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针疗法起于1991年王永洲教授一次偶然的发现1991年,王永洲教授在用颊车穴治疗一位牙痛患者时,意外地发现患者的坐骨神经痛症状也随即改善,在此启发下,王永洲教授开始了颊针穴位及其临床运用的研究。颊车穴1何为颊针颊针是指在面颊部的特定穴位上针刺来治病的方法。2颊针穴位颊针穴位是一个片状的区域,16个颊针穴位的定位默认是全息对应部位的中心点,取穴时需根据躯体疼痛的具体部位进行相应“微调”。3理论基础颊针疗法以生物全息理论、大三焦理论、身心整合理论作为理论基础。3-1拓展阅读-生物全息理论在针灸门诊,广大患者脑袋里总是经常会有疑惑:为什么我腰痛给我扎头针?头痛给我扎脚?耳朵上压豆对我的失眠又有什么帮助呢? 今天仅从生物全息理论做一简单的解释,希望能够解答您的些许疑惑。 生物全息理论认为人体任何相对独立的部分(头、手、足、耳、舌、鼻)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整体部分的变化,我们因此就从生物全息论中为针灸微针诊疗系统治疗全身的各种疾病找到了理论依据。 头面部是微针系统研究取得成果最丰富的部位,如头针、 耳针、眼针、鼻针、面针、舌针、口针、颊针等。4颊针能治疗什么病 第一个全息层面,以四肢脊柱部位的急慢性疼痛为主,首先是各种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急慢性颈、肩、腰、腿疼痛,这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包括一部分复杂的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病等。 第二个是三焦层面,主要针对胸腹腔的内脏病机及症状,如:胸闷、心悸、咳喘、痰多、乳房胀痛、胃痛、泛酸、烧心、腹胀、腹泻、便秘、尿频、尿急、痛经等,部分与内脏疾病相关联的颈、背、腰、骶疼痛。 第三个是身心层面,如:烦躁、紧张、焦虑、情绪化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类风湿、内分泌疾病、顽固性皮肤病、慢性过敏性哮喘、顽固性失眠、记忆衰退、老年痴呆、头痛、偏头痛等。5具体操作针具与进针:颊针疗法使用专用针具0.16mm×20mm或0.18mm×30mm的不锈钢针,针刺时有利于避开面部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达到无痛化进针的目的。王永洲教授要求快速进针,以突显颊针无痛化的优点。进针方向以直刺为主,针刺深度根据疾病的性质、部位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医者手下出现阻滞感时即可停止进针,将针保留于该进针深度,不要试图用力穿透阻滞部位继续深刺。得气与补泻:直刺进针后,医者手下出现阻滞感时即可停止进针,无需补泻手法,无需强烈针感,留针20~40min。颊针针刺时不要求出现传统针刺酸、麻、胀、痛等针感,而是着眼于病理靶点的变化,出现患者能接受的阈下感知或轻微感觉即可。调针:留针期间需配合运动疗法,让患者主动活动痛处关节,一般不用加电针或温针。为增强临床疗效,可通过增加针刺深度、改变针刺方向、增加针数三种方法进行调针。6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应禁止进食或交谈,以防发生滞针、断针。7颊针止痛疼痛的治疗是颊针疗法的主要适应病种,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麻木、不适等症状。8颊针应用1.颈背部肌筋膜炎症状:颈肩背部广泛疼痛酸胀,沉重感、麻木感,僵硬、活动受限,可向后头部及上臂放射。疼痛呈持续性,可因感染、疲劳、受凉、受潮等因素而加重。查体见颈部肌紧张,压痛点常在棘突及棘突旁斜方肌、菱形肌等,压痛局限,不沿神经走行放散。X线多为阴性结果。颊针治疗:取两侧“颈”穴和“背”穴,进针后嘱患者活动颈部,再于“颈”穴下、“背”穴前强化2针。2.狭窄性腱鞘炎症状:手指弹响伴明显疼痛,严重者患指屈曲不敢活动。疼痛常在掌指关节掌侧,体检时可在远侧掌横纹处扪及痛性结节,活动时随屈肌腱上下移动,并可发生弹响。各手指发病频度依次为中、环指最多,示、拇指次之,小指最少。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表现在桡骨茎突处疼痛,局部压痛,有时可扪及痛性结节。握拳尺偏腕关节时,疼痛加剧。颊针治疗:取双侧“肘”穴和“腕”穴,进针后嘱患者活动手部,再于“腕”穴旁强化2针。3.急性腰扭伤症状:患者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当时并无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次日感到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咳嗽、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站立时往往用手扶住腰部,坐位时用双手撑于椅子,以减轻疼痛。腰肌扭伤后一侧或两侧当即发生疼痛;有时可以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阻,静止时疼痛稍轻、活动或咳嗽时疼痛较甚。检查时局部肌肉紧张、压痛及牵引痛明显,但无淤血现象。颊针治疗:为病位在腰,根据“同位原则”,选取与之对应的“腰”穴。又因“腰为肾之府”,肝肾位居下焦,肝肾亏虚易发本病,故同时选用“下焦”穴。
