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一个小小的皮肤感染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没有什么危险,要不了命,我想,下这个结论的人肯定还不了解坏死性筋膜炎。大部分文献报道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感染性疾病,属于急症!重症!危症!它到底有多危险,下面我结合上周五1天抢救的3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惊心动魄的经历来介绍一下可怕的坏死性筋膜炎。早晨9:20入院患者A:男73岁,腹部术后刀口迁延不愈2月,3天前伤口周围起水泡及渗液增多伴发烧,家人驱车从外地来诊。查体:患者意识淡漠,体温38.9°C,心率94次/分,血压85/50mmHg.上腹部有一31cm伤口,周边皮肤发白,有水饱,探查见皮下有一直径月20cm腔隙,有大量混浊渗液,伴脓臭味。血白细胞34.0×10^9/L。急症性清创引流,术中见约60%区域皮下组织已经坏死。下午3点入院患者B:70岁老年女性,糖尿病史13年,1周前因一杯热水烫伤会阴部,羞于就诊,3天前出现会阴及左股部肿胀流脓,被家人送到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已出现昏迷、呼吸衰竭。急症手术探查见左侧股部、会阴部、左侧腹部、左侧胸部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广泛坏死,大网膜外露。晚上11点入院患者C:男性48岁,因蚊虫叮咬致右大腿皮肤感染在济南某区医院住院治疗,因突发高烧、患者呼吸急促、意识淡漠转入我院。查体:右大腿中段外侧有一直径月10cm伤口,边界不清,有脓性分泌物,右下肢及腹部广泛肿胀,有张力性水泡,考虑急性坏死筋膜炎急症切开减张,见损伤范围达整个下肢,皮下脂肪和筋膜水肿、渗液发黏、混浊、发黑,有奇臭。幸运的是3位患者由于家属的重视及时转院才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经过4天的综合治疗,目前3位患者病情稳定,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皮肤感染会出现怎么严重的后果呢?下面我就谈谈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fasciitis)又称食肉菌感染或噬肉菌感染,是细菌入侵皮下组织引起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如果不加控制,细菌会从内部将感染者“吃掉”。这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发病急,进展较快,破坏力强,死亡率极高,并会造成严重的残疾。这种感染通常沿着筋膜平面传播,该平面的血液供应不足,早期局部体征常较隐匿而不引起患者注意,可能会延误诊断和手术干预,24小时内可波及整个肢体或全身多处。如果的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引起上下皮肤、软组织和肌肉的广泛坏死,并会出现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竭、酸中毒等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危险因素】 严重基础疾病如肿瘤、营养不良、自身免疫缺陷、糖尿病、慢性心脏病、肥胖等均可成为坏死性筋膜炎的危险因素。【高发人群】本病多见于有肿瘤病、糖尿病、心血管及肾脏疾病者。坏死性筋膜炎主要发生于皮肤外伤或手术之后,如皮肤擦伤、外科切口、压疮、肛周瘘管或糖尿病性足部溃疡等。本病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尤以下肢多见,其临床表现有皮肤肿胀、疼痛、水疱、筋膜坏死等,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临床表现】(1)局部感染症状:感染部位皮肤变红或者其他颜色,表现为快速扩散的红色小肿块。感染组织出现肿胀,并形成非常疼痛的瘀伤状区域,该区域迅速生长,从出现到严重的扩散有时不到一个小时。然后局部出现水泡、肿块、黑点或其他皮肤病变。需要警惕的是,与这些病变的外观相比,患者的疼痛感往往是不成比例地严重。感染区域的供血出现问题,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因为缺血和感染,其中心会变得黑暗、暗淡,最终随着组织坏死而变黑,这个过程中皮肤会破裂并渗出液体,并且会伴有臭味,而且皮下会有气体产生。