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陈俊回复:有患者提问,自己的焦虑症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后胃肠道不适很明显,因此只服用了2天的药物就自行停药了。但没有想到的是,停药后自己感觉焦虑明显减轻了,身体不难受了,情绪也好了,所以患者想咨询医生接下来该怎么办?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药物副反应,在服用抗抑郁药初期的2周内是非常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的,一般不需要停药,只要减慢加量就行,或者特别严重的病例可以暂时减量。待适应后重新加至推荐的治疗剂量。 第二个问题是目前你有所好转,但这样的好转大多是因为环境的暂时改变而好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学的好转。你可以尝试不吃药继续靠自己调整,但这样得到稳定的、持续的好转的可能性不大。本文系陈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全球范围内约有4.3%的人罹患抑郁症,也就是说全世界有超过3亿人罹患抑郁症,任何年龄段都不能幸免,发病风险最高的群体是年轻人群、孕妇/产后妇女及老年人。长期抑郁可能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其工作、学习及家庭功能也受到损害,极端情况下,抑郁可导致自杀。轻度抑郁患者在维持常规工作或社交活动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功能通常保存较好。重度抑郁发作期间,患者几乎不可能维持正常的社交、工作及家庭活动,或功能极度受限。如果你不幸患有抑郁症,肯定想了解自己的抑郁严重程度如何。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抑郁的严重程度呢?基于抑郁症状的数量及严重程度,抑郁发作可分为轻、中、重度。抑郁的核心症状包括心境低落、兴趣与愉快感丧失、易疲劳。其他症状包括(1)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2)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3)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4)认为前途暗淡悲观;(5)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6)任何类型的睡眠障碍;(7)食欲改变(减少或增加),伴有相应的体重变化。轻度抑郁发作:具有核心症状中的至少两条,再加上至少两条其他症状。患者继续日常工作和社交活动有一定困难。中度抑郁发作:具有核心症状中的至少两条,再加上至少三条其他症状。患者继续工作、社交或家务活动有相当困难。重度抑郁发作:具有存在所有三条核心症状,再加上至少四条其他症状。患者除了在极有限的范围内,几乎不可能继续进行社交、工作或家务活动。不同严重程度的抑郁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比如,心理治疗对轻度抑郁有效,抗抑郁药是中重度抑郁的有效治疗形式,但并非轻度抑郁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或正在遭受着失眠的困扰,据调查显示,目前青年人失眠症患病率为10%,中年人为20%,而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则为35~50%。当你因罹患失眠而到医院就诊时,大部分医师会处方安眠药。虽然安眠药能暂时解决大部分的失眠症状,但许多患者还是会对安眠药的副作用忌惮三分。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些不用吃药就可以解决失眠的方法呢?这里就要介绍两种适合失眠症人群的行为治疗方法,希望对于大家有所帮助。1. 睡眠限制疗法:如果你每天只有4小时睡眠时间(睡着的时间),每天6点起床的话,那么把上床睡觉的时间安排在晚上2点到6点。数天后,当每晚大部分时间为睡眠时间(睡着的时间占躺在床上的时间90%以上),可以增加床上时间。如提前至晚上1点上床,但仍为6点起床。睡眠限制疗法要求每天早上规定时间起床,白天不睡觉,适用于没有躯体疾病的患者。2. 刺激控制疗法:大多数失眠症患者因为担心睡不好而提前上床,强迫自己入眠,但往往事与愿违,越希望自己早点睡着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焦虑。刺激控制疗法要求失眠症患者在没有睡意时不要上床,上床后15分钟睡不着,就起床活动一下,可以看看书,听听音乐,放松一下,等有睡意了再上床。这样虽然可能会减少睡眠时间,但可以提高睡眠质量,适用入眠困难的患者。本文系朱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目前,随着失眠人群的“壮大”,对于安眠药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但临床当中经常发现许多失眠患者胡乱服药,导致安眠药滥用现象突出,其结果往往是睡眠没有改善,而对于药物却产生了依赖。因此,下面简单介绍三个安眠药使用的原则。当然,用药的前提是一定要根据医嘱进行个体化治疗,且连续用药不要超过2周!1.对于入眠困难的患者:短效药物,包括唑吡坦、佐匹克隆等;2.对于睡眠浅、反复觉醒的患者:中效药物,包括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等;3.对于早醒的患者:长效药物,包括安定、氯硝安定等。
