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症是指人体内热量的摄入远远大于消耗与利用,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进而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病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减肥已成为预防保健的热门课题。 单纯性肥胖症机体存在着糖、脂、水盐、能量等诸多方面代谢异常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此外还存在某些重要器官、功能及细胞超微结构异常。 近十余年来,中医、中药、针灸、耳针、气功、按摩等传统医学方法治疗肥胖症上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关注。在众多方法中,针灸治疗肥胖症具有简便、显效且持久、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受到广大肥胖者的欢迎。针灸通过对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细胞调节的作用,多极、多环节调整肥胖机体的失衡状态,逆转代谢异常,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实现减肥效应,同时还改善了消化、心血管、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临床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表明[1],针灸调整肥胖患者失调的植物神经功能是针灸减肥的重要作用环节。肥胖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针灸可以调整肥胖机体的异常内分泌功能。针灸通过组胺 (HA)、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等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进而调整肥胖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针灸可以提高肥胖患者偏低的能量代谢水平,促进患者能量消耗。针灸可以通过纠正胰岛素抵抗改善肥胖患者的异常糖代谢。针灸还可以调整异常的脂质代谢,认为针灸可能通过降低胰岛素(INS)水平而提高肾上腺素(A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水平而实现对异常的脂质代谢的调整作用。针灸不仅具有良好的减肥效应,同时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还改善了患者水电解质代谢 。针灸可以逆转患者失衡的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PGI2)调节系统。降低腰髋比值,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均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针灸减肥同时患者肾功能得到改善。针灸取得减肥效应同时,患者cAMP和cAMP/cGMP均显著回升。提示针灸通过对第二信使cAMP 水平的影响在细胞水平上调节代谢。动物实验研究 肥胖动物模型研究胃肠实热型是单纯性肥胖症最常见的证型。高脂致肥饲料喂养 SD断奶雄性大鼠 3个月既可获得单纯性肥胖病的动物病理模型,致肥率达 56.8%。本动物模型符合人类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针刺对肥胖大鼠中枢神经核团的作用结果显示: 针刺可以抑制下丘脑外侧区(饥饿中枢,LHA)的亢奋状态,从而抑制摄食[2、3]。针刺可以兴奋 下丘脑腹内侧核(饱食中枢,VNH),从而增强对 LHA 的抑制,影响摄食[4]。针刺可能通过提高肥胖机体中缝核的机能,促进5-HT的释放,间接控制摄食中枢,抑制摄食 [5]。针刺对肥胖机体纹状体和杏仁核均有良性调整作用[6]。针刺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肥胖大鼠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合力的水平,纠正胰岛素抵抗,它是实现针刺减肥的重要环节之一[7] 。针刺可以提高肥胖大鼠褐色脂肪组织(BAT)超微结构中细胞分化程度。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交感神经功能而实现的。BAT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增加组织的产热能力,从而增加机体能量消耗[8]。 研究表明,肥胖的大鼠体重、Lee’s指数、体脂及血清瘦素和胰岛素(IN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而下丘脑瘦素和INS水平及瘦素受体(OB-R)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针刺治疗取得良好减肥疗效的同时,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和INS均明显回降,而下丘脑瘦素和INS水平以及OB-R基因表达水平却明显升高。认为针刺对肥胖机体中枢和外周瘦素和INS水平的良性调整作用以及促进下丘脑OB-R基因表达可能是针刺减肥的细胞分子重要机制[9]。针灸减肥临床概况 中医认为,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水湿、痰浊、膏脂等壅盛于体内而发生肥胖。本症定位于脾和肾,还兼及心、肝、肺。本症多以脾肾之虚为本,水湿痰瘀为标,胃热气滞贯穿其间,三焦气化失常随行,虚实、寒热、阴阳兼杂,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病情不断严重。根据中医对肥胖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上采用针灸减肥的有效率为60%-85%[10-22]。针灸减肥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耳针、体针及耳针和体针结合等治疗方法,此外单用灸法者报道甚少且多与体针联合使用。另外偶见其它疗法的报道,临床不作常规疗法。许多研究表明,针灸在实现其减肥效应的同时,患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高血糖、水肿等合并症也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而且呈良性双向调整作用,使其趋于正常[23]。肥胖病的辨证施治报道甚多,分型诸家不一,少则3~4型,多则10余型,常见的证型有胃中蕴热、肠燥便结、痰湿壅盛、脾胃湿热、肝阳上亢、脾肾阳虚、阴液耗伤等。但各型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辨证细、分型多虽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疗效,但不便掌握与推广。较好的方法是在结合辨病的基础上,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确立常见证型的病因、病机、施治方法,从而为进一步提高针灸减肥的临床疗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从略
第一部分 前言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约为3.8%-17.6%,男女之比约为6:1。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第二部分 颈椎病的分型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一、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30-40岁女性多见。二、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病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1倍。三、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四、交感型颈椎病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五、椎动脉型颈椎病正常人当头向一侧歪曲或扭动时,其同侧的椎动脉受挤压、使椎动脉的血流减少,但是对侧的椎动脉可以代偿,从而保证椎-基底动脉血流不受太大的影响。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可以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导致椎-基底供血不全而出现症状,因此不伴有椎动脉系统以外的症状。第三部分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一、颈型颈椎病:1.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2.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3.临床检查: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向活动范围近于零度。颈椎旁肌、胸1~胸7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头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可在胸锁乳头肌内侧,相当于颈3~颈6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二、神经根型颈椎病1.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具有特征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呈持续性。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3.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4.临床检查: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三、脊髓型颈椎病1.