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患者朋友,您好。按照贵州省组织部安排,我到毕节市工作1年(即日-2024.9.12)具体帮扶医院为:毕节市七星关区中医妇幼保健集团医院。即日起开始接诊风湿病患者,相关患者如有需要,可直接到医院咨询。我的诊室在门诊2f。找不到,就问导医台。门诊和病房均开展工作,患者可放心就诊,我们以一流的品质服务大家。擅长病种:复发性口腔溃疡、类风湿关节炎、白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痛风、强直性脊柱炎、手骨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风湿免疫性疾病。
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与大家分享:“最近来医院做一个肛瘘小手术,术前检查查出一堆问题。肺结核,糖尿病,肝功能异常,结石及输尿道感染。我很早就开始使用生物制剂了,从12年开始注射益赛普,最开始4支减到每月1支25ml,后来又增加到半月1支25ml,虽然药量有增减但一直没有停药,整整十年时间。最开始还每月检查,后来时间久了也就麻木了。身体的各种疾病和自身有一定关系,但医生说肺结核肯定和生物制剂是脱不开关系的。生物制剂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全面压制人体免疫力,导致各种病毒侵袭。 时至今日,悔之晚矣。奉劝各位病友,莫要把生物制剂当做万能神药,更不要疏忽大意,一定要定期检查。愿大家安好!PS:再和大家汇报下最新病况,确诊为耐药性肺结核,医生说需要两年时间,药费十几万,医保报销部分很少,大概几千块,其他需本人承担。治愈率70%,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复发,生物制剂在肺结核未治愈前不能再打,如今旧病未愈,再添新病,我很迷茫,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这位患者的描述事实上不是个例,应该说广泛存在。生物制剂导致感染或肿瘤具体比例不详,因为有些专家的研究结论不太可靠。生物制剂治疗各类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已经被宣传到了极致,进入了临床的常规。那么专家的宣传讲解,绝大多数是汇报疗效。对副作用则尽可能的进行回避。 生物制剂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效确实不错。但AS君不喜欢,是生物制剂的反对者。在不得已使用的情况下,应该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排除结核、乙肝等各种潜在的感染和肿瘤复方风险。使用期间推荐使用甘草养阴汤。确实,AS君是来做广告的,但理就是这么个理。说的更直接一点,甘草养阴汤作为中医药食同源配伍,对生物制剂或者其它西药的减毒增效作用,理论上可靠,研究基础丰富。当然更为直接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尚无。
1.因医院政策调整,本人2024年“下乡”计划取消,继续在遵义附院照常上班。 2.近来某某女明星好像50多岁就死亡了,因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请红斑狼疮患者警钟长鸣,定期复诊,规范治疗。其他风湿免疫科疾病也一样。 3.为什么其他医生可以开2个月的药,你不可以?依据《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门诊只能开具7日处方。每当超过7天剂量或者超过1瓶(盒)剂量,门诊系统就会需要审核。地方的医保也对每次的医疗消费进行了限制,平均每次就诊费用不能超过400元。所以如果你的药价昂贵,或者需要开2个月的药物,请提前在1楼服务中心请护士帮忙挂“院内开单号”。 4.为什么要每个月来就诊,而且每次都要做检查?就类风湿关节炎为例,研究表明加强监测,每月一次随访、治疗对于提高疗效具有显著意义。门诊上我们的体会也是凡是每月一次复诊的,病情都控制的非常好。相反,几个月来一次的、甚至半年来一次的,病情常常活动。所以推荐每月一次复诊,并通过询问病情、血液检查监测药物有无副作用。
作者:遵义医科大学22级临床2班潘雨真 遵义医科大学22级临床2班谢陈瑾指导老师:优尼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富贵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是“富贵病”呢?没错,我们这里所说的“富贵病”就是痛风!现代医学称其为“嘌呤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人体血液中尿酸若太高,尿酸盐就会在关节腔里面结晶,越小的关节越容易沉积。结晶进入关节腔以后,人体自身就会发现这里面产生了“异物”。紧接着,人体的免疫反应系统“启动”,各种白细胞、巨噬细胞就去把这些结晶吞噬和清理掉。在吞噬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炎症因子,可引起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肾脏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因为疼痛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来去如风”的说法,所以被人们称为“痛风”。