尽,于2006年6月9日收入病房。入院时左足破溃处感觉障碍,身热平,纳可,夜寐欠安,小便调,大便2-3日一行。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濡。既往有尾骶部慢性骨髓炎史。检查:左足外踝处见一3.5cm×3cm疮面,左足底见一3cm×4.5cm疮面,两疮面相通,疮面内见黄白色脓腐组织及淡红色高突肉芽组织,未触及明显骨质,疮周暗红肿胀。辅助检查:白细胞数12.3×109/l,中性粒细胞70.4%,单核细胞4.9%。辨为湿热下注。治宜清热利湿、祛瘀通络。处方:苍白术(各)9 g、黄柏12 g、,薏苡仁12 g、萆薢15 g、当归12 g、赤芍15 g、丹参30 g、虎杖30 g 、白花蛇舌草30 g、皂角刺12 g、生黄芪15 g、牛膝12 g、威灵仙15 g、生甘草6 g。静滴清开灵、脉络宁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外用金黄膏、八二丹,红油膏纱条贯穿两疮面引流。10天后左足疮面大小约2cm×2cm,2cm×2cm,脓腐较少,肉色暗红。守原方内服,予九一丹、红油膏纱条、金黄膏外用。又2周,疮面大小约2cm×2cm,2cm×1.5cm,脓腐已尽,肉色暗红,新肌生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辨为气虚血瘀。治宜益气养荣,托里生肌。处方:生黄芪30g、党参12g、白术9g、茯苓12g、姜半夏12g、薏苡仁12g、当归12g、赤芍15g、川芎12g、丹参30g、水蛭9g、桃仁12g、牛膝12g、威灵仙15g、大枣10g。并予生肌散、白玉膏外用。再4周,疮面愈合出院,共住院52天。病案5。糖尿病性溃疡。患者萧某,女性,69岁。主诉右下肢红肿热痛,溃破不敛6月。患者有足癣史5年。丹毒病史3年,平素时有发作,右下肢为甚,大多自行服用“头孢类抗菌素”,病情反复。2002年6月以来患者右下肢红肿热痛持续不退,局部出现一3cm×3cm大小的溃破疮面,往本市多家医院求医,经中西医多种治疗,疮面不敛反而日渐扩大,脓腐增多。于2002年11月21日收入病房。入院时患者午后低热,疮面未敛,疼痛剧烈,口渴引饮,纳食不馨,大便秘结,夜寐不安且不能平卧。查体:体温T 36.7℃,气促,不能平卧,二肺呼吸音低,心影扩大,HR 96次/分,心尖区及SM吹风样杂音。双下肢肿胀,以右下肢尤为明显,右下肢中下段大片皮肤掀红灼热,触痛明显,近踝部可见一破溃疮面,环绕小腿1周,约40 cm×10cm,疮内见大量黄色粘稠脓腐,味秽臭,右足背外侧缘见一破溃疮面,大小约3 cm×4 cm,疮面较干燥,疮内见黄褐色脓腐组织,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细。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数14.2×109/L,中性粒细胞 93.1%,单核细胞4.9%;血糖18.6mmol/L;血CO2-CP15.5mmol/L;Cr182.8umol/L,Bun 26.29mmol/L;脓液细菌培养提示绿脓杆菌生长。胸片示心影明显扩大,两肺纹理增深。诊断为右下肢慢性溃疡,糖尿病2型,冠心病、心衰,心功能4级,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入院后在用诺和林R控制血糖,凯复定控制感染,氨力农、多巴酚丁胺控制心衰等基础上,内服凉血清热、解毒利湿中药,处方:生地30g、赤芍12g、丹皮9g、苍白术(各)9g、黄柏12g、生薏苡仁12g、土茯苓30g、萆薢12g、虎杖15g、牛膝12g、川黄连9g、忍冬藤30g、马鞭草12g、鹿含草30g、水蛭9g、皂角刺12g、炒谷麦芽30g(各)、火麻仁12。静脉滴注莲必治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中药制剂,予八二丹、红油膏外用。3天后,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数 10×109/L,中性粒细胞 85.9%,单核细胞 4.9%,血糖10.6mmol/L,CO2-CP 22.1mmol/L,予诺和灵30R控制血糖。又7天(12月2日),诸症改善,已能平卧,双下肢肿胀明显消退,疮面脓腐大部分脱落,舌苔薄白,质红,脉弦细。脓液培养示无细菌生长,停用氨力农、多巴酚丁胺, 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中药予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方内服。处方:生黄芪30g、太子参12g、苍白术(各)9g、茯苓12g、生薏苡仁12g、生地12g、天花粉12g、黄精12、赤芍12g、丹参30g、黄柏9g、牛膝12g、玉米须30g、皂角刺12g、鹿含草30g、生甘草6g。外用红油膏、九一丹、生肌散。再1周后(12月9日),停用抗生素。复1周(12月16日),右下肢疼痛轻微,偶有胸闷心悸,疮面肉色鲜红,触痛(-),前方去皂角刺,加水蛭9g、桂枝6g、枳实9g,外用生肌散、复黄生肌愈创油、白玉膏。以后渐减清热利湿之品,渐加山药15g、熟地12g、当归15g等。至2003年2月15日,疮面愈合出院,血糖6.2 mmol/L,血常规:血白细胞数5.8×109/L, 中性粒细胞67.5%,单核细胞 21.4%,尿糖(-),共住院86天。