(2)全身症状包括:发烧、呕吐、如恶心、腹泻、头晕和全身不适,这些可能在疾病过程的早期就会出现。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主要是细菌产生的毒素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到了其他器官。如果还不能及时治疗,细菌会扩散至全身各处,则会引起严重的低血压和败血症,从而进入感染性休克阶段,有生命危险。【诊断与治疗】坏死性筋膜炎死亡率也可能很高,高达20%到30%,在诊断和治疗延误的情况下死亡率更高,所以患者及医护人员都应高度重视。结合患者外伤、手术后病史及局部和全身症状,再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专业医生一般诊断并不困难。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手术清创,清除所有感染、坏死的组织,清创范围应以皮下筋膜、肌肉损伤的范围为准,而不应被表面皮肤完整的假象所迷惑。抗炎治疗应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同时关注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疼痛、营养支持、创面修复、功能重建。
瘢痕疙瘩(keloid)是由创伤、烧伤、手术等异常伤口愈合引起的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良性皮肤肿瘤。虽然有广泛的治疗选择,包括病灶内类固醇注射、手术切除、冷冻治疗、激光治疗、放射治疗,但每种治疗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令人完全满意。药物注射治疗为患者容易接受的传统治疗方案,如病灶内注射曲安奈德(TAC)、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和干扰素等。但药物注射存在治疗周期长、不良反应多、复发率高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设计全新药物递送平台,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更有效便利的药物释放方式。1.药物递送方式新型药物递送系统能改善药物利用度、减轻药物副作用,提供持续药物释放,有着增强治疗效果和减轻副作用的独特优势,在瘢痕疙瘩的治疗中有巨大潜力。研究者们相继开发了不同的药物递送系统,包括单一给药系统如聚合物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结构、纳米水凝胶、脂质体和脂质纳米颗粒等,及由2种及以上系统组成且能充分发挥各系统优势而进一步提高疗效的复合给药系统如纳米粒-凝胶、脂质体-水凝胶等。另外微针作为新型透皮给药方式有着方便、经济、无痛、自己给药的优势,在瘢痕疙瘩的治疗前景也十分开阔。1.1聚合物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拮抗剂吡非尼酮(PF)治疗器官特异性纤维化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然而广泛应用仍存在严重障碍,它不仅影响体内TGF-β1正常生理作用,药物剂量增大后还会有胃肠道并发症和皮肤光刺激。Fayzullin等研究证实PF可以通过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植入物局部递送(例如PLA@PFIDDS原型),显著改变异物反应并减轻或预防种植体周围纤维化(PIF),这种形式的给药方式用于延长局部药物释放,可能有助于显著提高PF的效率和安全性。这一成果或许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新思路。1.2纳米纤维结构生物活性药物的掺入和聚酯纤维支架的生物功能化是提高其生物功能和组织相容性的重要手段。Cheng等[7]的研究展示了一种通过聚多巴胺(PDA)涂层用各种分子对聚丙交酯-羟基乙酸酯(PLGA)纤维支架进行生物功能化的简单方法。该研究表明支架脱落后持续释放的人参皂苷Rg3在2个月后极大地抑制了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最重要的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生物修饰和Rg3负载能有效地增强这种抑制作用。静电纺丝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多用途加工技术,它利用电力使用利用聚合物溶液生产聚合物纤维。所得的电纺纤维网具有高表面积与体积比和纤维之间高度互连的孔隙,显示出用于皮肤治疗(包括瘢痕疙瘩)的伤口敷料所拥有的巨大潜力。