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类风湿关节炎,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种“不治之症”,甚至认为是“不死的癌症”。的确,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难治性的风湿病,医学上曾经对其束手无策,过去许多患者长期承受着疾病的痛楚,最终走向关节变形和残疾的结局。然而,近十多年来,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的目标不再局限于“控制症状”,而是 “缓解病情”,阻止关节破坏,防止残废。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是“早期规范治疗”。一、可惜的是,目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尚存在许多 “误区”。误区一:自选风湿药。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病,尚不能彻底根治。不少风湿病患者久病成医,经常自己选购药物,或者是托亲朋好友从港澳或国外买一些所谓特效药物治疗。这些药的组成仅仅是地塞米松(一种不宜长期服用的长效激素)、消炎痛和维生素。而中文说明书上却写着,“本品全部由草药配方和维生素构成”,是风湿病的特效药。确实,患者在服药的早期感觉非常止痛,但这些药物不可能真正缓解病情,长期使用关节照样严重变形,且可能带来胃肠损害(甚至消化道出血、穿孔)、骨质疏松、感染、糖尿病等不良反应。因此,自选风湿药非常容易出现危险,而且会使原本简单的病情变得复杂。误区二:有病乱投医。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往往很焦急。一方面是因为全身关节的肿痛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是担心关节变形残废,而到处寻找根治的“名医、秘方”。各个“名医”都找遍,大小报纸、电视、广告上的“风湿药”都试过。几年下来,不但看病吃药花了不少冤枉钱,而且更大的危害是耽误了治疗的时机,关节最终还是破坏和变形了。误区三:西药副作用大,中药都没有副作用。其实,“凡药三分毒”。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例如,中药中的雷公藤有比西药更大的卵巢毒性,长期应用可以抑制生殖功能和提早进入更年期,还可能影响肝功能和白细胞。不要片面追求完全没有副作用的治疗,因为许多“万金油”式的药物,根本起不了治疗作用。当然,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量选择治疗效果好,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严密监测不良反应指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误区四:关节不痛了就自己停药。有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发觉症状减轻了,就自己停药,不再治疗。其实,临床症状改善与病情完全缓解并不等同,不痛可能只是表面现象,随意停用缓解病情的药物,病变就会继续向前发展。治疗类风湿的药物包括:控制症状的药物和缓解病情的药物,缓解病情的药物起效相对缓慢。类风湿关节炎需要坚持长期治疗。二、有效阻止关节破坏,关键在于“早期”和“规范治疗”1、早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软骨或骨质破坏可以在发病的3个月内就出现。国际公认的治疗窗口期(即治疗的最佳时间)是起病3个月内。大量临床案例证实,多数类风湿关节炎的大部分关节侵蚀发生在发病头1-2年内。此时,如不立即进行恰当的治疗,会导致关节畸形、功能受损,加大了疾病治疗的难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提倡一旦出现症状,应该尽早到正规医院的风湿科诊治。2、规范治疗: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分为几大类。一是控制症状的药物,又称为治标的药物,主要包括消炎止痛的药物;另一类是缓解病情的药物,又称为治本的药物,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等各种慢作用药(DMARDs)。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化治疗就是早期使用这些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因为只有这一类药物能够控制疾病,阻止关节破坏和变形。美国风湿病学会向全球发布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最新治疗指南。我国中华风湿病学会也制定了相关治疗准则,进一步强调了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目前还有一类新的药物是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主要针对一些关节炎比较活动的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专科医生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联合使用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其中,“甲氨喋呤”是首选药物,是联合治疗方案的核心。尽管甲氨喋呤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最有效的药物,早在1988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但在我国,它的说明书上还是写着“抗肿瘤的药”,难免让患者产生疑问和顾虑。其实,甲氨喋呤是一种经典的免疫抑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起着抑制免疫和抗炎两方面的作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与肿瘤治疗大不相同,用量较小。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患者大可放心。此外,治疗类风湿的药物还有莱氟米特、硫酸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硫唑嘌呤以及一些植物提取的免疫抑制剂等。3、如何看待“激素”提起激素,人们可谓又爱又恨。由于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消炎止痛的作用迅速,因而在过去几十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关节炎的治疗。目前,激素的不合理使用还相当普遍,并由此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人们对激素比较抗拒,还认为“用了就会上瘾”。其实,“滥用” 激素和“盲目反对” 激素都不可取。首先,激素不可以滥用,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治疗药物。但是,如果关节症状重,有持续性活动性滑膜炎,或者有严重的关节外表现,例如如血管炎、脏器损伤等,是可以而且应该使用激素。但是激素的应用有两个重要的原则:一个是必须在使用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例如甲氨喋呤)的基础上加用激素;另一个是要“小剂量、短疗程”,以强的松为例,每日剂量不要超过2片,疗程控制在3-6个月内,当然要视病情严重程度而定。近年的研究发现,早期小剂量短期应用激素,可以延续关节破坏,与其他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发挥协同作用。因而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定位已经有所改变。正如有学者形容,“用得恰到好处,激素是天使;而滥用,就成了助纣为虐的恶魔。”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和治疗观点的更新,疗效也在逐渐地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由过去的“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但要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关键是早期规范治疗。