对于一些抑郁症患者,如何通过自身的调节来改善情绪,是大家都关注的焦点之一,今日推荐大家阅读一本书来改善自我: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作者:威廉姆斯。也欢迎大家对此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互助正能量!
很多患者及家属对抑郁症的病因不理解,常常会问“我家里什么都不缺,怎么会抑郁了呢?”,令人失望的是,对于抑郁的确切病因没有一个定论,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可能涉及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主要有一下几个发病的危险因素:遗传:抑郁症患者的亲属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10倍;神经生化和内分泌:脑部的多种神经递质(5-HT、NE、DA、GABA、MCH...)功能改变;神经中枢:额叶-丘脑-边缘系统,前额叶皮质与边缘系统各区域的连接和功能异常;心理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失业、严重躯体疾病,长期不良处境等;其他:神经营养失衡、神经可塑性等。本文系 朱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种方法是由亚利桑那州的AndrewWell博士发明的,在他的Youtube频道上,他说道: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不需要多少时间,也不需要任何的设备,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完成4-7-8呼吸技巧的第一步是张大嘴巴呼气同时发出“呼”的声音。然后闭上嘴巴用鼻子轻轻吸气,在心里默数4秒。接着屏住呼吸7秒钟。之后完全用嘴深深呼气,再次发出“呼”的声音,这次呼气持续8秒。现在再一次吸气。将上述四个呼吸动作完整重复3次。“要注意的总是用鼻子轻轻吸气,而用嘴呼气时要发出声音。舌尖在整个过程中都保持不动,”威尔博士说。“呼气的时间要是吸气的两倍。每次吸呼过程的时间并不重要,重点是要保持4-7-8的比例系数。这种技巧是由一种古代印度的叫做调息的方法发展来的,意思是"呼吸的规律"。这位接受过哈佛教育的博士表示4-7-8这种技巧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能让氧气更好的进入肺部。而更多氧气能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让人体更加镇静。在紧张的时候,神经系统会被过度的刺激导致一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引起了失眠。威尔博士称,4-7-8呼吸法不仅能放松副交感神经,你还会感觉和自己身体的联系更近了,使你忘记了每天扰乱你睡眠的思索。他说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缓解焦虑。
临床上常听到患者之间不断传播的观点“强迫症是治不好的”“强迫症要治疗一辈子”,甚至有许多医生也人为 “强迫症不太可能完全治好”、“治疗强迫症会给医生带来强烈的受挫感”,加之该病门诊花费时间比较长,因此许多医生甚至不愿意诊治强迫症,更有甚者直接告诉患者“这个病是治不好的”。凡此种种,造成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强迫症是‘精神癌症’的说法”。事实果真如此吗?强迫症的确是一种难治性的心理疾病,被认为是世界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给患者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如果不进行任何治疗,强迫症通常会表现为慢性病程,症状时好时坏,大约只有5%-10%的患者会自行缓解,而另外约5%-10%患者的症状会持续加重,也有少量儿童青少年的患者表现出发作性的病程。虽然到目前为止,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现有的治疗手段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强迫症的症状。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二者合并使用,目前也有少量研究者尝试经颅磁刺激(rTMS)、深部脑刺激(DBS)等治疗方法,但尚不成熟。各国的临床研究所报告的数据显示,强迫症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40%-60%,换句话说约一半的患者缺乏疗效。