选法思路一、普通选法外感——拔罐瘀血——放血里寒——艾灸顽固疾患——火针强壮者——针刺二、灵活运用三通法针灸三通法即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是贺老经过50余年的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针灸学术思想。微通法是以毫针疗法为代表,温通法是以火针疗法为代表,强通法的典型方法是放血疗法。三通法较好地阐明了针灸的作用机制,“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针灸学术思想是三通法的立论依据。谢新才跟师以来运用三通法于临床,确有比较理想的疗效。现在其在临床上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已确立了一套自己较熟用的三通法方案,有执简驭繁的妙处,即:1.微通——毫针——内伤一般的内伤疾患,如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等,即用毫针通调为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2.温通——火针——顽疾对于顽固性疾患,如骨质增生、中风后遗症、面瘫后期等,多加用火针疗法以温通之,其效果才能较为理想。火针也有强通的意思。当然对于阳虚外寒明显者,也用艾灸或红外线照射以温通。3.强通——拔罐——外感而对于外感类疾病,如感冒、痹证,或内虚易外感者,多用拔罐法以祛风邪等强通。当然,对于瘀血明显者,如静脉曲张等,也用放血疗法以强通。选穴思路大凡临床疗效较好的医家都是灵活地运用腧穴,合理配穴,而不是受某穴治某病的局限而墨守成方,呆板地配穴。虽然前人对于腧穴的功能及临床应用积累了很多宝贵丰富的经验,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腧穴的功能,不掌握腧穴的特性只是机械地照搬,死记某穴治某病,某病取某几个穴,孤立地认识疾病,就会使我们在临床上受到限制。特别是遇到复杂的疑难病证往往会束手无策,即便是治疗也是取穴不清,治疗不明,病轻不知何因,病重不知何故。贺老在临证治疗中,取穴方法非常灵活,一般以循经取穴为基础,但决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严格按照经络学说来辨证,分析疾病是属于哪一经或哪几经。一、循经取穴在众多的穴位中,如何进行选穴是比较关键而又有一定难度的,贺老一般以循经取穴为基础。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按照经络学说来辨证,分析疾病是属于哪一经或哪几经。清代的《琼瑶神书》中说:“医人针灸,不知何经受病,妄行取穴”是针灸疗效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针灸选穴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要按受病部位来分析病位在何经。对此早在《标幽赋》中就有“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之说。明代张三锡在《经络考》序中也指出:“脏腑阴阳,各有其经……明其部以定经,循其流以寻源,舍此而欲知病之所在,犹适燕而北行,岂不愈劳愈远哉。”这实际也是强调针灸治病必须按病变部位来分析,才能顺藤摸瓜,选出正确的穴位,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循经取穴的基本原则。二、随症选穴针对某一主要症状取穴称之为随症选穴。关于随症选穴的理解,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来选取穴位,既要考虑病所与经络的联系,又要根据经络、脏腑的理论酌情选用治疗病因的穴位,此时的选穴就要注重辨证取穴与辨经取穴相结合。二是根据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来选取穴位。实际上针灸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对症取穴大多见于特定穴中,其中五输穴最为突出,从贺老的治疗中可以看出,相当多的穴位属于特定穴的范畴,因此深入细致地研究特定穴的应用对提高针灸疗效是非常有意义的。