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患者必须知道的10个误区,成人湿疹和宝宝湿疹通用 误区1:湿疹要保持皮肤干燥 误区1:湿疹要保持 正好相反,湿疹需要保湿。患湿疹的儿童存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保湿促进皮肤屏障的恢复很关键。患者应规律的应用保湿剂,不只是洗澡后使用,应坚持每天使用,需要时可每天多次使用。在冬季干燥季节可考虑在房间使用加湿器,使房间温度保持在50%左右。 误区2:湿疹患者尽量少洗澡 过度清洗和长时间不洗澡都不正确。过度洗澡,特别是使用烫水洗澡或擦洗患处,湿疹的瘙痒会得到暂时缓解,但之后会因不良刺激和过度清洗造成的皮肤屏障的破坏而使用皮损加重,越来越痒。长时间不洗澡是也不可取。 特应性湿疹患儿应每天洗一次澡。洗澡时水温不要过热,平时每次洗澡的时间最好不超过10分钟,尽量选择无刺激性的沐浴产品。洗澡后3分钟内使用保湿剂,以锁住水分。 误区3:激素副作用大千万不能用 实际上外用糖皮质激素还是湿疹首选药物。糖皮质激素软膏可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或沉着,还可诱发痤疮、毛囊炎、真菌感染、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但大多数不良反应都是长期大剂量不合理使用造成的。 只要针对病情、皮损部位,不同年龄选择不同强度的激素软膏,可发挥激素的强大抗炎、抗过敏作用,同时又能避免其不良反应。 误区4:使用激素软膏后容易复发 复发多数是因为没有规范治疗和其它诱发因素。有些患者病情稍一控制就立即停药,导致病情很快复发,而且湿疹本身有容易反复复发的特点,所以最好遵医嘱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停药,必要时长期小量维持。一般不推荐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 误区5:“纯植物”药膏更安全有效 这些药效果有限,而且不一定安全。有些纯植物药可能有效,但一味追求不含激素的“纯植物”药膏则不明智。英国对治疗湿疹的所谓“纯植物”药膏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药膏中80%含有激素,而且国内也不断发现一些所谓的“纯中药”软膏中含有激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大量使用反而危害更大。 误区6:湿疹患者不能游泳 可以在泳池中游泳。湿疹患者可以在经氯消毒的泳池中游泳,这样对皮肤表面还有一定抗菌作用,但为了避免氯在皮肤上长期残留而刺激皮肤,应在游泳后立即冲澡和使用保湿剂。 误区7:口服抗组胺药会有依赖性 抗组胺药没有依赖性,不会成瘾。儿童可选择西替利嗪滴度、扑尔敏等,成人可选择一代抗组胺药,使用有嗜睡作用的抗组胺药时,最好晚上睡前半小时到1小时服用。 误区8:过敏原检测一定是病因 过敏原检测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特应性湿疹患者做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和血液查过敏原特异性IgE会显示出多种阳性反应,这些结果仅供参考,需要与实际食用后是否真正加重病情等病史综合判断,而且应以实际情况为准,目前认为查血液中食物IgG抗体对湿疹意义不大。成人湿疹必要时可结合病史做斑贴试验查过敏原,确定后针对性避免。 误区9:湿疹需要忌食“发物” 多数湿疹与食物无关,不需要过度忌口。很多湿疹患者认为湿疹是由食物引起的,而且“查过敏原”发现了很多过敏的食物,更加重了这方面的顾虑,而过度忌口。但实际上即使停止了这些食物,也不能有效预防和缓解湿疹的症状,反而引起营养不均衡,还有可能进一步加重湿疹。 尽管有些湿疹,特别是特应性湿疹可能与食物有关,但大多数湿疹与食物无关,甚至与环境中所谓的“可疑过敏原”也没有关系。除非是非常明确的某种食物过敏,否则不应刻意限制饮食。