2. 讨论 慢性皮肤溃疡,如糖尿病、动脉供血不足、静脉回流不畅、压迫性、放射性、外伤性等引起的皮肤溃疡, 是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学治疗多集中在防止创面感染和对创面进行保护,如抗感染、外科清创术、植皮术、多种敷料和创面覆盖物、维生素类和锌制剂等治疗或用外用生长因子以调控创面愈合,有一定疗效。中医学认为,慢性皮肤溃疡,临床多见创面难敛难收,加之多经过反复清疮,多种药物浸润等治疗。故正气虚损、脉络瘀阻,无力托毒外泄,使邪无出路,湿热毒邪蕴结为发病主要关键因素。治疗当针对上述基本病机,制定相应的“补”、“通” 、“清”治疗原则,在多年临床观察中发现其能明显促进与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在上述5则病案中,均为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困难。然这5例患者又有各自的特点,虽然均采用了祛腐、化瘀、生肌的外治诸法以及补益、通络、清解的内治大法,并多用生黄芪、皂角刺扶正托毒中药,促使毒邪移深就浅,透脓达邪外出;桃仁、水蛭化瘀通络,能搜剔络脉之瘀浊,使络脉通达,瘀浊俱化,大剂量的黄芪与化瘀通络之品相伍,寓化瘀于补气之中,但具体的治疗方法却有所差异。病案1、2中,患者创面均呈干性坏疽溃疡,导致药物难以到达靶组织,疮面修复难以进行。因此,先用金黄膏、红油膏等油膏厚贴以煨脓,使坏死组织软化,再行“蚕食疗法” 逐步分批清除变性坏死组织,并用八二丹、九一丹拔毒提脓祛腐,待腐脱新生时,则以用生肌散、红油膏、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纱布、康复新溶液等保持创面湿润,促使其敛创收口。然病例1为化疗药物外渗后形成溃疡,病程长,化瘀通络还选用破血逐瘀的莪术、虫类搜剔的蜈蚣,并伍用清热解毒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等;病例2为眼镜蛇咬伤后形成溃疡,眼镜蛇的蛇毒为风火毒,风毒易传里化火,火毒炽盛易生风,风火相煽,则邪毒鸱张。治疗选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化痰之品,如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丝瓜络、桑枝、白芷等,注重蜈蚣、水蛭等虫类药物的运用,因其走窜搜剔通络驱风,且有“以毒攻毒”作用。病例3中,患者为烧伤后瘢痕上形成溃疡,络脉瘀阻较甚,除应用黄芪、桃仁、水蛭外,又选用忍冬藤、丝瓜络、鸡血藤等藤类通经入络之品;病久,气血不足,络道亏虚,当补益气血,多用龟板、鹿角等血肉有情之物填补络道,助养新肌生长。病例4中,为神经营养性溃疡,气血不足、脉络瘀阻为基本病机,以益气化瘀贯穿始终,然早期注重清热利湿解毒,后期注重健脾益气血,以助养新肌生长。病例5中,为糖尿病性溃疡,创面巨大,病情重,并发症多,早期着重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治疗,在全身状况控制稳定后,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大法,分期辨证论治,获得成功。此5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均在中医全身分期辨证论治调节整体同时,注重并细化创面的局部辨证,分阶段综合有序联合应用祛腐、化瘀、生肌外治诸法,如贴敷、蚕食、湿敷、垫棉、缠敷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甲状腺腺瘤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病因目前还没有完全清楚,可能与长期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有关。此症属中医“肉瘿”的范畴,中医认为多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气犯脾,则脾失健运、内生痰浊,使气、痰、瘀凝滞结聚,形成肿快。 肿块为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柔软,无压痛,能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由于肿块生长缓慢,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少数人有痰多、喉中梗阻不适、胀满感。肿物逐渐增大后,患者可感到憋气或有压迫感,尤其是低头或仰头时,上述不适更明显。 对甲状腺腺瘤,西医手术治疗效果不错,只是多发性者手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复发的原因至今不明,可能与慢性促甲状腺素的刺激、甲状腺放射及缺碘、摄入生甲状腺肿物质等有关。而中医内外结合治疗甲状腺腺瘤,虽然起效较慢,却效果肯定、复发率低,还可使甲状腺多发性腺瘤患者免受数次挨刀之苦。 一般地说,中医内外结合治疗以内服为主,内服以汤药疗效为好,因为可以根据辨证分型进行个性化的加减用药。