三、性能选穴补气:太渊、气海、百会、膻中;补血:血海、膈俞、中脘、绝骨;滋阴:三阴交、阴郄、太溪、照海;壮阳:命门、关元、太溪、肾俞;疏肝:丘墟、太冲、内关、期门、蠡沟;健脾:太白、建里、章门、脾俞;解表:合谷、外关、大椎、(五输)经穴;祛风:风字穴位;温里:荥穴、壮阳穴;通行穴:支沟、手三里、天枢、曲池、三焦俞、条口、环跳、归来;利水:太溪、四渎、三阴交、阴陵泉、水分、水沟、水道;祛痰:络穴,邪随络穴而出;镇静安神:神字穴;升举穴:百会、冲字穴,加补气穴;活血祛瘀:郄穴,局部放血,补血穴;醒脑开窍:人中、井穴、四神聪、会阴、百会、内关;退热:大椎、膏肓俞、阴郄、劳宫、尺泽、耳尖放血、曲池、清冷渊;治汗穴:合谷、复溜、阴郄、尺泽、气海、劳宫;扶正祛邪:原络配穴。四、部位选穴半身:听宫;上半身:合谷;下半身:太冲、环跳;头顶:太冲、涌泉、合谷;头两侧:足临泣、外关、中渚;枕部:至阴、后溪、长强;前额:解溪、丰隆、合谷;面部:合谷、冲阳、气冲、条口;眉棱骨:肝俞;目:肝俞、臂臑、养老、光明、目窗、风池、行间;鼻:通天、列缺、上星、孔最、肺俞、膻中;口唇:脾俞、太白、丰隆;牙齿:太溪、曲池、合谷、偏历;舌头:通里、照海、风府、哑门、滑肉门;耳朵:太溪、外关、悬钟;颈项:列缺、支正、昆仑;咽喉:通里、照海;肩:条口;肘:冲阳;手:大椎、中脘;脊柱:后溪、人中、大钟;背:合谷、养老;胸部:内关、足临泣、梁丘、太渊、孔最、大陵;乳房:足临泣、梁丘、内关、肩井、少泽;胃口:内庭;胁部:丘墟透照海;胁下:内关;胃脘:足三里、梁丘、丰隆;腹部:支沟、手三里、三阴交、足临泣;少腹:蠡沟;腰部:委中、太溪、合阳;前阴:大敦、水泉;后阴:承山、二白;大腿:腰阳关、秩边、环跳;腿部:风府、腰夹脊;脚底: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脚趾:百会、中脘、章门;腋窝:内关、蠡沟。五、病因选穴举例如下:外感:合谷、外关、大椎;内伤:伤食——足三里、天枢;外伤:局部放血、循经郄穴。总之,选穴思路是多方面的,需要基础知识全面,才能灵活运用。还可以考虑时间(子午流注)、体质、辨证、经验、现代医学认识等来选穴,依据上述思路,按君臣佐使组合成处方,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贺老认为,现在年轻中医在临床中存在的问题是穴位使用太多、不专,治疗的重点不突出,所以临床效果欠佳。另一方面重视文献不够,就如同木匠工具不齐全,是不可能做好手艺的。他认为研究腧穴可以从五方面进行:①位置变异,②功能作用,③穴位的配伍,④针刺的深浅,⑤手法的不同。要取得好的疗效,就必须全面考虑这五方面问题。
后循环缺血是医学的名词,指的是椎基底动脉发生了缺血性的脑血管病,可以是缺血性的症状,也可以是血栓形成性的症状。因为后循环的脑血栓形成和脑缺血,有的时候没有特别截然的界限,所以现在统称为后循环缺血。主要是表现为突发头晕或者眩晕,伴有视物成双,看东西一个看成俩,可能会出现眼球的震颤,眼球活动障碍。另外,可能会出现吞咽、咀嚼障碍,构音不清,说话说不清楚,含混不清。另外,还会出现四肢无力,或者双下肢无力。有一个特征性的症状叫阻导症,就是人的意识清楚,站在那突然间双下肢无力摔倒了,这叫阻导。MRI-DWI对急性期病变具有诊断优势。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到医院里头赶紧去医院检查治疗。
第一,要同时有四个症状,就是旋转性的眩晕每次持续十分钟,伴有神经性耳聋、耳鸣、耳闷。第二,听力检查,感音神经性聋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第三,CT、核磁除外检查,把其他病因都排除掉,症状典型,听力符合标准,才能诊断美尼尔氏综合征。
中医治疗高血压有内服药、薰洗双足、针刺疗法等几种方法。我们使用针刺治疗。一、耳后降压沟操作方法:在对耳轮后面上2/5处有静脉可见,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豆许。此法可抢救由高血压而发生的危殆变化。二、人迎洞刺又名窦刺,其穴正当颈外动脉窦处故名。操作方法:让患者仰卧,头部低位,先用手掐脖子,如患者感到头晕时,则不宜用之。刺法:左手摸到人迎动脉,用手指固定,右手持1.5寸毫针刺在动脉壁上,不可过深,易导致起小包。针后见针柄颤动为恰好。不用手法,十秒钟起针。留针时间最长不超2分钟。亦治支气管喘息、胆石痛、胃痉挛、头痛、眩晕。三、膈俞皮内针如病人过胖,不易摸到动脉窦,则用膈俞皮内针。依常规找准穴位,埋藏1号皮内针一支,双侧埋针,可留针3—7天。以上三种方法,均在针后10秒钟降压。四、太渊脉刺找准穴位,用2寸针刺在桡动脉寸口部位,不用手法,见针柄颤动为度。如针不动时,可微提调整。针尖应刺在桡动脉壁上,不可过深和过浅。留针5〜10分钟。五、眼针降压眼针疗法经辽宁省卫生厅鉴定后,已在各地逐渐推广,降压穴位刺双肝区(必须学过眼针疗法,按常规操作)。〔注〕眼针降压用肝区,左眼在下眶外1/4,右眼在上眶内1/4处,均距眶缘二分许,手压紧眼睑,以五分不锈钢针沿皮横刺,留针5—10分钟,血压即降。六、鼻针降压鼻针共有九穴十九点,其中只有两个穴位是原有穴位,即印堂和素髎为降压上下两点。找准穴位,用5分不锈钢针以45°角向上斜刺。