对于婴儿,牛奶限制应谨慎。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等则应尽量避免。 误区10:通过治疗彻底根治湿疹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治疗能够绝对根治湿疹。这是因为湿疹的原因非常复杂,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而诱发,但遗传体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随体质的变化,对以往诱发湿疹的刺激不再过敏而自愈。 尽管如此,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恰当的护理及合理使用药物能控制湿疹的病情和避免复发,可减轻湿疹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冷冻治疗皮肤病已有近50年历史了,初用二氧化碳雪(干冰),现在用液氮。 液氮的致冷温度为零下196摄氏度,通过各种冷冻治疗器对皮损产生低温作用,以达到治疗皮肤病的目的。 常用来治疗多种增生性皮肤病,如:小面积的血管瘤,结节性痒疹,脂溢性角化病,汗管瘤,各种痣及疣等皮肤增生物,也可以用来治疗斑秃、神经性皮炎等。 用冷冻疗法治疗色素痣应当注意:对于有恶变可能的不要用冷冻疗法,应当切除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光滑、近期没有瘙痒或生长的色素痣在冷冻治疗时要保证足够的冷冻深度,达到彻底冻掉的效果,否则由于冷冻刺激易导致痣细胞恶变。 对于怀疑为皮肤恶性肿瘤的皮损尽量不用冷冻疗法,而应当彻底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必要时进行免疫组化检查。 冷冻一般会在冻后2-3天局部出现水泡,如果水泡较小可以自行吸收,如果较大或局部涨痛,可以用无菌针头自水泡基底部刺破,用棉棒将泡液赶出,局部涂擦碘伏,预防感染。一般两周至三周痂皮脱落后,创面光滑平整。 水泡干涸后开始结痂时,要保护好痂皮,待其自行脱落,如果不小心提前将痂皮蹭掉,则有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或遗留创面再次结痂,甚至继发感染。
以上几种情况,皮肤科医生都会告诉患者:皮肤过敏、红痒、爆皮、粉刺等,都是皮肤屏障受损伤惹的祸。 好奇宝宝要问了 ------- 什么是皮肤屏障?------- 我们早上起床洗脸的时候,会感到皮肤表面油乎乎的,这层油就是我们皮肤的皮脂膜;很多人洗澡时会搓泥,被搓掉的那个“泥”,主要成分是皮肤的角质细胞。 ------- 皮肤屏障=皮脂膜+角质层------- 皮肤屏障主要由皮脂膜和角质层组成,保持皮肤水分、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它像一道坚固的护城墙,抵御外界的各种刺激。过度、频繁的清洗皮肤,相当于对皮肤的天然城墙进行“强拆”,容易造成皮肤发红、发痒、刺痛等各种皮肤问题,敏感肌、干燥肌就是这样炼成的。 皮脂膜主要是皮脂和汗液乳化而成的混合体,覆盖在我们的皮肤表面,有效的滋润着皮肤,这是皮肤自身合成的天然保湿霜。 皮脂膜是皮肤锁水最重要的一层,能有效锁住水分;同时它还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抗感染的作用。 健康的皮肤角质层具有超强的保水能力,相当于一张保鲜膜,即使在湿度为零的环境中也不至于皮肤干枯。 美国学者Elias PM形象地将皮肤屏障命名为 “砖墙结构”。 紧密排列的角质细胞,相当于“砖块”,细胞间脂质看作是“灰浆”,皮肤屏障就是由这两种东西堆砌而成的一道“墙”,这里面含有许多天然的保湿因子,由此形成皮肤天然的保护层。 -------------皮肤屏障受损,有多悲催?------------- 如果因过度清洗、护肤不当等原因破坏了皮肤屏障,皮肤水分就会流失,同时也丧失了锁水能力,皮肤干裂、过敏、红痒、炎症、接触护肤品刺痛等问题就会立马找上门。 