多数患者首先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下肢各组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继而出现上下楼梯时需要借助上肢扶着拉手才能登上台阶。严重者步态不稳、行走困难。患者双脚有踩棉感。有些患者起病隐匿,往往是自己想追赶即将驶离的公共汽车,却突然发现双腿不能快走。2.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持物易落。严重者甚至不能自己进食。3.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称为“束带感”。同时下肢可有烧灼感、冰凉感。4.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如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排尿障碍,大便秘结。性功能减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须拄拐或借助他人搀扶才能行走,直至出现双下肢呈痉挛性瘫痪,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5.临床检查:颈部多无体征。上肢或躯干部出现节段性分布的浅感觉障碍区,深感觉多正常,肌力下降,双手握力下降。四肢肌张力增高,可有折刀感;腱反射活跃或亢进: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膝腱、跟腱反射;髌阵挛和踝阵挛阳性。病理反射阳性:如上肢Hoffmann征、Rossolimo征、下肢Barbinski征、Chacdack征。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如果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病损在该神经节段水平。四、交感型颈椎病1.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2.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雾等;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3.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4.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5.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以上症状往往与颈部活动有明显关系,坐位或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颈部活动多、长时间低头、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或劳累时明显,休息后好转。6.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多正常、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有时还可伴有心率、心律、血压等的变化。五、椎动脉型颈椎病1.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2.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3.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可出现一过性瘫痪,发作性昏迷。第四部分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一、临床诊断标准1.颈型: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2.神经根型: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3.脊髓型:出现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管狭窄,并证实存在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的颈脊髓压迫;除外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4.交感型:诊断较难,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对部分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如果行星状神经节结封闭或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后,症状有所减轻,则有助于诊断。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1)耳源性眩晕:由于内耳出现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眩晕。如美尼耳氏综合征、耳内听动脉栓塞。(2)眼源性眩晕:屈光不正、青光眼等眼科疾患。(3)脑源性眩晕: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腔隙性脑梗塞;脑部肿瘤;脑外伤后遗症等。(4)血管源性眩晕:椎动脉的V1和V3段狭窄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高血压病、冠心病、嗜铬细胞瘤等。(5)其他原因:糖尿病、神经官能症、过度劳累、长期睡眠不足等。5.椎动脉型: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影像学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增生;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颈部运动试验阳性。二、影象学及其其它辅助检查X线检查是颈椎损伤及某些疾患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颈部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技术,即使在影像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X线平片对于判断损伤的疾患严重程度、治疗方法选择、治疗评价等提供影像学基础。常拍摄全颈椎正侧位片,颈椎伸屈动态侧位片,斜位摄片,必要时拍摄颈1-2开口位片和断层片。正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变尖或横向增生、椎间隙狭窄;侧位片见颈椎顺列不佳、反曲、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椎体上下缘(运动终板)骨质硬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过屈、过伸侧位可有节段性不稳定;左、右斜位片可见椎间孔缩小、变形。有时还可见到在椎体后缘有高密度的条状阴影——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颈椎管测量方法(见图1):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C3到C6任何一个椎节,椎管的中矢状径与椎体的中矢状径的比值如果小于或等于0.75,即诊断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节段性不稳定在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上有重要意义,测量方法(见图2):即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片上,于椎体后缘连线延长线与滑移椎体下缘相交一点至同一椎体后缘之距离之和≥2mm;椎体间成角>11°。CT可以显示出椎管的形状及OPLL的范围和对椎管的侵占程度;脊髓造影配合CT检查可显示硬膜囊、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情况。颈部MRI检查则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椎管内、脊髓内部的改变及脊髓受压部位及形态改变,对于颈椎损伤、颈椎病及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当颈椎间盘退变后,其信号强度亦随之降低,无论在矢状面或横断面,都能准确诊断椎间盘突出。磁共振成像在颈椎疾病诊断中,不仅能显示颈椎骨折与椎间盘突出向后压迫硬脊膜囊的范围和程度,而且尚可反映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脊髓内出血或实质性损害一般在T2加权图像上表现为暗淡和灰暗影像。而脊髓水肿常以密度均匀的条索状或梭形信号出现。经颅彩色多普勒(TCD)、DSA、MRA可探查基底动脉血流、椎动脉颅内血流,推测椎动脉缺血情况,是检查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手段,也是临床诊断颈椎病,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用检查手段。椎动脉造影和椎动脉“B超”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第五部分 颈椎病的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之分。大部分颈椎病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优良,仅一小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而需要手术治疗。一、非手术治疗目前报道90-95%的颈椎病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或缓解。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以及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中医药治疗手段结合西药消炎镇痛、扩张血管、利尿脱水、营养神经等类药物。(一)中医中药治疗1.中医药辨证治疗:中医药辩证治疗:应以分型辩证用药为基本方法。