在治疗随诊过程中,有一部分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会因为疾病活动、劳累、免疫抑制药物等诸多因素受到带状疱疹的侵犯,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尤其是孕妇及老年人,累及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肩背部、腰腹部、臀周及大腿等部位的皮肤,进展快速,疼痛明显,易合并感染。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带状疱疹传染吗?为什么我会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怎么护理?孕期合并带状疱疹怎么办?疱疹消失后为什么仍有神经痛?本文就上述疑问一一解答。什么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任何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均可使病毒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带状疱疹是一种由体内病毒生长引起的疱疹,因此不会传染。带状疱疹的典型表现: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带状疱疹的诊断:病变皮肤出现簇集成群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有明显的神经痛,伴局部淋巴结肿大。中间皮肤正常。有少数患者疱疹并不典型,仅表现为单侧少许散在的红色皮疹伴疼痛感。建议如果出现单侧的红色皮疹伴疼痛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SLE患者易患带状疱疹的原因: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SLE患者多形核白细胞功能绝大部分存在异常以及多形核白细胞减少;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补体水平降低,尤其是在疾病的活动期,影响了补体的正常功能;免疫球蛋白中自身抗体含量增加,正常免疫反应的抗体反而不足,功能变弱;T细胞功能异常;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减退。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感染的能力相应受损,易出现感染。既往临床研究发现60%-70%的带状疱疹发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度活动以上,因此积极控制红斑狼疮的活动性有利于预防带状疱疹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此外,劳累、情绪低落、营养低下等因素易是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带状疱疹的基本护理:积极治疗,规律随诊,在有效控制原发病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剂量,加强营养,精神愉快,注意休息,保证睡眠。饮食宜清淡,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禁忌辛辣、荤腥、油腻油炸食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局部护理。经济条件允许下输注丙种球蛋白能有效减短病程。口服药物: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遵医嘱口服。局部护理:1.局部可以外涂抗病毒软膏和维生素B1、B12。涂药后尽量继续暴露患处,如果不能继续暴露患处时,可以用单层的灭菌纱布覆盖伤口。如果疱疹在会阴部的需尽量把两腿分开。2.会阴部带状疱疹主要是病毒侵犯了腰骶部神经引起,如患者处于妊娠期,疼痛剧烈,更易出现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症状如尿潴留等。保持局部清爽、透气,可每日用1/50000呋喃西林液冷湿敷3次。3.皮肤护理: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相对湿度50-60%,注意保暖。局部外涂抗病毒软膏,可予红外线照射,起到止痛、止疱和促进结痂的作用,并予莫匹罗星软膏外用,不要搔抓皮肤,避免皮肤感染。房间定时紫外线消毒。孕期合并带状疱疹怎么办?怀孕的女性合并带状疱疹无法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主要治疗为局部用药及患处护理(见上一小节内容)。经济条件允许下输注丙种球蛋白能有效减短病程。妊娠期是妇女的特殊生理和心理时期,感染带状疱疹处理不慎,会对母婴造成极大的危害,建议感染带状疱疹的怀孕女性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并加强病情观察及胎儿监测,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和疼痛护理,确保母婴安全。疱疹消失后为什么仍有神经痛?疱疹消失后仍有神经痛,在临床上称之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都是神经性的疼痛,是周围神经损伤的结果。既往研究发现9%~13%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其危险性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在超过50岁的患者中,这一点尤为明显,而且年龄越大,疼痛越难消除。研究发现抗病毒药可缩短带状疱疹疼痛的持续时间。现在主张应用抗病毒药,例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和伐昔洛韦,以减少带状疱疹疼痛的持续时间和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危险性。不接受抗病毒药治疗的年长患者(超过50岁)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症状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总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相对较长,预后较好。发现皮疹后早期治疗,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参考文献1.Chakravarty EF, Wolfe F. Increased incidence of herpes zoster among patients with 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 Lupus. 2013 Mar;22(3):238-44.2.Hu SC, Yen FL, Chen GS. Immunosuppressive medication use and risk of herpes zoster(HZ)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A nationwidecase-control study. J Am Acad Dermatol. 2016 Jul;75(1):49-58.图片来自网络。征文公告:面向广大朋友征文,希望大家分享自己的心情,帮助更多的朋友,图片、文字均可,投稿文章会放在公众号上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投稿邮箱:gzsyfsmynk@126.com(gzsyfsmynk为广州市一风湿免疫内科的拼音首字母)。让我们一起,帮助身边更多的人。期待您的来稿!