用其它方法无效时可采用鼻针。以上三种方法均在针后5分钟降压。七、太冲泻法操作方法:找准穴位,针刺得气后,可用提插方法。适应症:肝阳上亢,眩晕较重之高血压症。八、合谷透后溪操作方法:手掌侧置,用3寸毫针,由合谷刺入,针尖向后溪方向而进,达到得气。适应症: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口燥舌干,食欲不振,大、小肠有淤热者。针刺得气后用捻转泻法,透天凉尤佳。九、三里降压找准穴位,常规操作。对体质素弱,有胃肠病而患高血压者,宜用此法,手法以补法为合适。十、石门降压石门在古针灸书记载:女子不可针石门,针之则终身不孕。其法:由脐至耻骨联合,用折量寸法,找准脐下二寸,以28号2.5寸针刺入二寸。
针刺曲池合谷穴,医治产后无乳症,始于一九五九年,是长期以来总结临床经验所得。余历时三十年屡治屡验,吾愿公诸于世,以“济世活人”。一、病例杜某,女,22岁,于1996年2月16日初诊,主诉剖腹产术后已七天乳汁清稀如水,稍有乳汁,就自流于外,沾湿衣衫。诊见:面色苍白,目胞微浮,神疲乏力,乳汁清稀如水样,乳房稍盈,则乳汁自流不收,自汗畏风,手足清冷,大便稀薄,日3~4次,腹胀纳差,少寐,舌质色淡胖嫩,苔白厚腻满布舌面,脉虚大。正值春节,丸剂缓不济急,予平胃散,六君子汤化裁,一剂知,二剂已,三剂愈。2月19日复诊,精神转佳,面色红润,腹胀,纳差便溏,自汗恶风,手足清冷不寐诸症悉愈。但乳汁仍清稀,自流不收,舌质转红,白厚腻苔悉减,脉缓。令其停药施针治之,取曲池、合谷穴(双侧,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2月21日三诊,乳汁量多粘稠,乳盈时亦不自流,舌质正红,白厚腻苔完全消退,脉缓。继针上穴,以固疗效。日后其母告之诸症悉愈,健康无恙。二、思路与省悟忆往昔初学医时,惯用古方膻中、乳根、少泽穴,医治无乳症。日后反复考虑应用上述穴位,产后袒胸露怀,易受寒凉,效不应手。继思大凡产后无乳多得之于气滞,气血不足。而阳明经多气多血,肺与手阳明大肠经表里相通,肺主一身之气,百脉朝肺,治节出焉,津液乃气所化生,津血同源。乳乃气血所生。图片来自“大家中医”从经络学说考证,“肺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彼此衔接,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贯连上下,通里达表,形成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整体恒动观。从曲池合谷的穴性析出,曲池行六阴走而不守,合谷清而能散,类属手阳明经“合”穴,气血经气在经脉中运行最后入百川汇合入海而为合穴,合谷为手阳明经的原穴,“原”是本源,原气(或元气)之意。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合谷清而能散,故二穴皆为手阳明经多气多血之特定穴,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图片来自“大家中医”它还具有遍及六阴,阴升阳降,升清阳降浊阴的升降气机作用。“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针曲池合谷穴,经络调达,气血充盈,则乳汁自足。余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曲池合谷穴,还具有“气化湿亦化”的作用。上述病例舌苔厚满布舌面,针后完全消退,还有产后无乳患者,针后乳汁犹如泉涌,源源而至。
“烧山火、透天凉”是复式针刺补泻手法的代表。首见于泉石心的《金针赋》中,并详细叙述了它的操作方法和主治范围。后世医家包括近代、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各有发挥,操作方法虽不一致,但均遵循《金针赋》中的操作原则。各家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研究认识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不同流派、不同学术思想为“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研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方面,要师古不泥古,更不要神秘化。不知何因连最具有权威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精编教材《针灸学》在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内容中最关键问题:“紧按慢提,紧提慢按”的术式操作,也未作多一个字的阐述。“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是取热、取凉手法的代表。但不是补泻手法的叠加,研究“烧山火、透天凉”应该找到手法技术关键,在手法技术关键方面,发挥总结提高,是我们研究的方向。