可别觉得痛风和你没有关系!它就悄悄潜伏在我们身边,随时可能爆发出来,接下来就让我们去了解痛风并学习如何预防痛风吧。痛风症状有哪些痛风会表现出多种症状,最常见的是急剧的刺激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红、热、肿、痛,周期性发作。拇趾的跖趾关节最常受累,脚趾温度较低及脚趾附近的液体能被身体吸收,使尿酸浓度增加。人体的抗炎物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半夜时分泌最少,睡眠状态时体内累积二氧化碳而偏向酸性,因此,痛风易在半夜发作。由于骨骼侵蚀,大量的痛风结节可能导致慢性关节炎。高尿酸也可能引起肾脏中出现结晶,导致肾结石以及急性高尿酸肾病。[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是什么关系?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一说尿酸高,大家就会想到高尿酸血症,那么,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痛风是高尿酸血症的常见并发症,身体内代谢不掉的尿酸会形成尿酸盐结晶体,一旦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就会引起软骨和滑膜组织发生急性炎症,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称为痛风,属于风湿病中的晶体性关节炎。痛风首次发生时往往是急性的关节疼痛,大多数是在夜间或早晨脚拇指(第一跖趾)突然疼痛。在急性期后会出现间歇性发生,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影响肢体运动。痛风的直接病因是高尿酸血症,很多患者分不清楚两者的关系,误以为高尿酸就是痛风,其实痛风只是高尿酸并发症之一,两者不能简单地画等号。[2]高尿酸血症的潜在危险高尿酸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造成痛风。但高尿酸的危害可不止痛风,还与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高尿酸在血液中的长期存在会造成血管壁斑块,最终造成动脉硬化,中风、心梗等心血管突发疾病也会被长期的高尿酸诱发。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不良事件、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可加剧认知功能减退,并加重患者的预后不良。多项研究已证实,高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微摩尔/升,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加25%。[3]拓展小知识:脑卒中又称中风,发生时大多没有先兆,突如其来,且病情较重,常伴有肢体活动障碍。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有70%以上的卒中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许多负担。2016年,“中风120”三步识别法在《柳叶刀神经病学》上发表,其中包含:“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如果有以上任何突发症状,要第一时间怀疑是脑卒中,应立刻拨打120求救,就近送往具备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及时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患者在发病4.5小时之内被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卒中中心,得到规范的血管开通治疗,多数症状可以明显改善,良好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挽救。[4]痛风与各疾病的关系及危害痛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急性关节炎、慢性痛风石,严重可导致肾病甚至危及生命。痛风性关节炎致残可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因此不容小视。意大利一项纳入466例痛风病人的研究结果发现,25.95%的痛风病人会发生残疾。国内研究发现,在痛风病人中,21.2%患有功能性残疾。痛风石常发生在痛风的晚期病程中,是人体对尿酸结晶的慢性肉芽肿性反应,其可严重影响病人的关节活动,从而影响病人的生理功能。痛风石的出现可增加病人残疾风险。痛风患者实况记录病史陈述:患者3天前患者突感头晕、头痛伴右侧肢体无力,左侧肢体肌力正常,第一天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无视物模糊,无大小便失禁,无发热,无抽搐及意识障碍。