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 女性患者,48岁。外院和我院胃镜、超声胃镜和CT 等提示胃上部T1aN0M0早期胃癌,拟行ESD失败行近端胃切除术。 治疗后 治疗后90天 采用管状胃-食管Overlap吻合+Toupet样折叠术,术后患者无明显的反酸、烧心及胃潴留的饱胀不适感。上消化道造影吻合口通畅、无反流及胃内食物潴留;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无狭窄,胃腔内无食物残留,无反流性食管的内镜下表现。 治疗后0天 该患者术前检查提示胃上部腺癌T1aN0MO,经过MDT讨论后拟行ESD切除,但术中发现粘膜抬举征阴性,随放弃ESD而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杨祖立主任医师/教授,是胃肠道肿瘤领域的资深专家。他擅长运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胃癌、十二指肠肿瘤、结直肠癌以及胃肠道间质瘤等疾病。尤其在早期胃癌、肠癌保胃肠功能的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双镜联合在早期胃癌和特殊部位胃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中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杨祖立医生还系统开展了近端胃癌近端胃切除保功能及抗反流的消化道重建新术式,为胃肠道肿瘤患者提供全程化管理,助力患者重拾健康。胃癌预防知识饮食调整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E和胡萝卜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坚果等,这些营养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预防胃癌。例如,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西红柿,其中的番茄红素能有效降低胃癌风险。不良饮食习惯:避免高盐、腌制、熏制食物。高盐食物会破坏胃黏膜,腌制和熏制食物中含有的亚硝酸盐和苯并芘等物质,是胃癌的潜在致癌因素。以咸菜为例,其高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长期食用会增加胃癌风险。生活习惯改善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胃癌的明确危险因素。吸烟会释放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和焦油,它们会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而酒精则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炎症,长期过量饮酒还可能引发胃溃疡,进而增加胃癌的发生几率。戒烟可以从减少每日吸烟量开始,逐渐过渡到完全戒烟;限酒则建议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胃癌的关键。对于普通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幽门螺杆菌检测,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对于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每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如胃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等,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胃癌治疗详解手术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传统开腹手术需要在腹部切开一个较大的切口,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而腹腔镜微创手术只需在腹部打几个小孔,通过腹腔镜器械进行操作,术后患者疼痛轻,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例如,一位早期胃癌患者在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后,术后第3天就可以下床活动,第7天顺利出院。术后护理与康复:术后饮食调整至关重要。患者在术后初期应以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菜汤等,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最后再恢复正常饮食。同时,术后适当的活动也有助于身体康复,如散步、做简单的康复操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其他治疗方法化疗: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适用于晚期胃癌患者或手术后有复发风险的患者。化疗药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杀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然而,化疗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导致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化疗药物和剂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效果,同时减轻副作用。放疗: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一种方法。它主要用于胃癌的术前缩小肿瘤体积、术后消灭残留癌细胞或对不能手术的胃癌患者进行姑息治疗。放疗的副作用主要包括放射性胃炎、放射性肠炎等,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现代放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能够更精准地照射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与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针对性,能够更有效地杀灭癌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目前,一些靶向药物已在胃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如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针对HER2阳性的胃癌患者,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然而,靶向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耐药性、价格较高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和经济状况,综合考虑是否采用靶向治疗。真实案例分享案例一:早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患者李先生,50岁,因上腹部不适就诊。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处0.5厘米的溃疡型病变,活检病理诊断为低分化早期胃癌。无不适合ESD手术,杨祖立医生为其实施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术后,李先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合理的饮食调整和康复锻炼。