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医院看病的来访者,很多都是因为生活事件出现情绪问题,睡眠问题,躯体不适,医生习惯处方用药,症状改善比较快,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心理问题没有解决。我在门诊使用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方法,有时也使用中医针灸等综合治疗,使很多病人的心理问题彻底解决。
在一中心医院门诊时来了一个年轻的男孩,自述对异性不感兴趣,对同性有莫名的好感,辗转反侧。因门诊患者较多,我建议他来工作室进行咨询。同性恋现在已经排除在国际疾病分类-11版之外,也就是说不是病了。但是来访者因各种原因过来咨询,大部分是因自己的性取向不能被家人,朋友及环境接纳而出现的情绪问题,因此帮助来访者适应这样的状态成为咨询的重点。同性恋其实有假性和真性的不同,部分因家人的教养行为出现的偏差,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矫正得到改善,如果是遗传、生物原因改变比较困难。总结一句话:同性恋可能不是问题,对同性恋的看法才是主要问题。
最近在一中心医院出门诊,有四分之一的来访者是学生,特别是初一、初三、高一、高三、大一等阶段问题较多,很多是考到新的学校,遇到新的同学,面临新的课程不能很好地适应。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学生到新的学校后,因面对同样优秀的同学产生落差。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挫折教育,在学业的转折点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应予以重视。
心理问题一般是指正常人在生活、工作中出现一些情绪问题,自己可以控制,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是通俗的说法,指出现的情绪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和工作,来访者体验到烦恼和痛苦。精神疾病一般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严重疾病,病人的生活和工作收到影响,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精神疾病发作时,病人的自知力缺如,反而体验不到烦恼和痛苦。给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这几种概念没有严格的界限,从轻到重逐渐移形。 心理问题很多人可以自己调整,如多与人交流,适当运动,培养爱好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大部分人需要心理医生协助才能得到改善,如果是精神疾病则必须到医院寻求专业人士的治疗。
失眠中医认为是阴阳失调,主要调整心经、心包经,阴跷、肾经。主要穴位包括:神门穴、照海穴、太溪穴、失眠穴、内关穴等。来访者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更利于睡眠。 临床上失眠大多存在不良的生活事件,因此需要心理疏导解决引起失眠的原因,则失眠问题彻底解决。
曾接诊过一对小夫妻,丈夫性功能减退,有时干脆罢工,妻子很是着急,经过仔细探寻,原因是丈夫是家族企业,工作中妈妈比较强势,妻子不认可婆婆的行为方式,丈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因此晚上选择了不干活。经过三次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症状基本改善。 几个月后妻子怀孕了,全家皆大欢喜。
门诊的来访者一部分是在门诊的前两三周改善较快,后期因为人格因素,家庭因素,认知因素症状改善变慢。还有一部分是前几周症状改善不明显,后期有一个突然的缓解。 这样的来访者初期效果不佳,容易频繁地更换医生,反而使疾病迁延不愈,我曾见过有病人抑郁焦虑问题5年甚至10没好。使得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每天生活在痛苦中。因此要找明医看病而不是名医。(明医:对心理问题既懂精神病学又懂心理学的医生,名医:名气很大的医生,可能只是精神病学或心理学知识有深度)。
一个学生家长通过别人介绍找到我,称自己二年级的女儿可能是多动症。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认真听讲,有时上课时下位子走动,成绩不佳,和男孩子打闹,胡乱插嘴。父母非常着急。我看后,和父母解释:孩子有时候控制能力差,不一定是多动症,他们的孩子神经系统发育稍差。我采取针灸治疗和心理治疗,大约15次后,症状改善,学习兴趣提高,家人表示非常感谢。
同一个医生,为什么来访者恢复的有快有慢?我们临床观察,依从性好的好得快。我在门诊时问完病情顺便进行心理疏导,听完之后认为有道理回去去做的好的快,不认真去做的好的慢,有些来访者反复问医生什么时候能彻底治好,我会和他说,不问结果只管向前反而容易康复。一般来说,远道而来的反而好得快。会计、教师、警察、领导恢复的慢,普通老百姓好得快。担心药物有各种副作用的恢复的慢。 今天门诊 康复患者
周一门诊时,一位年轻的女士,情绪低落,不停地哭泣。自己结婚8年的先生婚内移情别恋,要与她离婚,女士伤心欲绝,寻求帮助,在网络上付出高额的咨询费后,咨询人员百般推脱,她觉得被骗了,更加伤心。双重打击使她痛不欲生。心理问题一定要慎重选择就医,尤其是网上,一定考察他的资质,口碑,避免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