遂就诊于Wen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完善头颅CT提示脑梗死,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以上症状未缓解,今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急诊,急诊行头颅CT未见出血灶,急诊以“脑梗死”收入我科。病来精神、睡眠稍差,食欲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从患者的脑部CT可见双侧脑室旁、双侧大脑白质区见多发斑点状、斑片状长T2信号,FLAIR示部分病变呈高信号,侧脑室旁部分病变呈中央低信号边缘信号。桥脑见小片长T2信号,FLAIR、DWI呈高信号,双侧小脑及脑干内未见异常信号灶,脑室系统扩大,部分脑沟、脑池增宽,中线结构无移位。扫及双侧上颌窦、蝶窦、筛窦、右侧额窦填充T2高信号。诊断:脑白质高信号,Fazekas2级;脑萎缩。双侧侧脑室旁软化灶。桥脑脑梗死灶。扫及双侧上颌窦、蝶窦、筛窦、右侧额窦炎。由血脂化验单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患者血脂异常,并患有高尿酸血症。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痛风给我们带来的“痛”。既然痛风这么“痛”,那么我们该怎么预防痛风呢?加拿大研究人员最新发现,吸取足够维生素C的男性,出现痛风症状的概率会降低。在研究中发现,维生素C可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能有效预防痛风。维持健康的维生素C日需求量在100毫克左右,每天2克维生素C对成人无毒,每天摄取8克以上,可能对身体有害。服用维生素C来预防痛风是个有效选择。就防治痛风而言,每天摄入量最好能达到1500~2000毫克,总量不超过2000毫克。既往的痛风饮食治疗只注重选择低嘌呤食物,若能强调补充维生素C食物,更有助于防治。[5]此外,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有利于预防痛风,以下食物针对痛风预防有极大功效:1.芹菜:芹菜富含钾,有很强的利尿作用,能促进尿酸排出。芹菜在经过水洗和加热后再食用,容易流失掉部分的钾,最好凉拌生吃。2.西红柿:西红柿有净化血液的功效,有助于排出血液中的尿酸。西红柿所含的钾,有利尿、降压的功效。3.黑色食品:黑色食品有补肾功效。通过强化肾脏功能,使尿酸顺利排泄,延缓尿酸结晶引起的肾脏功能衰竭。黑色食品主要有:黑米、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如果发现得了痛风要尽快就医,不要耽搁。在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吃动物内脏。不管什么动物的内脏,包括鱼子之类的,嘌呤高,坚决不能吃。2.吃豆腐,不吃干豆。经常听到有人说“痛风的人不能吃豆腐”,其实,痛风的人可以吃豆腐。为什么呢?这牵涉到溶解度的问题。我们常说的尿酸高,与食物中的嘌呤高有关。但是嘌呤易溶于水,如果说把豆子磨成豆浆,豆浆里就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质,但它溶于水,把豆浆里富含嘌呤的水控掉就变成了豆腐,嘌呤含量就会下降,变成中低嘌呤的食物。豆类中尤其是黄豆,嘌呤含量极其高,所以痛风患者不能吃干豆类。[6]3.不喝浓汤。米、面、各种杂粮和蔬菜里面嘌呤的含量基本.上都很低,而各种各样的肉类,虽然嘌呤含量是高的,特别是红肉,比如牛肉羊肉,但是嘌呤溶于水,把牛肉煮一锅牛肉汤,这时的汤千万不能喝,可以吃点牛肉。以此类推,只要你想吃什么东西就把它水煮后再吃更安全。4.吃海鲜要有选择性。大家应该都知道海鲜里嘌呤高,但是海鲜里面到底哪种比较高呢?主要是贝壳类的。你可以吃鱼,或者煮海鲜不喝汤都可以,像贝壳类的海鲜如果患有痛风就不能吃了。5.要滴酒不沾。酒在大家的印象里能愉悦精神,但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却是“汝之蜜糖,吾之砒霜”。对痛风患者来说,无论是啤酒、红酒、黄酒、白酒都要禁忌。6.不可随意服用利尿药。因为人体还有一个“尿酸银行”,叫尿酸池,它平时都放在那里不动,你若一下子用这种药去降低血液里面的尿酸浓度,人体就会动员这个尿酸池里面的尿酸释放,尿酸池会以为身体里的尿酸“不够”,于是会进行“补充“。所以传统上我们认为,在痛风急性发作时越降尿酸反而越会加重症状。[7]让我们一起健康生活健康饮食,在大鱼大肉的诱惑中保持一份理智,收获一份希望,远离痛风,从现在开始!参考文献:[1]家庭医学·上半月2022;(1):21[2]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3;(1):78-79[3]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2;(4):24[4]家庭医学·上半月2023;(2):16-17[5]常吃维C可预防痛风[J].家庭医药,2009(06):39.[6]预防痛风要“会吃”[J].社区医学杂志,2006(10):68.[7]DanveA,SehraST,NeogiT.Roleofdietinhyperuricemiaandgout.BestPractResClinRheumatol.2021Dec;35(4):101723.doi:10.1016/j.berh.2021.101723.Epub2021Nov19.PMID:34802900;PMCID:PMC8678356.