(1)颈型颈椎病:宜疏风解表、散寒通络,常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葛根)或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伴有咽喉炎症者加大元参、板兰根、金银花等。(2)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以痛为主,偏瘀阻寒凝,宜祛瘀通络,常用身痛逐瘀汤(当归、川芎、没药、桃仁、羌活、红花、五灵脂、秦艽、香附、牛膝、地龙、炙草);如偏湿热,宜清热利湿,用当归拈痛汤(当归、党参、苦参、苍朮、白朮、升麻、防己、羌活、葛根、知母、猪苓、茵陈、黄芩、泽泻、甘草、大枣),如伴有麻木,在上述方中加止痉散(蜈蚣、全蝎)。以麻木为主,伴有肌肉萎缩,取益气化瘀通络法,常用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川芎、芍药、桃仁、红花、地龙)加蜈蚣、全蝎等。(3)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头晕伴头痛者,偏瘀血宜祛瘀通络、化湿平肝,常用血府逐瘀汤(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桔梗、甘草);偏痰湿,宜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大枣)等。头晕头胀如裹,胁痛、口苦、失眠者,属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宜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常用温胆汤(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甘草)。头晕神疲乏力、面少华色者,取益气和营化湿法,常用益气聪明汤(黄芪、党参、白芍、黄柏、升麻、葛根、蔓荆子、甘草)。(4)脊髓型颈椎病:肌张力增高,胸腹有束带感者取祛瘀通腑法,用复元活血汤(大黄、柴胡、红花、桃仁、当归、天花粉、穿山甲、炙甘草)。如下肢无力、肌肉萎缩者,取补中益气,调养脾肾法,地黄饮子(附子、桂枝、肉苁蓉、山茱萸、熟地、巴戟天、石菖蒲、远志、石斛、茯苓、麦冬、五味子)合圣愈汤(黄芪、党参、当归、赤芍、川芎、熟地、柴胡)。交感型颈椎病症状较多,宜根据病情辨证施治。2.中药外治疗法:有行气散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或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的中药制成不同的剂型,应用在颈椎病患者的有关部位。颈椎病中药外治的常用治法有腾药、敷贴药、喷药等。3.推拿和正骨手法: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生成、活血祛瘀、促进组织代谢、解除肌肉紧张、理筋复位的作用。基本手法有摩法、揉法、点法、按法与扳法。特别强调的是,推拿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颈椎病手法治疗宜柔和,切忌暴力。椎动脉型、脊髓型患者不宜施用后关节整复手法。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咽,喉,颈,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4.针灸疗法:包括针法与灸法。针法就是用精制的金属针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中,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而灸法则是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熏烤穴位进行刺激,通过刺激来达到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二).康复治疗1.物理因子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神经根、脊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减轻粘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常用治疗方法:(1)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常用用各种西药(冰醋酸、VitB1、VitB12、碘化钾、奴佛卡因等)或中药(乌头、威灵仙、红花等)置于颈背,按药物性能接阳极或阴极,与另一电极对置或斜对置,每次通电20分钟,适用于各型颈椎病。(2)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一般用2000Hz-8000Hz的中频电为载频,用1-500Hz的不同波形(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的低频电为调制波,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调制并编成不同的处方。使用时按不同病情选择处方,电极放置方法同直流电,每次治疗一般20-30分钟,适用于各型颈椎病。(3)超短波疗法用波长7m左右的超短波进行治疗。一般用中号电极板两块,分别置于颈后与患肢前臂伸侧,或颈后单极放置。急性期无热量,每日一次,每次12至15分钟,慢性期用微热量,每次15-20分钟。10-15次为—疗程。适用于神经根型(急性期)和脊髓型(脊髓水肿期)。(4)超声波疗法频率800kHz或1000kHz的超声波治疗机,声头与颈部皮肤密切接触,沿椎间隙与椎旁移动,强度用08~1W/cm2,可用氢化可的松霜做接触剂,每日一次,每次8min,15-20次一疗程。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超声频率同上,声头沿颈两侧与两岗上窝移动,强度08~1.5W/cm2,每次8—12min,余同上,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超声电导靶向透皮给药治疗采用超声电导仪及超声电导凝胶贴片,透入药物选择2%利多卡因注射液。将贴片先固定在仪器的治疗发射头内,取配制好的利多卡因注射液1ml分别加入到两个耦合凝胶片上,再将贴片连同治疗发射头一起固定到患者颈前。治疗参数选择电导强度6,超声强度4,频率3,治疗时间30分钟,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用于治疗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6)高电位疗法使用高电位治疗仪,患者坐于板状电极或治疗座椅上,脚踏绝缘垫,每次治疗30-50分钟。可同时用滚动电极在颈后领区或患区滚动5-8分钟,每日一次,每12-15天为一疗程,可用于各型颈椎病,其中以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效果为佳。(7)光疗紫外线疗法:颈后上平发际下至第二胸椎,红斑量(3~4生物量),隔日一次,3次一疗程,配合超短波治疗神经根型急性期。红外线疗法:各种红外线仪器均可,颈后照射.20~30min/次。用于软组织型颈椎病,或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牵前先做红外线治疗)。(8)其它疗法:如磁疗、电兴奋疗法、音频电疗、干扰电疗、蜡疗、激光照射等治疗也是颈椎病物理治疗经常选用的方法,选择得当均能取得一定效果。2.牵引治疗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颈椎牵引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拉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调整小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颈椎牵引治疗时必须掌握牵引力的方向(角度)、重量和牵引时间三大要素,才能取得牵引的最佳治疗效果。(1)牵引方式:常用枕颌布带牵引法,通常采用坐位牵引,但病情较重或不能坐位牵引时可用卧式牵引。可以采用连续牵引,也可用间歇牵引或两者相结合。(2)牵引角度:一般按病变部位而定,如病变主要在上颈段,牵引角度宜采用0-10°,如病变主要在下颈段(颈5-7),牵引角度应稍前倾,可在15-30°之间,同时注意结合患者舒适来调整角度。(3)牵引重量:间歇牵引的重量可以其自身体重的10%-20%确定,持续牵引则应适当减轻。一般初始重量较轻,如6kg开始,以后逐渐增加。(4)牵引时间:牵引时间以连续牵引20分钟,间歇牵引则20-30分钟为宜,每天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5)注意事项: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年老体弱者宜牵引重量轻些,牵引时间短些,年轻力壮则可牵重些长些;牵引过程要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止牵引,查找原因并调整、更改治疗方案。(6)牵引禁忌症:牵引后有明显不适或症状加重,经调整牵引参数后仍无改善者;脊髓受压明显、节段不稳严重者;年迈椎骨关节退行性变严重、椎管明显狭窄、韧带及关节囊钙化骨化严重者。3.手法治疗手法治疗是颈椎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根据颈椎骨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的原理为治疗基础,针对其病理改变,对脊椎及脊椎小关节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手法进行被动活动治疗,以调整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关系,同时对脊椎相关肌肉、软组织进行松解、理顺,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痉挛、减轻疼痛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中式手法及西式手法。中式手法指中国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一般包括骨关节复位手法及软组织按摩手法。西式手法在我国常用的有麦肯基(Mckenzie)方法、关节松动手法(Maitland手法),脊椎矫正术(chiropractic)等。应特别强调的是,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手法治疗宜根据个体情况适当控制力度,尽量柔和,切忌暴力。