缺啥补啥。要修复屏障,最重要的是重建皮肤的脂质结构。而脂质的组成是神经酰胺、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等,其中神经酰胺的补充最为重要和漫长,所以在选择护肤品时看一下成分中是否含有神经酰胺。另外皮肤科医生建议大家使用医学护肤品,也就是药妆。医学护肤品和普通化妆品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有一定的功效性,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肌肤,尤其适合敏感肌的人们。 保湿是护肤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提升皮肤含水量对于强化皮肤屏障非常关键。应尽量保持室内湿度不低于40%,同时挑选低刺激的医学护肤品作为保湿剂,达到最佳效果。不论是随时补充的水还是霜,一定要做到让皮肤时刻保持水润。 洗脸时,把脸洗到嘎吱响才觉得干净?大油田用强力控油、强力清洁产品才觉得干爽?每次用热水烫一烫才觉得舒服?不要轻易被自身的感觉所骗!实际上,这样会过度的洗掉正常的皮脂膜,让皮肤处于脱脂状态,造成起保湿作用的细胞间脂质流失。因此洁面次数不要过多,每次洁面过程一定要温和。 很多皮肤问题往往是被自己折腾坏的,我们以为的“认真保养”往往给皮肤屏障带来重创,比如频繁使用去角质产品,就是代表行为。请减少去角质的频次,养好健康的角质层皮肤才会好。
曾经的一部贺岁大片《非诚勿扰》,剧中的男主人公因脚背上一颗黑痣恶变而英年早逝。一度使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自己身上的痣。痣,人人都有。据统计,平均每人大概有15-20颗,多则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它在医学上称作黑素细胞痣、色素痣,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物,绝大多数色素痣都终生存在且不会恶变,它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因此也没有必要(点痣)祛除。痣,分哪几种?痣有多种表现,可以是平的,也有半球状、乳头状、蒂状。根据痣细胞在皮肤内的位置不同,分为三型:A.交界痣:表现为扁平的皮损,位于真皮表皮交界的部位,位置最浅,但是容易增生活跃,恶变的多为这一型;B.皮内痣:几乎所有半球形和带蒂皮损都属于皮内痣,位于真皮,位置最深,最不容易恶变;C.复合痣:表现为略凸起皮肤或平的皮损,位于真表皮交界部和真皮中。痣 ,都是娘胎里带来的吗?No。从婴儿到老年的各个阶段,都可以长痣。出生时或在2岁以内出现的痣,称为先天性色素痣;之后出现的痣则称为(后天性)获得性色素痣。后天性色素痣一般出现于儿童早期,在青春期时数量会快速增加,在20~30岁达到最多,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停止出现。痣,哪些容易恶变? 1、生长在手、脚、腰围、会阴等易摩擦刺激部位。 2、黑痣经过药水、冷冻、激光等治疗又复发的。 3、晕痣(黑痣周围有白晕)。 4、中老年人突然发生新的色素痣,需提高警惕。 5、经常曝晒的痣,尤其是有晒伤史者。 6、短期内迅速增大,直径超过6毫米,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整齐,颜色不均匀。甚至表面破溃、出血,周围发红。出现疼痛或瘙痒感。 7、受伤后的皮肤上出现的痣。曾经一位患者多年前脚底被针刺伤,伤口痊愈后长出了黑痣,逐渐增大、破溃,等就诊时发现是黑色素瘤。痣 ,该怎么治疗?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首选手术切除。首选手术切除。首选手术切除。尤其是体积较大的(直径2毫米以上)、摩擦部位的(手掌、足跖、粘膜、外阴、腹股沟等)、有恶变倾向的痣必须用手术彻底切除。如果实在不想手术,一般直径小于2mm的痣,可以考虑用激光或冷冻“点”痣(专业的皮肤科医生一般不推荐)。但是多数色素痣位于真皮层,激光或冷冻的方法很难一次性彻底清除,往往会复发,也容易留下瘢痕。同时治疗本身也是一种刺激,可能会导致痣细胞增生活跃,有转化为黑素瘤的可能。 总之 ,绝大部分的色素痣都是良性的,极少发生恶变,可以长期与我们和平共处。色素痣的治疗原则是“不治则已,治必彻底”;不建议用激光、冷冻、药物腐蚀等方法治疗有危险倾向的痣。