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的特色之一,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予以指出。辨病论治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中地位举足轻重,但以没有考虑辨证的西医病名为研究方案常被否决。中医病名不及西医病名丰富、准确是中医学历史对疾病认识的过程中病名记载不足。挖掘中药对冠以现代名称疾病的干预作用作为研究方案常常也有可取之处,对现代疾病诊断加以中医药干预的研究方案不能因没有采用辨证论治的形式而一棍子打死。关键词: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研究方案 中医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1]。辨证论治是中医药非常重要的特色[2]。目前临床上倾向于把病证结合理解为以西医诊病与中医辨证的结合,并以之作为病证结合的基本模式[3]。随着中西医的交融,对中医证型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医诊断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甚至可以将辨证论证与精准医学融会贯通[4]。 显然,一种西医诊断的疾病可以存在多个证型、一个中医证型可以作为数种至数百种疾病的证型之一。在目前与中药方剂的临床或动物疾病疗效研究方案中,课题设计者首先考虑的是一个感兴趣的西医病种或者动物模型而不是辨证类型;研究者常常把辨证作为所感兴趣疾病的分层方法[5]。如果考虑到这种分层方法,研究方案似乎是符合了中医药的特色;但是这种强扭的中医药特色真的能反映辨证的本质么?有的研究方案单以现代疾病为研究目标,没有考虑辨证论证,又常成为“中医老牌评审专家”的抨击点。似乎辨证论治是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必要因素。那么这个必要因素是否具有不合理之处?单纯辨病论治是否在某些疾病中具有可取之处呢?如果单纯的研究某一证型,以证为病,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新思路?1 在某个疾病人群以辨证分型作为分层因素存在的不足 当前现代医学是主流医学、包括中医学等自然医学是替代医学范畴。中医学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是主流医学,当前沦落为非主流[6]。如果假设中医学在未来返回主流医学的地位,可能当前绝大多数专家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在一次论坛讨论中,诺贝尔奖2006年物理学得主GerogeF.Smoot提出观点:中医学才是主流医学,而现代医学是辅助[7]。事实上,如果综合考虑当前众多现代治疗手段的无效性[8](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曾在会议上推荐《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一书[9],引起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把人的生存、存在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疗法协助人体回归自然本源[10];以及哲学的变化发展观(西医与中医作为阴阳的两个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地位的相互转变)[11,12]等因素,当前认为是主流医学的西医学可能在未来会成为解决健康问题的辅助手段。而综合考虑了人体情志、饮食、运动、植物/矿物药或动物药、经络气血、气候、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的中医学将结合现代医学进一步提高,才是维护健康的主要手段。 在当前的医疗体系中,临床分科是以结合解剖学的疾病分类为主,例如头颈部外科、消化内科、骨质疏松专科、眼科、肿瘤科等。那么中医药临床课题申报常常就形成了在关注某一个西医诊断疾病下为研究对象的标书,例如:“长链非编码RNAHotair参与威灵仙总皂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四妙丸调控肠道LPS多样性结构阻断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炎”、自拟方‘甘草养阴汤’对干燥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等。此类研究因为没有考虑到辨证论治,可被抨击为未能反映中医药特色而成为评审时致命一击。因此,中药或方剂的研究就会形成疾病结合辨证分型的模式,这样显得无懈可击。例如:“龙胆泻肝汤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13]”、参术调脾颗粒对脾虚湿盛型IGT(糖耐量降低)患者的影响[14]”等。此类研究无论是研究方案、还是研究结果都显得合理,成为方剂研究的经典套路,此为优点。其缺点在于:一、罔顾临床事实。二、浪费临床信息资源。三、形成的结果未具有科学性。中医临床科室收入一个病种的真实情况是多个辨证类型都会存在。那么为什么只选择其中一个证型呢?因为如果设立的证型多,每个证型都用对应的药物,那么导致病人的分组多,研究内容不专一,成为评审专家的抨击点。选择单一证型作为研究后,宝贵的临床信息被浪费。研究者在纳入研究对象时,但凡乳腺增生都是肝气郁结、但凡痛风都是湿热下注、但凡心绞痛都是气滞血瘀。申请者采取削足适履的方法让研究计划通过;研究过程中辨证论治名存实亡;评审者是明知部分疾病中某些证型为主,也要求在标书申请时病、证同现,形成逼良为娼的要求。针对这一缺点也有解决方案,例如对某一疾病的辨证论治疗效观察,可以采用临床真实世界研究[15]。 那么为什么采用了辨证的研究也可能都不具备科学性呢?因为在“证的现代医学研究”这一领域目前常常还不具有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特异性。例如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存在肿瘤坏死因子(TNF-ɑ)水平的升高[16],而TNF-ɑ水平在RA的不同证型如果不具备差异,“某药物对风寒湿热型RA患者TNF-ɑ水平影响”的研究计划即不具备科学性,因为证型是多余的。另外,既然辨证可能反映某种疾病的不同时期病理阶段的表型,那对某一疾病特定证型的研究又如何体现疾病的连续性?