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咽,喉,颈,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慎用或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4.运动治疗颈椎的运动治疗是指采用合适的运动方式对颈部等相关部位以至于全身进行锻炼。运动治疗可增强颈肩背肌的肌力,使颈椎稳定,改善椎间各关节功能,增加颈椎活动范围,减少神经刺激,减轻肌肉痉挛,消除疼痛等不适,矫正颈椎排列异常或畸形,纠正不良姿势。长期坚持运动疗法可促进机体的适应代偿过程,从而达到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的目的。颈椎运动疗法常用的方式有徒手操、棍操、哑铃操等,有条件也可用机械训练。类型通常包括颈椎柔韧性练习、颈肌肌力训练、颈椎矫正训练等。此外,还有全身性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球类等也是颈椎疾患常用的治疗性运动方式。可以指导颈椎病患者采用“颈肩疾病运动处方”。运动疗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症状缓解期及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具体的方式方法因不同类型颈椎病及不同个体体质而异,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5.矫形支具应用颈椎的矫形支具主要用于固定和保护颈椎,矫正颈椎的异常力学关系,减轻颈部疼痛,防止颈椎过伸、过屈、过度转动,避免造成脊髓、神经的进一步受损,减轻脊髓水肿,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症状的缓解,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最常用的有颈围、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急性期或症状严重的患者。颈托也多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经早期治疗仍有椎间不稳定或半脱位的患者。乘坐高速汽车等交通工具时,无论有还是没有颈椎病,戴颈围保护都很有必要。但应避免不合理长期使用,以免导致颈肌无力及颈椎活动度不良。无论那一型颈椎病,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先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再手术这一基本原则。这不仅是由于手术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易引起损伤及并发症,更为重要的是颈椎病本身,绝大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是其停止发展、好转甚至痊愈。除非具有明确手术适应症的少数病例,一般均应先从正规的非手术疗法开始,并持续3~4周,一般均可显效。对个别呈进行性发展者(多为脊髓型颈椎病),则需当机立断,及早进行手术。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解除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或韧带钙化所致的对脊髓或血管的严重压迫,以及重建颈椎的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日益加重者应当积极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或者出现了肌肉运动障碍者;保守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巩固、反复发作的其他各型颈椎病,应考虑行手术治疗。必须严格掌握微创治疗(髓核溶解、经皮切吸、PLDD、射频消融等)的适应证。手术术式分颈前路和颈后路。1.前路手术:经颈前入路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和后骨刺并行椎体间植骨。其优点是脊髓获得直接减压、植骨块融合后颈椎获得永久性稳定。在植骨同时采用钛质钢板内固定,可以提高植骨融合率、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适应证:1-2个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或骨赘所致神经根或脊髓腹侧受压者;节段性不稳定者。植骨材料可以采用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如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硫酸钙、珊瑚陶瓷等。椎间融合器(Cage)具有维持椎体间高度、增强局部稳定性、提高融合率等作用,同时由于其低切迹的优点,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咽部异物感和吞咽困难,专用的髂骨取骨装置可以做到微创取骨。对于孤立型OPLL;局限性椎管狭窄等可以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术、椎体间大块植骨、钛板内固定的方法。如果采用钛笼内填自体骨(切除的椎体)、钛板内固定则可以避免取骨。对于椎间关节退变较轻、椎间隙未出现明显狭窄的患者可以在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后进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2.后路手术:经颈后入路将颈椎管扩大,使脊髓获得减压。常用的术式是单开门和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适应证: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或多节段退变性椎管狭窄者;多节段OPLL;颈椎黄韧带肥厚或骨化所致脊髓腹背受压者。有节段性不稳定者可以同时行侧块钛板螺钉或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3.康复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巩固手术疗效,弥补手术之不足,以及缓解手术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创伤,从而达到恢复患者心身健康的目的。围手术期治疗的基本方法既离不开有关颈椎病的康复医疗(如中药、理疗、体育疗法、高压氧等),又不能忽视一些新的病理因素,如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忧虑恐慌等精神负担,又如手术的创伤以及术后体质虚弱。“颈椎病康复保健功”用于颈椎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可以有计划推广到社区,体现出康复预防的学术思想。4.疗效评定日本骨科学会制定了对颈脊髓病患者的脊髓功能评定标准(简称17分法)(表一),并已经为国际学者所接受。根据我国国情也制定了适合相应的标准(简称40分法)(表二),并已经在国内推广应用。第六部分 颈椎病的预防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避免促进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一些因素,则有助于防止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与发展。一.正确认识颈椎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颈椎病病程比较长,椎间盘的退变、骨刺的生长、韧带钙化等与年龄增长、机体老化有关。病情常有反复,发作时症状可能比较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因此,一方面要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另一方面要防止得过且过的心态,放弃积极治疗。二.关于休息: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更要卧床休息2-3周。从颈椎病的预防角度说,应该选择有利于病情稳定,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为佳。枕头的位置、形状与选料要有所选择,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做到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三.关于保健:1.医疗体育保健操的锻炼:无任何颈椎病的症状者,可以每日早、晚各数次进行缓慢屈、伸、左右侧屈及旋转颈部的运动。加强颈背肌肉等长抗阻收缩锻炼。颈椎病人戒烟或减少吸烟对其缓解症状,逐步康复,意义重大。避免过度劳累而致咽喉部的反复感染炎症,避免过度负重和人体震动进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冲击。2.避免长期低头姿势: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银行与财会专业人士、办公室伏案工作、电脑操作等人员,这种体位使颈部肌肉、韧带长时间受到牵拉而劳损,促使颈椎椎间盘发生退变。工作1小时左右后改变一下体位。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如卧在床上阅读、看电视等。3.颈部放置在生理状态下休息:一般成年人颈部垫高约10公分较好,高枕使颈部处于屈曲状态,其结果与低头姿势相同。侧卧时,枕头要加高至头部不出现侧屈的高度。4.避免颈部外伤:乘车外出应系好安全带并避免在车上睡觉,以免急刹车时因颈部肌肉松弛而损伤颈椎。出现颈肩臂痛时,在明确诊断并除外颈椎管狭窄后,可行轻柔按摩,避免过重的旋转手法,以免损伤椎间盘。5.避免风寒、潮湿:夏天注意避免风扇、空调直接吹向颈部,出汗后不要直接吹冷风,或用冷水冲洗头颈部,或在凉枕上睡觉。6.重视青少年颈椎健康:随着青少年学业竞争压力的加剧,长时间的看书学习对广大青少年的颈椎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从而出现颈椎病发病低龄化的趋势。建议在中小学乃至大学中,大力宣传有关颈椎的保健知识,教育学生们树立颈椎的保健意识,重视颈椎健康,树立科学学习、健康学习的理念,从源头上堵截颈椎病。