药物包埋的电纺聚合物纤维作为控制药物释放的敷料配方引起了许多学者关注,例如电纺聚合物超细纤维网共同递送地塞米松(DEX)和绿茶多酚(GTP)。DEX通过病灶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被广为应用。然而,DEX的病灶内注射由于其强疏水性,经常给患者带来许多副作用,例如引起疼痛,利用度低等。因此,将DEX封装到具有可控药物递送能力的聚合物基质中为治疗带来了更好的思路。GTP是茶叶中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高亲水性和许多功能,包括抗氧化性能、抗菌和抗病毒作用。Li等开发了DEX/GTP负载的电纺可生物降解聚乳酸-乙醇酸(PLGA)超细纤维网作为治疗瘢痕疙瘩的敷料配方,用人瘢痕疙瘩组织在无胸腺裸鼠背部建立瘢痕疙瘩模型,并将配制的电纺聚合物超细纤维网应用于瘢痕疙瘩上,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体内评价。结果显示载药纤维网在治疗3个月后,裸鼠瘢痕疙瘩的特征消失,相比于传统治疗不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也更具有安全性。1.3纳米水凝胶热敏水凝胶在室温下保持液态,提高了其可注射性和扩散性。它们可根据温度变化提供更有效和可控的治疗,十分适用于瘢痕疙瘩的治疗。Ba等研究开发了一种热敏羟基丁基壳聚糖(HBC)水凝胶作为5-氟尿嘧啶(5-FU)和地塞米松磷酸钠(DEXSP)的共给药基质,将羟基丁基连接到壳聚糖的羟基和氨基上合成,使具有可逆的温度敏感性能,同时保持了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由于HBC水凝胶具有长期体外药物释放能力,使用双药物负载的HBC水凝胶将延长给药间隔。结果证明HBC水凝胶对瘢痕疙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一种有效且潜在的药物共递送基质。有学者使用透明质酸(HA)水凝胶治疗新西兰大白兔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结果证实其可促进α-SMA的分泌来减轻炎症,并通过降低TGF-β1水平来抑制瘢痕形成。5%咪喹莫特乳膏是临床实践广泛使用的乳膏,因为它具有使用简单、快速和低成本等优点。咪喹莫特是一种免疫反应调节剂,可以刺激干扰素,这是一种使胶原蛋白崩溃的促炎细胞因子。它可以有效减少瘢痕疙瘩的复发。在瘢痕疙瘩的治疗中,咪喹莫特使用量和浓度起着关键作用。临床上需要一种稳定、可靠和可控的治疗方法,在瘢痕疙瘩治疗中长期精确地向瘢痕释放所需量的咪喹莫特。Lin等开发了咪喹莫特-聚(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水凝胶(聚(MEO2MA)水凝胶)敷料,他们测定了在咪喹莫特-聚(MEO2MA)水凝胶样品上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活力,该水凝胶用0.2mol%和0.8mol%的DEGDMA交联。与纯聚(MEO2MA)水凝胶样品相比,2d后细胞活力降低了约34%。结果证实,咪喹莫特-聚(MEO2MA)水凝胶敷料可以有效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可应用于瘢痕疙瘩的治疗。可注射水凝胶在生物材料和聚合物科学领域备受关注。这些材料在给药前是可流动的水溶液,并在生理条件下迅速转化为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可以通过旁分泌信号抑制瘢痕疙瘩增殖,同时抑制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然而,移植的干细胞很不容易存活。为了攻克这个难题,Qu等[14]学者开发了一种Arg-Gly-Asp(RGD)修饰的羟基丁基壳聚糖(HBC)水凝胶(HBC-RGD),结果证明掺入HBC-RGD(BMSCs/HBC-RGD)水凝胶的BMSCs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抑制瘢痕疙瘩组织的结节性胶原纤维。BMSCs/HBCRGD水凝胶有望未来应用于皮下原位注射来治疗瘢痕疙瘩。1.4纳米乳液喜树碱(CPT)是一种抗肿瘤药物,但由于其溶解性差以及细胞毒性,基于CPT的治疗剂仍然有局限性,不仅影响成纤维细胞,还影响其他快速分裂的细胞,包括胃肠道细胞、骨髓细胞和毛囊。Gao等研究设计了一种10,11亚甲二氧基甲硫氨酸(MD-CPT)抑制瘢痕疙瘩的替代性透皮给药系统。制备了具有纳米尺寸、负电荷和良好稳定性的透明质酸纳米乳液(HANs)作为透皮载体。