常用柴胡、香附、陈皮等疏肝理气,生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等益气健脾,海藻、海浮石、昆布、牡蛎、全瓜蒌、姜半夏、白芥子、贝母等化痰软坚,三棱、莪术、石见穿、桃仁、丹参等活血化瘀,肿块较硬、经久不消的,可用蜈蚣、僵蚕等虫类搜索之品,及生南星、蛇六谷等解毒散结之品。 外治法,即外敷膏药,一般是成药,主要药物也是从以上这些药物中筛选的,用橡皮膏固定在患处,起到温经活血、散寒化痰的作用。治疗期间最好整天持续外敷膏药,睡觉亦用,每天换药一次,洗澡时可以先揭下,洗完澡后继续敷。如果为了不影响美观,夏季穿不了高领衣服时,也可白天不用仅晚上用。 中医内外结合法治疗甲状腺腺瘤,无论对初发者还是复发者都有较好疗效。一般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可根据B超检查结果,结合医生手感检查及自我感觉(如颈部作胀感、咽喉梗阻感的改善程度等)评判疗效。大多数患者肿块可明显缩小,有45%左右的患者肿块可完全消除。但是,对甲状腺腺瘤囊性变者,疗效要相对差些。 如果在应用中医药治疗3~6个月后肿块无明显缩小,或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肿块短期迅速增大,或质地坚硬、怀疑是恶性者,应考虑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丹毒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多发生于颜面部或下肢,多有皮肤、粘膜破损或足癣等病史。病起突然,恶寒高热,局部皮肤忽然红赤灼热,色如丹涂脂染,肿胀疼痛,迅速扩大,边界清楚,红肿处可伴发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患处附近淋巴结可发生肿大疼痛为特征。丹毒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学多用抗生素治疗,对初发丹毒有较好疗效,对复发性丹毒则疗效欠佳。 发于下肢部位的丹毒,俗称“流火”,易反复发作,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演变成象皮腿,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具有近五十年治疗丹毒的历史,在临床中已经治愈了大量丹毒患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下肢丹毒的发病与血热火毒、湿热郁于肌肤,或皮肤粘膜破损,毒邪乘虚而入,以致气血凝滞所致。以凉血清热解毒、利湿和营活血为治疗大法,内外合治,取得显著疗效。一、 内治1. 湿热毒蕴证:以局部皮肤鲜红肿胀,灼热疼痛为主,伴恶寒高热, 头痛骨楚、胃纳不香,口干且苦,便秘溲赤。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洪数。治宜凉血清热,利湿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四妙丸、萆薢渗湿汤等加减。2. 湿热瘀阻证:多经过抗生素治疗。以局部皮肤暗红肿胀,作热疼痛为主,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消肿。方用四妙丸、萆薢渗湿汤等加减。3. 气虚血瘀证:丹毒反复发作,形成大脚风(象皮腿)。下肢肿胀明显,朝消暮肿,后期皮肤粗糙,韧性如象皮,舌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治宜益气活血,通络消肿。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二、 外治1. 外敷法:急性期可用金黄膏外敷,慢性期可用冲和膏外敷。2. 砭镰法:患部消毒后,用七星针或三棱针叩刺患部皮肤,放血泄毒,亦可配合拔火罐。3. 坏疽性丹毒,可在坏死部分作小切口引流,外掺九一丹,敷红油膏。4. 象皮腿者,可用热烘疗法,有一定疗效。三、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不同阶段选用清开灵、莲必治、脉络宁、黄芪、丹参注射液等中药制剂静脉滴注。四、 预防及调护1. 卧床休息,充分饮水,床边隔离,抬高患肢30℃~40℃。2.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鱼腥、肥腻、发物等。3. 有皮肤破损者,应及时治疗,避免感染。4. 脚癣患者必须彻底治疗,以减少复发。5. 已形成象皮腿者,每天在起床时可用绷带缠缚,宽紧适度;亦可用医用弹力护套绷缚。6. 本病多在多走、多站及劳累后复发,应尽量避免.