附录:表一、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17分法)I、上肢运动功能(4分) 自己不能持筷或勺进餐(0分) 能持勺,但是不能持筷(1分) 虽然手不灵活,但是能持筷(2分) 能持筷及做一般家务劳动,但手笨(3分) 正常(4分)II、下肢运动功能(4分) 不能行走(0分) 即使在平地行走也需用支持物(1分) 在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楼时需用(2分) 平地或上楼行走不用支持物,但下肢不灵活(3分) 正常(4分)III、感觉(6分) 明显感觉障碍(0分) 有轻度感觉障碍(1分) 正常(2分)VI、膀胱功能(3分) 尿潴留(0分) 高度排尿困难,尿费力,尿失禁或淋漓(1分) 轻度排尿困难,尿频,尿潴留(2分) 正常(3分)表二、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40分法)I、上肢功能(左右分查,共16分) 无使用功能(0分) 勉强握食品进餐,不能系扣写字(2分) 能持勺子进餐,勉强系扣,写字扭曲(4分) 能持筷子进餐,能系扣,但不灵活(6分) 基本正常(8分)II、下肢功能(左右不分,共12分) 不能端坐,站立(0分) 能端坐,但不能站立(2分) 能站立,但不能行走(4分) 扶双拐或需人费力搀扶勉强行走(6分) 扶单拐或扶梯上下楼行走(8分) 能独立行走,跛行步态(10分) 基本正常(12分)III、括约肌功能(共6分) 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0分) 大小便困难或其它障碍(3分) 基本正常(6分)VI、四肢感觉(上下肢分查,共4分) 麻、痛、紧、沉或痛觉减退(0分) 基本正常(2分)V、束带感觉(躯干部,共2分) 有紧束感觉(0分) 基本正常(2分)
孙德利 陈大隆 张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2000321 颈椎病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研究颈椎病也称颈椎综合征,是指颈部扭伤或椎间盘退化、椎骨退行性改变引起神经、血管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大约在3.8%~17.6%[1]。男女差异无显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另有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2],颈椎病影响人群范围较广,从21~83岁均可患病,患病率达64.52%以上。40~60岁为高发年龄,而70岁以后患病率达90%。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颈椎病患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20多岁首次发病人数较多。某些特殊人群如干部、技术员、财会人员等颈椎病的患病率分别为78.83%,74.21%和58.70%,其中工作紧张,长期伏案者占59.75%。颈椎病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许多学者认为颈椎的退行性变、慢性劳损、头颈部外伤等为主要因素,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外伤是颈椎发病的直接因素,颈椎的退行性变是颈椎发病的内在因素,慢性劳损、受寒、疲劳可加速颈椎的退变。工作姿势不当,如从事低头及固定姿势工作,由于长期低头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的劳损外,在屈颈状态下,椎间盘的内压大大高于正常体位亦易引起颈部劳损,致使颈椎的退变。另外,不良睡眠姿势对颈椎病患病率的增高也有重要的影响。认为不良的睡眠体位(如高、中枕卧位,调查中占80.03%)持续时间长,休息状态下的大脑不能及时调整,必然会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疲劳并导致程度不同的劳损,并由椎管外的平衡失调波及椎间孔和椎管内组织,从而加速退变进程。2 颈椎病的病理分型及临床表现根据颈椎病的病理分为五型,随着症状的轻重不同又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因睡卧不当,颈部受风寒或颈部强扭,使颈部肌肉、筋膜和颈椎小关节错位者为颈型颈椎病;椎间盘退化、破裂,突出入椎间孔,或椎骨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压迫颈神经根者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压迫横突孔的椎动脉,或椎骨错位,椎动脉变扁变小,椎动脉血流不畅,脑部缺血缺氧者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如果颈椎退化,颈部肌肉长期紧张,筋膜与肌肉粘连,挤压血管和交感神经者为交感型颈椎病;如果骨质向椎管内增生,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或椎管内有小骨块,肿瘤等异物压迫,则为脊髓型颈椎病;有时各型症状均有,表现为混合型颈椎病。一般以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发,约占40%~60%,椎动脉型占20%~30%,交感型10%~15%,脊髓型占5%~10%。颈椎病早期仅感颈部活动不适,伴有上肢酸软乏力,或因睡后,颈部僵直固定在某一部位,不能活动,颈部肌肉紧张,发酸,旋转不利,不能低头过久。日后逐渐感颈肩部酸痛,伴有上肢的某一区域发麻、疼痛、酸软无力,压迫颈部压痛点时,有向上肢放射性串麻、疼痛,或向肩胛内侧放射。椎动脉型则不能转侧头颈,头晕头昏,神疲脑胀,视物模糊或眼睛发花,不思饮食。交感型则有恶心、呃逆、不欲食,失眠多梦,胸腹痞闷,颈肩部发热或局部出汗发麻,手指无力,手心汗出,急躁易怒,或闷闷不乐,口苦咽干等。脊髓型的症状,早期不宜同前几型区别,其典型症状为上肢进行性无力,不能活动或持物,下肢跛行,诸症均呈进行性加重,无间歇期;一般有颈椎病数年乃至几十年的病史;X光片造影可见椎管内脊髓受压,CT片可确诊。混合型颈椎病则症状不拘哪一型,均可出现。3 颈椎病的病理分期与X线表现根据颈椎病的病理解剖,把颈椎病分为三期:颈椎病前期、颈椎椎间盘症期、骨源性颈椎病期[3]。①第一期(颈椎病前期):指颈椎病的症状出现前,椎间盘有早期异常改变,此期因无临床症状,所以X线不易发现。②第二期(颈椎椎间盘症期):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纤维环膨隆和髓核脱出。此时X线可看到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前窄后宽或椎间隙变窄;椎体失稳也可见。由于椎间盘变性引起,X线表现为椎体的局部旋转,椎体后缘及椎间小关节呈现“双边双凸征”,纤维环松动又造成相应椎体前缘和后缘正常对应关系丧失,出现前后错位,使椎体呈“梯形变”称为“滑椎”,在X线功能位片(过伸过曲位)上表现更明显,椎体滑脱和椎间盘脱出都可造成椎管内径变小,即椎管狭窄。③第三期(骨源性颈椎病期):此期主要是骨质增生,其中颈椎C4~6骨质增生的发生率占86.7%[4]。骨质增生形成机理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髓核的变性,使椎间盘内压力增高,以致对周围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等形成牵引。此种牵引可直接刺激局部形成“骨刺”,再加上纤维环的外层纤维因变性的髓核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将椎体边缘撕裂,通过局部出血、机化、进而钙化,出现骨质增生,周围韧带由于负荷加重而肥厚,进而钙化。骨质增生可位于椎体后方压迫脊髓,引起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症状。骨质增生形成于钩椎关节,因钩椎关节距椎动脉不足1mm,所以钩椎关节增生可压迫椎动脉出现症状。X线正位片上钩椎关节增生变硬、变尖;双斜位片,椎间孔变窄变小,骨质增生形成于侧后方,则引起同侧神经根症状,如果骨质增生广泛,椎体各缘均可累及,严重者可压迫食管,引起吞咽不利的症状。4 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4.1 中药治疗颈椎病在中医学中主要散见于“痹证”“眩晕”“颈肩痛”等范畴。中医辨证分型为风寒湿型、气滞血瘀、痰湿阻络、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四型。临床中药治疗包括中药内治和中药外治[5]。中药内治主要根据辨证确定治则,以古方、专方、验方或自拟方加减施治,也有应用各式丸(散)、片剂、冲剂、合剂、胶囊等;中药外治有膏药散剂、离子导入、药熨、药枕、搽剂等。通过调查分析各地治疗本病的46张方剂,发现临床常用的单味药多达150种。在25张内服方中单味药使用频率依次为葛根76%,白芍64%,川穹、甘草56%,当归52%,黄芪44%,桑枝36%,全蝎32%,生姜黄、桂枝、桃仁、天麻、丹参均为28%;21张外用方中,羌活、威灵仙、草乌均为33%,麝香、红花、独活为28%,丹参、乳没、川乌、川芎23%。近年来的文献报道,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本病的总有效率>90%。中药治疗本病的药理作用主要是:(1)改善微循环:表现为微血流改善,使流动缓慢的微血流加速;微血管痉挛解除,微循环内红细胞的淤滞和汇集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使微血管周围渗血减少或消失。(2)抗炎止痛:主要与其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有关。(3)钙离子拮抗:即阻止钙离子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从而防止和减轻其继发性损害。(4)清除自由基。4.2 牵引推拿牵引推拿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不仅具有明显的症状治疗作用,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病因病理治疗效应。牵引的角度、时间和重量及推拿手法的力度、幅度与方向是决定牵引推拿效果的主要因素。牵引推拿的流派较多,各具特色。临床上多数是在牵引下或牵引前后运用治骨手法(定点旋转手法)、治筋手法(软组织推拿法),总有效率可达95%~100%,治愈率在60%左右。应用牵引推拿治疗本病,对于大多数患者是较为安全的,但由于颈椎是脊柱骨中活动度最大的节段,解剖生理功能复杂,有重要的血管及神经组织毗邻,本身就较易引起外伤。