前两期我们分别从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常见检验检查和常用治疗药物两大方面为您解读类风湿关节炎,本期我们来了解一下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及日常保健,并为大家解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缓解标准。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目前公认的诊断标准包括ACR/EULAR 2010年制定的RA分类标准和ACR1987年制定的RA分类标准。ACR/EULAR 2010 RA分类标准有助于诊断更早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ACR/EULAR 2010 RA分类标准总分≥6分即可诊断RA。大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小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ACR1987 RA分类标准晨僵: 至少1小时 (≥6周)多关节炎: 14个关节区中≥3个同时肿胀 (≥6周) 手关节炎: 腕或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对称性关节炎 (≥6周)皮下结节: 阳性X线: 手和腕关节的X线改变类风湿因子: 阳性 符合以下≥4条, 可诊断为RA。类风湿关节炎的日常保健一、饮食(1)RA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含钾钙丰富。有贫血者应适当增加含铁食物。(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酒,避免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避免肥胖,以免增加关节及身体负荷。(3)避免短期内进食大量虾、蟹、柿子、竹笋、花生、油腻食物,以免致使病情加重。(4)蔬菜、水果、鱼油、蜂蜜、蒜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的需求,同事具有改善新陈代谢的功能,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从而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香菇、木耳等食品,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症状。二.环境与休息(1)居住环境应干燥、安静、阳光充足、痛风良好,切勿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2)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多晒太阳,注意保暖。穿衣时要注意保暖,随季节变化调整穿着。(3)病情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受累关节活动,保持关节功能位,但不宜绝对卧床,卧床休息以2~3周为宜。(4)症状减轻,疼痛缓解时,可逐步下床,适当活动,逐渐加强关节功能锻炼。稳定期或缓解期患者应进行适当的锻炼。(5)切勿任意进行推拿,按摩,拔罐等传统关节疼痛的治疗方法,以免造成病情加重,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或延误治疗的黄金时机。(6)要有耐心地配合医师进行长期的治疗,定时服药,定期回诊,并接受指定专业的复健师进行正确的复健治疗,若有任何的不舒服情况发生时,应立即告知医生。三.心理护理(1)对疾病切勿悲观失望,学会自我克制,自我调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认识RA,了解相关知识。(3)勇敢表达自身感受。(4)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5)多参加集体活动,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坚持功能锻炼。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缓解标准1981年ACR首次制订临床缓解标准:1. 无疲劳感;2. 无关节痛;3. 无关节压痛或关节活动痛;4. 无关节肿胀或腱鞘肿胀;5. 晨僵≤15分钟;6. 血沉正常(男性≤15mm/h,女性≤20mm/h)需满足6项中的5项, 并连续维持2个月,可认为获得临床缓解。ACR & EULAR在2011共同制定的RA缓解标准:标准一:下列4项评分均≤1: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C反应蛋白(CRP)(mg/dL);患者对病情的总体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 10cm尺 】。标准二:简明疾病活动指数(Simplified diseaseactivity index,SDAI)≤3.3SDAI=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CRP(mg/dL)+患者对病情的总体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 10cm尺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什么是活动性RA: 休息时中等程度疼痛;血沉(魏氏法)≥28mm/h或CRP≥1.0mg/dl;关节肿胀≥4个;关节压痛≥4个; 晨僵持续时间≥1小时并至少持续6周;凡同时符合以上四项者,可诊断为活动性RA。活动性RA患者需及时就医。Q&A1:生育与类风关有什么关系?没有证据提示类风关会直接影响生育。约70%女性怀孕后症状会好转,但分娩后病情可能再次复发。怀孕过程中患者仍需服用治疗类风关的药物,但应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向专科医生咨询。请查阅本公众号往期内容:备孕、怀孕、哺乳三大时期,这些药我能不能吃?——妊娠期和哺乳期抗风湿病药物使用情况总结边看边学 名词解释专区DAS28: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根据28个关节的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视觉评分(VAS,0-100mm)、CRP/ESR根据公式算出。DAS28值>5.1表示疾病活动;DAS28值<3.2表示疾病活动性低;das28值<2.6表示疾病缓解。有免费的手机app可以下载,搜索das28即可。类风湿关节炎共患病:2015年欧洲风湿病联盟 (European LeagueAgainst Rheumatism, EULAR)特别明确了RA潜在的共患病,包括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感染,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和抑郁障碍,80%的RA患者至少患有一种共患病。征文公告:面向广大朋友征文,希望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帮助更多的患者,图片、文字均可,投稿文章会放在公众号上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投稿邮箱:gzsyfsmynk@126.com(gzsyfsmynk为广州市一风湿免疫内科的拼音首字母)。让我们一起,帮助身边更多的人。期待您的来稿!下期内容介绍:
在上一期我们介绍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定义及临床表现,本期我们一起学习下类风湿关节炎常见检验检查和常用治疗药物,同时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见误区进行解读。类风湿关节炎常见检验检查实验室检查:1.血细胞沉降率 大多数患者血细胞沉降率增快,尤其是在急性期。2.血红蛋白含量 略低于正常,晚期病例则可出现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含量大多在80~100g/L之间。3.类风湿因子(RF) 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4.免疫球蛋白检查(IgM,IgG) 大约70%的RA患者可以出现IgM异常,IgG多为阳性。5.抗核抗体(ANA):约25%的RA患者的ANA为阳性。6.关节液检查 在受损关节中抽出的关节液多混浊,但无细菌,镜检下显示关节液内无结晶物。7.HLA-DR4(文末有名词解释):遗传研究证实HLA-DR4是RA的易感基因,HLA-DR4阳性对RA的诊断有倾向性的指示作用。辅助检查:1.X线检查:关节平片可观察到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和关节周围骨质疏松,中晚期RA患者的关节平片可以观察到上述表现。2.其他影像学检查 CT及MRI在早期RA的确诊上有很大优势。3.心脏彩超:了解心脏受累情况。4.骨密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易合并骨质疏松,研究证实早期RA患者已出现骨量流失。手指X线检查:类风湿关节炎常用治疗药物本病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改善关节功能。1.一般治疗①休息;②急性期关节制动;③缓解期功能锻炼:手腕操;④理疗:红外线照射、中频脉冲理疗。2.药物治疗遵循早期、联合、规范、强化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治疗用药主要有:①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退热、消肿的作用,包括美洛昔康、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等。②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具有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可抑制关节破坏,包括传统DMARDS药物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硫酸羟氯喹和生物制剂如TNF-α拮抗剂、IL-6拮抗剂等。③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疾病活动期短期服用有助于病情控制。④其他药物,如中药制剂(青藤碱、雷公藤)、外用药(扶他林乳胶)等。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需谨记:早期,联合,规范,长程;早期发现症状,及时检查明确诊断;几种药物联合应用;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检查,按时服药;长期治疗,勿自行减药停药。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建立在医患充分沟通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是否存在预后不良、药物耐受及并发症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影响治疗方案选择的五大因素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治疗误区误区一、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中药比西药好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已经有充足的试验证据和临床证据。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中药类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包括青藤碱类如正清风痛宁和雷公藤类如雷公藤多苷。昆仙胶囊在临床中亦被证实有一定疗效。建议在风湿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切勿自行服用成分不明的药物,延误病情。误区二、强的松不能服,用了要上瘾。患了类风关,十之八九要残废大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用NSAIDS及DMARDS药物就可以控制病情,是不需要加用激素治疗的。而少数病情高度活动的患者,医师会根据患者情况酌情使用小剂量激素(5-10毫克/天)短期治疗,一般3个月内激素就可以停药。误区三、患了类风关,十之八九要残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治疗,3年内70%患者出现关节病变;5-10年致残率60%;30年致残率90%,但是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疾病早期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病情控制,减少关节畸形。误区四、是否患类风关,测定类风湿因子便知类风湿因子不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必要条件,有些正常人的类风湿因子高于正常,但是并没有关节肿痛的症状。风湿专科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免疫检验指标诊断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误区五、每次都服用同样的药,自己到药房买一些就可以了,不必经常到医院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RA患者,临床治疗中我们提倡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药物,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定要密切随访,病情活动期至少每月随访1次,稳定期至少每3个月随访一次,并定期复查相关检验检查,直至临床缓解或低度活动,并尽可能长期维持(至少6个月以上)。Q&A1:为什么要系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治疗——3年内70%患者出现关节病变;5-10年致残率60%;30年致残率90%;伴关节外受累者:病死率50%。200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指出:RA的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防止和控制关节破坏,阻止功能丧失及减轻疼痛。早期使用改变病情药物(DMARDS),可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致残。Q&A2:需要服用多长时间的药物?