术后第1天,他就可以下床活动,第7天顺利出院。术后3个月,李先生复查胃镜,恢复情况良好,未见明显异常。如今,李先生已经完全康复,生活质量未受到影响,他感慨地说:“幸亏及时发现和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案例二:晚期胃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患者张女士,65岁,因上腹部疼痛、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就诊。胃镜检查发现胃体部有一处巨大的溃疡型病变,活检病理诊断为晚期胃癌,伴有腹腔淋巴结转移。由于肿瘤较大,无法直接手术切除,杨祖立医生为其制定了术前化疗方案。经过4个周期的化疗,肿瘤明显缩小,腹腔淋巴结转移灶也有所减少。随后,医生为其实施了腹腔镜辅助下的胃癌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张女士继续接受了化疗和放疗,以消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密切关注张女士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轻副作用。经过综合治疗,张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存期得到了延长,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常见问题解答问:胃癌早期有哪些症状?答:胃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反酸、食欲减退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加重、消瘦、贫血、黑便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等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胃癌。问:胃癌手术后能完全康复吗?答:胃癌手术后的康复情况因人而异。对于早期胃癌患者,经过规范的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长期生存。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手术可能无法完全切除肿瘤,但通过综合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可以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康复。联系方式在线咨询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杨祖立医生团队进行咨询:线下门诊:周一、五上午线上门诊:周一至周日微信:Zy13570069083文中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或第三方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2015-12-08 医学界消化频道 2015年12月7日网上消息,央视前女主持人方静因胃癌肝转移于11月18日在台湾去世。无独有偶,今年9月19日,日本32岁美女主播黑木奈奈因胃癌去世。女性为何胃癌频发呢?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作者:纪光伟 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2005年我国男性胃癌的发病率为37.1/10万,女性为17.4/10万。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人达40万人,死亡人数达30万人,均居世界首位。胃癌似乎是男人的“专利”,男性的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收治男性的胃癌,但女性的胃癌确实比较少见。 近年来,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微有下降,主要是因为男性引起的,而女性和年轻人的胃癌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饮食不规律:现在都市人经常晚上熬夜,白天睡懒觉,养成了宵夜和不吃早餐的习惯,有资料显示,一半以上的胃癌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饮食不规律,包括:不吃早餐、为减肥而不吃饭、经常夜宵等。日本医学专家的研究也发现,38.4%的胃癌病人,吃晚饭的时间没有规律。为什么胃癌的发生和饮食有关呢?这是因为在我们的胃黏膜上皮一般2——3天时间就要再生一次,这一修复的时间一般是在夜间胃内没有食物的时候进行。如果我们经常在宵夜,或不规律进餐,使得胃肠道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胃的黏膜也不能得到修复和再生,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胃黏膜的糜烂、溃疡;如果这些糜烂、溃疡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胃癌的发生。 有调查显示,经常三餐不定时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1.3倍,生气的时候进食者为1.5倍,喜食烫热的食物者为4.22倍。 二、饮食结构不合理:这也是诱发胃癌的一个原因,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喜欢吃过度加工的食品,如:煎、炒、烹、炸的食品,其中,烧烤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这些过度加工的食物会造成胃黏膜的损伤。 三、烟酒诱发胃癌:上世纪70年代,我国男性吸烟率为50%,女性为40%。到2011年,男性为21%,女性为19%;2011年,我国57%的男性和54%的女性每周至少饮酒一次,说明女性吸烟和酗酒的人群在增多。我们知道,烟中含有尼古丁,它引起胃粘膜下血管收缩和痉挛,导致胃粘膜缺血、缺氧,而破坏胃粘膜。它使幽门括约肌松弛,胆汁返流入胃,引起胃粘膜糜烂和出血;同时,吸烟会增加胃的蠕动,促进胃酸分泌;还会影响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胃粘膜的保护因素也随着减少,增加了胃粘膜修复的困难,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溃疡病的发生。过量饮洒容易引起胃部慢性炎症,进而使胃粘膜重度增生。因此,女性吸烟和饮酒的增多,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戒烟限少酒也是预防胃癌有效方法。 此外,喜欢吃腌制、熏制食物、盐的摄入量过多、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过少,都是诱发胃癌的常见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女性胃癌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也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只要我们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可以减少胃癌发生的。
原创阿杰王子 肿瘤时间结直肠癌(CRC)是男性第二大、女性第三大致死癌症,死亡率分别为 3.5% 和 3.1%,我国每年新发 CRC 超过 25 万例,死亡 14 万例,新发和死亡占全世界同期 CRC 的 20%。CRC 的转归和预后与病变分期紧密相关,早期、局部进展期、晚期 CRC 的 5 年生存率分别约为 90%、70%、12%。有效的筛查、早诊早治可显著降低死亡率。结直肠癌作为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