若牵引推拿不当或适应证掌握欠缺,则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应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4.3 针灸治疗综合分析近年来的临床观察报道文献表明[6~8],针灸治疗颈椎病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副作用小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在取穴方面,以局部颈夹脊穴位为主,常根据病理分型选择辅穴,如颈型配养老、后溪;神经根型配风池、天柱、肩髃、臂月需、曲池、手三里、外关、养老、八邪; 椎动脉型配风池、天柱、完骨、四神聪、太阳;脊髓型配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殷门、委中、承山;交感型配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治疗方法有针刺[9、10]、电针[11、12]、温针[13、14]、水针[15、16]、头针以及2-4种不同针灸方法的组合治疗[17~21]。临床有效率为70.3%~100%,临床控制率为20%~88%。我们以往比较观察了水针和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22]。水针治疗组:取野木瓜注射液2~4ml注入颈部华佗夹脊穴,或根据X线所提示的病变颈椎或压痛点。随症可配风池、天柱、大椎、列缺、曲池、外关、合谷等穴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休息2天,连续治疗5个疗程。针刺治疗组:采用提插捻转手法针刺颈部华佗夹脊穴为主穴,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配穴与水针治疗组相同。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休息2天,连续治疗5个疗程。结果表明,水针组50例中治愈4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针刺组50例中治愈29例,好转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水针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4.4 行为干预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有多种致病因素,预防颈椎病要从多环节入手。有研究表明[23],通过社区行为干预,可以减低颈椎病发生程度,使社区护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区护士采取家庭访视或电话随访,帮助纠正不良的体位、睡眠、生活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干预对象逐渐建立起一种新的健康行为模式,不仅学会掌握颈椎病的发病原因、日常生活工作中颈部保健、颈椎保健、体操等知识,还学会调整自我的心理状态,去除紧张性因素,以减少颈椎病的发生。5 参考文献[1] 胡亚明,廖祥洲,叶立汉,彭力萌.肇庆市居民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现代康复,2000,4(3): 378-379[2] 王冰,段义萍,张友常,等.颈椎病患病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 29(4): 472-474[3] 杨尚玉,李敬哲,秦艳强.颈椎病的病理分期与X线表现.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11(1):76[4]张建华,张其云.颈椎病患者颈椎体骨质增生与年龄关系分析.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 27(4):59-60[5] 石捷.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进展. 广西医学,2001,23(4):841-843[6] 江庆淇,张必萌,吴焕淦,刘慧荣.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中国针灸,2001,21(11):699- 701[7] 林秋吉,沈晓明.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近况.中医药信息,2005,22(4):40-42[8] 陈佳红,秦秀娣.颈椎病针灸治疗进展.上海针灸杂志,2004,23(6):38-42[9] 毕宇峰,张俊莉.针刺后溪穴配合颈夹脊治疗颈椎病86例.陕西中医,2004,25(3):262-263[10]郭奋进.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4,20(4):6[11]黄秋贤,蔡岩松,姚欣,李春影,常霞.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黑龙江中医药,2004,(2):46-47[12]王远长,李同军,于志国.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5, 21(9):30[13]彭良.温针灸夹脊穴治疗颈椎病60例.山西中医,2005,21(2):37[14]詹德琦.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0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0,16(5):20[15]李淑波.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56例疗效观察.山西中医,2005,21(4):39-40[16]郭效德,苏凤芹,董传海.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86例疗效观察.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47[17]阿丽,马诚,王玲.针灸配合心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新疆中医药,2004,22(1):17-18[18]熊惠波.针灸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湖北中医杂志,2005,27(9):50[19]薛斌,李雪青,胡玲香.针灸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4,20(6):5-6[20]吕小平,孔尧其.针灸治疗颈椎病508例.浙江中医杂志,2004,(7):298-299[21]何祖书.针灸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疗效分析.针灸临床杂志,2004,20(3):10-11[22]蒋和鑫.水针与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997,13(2):28[23]凌淑芬.社区行为干预对早期颈椎病的作用.社区医学杂志,2005,3(5):132009/3/10
本文发表于《劳动报》 2004-11-13,作者:孙德利脑动脉硬化症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男性多于女性,女性患者多见于绝经期以后。脑动脉硬化症往往合并主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和外周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是脑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脑动脉硬化是引起血管性痴呆、癫痫、帕金森氏综合征和脑血管意外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塞、脑出血等严重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因此,脑动脉硬化症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方法,一般多采取扩张血管、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对症药物及饮食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有些药物效果尚难肯定。所以,患有此病的人,尤其在平日的养生保健中,用适当的饮食调整可延缓脑动脉硬化发展。当饮食中动物脂肪和胆固醇成分较高时,大量脂类物质可在血管壁中沉积,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动脉硬化病人的饮食应注意如下几点: (1)多吃素菜少饮酒:素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维生素C、钾、镁元素。维生素C可调节胆固醇代谢,防止动脉硬化发展,同时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酒类尤其是烈性酒,可促进动脉硬化,另一方面可诱发中风。 (2)常用植物油少吃动物脂肪: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血清胆固醇降低;而动物脂肪如猪油、奶油、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含胆固醇较高。 (3)饮食清淡不过饱:饮食以清淡为宜,因为嗜咸饮食,钠会进入血管壁,使其增厚,血压增高。进食量应适当,不宜过饱,否则身体过胖加重心脏负担。(4)蛋白海味不能少: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同样会发生血管硬化。蛋白质含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以供应身体必须氨基酸,饮牛奶以去脂为佳。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含有丰富的碘、铁、钙、硒、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大脑营养剂、血液稀释剂,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之功效。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增生、损伤、颈椎间盘突出等多种因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造成颈部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或椎动脉受压而引起颈、肩、头、胸、上肢疼痛及其他功能失调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颈椎的退行性变是颈椎发病的内在因素,长期低头工作或睡眠枕头过高是颈椎病的重要诱发因素。行为干预疗法如适当的活动颈项和低枕仰卧睡眠姿势有利于颈椎病的防治。①颈项适当活动:在放松情况下,做犀牛望月动作即缓慢地让头尽量向后上方转动,如先将头缓慢地转向左上方,然后再将头转向右上方,可以反复2-4次。可感觉到颈项、肩胛上部有轻微的酸胀感,每次1-3分钟,每天4-8次。低头工作或看电脑、电视时,可以每隔半小时许作犀牛望月动作1-2分钟。②仰卧无枕或低枕:睡眠姿势尽量采用仰卧位不垫枕头或低枕头。枕头宜选用质材柔软的,约手掌大小,垫于项部,切忌将枕头垫于枕部。上述方法,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对颈椎病的防治将有效著的疗效。