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停药时间,需要个体化治疗,一般情况下,病情控制后仍然需要药物维持治疗,大概1-5年的时间,甚至更长。参考书籍:内科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边看边学 名词解释专区HLA: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简称HLA),编码基因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位于6号染色体上(6p21.31),包括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与人类的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MHC其中部分基因编码细胞表面抗原,成为每个人的细胞不可混淆的"特征",是免疫系统区分本身和异体物质的基础。HLA-DR4: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上的一个基因片段,编码的相应蛋白是决定此抗原特异性的蛋白之一。征文公告:面向广大病友征文,希望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帮助更多的患者,图片、文字均可,投稿文章会放在公众号上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投稿邮箱:gzsyfsmynk@126.com(gzsyfsmynk为广州市一风湿免疫内科的拼音首字母)。让我们一起,帮助身边更多的人。期待您的来稿!下期内容介绍:认识类风湿关节炎(三)类风湿关节炎的保健和临床缓解标准解读
类风湿关节炎曾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过去医学的不发达造成了人们对类风湿关节炎恐惧的认知。随着时代和科学的进步,医生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有了巨大的飞跃,类风湿关节炎不再让人谈之色变,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够早期确诊并得到有效治疗,避免了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但是,还是有很多关节痛的患者对类风湿关节炎云里雾里,这三期我们将分别从(一)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二)类风湿关节炎常见检验检查和常用治疗药物、(三)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保健和临床缓解标准解读三个大方面详细为您解读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定义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累及关节为主的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对称性、进行性多关节炎。RA侵犯关节软骨、骨和肌腱等,导致关节破坏,最终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RA在我国患病率为0.32%~0.36%,欧美为1%。RA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高发,年龄为45~55岁。男女比例为1:(2~3)。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关节的临床表现本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双侧对称性关节受累,多累及双手小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其次是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及双足小关节。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关节症状主要表现为:1.关节疼痛 本病早期即有关节局部痛感,尤其是在活动期,并伴有触痛及压痛,此为最早出现、也是患者最敏感的体征。2.关节僵硬 受累关节僵硬,尤其在晨起开始活动时最为明显,称为“晨僵”,晨僵常长达1小时以上。活动一段时间后,晨僵会有所改善。3.关节肿胀 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呈弥漫性肿胀,且表面温度略高于正常关节,累及近端指间关节时呈“梭形肿胀”。4.关节畸形 未得到有效治疗的病例后期一般均出现关节畸形。最为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扣花”表现。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下图分别为梭形肿胀、尺侧偏斜、天鹅颈畸形和纽扣花畸形。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关节外系统的临床表现滑膜炎是RA主要的病变,也是关节病变的基础;血管炎则是RA关节外损害的基础,RA作为结缔组织病,可累及以下关节外系统:1. 皮下结节: 30%~40%的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称为“类风湿结节”,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随着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多患者在皮下结节出现前期已经得到有效的治疗,因此现在临床上出现皮下结节的患者比较少见。2.中小血管炎: 可表现为皮肤溃疡、甲床梗死、指端坏死、小腿溃疡等。3.呼吸系统:包括肺纤维化、胸膜炎和胸腔积液、肺内类风湿结节。4.心血管系统:包括心包炎、心瓣膜受累。5.血液系统: 轻~中度低色素贫血,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活动性RA。Felty综合征:指RA伴脾、淋巴结肿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贫血、血小板减少。6.肾脏病变: 多由抗风湿药物引起或继发肾淀粉样变。7.神经系统:脊髓或脑干损害常继发于颈椎关节受累;周围神经可因滑膜炎而受压,如腕管综合征。另外,血管炎可引起弥漫性外周感觉神经病变和单神经病变。8.胃肠道受累: 多由抗风湿药物引起,RA累及消化道的血管炎及消化道淀粉样变少见。9.肝脏病变: 活动性RA可表现为肝酶升高,抗风湿药物亦可导致肝功能异常。10.眼部受累: 可直接累及结膜、角膜、巩膜和前葡萄膜导致病变,巩膜炎多与血管炎相关。11.继发性干燥综合征:表现为眼干、口干,需专科医师检查后确诊。此外,急性期的某些RA患者可出现发热,多为38℃以下的低热。对于可疑的炎性关节病患者,尤其是:1个以上关节持续肿胀;早期晨僵≥30分钟;累及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应该立即找风湿科医生就诊明确诊断,最好在症状出现6周内尽早开始治疗。Q&A1:类风湿关节炎是遗传病吗?类风湿关节炎有轻微的家族聚集倾向和孪生子共同患病现象,提示遗传因素在RA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同卵双生子的共同患病机会并非100%,而是30%-50%,异卵双生子则仅为5%左右,这说明RA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不是由单一基因决定。因此,RA有遗传易感性,但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只起一定作用。Q&A2:类风湿关节炎能根治吗?正规治疗下:75%的病人反反复复,需要长期治疗;10%的病人治疗缓解,不再复发;15%的病人不能控制病情。