MD-CPT负载的HANs在人类瘢痕疙瘩皮肤上表现出理想的皮肤渗透能力,并且将药物直接转移到瘢痕疙瘩病变区域。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助于细胞周期停滞,阻止其进入有丝分裂,并抑制相关细胞因子的过表达。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没有抑制作用。纳米载体引导MD-CPT进入系统循环,进入新陈代谢,大大减轻了药物副作用。1.5脂质体脂质体(LNP)是指由脂质双层形成的微小胶囊,可以将药物包裹在磷脂双层内,形成携带药物的LNP,达到增加溶解度、延长半衰期、降低毒性的效果。脂质体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近乎完美的药物递送系统,仍是如今研究的热点。木瓜蛋白酶是一种从番木瓜果实胶乳中分离出来的半胱氨酸蛋白酶,这种蛋白水解酶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以及降解蛋白质和胶原蛋白的生物活性。它已在皮肤科用于伤口治疗。然而,木瓜蛋白酶的大分子结构和角质层屏障(SC)对局部治疗造成了困难。Chen等开发出木瓜蛋白酶弹性脂质体(PEL)用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结果显示,局部给药PEL后,兔耳增生性瘢痕受到抑制,表现为瘢痕真皮层增厚,微血管减少,胶原纤维排列规则减少,此方式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新思路。1.6脂质体-水凝胶雷公藤甲素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降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表达,对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然而,已知雷公藤内酯醇会产生肝脏和肾脏损伤的毒副作用[21]。LA67是雷公藤内酯衍生物,通过将呋氧嘧啶部分引入雷公藤内酯核心的14位而获得的。它雷公藤内酯醇的活性,可释放一氧化氮,提高抗肿瘤效果。同时毒性显著降低。然而,LA67具有在水中溶解度低、渗透性低和生物利用度差的缺点,Wan等开发了一种负载LA67脂质体热敏水凝胶(LA67RL凝胶),通过瘤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水凝胶局部递送治疗剂可以直接在肿瘤组织部位提供更持久的释放和高剂量的药物,降低给药频率,防止血液循环延长,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这种简单、低成本、高效的抗瘢痕疙瘩脂质体水凝胶为治疗瘢痕疙瘩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值得进一步开发。2.微针微针(MNs)是一种具有微型长度的微型针。具有无痛、经济、安全、自我管理的特点,对瘢痕疙瘩的治疗十分可观。其针头通常有几百微米的高度,可以产生非消融和非融合的穿刺伤口,诱导无瘢痕愈合过程的同时诱导胶原蛋白合成,可以安全、可持续地将大型治疗剂输送到皮肤,不会带来疼痛和不必要的感染。一项关于潜在感染风险的研究证明,应用MN时感染的几率远低于传统皮下注射针。溶解微针是将治疗剂缓慢地溶解到皮肤中,同时通过脱水或溶胀过程降解溶解的MN。它可以一次性递送试剂,而不会发生阻碍微通道愈合的闭塞。但单用MNs并不能使药物进组织的深层。想达到穿透瘢痕疙瘩组织的整个表皮厚度并到达真皮浅层,需要我们借助别的辅助方法,已经有许多学者证实将超声电泳与MNs相结合可以显著促进牛血清白蛋白(6.6kDa),和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4.4kDa)的渗透,同时也不会对皮肤造成明显损伤。Yang等通过超声电泳改善了药物经MN通道进入瘢痕疙瘩组织的渗透。不仅提高了给药效率,提高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还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值得更多的研究来探索此方法对瘢痕疙瘩的治疗。近年来,天然化合物已被用于预防瘢痕疙瘩的形成。没食子酸GA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瘢痕疙瘩预防候选药物,是自然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酚酸,因其强大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有效预防伤口纤维化。此外,GA可以调节胶原分泌改善慢性伤口的再上皮化。