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应用体会,仅就《金针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技术关键及几个相关问题分析如下。1、“紧提慢按,紧按慢提”1.1“紧按慢提,紧提慢按”是《金针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操作中的关键技术这是医家们公认的。据此,后世医家多认为,徐疾补泻、提插补泻是“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基本形式。要准确理解、运用、研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首先要理解泉石心单式手法“按”“提”的真意。在《金针赋》十四式单式手法中有“提”“按”法,没有“插”法。虽然杨继州《针灸大成》有“按者插也”之说,但这是泉石心十四式单式手法百余年之后之说。研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必须理解领会《金针赋》中“提”“按”单式手法之含义,这才是泉石心《金针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本意,其他后世医籍只能做参考。笔者认为表述上可以用“插”代替“按”,但操作上必须领会“按”法之含义,按照“按”法的术式操作。一般认为插有快慢之分,插的幅度较大;按没有快慢之分,按以慢为主,按的幅度要小。对于“提”“按”单式手法的阐述,窦汉卿的《针经指南》说“按者,以手捻针,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是也。”《金针赋》说“沉重如豆许曰按”“轻浮豆许曰提”。窦氏与泉石两位大师都明确阐述了“提”“按”单式手法的操作术式并在操作幅度、力度方面作了量化、标准化的规范。《针灸大成·问补针之要法》对“按”法的含义和幅度也有论述:“再推进一豆,谓之按,为随也。”以窦氏学派的论点为依据,结合临床实践,我们体会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中“提”“按”的操作有两方面的含义。按法:1)在天(浅)部得气(针下沉紧)后,食指、大指紧握针柄,微用力向下,紧按少许(2分左右),在得气的状态下保持原有的角度、深度、沉紧度持续紧按,针体基本保持原位不动(针体与皮肤),把此法拟名为“按留针法”(按而留之)。此法集守气、行气于一体,操作时问稍长,直到有热感,一步(部)到位。如热未至,可能是沉紧度不够,用捻按等方法加重得气的沉紧度在稍深部再次操作“按留针法”。根据引阳入阴;引阴入阳的理论,只要是向下的按或插(得气状态下),无论快慢都是补,从程度来讲越慢越佳,什么是最慢?就是停(留)住,“按留针法”按而留之就是此意。2)是慢慢下按(越慢越佳),在天(浅)部得气(针下沉紧)后,食指、大指紧握针柄,微用力向下紧按,按针幅度在1~2分范围内多次操作,可分层多部操作。提法:1)在地(深)部得气(针下沉紧)后,微用力向上紧提少许(2分左右),保持原有的角度、深度、沉紧度持续紧提,针体基本保持原位不动(针体与皮肤),我们把此法拟名为“提留针法”。操作时问稍长,用力要轻浮。2)是慢慢上提(越慢越佳),在地(深)部得气针下沉紧后,用力向上紧提,提振幅度在1~2分范围内,用力轻浮,反复操作。1.2“紧按”“紧提”是“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关键术式的主操作,“紧提慢按”的“慢按”和“紧按慢提”中的“慢提”是从属操作在主操作中“紧”字至关重要。“紧”字的含义:第一是得气后,以针下沉紧为准;第二是指“力”的轻重。紧按是力向内,针是力的载体,力贯针中,力随针入。著名针灸学家张缙教授提出此观点。紧提是力向外,力贯针中。我们认为,在按、提的全时程(时间和路径),要保持得气(针下沉紧),使气、针、力成为一个整体,才能达到引阳入阴、引阴入阳的目的,这是紧按紧提手法术式的宗旨。2、“细细搓之”《金针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技术关键除“紧按”“紧提”之外,泉石心在手法操作描述的最后有“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几字。其中“细细搓之”意义深邃,后世对此多未予重视,最具权威性的《针灸学》精编教材也只字未提。在《金针赋》一百多年之后的《针灸大成》也未继承此法。《针灸大成》的手法在《金针赋》基础上加入呼吸补泻,此时的呼吸补泻通过空气的温差对取凉、取热无疑能起到诱导的作用。呼吸补泻一般不能单独使用,需在其他补泻方法基础上使用,所以起到补泻作用和产生热凉效应还是主要宗于《金针赋》手法术式所为。以后又有学者给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加上捻转补泻,可以说在《金针赋》之后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研究方面,多是补泻手法的叠加。