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艾滋病的症状,一般来说,人们不能简单通过身体的某些不适症状,来直接诊断自己是不是真的感染了艾滋病。这是由于,艾滋病感染导致的症状往往没有特异性,哪怕真的出现了症状,也很有可能是其他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但也并不是症状就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艾滋病感症状,尤其是初期(急性期)症状对于尽早识别艾滋病感染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艾滋病毒(HIV)感染后,人体会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急性期、无症状期、发病期),每个阶段都有一些比较多见的症状表现。通过整理分析,HIV感染的各个阶段及其相关的症状,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识别可能的感染迹象。哪些情况,需要关注自身的症状?简单来说,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非常的明确,包括经性接触(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其中男男同性最为高危);经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文身等);经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如果近期或曾经有发生过上述“高危行为”,并且还没有最终排除/确诊艾滋病感染的,需要及时关注自身的某些“不适症状”。HIV感染的各个阶段及其相关的症状?急性期(感染初期)初次感染HIV病毒后的2-4周内,一部分(大约60%-80%)感染者会出现类似于典型典型的“流感”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由于,HIV病毒进入人体后开始快速复制,感染HIV后的2~4周,人体内的病毒滴度急剧上升,感染者体内每毫升血浆的病毒载量可高达十万至百万拷贝量的病毒(10万-100万copies/ml)。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已经识别到了HIV病毒,并开始启动免疫应答,会释放一些免疫活性物质,可引发全身炎症。这个过程和人感染了其他病原体,比如流感、新冠几乎一模一样。人体的炎症反应,虽然这有助于清除体内的HIV病毒,但随着身体出现高水平免疫应答,也会引起类似“重感冒”的症状。这个阶段的症状也被称为“急性HIV感染症状”或“急性HIV综合征”。急性期是HIV在人体内迅速增殖并破坏免疫系统的早期阶段,常见症状包括:发烧:体温较高,通常伴有发冷和出汗。咽喉痛:嗓子发炎、疼痛,类似感冒的喉咙痛。皮疹:部分感染者(约20%-50%)会出现红色斑点或斑块,主要分布在躯干部位。淋巴结肿大:腋下、颈部或腹股沟的深层淋巴结肿胀。关节和肌肉疼痛:类似于流感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状,全身关节、肌肉酸痛。头痛:轻至中度的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和腹泻:部分人会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水样便等。一般而言,急性期症状通常会持续一至三周,之后症状可逐渐缓解,HIV进入潜伏期。在急性期阶段,感染者体内的病毒量很高,传染性极强,虽然症状类似于其他病毒感染,但如果有高危行为史,出现上述症状后建议尽快进行HIV检测。如发现的不及时,艾滋病可能进一步对外传播。大约50%的新发性途径感染HIV者,都是与HIV-1急性期和早期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暴露而导致感染。无症状潜伏期(潜伏期、慢性感染期)2-6周的HIV感染急性期过后,HIV感染者会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无症状潜伏期”,这意味着HIV病毒进入隐性复制阶段,身体可能感觉不到任何明显的不适。无症状期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可能从数月到十几年不等(平均4~8年左右)。在此期间,病毒仍在感染者体内隐蔽复制并逐渐破坏正常的免疫系统,随着免疫细胞(主要是CD4细胞)不断被病毒消耗,CD4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尽管这一阶段的症状不明显,但病毒依然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期对于HIV感染者有重要的意义,维持在潜伏期的时间越长对于恢复感染者的免疫系统,维持正常的生活,非常的重要。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感染者可以在“无症状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并显著降低传播风险。在无症状期(潜伏期),病毒会躲藏在全身各处的组织(即所谓的“病毒储存库”)中,可以逃避免疫检测。较少量的游离病毒将继续攻击并杀死CD4+T细胞,这些细胞是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在感染时“发出警报”。随着越来越多的此类细胞被消耗,CD4计数(测量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CD4T细胞数量)会降至正常水平500至1,500以下,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越来越难以识别和抵抗机体内外的感染。一般来说,CD4+T细胞的消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需要数年时间才会引发严重疾病。即便如此,随着免疫系统逐渐减弱,患者仍可能出现某些非特异性症状。无症状期,常见症状包括: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或体征,尤其是在颈部、腋下和腹股部位。淋巴结肿大通常不痛,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可出现体重持续下降,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可出现长期疲劳,部分感染者会经历长期的疲劳感,通常不能引起重视。有时会出现发热:有些人会经历不明原因的低烧,通常自行消退。艾滋病期(AIDS期)艾滋病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HIV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已严重、甚至完全受损。如果HIV感染发现不及时,或没有得到有效治疗,HIV感染最终都可能会发展为艾滋病(AIDS),即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细胞免疫已经几乎被摧毁,无法有效抵御机体内外的感染。AIDS通常在感染HIV数年后出现,CD4+T计数多低于200 个/µL(意味着免疫功能低下),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体征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病期症状多为罕见的,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包括:持续性高烧:长期发烧,伴有盗汗和发冷症状。慢性腹泻:超过一个月的严重腹泻。严重的疲劳:无法恢复的疲倦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体重急剧下降超过10%。严重的皮肤和口腔问题:包括反复出现的皮疹、溃疡、念珠菌感染等。呼吸困难和咳嗽:由于免疫力低下,常见发生肺部感染。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性格和行为的改变,严重时可出现癫痫发作。进入到发病期,感染者的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容易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如结核、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淋巴瘤)侵害。早期发现,早期检测与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由于艾滋病感染早期,可能检测不到HIV特异性抗体,出现的急性期症状(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征)也通常被误认为是其他病毒性疾病(例如新冠、流感)的症状,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急性HIV感染不能被及时诊断。正因为如此,如果近期有过高危行为(如无保护的性行为、共用针具等),不能忽视身体出现的“不适”。应考虑窗口期过后及时进行HIV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情况。如窗口期后,HIV相关检测阴性,则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如窗口期后,检出HIV感染,应尽快确诊,并考虑立即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感染早期治疗可以大大减少HIV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损害,保持感染者的免疫系统相对稳定,还可以大大降低对外传播的风险。早发现,早治疗是目前延缓HIV进展、延长感染者健康寿命几乎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过敏反应的定义与分类过敏反应是由免疫系统对本质无害的外界抗原(过敏原)引发的异常免疫反应。过敏反应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失调的表现,通常由IgE介导。根据Gell和Coombs于1960年提出的经典超敏反应分类,过敏反应可以分为四种类型:I型超敏反应(即刻型):由IgE介导的快速反应,常见于花粉症、哮喘、食物过敏等。II型超敏反应:由IgG或IgM介导,针对细胞表面抗原引发细胞毒性,如新生儿溶血性疾病。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反应,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由T细胞介导的反应,如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IgE的产生与致敏过程IgE的产生:个体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将过敏原摄取并呈递给T辅助细胞,尤其是TH2型T细胞。TH2细胞释放IL-4、IL-13等细胞因子,促使B细胞进行类别转换,产生特异性IgE抗体。致敏过程:IgE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结合,并在细胞表面长期存在。此时的个体即被称为“致敏者”。