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药时间: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一般药物宜在饭前1个小时服用。驱虫药在晨起空腹时服;安神药在睡前服;截疟药宜在发病前2个小时服;滋补药宜空腹服;调经药应在经前服用;通下大便的药物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避免睡前和夜间服食;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宜饭后服用。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不定时服。2、服药次数:一般是每日1剂,服用中药应该将煎煮2次的中药液体混合,搅拌均匀后分为2份或3份,分别于早晚或早中晚服用,每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一般来说,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3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确保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幼儿或呕吐病人因为服用药物有困难则可取少量频服。3、服药方法一般汤剂多用温服。解表药宜热服,并温覆或喝热粥以助汗出。热证服寒药,宜凉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如遇患者昏迷,吞咽困难时,宜鼻饲给药。
延龄长春胶囊具有补肾壮阳之功,用于治疗泄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早泄,症见腰膝酸软,精神萎靡。用法:口服。一次4-6粒,一日2-3次。蚕蛾公补片具有补肾助阳,养血,填精之功,用于治疗由肾阳不足,精气不固所致的早泄,症见举而易泄,甚至滑精,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用法:口服。一次3-6片,一日3次。龙胆泻肝丸具有疏肝利胆、清热除湿之功,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早泄,症见行房早泄,伴见尿频尿急,会阴不适,小腹胀痛,肢体困重,口苦口干,阴部湿痒,大便黏滞。用法:口服。水丸(浓缩丸),一次3-6丸,一日2次。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八正颗粒具有清热、利尿、通淋之效,用于治疗下焦湿热所致的早泄,症见小腹或会阴部胀痛,小便黄赤,阴囊潮湿,肛门灼热。用法: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知柏地黄丸具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早泄,症见易举易泄,伴见性欲亢进,遗精滑精,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用法:口服。浓缩丸,一次8丸,一日3次。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大补阴丸具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治疗由于阴虚火旺所致的早泄,证见易举易泄,伴见性欲亢进,遗精滑精,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用法:口服。浓缩丸,一次1袋,一日2-3次。水蜜丸,一次6克,一日2-3次。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所致的早泄,症见行房早泄,伴见神疲乏力,夜寐不安,心悸怔忡,面色无华,头晕健忘,食少纳呆,腹胀便溏,或形体肥胖。用法:口服。浓缩丸,一次8-10丸,一日3次。水丸,一次1袋,一日3次。加味逍遥丸具有舒肝清热、健脾养血之功,用于治疗肝郁化火所致的早泄,症见行房早泄,性欲亢进,伴见情志抑郁,胸胁闷胀,喜太息,或急躁易怒,少寐多梦,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尿黄便结。用法:口服。水丸,一次6克,一日2次。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之功,用于治疗脾肾两虚所致的早泄,症见早泄滑精,射精无力,性欲低下,伴见腰膝冷痛,气短懒言,口涎外溢,食少便溏,小溲清长,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用法:口服。浓缩丸,一次8丸,一日3次。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柴胡舒肝丸具有疏肝理气、消胀止痛之功,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致的早泄,症见情志不畅,会阴部或者睾丸不适,口苦咽干,胸胁胀满。用法: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附:以上方药建议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如今好多人都会出现上火的症状,都会自行选用去火药。黄连上清片、牛黄上清片和芎菊上清片都有清热泻火的功效,每种药物都有各自的特长,下面详细介绍下。1、黄连上清片组方:黄连、栀子、连翘、炒蔓荆子、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大黄、黄柏、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功效: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特长:黄连上清片清散兼通利,偏善清清肺、胃实火。主治上焦(心肺)风热,风火上攻。症见头晕目眩脑胀,牙齿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等。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禁用。忌食辛辣食物。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2、牛黄上清片组方: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功效: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特长:牛黄上清片组方中用人工牛黄和冰片,药性寒凉,因此,其清热作用强,热毒内盛所致的上部火热病证更适宜。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忌食辛辣食物。小儿、年老体虚者、大便溏软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芎菊上清片组方:川芎、菊花、黄芩、栀子、炒蔓荆子、黄连、薄荷、连翘、荆芥穗、羌活、藁本、桔梗、防风、甘草、白芷。功效: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特长:芎菊上清片,清上焦(心肺)之火,重在散风解表,更适合外感头痛,内有蕴热之证。使用注意:体虚者慎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重要提示:三种“上清丸”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主要以寒凉性药物为主,易败胃伤阳。对素体阳气不足,脾胃虚弱者应该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服用。另外,三种“上清丸”不能进行联合用药,因为成份有相同之处,加之苦寒成份较多,寒上加寒,一般人不能耐受。
六味地黄丸的药物组成及配伍意义?适用人群有哪些?哪些人不宜服用?服药期间的饮食注意?如何与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和麦味地黄丸区别使用? 许多人喜欢自行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身体,但你们知道它是补啥的吗?如果不合理使用,不但不能达到补的目的,还可能导致脾胃失和、越补越虚!赶紧看看我们药师对各种地黄丸的介绍吧。六味地黄丸是由北宋太医钱仲阳依据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化裁而成,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六味药组成。配伍意义: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酒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酒萸肉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六味地黄丸的适用人群:主要适用于肝肾阴虚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小便短黄或大便干结,男子兼见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经少或经闭、崩漏等。7类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1、肾阳虚者:常大便溏泻(即大便不成型)、舌苔白、四肢发冷,服用六味地黄丸会加重阳虚症状,补阴之药用于阳虚症,犹如“雪上加霜”,越补越虚。肾阳虚者宜选择桂附地黄丸。2、痰热者:体内湿热者,常表现为痰多、大便干燥、舌苔黄腻,此类人群不宜服用。3、脾胃虚弱者: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者慎用,吃了六味地黄丸后对消化功能会有影响,表现为腹满、便溏、食欲不振。4、感冒发热病人:因六味地黄丸中的滋补药易腻滞留邪,不利于外感表邪的透解。5、糖尿病患者:因六味地黄丸蜜丸含糖量较高,易引起血糖波动。6、肝火旺者:肝火过旺者不宜服用,阴虚火旺者宜选择知柏地黄丸。7、健康人群:可能会滋阴过度而破坏阴阳状态。 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之品。六味地黄丸与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和麦味地黄丸的区别: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者。虚寒性病证患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怕冷,手足凉,喜热饮。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滋肾养肝,适用于肝肾阴虚同时伴有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者。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慎用。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不适用于阴虚内热者;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赤石脂或其制剂。明目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煅石决明。滋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肝火上扰者慎用。麦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