除了酚酸化合物外,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Qu),可以选择性地与TGF-β的I型受体结合,以减少胶原蛋白的高分泌,同时它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特性,可抑制瘢痕疙瘩的形成[32-33]。GA的缺点是结构简单,只含有一个苯环,稳定性差,分解快,而Qu溶解性差,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为了克服GA和Qu的体内稳定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Chen等开发了一种具有可控透皮双药释放的MN贴片,以非均相明胶结构的复合MN实现对瘢痕疙瘩的联合治疗。该系统调节GA和Qu的双重药物释放特性,通过在插入后由于MN的快速溶解而快速释放没食子酸来实现组合效应,从而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的产生。研究证明MNs中的纳米载体可以实现槲皮素的缓慢和持续释放,从而减少活性氧的产生。GA在早期释放以延缓成纤维细胞的增殖,Qu在后期释放为强抗氧化剂以消除活性氧的产生。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数据表明,在双药物系统中,成纤维细胞(如ColI和III)的基因表达下调,说明使用异质性复合MNs与双重药物药理学相结合有利于预防瘢痕疙瘩的形成。Tan等进行为期8周的单盲个体内对照试验。每个患者的2个瘢痕疙瘩,分为微针治疗组(无药物),和非干预性对照组。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对比,应用微针的瘢痕疙瘩体积明显减小。证实连续应用无药物微针可以显著减少瘢痕疙瘩的体积。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固体微针对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表现出接触依赖性抑制作用。Yeo等使用无药物物理接触的自给药微针装置,用于抑制异常瘢痕。在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中,在兔耳上没有贴片的对照伤口中,100%的伤口产生了源自伤口部位的真皮隆起区域(3/3),而微针治疗防止了83.33%的伤口的真皮组织增厚(15/18)。在他们的临床试验中,患者对微针贴片的耐受性良好。与未治疗区域相比,微针治疗减少了浸润的炎症细胞数量,真皮组织结构破坏较少,外观更扁平。无药物微针对瘢痕疙瘩和正常成纤维细胞增殖表现出接触依赖性抑制,这意味着微针接触可能抑制异常瘢痕的形成/生长。使用无药物的物理治疗方法消除了对潜在毒性物质(如5-氟尿嘧啶和放疗)的依赖,使其成为一种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已经开发出用于控制生长因子和5-氟尿嘧啶释放的微针装置。溶解微针是一种新型的皮肤给药方法,相对于传统注射,可以实现无疼痛自行给药。它可以将治疗剂(曲安奈德等)缓慢地溶解到皮肤中,同时降解溶解的MN。曲安奈德是一种经常用于瘢痕疙瘩病灶内注射的皮质类固醇,有时会造成毛细血管扩张、色沉、皮肤萎缩、感染等副作用[3]。Tan等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将受试者分为微针治疗组及对照组,微针治疗组的受试者每天使用载有曲安奈德的微针2min,4周后通过高分辨率3D扫描仪评估瘢痕疙瘩体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微针治疗4周后瘢痕疙瘩体积显著减少。并且使用曲安奈德剂量的越高,这种减少更大。受试者对微针的耐受性良好,未发生感染或接触性皮炎,偶尔会出现轻微瘙痒或疼痛。由此可见,这种治疗是安全的,可以作为不适合常规治疗的患者的替代方案。尽管结果表明微针应用是有效的,但它需要在更大的临床队列中进行验证,并且微针抑制瘢痕的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总之,微针抑制瘢痕疙瘩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治疗方法。3.小结目前瘢痕疙瘩的治疗在临床上仍然是挑战,急需安全、创伤小、减少复发的治疗方法,新兴的药物递送系统,能够使药物保留在应用部位并提供延长的治疗效果,减轻副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药物作用,甚至可以实现无疼痛自我给药,在瘢痕疙瘩的防治中都具有巨大的潜力。新型药物递送概念的技术,临床上的应用会更加广阔,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研究探索。