后续接触:当该个体再次接触同一过敏原时,过敏原会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交联,激活细胞,释放大量预存和新合成的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引发典型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FcεRI受体的作用:FcεRI是IgE的高亲和力受体,存在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部分树突状细胞上。当IgE与过敏原结合后,FcεRI被交联并激活,启动下游的信号转导途径,如磷脂酶C和酪氨酸激酶通路,最终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升高,触发细胞脱颗粒。肥大细胞的激活与脱颗粒:激活的肥大细胞快速释放预存的介质(如组胺、肝素等),并在稍后合成并释放更多的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这些介质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引发平滑肌收缩等,导致组织炎症和过敏症状。系统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这是最严重的IgE介导反应,过敏原通过静脉或消化道进入体内,导致全身性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广泛激活。典型症状包括血管渗透性增加、喉头水肿、低血压和呼吸道阻塞。常见过敏原包括毒蛇咬伤、蜂蜇、药物(如青霉素)和食物(如花生)。急性荨麻疹:局部皮肤血管渗透性增加导致水肿、瘙痒,通常由直接皮肤接触过敏原或系统性过敏原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皮肤引发。呼吸道过敏季节性鼻结膜炎(花粉症):由空气中的花粉、尘螨或动物皮屑引发,当这些过敏原接触到鼻腔或眼部黏膜时,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流涕、打喷嚏、眼睛发痒和水肿。过敏性哮喘:吸入的过敏原进入下呼吸道,引发支气管的收缩和气道炎症。长期的哮喘可能导致气道重塑,表现为平滑肌增生和气道狭窄,最终造成持续的呼吸困难。食物过敏食物过敏的表现: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生、坚果、海鲜、牛奶、鸡蛋等。症状从轻微的口腔瘙痒、胃肠道不适到严重的全身性反应(如过敏性休克)。食物过敏的潜在机制: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消化道黏膜的屏障功能缺陷,免疫调节功能失衡以及遗传易感性。过敏反应的调控与治疗药物治疗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与H1受体的结合,缓解过敏症状,如打喷嚏、瘙痒和流涕。类固醇药物:常用于控制慢性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它们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迁移,减少炎症反应。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用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减少由白三烯引起的气道收缩和炎症反应。免疫治疗脱敏疗法: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剂量,使免疫系统对该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通常用于对花粉、尘螨或蜂毒过敏的患者。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如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通过结合并中和循环中的IgE,防止IgE与肥大细胞表面的FcεRI结合,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这种疗法通常用于难治性哮喘或慢性荨麻疹。过敏的慢性影响与并发症慢性炎症的影响气道重塑:在长期的过敏性哮喘中,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气道壁的结构性改变,包括平滑肌肥厚、黏液腺增生和胶原沉积。这些变化会导致不可逆的气道狭窄和肺功能下降。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的荨麻疹可能与自身免疫机制相关,部分患者表现为对FcεRI或IgE的自身抗体攻击。这种类型的荨麻疹常常反复发作,且对传统抗组胺药物反应不佳。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易感性过敏的遗传背景:如果父母都是过敏体质,子女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在40%-60%之间。许多基因位点被发现与过敏性疾病相关,包括与皮肤屏障功能相关的FLG基因和调控TH2细胞功能的GATA3基因。HLA和过敏反应的关联:某些HLA等位基因(如DRB11501)与特定过敏原(如豚草花粉)的IgE应答有关,提示这些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抗原呈递过程影响过敏反应。环境因素的作用卫生假说:20世纪末提出的“卫生假说”认为,早期生活中的感染和微生物暴露有助于训练免疫系统,减少过敏发生。随着经济发展和卫生条件改善,儿童早期的感染率下降,导致免疫系统调节失衡,过敏性疾病增加。微生物群的影响:肠道微生物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尤其是对T细胞分化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生成。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如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增加过敏发生的风险。
寻常痤疮是全球皮肤科医生最常遇到的皮肤病之一。尽管其真实患病率难以准确估计,但据推测约影响9%的人口。仅在美国,每年就有500万次医生就诊归因于痤疮,相关费用超过20亿美元。痤疮在青少年的累积患病率接近100%,并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分别影响高达64%的20-29岁人群和43%的30-39岁人群。年龄、油性皮肤、家族史和肥胖均是痤疮发病的风险因素。尽管缺乏对不同种族和民族群体痤疮患病率的充分比较研究,但痤疮被视为全球人口中非常普遍的疾病。痤疮根据形态学分类,包括粉刺型、炎性型、结节囊肿型和混合表型,严重程度各异。痤疮可影响面部、胸部和背部,或这些区域的组合。瘢痕和色素沉着改变很常见,其中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瘢痕疙瘩在有色人种皮肤中更为常见。生活质量痤疮可能通过限制自尊和自信,严重损害生活质量,使患者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痤疮与自伤和自杀未遂风险增加相关,凸显了痤疮与心理健康之间令人担忧且显著的联系。痤疮的广泛存在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凸显了针对其各种致病因素提供广泛治疗选项的重要性。痤疮病理生理学痤疮的病理生理学是多因素的:皮脂改变、毛囊角化异常和痤疮丙酸杆菌共同作用导致微粉刺形成,最终导致炎症和痤疮。近年来对痤疮的研究已经确定了这些致病因素的细微差别,包括激素和神经肽、皮脂产生、微生物组和先天及适应性免疫。激素和神经肽雄激素刺激皮脂腺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内脂滴和甘油三酯的形成,并诱导毛囊漏斗部下部的角化过度。虽然雄激素确实影响痤疮,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痤疮的主要激素驱动因素。IGF-1下调核转录因子FoxheadBox蛋白O1(FoxO1),最终增加脂质生成和雄激素受体转导,因为FoxO1通常抑制这两者。IGF-1还促进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促炎皮脂产生,诱导雄激素合成,并增加皮肤中二氢睾酮(DHT)的可用性。高升糖指数食物、乳制品和乳清蛋白的饮食通过刺激IGF-1而促进痤疮,而ω-3脂肪酸和低升糖负荷饮食具有保护作用,因为它们下调IGF-1。神经肽是神经元中发现的生物活性分子,其中许多与痤疮发病有关,包括促皮质素释放激素(CRH)、物质P(SP)和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POMC)系统。CRH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一部分,在易患痤疮的皮肤中强烈表达,支持应激诱导痤疮的机制。CRH还在皮脂腺细胞中诱导脂质合成,并与痤疮发病中涉及的雄激素信号传导途径相互作用]。SP在应激下上调,并在痤疮患者的皮脂腺周围神经中过表达[11,13]。SP导致皮脂腺扩张,并促进多种炎症因子的上调。SP还刺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上调皮脂腺的脂质产生。POMC系统,包括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α-MSH)和β-内啡肽,也可能与痤疮有关。α-MSH触发皮脂腺细胞分化并产生脂质,但也通过皮脂腺细胞分泌IL-8来减少炎症,因此其对痤疮发病的总体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β-内啡肽的作用尚不清楚,因为它既防止皮脂腺细胞增殖又诱导脂质生成。皮脂和皮脂腺细胞毛囊皮脂腺单位是一种动态的皮肤附属结构,除了产生皮脂外,还与激素和免疫途径相互作用。雄激素刺激皮脂腺细胞增殖,并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mTO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和Wnt/β-连环蛋白信号传导途径诱导分化和脂质合成。皮脂腺细胞还有IGF-1、SP、CRH和瘦素的受体,表明这些系统之间存在联系;瘦素受体的存在支持了与饮食的联系,因为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以发出饱腹感信号的。皮脂过度产生和浓度改变均通过扰乱毛囊屏障功能和诱导粉刺形成、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生长和炎症而促进痤疮。研究表明,皮脂中脂肪酸的去饱和——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具有促炎作用,并可能促进痤疮。角鲨烯是皮脂中特有的脂质,在暴露于紫外线(UV)辐射时会发生过氧化,并通过刺激脂氧合酶和IL-6的产生而导致粉刺形成和炎症。角鲨烯还可能抑制巨噬细胞中活性氧物种的形成,降低其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能力。皮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还激活PPAR途径以产生促炎细胞因子。痤疮患者的皮脂中维生素E含量也较低,降低了抗氧化能力。