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无论是CKD1期还是5期,临床表现的并发症大多会出现的就是肾性高血压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正确的选择呢?下面咱们共同分析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降压药的种类,根据作用机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在肾病初期,如果血肌酐没有超过265umol/L,那么大部分的降压药都是可以选择的。如果肾功能血肌酐超过这个范围,那么选择药物的时候就要注意了,尤其是普利类和沙坦类,是需要慎重选择的,一旦选择了,是必须要定期检测肾功能及电解质,避免球内压减低导致滤过率进一步下降,从而引起血肌酐迅速升高,同时亦可出现高钾血症,这样就很危险了! ????其次,还要了解各类降压药的不良反应,选择的时候就可以规避了,如: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包括地平系列的各种制剂,这类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就是双下肢脚踝部水肿,颜面潮红以及牙龈增生、心率增快等。 ????a受体阻断剂,代表药:哌唑嗪、特拉唑嗪等,这类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就是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在用药期间,避免快速战立,以免发生晕厥、跌倒。 ????β受体阻断剂,代表药:倍他乐克等,这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心率减慢,一般副作用:疲劳,头痛,头晕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ACEI类,代表药:卡托普利、盐酸贝那普利等,这类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刺激性干咳,血钾升高,滤过率下降等。此类降压药针对尿蛋白的减少有较好的作用。 ????ARB类,代表药:缬沙坦胶囊、替米沙坦等,不良反应同ACEI类,但此药无刺激性干咳,如服用 ACEI类不能耐受,可选用此类降压药代替。 ????总之,具体用药是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和调整,如血压控制不佳,需及时就诊,避免病情加重。
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白蛋白是一个意思,之所以加“微量”两个字,是为了突出,它能查出极少量、极微量的尿白蛋白异常。 那么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蛋白是什么关系呢? 答:尿蛋白=尿白蛋白+其他蛋白。 能查尿微量白蛋白的检验有好几个: 尿白蛋白肌酐比(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是一个意思)、24小时尿白蛋白(和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是一个意思)、8小时尿白蛋白(和8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是一个意思),前两个是最常用的。 所以,大家从上面的分析应该不难理解,尿蛋白查出来的值一定是比尿白蛋白高的。 比如如果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是800mg,那么24小时尿蛋白一定是比800mg多哦。 本文来自肾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