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数据多数来自于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采用“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来治疗“标准”的患者,这些治疗方案往往是单一的,不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特征进行个体化的方案选择和调整,因此与真实的治疗有效率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到目前为止,笔者尚未看到针对强迫症的类似STAR*D研究,但少量更接近临床真实治疗环境的开放式观察研究显示,如果按照治疗指南的建议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且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反应进行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或更换,强迫症的实际累积治疗有效率超过80%。然而,这些开放研究多数也没有将患者对治疗方法的偏好纳入,如,有的患者希望得到心理治疗,但实际仅仅获得了药物治疗。我们的调查显示,强迫症患者的治疗偏好与实际治疗方案是否一致,对疗效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如果根据包括治疗偏好在内的强迫症患者个体化因素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制定,强迫症的治疗有效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与“强迫症是精神癌症”的说法相去甚远,强迫症是一种可有效治疗的疾病。既然如此,造成临床上强迫症“难治”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除了强迫症本身的疾病特点,以及现有治疗手段本身的限制外,至少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强迫症的知晓率低:虽然强迫症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强迫症”一次在网络上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但普通大众对这一疾病的了解却非常有限。许多人知道自己或亲友有“洁癖”,或知道某人出门时总是控制不住“反复检查门锁”,也听说同事因“恐艾”而反复到医院检查是否感染艾滋病,或者发现朋友总是反复问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但多数人从来没有想到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往往认为这是性格或者习惯问题。2.强迫症的就诊率低:许多患者及时在了解到自己可能患强迫症之后,也没有及时求助于专业机构。他们之中,有的人是不愿接受自己患“强迫症”的事实,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应该会好的;有的想去就诊,却担心被认为得了“精神病”,也就是“病耻感”在作怪;有的人则是家人阻止,认为“强迫”完全是意志力不坚强的表现,没必要看医生;凡此种种,导致强迫症患者从发病到正规就诊的间隔时间平均达5-10年之久。3.强迫症的识别率低:虽然强迫症是精神科常见病,但相对于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性障碍知识的普及程度,即使精神科医生,对该病的识别率也堪忧。对于典型的强迫症表现,如反复清洗、反复检查等,精神科医生一般不会误诊,但强迫症的表现复杂多变,很多患者不会像教科书上所描述的那样典型,加之初诊时的主诉并不一定是强迫症状,而可能是焦虑、恐惧等情绪症状,或家人描述的怪异行为,甚至许多患者或家人用一下错误的医学“术语”误导医生,从而导致未能正确识别强迫症。而考虑到许多患者初次就诊地点往往并不是精神科的现实情况,强迫症的识别率低就更容易理解了。4.强迫症治疗的可获得性不足:由于我国精神科医生和符合资质的心理治疗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了大量强迫症患者即使明确了诊断,并且急切的想进行治疗,也很难获得专业帮助。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强迫症患者找到合适的医院合适的医生还算容易的话,许多中小城市或农村地区患者的求医之路可谓异常坎坷。正是由于这种治疗资源的不足,导致网络上各种虚假宣传的出现,用“三个月包治强迫症”等具有诱惑力的广告词,让病急乱投医的患者深受其害,钱财的浪费姑且不谈,治疗的延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则是巨大的。前述四点的直接结果是大幅度延长了强迫症患者从症状发生到获得有效治疗的时间,而研究显示这一时间越长则患者的预后越差。5.治疗不规范:任何一个疾病的治疗要想获得好的疗效,都离不开规范的治疗方案,而当前国内的强迫症治疗仍不规范。这种不规范一方面与临床医生对强迫症治疗的不熟悉有关,如:选择药物不恰当,或治疗药物一直停留在低剂量(强迫症的治疗通常需要高剂量药物)等;另一方面,许多患者在症状缓解或减轻后,不愿配合继续进行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导致过早的停药或终止心理治疗,造成疾病的复发(研究显示,随着维持治疗时间的延长,强迫症的复发率显著下降)。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或国际机构制定了强迫症的治疗指南,对于提高治疗的规范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的《强迫症防治指南》也在于欣教授、肖泽萍教授及司天梅教授的大力推动下正在紧锣密鼓的编撰之中,预计将在2016年前正式出版。