角化过度角化过度是导致粉刺形成的最重要事件之一。角质形成细胞过度扩张而脱屑减少导致角质栓塞,对毛囊产生压力并导致破裂。角化过度的驱动因素尚未完全阐明,但有许多因素起作用。痤疮丙酸杆菌激活白介素(IL)1α的释放,后者在体外诱导角化过度。角化过度相关的角质(角质1、16和17)和丝聚蛋白在痤疮病变的漏斗部中表达增加,导致异常角化模式。皮脂质量的变化,如角鲨烯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增加,也可以诱导角化改变。最后,雄激素也可能导致角化过度,这一观点得到了漏斗部角质形成细胞代谢雄激素能力增强的支持。痤疮丙酸杆菌与微生物组痤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acnes),旧称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是一种共生菌,也是皮脂皮肤中最常见的细菌。痤疮丙酸杆菌对皮肤稳态至关重要,因为它能防止令人担忧的病原体定植,并帮助皮肤维持正常pH值。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表现为机会性致病。以往认为,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生长会导致痤疮,但新数据显示,痤疮患者与对照组皮肤上痤疮丙酸杆菌的数量相似。更新的假说认为,痤疮丙酸杆菌亚型之间的微生物平衡失衡会导致痤疮。某些亚型,特别是IA1系,具有促炎作用,而促痤疮作用较弱的系则与抗炎细胞因子产生相关。痤疮丙酸杆菌通过固有免疫(Toll样受体或TLRs)和适应性免疫(CD4+T细胞分泌的IL17A和IFN-γ)刺激炎症反应,并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从而导致瘢痕形成。痤疮丙酸杆菌还形成生物膜,通过增加脂酶活性产生促炎皮脂浓度,并促进对抗菌药物治疗的抵抗]。越来越多的证据也支持皮肤与肠道微生物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肠道微生物组可能通过血液将肠道微生物和代谢产物运输到皮肤,从而直接影响皮肤微生物组。研究表明,痤疮患者肠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降低,包括拟杆菌门增加,这与西方饮食消费者的情况相似。肠道微生物群还通过mTOR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增殖和代谢,该通路与痤疮有关,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痤疮炎症之间存在进一步联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均参与痤疮的发病机制。痤疮丙酸杆菌激活皮脂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上的TLR-2和TLR-4,导致单核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IL-6、IL-8和IL-12。痤疮丙酸杆菌还在单核细胞中激活Nod样受体3(NLRP3)炎症小体,导致促炎IL-1β释放增加。TLR-2、TLR-4和这些促炎细胞因子在痤疮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均较高。痤疮还涉及适应性免疫。早期痤疮病变中含有大量CD4+T辅助细胞;痤疮丙酸杆菌诱导T细胞增殖,并导致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特异性T细胞积聚。痤疮丙酸杆菌还可使这些特异性T细胞分泌IFN-γ和IL-17A,导致Th17和Th1/Th17宿主反应。诱导痤疮炎症的众多途径构成了多个潜在的治疗靶点。当前治疗方法激素药物雄激素,包括睾酮和双氢睾酮,作为皮脂细胞分化和皮脂产生的介导者,是痤疮治疗的主要靶点。口服避孕药(OCPs)针对卵巢雄激素的产生,因此可以治疗女性激素性痤疮,特别是那些报告月经前痤疮加重或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OCPs的主要配方包括复合口服避孕药(COCs),其中包含雌激素和孕激素,以及仅含孕激素的片剂(POPs)。在治疗6个月后,COCs已被证明在减少痤疮病变方面与全身性抗生素一样有效[33]。POPs在痤疮中的研究尚未进行。禁忌症包括血栓栓塞病史、有先兆的偏头痛或3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由于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增加)。螺内酯是一种非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雄激素受体具有中度活性,从而降低睾酮和双氢睾酮水平。它是治疗激素性痤疮的一种长期药物,具有已证实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单独使用或与OCPs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包括月经不规律、乳房触痛、肾病患者的高钾血症和致畸性。克拉司克酮是最近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外用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它与双氢睾酮竞争,以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和皮脂的产生。在随机临床试验(RCTs)中,它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副作用有限,包括局部刺激。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可逆性肾上腺抑制,但这一发现的临床相关性需要进一步阐明。皮脂产生和角化过度外用和系统性维A酸类药物是维生素A衍生物,它们结合维A酸X受体和/或维A酸(RAR)受体,以抑制皮脂产生、角化过度和促炎细胞因子产生。这最终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周转率增加、粉刺溶解性能、毛囊漏斗部脱屑正常化和炎症减少。它们还有助于治疗炎症后色素沉着(PIH),这是有色皮肤中痤疮的常见后遗症。美国FDA批准的四种外用维A酸类药物是阿达帕林、维A酸、他扎罗汀和曲法罗汀(一种新的选择性RAR-γ外用药物,对治疗面部和躯干痤疮有用)。微粒化制剂有助于减少由于经皮水分流失增加而导致的皮肤刺激和红斑。皮肤刺激和轻度光敏是常见的。异维A酸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用于治疗严重、结节囊肿性和/或难治性痤疮的口服维A酸类药物,特别是对于伴有瘢痕的患者。此外,异维A酸是唯一被认为针对痤疮发病机制的所有四个主要支柱(皮脂产生、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浓度和炎症)的痤疮药物。重要的是,它还可能在达到适当的累积剂量后诱导痤疮缓解。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黏膜皮肤干燥和刺激、血清甘油三酯和肝脏酶升高(这些应在治疗开始前和峰值剂量时进行监测),以及严重的致畸性,需要每月进行妊娠测试并广泛咨询避孕措施。抗菌治疗用于治疗痤疮的外用抗生素包括过氧化苯甲酰(BP)、克林霉素、红霉素、达普松和米诺环素。这些药物可降低痤疮丙酸杆菌的浓度,具有抗炎特性,并且可与外用维A酸类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BP释放自由基,分解角质并使痤疮丙酸杆菌过氧化,而不会像其他抗生素单药治疗那样导致抗菌耐药性。常见的一线联合疗法包括BP与克林霉素或红霉素联合使用。由于痤疮丙酸杆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克林霉素是首选。外用达普松是一种较新的二线药物,也可作为有色皮肤、炎症性痤疮女性和/或皮肤敏感、过敏或有其他禁忌症患者的初始疗法。另一种较新的药物,外用米诺环素,已显示出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方面具有良好疗效。最后,磺胺醋酰钠、硫、水杨酸和壬二酸是其他具有抗菌特性的外用药物,可能对治疗痤疮有用。水杨酸和壬二酸还具有改善PIH的额外益处。外用抗生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刺激。口服抗生素是痤疮治疗的另一基石;四环素类药物是最常用的,包括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较新的药物沙雷环素。它们抑制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并具有强大的抗炎特性,这由亚抑菌剂量在治疗痤疮中的持续疗效所证实。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较少。口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特别是四环素类药物,还包括光敏性和致畸性。手术操作已研究了几种激光和基于能量的光设备在痤疮管理中的应用。光动力疗法(PDT)已在有限数量的研究中显示出通过破坏毛囊皮脂腺单位和降低痤疮丙酸杆菌浓度来治疗炎症性痤疮的有效性。发光二极管(LED)红光和蓝光疗法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时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均有效。强脉冲光(IPL)可以改善炎症性痤疮,并减少皮脂腺的大小和数量。IPL通过杀死痤疮丙酸杆菌、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来治疗炎症性痤疮。此外,脉冲染料激光(PDL)疗法也可能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方面有效,并且被认为比IPL具有更持久的治疗效果。大多数激光需要多次治疗,并具有相似的副作用,包括局部疼痛、刺激、瘀伤和色素沉着异常。1450nm二极管激光结合了动态冷却装置,已显示出在治疗炎症性痤疮和过度皮脂产生方面具有中等疗效。已研究了各种给药方法:堆叠脉冲给药可能稍更有效,但在FitzpatrickIV-VI型皮肤中应谨慎使用,因为色素沉着过度的风险增加。双重方案治疗(直接向炎症性病变施加较低能量,然后以微脉冲移动模式对全脸进行给药)可能比典型的高能量点压更有效,疼痛更少,并且可能导致色素沉着过度的风险更低。AviClearTM是一种1726nm波长的激光,最近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轻至重度痤疮[71]。它选择性地靶向皮脂腺,并实施接触冷却,从而减少激光相关副作用。制造商报告的未发布结果显示,在所有皮肤类型中,经过三次30分钟的治疗后,当前和未来的爆发发作时间更短、强度更低、频率更低,并持续改善。1726nmAccure激光系统和名为TheraClear®的组合真空和宽带光设备最近也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同样,最近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外用金纳米粒子增强的皮脂腺毛囊选择性光热解在治疗痤疮方面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针对痤疮炎症的未来治疗前景局部治疗现有局部痤疮治疗的新配方和组合目前正在研究几种新的局部痤疮治疗方法:这包括新配方(包括用于改善药物渗透至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成分微囊化和维甲酸洗剂)、长期治疗方法的类别和组合(如比单独成分更有效且耐受性更好的过氧化苯甲酰(BP)和维甲酸组合)。