诚然“紧按”“紧提”能达到取热(热补)、取凉(凉泻)的目的。为什么泉石心的手法中使用了“皆细细搓之”?现代针灸学家张缙教授是这样阐述的:“单式手法中“搓法”占有重要位置。实践证明,用搓针来取气,效果是最好的。在取气方面,我们先选用了提插法,此法在得气的程度上不够,也就是得气的量不足,得气后守气也较难。继之用了捻转法来取气,也同样达不到量的要求。搓针法得气的程度是较为理想的。”3、得气得气一词,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称为“气至”。《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素问·针解》:“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这些都是《黄帝内经》对得气的描述。到了元代《标幽赋》又有进一步的阐述“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清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明代杨继州《针灸大成》对得气的论述是:“如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如针下轻浮虚恬者,气犹未至”。可以看出,早期的得气(气至)强调的是刺者(医者)的感受。在清代之前的中医文献中很难找到把病者(受刺者)的酸麻胀痛等感觉为得气(气至)现象的记载。把酸麻胀痛等受刺者的感觉定为得气的标志,应是民国以后近代医家的观点。窦氏学派传人泉石心在《金针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操作术式,虽然没有在字面上提出“得气”,但术式中已包含有“得气”的寓意,其中的“紧”“紧按”“紧提”均包含有得气针下沉紧的含义,如针下空虚,就不能使力、针、气(得气)成为一体。《针灸大成》中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中虽然在字面上首次提出“得气”,只能是起强调作用,其含义没有超出《金针赋》,均为医者(刺者)的感受,因此研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得气,针感的问题,应以得气状态下医者针下感受为基准,在此基础上阐述取凉、取热针感更具有普遍性。4、基础针感关于“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取热、取凉基础针感的研究,医家多认为取热的基础针感为酸胀感。取凉基础针感有学者认为取麻感,有学者认为取沉重感等。针感与得气的关系,严格来说,得气不能等同于针感。得气是医者针下的感觉(沉紧),病人可以有感觉,也可以无感觉;针感是针刺后病人的感觉,医者可以有得气针下沉紧的感觉,也可以针下无任何感觉。“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主操作“紧按”“紧提”整个行针全部过程,都是在保持得气(针下沉紧)状态下完成的。所以,研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取热、取凉基础针感,不能脱离“得气”,以“得气”为基础阐述取热取凉的基础针感,会更完善。同时应不断总结研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操作在同一穴位,不同穴位取热、取凉出现的针感规律和特异性,得出取热、取凉基础针感的普遍性。5、指力一般认为指力与刺激量有密切关系,指力重刺激量大,指力轻刺激量小。指力是指手指的力或指、腕、臂的合力。在指力的研究方面也出现了指感、意、气等概念。“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主操作中的“紧按”“紧提”包含有“力贯针中,力随针入”之意。我们主张力(指力)、针(载体)、气(得气)的统一,但此“力”应以医者针下的感受为基准,强度与针下沉紧的程度成正比,力的方向是向下的。而针上(手或手以上)的感觉,包括食指、大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上肢肌群的变化等,不能排除含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意识。在临床上要正确看待指力,但不要迷信指力。笔者曾对数例取热针法的临床观察,同一病人,同一穴位,同一时间(隔日),同一地点,治疗环境、病人状态(饮食起居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照观察,每人共针4次,均指弹进针0.5寸左右,得气(针下沉紧),病人有胀感,2次用指腕合力紧按(按留针法);2次用食指指腹下按针柄上端(按留针法),没使指力,操作均为2.5min,结果4次操作均出现针下热感,热感的程度和面积基本相同(患者自述)。