事实上,因为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导致关节骨质破坏,功能丧失,成为残疾的患者非常之多。因此,RA不能根治,但规范治疗下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参考书籍:内科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边看边学 名词解释专区什么是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手指中间的关节包括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指靠近手掌的指关节,远端指间关节指远离手掌的指关节,医学术语的远近指的是与心脏的距离。手指和手掌相连的关节是掌指关节。大拇指只有一个指间关节,称为拇指指间关节。详情见下图:征文公告:面向广大朋友征文,希望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帮助更多的患者,图片、文字均可,投稿文章会放在公众号上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投稿邮箱:gzsyfsmynk@126.com(gzsyfsmynk为广州市一风湿免疫内科的拼音首字母)。让我们一起,帮助身边更多的人。期待您的来稿!下期内容介绍:认识类风湿关节炎(二)类风湿关节炎常见检验检查和常用治疗药物
几乎每个女性都会经历生命中最重要的备孕、怀孕、哺乳三大时期,几乎每个男性都要经历备孕阶段,在这期间,不管是感冒发烧还是咳嗽咳痰,很多人都坚持不吃药硬抗过去。对于患有风湿免疫疾病的患者,备孕、怀孕、哺乳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考验她/他们的难关,因为药不能停,一旦停药就面临着疾病加重或复发的风险。临床工作中总会碰到几个因为备孕/怀孕而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加重的患者。那么问题来了:备孕、怀孕、哺乳期间哪些药不能停,哪些药必须停呢?基于2016BSR/BHPR(British Society for Rheumatology / British Health Professionals inRheumatology)指南推荐,我们对妊娠期和哺乳期抗风湿病药物使用情况根据围孕期是否可用、孕早期是否可用、孕中/晚期是否可用、哺乳期是否可用、男性备孕是否可用进行了以下总结。围孕期是否可用糖皮质激素:1.泼尼松 可以使用2.甲泼尼松龙 可以使用抗疟药:羟氯喹 可以使用DMARDs:1.甲氨蝶呤<20 mg/周 提前3个月停用2.柳氮磺吡啶(每天补充5 mg叶酸) 可以使用3.来氟米特 不可使用(需使用消胆胺洗脱)4.硫唑嘌呤<2 mg/ (kg·d) 可以使用5.环孢素 可以使用6.他克莫司 可以使用7.环磷酰胺 不可使用8霉酚酸酯 提前 6 周停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可以使用TNFi1.英夫利西单抗 可以使用2.依那西普 可以使用3.阿达木单抗 可以使用4.赛妥珠单抗 可以使用5.戈利木单抗 无临床数据其他生物制剂1.利妥珠单抗 提前 6 个月停用2.托珠单抗 提前 3 个月停用3.阿那白滞素 不可使用4.阿巴西普 不可使用5.贝利木单抗 不可使用孕早期是否可用糖皮质激素:1.泼尼松 可以使用2.甲泼尼松龙 可以使用抗疟药:羟氯喹 可以使用DMARDs:1.甲氨蝶呤<20 mg/周 不可使用2.柳氮磺吡啶(每天补充 5 mg叶酸) 可以使用3.来氟米特 不可使用4.硫唑嘌呤<2 mg/ (kg·d) 可以使用5.环孢素 可以使用,但需监测母亲的血压、肾功能、血糖和血药浓度6.他克莫司 可以使用,但需监测母亲的血压、肾功能、血糖和血药浓度7.环磷酰胺 不可使用,仅在严重或威胁生命的母体疾病时考虑使用8霉酚酸酯 不可使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可以使用TNFi1.英夫利西单抗 可以使用2.依那西普 可以使用3.阿达木单抗 可以使用4.赛妥珠单抗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5.戈利木单抗 无临床数据其他生物制剂1.利妥珠单抗 不可使用,但孕早期意外使用可能无害2.托珠单抗 不可使用,但孕早期意外使用可能无害3.阿那白滞素 不可使用,但孕早期意外使用可能无害4.阿巴西普 不可使用,但孕早期意外使用可能无害5.贝利木单抗 不可使用,但孕早期意外使用可能无害孕中/晚期是否可用糖皮质激素:1.泼尼松 可以使用2.甲泼尼松龙 可以使用抗疟药:羟氯喹 可以使用DMARDs:1.甲氨蝶呤<20 mg/周 不可使用2.柳氮磺吡啶(每天补充 5 mg叶酸) 可以使用3.来氟米特 不可使用4.硫唑嘌呤<2 mg/ (kg·d) 可以使用5.环孢素 可以使用,但需监测母亲的血压、肾功能、血糖和血药浓度6.他克莫司 可以使用,但需监测母亲的血压、肾功能、血糖和血药浓度7.环磷酰胺 不可使用,仅在严重或威胁生命的母体疾病时考虑使用8霉酚酸酯 不可使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可以使用TNFi1.英夫利西单抗 16周起停用2.依那西普孕 中期可用,孕后期不可用3.阿达木单抗 孕中期可用,孕后期不可用4.赛妥珠单抗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5.戈利木单抗 无临床数据其他生物制剂1.利妥珠单抗 不可使用2.托珠单抗 不可使用3.阿那白滞素 不可使用4.阿巴西普 无临床数据5.贝利木单抗 无临床数据哺乳期是否可用糖皮质激素:1.泼尼松 可以使用2.甲泼尼松龙 可以使用抗疟药:羟氯喹可以使用DMARDs:1.甲氨蝶呤<20 mg/周 不可使用2.柳氮磺吡啶(每天补充 5 mg叶酸) 可以使用,但仅限健康足月儿3.来氟米特 不可使用(无临床数据)4.硫唑嘌呤<2 mg/ (kg·d) 可以使用5.环孢素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6.他克莫司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7.环磷酰胺 不可使用8霉酚酸酯 不可使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可以使用TNFi1.英夫利西单抗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2.依那西普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3.阿达木单抗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4.赛妥珠单抗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5.戈利木单抗 无临床数据其他生物制剂1.利妥珠单抗 无临床数据2.托珠单抗 无临床数据3.阿那白滞素 无临床数据4.阿巴西普 无临床数据5.贝利木单抗 无临床数据男性备孕是否可用糖皮质激素:1.泼尼松 可以使用2.甲泼尼松龙 可以使用抗疟药:羟氯喹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DMARDs:1.甲氨蝶呤<20 mg/周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2.柳氮磺吡啶(每天补充 5 mg叶酸) 可以使用,但孕前 3 个月停用柳氮磺吡啶可能会提高妊娠概率3.来氟米特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4.硫唑嘌呤<2 mg/ (kg·d) 可以使用5.环孢素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6.他克莫司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7.环磷酰胺 不可使用8霉酚酸酯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TNFi1.