一项关于局部三氟罗汀和口服多西环素联合使用的研究证明,新型局部治疗药物与旧型全身性药物结合使用有望提高疗效。局部合成大麻素据报道,局部合成大麻素通过抑制皮脂分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浓度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来治疗炎症性痤疮。一项使用3%大麻籽提取物乳膏的人体试验发现,该乳膏可减少皮肤皮脂分泌和红斑,且无明显副作用。当前一项研究正在评估局部合成大麻素在治疗痤疮中的疗效,早期结果令人鼓舞。局部氨甲环酸氨甲环酸(TXA)是一种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氨基酸赖氨酸合成衍生物,通过抑制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来减少失血。局部TXA通过抑制紫外线驱动的黑素细胞激活和减少纤溶酶介导的花生四烯酸和MSH释放来治疗黄褐斑。之前已证明局部TXA可改善痤疮引起的炎症后红斑,最近一项针对轻至中度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中,使用10%局部TXA血清显著减少了丘疹脓疱性损害,其免疫调节机制需进一步研究。局部美克利嗪凝胶美克利嗪二盐酸盐是一种H1组胺受体拮抗剂,通常口服用于治疗晕动病,最近在治疗痤疮方面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美克利嗪在体外减少了由痤疮丙酸杆菌刺激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IL-8和IL-1β,并在人体皮肤离体试验中降低了IL-1β、TNF-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产生。在60例患者中,2%美克利嗪凝胶使痤疮严重程度降低了20.1%。局部抗菌肽和噬菌体设计的抗菌肽(AMPs)是天然存在的AMPs的合成类似物,是先天免疫反应对抗新病原体的一部分。体外和小鼠模型研究表明,特别设计的AMPs可以中和痤疮丙酸杆菌。AMPs未来的额外益处是它们可以被设计用来解决痤疮丙酸杆菌的多药耐药菌株。一项将异维A酸与局部粒细胞溶素衍生的AMP(GDP-20)联合用于轻至中度混合性痤疮的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异维A酸[102]。一种具有杀菌性质的新型局部阳离子肽类似物(CLS001/MBI226或Omiganan)已完成了两项随机对照试验,但结果尚未报告]。由短小芽孢杆菌产生的外源性、非合成衍生的AMP酪洛菌素也在炎症性痤疮中显示出潜力。最后,已分离出导致周围细菌裂解的噬菌体,并将其配制成乳膏,该乳膏在体外减少了痤疮丙酸杆菌的浓度;但还需更多人体研究。局部表面活性素-油凝胶表面活性素是一种具有乳化和抗菌特性的表面活性剂,可破坏痤疮丙酸杆菌的细胞壁和膜。在小鼠模型中,表面活性素-油凝胶(表面活性素与葡萄籽油混合)减少了痤疮丙酸杆菌的浓度,并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一氧化氮和核因子-κB介导的途径减轻了氧化应激。此外,该凝胶还减少了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的合成,并增加了甘油三酯和亚油酸含量。局部一氧化氮及其衍生物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抗菌和免疫调节特性的血管扩张剂。释放NO的纳米颗粒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显著的杀菌活性,并抑制人细胞中TNF-α、IL-1β、IL-6和IL-8的释放。一项使用4%NO凝胶(SB204)的II期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痤疮损害显著减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此外,一种产生NO的血清在30名不同种族/族裔的患者中显著减少了痤疮损害。相关地,一种含有氨氧化细菌Nitrosomonaseutropha菌株的喷雾,该菌株是一种产生NO的细菌菌株,旨在用抗炎细菌重新填充皮肤菌群,已证明可减少炎症性痤疮。报告的副作用包括头痛、痛经、鼻咽炎和剂量依赖性血压下降。局部益生菌据推测,通过局部益生菌增强正常皮肤菌群,可以预防致病性痤疮丙酸杆菌型的过度生长。这一作用的可能机制包括非致病性细菌产生的抗菌蛋白增加、促炎细胞因子减少以及直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一项关于含有粪肠球菌SL-5肠球菌素的乳膏的研究报告称,该乳膏在炎症性痤疮方面显著改善。另一项关于含有5%植物乳杆菌提取物的乳膏的研究发现,它在减少痤疮损害大小和红斑方面有效。局部伊维菌素局部伊维菌素1%乳膏已获批用于治疗头虱和玫瑰痤疮,还可能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脂多糖介导的炎症来治疗痤疮。伊维菌素还可能对痤疮患者有益,因为痤疮患者皮肤上蠕形螨的浓度可能增加。一个小病例系列研究表明,局部伊维菌素1%乳膏改善了炎症性痤疮,但与过氧化苯甲酰和阿达帕林凝胶联合使用的比较研究显示其效果较差。 全身治疗 新抗生素及相关治疗一种名为Pentobra的新型肽-氨基糖苷分子在体外已被证明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杀菌活性比妥布拉霉素更强。Zolav(p-羧乙氧基三苯乙烯基苯衍生物)是一种新型抗生素,靶向细菌的大电导机械敏感离子通道。已证明它在体外和体内小鼠痤疮模型中抑制了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已在小鼠中研究了多种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疫苗;虽然接种小鼠的抗血清减少了人类皮脂腺细胞的细胞毒性和IL-8的产生,但疫苗并未显示影响痤疮丙酸杆菌的浓度或生长。口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可防止环磷酸腺苷分解,从而通过调节多种细胞因子减少炎症。病例报告证明了阿普米司特(一种已获批用于治疗银屑病的PDE-4抑制剂)在治疗对生物制剂难治的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和骨炎(SAPHO)综合征以及顽固性异维A酸诱导的爆发性痤疮中的疗效。目前尚无治疗痤疮的研究。口服益生菌关于口服益生菌在治疗痤疮中的潜在作用的文献正在不断发展。口服益生菌可增加痤疮患者中抗炎IL-10的水平。一项比较口服益生菌、口服米诺环素和联合治疗的研究报告称,三组在1个月后痤疮损害均显著改善,联合治疗的效果最佳。最近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阿达帕林和过氧化苯甲酰与或不伴同时摄入口服益生菌在轻至中度痤疮中的效果,发现益生菌组改善更大,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用富含乳铁蛋白的发酵乳也可减少痤疮损害。最后,一项涉及114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服用含有多种益生菌菌株和植物提取物的共生膳食补充剂可显著改善痤疮损害和痤疮丙酸杆菌浓度。生物制剂在小病例报告中,生物制剂已被研究用于痤疮的严重表现。TNF-α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和依那西普被认为是治疗严重聚合性痤疮和爆发性痤疮的有效方法。此外,IL-17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和IL-23抑制剂瑞莎珠单抗已被证明是治疗顽固性SAPHO综合征的有效方法。确实,IL-17/Th17途径在痤疮损害中被证明是活跃的。然而,在最近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CJM112(一种完全人源化的IL-17A抑制剂,其靶向表位与司库奇尤单抗不同)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方面并不优于安慰剂。最后,抗IL-1β抑制剂gevokizumab(XOMA052)已完成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但尚未报告结果。治疗程序负空气离子负空气离子(NAIs)存在于大气中,是带电分子,可通过不明机制丰富周围氧气、减少自由基并减轻炎症。一项针对三名患者的研究显示,使用NAI面部设备每周治疗两次,持续3-4周,可改善炎症性痤疮且无明显副作用。系统性与程序性治疗结合系统性与程序性痤疮治疗的结合也显示出协同作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表明,每日口服100毫克米诺环素结合每3个月一次的强脉冲光(IPL)治疗,与单独使用米诺环素相比,可显著且持续减少炎症性病变和炎症后红斑。与单独使用异维A酸相比,420nm强脉冲光与异维A酸联合使用的研究也报告了类似发现。精细脉冲光(DPL)是一种更安全、更具体的IPL亚型,其治疗光谱更窄,为500至600nm[146]。与单独使用异维A酸相比,DPL与低剂量异维A酸结合在减少病变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疗效。结论随着对痤疮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炎症的新型治疗方法正在以局部用药、系统性治疗、程序性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的形式迅速涌现。在熟悉的药物类别中引入新药或改良药物,将用于治疗其他炎症性疾病的药物重新用于痤疮治疗,以及开发新型治疗模式,均可能在痤疮治疗中发挥效用。其中一些治疗方法还具有减少和治疗痤疮后遗症(包括萎缩性瘢痕和色素沉着异常)的额外益处。其作用机制多样,包括直接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抑制促炎因子释放、减轻氧化应激、激活免疫系统以及调节微生物组。鉴于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担忧日益加剧,且某些个体无法耐受已确立的疗法,因此需要为所有肤色和肤质提供安全有效的额外治疗选择。