例如,研究者采用某药物干预风寒型感冒,那么风寒型感冒真能被完全治愈,就不用经历风热型感冒了么?如果经历,后续的研究又如何体现在研究设计中?更可笑的是,在癌症研究中,人参成分可以导致TNF-ɑ水平升高[17];而在肾炎模型中,人参成分可以导致TNF-ɑ水平降低[18]。为了迎合阳性结果,同一种中药成分在不同的疾病中竟然可以体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或药性。2 辨病论治的价值应在研究方案中受到足够的尊重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狐惑病(白塞病)[19]没有辨证[20],采用甘草泻心汤治疗,该方沿用至今,疗效确切[21]。中医针灸学治疗狂犬病没有辨证,医家在长期的临床经验中积累出“凡猘犬所啮,未尽其恶血毒者……若不血出,刺出其血(见于《备急千金要方》)”、用砂烧酒壶两个,盛多半壶烧酒,先以一壶上火令滚无声,倾去酒,即按在破伤创口,拔除乌黑血水,满则自落,再以次壶仍按创口,轮流提拔以尽为度(见于《医宗金鉴》)”、灸疮中十壮,明日以去,日灸一壮,满百日乃止(见于《肘后备急方》)”;相当于伤口引流、酒精消毒、拔罐引起负压吸引伤口以及观察到艾灸需要“满百日乃止”的一个足疗程方案[22]。可见狂犬病的治疗并没有在针灸学中体现出辨证论治或者辨证取穴。虽然冠心病被分了数个(不同的研究中医证型并未能统一)中医证型[23,24],但复方丹参滴丸为美国FDA批准治疗冠心病的首个中成药,并未考虑辨证分型[25]。 综观中医学术发展史,辨病早于辨证。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最早是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黄帝内经》中多处提及“病名”一词,如《素问·疏五过论》“诊之而疑,不知病名”,《素问·方盛衰论》“逆从以得,复知病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病名达100余种。《内经》中,有以“病”的形式进行讨论的专篇,如“疟论”、“痹论”、“痿论”、“咳论”、“寒热病”、“水肿”、“热病”等,对所论疾病产生的原因、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所引起的病理变化、病变部位、特点、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均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黄帝内经》中仅有的13个方剂就是针对疾病而设,初具专病专方的特点[3]。医学的发展在于不断认识人体的本质。中医西医在诊断上各有特色,这就像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区别,但更多的是共性。例如中医的“胃脘痛”可能是胃溃疡,也可能是心绞痛。而这种鉴别诊断在现代医学中也是必须。例如西医的水肿,也分肾源性、心源性水肿等类型,在承认解剖学的发展也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的前提下[26],它们可能与肾气亏虚、心气亏虚相对应。3 小结与展望 中医临床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临床试验设计中应用中医辨证分型。作为一种患者分层方法,中医辨证分型可以改变临床试验策略,有助于设计更好的临床试验。这可以包括在临床试验中,因为中医辨证分型可以帮助选择最适合干预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和基于生物医学疾病的功效评估背后的概念可以通过识别可能归因于某种中医辨证分型的响应病例来优化临床试验设计[5]。辨病论治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医病名不及西医病名丰富、准确是中医学历史对疾病认识的过程病名记载不足。挖掘中药对冠以现代名称疾病的干预作用,不能因没有采用辨证论治的形式而一棍子打死。 证体现了中医特色的病理机制,一种中医证型可见于多种疾病;这是治疗上异病同治的基础;这与基础医学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如细胞信号通路的变化、细胞的自噬、凋亡、肠道菌群的变化等一样:一种机制、学说可以体现在多种疾病当中。朱丹溪认为疾病的发生常表现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这能重要学术思想够与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等存在的共同基因突变、代谢变化、炎症因子变化趋势形成融会贯通[27]。笔者通过对白塞病(一种以口腔-生殖器溃疡、眼炎“三联征”的自身免疫病[28])的研究,结合对炎症性肠病、红斑狼疮、肿瘤的认识,认为现代医学的Treg/Th17轴的失衡是中医病证“上火”的现代医学机制[29]得到国内风湿圈许多学者的认同。 近来,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多种传统医学正在被对世界卫生组织(WHO)纳入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中,ICD-11以中医药为基础,兼顾日韩传统医学的病证分类体系,推动了传统医学150条疾病和196条证候纳入条目[30]。这说明中医病证分类系统逐渐被世界认可。以证型为出发点,也可能是中医学研究的一个新切入点。参考文献[1]陈志强,吕立国.整体辨证、局部辨证与微观辨证——对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2):1126-1127.[2]Zhao,Chunshan.SyndromeDifferentiationinIntelligentTCMDiagnosisSystem.[C].2009.[3]童舜华,童瑶.辨病与辨证论治的历史沿革[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6):40-42.[4]罗国安,谢媛媛,王义明,等.精准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五论创建新医药学[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1):19-29.[5]JiangM,LuC,ZhangC,etal.Syndromedifferentiationinmodernresearch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2012,140(3):634-642.