乳腺癌术后防治复发转移的中医治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阙华 发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列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被寓为女性“第一杀手”。每一位乳腺癌病人经治疗后,最害怕发生的事情,就是复发转移,复发转移是远期生存率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关键的因素。那么,如何防止或阻断复发转移?1.术后适时放疗、化疗 手术只能切除肿瘤,放疗、化疗可一步清扫残余的癌细胞。一般应根据手术方式、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组织受体状况等合理选择应用。2.及早服用中药 乳腺癌是全身疾病的局部反应,手术、放疗主要解决局部问题,化疗则敌我不分,杀伤癌细胞同时,也杀伤人体正常细胞,损害机体免疫功能,内分泌治疗长期应用毒副作用大。乳腺癌手术后的中医药调治很重要,中医药治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与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结合,能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功能,平衡机体的阴阳盛衰,达到增强体质,改善症状,促进康复,为手术、放疗、化疗创造有利条件,消除它们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加强治疗效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预防术后扩散和转移;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命质量。因此必须及早服用中药,在手术后一周即可服用。3.坚持治疗 研究表明,乳腺癌癌细胞的增殖周期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一个癌细胞必须经过30次的反复倍增,历时2∽17年才能长成直径1厘米的肿块。因此,乳腺癌的治愈药经过长期观察才能肯定。在术后3年内,扶正中药与祛邪抗癌中药并重,以清除残存癌细胞,减少复发转移机会;术后3∽5年,以扶正中药为主,逐步减少抗癌解毒药物;术后5年后,主要应扶正固本,培补元气,从而提高了生命质量。延长了生存期。扶正注重健脾补肾,药用生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当归、生熟地、灵芝、枸杞子、百合、石斛、天冬、沙参、黄精、仙灵脾、补骨脂、鹿角片、龟板、鳖甲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祛邪主要有清热解毒的蜀羊泉、半枝莲、七叶一枝花、龙葵等;化痰散结的山慈菇、海藻、全瓜篓、牡蛎、薏苡仁等;理气活血的八月札、延胡索、莪术、石见穿等;以毒攻毒的生南星、蛇六谷、蜂房、蜈蚣、天龙、全蝎等。 一般在术后5年以后,可服用中成药治疗,如至灵胶囊、六味地黄丸、归芪冲剂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随访,密切与医师配合,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4.注意身心呵护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癌症1/3可以须防。1/3可以治愈,1/3可以延长生命” 。乳腺癌是严重疾病、但绝不是不治之症。病人的亲属要对患者给予最大的体贴和爱护,让其分散注意力,把思想上存在的恐惧、苦闷或孤独说出来,从而消除恐癌心理,解除心理压力,保持轻松、稳定、乐观、欢快的情绪,提高病人生活的信心和乐趣。这样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5.合理饮食 忌食含激素的保健品及用激素喂养的家禽。避免食用霉变、腌制、熏烤、油炸食品,注意饮食合理化、多样化、营养化,以养正气。不要偏食,注意谷、果、肉、菜的搭配,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多吃新鲜绿色蔬菜和水果。多食有抗癌、防癌作用的果蔬,如大豆、胡萝卜、卷心菜、蘑菇、白菜、油菜、荠菜、芥菜、大头菜、大蒜、香菇、银耳以及山楂、无花果、甘蔗、荸荠、菱、猕猴桃、苹果、大枣、菠萝、柑橘、百合等。此外,可多食芝麻、南瓜子、西瓜子、花生、葡萄干等富合营养的干果类食品以及多进食豆制品及酸奶。6.经常性体育锻炼,劳逸结合 研究表明,长期体育锻炼,尤其是有氧体育锻炼使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危险性降低。因此,鼓励适当体育活动,但要体力允许,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如交谊舞、适当的气功疗法。7.慎用激素类药物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所要求,有的人经常服用含雌激素药物以防衰老,外擦含雌激素的护肤霜或在更年期服用雌激素药物减轻激素撤退症状等,相对增加了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危险性。我们原则是:能不用尽量不用;即使要用,应选最小剂量、最短疗程(当然应该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避孕,采用其他方法避孕。