1、温水洗脸,避免冷水或热水刺激,每天早晚各洗一次,不要过度清洗。 2、避免使用隔离霜,粉底液等化妆品,以免堵塞毛孔。 3、少吃甜、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喝碳酸饮料。 4、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不要熬夜,少玩紧张刺激的游戏。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5、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定期复诊。 6、切勿自己乱用药,建议到正规医院皮肤科确诊后再治疗。 7、如果自行购药,需注意药品批号是否为药准字。不是药准字的外用药需谨慎使用。 本文系李晶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发生一次性交,传染性有多大?如果是没有保护的性交,男性同性恋肛交的概率为0.5%~3%。异性性交,男性传给女性在约0.1%~0.2%;女性传给男性约0.03~0.1%。2、被针头扎了,会被传染艾滋病吗?如果针头确实艾滋病患者用过,被感染的概率是0.3%。但吸毒共用针头概率更高,达0.67%。3、从感染到发病潜伏期(无症状期)是多长?如果没有治疗过,一般1~10年,平均7~8年。尽管没有症状,但有传染性。4、感染了HIV,一定会发生艾滋病吗?如果感染后及早治疗可明显延长潜伏期,甚至不发展成明显的艾滋病。5、感染HIV后早期有什么症状?50%~70%感染者在14天后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头痛、肌肉关节痛和不适,可以有疹子,常常全身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可以几天消退,多数1个月内,少数2~3个月。HIV进入体内5天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成分,故此期可以血中检出HIV RNA和P24抗原,但抗体则在感染数周后才出现。6、多久能查血证实HIV感染?从感染到查血HIV抗体阳性的时间称为“窗口期”,为2~12周,一般4~6周。7、如果发生发高危性行为,如何排除HIV感染?因为“窗口期”因人而异在2~12周,可以在高危后2~4周做初检,满4周结果是阴,则可排除感染率为98%左右;满8周后复检,结果是阴,可排除感染率99.99%;只有约万分之一的人窗口期在8周到3个月,为了彻底排除感染的可能性,最好满3个月做最终复查,阴性即可完全排除。8、女性感染了HIV能生育吗?母婴传染率较高,达30%~50%左右,生育应慎重;如生育应采取母婴阻断治疗,可将传染率降到5%以下。尽管母婴阻断很成功,但全球每天还是有1200名儿童染上HIV,全球每天800名儿童死于HIV/AIDS。
一、洗发水选择不当 现在市面上的洗发产品品类繁多,好的洗发产品对于头发与头皮的健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些较滋润的产品会使得头发、头皮得不到全面的深层清洁,长期使用会引起头发的健康问题。 解决对策:现在大多数洗发产品都含有硅。硅是一种封闭剂,经常添加在洗护发用品里,让人使用后头发触感很好,但是因为硅本身的封闭性,会让之后的护发品无法进入头发中,同样也会附着于头皮上引起出油、脱发等问题。所以如果你头发出油严重,一定要选择无硅、纯植物并有控油效果的洗发水。 