[6]CheungF.TCM:MadeinChina.[J].Nature,2011,480(7378):S82.[7]陈永,王光义.驳针灸对腰痛无效妄谈[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6):8-10.[8]TaitEM,LaditkaJN,LaditkaSB,etal.ReasonsWhyOlderAmericansUse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CostlyorIneffectiveConventionalMedicineandRecommendationsfromHealthCareProviders,Family,andFriends[J].EducationalGerontology,2013,39(9):684-700.[9]黄洁夫:反思“无效的医疗”[J].健康必读:医保天地,2010.[10]陈永,管剑龙.人道主义宣言Ⅲ与整合医学[J].医学争鸣,2018,9(5):1-3.[11]RosenSM.Quantumgravityandtaoistcosmology:Exploringtheancientoriginsofphenomenologicalstringtheory[J].ProgressinBiophysics&MolecularBiology,2017,131:S1797636698X.[12]陈永,乐毅敏,易惺钱,等.用现代医学解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发展新格局[J].江西中医药,2014(3):3-6.[13]王镏,倪威.龙胆泻肝汤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4):492-493.[14]赵进东,石国斌,牛云飞,等.参术调脾颗粒对脾虚湿盛型IGT患者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11):1396-1399.[15]LylesA.Makingreal-worldstudiesrelevanttoevidence-baseddecisions.[J].ClinicalTherapeutics,2005,27(7):1090-1091.[16]KaldenJR,SchulzekoopsH.ImmunogenicityandlossofresponsetoTNFinhibitors:implicationsforrheumatoidarthritistreatment[J].NatureReviewsRheumatology,2017,13(12):707-718.[17]陈晓琳,姜志明.人参皂苷RA1与黄芪多糖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的抗肿瘤活性[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4):720-721.[18]张丽娜,谢席胜,左川,等.人参皂甙Rg1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NF-α、MCP-1表达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0(3):466-471.[19]YongC,YanS,MaHF,etal.Infliximabassociatedwithlife-threateninglunginfectioninapatientwithBehcetdiseasewithintestinalandhematopoieticsysteminvolvement:Acasereport[J].Medicine,2017,96(50):e9202.[20]陈永,李亚明,管剑龙.白塞病的中西医结合病理机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1):28-30.[21]陈永,王慧,管剑龙.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病的近10年研究概览[J].时珍国医国药,2018(2):412-414.[22]李道丕,陈嘉志.古代针灸方法防治人间狂犬病的经验[J].中国针灸,2011,31(3):269-270.[23]于顾然,贺燕勤.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脂质及红细胞膜ATP酶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0,41(2):111-112.[24]王阶,李军,毛静远,等.冠心病心绞痛主要证型的辨证诊断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2):154-155.[25]JingLuoHXKC.SystematicReviewofCompoundDanshenDroppingPill:AChinesePatentMedicinefor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J].Evidence-BasedComplementrayandAlternativeMedicine,2013,(2013-6-17),2013,2013(3):808076.[26]陈永,蔡剑飞,邹峻,等.中医脾实质乃“pancreas”而非“spleen”[J].医学争鸣,2017(01):39-42.[27]陈永,易惺钱,乐毅敏,等.从肿瘤的糖代谢考察其“阳”体特性[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1):25-28.[28]ChenY,LuoD,CaiJF,etal.EffectivenessandsafetyofGlycyrrhizaeDecoctionforPurgingStomach-FireinBehcetdiseasepatients[J].Medicine,2018,97(13):e265.[29]陈永,管剑龙.从中医理论发现二甲双胍对白塞病的干预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35(1):46-49.[30]李照国.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新进展——从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国际分类东京会议谈起[J].JournalofIntegrativeMedicine,2011,09(1):113-115.