瘢痕性秃发是各种疾病或损伤导致的头皮瘢痕,毛发脱落,新发不能再生。临床最常见是烧烫伤、头皮撕脱、感染等原因造成的瘢痕性秃发,给很多患者精神、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和压力。因此,无论从功能上或是外观上来考虑,瘢痕性秃发都应及时做整形修复。专业医生会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较小面积的秃发,可以通过瘢痕直接切除缝合、局部皮瓣转移,或毛发移植等方法获得修复。而较大大面积的瘢痕性秃发,则通常要借助软组织扩张器和扩张皮瓣转移的方式相结合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头皮扩张器治疗瘢痕性秃发的原理是利用正常的头皮组织,“制造出额外”的头皮,填补瘢痕性脱发区头皮。软组织扩张器是一种包含扩张囊、注射壶和导管三部分制成的一种硅胶扩张囊。通过手术方法将扩张器植入瘢痕附近的正常头皮下,让后每间隔3~5天向注射壶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盐水顺导管流入扩张囊从而使扩张器逐渐扩张,逐渐“长出额外”的头皮组织。然后通过二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利用扩张器表面“额外长出”的头皮转移、覆盖瘢痕组织,从而达到整形修复的目的。这种经过组织扩张技术转移的头皮,其毛发稀疏程度和毛发生长方向均和正常头皮没有差异,因此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头皮扩张术后要注意沐浴时勿烫伤或用力搓揉及挤压手术部位。同时注意防止碰撞和压迫扩张器,避免锐器接触扩张器,以免损伤扩张器,造成手术失败。另外,还应避免感冒、皮肤局部疖肿等皮肤并发症,并观察扩张的皮肤血运情况,出现苍白或发绀应通知医生。
今日接一名15岁小姑娘,因趾甲沟炎辗转省内外7家医院花费近4万元的经历让人感到痛惜。去年3月小姑娘因患甲沟炎在当地一家医院进行拔甲术,术后创面迁延不愈,后又到济南、北京多家医院外科、皮肤科治疗,先后经过2次拔甲、2次磁共振、1次CT、3次X线拍片,多次细菌培养及基因检测,最终仍未愈合。其实甲沟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多是由于发生于甲周组织的微小创伤后引起的细菌感染,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一般很快愈合,迁延不愈的患者大多是早期治疗或护理不当所致。其实急性甲沟炎早期的诊断并不困难。多数也不需要做太多的检查,仅凭肉眼观察就可明确诊断,大部分不需手术,仅需局部清创、换药、引流、纠正嵌甲等措施、防止受压等措施就能康复,除非感染扩散,通常不需要口服或静点应用抗菌药物。因是局部感染,细菌检测一般指导意义不大,因检测有延迟性,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感染的细菌可能已经改变或通过局部处理感染已经控制。慢性甲沟炎多是早期治疗或护理不当导致,根据进展和临床表现可分为五期;Ⅰ期:甲小皮/近端甲皱襞红斑和轻度浮肿,可伴或不伴甲小皮封闭状态的破坏;Ⅱ期:近端甲皱襞红斑和显著浮肿,伴甲小皮封闭状态的破坏;Ⅲ期:近端甲皱襞红斑和浮肿,甲小皮缺失,轻度不适感,早期水肿,轻度甲板改变;Ⅳ期:近端甲皱襞红斑和浮肿,甲小皮缺失,触痛/疼痛,水肿,显著的甲板改变;Ⅴ期:Ⅳ期表现加慢性甲沟炎急性发作(急性甲沟炎)。专业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必须手术治疗时也尽量避免拔甲,因拔甲后甲床暴露,疼痛明显,愈合延迟,且易造成继发损伤。同时,只要注意清洁和有效的局部处理,大部分可以及时控制感染,不用口服或静脉应用抗菌素,关键是通常引流,清洁伤口,纠正嵌甲和其他诱发因素。也不用过多关注患者感染细菌的种类,因为有效的清创、引流,去除诱发因素才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腋臭,俗称狐臭,是由患者腋窝部的大汗腺排泄的汗液,经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臭味。本症多见于青壮年,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者可能形成孤僻的性格,甚至导致心理疾患。皮下注射药物、激光、电离子、微波射频、冷冻、手术切除等方法,因痛苦大、瘢痕重、疗效差等缺陷目前很少应用。内窥镜、纳米刀等不易彻底清除大汗腺且价格昂贵。我院创面修复与整形外科开展的小切口微创直视手术,是近年来国际整形美容界公认的治疗腋臭的可靠方法,不留明显瘢痕,不影响外观及活动,已为数百例患者解除烦恼。