英夫利西单抗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2.依那西普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3.阿达木单抗 可以使用4.赛妥珠单抗 无临床数据5.戈利木单抗 无临床数据其他生物制剂1.利妥珠单抗 可以使用,但临床数据有限2.托珠单抗 无临床数据,可能无害3.阿那白滞素 无临床数据,可能无害4.阿巴西普 无临床数据,可能无害5.贝利木单抗 无临床数据,可能无害以上内容摘自2016BSR/BHPR指南推荐,仅供参考。具体用药剂量及治疗方案请咨询熟悉您病情的风湿免疫科医生。2015年中国SLE研究协作组发布的《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围产期管理建议》建议:1、泼尼松用量≤15mg/d时方能考虑妊娠。2、妊娠过程中疾病复发需使用中到大剂量激素时也应尽快减量至15mg/d以下。3、口服泼尼松(龙)或甲基泼尼松龙的患者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但对于服用泼尼松剂量超过20mg/d或相当剂量者应弃去服药后4小时内的乳汁,在服药4小时候再进行哺乳。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围孕期、孕早期及孕中/晚期不建议使用,哺乳期可以使用。参考文献Julia Flint, et al.BSR and BHPR guideline on prescribing drugs in pregnancy and breastfeeding-PartI: standard and biologic 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and corticosteroids.Rheumatology (Oxford). 2016 ;55(9):1693-7.Gerosa M, et al. Challengesand treatment options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during pregnancy.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16; 17(11): 1539-47.边看边学 名词解释专区DMAR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目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合成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conventional synthetic DMARDS,csDMARDS),包括甲氨蝶呤、硫唑嘌呤、来氟米特等,一类是生物合成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biological DMARDS,bDMARDS),包括英夫利西单抗、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托珠单抗等。专业详细分类见下图。征文公告:面向广大朋友征文,希望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帮助更多的患者,图片、文字均可,投稿文章会放在公众号上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投稿邮箱:gzsyfsmynk@126.com(gzsyfsmynk为广州市一风湿免疫内科的拼音首字母)。让我们一起,帮助身边更多的人。期待您的来稿!下期内容介绍:认识类风湿关节炎(一)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这几期我们一起认识了骨质疏松,知晓了骨质疏松带来的诸多风险和合并症,熟悉了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的基本治疗和骨折风险的相关评估方法。一、骨质疏松怎么治疗?一、基础措施调整生活方式:健康饮食,低盐饮食,戒烟少饮酒,少喝咖啡,多运动骨质基本补充剂:钙剂、活性维生素D二、药物干预适应症: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考虑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1)确诊骨质疏松者(骨密度:T≤-2.5者),无论是否有过骨折;(2)骨量低下患者(骨密度:-2.5危险因素(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无论是否有过骨折;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筛查为高风险 ——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ctureRisk Assessment Tool,FRAX)计算出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重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20%(暂借国外的治疗阈值,目前还没有中国人的治疗阈值。)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基本原理:抑制破骨细胞破坏骨质,促进成骨细胞形成骨质。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奈立膦酸钠、奥帕膦酸钠、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等。降钙素类药物:如降钙素注射液、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等活性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一般剂量为0.25μgqd/bid注意:抗骨质疏松药物都有比较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所以,请大家不要自行购买服用,一定要在医师建议下服用并规律随访!二、什么是OSTA和FRAX?OSTA: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简便易用,可以自己进行测评。OSTA指数=(体重—年龄)×0.2风险级别OSTA指数低> -1中-1 ~ -4高< -4例如:体重50公斤,年龄60岁、70岁、80岁时的风险级别(50-60)×0.2 =-2 中风险(50-70)×0.2 =-4中风险(50-80)×0.2 =-6 高风险OSTA基本上还可以在大多数地区使用,敏感度在85%以上,特异性小于48%。FRAX: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可用于计算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及任何重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概率。适用人群:没有发生过骨折又有低骨量的人群(骨密度: -2.5值≤-1.0),因临床难以作出治疗决策,适用FRAX工具,可以方便快捷地计算出每位个体发生骨折的绝对风险,为制定治疗策略提供依据。适用人群为40~90岁男女,<40岁和>90岁的个体可分别按40岁或90岁计算。,即T值低于-2.5,或已发生了脆性骨折,应及时开始治疗,不必再用FRAX评估。FRAX作为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如果联合BMD一起进行评估,是非常有效地评估出哪些患者真正需要进行骨密度测量和进行骨质疏松干预治疗,要比单纯使用BMD更有效,FRAX也优于OSTA。很抱歉让大家等这么久才更新,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啦,期待大家看完本期内容能够有所收获!下期预告:继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