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公立三甲医院)血液风湿科郑岷敏医师以《甘草养阴汤在类风湿关节炎减毒增效中应用价值探索研究》申报2023年度中山市医学科研项目,并获得立项。特此祝贺!!这是继甘草养阴汤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21M701438,基于AMPK-代谢/炎症通路探索甘草养阴汤(自拟方)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2021/09-2022/09,8万,主持(陈永)】后的第二项政府课题支持。目前,甘草养阴汤正在积极申报遵医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博士基金启动项目,以及贵州省科技厅支撑计划项目,期待佳音。郑岷敏医师个人简介中山市博爱医院血液风湿科主治医师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分会委员;中山市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中山市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山市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秘书。2010-2014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工作;2022-2023年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
白塞病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危害深重。除了疾病的危害,也有部分危害来自长期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记得3年以前有一个浙江的患者服用不足3日,便觉无效。销售人员立即安排了退货退款,努力让患者做到顺心满意。因为我们的原则是:患者饱受了疾病的痛苦,心理本就不同程度的异常,比如焦虑、易激惹,甚至抑郁。所以即使是不合理的诉求,我们也应该理解,应该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满足。另外一个例子,也是一位白塞病患者的治疗经过。那么这里有位上海王先生,估摸着是一个毅力超群的人。在确诊白塞病后,服用西药的基础上,偶然的机会加用了甘草养阴汤。那么这位患者后来逐步以甘草养阴汤为主要治疗药物,把西药作为辅助药物。其实我的宣传是,甘草养阴汤在白塞病和口腔溃疡中是加强疗效,减少西药副作用,比如营养神经从而拮抗沙利度胺的神经毒作用。但是事实上,从这位患者的治疗过程来看,应该从新定义治疗。就是在急性期,或者新发病期,以西药结合甘草养阴汤治疗,而在稳定期或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应该以甘草养阴汤为主,适当结合西药。如图所示,推测患者从18年开始服用甘草甘草养阴汤,并且以其为主要治疗药物。至2020年,已经控制得非常好。那么到了2022年,患者从甘草养阴汤中明显获益,在一个微信群的公开场合,还积极推广。这使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同时也非常佩服这位患者,能够坚持3年。当然我显然能够猜测到原因。因为甘草养阴汤不仅仅是控制溃疡,那么我们一直说的抗衰老其实老百姓对其并不能理解,或者嗤之以鼻。甘草养阴汤在服用半年左右,患者的体力、精力都会比较充沛。当然这个需要患者自己去观察、对比。所以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疗程确实还挺长。有些老板呢,满不在乎漫不经心地问:你这甘草养阴汤最适合治疗什么?多久能起效。我竟然委曲求全、低三下四地去解释,这个甘草养阴汤适应症(详细说明如下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8r4ys-dueZKdxzch1EZAg)。为了满足他的需求,还要尽可能地汇报治疗时间。嗯,我错了。不应该那样解释。话不投机就应该另寻话题,不应该去顺着她的要求去完成。人生苦短,不能看着别人的脸色去谄媚迎合,关键她也不买我的秤呀。古人云: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红楼梦》五二:“你太性急了,俗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又不是老君的仙丹,哪有这么灵药?”这几年由衷地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身边突然死亡的很多,许多竟然是在没有太多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病,死亡。这本也是大自然共同的现象。比如癌症的生长其实与胚胎的发育很像的。意外的怀孕及随后的3个月并无明显的腹部膨隆。等到5个月以后,嗖嗖地就变成大肚婆了。癌症在早期也没有症状,癌细胞在体内长了3个月半年,很好的影像学设备甚至都无法检查出来。等到能够分辨其大小的时候,只要个把月就长大了。虽然耗尽心思去手术、放化疗,可惜数年后还是命归黄泉。心脑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脑出血。血管破了就那几分钟,几十秒。刷......动脉内的压力很高,把硬化的血管胀破以后如决堤的洪水,没法堵。只能等待洪水淹没那一片脑组织后,清理坏死的组织,然后等待水肿的吸收。我们都追求显著效果,可以呀,癌症手术化疗后,肿瘤不见了。疗效很好,但很快患者还是死亡了。人不能一天吃成胖子,中医药主张循序渐进、抽丝剥茧。所以有部分观点认为:中医药治病--慢。这不无道理!可是这世间慢就是快的道理不少,从小时候我们就学习了乌龟与兔子赛跑的故事。所谓欲速则不达。注:白塞病及复发性口腔溃疡常用的西药之一是沙利度胺,其可能副作用包括:多发性神经损害(常发生于长期服用沙利度胺患者、为可逆性损害)、疲劳感、皮疹和静脉栓塞或血栓,其甚至可诱发中风或心梗。非常常见的(发生率超过10%)不良反应包括:困倦(约40%)、水肿(约60%)、低血压、血尿、关节痛、肌肉痛、胆红素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约30%)、白细胞减少(约15-40%)、淋巴细胞减少、便秘、周围神经损伤、头晕、感觉异常、感觉迟钝。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0%):肺栓塞、呕吐、口干、皮肤干燥、(毒性)皮疹、荨麻疹、发热、乏力、间质性肺病、心衰、抑郁、肺炎。非常见副作用(发生率约1%):气短、震颤。罕见副作用(发生率约0.1%):食欲增加、心动过缓/过速、心律失常、萎靡、深静脉栓塞。非常罕见副作用(发生率约0.01%):血小板减少、失眠、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功能减退、意识障碍、癫痫、直立性低血压、栓塞事件、支气管痉挛、肠梗阻、皮肤瘙痒、Stevens-Johnson综合症、表皮坏死松解、面部水肿、光敏、月经失调。如图:绝大多数患者无法忍受西药长期服用的副反应