二、频繁洗头会加重出油状况 众所周知,长时间不洗头会出油(这个长时间是指1-2天哈,你要是1-2不洗,那后面你也可以不看了),但如果洗头次数太频繁,其实也一样会出油。我们知道,皮脂是根据信息反馈来分泌的,就像我们的皮肤一样,底层越缺水越会出油。频繁地洗头,将头皮上的油脂清洗干净,甚至是把保护头皮的油脂也带走,皮脂会得到“缺油”的信息,然后进一步分泌皮脂。这就会导致油脂分泌越来越多,头发越来越油。 解决对策:洗发的次数最好控制在2-3天洗一次,但是要保证每一次洗发都能够干净彻底。洗发时可以分两遍,第一遍专门清洗头皮,第二遍清洗头皮的同时也将发丝洗净。如果早上起床发型凌乱,可以用清水冲洗,在发丝间使用护发素柔顺即可,并不需要使用洗发水。 三、护发素和发膜使用方法不正确 确实,洗发后使用护发素和发膜能够起到滋润发丝的作用,但是这一类的护发产品只能用于涂抹在发丝上,注意不要接触头皮。因为护发素和发膜中的滋养成分会让刚刚清洗干净的头皮再一次变“脏”,进而导致头发出油。而且,沾到头皮上很容易洗不干净。 解决对策:在使用护发素和发膜的时候,要避开头皮部位,只涂抹于发丝间即可,尤其是发尾干枯毛躁的部位。 四、过度使用化学类美发用品 使用发胶、喷雾等定型产品,会使得头发长时间与空气隔绝,这时会让你的头皮更加油腻。 而且,如果过度使用美发产品,事后清洗不彻底,产品容易堆积在头发与头皮上,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头发油腻出油的状态。 解决对策:如果你的头发已经出油严重了,在调理到健康头发之前,要避免大量使用美发定型产品。如果一定要用,就选择质地清爽些的喷雾,并且晚上睡觉前要彻底清洗头皮与发丝。 五、饮食与作息不正常 饮食油腻、辛辣,或者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垃圾食品,都会使皮脂腺活跃,油脂分泌旺盛,导致头发出油严重;并且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同样也会造成出油严重或发质枯黄等问题。 解决对策: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规律,少吃高脂、高热量、辛辣食品。还要多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于紧张等。全面调理身体状况,不仅会改善头发出油问题,对身体健康也是有益的。
不管是面部的皮炎,还是湿疹,日光性皮炎等疾病,当阳光灿烂,鲜花绽放的春季来临时,您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避免一些光敏性食物。 那何谓光敏性食物?它是指那些容易引起皮肤出现日光性皮炎的食物。通常来说,光敏性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其中所含的光敏性物质会随之进入皮肤,如果在这时照射紫外线,就会发生反应.进而在裸露部位如面部出现皮肤红肿、起疹子,并有明显瘙痒、烧灼或刺痛感等。 生活中我们的光敏性食物有以下几种: 莴苣 具有光敏作用,记住哦,面部炎症性皮肤病,暂时避免,“绕道而行”。 茴香,相信大家对其特殊的味道并不陌生,爱吃家常菜的亲们实在要忍住。 苋菜也具有光敏作用。其他的光敏蔬菜还有:韭菜、荠菜、芹菜、芥菜、香菜等 。 除了光敏性的蔬菜,还有一些水果也有光敏作用,如:芒果、柠檬、无花果等 。 除了上述食物,常见的光敏性食物还有灰菜、菠菜、荞麦、油菜等。除此之外,”光敏性海鲜“包括螺类、虾类、蟹类、蚌类等同样含有光敏物质,也需留意。 常见的光敏药物包括:氟哌酸、氧氟沙星、米诺环素、磺胺、酮康唑、吡嗪酰胺、庆大霉素、氯霉素、布洛芬、胺碘酮、硝苯地平、双氢克尿噻、奋乃静、氢醌等。