生活中,很多中老年朋友常常会抱怨膝关节疼痛不舒服,症状可见膝关节疼痛、局部僵硬等。具体可表现为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明显,下蹲或由座位上站起来时膝痛剧烈,或站立及久行后膝痛加重。除了疼痛,还可表现为局部僵硬,可见晨起关节僵硬,通过坐、卧及休息后缓解,或白天始终关节僵硬。尚有相当多的中老年朋友在进出浴缸或从马桶上站起来时膝关节疼痛难当。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很有可能是得了膝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概述所谓膝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致软骨破坏, 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的常见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病程进展缓慢,最终会导致关节功能紊乱,由此引起关节肿胀、疼痛、畸形 (膝外翻或膝内翻) 、僵硬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对膝骨关节炎的诊断给出了新的更明确的定义,疼痛、影像学表现、年龄、僵硬、骨摩擦音等构成诊断的要素。本病发病与年龄呈正相关, 特别是到中老年期,患病率明显升高,据资料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85%,如未及时正确施治,致残率可达5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社会造成了不小的负担。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中医并无膝骨关节炎一说,膝骨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中医认为,正虚不固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风寒湿等外邪是本病发生的外在条件,本虚标实,合而为病。老年人群多肝肾亏虚,为致病内因。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肝肾精血虚衰,无以主骨养筋,筋骨失养,发为本病。或因感受风、寒、湿等致病外因,风寒湿邪侵袭于肌表腠理经络,流滞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于经络发而为痹。生活调摄得了膝骨关节炎,也不必过于担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正确保养,结合合理的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延缓退变进程,改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久立、久行,尤其避免下蹲跪坐;症状发作剧烈时可使用手杖,可减轻受累关节负荷;适度的游泳、平地骑车等有氧活动有助于保持关节功能。针灸疗法及其他中医针灸疗法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等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在减轻疼痛、改善功能障碍等方面,针灸综合疗法较单纯止痛药更具有优势。我们前期的临床研究显示,选取膝关节周边腧穴,采用温和灸可以有效降低KOA患者的WOMAC、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另外,设计合理的运动训练,如对相关的肌肉做等长等张运动训练可增强其对膝关节的牵拉保护作用,尤其对僵硬症状改善明显,配合针灸治疗可协同增效。夕阳无限好,尤其退休后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遍尝舌尖上的美味。中老年朋友,请善待你的膝盖,别让膝骨关节炎成为你拥抱自然的障碍。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按临床常见的失眠形式有:(1)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2)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3)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4)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h;(5)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加,失眠率也呈上升趋势。大多数失眠患者就诊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去西医内科配些镇静安眠药服用,但很多效果不理想。现代医学对失眠多采用药物对症处理,且不少药物存在依赖性成瘾性等问题。笔者这里提醒失眠患者,不妨多留意下你的胃,失眠或是胃病作祟。首先,我们来看下中医对失眠的解说。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中医认为其多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肝胆郁热、心虚胆怯、气血不足等造成。从中可以发现饮食不节与脾胃消化功能有关;另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不足与脾胃有关。再来看看中医典籍对失眠的论述。其实,关于失眠与脾胃的渊源,在中医经典中早有记载。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说法。金元四大家之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写道:“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景岳全书》中也有不少关于不寐与脾胃有关的论述。中医学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化源不足则气化不利;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痰郁,甚则化火上扰心神;或饮食不节致胃气上逆,皆可引发不寐。另外,不寐病公认的五个中医辨证分型中就有两个型与脾胃直接相关,分别是心脾两虚和脾胃不和。其次,临床实践提供相关佐证。我们前期在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进行生活质量量表问卷调查时发现,约有超过半数的FD患者伴有情志障碍,多表现为失眠、焦虑抑郁等,这与不少文献报道的情况相吻合。随着我们治疗的进展,FD患者消化症状的好转,其情志症状也逐渐减轻,睡眠状况得以改善。这从临床治疗角度提示失眠或可从脾胃论治。现代医学认为,躯体因素是导致失眠的几大病因之一,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胃脘不适是导致失眠的一大发病因素,这相当于中医所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对于消化不良的解说认为其辨证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等,而肝胃不和型临床占比最高,其最重要的变现之一就是失眠。在肯定了失眠与脾胃的关系后,我们尝试在传统中医治疗失眠的基础上着重从调理脾胃角度着手治疗失眠,通过针刺调整脾胃功能,补虚泻实,心脾同治,肝胃同调,为治疗失眠寻找一条既非循规蹈矩,又非离经叛道的治疗途径。我们前期临床实践证实失眠从脾胃论治的针刺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俗话说:罗马非一日建成,失眠的治疗也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希望我们的研究工作能为失眠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能让广大失眠患者更全面的认识失眠。治疗失眠不妨从调理脾胃开始。