HIV暴露血清阴性个体(HESI),是指一些极罕见的、虽多次接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却未显现出HIV感染的血清学或临床证据的少数人群。换言之,他们即便在多次接触HIV,仍能长期保持未感染状态的特殊群体。另一方面,长期无进展者(LTNP)是在未接受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的情况下,仍能在临床和免疫学上保持多年稳定状态的人群,他们约占HIV感染者总数的5%;而精英控制者(EC)这一群体在HIV感染者中的比例更为稀少(约0.5%)——他们能够自发且持久地将病毒血症控制在检测水平以下至少12个月,即便在不使用cART的情况下,通过如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最敏感的检测方法,也难以检测到病毒。像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异性性交是HIV-1传播的主要渠道,然而并非所有接触HIV者皆会感染。其中,被称为HIV暴露血清阴性(HESN)的部分群体,虽多次接触HIV却未受感染,显示出其天然的抵抗机制。这类人群也包括HIV血清不一致的夫妇及高危性行为者。另外,大多数未经治疗的HIV感染者会经历持续的病毒复制及CD4+T细胞的耗竭。然而,约5-10%的“长期无进展者”(LTNP)能够长期维持临床与免疫的稳定状态。最初,LTNP的分类依据感染时间与CD4+T细胞计数,但随着病毒载量检测技术的引入,发现许多LTNP的病毒载量较低。尽管如此,部分LTNP的病毒载量与CD4+T细胞计数仍会逐渐变化。LTNP能够抵御疾病进展,并长期保持无症状状态,这一现象在HIV-1大流行十年后被广泛认知。迄今为止,已确认了两类病程无进展的HIV-1阳性患者。其中,精英控制者(EC),亦称“精英抑制者”,占未经治疗的HIV-1阳性个体的极小部分(约0.3%),他们能自发且持久地控制病毒血症,即便使用最敏感的商业PCR检测,病毒载量亦无法被检测到。相较之下,传统的LTNP则表现为未经治疗亦能维持低水平病毒血症,每毫升血浆中的病毒RNA通常少于2000份。这类个体占所有HIV-1阳性患者的9%。EC与LTNP中HIV-1控制的持续时间或有差异;然而,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HIV-1复制的自发控制可维持相当长时间,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30年;尽管部分个体可能会失去免疫控制。在HIV-1复制率低或无法检测的情况下发展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HIV-1控制者中令人费解的现象,其根本原因仍未明晰。目前,对于HESN、LTNP及EC病例中导致HIV不适合感染的因素尚未达成共识。特殊情况的形成必然受多因素影响,涉及宿主的遗传、免疫及行为特征,以及病毒的向性、载量和亚型等贡献。尽管对于这些人群控制HIV感染和/或疾病进展的具体机制尚未达成普遍共识,但普遍认为其保护机制是多方面的,涉及遗传、免疫及病毒等多重因素。近期,Viruses期刊发表了一项论述,深入分析并比较了这些独特人群中控制HIV的生物学因素。doi:10.3390/v15061362HESN个体中抵抗HIV传播的机制1、HESN个体的适应性免疫(1)HESN个体的体液免疫反应HI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尤以异性恋传播为主。病毒存在于女性生殖器分泌物及男性精液中,主要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感染传播。细胞相关病毒较无细胞病毒更具传染性,通过破坏上皮完整性或胞吞作用进入细胞。感染后,病毒首先被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吸收,随后淋巴细胞支持病毒的复制。中和抗体(NAbs)通过与HIV包膜蛋白结合,抑制IV感染,从而阻止HIV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导致病毒进入(图1)。图1.中和抗体可阻止HIV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从而阻碍HIV的有效感染中和抗体(例如来自粘膜和血浆的IgA或来自初乳的IgA和IgG)通过削弱HIV转胞吞作用来预防HIV。Devito等人发现,从HESN个体的粘膜及血浆中分离出的HIV-1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IgA),能有效且强效地抑制HIV-1跨粘膜上皮细胞层的转胞吞作用,从而揭示了HESN个体HIV保护的关键机制。同样,Hocini与Bomsel等亦观察到,从HIV血清阳性女性的初乳中纯化的分泌性IgA或IgG,亦会损害HIV的转胞吞作用。(2)HESN个体的CD8+T细胞反应CD8+T细胞,亦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能识别并杀死被细胞内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细胞。这些病原体在被加工成小肽后,与I类MHC分子共同呈递至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随后,这些肽被CTL识别为外来实体,受感染的细胞因此被CTL瞄准并杀死,以限制感染扩散。多项研究(包括最新研究)已确认HIV特异性CD8+T细胞在HESN患者中的关键作用。针对肯尼亚内罗毕的女性性工作者的研究显示,存在HIV-1特异性CD8+T细胞反应,而在低风险对照组中则无此现象。这种反应在防止异性恋HIV-1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他研究揭示,HESN个体抵抗HIV-1感染的机制包括CD8+T淋巴细胞介导的非细胞毒性HIV-1抑制活性及PBMCs对HIV感染的抵抗力。此外,HESN个体的CD4+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对HIV感染具有抵抗力,这可能与CCR5表达低和β-趋化因子产生高有关。研究亦提出,这种抵抗力是否可遗传给后代,对母婴HIV传播具有重要影响。2、HESN个体的先天性细胞内抗病毒蛋白HIV-1与众多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以完成其生命周期并产生新后代。某些细胞蛋白为HIV-1复制所必需,而另一些则具有负面作用,阻碍HIV生命周期;因此,需对抗这些负面因子。例如,晶状体上皮衍生生长因子p75(LEDGF/p75)作为细胞辅助因子,在促进病毒cDNA(原病毒)整合至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存在如三部分基序5alpha(TRIM5α)、tetherin(BST2,CD317)及载脂蛋白BmRNA编辑催化多肽样3G(APOBEC3G,A3G)等负面细胞因子,通过不同的抗病毒活性抑制HIV生命周期。这些细胞因子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抗病毒作用(如TRIM5α破坏逆转录病毒衣壳结构),通过物种特异性方式干扰自然的“脱壳”过程。最近发现,TRIM5α能促进先天免疫信号传导,而tetherin则通过限制新形成病毒颗粒从生产细胞的细胞膜释放来抑制HIV。APOBEC3G通过在HIV-1基因组中诱导G到A的超突变来抑制HIV复制。Speelman等人发现,仅HIV进入受损不足以解释HESN个体中CD4+T细胞对HIV-1感染的敏感性降低。Gonzalez等人的研究表明,HESN个体在粘膜中抗病毒因子的表达水平较高,这些因子的抗病毒活性在HIV-1暴露部位积聚,从而降低病毒载量和感染易感性。Mous等人则发现,HESN个体PBMCs中某些抗病毒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但LEDGF/p75表达水平较低,表明其在抵抗HIV-1感染中起重要作用。HESN个体体内炎症水平较低,血液和生殖器粘膜中保持低炎症的“免疫”特征,像HESN性工作者的阴道粘膜,就含有大量中和和抗炎蛋白(如抗蛋白酶),这也是主要的保护因素。与感染HIV的性工作者相比,HIV暴露血清阴性(HESN)的性工作者个体的宫颈阴道灌洗液中,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1和IFN-γ)以及IFN-γ诱导的单核因子(MIG)和IFN-γ诱导蛋白(IP)-10趋化因子的水平较低。而IFN-γ表达诱导的MIG和IP-10的产生,以及调节IFN-γ的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中的某些多态性与预防HIV感染相关。在肯尼亚女性商业性工作者队列中,血液和生殖道中HIV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群的细胞刺激和细胞因子释放状态各异。与HIV感染者相比,这些个体的低活化T细胞谱与对HIVp24肽的更高增殖能力相关。同样,Ritchie等人比较了HESN个体与未暴露个体之间的HIV特异性T细胞反应,发现尽管两组中HIV特异性T细胞的频率均低,但随着时间推移,由CD4+T细胞介导的HESN个体的反应率和HIV特异性反应的幅度显著更高。Murashev等人的报告与该观察一致的,其称绝大多数HESN个体的CD4+和CD8+T细胞均能产生多种HIV特异性细胞因子。3、HESN个体的先天免疫力MZ型B细胞在淋巴器官和粘膜中作为早期防御机制,能转运抗原并促进抗体生成,包括针对HIV的特异性抗体。HIV感染中,BLyS/BAFF的表达增加,与MZ型B细胞的活性相关,但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未恢复。HIV-Nef和HIV-Env可调节BLyS/BAFF的表达,而微生物易位也影响其水平。HIV感染者中,BLyS/BAFF和MZ型B细胞的频率升高,但在精英控制者中保持稳定。贝宁队列研究揭示,HESN(长期暴露于HIV但未感染)的商业性工作者血液中BLyS/BAFF水平较低,这与低炎症反应相关,可能有助于维持低炎症状态,暗示BLyS/BAFF的调控与天然免疫HIV存在关联。此外,HESN个体对HIV的保护还与CCR5基因的delat32多态性、粘膜免疫反应及宫颈阴道微生物群的丰富先天免疫因子有关。研究进一步发现,HESN个体的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活性增强,免疫激活状态提升,这可能影响特异性抗病毒免疫反应的诱导。LTNP者感染HIV后,为何不发生进展?1、LTNP人群的“减毒”机制HIV-1毒株在长期无进展者(LTNP)中表现出较低的适应性和传染性,这与其难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研究表明,LTNP中的病毒株复制速度较慢,传染性较低,且细胞病变效应较少。这些特性可能与病毒基因(如LTR和Nef基因)的缺失以及免疫调节因子(如IL-10和TGF-β)的上调有关。虽然对病毒的适应性降低,但LTNP仍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表明除了病毒适应性外,还有其他因素在LTNP的病毒控制中起作用。2、LTNPs细胞内的先天性抗病毒蛋白(1)内源性抗逆转录病毒蛋白(APOBEC3G)APOBEC3G是一种胞苷脱氨酶,能够导致病毒DNA中的G到A超突变。HIV感染者体内,较低水平的APOBEC3GmRNA与艾滋病进展风险增加相关,而高水平则能减缓疾病进展。研究表明,APOBEC3GmRNA表达水平与较高的CD4+T细胞计数和较低的HIV病毒载量相关。APOBEC3G多态性也与疾病进展速度加快有关,特别是外显子4变异等位基因H186R的存在与艾滋病进展加速和CD4+T细胞计数下降相关。这些发现表明,APOBEC3G的高水平表达可能通过超突变效应减缓HIV的进展。(2)Trim5αTrim5α是一种关键蛋白,通过与HIV-1衣壳蛋白结合并抑制病毒脱壳,在HIV-1进入细胞后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Trim5α水平升高与HIV-1疾病进展缓慢相关,尤其是R136Q多态性在阻断X4嗜性HIV-1感染方面特别有效。然而,2006年的研究发现,12种常见Trim5α单核苷酸多态性(包括R136Q)与HIV-1疾病进展为艾滋病或低CD4+T细胞计数之间没有显著关联。另一项研究则发现,HIV-1长期无进展者中存在编码先天免疫传感器和信号分子的基因中的罕见变异。3、遗传因素的作用HLAI类等位基因A、B和C通过呈递内化细胞病原体的消化成分,激活CD8+T淋巴细胞,影响HIV-1疾病进展。