综上所述,强迫症不是“精神癌症”,它是一种可以治疗的心理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将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1)氯氮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国内最常用的为氯氮平。随着氯氮平在精神科的广泛应用,有关其对肝脏产生副作用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姜良华等对4536例用氯氮平治疗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氯氮平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总发生率为15%(主要表现为ALT升高)。齐钢桥等对415例应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有62例(14.94%)出现肝功能异常,这与姜良华等的报道结果相似;姜良华等认为氯氮平引起的肝功能异常与其用药剂量有关,大部分为无症状性的,经停药或护肝治疗大多很快恢复正常。然而齐钢桥等的报道则与之不同,研究提示其肝功能异常与氯氮平的用药剂量高低无明显相关,85%的患者仍维持原用药剂量,经护肝治疗后能恢复正常。国外学者Hummer M等对167例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的肝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有37.3%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ALT升高)。此外,Chang A等研究报道有1例患有多种疾病的5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氯氮平治疗8.5周后出现急性爆发性肝功能衰竭。上述报道均说明肝功能异常是氯氮平常见的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变动大,约2%-31%。最常见者为ALT升高,继而出现AST升高,一般为良性。因此在氯氮平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当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通过对氯氮平减量或采用保肝药物治疗,对于患有严重肝脏疾病的患者应禁用氯氮平治疗。(2)利培酮利培酮由氟哌啶醇发展而来,是继氯氮平之后第二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现已成为发达国家使用较多的抗精神病药。黄建飞等及包和华等分别对近200例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肝功能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利培酮导致患者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 ALT、AST升高)率分别达到27.32%及26.8%,多出现于服药后8周内。国外学者Krebs S等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有1例37岁男性偏执型精神病患者连续服用利培酮3日后出现转氨酶及胆汁郁积参数快速升高,诊断分析结果为利培酮所致的胆汁郁积性肝炎,经过对该患者及时停药并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其肝功能恢复正常。这与Paulzen M等的临床报道相似。以上说明利培酮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其所致的肝功能异常大部分为轻中度的转氨酶升高,服用保肝药或停药或换成对肝功能影响很小的药物帕利哌酮治疗,肝功能多可恢复正常。(3)奥氮平奥氮平是20世纪90年代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由氯氮平分子结构改造发展而来,具有与氯氮平相似的疗效而无粒细胞缺乏,目前为香港最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随着奥氮平的临床广泛使用,有关其对肝功能影响的报道增多。有文献报道3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分别口服奥氮平10mg/日、利培酮8 mg/日、氯氮平100mg/日, 在治疗的第5、9、15个月进行常规检查时发现ALT、AST轻度升高, 超声显像表现为肝肿大、光亮肝, 同时伴有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和体重增加。Mortimer A等发现,奥氮乎可致患者肝功能异常,研究中有17%的患者出现肝转氨酶升高。这与Atasoy N等的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18.8%)。孔庆梅等临床试验亦发现奥氮平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此外,Liu SY等报道有一例患有首发精神病的17岁男性,用奥氮平治疗后出现肝炎、胆汁阻塞以及脾肿大,上述症状在该患者停用奥氮平后消失。