6、关于“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成功与否的标志有学者把病人有热感(局部热、针下热、全身热体温升高)或凉感(局部凉、针下凉、全身凉体温降低)作为衡量手法成功的标志。实际在临床上求凉求热不是目的,应以能否达到补泻来衡量手法的成功与否。没求出热、凉不等于没有补泻,总的来说凉热的出现,除与操作方式、手法娴熟程度、操作时问、有效刺激量有关系之外,与病情(病者机体的机能状态)有密切关系,临证辨清寒热,有助于凉热的出现。《金针赋》《针灸大成》时代“烧山火、透天凉”取凉取热之有准,今时难取得烧山火之热,透天凉之凉,是因为那时的“顽麻冷痹”“肌热骨蒸”与今人程度有别,那时的毫针与今时的毫针更有粗细之分等。总之,只要充分掌握领会《金针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紧按”“紧提”这一技术关键的含义和术式,以补泻为目的,客观对待取凉取热标志,用娴熟的手法和耐心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将脱去神秘外衣,成为每一位针灸临床医生的法宝。本文摘自《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作者单位为匈牙利邵氏中医诊所。转载请注明出处。
导读:今天学习贺普仁先生治疗痔疮和低热的两组穴位。01 承山、孔最 承山是足太阳膀胱经穴,膀胱经别自腘至尻,别入于肛,承山通过这条入于肛门的膀胱经经别,可治疗肛门疾患。《玉龙歌》言其主治“九般痔漏”。肛门与大肠相连,肺与大肠相表里,郄穴善于治疗急证和血证,因此肺经郄穴孔最可通腑止血。二穴配合应用,可治疗痔疮出血、肛裂等症。【典型病例】陈某,女,50岁。肛门裂痛2年,加重3天。2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裂痛,时轻时重。3日前开始疼痛明显,大便时出血较多。伴有乏力、纳少,夜寐欠安,小便调,大便干。患者信奉针灸,要求针治。望诊:舌淡,苔薄白。切诊:脉沉细。辨证:气血不足,肠道失濡。治则:补气润肠,养血止血。取穴:承山、孔最。刺法:毫针刺法,留针30分钟。针1次后疼痛减轻,2次后出血减少,但仍未能止血。到肛肠科检查后,诊断为“肛裂”,一处血管破裂未愈合,经缝合痊愈。02 四花 四花指胆俞与膈俞,左右各2穴,共4穴,主治五劳七伤,尪羸痼疾。贺老常用之治疗低热。胆俞穴为胆气转输、输注之所,又因少阳为枢,故针灸胆俞,可使气机条达,枢转得利。凡低热日久,必有气血耗伤,瘀血内存。膈俞为血会,可养血益阴,活血通络。二穴相配使用,气机畅,瘀血消,阴血盛,故低热可退。临床上能改善各种原因所致的骨蒸潮热等症状,对于一些因体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低热,更有良好效果。另外,大椎、气海、脾俞等也作为治疗低热的穴位,常与四花穴配合使用。大椎能通达周身阳气,阳泄而热解。元气不足者配用气海、脾俞可增强荣养气血之力。【典型病例】一、王某,女,52岁。自觉身热年余。1年前手术后,不思饮食,周身无力,心悸,失眠,时血压高,二便正常。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辨证:术后大伤元气,阴液亏耗,虚热低烧。治则:大补元气,滋阴退热。取穴:大椎、四花、气海。刺法:以一寸毫针刺入穴位5~6分深,气海刺入一寸至一寸五分深,均用补法。针治8次痊愈。二、王某,女,32岁。午后低热3个月,体温37.5℃。3个月来,午后低热,颧红,体倦,心悸,夜不成寐,不思饮食,面色无华,月经不调,带下,二便正常。舌体胖,苔薄白,脉细弦。辨证:思虑劳倦伤脾,气血无生化之源,以致阴虚发热。治则:健脾胃,退劳热。取穴:大椎、四花、脾俞。刺法:以一寸毫针,刺入穴位五至六分深,均用补法。针后饮食稍增,体温由37.5℃降至37℃,继用前穴治疗,共针刺治疗10次,低烧退至36.5℃,饮食正常,心悸除,体倦消失,痊愈,恢复工作。注:具体治疗与操作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贺普仁——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谢新才等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7.11。转载请注明出处。
