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曾经感染过,那么十分有必要继续阅读下去,如果您没有,不妨放轻松,读下去,给新的自己多一点知识。以更好、更美、更加热爱、顽强的态度生活下去。BK病毒是一种人群普遍易感的多瘤病毒。近年来,随着实体器官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检测手段的革新,BKV感染率不断升高。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率升高尤为突出,由其导致的BKV性肾病已成为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肾移植受者BKVN的发生率为1%~10%,大部分出现在术后1年内。早期诊断和干预是防止病情恶化的一个重要契机。BK病毒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与移植物排斥反应或其他疾病相混淆,尤其是急性排斥反应,后者治疗需要增加免疫抑制强度以降低机体免疫导致的排斥反应,而BK病毒恰恰相反,必须降低免疫抑制强度,以期部分恢复机体抗病毒免疫能力。(两种相似的临床表现确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治疗方案)。所以及早移植肾组织活检是特异性诊断BK病毒的金标准用于指导治疗。那么如何预防呢?建议至少按以下频率通过血液BKV核酸定量检测筛查BKVDNA载量:(1)肾移植术后3~6个月,每月检测1次血液BKVDNA载量;(2)肾移植术后7~12个月,每3个月检测1次血液BKVDNA载量;(3)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血清肌酐升高时或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后。
器官移植是迄今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最理想的手段,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提高移植物和受者长期存活率的重要保障,大部分移植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是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一线用药,在我国临床主要用于肝、肾、心、肺及骨髓移植治疗中的抗排斥反应。他克莫司的特性1、治疗窗窄(浓度需要维持在一个较窄的水平才有治疗效果)2、个体差异大(每个人维持浓度的剂量不一样)3、药物暴露影响因素多(会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互相影响)使用方法:最好用水送服。建议空腹服用,或者至少在餐前1h或餐后2~3h服用,每日两次,间隔12小时。(部分食物会影响他克莫司药物的吸收与代谢)血药浓度监测的相关注意事项:一般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测定1次或2次血药浓度,然后每周测定1次,直至移植后3个月;术后3~6个月,每2周测定1次血药浓度;术后>6个月,每月测定1次血药浓度,病情稳定的低风险受者可每2~3个月测定1次血药浓度;若加用或停用影响他克莫司代谢的药物,则需增加监测频率。PS:腹泻时他克莫司血浓度会有明显变化,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推荐腹泻如果出现较严重的腹泻应及时联系移植科医生复测浓度。(具体情况请咨询移植科专科医生)
我们通常把胆石症的常见危险因素总结5F,即Female(女性)Forty(大于40岁)、Fertile(多产)、Fat(肥胖)和Family(家族史)。具体来讲胆石病的危险因素分三个方面:①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长期食用高脂、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生活方式西化,不进食早餐都促进胆石形成。增加可溶性食物纤维的摄人和运动是预防胆石的保护性因素;②自身因素:成年女性、肥胖、多产、体重骤减以及高血脂、肝硬化和糖尿病导致胆石症发生率明显升高;③遗传因素:目前胆石症是多基因遗传病被大家认可,研究发现胆石症本家系发生率可超过50%,是普通人群的4~5倍。所以如果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朋友们建议体检时可以加一项肝胆b超。
实体器官移移植术后,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比起正常病人,移植病友属于“免疫力低”人群。针对“免疫力较低”的生活方式提出几点建议1、每个移植病友几乎都是“药罐子”,需要很多种类的药物,建议不要独居,吃药的时候自己清点一遍,家属清点一遍,方可吃药。2、尽量带好口罩,对别人来说是个小感冒对移植病友来说这可能就需要住院治疗。3、尽量不要养宠物(你不知道它会对你造成什么)。4、尽量不要吹空调(尤其是很久没开过的空调里面滋生的细菌都被吹到空气中了)。5、做了移植手术,相当于和医院的移植科室签订了“契约”,定期复查很重要,尤其是术后前几个月(新器官和新身体需要相互适应,需要不断调整免疫抑制剂的浓度)。最后祝各位病友的药物浓度稳定,没有奇怪的病原体找麻烦
胆囊具有储存、浓缩和排出胆汁的作用。在禁食状态下胆囊起浓缩和储存胆汁的作用。进食时胆囊收缩排放胆汁。1.胆汁的浓缩和贮存胆囊黏膜具有很强的吸收水的作用,可使胆汁浓缩5~10倍,使胆囊胆汁浓度明显增高,而使其容量减80%~90%。肝每日分泌的胆汁大部分经胆囊浓缩并贮存在胆囊内。2.收缩和排空胆汁,进食后胆囊会排出胆汁进入肠道,辅助油脂的消化。3.胆囊的分泌功能胆囊黏膜每日能分泌约20ml黏液性物质,具有保护胆囊黏膜的作用。胆囊切除后,胆总管可稍有代偿性扩张,起部分胆囊贮存浓缩胆汁的作用。所以呀,常年不吃早饭是真的会导致胆囊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