因此,ALT和/或AST升高的患者、有肝功能损害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已表现出局部性肝功能减退的患者以及使用潜在肝毒性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慎用奥氮平,要注意监测肝功能。(4)喹硫平喹硫平是继氯氮平、利培酮和奥氮平之后的第4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据AstraZeneca研究资料表明,喹硫平的副作用有谷丙转氨酶升高发生率6.1% 、门冬氨酸转移酶升高发生率3.5%。张维健对单用喹硫平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38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肝功能异常(主要为ALT、AST升高),发生率为7.9%;国外学者Naharci MI等,Shpaner A等分别报道了2例服用喹硫平后出现急性肝损伤的个案。前者报道的对象是位77岁体质虚弱的女性 患者,后者报道的对象则是2l岁男性患者。由此推测喹硫平致肝功能异常的机制可能与患者的易感体质有关,与给药剂量无关。在喹硫平的临床治疗中,应密切关注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或者易感体质的患者)肝功能;肝损害患者应慎用喹硫平,并减少给药剂量。(5)阿立哌唑阿立哌唑为第3代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因其疗效、安全性的因素,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印度学者Sarin A等对评估阿立哌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展了一项开放、随机、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结果发现,126例口服阿立哌唑(10-15 mg qd)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朱觉明等、左笑丛等分别对50例和30例服用阿立哌唑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各自发现有5例和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给予保肝药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王家芳等对102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性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阿立哌唑在引起肝损害的抗精神病药物中所占比例为7.8%,略高于齐拉西酮5.9%,低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可见阿立哌唑对肝功能的影响很小且易恢复,一般不需要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情况调整剂量。但是张红燕等也报道了一例服用阿立哌唑出现严重肝损害的个案。该患者单用阿立哌唑10 mg qd,7d后出现严重肝损害。停用后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口服,并行保肝治疗,14d后症状缓解。再予其阿立哌唑5 mg qd,3d后再次出现肝损害。考虑可能与其机体敏感度高有关(青霉素、磺胺类过敏)。因此对体质敏感者临床应用阿立哌唑时需谨慎。(6)齐拉西酮、氨磺必利孙付根等及卢锦秀等分别报道了少部分患者在服用齐拉西酮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王家芳等对102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性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齐拉西酮所占比例最低(5.9%)。Monimer A等对氨磺必利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氨磺必利对肝功能影响很小,仅有3.7%的患者出现肝转氨酶升高。虽然齐拉西酮、氨磺必利相关报道较少,但从现有资料来看齐拉西酮、氨磺必利对肝功能的影响很小,一般很少引起转氨酶明显升高,在临床治疗中对肝功能损伤的患者一般无需调整剂量。(7)帕利哌酮帕利哌酮是一种新型的第2代抗精神病药,为利培酮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9一羟利培酮,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因此对肝功能影响较小。有研究显示对183例16岁以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给予利培酮(2.5~4.5 mg/日)、喹硫平(400—800 mg/日)、奥氮平(5~20 mg/日)、阿立哌唑(5~20 mg/日)及帕利哌酮(3—9 mg/日)治疗12周。结果5组方法治疗后均有患者肝功能检查有异常,阿立哌唑组(8.00%)及帕利哌酮组(9.09%)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几率最低。刘建君等研究发现,和利培酮相比,其锥体外系反应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低。