所以,鄙人带着尊敬的您了解了养阴、滋阴在抗衰老和老年性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通过如上的学习,我们也发现最好的大宝剑无外乎充足安稳的睡眠、劳逸结合、平和的心态以及足够的饮水量等等。那么在必要的时候,比如出现明显的亚健康状态或者一些疾病的时候,必要的医疗也毫无疑问是需要的。也和您介绍了神奇的热敏灸,如果学习这个操作对您有难度,也没有关系,传统的艾灸拔罐也可以选用。另外我介绍一款江中集团出品的保健品(参灵草)和我自己发明的配方叫做甘草养阴汤(见《自撰一良方,服之,挺好》)。XX草是XX集团(现在变成华润江中)研发(图),由国医大师路志正、朱良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等指导配方,将千年的传统中医理论精髓和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相结合,精工制造的高级滋补保健品。XX草的配方是这样的:西洋参(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州)、灵芝(来自中国生态第一县浙江庆元县)、冬虫夏草(来自中国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玫瑰花(玫瑰之乡中国甘肃苦水镇)。通过配方成分也可以知其名贵。当年(2012年前后),是8800元一盒,每盒10瓶,每天1-2瓶。参灵草是由冬虫夏草、西洋参、灵芝、玫瑰花配伍而成的,西洋参性寒,中和冬虫夏草的温,解决了冬虫夏草易上火的问题。此外,冬虫夏草填精、西洋参补气、灵芝安神,三者配伍后能做到精、气、神同补。最为精妙的是,三味药材配伍后能同时滋补五脏,加上玫瑰花的调和,更是起到了大补而不过补的效果。图:肯尼亚总理拉伊拉·阿莫洛·奥廷加参观江中药谷XX草生产车间(左起奥廷加、本人、江中集团原厂长钟虹光)参灵草配伍秘诀太独到了,所以我要认真学习,哈哈!不能说仿造,是学习。甘草养阴汤中: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为君药;人参补气、生津,玉竹养阴润燥,协调甘草作用,并消除其水钠潴留的副作用,为臣药。蒲公英、罗汉果清热解毒,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属于佐药;大枣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为使药。整个配方阴阳调和、滋阴为主,阴中求阳;对机体的阴阳失调形成了“缓冲液”一样的作用(表)。?那么是参灵草好还是甘草养阴汤好呢?不知道,甘草养阴汤还没有那么好的知名度。前一阶段和一个捣江湖的生意人学习了一个词语叫“背书”,费解了半天,百度了才了解。那么参灵草的背书非常强大了,咱们还没有。表:甘草养阴汤成分、药性及归经甘草养阴汤(药食同源版),是由复旦大学内科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双站博士后,深圳市人民医院ChenYong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甘草泻心汤基础上改良而成,主要由甘草、罗汉果、人参、干姜、蒲公英等保密配伍而成。主要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养阴润燥、清热解毒;温中散寒。抗氧化作用、调节免疫、调节肠道菌群及抗衰老作用。适用人群:消化系统:慢性便秘(或腹泻)、消化道溃疡:口腔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炎、炎症性肠病;老年性相关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存在肿瘤高危因素;风湿性疾病(联合使用):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相关成果:目前针对甘草养阴汤的相关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目、发表论文5篇、《基于AMPK-代谢/炎症通路探索甘草养阴汤(自拟方)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获得第70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联合研究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上海市光华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号:201910843519.9发表论文: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甘草养阴汤干预衰老的潜在作用靶点(发表于:《ChineseMedicineandNaturalProducts中医学报(英文版)》)2.甘草养阴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的影响(发表于:《中医学报》)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甘草养阴汤对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发表于:《中医药临床杂志》)4.甘草养阴汤在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和调节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发表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5.甘草养阴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例报告(发表于:《中国民间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