杂合HLAI类基因型通过呈递更广泛的HIV-1肽,减缓疾病发展并降低病毒载量。HLA-B57变异(如B5701和B5703)通过引发针对Gag表位的交叉反应控制HIV-1感染,而HLA-B27在控制HIV疾病进展方面统计学意义较低。约10%的高加索人、非洲人和亚洲人携带HLA-B57,8%的人携带B27。在LTNP队列中,B57阳性率显著高于B27,且其他HLAI类等位基因(如B13、B15、B44、B51和B58)也与HIV疾病进展缓慢相关;delta32CCR5趋化因子受体基因杂合的LTNP病毒载量也低于正常进展者,表明CCR5delta32基因型可能促发HIV疾病进展。4、适应性免疫的作用(1)体液免疫HIV-1感染者中不常见广谱中和抗体(NAb),且其在长期非进展者(LTNP)中的流行率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表明LTNP中的NAb流行率高于进展者,而其他研究则显示两者无显著差异。虽然样本量小,但有证据表明LTNP对病毒特异性NAb的反应更强。LTNP的NAb水平在感染后期达到峰值,而进展者由于CD4+T细胞密度快速下降,迅速失去NAb反应。(2)CD8+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也称为CD8+T细胞,在消除HIV感染的宿主细胞中起着关键作用,被认为是HIV-1控制者病毒载量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长期无进展者(LTNP)的CD8+T细胞反应表现出高CTL前体频率,产生广泛反应性的CTL,靶向HIV的gag、pol和env基因保守序列。HIV控制者的直肠粘膜中,对Gagp24反应的多功能HIV特异性CD8+T细胞更普遍,血清中也观察到针对Gag保守区域的CD8+T细胞反应,但尚不确定高水平的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可能是低病毒载量的原因和结果。自发且持久:精英控制者遏制HIV的机制1、HIV精英控制者的适应性免疫反应(1)体液免疫精英控制者(EC)能够自发且持续地控制HIV复制,无需抗逆转录病毒疗法。EC的这种能力与感染后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特别是HIV特异性记忆B细胞和滤泡辅助T细胞的维持。尽管EC的中和抗体滴度较低,但这些抗体能够有效中和病毒株,并表现出多功能效应功能。此外,EC中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病毒血症患者,这与CD8+T细胞的病毒抑制活性相关。研究还发现,EC中存在HIVEnv和Vpu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与ADCC反应有关(图2)。图2.CD8+T细胞在预防HIV感染和复制中的作用(A)CD8+T细胞在HIV感染中的非细胞溶解功能:响应HIV感染,CD8+T细胞释放β-趋化因子,作为CD4+T细胞的保护因子,防止其感染。(B)CD8+T细胞在HIV感染中的细胞溶解功能:当与正在积极产生HIV的CD4+T细胞相互作用时,CD8+T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采用细胞溶解机制。这导致通过诱导细胞死亡来破坏受感染的细胞。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ERV)约占人类基因组的8%。尽管多数HERV处于转录沉默状态,但近期整合的HERV-K仍保持转录活性,并可检测到特定的HERV-KmRNA及蛋白质。有趣的是,deMulder等人探讨了HERV-K抗体反应与精英控制者(EC)中HIV感染的关系。DeMulder等人观察到,HIV精英控制者对HERV-KGag蛋白表现出强烈的细胞及抗体反应,这表明针对Gag蛋白的抗HERV-K抗体在EC中参与了HIV的控制。(2)CD4+T细胞应答HIV感染早期,CD4+T淋巴细胞大量耗竭导致其对病毒的特异性反应受损,主要表现为IL-2分泌缺陷而非物理缺失。早期EC的HIV特异性CD4+T细胞仍保持增殖能力,且产生更多IL-2和功能多样性,这与疾病进展者不同。研究表明,这些差异是病毒载量低的结果而非原因。EC的CD4+T细胞也对HIV感染具有抵抗力,这归因于CDK抑制剂p21的上调,后者抑制了HIV基因的表达。(3)CD8+T细胞反应最近的研究表明,CD8+T细胞应答与HIV在精英控制者(EC)中的自发且持久的控制密切相关。特定HLAI类等位基因(如B27和B57)的存在促进了强大的CD8+T细胞应答,这些应答能够识别并摧毁未活化的CD4+T细胞,甚至在HIV感染前消除病毒。EC中的前病毒储存库数量较少,且完整的前病毒多整合在宿主DNA的异染色质区域,这可能提供了保护,减少了病毒的重新激活和免疫系统的攻击。虽然EC的病毒血症水平较低,但恢复的病毒仍具有传染性。结论研究发现,非HIV传播至HESN个体以及LTNPs和ECs中的HIV非疾病进展涉及多方面的生物因素。HESN个体的粘膜抗体和CD8+T细胞反应能有效阻断HIV感染,同时CD4+T细胞因CCR5表达低而难以支持HIV复制。先天免疫如MZ型B细胞和低BLyS/BAFF表达也起到保护作用。LTNPs携带的HIV毒株复制适应性低,可能因LTR和Nef基因缺失及APOBEC3G的抗病毒活性。遗传因素如HLAI类B57等位基因和CD8+T细胞反应也影响疾病进展。EC能产生增强ADCC能力的抗体和强大的CD8+T细胞反应,由HLA类I等位基因介导,实现病毒抑制。EC和LTNP共享缺陷原病毒谱和相似免疫机制,提示多功能抗体和CD8+T细胞反应的治疗性疫苗可能实现持久病毒控制或功能性治愈。
经常有咨询者加v过来咨询目前HIV的各种问题,包括不限于下列问题:HIV感染者,男女比例是多少?目前的性传播途径,男男占比多少?男女占比多少?不同性行为方式感染的概率有没有不一样?具体是多少?各种行为的感染风险情况?......在艾滋病防治的领域中,性别比例、感染概率、如何防护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先来看一组数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1】:本年(2023年)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110491例,本年报告死亡42036例中,本年死亡34962例,既往死亡7074例。本年报告的HIV感染 者/AIDS患者中,HIV感染者男女之比为3.4∶1,AIDS患者男女之比为3.8∶1;15岁以下HIV感染 者301例,AIDS患者65例。本年报告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异性性传播80415例(72.8%);同性性传播28401例(25.7%);注射毒p传播293例(0.3%);母婴传播137例(0.1%);性接触加注射毒p传播58例(0.1%);传播途径不详1187例(1.1%)。综合近几年的流行趋势来看:全国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新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报告存活病例逐年增加回到大家关心的问题:(2023年度)HIV感染者男女之比为3.4∶1,那么,为什么男生感染数量比女生多呢?我来先说一下MSM这一群体研究表明,我国MSM的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2】。经男男性行为传播HIV的比例由2009年的9.1%上升至2020年的23.3%和2022年的25.6%【3】我想要强调的是,这一群体社会网络复杂,高危行为多且复杂(存在无保护gj、qj、多性伴及新型毒p滥用),具有较高感染和传播HIV的风险。MSM的HIV感染率之所以高,主要的原因在于:MSM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线上社交媒体日益普及,MSM交友的形式更隐蔽、更便捷,方式更多样。其次,新型毒p(零号胶囊、Rush)的泛滥导致“毒”“性”交织,导致无保护行为更加剧烈,加剧了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风险。研究表明,MSM人群发生无保护gj和qj等高危性行为的比例较高,从医学的角度,由于肛门很脆弱,无保护的gj、qj性行为,非常容易导致粘膜破损,出血等情况,这就加快了体液交换,助长了包括HIV、梅毒在内的性传播疾病。来自美国的调研数据显示:男男接受性肛jiao一次的感染风险是每一万次有138次感染,而女生接受性xingjiao的风险是每一万次有8次感染,简单计算一下:男男接受性肛jiao是女生接受性xingjiao的17倍以上!不过男男这一群体相对于男女之间数量上还是太少,所以主流上感染占比最大的还是男女性行为接触途径!另外,男女性行为之间,感染概率也不一样!女传男的感染风险是男传女的一半!原因在于女生更容易导致黏膜损伤:在性行为中,yingdao或周围皮肤可能会发生小破损,即使对方没有意识到存在破损,但这种情况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另外,男性的高危体液留存在女生yingdao的时间比较长,并且男性的高危体液的病毒载量比女生的分泌液更高。说到最后:不管怎么样,不管任何性行为,如果全程戴安全套(没有脱落、没有破损),就是对彼此之间最大的保护!
多汗症(hyperhidrosis)是一种因小汗腺胆碱能受体过度刺激而致大量出汗性疾病。小汗腺聚集分布于腋窝、手掌、足底、面部等部位,最常见与多汗症相关。这些患者中乙酰胆碱负反馈环路似乎受损,也解释了生理性应答如何变成病理性过程。1流行病学美国多汗症患病率约3%。最常见于20-60岁。无性别差异。掌部区域最常见受累。所有种族均可发病,但日本人群较其他种族更常见受累。2病因与发病机制多汗症分为原发性多汗症与继发性多汗症。原发性多汗症病因不明,遗传因素被认为参与过度神经刺激。(体温调节传出交感神经催汗信号通路)继发性多汗症常与药物(多巴胺激动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精神病药、胰岛素)、系统性疾病(糖尿病、甲亢、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嗜铬细胞瘤、淋巴瘤)等相关。几乎所有发热性疾病均可导致多汗症。慢性过量饮酒、结核病亦与多汗症相关。节段性或局限性多汗症罕见,可见于部分成人的前额、腋窝、手掌、足部、前臂。部分绝经后女性可在其面部、头皮发生中重度多汗症。单侧多汗症更常累及右侧面部或上肢,伴左侧无汗症。小汗腺接受胆碱能性神经纤维的交感神经支配,在生理或心理应激时通过发送神经脉冲作为生理性应答亦调控核心体温。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介导小汗腺的交感神经支配。毒蕈碱受体的胆碱能刺激可诱导出汗。多汗症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相关,可致神经末梢过量释放乙酰胆碱。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机制受损可致超出正常限度的过度出汗。这一病例反应可由药物(增加神经源的乙酰胆碱释放)或系统性疾病(上调交感神经应答)触发。3临床表现多汗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者治疗及管理存在显著差异。原发性多汗症通常发病更早、症状更局限、病程超过6个月、有家族史、双侧受累。继发性多汗症发病较晚,通常为药物的副作用、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多汗症常在小汗腺分布密度最高区(手掌、足底、面部、头部、腋窝)可见过度出汗。多汗症可导致情绪、心理、社会、职业受损。4组织病理小汗腺数量及尺寸正常,但交感神经节常更大。5诊断多汗症常临床直接诊断。多汗症分级量表与碘-淀粉试验检测可辅助判定病情严重度与定位。原发性多汗症诊断标准:过度出汗超过6个月;多汗累及腋窝、手掌、足底、面部;双侧、对称性受累;晚上出汗减少或不出汗;出汗发作持续至少7天;年龄≤25岁;有家族史;多汗影响日常生活;若疑诊继发性多汗症时,需排除感染、甲亢、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药物副作用等。需完善血常规、甲状腺激素、血沉、抗核抗体、糖化血红蛋白、胸片等。需与甲亢、神经疾病、低血糖、嗜铬细胞瘤、绝经、淋巴瘤、结核等鉴别。6治疗轻中度多汗症可考虑外用氯化铝、口服抗胆碱能药。对保守治疗抵抗者可考虑肉毒素A注射、交感神经切除术、局部切除术等。一线用药包括20%六水合氯化铝(连用3-4晚,随后按需使用)、格隆甲苯磺酸盐、氯化铝凝胶(腋窝多汗症)等。所有外用药物均可致皮肤过敏。丹宁酸、高锰酸钾等可致皮肤色素异常,这些药物可通过诱导角蛋白变性而封闭汗孔减少出汗,但有效时间非常短。对外用药物无应答或症状更泛发者,可考虑口服抗胆碱能药,如奥昔布宁(5-10mg/d)。抗胆碱能药物可引起眼干、口干、尿潴留、便秘等。离子电渗疗法(每周2-3次)、肉毒素A注射亦可考虑用于外用及口服药物治疗失败者。交感神经切除术(切除T1神经节治疗面部多汗;切除T2-T3神经节治疗掌部多汗;切除T4神经节治疗腋窝多汗)、局部切除术、射频消融、皮下抽脂术、光动力等亦有应用报道。7预后多汗症虽不威胁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无绝对可靠治疗,现有治疗方案均常见复发。
