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疼痛或不适的人:该操可加强膝关节肌肉,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或不适感。预防膝关节疼痛的人:该操可加强膝关节肌肉,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对于预防膝关节疼痛有帮助。预防老年膝关节损伤的人:该操可以增强膝关节肌肉群,提高平衡能力和运动控制,有助于预防老年膝关节损伤。温和运动的人:该操相对温和,适合于不喜欢剧烈运动的人。想改善膝关节灵活性的人:该操可以帮助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范围,有助于改善关节的灵活性。1.静力绷腿:用力收缩大腿前面肌肉(即股四头肌)至感到发酸,髌骨移动为度,然后放松,每天300次左右。2.坐位抬腿:取坐位,将腿伸直,坚持3-5秒后放下,重复锻炼,每天300次左右。3.平卧抬腿:平躺在床上或地上,一腿伸直,另一侧膝关节屈曲,仲直腿勾脚使脚趾尽可能指向自己,用力收紧股四头肌使膝关节后方向下压,慢慢提高患肢约30cm。保持5秒慢慢地回到原来位置,左右腿交替重复20次,可在小腿部放书本、枕头之类的重物进行练习。4.坐位踩地:坐在椅子上,左右脚交替踩地,每次坚持5秒,重复20遍。5.内收外放:坐在椅子上,双手掌背相对放在两腿之间,双腿内收夹紧,双手外展,持续对抗10秒;再将双手掌心相对放在大腿外倒,双腿外展,双手内收持续对抗10秒,重复20遍。6.双足争力:坐位,双足跟交又,下腿向前伸,上腿下压,相互争力坚持10秒,双腿交替重复20遍7.空蹬自行车:仰卧位空蹬自行车50次。8.悬腿晃足:坐稍高凳,使足部离地,双腿做顺时针逆时针摇晃,小腿动作5分钟。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老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及增生性关节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余男性,好发于负重较大的膝关节或髋关节等部位。根据膝关节炎的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同,采用阶梯化治疗,其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修复性治疗以及手术重建治疗。基础治疗是所有骨关节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贯穿治疗整个过程,患者除了需对疾病本身认识外,还包括以下内容:运动治疗安全性较高,可以合理的增加膝关节肌肉或肌群锻炼,增加关节稳定性。推荐慢走、游泳、骑自行车、太极等运动,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少爬高楼,少登山等,推荐每周定期锻炼2—3次,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逐渐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在运动治疗期间疼痛加重,可首先考虑休息和冷敷,仍持续疼痛可局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近期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严重外周血管疾病和未控制的血糖异常不适合运动。合理饮食:适用牛奶、豆制品、鸡蛋、鱼虾等含钙和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补充多样维生素,控制身体:体重在合理范围,可以大幅度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对于超重或肥胖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强烈建议减肥。研究表明患有膝骨关节炎或高患膝骨关节炎的人,体重减轻超过4年能够减慢膝关节软骨退化磨损。物理治疗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解除肌肉痉挛,包括热疗、水疗、超声波、经皮神经电刺激、按摩等,针灸有关节感染的风险,谨慎使用。 日常活动或运动中,可考虑配戴专业性辅助支具、适宜的楔形鞋垫,或使用手杖、助行器等减缓膝关节负荷,可一定程度缓解症状。拐杖的高度:人立正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时,从平地到手横纹的距离。手杖距身体20cm,与身体30°角为宜用疼痛膝盖的另一侧手掌握住手杖,疼痛一侧迈步的同时,手杖点出。疼痛剧烈时,先点出手杖,之后先移动剧痛的一侧,之后再移动另一侧。
1.膝关节疼痛,疼痛部位位于关节间隙水平,并有压痛; 2.膝关节肿胀,急性期可伴有积血,之后可伴随有关节积液; 3.膝关节弹响或绞锁,不能完全伸直,或者在伸直过程中感觉被卡住;若将患膝稍做晃动或屈伸,即可缓解并恢复行走。绞锁现象可以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膝关节都会停止在同一体位上。 4.膝关节打软腿,感觉不稳,或者感觉关节无法支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