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是在糖尿病足溃疡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慢性、难治性、耐药性及易反复的创面。创面长期存在以及不规律的治疗将使得空间立体结构、创面微环境及感染微生物特点等难以得到准确判断。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使创面周围组织水肿,脆性增加,皮肤黏弹性差。高龄患者常合并内科疾病及下肢动脉不同程度闭塞,采用传统方法如生物敷料外科换药技术、干细胞移植技术、生物蛆虫技术、负压技术、皮瓣植皮技术等治疗存在一定难度,且修复后皮肤耐磨性、黏弹性及感觉等较周围皮肤相差较大。 无创皮肤牵张原位组织再生技术是基于组织张力-应力法则及皮肤黏弹性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创面周围组织受到一定牵张力可刺激组织再生,处于休眠状态组织细胞被激活,组织再生促进创面肉芽及创缘皮肤增生。皮肤牵张是通过机械蠕变与应力驰张特性获得,牵张引起皮肤机械蠕变是获得皮肤延伸基础,真皮层中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在张力作用下被拉长,在一定牵张力范围内解除张力后皮肤可以回缩,皮肤牵张可获得创面5倍左右皮肤。应力驰张使皮肤获得永久扩张,皮肤维持一定牵张长度所需要的力随时间延长逐步减小,牵张完成后维持4周时皮肤可获得原有黏弹性。相对于以往植皮及皮瓣修复等方法获得皮肤黏弹性、耐磨性更接近创面周围组织生理特性。 无创皮肤牵张原位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慢性创面优势:①创面修复更接近生理性,皮肤牵张修复创面愈合处皮肤耐磨性、黏弹性及感觉等方面更接近创面周围皮肤特性;②无供区损伤,避免了植皮、皮瓣手术对其他部位损伤,减少了因皮瓣、植皮时供区感染的风险;③牵张在短时间内缩小创面,创面在牵张力作用下相关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增多,炎症因子相对减少,加速创面愈合同时降低感染风险;④皮肤牵张促进新鲜肉芽增生完全填塞创面腔洞,减少死腔残留,降低复发率;⑤粘贴式皮肤牵张器安全系数高,张力过大时自行脱落,减少了对创缘周围皮肤医源性损伤风险;⑥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高。
治疗前小朋友先天性的左眼上睑下垂,绝大多数是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缺损,或因支配提上睑肌神经缺损而引起。多会影响视力障碍,为了克服这种障碍,患者不得不仰视看东西,有可能还会造成弱视。所以不论是为了外貌还是视力障碍都需要手术治疗。小朋友还太小,所以现在主要解决的是功能问题,等年龄大了可以做个双眼皮手术,这样左右眼就会对称,实现美观。治疗后治疗后7天小朋友先天性的左眼上睑下垂,绝大多数是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缺损,或因支配提上睑肌神经缺损而引起。多会影响视力障碍,为了克服这种障碍,患者不得不仰视看东西,有可能还会造成弱视。所以不论是为了外貌还是视力障碍都需要手术治疗。小朋友还太小,所以现在主要解决的是功能问题,等年龄大了可以做个双眼皮手术,这样左右眼就会对称,实现美观。
治疗前小丫头是典型的单眼皮,好在不是肿泡眼也没有上睑下垂,所以说术前的基础还是可以的,丫头说想要一个好看又自然的双眼皮,完全能满足你。现在是术后1个月,两眼对称,重睑线不宽偏自然,适合小清醒的美女,双眼皮的形状是扇形,比较适合小丫头的气质。治疗后治疗后36天小丫头是典型的单眼皮,好在不是肿泡眼也没有上睑下垂,所以说术前的基础还是可以的,丫头说想要一个好看又自然的双眼皮,完全能满足你。现在是术后1个月,两眼对称,重睑线不宽偏自然,适合小清醒的美女,双眼皮的形状是扇形,比较适合小丫头的气质。
治疗前求美者术前右侧眼严重上睑下垂,瞳孔被上睑的皮肤遮挡住了一半,只露出半个瞳孔,眼睛自然显的无神,左右眼极其不对称。术后6个月,睁眼照片,无神的症状改善,左右眼对称,重睑线都重新能看到了,术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治疗后治疗后181天求美者术前右侧眼严重上睑下垂,瞳孔被上睑的皮肤遮挡住了一半,只露出半个瞳孔,眼睛自然显的无神,左右眼极其不对称。术后6个月,睁眼照片,无神的症状改善,左右眼对称,重睑线都重新能看到了,术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