黄褐斑概述:黄褐斑是一种慢性、获得性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对称分布于面颊、前额及下颌的深浅不一、边界不清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常常见于亚洲育龄期女性,发病率可高达30%。发病因素:遗传易感性:黄褐斑多见于Fitzpatrick分型III-V型的拉丁美洲及亚洲深肤色人种。日光照射:紫外线及可见光暴露会破坏皮肤屏障,引起皮肤光老化,促进黑素合成。性激素:妊娠、口服避孕药及性激素替代治疗患者时黄褐斑发病的高危人群。活动期:是指近期有皮损面积扩大,颜色加深,皮损泛红,搔抓后皮损发红。稳定期:近期皮损面积无扩大,颜色无加深,皮损无泛红,搔抓后皮损不发红。哪些因素导致了黄褐斑的产生?"光老化"对黄褐斑的影响黄褐斑的治疗:因黄褐斑的致病机制主要包括黑素合成增加、血管增生、炎症反应、皮肤屏障受损及光老化,因此,黄褐斑的治疗以减少黑素生成、抑制血管、抗炎、修复皮肤屏障以及抗光老化为原则。活动期黄褐斑应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外用配合系统药物治疗。稳定期黄褐斑可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之上联合化学剥脱、光电等综合治疗。基础治疗:防晒时黄褐斑治疗的基础,应该贯穿整个黄褐斑的治疗和预防过程。防晒霜的选择:建议使用广谱防晒剂,覆盖对UVA、UVB及可见光全波段的防护。研究表明,含有FeO的防晒霜对可见光诱发色素沉着的防护功效优于仅含有TiO2和ZnO的物理防晒霜,因此更推荐含有FeO的防晒霜。推荐防晒霜全脸使用,涂抹量要足,每日应用,及时补涂。对于上述高危人群,防晒霜需要更加严格,外用防晒霜的基础上加强遮挡型防晒更有利于黄褐斑的治疗。外用药物:三联复合药膏(4%氢醌,0.05%维A酸,0.01%醋酸地塞米松)是国际上推荐的一线外用药物,但其刺激性较强,容易导致激素依赖,易复发,不适用于敏感肌肤,因此不推荐用于亚洲人。氢醌及衍生物:是黄褐斑治疗的一线外用药物,通常每晚用一次,常用浓度2%-5%,治疗5-8周起效,主要不良反应:接触性皮炎、色素脱失。氢醌浓度越高脱色效果越强,但是皮肤刺激性也越大,因此为了避免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时常用低于2%浓度的氢醌乳膏。维A酸类:每晚用1次,常用浓度0.05%-1%,疗程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皮肤干燥、红斑及瘙痒、灼烧等,主要适用于单纯色素型。壬二酸:每日2次,常用浓度15%-20%乳膏,疗程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瘙痒、灼烧、针刺和麻木感、干燥、脱屑、可引起接触性皮炎,主要适用于单纯色素型。氨甲环酸:每日2次,常用浓度2%-5%乳膏或精华,或4-100mg/ml皮内注射,疗程约4周,不良反应包括红斑、干燥、脱屑。系统药物:氨甲环酸:口服用药,剂量为250mg/天,每日1-2次,用药2月后起效,临床上常用剂量为每日2次,每次250mg,用药2-3个月后减小,不良反应包括:月经量减少、失眠、肠胃道反应,月经期要停止用药。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本病病因机制主要为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肝肾不足,常用中成药包括:逍遥丸、血府逐瘀口服液、参苓白术散、六味地黄丸。光电治疗:不推荐用于活动期患者的治疗,推荐与外用药物和系统药物联合使用,主要用于稳定期黄褐斑人群。主要不良反应为炎症后色素沉着,因此,光电治疗的参数设定均要要求强度温和,起始能量不宜过高,治疗间隔不宜过短,治疗终点为轻微红斑反应。Q开关激光:临床实践表明,大光斑(6-10mm)、低能量(<3J/cm²)的1064nmQ开关Nd:YAG激光可治疗黄褐斑。皮秒激光:对色素的机械性破坏能力更强,研究报道755nm皮秒翠绿宝石激光对黄褐斑的治疗有确切作用,化学剥脱:常用果酸、水杨酸等,一般以20%为起始浓度,浓度逐渐递增,每2周1次,4-6次为1个疗程,主要不良反应: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可导致暂时性红斑、轻度肿胀、刺痛、灼热等不适感,可能引起炎症后色素沉着。(图片:5%氨甲环酸及30%甘醇酸治疗12周后)美塑疗法: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微针治疗等。(图片:微针疗法+防晒霜+外用三联方案)
Sneddon综合征(SneddonSyndrome,SS)是一种罕见、暂时性或慢性、缓慢进展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以泛发性葡萄状青斑及复发性脑血管事件为典型特征。(下肢紫罗兰色、斑驳网状皮肤发绀模式)1907年Ehrmann在1例梅毒患者中首次描述了葡萄状青斑。自1959年孤立的网状青斑伴中风的病例陆续报道。1965年Dr.IanBruceSneddon首次详细分析了6例泛发性葡萄状青斑伴复发性中风的病例,这些病例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梅毒等系统性疾病。直至1970年代,“Sneddon综合征”这一术语才开始普遍使用。为增进对SS认知,现对其临床表现等作一简述。1、分类依据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及抗β2糖蛋白I检查结果分为:抗磷脂抗体(aPL)阳性SS、aPL阴性SS。<50%SS可见aPL抗体阳性。aPL阳性SS临床行为类似于原发性aPL抗体综合征,典型特征为继发性血栓形成倾向、复发性妊娠丢失、复发性血栓相关合并症。aPL阳性SS的血小板减少症、癫痫、舞蹈症风险更高;aPL阴性SS的葡萄状青斑更厚(>1cm)。Schellong等建议另一种SS分类方法:原发性SS,无任何明显病因;继发性SS,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血栓形成倾向。2发病机制具体不详。存在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学说、血栓形成性疾病学说等多种学说。遗传背景(如ADA2基因突变)、炎症、血栓形成倾向、自身免疫等均参与发病。3临床表现典型SS表现为典型皮损+复发性中风。约80%SS为女性。中位诊断年龄为40岁,但有儿童发病报道。3.1皮损表现典型皮损呈片状、网状、紫罗兰色皮肤色素异常,即葡萄状青斑。亦有网状青斑报道。就SS皮损属葡萄状青斑还是网状青斑尚存争议。年幼而儿童,良性网状皮损被描述为大理石样皮肤。葡萄状青斑的发生与持久性局灶中央小动脉闭塞相关,可呈分枝网状模式、残破环状。真皮小动脉供应环形真皮节段,环形外周的低速血流、低氧状态伴反应性小静脉扩张可导致紫罗兰色环的发生。皮损常早于复发性中风10年以上发生。不足半数患者因葡萄状青斑寻求治疗。部分病例中,葡萄状青斑的意义仅在中风发生时才被发现。葡萄状青斑常首先见于下背部、臀部,缓慢进展并累及手臂及股部的背侧。面部、手、足罕见受累。皮损呈无痛性,常与溃疡、水肿无关。葡萄状青斑严重度与神经系统表现严重度无关。非典型向心性进展罕见,伴更小、疼痛性皮损自手与踝开始播散,有发生溃疡风险。相比于网状青斑,葡萄状青斑的肤色异常不因温暖而改变。但当暴露于更冷的周围环境中时,葡萄状青斑可见暂时性波动。育龄期葡萄状青斑最显著,绝经后缓慢改善。神经系统症状急性恶化时皮损可见加重。其他皮肤表现包括手足发绀、雷诺现象、血管瘤病、局限性皮肤溃疡、环形萎缩性扁平苔藓、周围坏疽、皮肤红斑、局限性硬皮病等,但这些皮肤表现并非SS特征,而提示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3.2神经系统表现神经系统表现常呈3期:第1期:前驱症状,如头疼、头晕、眩晕为主;该期早于葡萄状青斑发生。第2期:复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完全性中风;第1期的非特异性症状可持续存在。第3期:显著的认知下降、早发性痴呆。头痛可模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持续性偏头痛等,与高血压无关。缺血性中风:感觉运动症状为最常见表现,多因大脑中动脉的浅部和(或)深部分枝受累所致;视力受损或失语症第2常见,其次为急性偏身轻瘫。(头颅MRI示皮质下多发慢性缺血灶、弥漫性脑萎缩)出血性中风:脑内出血、脑室内出血、弥漫性蛛网膜下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多继发于员发现脑动脉闭塞/狭窄所致血管破裂。抗血小板、抗血栓药治疗中亦可见继发性出血。早发性痴呆与精神症状:部分痴呆与亚临床复发性中风相关。精神症状、自杀倾向均有报道。癫痫与运动障碍:癫痫多继发于症状性脑梗死。运动障碍罕见报道。(脑MRI示大脑左中动脉区域急性缺血性梗死)3.3其他心脏表现:心脏瓣膜增厚(二尖瓣、主动脉瓣最常见受累)、Libman-Sacks心内膜炎、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性主动脉关闭不全等。高血压:收缩期不稳定性高血压等。眼科病变:视盘巨动脉瘤、黄斑水肿伴硬性渗出、视网膜动脉分枝阻塞、视网膜静脉闭塞、视网膜动静脉分流、视网膜血管增殖等颅外动脉及静脉血栓形成:肢端动脉血栓、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肾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的异常。对于很多患者和非专业医生而言,是否需要查过敏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本文将从不同类型的特应性皮炎出发,探讨查过敏原的必要性,并详细分析不同过敏原检测方法在特应性皮炎诊断中的优势与劣势。01、特应性皮炎的类型及其与过敏原的关系特应性皮炎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同类型的患者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和查过敏原的必要性有所不同。