一、天灸的概念天灸,又名冷灸或者发泡灸,是采用对皮肤有较强刺激作用的中药贴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甚至发泡,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属灸疗中的非火热灸法。对皮肤有刺激起泡作用的药物主要有毛茛叶、白芥子、旱莲草、斑蝥、蒜泥、吴茱萸、巴豆、蓖麻子等。因其方法简便、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对内脏无明显损害等优点而受到当今临床欢迎。二、天灸的作用机理1.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天灸所采用的药物大都带有较强的刺激性,具有扩张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达到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2.药效机理:天灸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天灸药物透过特异腧穴的皮肤,其有效成分通过血液循环直达病变部位,发挥其药理效应。3.经络刺激作用:天灸主要通过药物使作用部位的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4.免疫调节作用: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加E-玫瑰花结形成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含量下降,明显抑制机体的过敏状态,从而调整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三、天灸的适应症从近20年来的文献分析,目前天灸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内、妇、儿、五官、骨伤等临床各科。以能刺激皮肤发泡的药物为主,随症配伍其它药物,研末,用鲜生姜汁或其它佐剂如蜂蜜、甘油、凡士林及陈醋等调成膏状或糊状敷贴有关穴位以治疗多种疾病。我院针灸科自2015年7月起开展天灸疗法,疗效显著。现列举临床较为有效的天灸适应症于下。(1)运动系统病症: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症、肌肉痛和萎缩、膝关节炎、网球肘、腕管综合症(2)消化系统病症: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胆囊炎。(3)呼吸系统病症:虚人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支、哮喘。(4)免疫相关性病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白塞氏病、肿瘤免疫力低下。四、天灸的贴敷方法:根据病证,选取3~4个穴位,予直径0.5-30px的天灸膏敷贴4-6h起泡后去膏,用创可贴或护创膏护泡,让其自然吸收;若不起泡,则贴敷12小时后去膏药。一般5-7天1次。4次为1疗程。五、天灸的禁忌症:(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疾病。(2)孕妇、发热者。(3)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
消化不良是现代人群常见病,其症状包括嗳气、反酸、餐后饱胀、上腹不适等。现代上班一族生活节奏快、工作负担重,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使得消化不良的发病更为普遍。这其中不少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所谓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约占消化专科门诊量的28.5%,根据最新的罗马Ⅲ诊断标准,依其临床表现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得了消化不良,其反复出现的胃部不适、饱胀、嗳气等症状困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有研究显示,80%FD患者同时有精神方面的状况,常见的精神异常为焦虑、抑郁症状,焦虑或抑郁,又进一步影响其生活工作,并加重胃肠道症状。不及时治疗,消化不良与睡眠障碍交替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渐与社会脱离。笔者接诊过不少患者,有不愿上班上学,不愿接触社会的现象。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胃肠运动障碍、胃肠激素、内脏敏感性增加、患者的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现代医学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以使用制酸剂及促胃动力药为主,对于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给与抗抑郁药等,多为短期对症处理,长期疗效不理想,且长期服用也存在一定副作用。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中医无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说,该病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范畴。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脾胃,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逸过度、精神刺激等均可致脾胃内伤,气机不畅而生满闷之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于FD的辨证分型目前没有一个被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不过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证型以脾虚气滞和肝气犯胃在临床最为多见,这与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多数患者伴有精神症状吻合。中医中药及针灸在消化不良的治疗方面大有可为。尤其针灸操作简单,无任何毒副作用,适合推广应用。我们前期的临床工作显示针灸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嗳气、餐后饱胀、上腹痛等症状。我们采用腹三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通过合理配穴,进一步手法操作,每次治疗半小时左右,适当辅以心理疏导,1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1个多月,治疗前后选用国际公认的疗效评价指标评定,结果显示患者的症状积分及相关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相对应的中医证侯积分亦显著改善。治疗结束后的随访亦取得满意结果。消化不良的患者不应消极对待疾病,应及早认识疾病,重视其危害,除了注重生活调摄外,须及时就医,切实提高生活质量。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在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以特定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上贴药,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使宿疾得以恢复,并预防未发疾病,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重要特色疗法。我国自古以来注重的中医理论中,讲究人和大自然互相影响,“天人一体”,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病理变化,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毛孔开泄,此时选取穴位进行中药药物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兼之并且些疾病在夏季的发作也适当减轻,故夏季较为适宜调理体质,平衡阴阳,及治疗痼疾。一方面综上所述,除了在夏季是四季中治疗一些疾病的较好时机,另一方面,通常一些疾病病因始于夏季产生,但是短期内并没有显现发作,到了冬季疾病方且完成病程发作并加重,追而溯之,夏季才是致病的真正起因,选择夏季治疗也是可以防患于未然在夏季打好当年的体质基础。因此在夏季不仅要治病更要防病,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态冬病夏治,可以保护身体免受未发疾病的损害。那么对于冬病夏治有有哪些好的方法和手段呢?在我国的几千年来的历史中出现了众多可以应用至今的治疗手段。如贴敷剂、针灸、按摩、理疗,等外用的方法。而在冬病夏治中最引人注重的方法就是穴位敷贴疗法。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间,它是不用火,不用艾,系用几种中草药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而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方法。公元1518-1593李时珍年编《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天灸疗法可以截疟。穴位贴敷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而用中药做成膏药进行穴位贴敷,是清代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提出的,他用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四味药,磨成细末,然后贴敷,发现一部分病人通过穴位贴敷第二年就治愈了。现在我们采取中药贴敷疗法,就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了研究、加工以后,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面,这样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经络,调整阴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在时间上选取于三伏天之时,彼时阳光长,热度高,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人体肌肤腠理大开,于是顺时就势摄取阳气于人体,此时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以扶正固本,防治“冬病”,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临床观察发现,凡经过3年或3年以上治疗者,其疗效较断续或只作1疗程治疗者为好。许多病人经过治疗后发作症状明显减轻,发作间隔延长,甚至痊愈。进行冬病夏治治疗时也宜与日常的生活调理相结合。饮食上要有所禁忌,如慎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受寒。否则旧病不好又添新疾。而且夏季亦要注重身体营养补给,这样在治疗时才可以发挥功效,使得冬病夏治不仅清除潜伏体内的陈年痼疾,也一并防止今夏再添新患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