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来乳腺疾病越来越年轻化。不少患者会担心乳腺增生是否为癌变前兆?但其实大部分女性都经历过乳腺增生,而危险的、需要治疗的仅有少数。乳腺增生是一种非肿瘤性质,非炎症性质的增生性病变;乳腺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会有增生和复旧的改变。其本身是一个正常的、生理性的过程。但当内分泌代谢失衡时,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增生的乳腺组织不能完全消退,就形成乳腺增生症。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任何年龄段。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过高,黄体孕激素过少,或者这两者分泌不协调;与内分泌失调和精神情绪有密切关系。如精神压力过大、高龄未育未哺乳、性生活不和谐、生活环境变迁,或者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的药物或化妆品等都有可能引起乳腺增生。通常在月经来潮前5-7天乳房胀痛,月经来潮乳房胀痛缓解乃至消失,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又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有时还会伴随乳头疼痛或痒。乳腺增生的疼痛与情绪、气候的改变也有关。一侧或双侧乳房可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肿块大小不等,边界不明显,可被推动,常有触痛。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乃至触摸不到。部分乳腺增生病人会出现乳头自发或用手轻轻挤压后有液体流出,多为无色、黄色、棕色的,但若这些液体是咖啡色、血色,需警惕。事实上,育龄妇女大概70~80%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但是大部分属于单纯性的乳腺增生,这种情况一般不会癌变。但同时又要重视它,因为有个别的不典型增生容易和癌混淆。单纯的乳腺增生一般是不会发生癌变的,但如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大多数乳腺增生不用治疗。生理性乳腺增生通常会表现为乳腺双侧周期性疼痛,通常出现在经期一周内,月经结束后就会自然消失,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癌变。虽然普通导管增生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无乳房异常的女性高约1.5至2倍,但目前认为这类增生通常不需要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最好的方式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穿着合适的内衣,注意情绪管理,适龄生育哺乳,慎用含激素产品,定期体检观察(为了避免激素的干扰,就诊的最佳时间是月经后5-10天)。1、当乳腺增生疼痛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或工作时。2、持续性的乳房疼痛和肿块,不随月经周期波动。3、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上、病变范围广、伴乳头溢液、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人群。4、乳腺肿块迅速增大,质地变硬、不可推动者。5、细针空刺或病理切片发现为非典型增生:包括不典型导管增生、乳腺小叶不典型性增生和小叶原位癌。这部分患者在未来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无乳房异常的女性的约4至5倍。此类患者需听从专科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1、为确保您术后穿衣方便,手术当日请穿中间系扣或拉链宽松上衣,勿穿套头及连衣裙。2、手术当天及术后均可正常饮食。3、术后冰敷4小时,如有不舒服请及时告知护士。4、若伤口疼痛,可以口服芬必得。若不能缓解,请与乳腺科值班医生联系。5、术后次日伤口需要换药,弹性胸衣加压包扎72小时后可拆下洗澡,洗澡时请用防水创口贴贴住穿刺伤口,洗完澡后撕掉,伤口两周内避免碰水。6、术后3天拆除弹性绷带后立即戴上无钢圈胸围(一周内全天戴胸围,夜间也需要戴,一周后夜间不需戴),内衣不宜过紧。7、术后患侧上肢术后2周不提重物,避免患侧从事重体力劳动,肩关节外旋幅度不宜过大,(轻度活动不影响伤口的愈合);1个月内避免牵拉乳腺的运动(如扩胸运动)8、术后2周内不要驾驶汽车、摩托车,骑电动车及自行车等,避免乳房受到碰撞。9、避免进食维E及含雌激素高的食物,如胎盘制品、蜂胶、蜂蜜、雪蛤、燕窝等保健品,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忌烟少酒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10、术后2周、3个月、半年各到门诊复查1次,以后复诊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门诊基本情况:1.惠福门诊(惠福西路123号):周一下午:310诊室,挂号费30元2.东川门诊(中山二路106号):周二上午:402诊室,挂号费30元周五上午:406诊室,挂号费30元说明:可预约14天内的号二、两种主要预约方式1、微信公众号“广东省人民医院”2、“好大夫在线”APP或小程序:三、其他预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