轻度特应性皮炎特点:轻度瘙痒,皮损局限,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过敏原检测的必要性:对于轻度特应性皮炎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因为症状较轻,可以通过一般的皮肤护理得到有效控制。2、中度特应性皮炎特点:瘙痒加重,皮损范围扩大,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过敏原检测的必要性: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可能从过敏原检测中获益,特别是在有明显的环境或食物诱因时。明确过敏原可以帮助患者避免接触,从而改善病情。3、重度特应性皮炎特点:广泛性皮损,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常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的必要性:对于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过敏原检测通常是必要的。明确诱因有助于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包括环境控制和饮食调整。02、过敏原检测的主要方式及其优势劣势在讨论是否需要查过敏原时,了解不同检测方式的特点、优势与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的过敏原检测方式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和其他辅助检测方法。1、皮肤点刺试验方法:通过将少量过敏原提取液滴在皮肤表面,然后用针轻刺皮肤,使过敏原进入表皮层。如果患者对某种过敏原敏感,刺点周围会出现红肿反应。优势:快速:通常在20分钟内即可获得结果。灵敏:对于大多数环境过敏原和部分食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的敏感性。低成本:相对于其他检测方式,皮肤点刺试验的费用较低。劣势:受限于皮肤状态:如果患者皮肤严重损伤或在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局部反应风险:可能引起局部瘙痒、红肿,甚至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罕见)。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假阳性(对实际不过敏的物质产生反应)或假阴性(对实际过敏的物质无反应)。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水平。优势:适合所有皮肤类型:即使患者皮肤有损伤,也不会影响检测结果。无速发反应风险:没有像皮肤点刺试验那样的局部反应风险,适合对皮肤测试有禁忌的患者。可以检测更广泛的过敏原:包括一些不常见的过敏原。劣势:成本较高: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费用通常高于皮肤点刺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受限:虽然该方法能检测IgE水平,但高IgE水平并不总是意味着临床上有症状,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延迟性:与皮肤点刺试验相比,结果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3、其他辅助检测方法斑贴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接触性皮炎,适用于怀疑特应性皮炎患者有接触性过敏因素的情况。优势:能够检测迟发型过敏反应,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过敏原,如金属、染料、化学品等。劣势:需要多次复诊,测试时间较长(通常需48小时以上),并且不适用于检测食物和吸入性过敏原。食物挑战试验:通常用于确认食物过敏,是一种直接的诊断方法。优势:能够直接观察患者对特定食物的反应,是判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劣势:存在潜在的严重过敏反应风险,需要在专业医疗人员的监护下进行,时间和成本较高。03、如何选择合适的过敏原检测方式?在临床实践中,选择何种过敏原检测方式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症状表现、皮肤状况以及经济承受能力来决定。以下是一些建议:对于轻度特应性皮炎患者,通常不推荐进行过敏原检测。若有明显的过敏反应史,皮肤点刺试验可能是一个初步的选择。2、对于中度到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建议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的组合,以获得更全面的过敏原信息。3、对于有严重皮肤损伤或对皮肤点刺试验不耐受的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是更为安全的选择。4、对于怀疑接触性皮炎的患者,斑贴试验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反复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金属后皮肤症状加重的情况下。04、结论:过敏原检测的个体化决策特应性皮炎患者是否需要查过敏原,以及选择何种检测方式,应该基于个体化的评估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症状、生活环境以及过敏史,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案。通过合理选择检测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特应性皮炎,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多数人而言,了解不同过敏原检测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有助于在治疗过程中作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于痤疮的治疗不是在网络上道听途说买几支药膏,也不是听信某一些博主不顾风险大胆的在家里尝试刷酸,而是应该讲科学、有思路、有方法、有体系的进行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轻、中、重度痤疮的整全治疗方案。首先,我们把痤疮的治疗手段归类为:功效护肤品、外用药、口服药、化学焕肤和光电治疗。功效护肤:功效护肤品是作为痤疮治疗项目前预处理、项目中辅助、项目后维持的关键。无论是轻度、中度或是重度痤疮,功效护肤品的使用都应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其中包括含有维A酸类衍生物如(视黄醇、视黄醛、HPR)以及含有水杨酸、果酸、壬二酸等成分的医学护肤品。其次含有抗炎成分如马齿苋、甘草酸二钾、红没药醇、积雪草提取物、油橄榄、阿魏酸等成分的护肤品也是辅助改善痤疮病症、减少红斑的一大利器。外用药:维甲酸类: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乳膏它们能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对粉刺型痤疮效果较好,但可能会引起皮肤干燥、发红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从低浓度、小面积开始试用。过氧化苯甲酰(班赛)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减少炎症。不过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脱屑。抗生素类: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甲硝唑凝胶灯主要用于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减轻炎症,适用于炎症性痤疮。口服药:维甲酸类:异维A酸(泰尔丝)是治疗中度痤疮经典的药物代表,其作用主要是减少皮脂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常见的副作用是口干、鼻干、皮肤干燥等等。其他不良反应可自行百度。抗生素类:其中最常见的属四环素类的多西环素 和米诺环素,这类广谱抗生素是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炎症反应来发挥治疗作用。抗雄激素药物:大部分的痤疮患者,身体雄激素水平都是明显增高的,服用螺内酯 可以产生抗雄激素的效果,从而减轻痤疮病症。中成药/中药:其中丹参酮是治疗痤疮常用到的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成药。化学换肤:化学换肤是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中 治疗痤疮最常见,也最经典有效的方式之一。化学焕肤是通过在皮肤表面使用化学制剂对皮肤造成 可控的损伤,从而促进皮肤自我修复和更新的治疗手段。其作用原理是利用化学物质的渗透和腐蚀作用,使皮肤的表层角质层脱落,刺激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的重组与新生,改善皮肤的质地、色泽和弹性。常见的化学换肤剂,包括水杨酸、果酸、复合酸等。其中水杨酸具有脂溶性,能够深入毛孔溶解油脂同时具有抗炎的作用,而果酸则渗透力更强,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调节角质分化,减少角质堆积,改善痤疮和面部细小皱纹。无论是闭口粉刺或者是炎性丘疹,甚至是重度痤疮和痤疮后留下的色素沉着,只要选对合适的化学焕肤剂按照疗程积极配合效果都是非常显著的。光电治疗:光动力: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减轻炎症反应。强脉冲光:通过特定波长的宽光谱彩光,作用于皮肤深层,能抑制皮脂腺分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数量,同时还可以改善痤疮引起的红斑和色素沉着。像美国科医人M22的ACNE双滤拨片(400nm—600nm/800nm—1200nm)就可以双效治疗痤疮,即刻抗炎+更彻底的改善。脉冲染料激光:对痤疮引起的红色痘印效果显著,其原理是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封闭扩张的毛细血管,减轻皮肤的炎症和红斑。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于痤疮留下的较深的瘢痕,如冰锥样瘢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精准地磨削和刺激瘢痕组织的重塑。整理完痤疮治疗的主流方式,现在把我平时帮助痤疮患者制定方案的思路和顺序分享给大家。轻度痤疮I级:化学焕肤、功效护肤、强脉冲光(光动力可做可不做)中度痤疮II级:化学焕肤、功效护肤、光动力、强脉冲光中都痤疮III级:化学焕肤、口服药、外用药、功效护肤、光动力、强脉冲光重度痤疮IV级:化学焕肤、口服药、外用药、功效护肤、光动力、强脉冲光 ,后续根据患者意愿在进行痘坑的治疗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