说到防晒霜,大家都会说现在还不到时候。告诉你5月5日就是立夏,现在了解防晒知识正好。所以,赶紧为自己选一款适合的防晒霜吧! 防晒霜也属于护肤品,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肤质来选择: 痘痘型皮肤:痘痘型皮肤一般属于油性皮肤,需要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无油配方的防晒霜,但是如果痘痘比较严重,发炎或者皮肤破损,这时就不能使用防晒霜了。 干性皮肤:干性皮肤最主要是补水,所以可以选择补水功效的防晒霜。 敏感性皮肤:在所有的皮肤中,敏感皮肤是最特殊的,在选防晒品时都只能使用专门针对敏感肤质的防晒霜,一般这种产品包装上会明确写出“通过过敏性测试”、“通过皮肤科医师对幼儿临床测试”、“通过眼科医师测试”、“不含香料、防腐剂”等说明文字。 除了针对自己肤质选防晒品以外,还需要对防晒霜的一些指标有所了解。 SPF多少最好?(SPF是防晒指数) 防晒指数的高低反映出防晒产品紫外线防护能力的大小,SPF越高,给予皮肤的保护越大。SPF后面的数字乘以20就代表能防晒的最大时间,如SPF12就是指可以防晒240分钟。但是这个240分钟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它会受流汗影响。 一般正常的皮肤防晒指数在8-12较为适宜,如果是出外游泳或游玩时,可选择指数稍高一些的。例如防护修肤霜,就是SPF30,美白不脱妆,流汗后不出现“斑马脸”! 怎样认识PA值? PA是指防御效果:PA+表示可以延缓肌肤晒黑时间2-4倍,PA++表示可以延缓4-8倍的时间,PA+++表示可以延缓8倍以上。 SPF和PA的区别? 有些人就很有疑问,都是防晒,为什么有两个不同的指数呢?其实这两种指数虽都是防晒,但是意义是不一样的。SPF主要是防晒伤,而PA是具有防晒黑的功能。
过敏性皮肤的保养比起一般的皮肤保养要麻烦的多,因为过敏性皮肤比较敏感,容易因受到刺激而损伤。那么,敏感性皮肤要如何进行保养呢?一起来看下吧。 1、规律洗脸洁面 众所周知,国内的空气环境相对不尽人意,各种细小的细菌灰尘颗粒游离于神州大地。过敏肤质的人也容易因为脸部污渍而加重过敏程度和皮肤敏感度。面部皮肤应合理护理,不要过度清洗:一是选择适合肤质的护肤品,避免频繁更换。护肤品应根据自己皮肤的特征来选择,比如,干性皮肤的就选择滋润度好一些的油包水剂型如保湿霜、冷霜等,搽后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油性薄膜,对皮肤有较好的保湿、柔软和滋润的作用;皮肤比较油腻的,可以选择水包油剂型如乳、蜜或露,比较清爽,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二是注意保湿和补水。可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水分,如使用空气加湿器。或者适度增加皮肤的含水量,如使用补水仪或喷雾仪。我医院皮肤科设有空气负离子喷雾治疗仪,可以有效补充皮肤水分,明显改善敏感肌肤,调节皮肤免疫力,减少各种过敏的发生。 2、冷热水交替洗脸法 冷热水交替洗脸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洗脸方式,首先使用热水大湿脸部,促使毛孔张开。之后使用舒缓洁面泡沫让洗面奶成分充分摄入每一个毛孔进行清理反应,之后使用新的温水将洗面奶吸取洗去,也可以溶解油污。最后再使用流动的冷水拍脸,让毛孔冷缩,保持肌肤水分。 3、皮肤防晒 太阳直射的紫外线是皮肤过敏的一个来源,如果出门旅行,特别是在阳光强烈的地方游玩,可以使用相应的防护修肤霜来保护皮肤,避免直射的阳光和紫外线。 4、皮肤按摩 洗脸洁面时不要用力的搓洗,否则物极必反。在使用舒缓洁面泡沫进行清洁护理时,可使用手指肚顺着脸部的造型和线条进行来回的轻轻按摩,促进脸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弹性。 5、皮肤保湿 补水保湿对于敏感性皮肤来说比较重要,肤质太敏感容易遭受周边天气变化/季节变化以及环境变迁的影响。进行相应的补水保湿处理可以防止皮肤的水分流失,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薄膜,使肌肤看上去也更显弹性,更显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