8.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不吸烟和远离吸烟环境;尽量不饮酒;少喝咖啡、茶、巧克力等;保持大便通畅,定时大便。9.减肥 营养过度、体重增加可增加乳腺癌复发转移危险性。因此必须尽量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高动物蛋白食品摄入,如肥猪肉、奶油、各种甜食等。10.定期随访 乳腺癌经第一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等)后,仍有极少数肿瘤细胞残存,它们是复发转移的根源,加之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精神、营养状况不良、劳累过度等,易使肿瘤死灰复燃。复发转移常出现在治疗后5年内,尤其是2—3年内,也可发生在5年之后,因而定期随访是终身性的。距离第一次治疗结束的时间越近,复诊间隔时间应越短。一般在术后2年内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以后3年每半年复查一次,以后每年1次。复查内容包括治疗局部、对侧乳房、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肺部、腹部,另外可到医院做血常规、肝功能、免疫功能、CEA、CA—125、CA—153、胸部X线、对侧乳房摄片、肝脏及盆腔B超等,对有转移癌可能的病人,要做骨、肝、脑、肺等扫描等。
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是妇女多发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社会环境及生活习惯等改变,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同时患有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者亦不少。如若以病视之,所患之病分属于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妇科疾病,其各个疾病有各自的起因、病机、症状、转归、预后,或给予多种治疗方法。然女性这三种疾患均系肝肾之经、冲任之脉,中医诊治上有共通之处。 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中医学“瘿肿”范畴。瘿疾位于颈前结喉两侧,颈前是任脉、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偱行的部位,故瘿疾的发生与任脉、肝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患者多因工作烦劳,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木郁克土,或饮食不当,偏嗜其味,导致脾土失运,水液运化失常,日久聚液成痰,痰凝气滞,痰瘀互结而成;或因先天不足,肾精不足,肝失所养,冲任失调,气血瘀滞,痰浊蕴阻,留滞于喉前所致。 乳腺增生病属“乳癖”范畴。乳房阳明胃经所司,乳头厥阴肝经所属,肝脉络于胸胁。“百病皆生于气”,肝主疏泄,现代妇女要承担家庭生活及工作两方面的压力,使人精神紧张,有所愿不得者,常积想在心,思虑忧郁伤肝,肝气郁结,木郁克土,脾气自虚,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水液运行失常,日久聚液为痰,痰阻气机,痰湿凝聚,久而成瘀。 子宫肌瘤属“妇人癥瘕”范畴。胞宫与乳房,犹如并蒂莲,冲任二脉同起胞中,任脉之气上布于膻中,冲脉之气散于胸中,共司乳房之生长、发育。而冲任二脉本于肝肾,肝肾精血充足,则冲任二脉充盛,乳房、胞宫得养。否则,肝肾精血不足,冲任失调,则气血瘀滞,痰瘀互结,而成乳癖、妇人癥瘕。 因此,瘿肿、乳癖、妇人癥瘕三病,虽病位在表,以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然病之本应是肝、脾、肾与冲任失调,故虽为三种疾病,但其病因病机类同,异病可同治,均应从肝、脾、肾三脏与冲任两脉入手。同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辨病论治,如伴有瘿肿的可加化瘀消肿之品,如当归、桃仁、山慈姑、海浮石、玄参、夏枯草等;伴有妇人癥瘕,可加理气活血、软坚散结之品,如金铃子、小茴香、当归尾、参三七、莪术、土茯苓等。如此,辨治恰当,常可取一箭双雕或一箭三雕之效。
龙华医院中医外科有数宝, 价廉简便外科病证疗效好;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金黄膏, 痈疖疔疮丹毒要靠它来消; 若是皮肤红肿作痒别气恼, 清热收湿止痒青黛膏来帮; 活血止痛消肿软坚冲和膏, 肿块半阴半阳之证它最妙; 最方便是祛腐生肌红油膏, 有脓没脓一切溃疡皆可用; 再有润肤生肌收敛白玉膏, 腐肉已尽溃疡不愈赶忙用; 还有一款生肌散可来护航, 慢性溃疡褥疮不敛它是王;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凉油, 水火烧伤红斑疼痛起效速。