有报道帕利哌酮对于同时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有优势。但罗瑜报道了一例帕利哌酮缓释片致肝功能重度损害。该患者应用帕利哌酮出现严重肝损害,主要考虑可能与患者个体因素——遗传性特异体质有关,即该患者可能对帕利哌酮高度敏感。提示患者首次应用帕利哌醐时亦应注意肝功能的监测,对体质敏感者临床应用帕利哌酮时需谨慎。对于有轻到中度肝脏损伤的患者来说并不需要调整帕利哌酮的剂量;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者,还未进行系统评价。(8) 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非典型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有两种,分别是利培酮及帕利哌酮长效针剂。长效注射制剂绕过肠、肝首过代谢过程,更多药量到达中枢,故总用药剂量低。目前国内外鲜有此类药物致肝损害的报道。由于不经肠、肝首过代谢,故长效药的剂量与血浆浓度的平行关系比口服药密切,但不同病人应用同样剂量,血药浓度变异仍较大,故长效药与口服药一样,需微调才能达理想剂量。
本文发表于《心理与健康》2014年NO.5 p14-15如果你来自于这样的家庭——将肥胖视为禁忌,把减肥作为生活方式,把体重作为谈论的话题,那么,与对食物持积极态度的家庭相比,你更容易在进食方面出现问题。家庭是如何传递有关食物的信息给孩子的?张女士的女儿莉莉15岁,最近,莉莉忽如其来的对减肥的兴趣让张女士很困惑。在交谈中。张女士提到了她的丈夫正在减肥,丈夫采用的是时下流行的高蛋白饮食减肥,他期望把自己去年增加的20斤体重减掉。我问了一些问题,看看莉莉对父亲减肥行为的反应,从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过去一年里,丈夫曾大声抱怨自己讨厌的腰间赘肉,尽管是以自嘲的幽默方式,之后他节食了一段时间,就在丈夫要保持自己的减肥成果时,莉莉竟然魔法般地对食物失去了兴趣。作为父母,大部分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孩子身上的巨大影响,可一到具体问题,往往会犯糊涂。有时我们的行为和态度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就好像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以致于很难看到这些对孩子的危害。对许多父母而言,节食和对食物的态度就好像是这些“盲点”。关于食物、节食、体重的错误观念有哪些? 1.节食是最有效的减肥的方法; 2.你做的运动越多,你就越健康,健身再多也没有害处; 3.甜食和零食都是不好的; 4.不用吃早餐; 5.所有人都专注于减肥以及保持苗条; 6.每一餐就是在吃饭的时间往嘴巴里随便放些什么东西; 7.无油的饮食总是最健康的; 8.肉和奶制品是脂类食物,应该杜绝; 9.如果只是玩玩,青少年用一些兴奋剂之类的物质也很正常。生活中,父母有哪些危险行为?如果你认识到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消极有害的,我们如何改变? 1.父母的饮食态度和行为 “我观察到我母亲常年照镜子,并且问我和父亲觉不觉得她胖,觉不觉得她的裙子太紧,手臂太粗?”大多数女性对自己的自然体形很难满意,这些不满意却会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少孩子因为直系亲属的影响强化了节食行为。 2.父母亲对孩子体重、体形和尺寸的批评 因为青春期的到来,体形的改变会让孩子感到不自在,他们会对父母的评论变得更加敏感。 3.监控或批评你的孩子进食 你的孩子在此阶段想要发展更多的独立性,希望能有自己的选择,包括对食物和饮食的选择,如果你批评、监控或限制孩子选择食物,那么在进食这个问题上就会起冲突。 4.鼓励你的孩子节食 给孩子制定一份特殊的食谱,让孩子运动或要求保持苗条,或利用买衣服、奖励金钱、运动等方式来督促孩子减肥都是危险的行为。 一位名叫文文的女孩,她的父母对她抱有很高的期望,在文文12岁这一年,她的体重增加了10斤。母亲建议女儿减肥,并且告诉女儿“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体重会对你的将来有很大的帮助,我很担心你的臀部遗传得像我,这样你穿游泳衣的时候就会很难看”。文文很受打击,她知道母亲眼中受大家欢迎的人都是苗条的,而且对于明星的体重增加,母亲的第一反应就是嘲笑。母亲对自己体形的评论很难再让文文对自己的身体变化满意,而且她极其盼望她的体重可以停止增长。 最近有研究显示,对身体不满意和节食行为不仅仅发生在青少年,甚至在年龄更小的儿童中也发生。幼儿园的孩子就已经对自身和他人的肥胖有负性态度,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就熟谙节食。在一项调查中,3年级到6年级的孩子中有一半想减肥,超过1/3的人想保持苗条的身材。帮助他们培养一个强有力的、正性的身体意象,你可以做的有以下几点: 1.告诉孩子尊重各种身体尺寸和体形,并让他们知道身体尺寸和体形主要由遗传预先决定了。 2.为孩子讲解生理知识,可帮助他们消除在这一阶段新增的尴尬感、不安全感和喜怒无常感。 3.帮助你的孩子建立一种并不主要基于外表的自我价值感。 有一些父母做得很好,他们帮助孩子发展基于个人品质(如耐心、友善)和成就的自我概念,而不是基于外表,这样可以保护他们的孩子以防发展成进食问题。不把苗条作为评价美的标准,同样具有保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