很多病人有这样的疑问:我血尿酸高,但是一年痛不了几次,真的要每天吃药吗?好难坚持啊!也有的病人说:我就是血尿酸高一点,真的要长期饮食控制加吃药吗?会不会小题大做了?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痛风什么时候应该治和痛风应该怎么治。首先,我们看个病例:25岁的小王1天前暴饮暴食后出现右足背红肿热痛,痛到无法行走。追问病史,小王2年前单位入职体检就发现血尿酸高达500umol/l,但是他照旧熬夜打游戏、喝酒,并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因为他觉得没有任何不舒服,干嘛要去看医生,更别提抽一管血复查了。追问家族史发现,他的父亲也深受痛风性关节炎的困扰。对了,忘记说明,小王身高172厘米,体重90千克,是个名副其实的“胖达人”。好了,让我们分析一下上面提到的那个受病痛折磨的年轻人,他有什么地方需要反省呢?第一,知道自己血尿酸高,仍然喝酒、熬夜,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第二,太胖了,没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体重;嗯,以上说的多对,那还有什么是他发病的特点呢?第一,痛风普遍的发病年龄一般在40-60岁,他才25岁就出现关节炎了;第二,他的父亲也患有痛风性关节炎;第三,他是男性。从这个可怜的年轻人的病例里,我们可以看出,他非常需要治疗,并且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血尿酸。大家想一想,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不仅发病年龄早、饮食控制差,还有痛风的家族史。此外,还有一些病人也需要长期吃药,比如:一年之内急性关节炎反复多次发作;血尿酸长期在很高的水平;很早出现痛风石,并且数量多,体积大;累及到了肾脏,如多发肾结石,肾功能减退等。这些病人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而没有及时查找原因,从而被疾病多折磨了一段时间。出现这些情况的病人就要长期在门诊复诊,医生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上面的病例,我们大概知道什么情况下要去看医生和坚持吃药。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下痛风治疗的基本方向。1.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期寻找病因,控制饮食,预防发作;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并防止肥胖;2.急性关节炎发作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及时抗炎止痛:不用阿司匹林,尽量不用糖皮质激素不要自行服用降尿酸药物,应该等急性期炎症控制后再用。3.急性发作的间歇期寻找病因,控制饮食,降低尿酸,预防发作;同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降尿酸药物;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并防止肥胖;是不是看起来很简单?不过,作为工作在一线的临床医生,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疾病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所以,请不要自己当自己的“医生”,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目前,全球范围内降尿酸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索坦,另一类是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丙磺舒。在这里,我们不建议大家自行选择药物服用,因为每个病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药物都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已经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中国的高尿酸血症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地的趋势,痛风也从古代的贵族病变成现在的常见病。所以,如果你身边有可能受痛风困扰或正在受痛风折磨的朋友,可以建议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边看边学,名词解释专区:高尿酸血症的分型诊断:高尿酸血症患者低嘌呤饮食5天后,留取24小时尿检测尿尿酸水平。根据结果分为: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生成过多型,混合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90%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痛风暂时就讲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期预告:谈骨色变——骨质疏松知多少。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蔡大夫,您好,我是替我母亲咨询,我母亲45岁了,患有红斑狼疮已经2年了,最近化验出尿蛋白两个加号,母亲十分担心。母亲09年冬季患红斑狼疮,最近在服用环磷酰胺和激素两种药。环磷酰胺半月一次,激素是四片。请问针对我母亲的疾病和尿蛋白超标,怎样把它降下去,平时生活中如何调理?谢谢您!!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蔡小燕: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激素是基础用药,此外,对于有脏器损害,尤其是蛋白尿的患者需要加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就是一种较强的免疫抑制剂。因此,你母亲可以继续这一方案治疗。 生活保健:1.注意休息2.营养均衡,多补充蛋白质、钙质和多种维生素3.注意保暖防寒,避免感染4.定期复诊,不要随意自行停药等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蔡小燕: 红斑狼疮有遗传易感性,由许多未知的基因调控。但红斑狼疮真正发病受很多因素影响,因此,下一代大部分是正常的,只是得红斑狼疮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男性与女性患者遗传的几率无明显差别,红斑狼疮患者的直系亲属得这个病的可能性大约是正常人群的5-8倍。红斑狼疮不能提前预防。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我是2009年3月得的病,症状较轻,现在得病已经一年了,在医生的指导下降激素减到了一个,常规检查都稳定 1年病史,今年24,在校大学生,男,大学毕业马上面临着结婚要孩子,然而这病毕竟是有遗传倾向的病,我揪心会不会传染给下一代,有什么检查可以在孩子没有生下来的之前就检查到孩子是否健康,或者在孩子生下来之后能不能提前预防SLE的发生,男人得这病虽然可以省掉一系列象妊娠的时候病情加重或者死胎这些情况的发生,但毕竟是会遗传的病,我想问问蔡大夫这病男人得了对孩子的遗传几率大还是女人大,各自是多大? 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