各型痢疾及腹泻同其他疾病一样,均可在胸椎及其两侧出现一处或多处压痛反应,尤以第6、7胸椎处为常见。即或无反应穴出现,直接取用大椎或6、7胸椎也有良效。其感传途径多是沿脊柱垂直下行而后折入腹腔,或是横抵前胸而后再下达腹腔。也可在脊柱深处向腹腔行进。例1:叶×华,男,成年。赤痢两天,腹痛,里急后重,肠鸣亢进,至阳压痛(++),熏灸,灸感约有3~4指宽窄,沿脊柱下行。约当第14椎处进入腹中,集中于脐周围,腹痛肠鸣大减。同日又复灸一次,泻痢末再见。隔日大便成形而愈。例2:谢×生,男,成年,赤白痢,日10余行。至阳压痛(++),熏灸,灸感横向前胸行进,再折而向下,止于脐下方。热感约有手掌大小,腹痛随止。自灸后泻痢即未再见,一次而愈。例3:马×民,男,成年。水泻,日夜十余次,灵台压痛(++)。熏灸,灸感自脊柱深处向下传至脐周围,逐步扩展至全腹,腹响,1次减,2次愈。例4:钱×弼,男,成年。自午夜至中午,泻痢10余次,厌食,不发热,有轻度失水貌。灵台压痛(++),熏灸,灸感约有3指宽,自灸处斜向脐周行走,脐周为热感所充满,腹中作响,连声说:肚子松快了,想吃东西。灸感消失后停灸,1次而愈。例5:庄×清,男,成年,夏令饮食不节,腹痛暴泻10余次。背部未出现反应穴,吹灸大椎,灸感在14椎附近入腹,全腹皆热,1次而止。周老指出:泻痢除在第6、7胸椎常可出现压痛反应外,而在腰椎及其两侧的反应穴亦不可忽视。其中特以命门穴虽无压痛出现,亦值得推荐。同时,腹部特以脐周诸穴亦应重视。——也就是,除了大椎、至阳、灵台,命门和肚脐也是常用穴,若有灸感,常能灸一穴见效!本文案例来自周楣声老先生的《灸绳》,青岛出版社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热敏灸“热敏灸技术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及艾灸科研团队潜心研究30余年,《黄帝内经》腧穴敏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腧穴敏化论新观点,创立了热敏灸新疗法。该项新技术已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广泛应用,201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热敏灸是艾灸悬灸疗法的一种,其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在人体热敏点上施灸治疗。区别于传统悬灸疗法,热敏灸选择的是热敏穴,特别注重灸感感知和有效作用灸量。热敏点是一种敏感、开放的穴位,这类穴位对艾条的热力极为敏感,艾灸热敏点能激发人体的经络反应,产生热感深透、扩散、传导甚至酸麻重胀等感觉,使经络疏通,经气传导,“气至病所”,从而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灸法。它通过激发人体经络能量以艾火的热力和药物给人体以温热刺激,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扶正驱邪,以调动机体本身的防御能力,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以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从而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关于艾灸方法的分类参考下图(供参考):热敏:腧穴敏化人体穴位的静息态和敏化态人体穴位根据身体状况的变化,有的开放,有的关闭,有的敏感,有的迟钝。施行针灸疗法时,选择敏感、开放的穴位进行针刺和艾灸,能更有效的激发人体的调节能力,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病的疗效。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和敏化态两种状态。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的腧穴会发生敏化,刺激反应会更加敏感,会呈现小刺激大反应的现象,称为腧穴敏化,因此当悬灸敏化的体表腧穴时,灸疗的效果会出现倍增效应。热敏穴具有敏化普遍性当70%的人患上某一种疾病时,会有腧穴敏化现象,疾病痊愈时,敏化状态消失,所以要继续探索腧穴的敏化点、敏化情况,相信能在更多的人、更多的疾病、更多的部位、更多的方法找到更多的穴位敏化现象。热敏穴具有动态性热敏穴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哪一个固定穴位,它的类型、部位、面积、强度具有动态性,作为疾病在体表的病理反应点,只能拿经络腧穴参照,不能固定。热敏灸的灸感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到达病所;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的部位感觉甚热;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以上灸疗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参考文献 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热敏灸实用读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声明:网络文章,有病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