“医生,我这两条腿的皮肤怎么越来越黑?还痒得很,一不小心就挠破了,破了就很难好,这都反反复复好几年了,我怎样才能不复发啊?” “医生,我小腿上的伤口没几天就烂得那么大了,好起来怎么这么慢啊?我不敢让伤口碰到水,这都一年多没有痛痛快快洗个澡了,小腿皮肤发黑粗糙,夏天裙子也不敢穿!” “医生,我脚上这个伤口虽然不大,但是它痛啊,痛得我晚上都睡不着,痛得我心脏病都快发了,吃了止痛片也没有用,太痛苦了,你帮我想想办法啊!” 这些患者的话在上海龙华医院外六科门诊或病房经常可以听到。也许,你会很奇怪,这些患者究竟是得了什么病,让他们如此痛苦?原来,他们都是得了同一个病——老烂脚。 那么,什么是“老烂脚”呢? “老烂脚”"是对下肢慢性溃疡的俗称。 它是指各种原因(静脉性、动脉性、感染性、糖尿病性、外伤性等)引起的下肢皮肤或深部组织缺损,经常规治疗1个月未愈,且没有愈合倾向者 。在年龄14岁~64岁人群中发病率,男性9.2%,女性6.6%。在所有原因所致的下肢慢性溃疡中,静脉曲张所导致的溃疡占比例最高,为70%以上。 “老烂脚”又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老烂脚”好发于中老年人,有长期站立工作史和静脉曲张病史多年。好发于小腿下1/3处,内侧多于外侧。病程久长,久不愈合,愈合后易复溃。初期患者仅有下肢毛细血管扩张,浅静脉显露迂曲,后期失代偿后患肢肿胀,早轻暮重,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改变,皮肤变薄,色素沉着、瘙痒、粗糙、硬化、苔藓样变,最后皮肤溃破不敛,脓水淋漓,同时可伴有浅静脉迂曲处硬结红肿,疼痛明显。“老烂脚”久不收口,溃疡可由浅入深从皮肤层烂到骨骼层,发生骨髓炎,良性溃疡在炎症反复刺激下,甚至会发生“癌变”,最终导致“截肢”。 既然“老烂脚”一旦发生难以收口,且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治疗费用大,有些溃疡甚至会发生“癌变”而需要“截肢”,治疗比较棘手。“上工治未病”,本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该如何做,才能让“老烂脚”不老烂呢?“ 治病求本”,预防“老烂脚”先要从预防下肢静脉曲张这个原发病着手,这包含无病防病,既病防重两方面。 1.避免久站久坐,若因工作关系无法避免,可穿弹力袜预防静脉曲张,或者经常踮脚,让脚后跟起、落活动,或不时下蹲,能使小腿肌肉收缩,避免小腿静脉内血液淤积。 2.站立或久坐工作者在休息时,建议平卧,抬高下肢高于心脏平面30厘米15分钟以上,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下肢静脉腔内压力。 3.保持正确的坐姿,不要翘二郎腿。坐位时一腿交叉压在另一条腿上,会延缓静脉内的回心血流,增加下肢静脉内压力。 4.避免穿高跟鞋,平跟鞋有助于预防静脉曲张。 5.适当体育锻炼,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而不增加下肢静脉内压力。每日坚持步行,每次15分钟,每日4次。 6.维持理想的体重,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超重会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负担,进一步加重下肢静脉壁的压力。 7. 避免提超过10kg之重物。 8.饮食清淡为佳,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一旦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失代偿,出现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瘙痒、干燥、苔藓样变等,可从以下几方面防护。 1.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瘀黑、疼痛:可选用迈之灵、消脱止或血府逐瘀口服液、脉血康胶囊等活血通络中成药口服,外敷冲和膏、玄明粉、三七粉活血消肿止痛。 2.下肢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苔藓样变:每天用温水泡洗患肢1-2次,不可用热水刺激或使用刺激性洗澡用品,避免搔抓,擦干后涂抹护肤油、尿素软膏、白玉膏润肤止痒,或涂无极膏、艾洛松、宝龙康止痒。 3.注意衣物、袜子、鞋子的柔软、舒适,用弹力绷带、弹力袜保护下肢,避免外伤。 接下来再介绍两款食疗食谱 1.荠菜车前红花汤 [原料]:荠菜根50g,车前草50g,红花10g [制法]:同煎30分钟,取汁调味服食。[功效]:清热、利湿、活血,适用于下肢红肿疼痛者。 2.川芎黄芪粥 [原料]:川芎6g,黄芪15g,糯米50g [制法]:川芎、黄芪同煮30分钟取汁,加糯米煮粥。 [功效]: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适用于下肢皮肤紫黑发硬疼痛者。 最后再提醒以下,一旦发生下肢溃疡,要及早至正规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