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提示):轻轻闭上双眼,安静地坐几秒钟,将注意力集中到平缓的呼吸上(30秒)。1.双手握拳,感受前臂、手、手指的紧张感。将注意力集中到紧张感上,默默感受这种不舒服的拉扯感。持续这种紧张感(10秒)。释放紧张感,放松手臂和手。将注意力集中到手上温暖而沉重的感觉,注意将这种感觉与之前的紧张感作对比。将注意力集中到放松的手上(20秒)。2.弯曲手臂,将双肘牢牢靠近身体。在双肘往里靠的同时,收缩手臂肌肉。感受手臂、肩膀、背部的紧张感。将注意力集中到这种紧张感上(10秒)。放松手臂,自然下垂。细心感受手臂上沉重、温暖、放松的感觉(20秒)。3.现在做小腿部分练习。双脚往后弯曲,脚趾头尽力往双耳方向靠。感受双脚、脚踝、小腿部位的紧张感。持续这种紧张感(10秒)。释放小腿的紧张感。注意感受小腿放松后的舒适感(20秒)。4.双膝靠拢,双腿抬起,离开床或椅子,大腿上的紧张感逐渐加强。注意感受大腿的紧张感和臀部的拉伸感。感受这种不舒服的感觉(10秒)。释放这种紧张感,大腿自然落到床上或椅子上。用心感受大腿放松的感觉(20秒)。5.吸气,腹部贴向脊柱方向。感受腹部的紧张感(10秒)。放松腹部。感受腹部放松、温暖的感觉(20秒)。6.深深吸一口气,憋住气(10秒)。感受扩展开的胸部的紧张感。慢慢呼气,紧张感消失。将注意力集中到平缓的呼吸上(20秒)。7.伸展肩部,双肩向双耳方向耸起,感受肩膀、上背、颈部的紧张感。持续这种紧张感(10秒)。双肩下垂,释放紧张感。注意让双肩尽量下垂。感受紧张与放松两种感觉的不同(20秒)。8.低头,尽量使下巴接触到胸部。感受后颈部的拉伸感和紧张感(10秒)。放松,释放颈部紧张感。用心感受颈部肌肉的放松感(20秒)。9.咬紧牙齿,感受下巴的紧张感。感受这种使劲拉伸的感觉(10秒)。再释放紧张感,嘴巴张开,放松脸部、下巴肌肉(20秒)。10.皱眉,将眉毛往中间挤,前额形成紧张感。感受这种紧张感(10秒)。释放紧张感,舒展眉毛,放松前额(20秒)。11.这时你的整个身体可能会有放松、沉重的感觉。每次慢慢呼气时,默念“放松”,想象你在呼出体内所有的紧张感(做10次呼气)。12.将注意力集中到双脚上,感受温暖、沉重的感觉(30秒)。让这种温暖、沉重的感觉传遍双脚,再蔓延到小腿。让这种感觉停留(30秒)。让这种感觉蔓延至大腿,再感受臀部变得越来越温暖、沉重(30秒)。再将这种温暖的感觉蔓延到腹部,停留(30秒)。再延伸到背部(30秒),胸部(30秒)。让上半身感到温暖、沉重、放松(45秒)。将这种感觉传送到手臂(30秒),到达双手(30秒)。继续感受这种感觉。手臂和手产生温暖、沉重感后,让这种感觉再传至双肩(30秒)、颈部(30秒),最后到达脸部和头部(30秒)。【简化版本】
提起呼叫120急救电话,可能很少人有这种经历,是的,不到万不得已谁会拨打“120”呢。无非出现诸如摔伤、溺水、雷击及车祸受伤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才会拨打“120”急救。张女士是一位36岁的教师,身体健康,可是最近她却经常拨打“120”,俨然成了“急诊室”的常客,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提到张老师,同事们都知道她是出了名的急脾气,要强,不服输,很少有柔情似水的讲话,什么时候都是急匆匆,做事都是风风火火。有天晚上,张老师突然感到剧烈心跳、呼吸困难、四肢发抖、大汗淋漓,她异常恐惧,好像死亡马上来临。家人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的十多分钟里,张老师特别难受,特别紧张,不停地喊:“我的心跳出来了,我要死了”。救护车来后,急诊医生听了她的心脏没发现什么问题,赶紧将张老师送到了医院。说来也怪,一到医院,张老师就感到身体好了,心不慌了,气也顺了。张老师是因心慌难受请得救护车,内科医生接待了张老师,让她做了心电图、血常规和心脏彩超等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看着感觉正常、检查正常的张老师,医生做不出任何诊断。就让张老师做24小时持续心电图检查。然而24小时持续心电图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尽管没有诊断结论,张老师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然而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张老师就感到恐惧。然而,就在首次发病的第七天,张老师再次发病,情况几乎就是第一次发病的重复:突然感到剧烈心跳、呼吸困难、四肢发抖、大汗淋漓,极度恐惧,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上救护车,前后二十分钟,进医院门口后症状消失了。心脏科医生,又做了心电图、心血管造影等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以后,张老师又反复发作了多次,发病的表现同前两次一模一样。每次发病,张老师又接受了很多检查,结果都正常。渐渐地张老师不能正常上班了。家人还偷偷找了“神婆”“做法、驱鬼”,也没用什么效果。那么张老师到底怎么了?是的,她的确病了,不过生的不像阑尾炎或者心脏病等躯体疾病,她得的是心理精神疾病的一种,叫惊恐障碍,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大家平时常说的焦虑症主要指慢性焦虑,而惊恐障碍属于急性焦虑。惊恐障碍发作时,多正在进行正常日常活动如看书、开会或者操持家务时,没有征兆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有窒息的感觉,哽咽感,心脏堵在嗓子里,要从口腔里跳出来,强烈的濒死感,几乎不可避免地继发有害怕会死,失去控制。四处呼救,同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晕、出汗、面色苍白或者潮红,全身发抖,步态不稳等表现。一次发作一般仅持续5到20分钟,但有时长些,一般不超过一小时。发作频率和病程都有相当大的变异性。但发作具有反复性,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病人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到医院,未经治疗,病人却奇迹般痊愈,自行走着回家了,有人描述像参加了一次短期旅行。目前国际精神医学界主张,与一般的躯体疾病不同,由于惊恐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往往明显缺损,因此在治疗中除了要解除患者的症状困扰,还需要心理行为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良好的社会功能。治疗常用药物联合心理行为治疗,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程、病期不同及个体化差异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专家指出,经过恰当的治疗,多数患者可在半年内好转。病程长短、症状轻重、病前社会适应能力、有无刺激、个性有无缺陷、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备性均为预后的影响因素。惊恐障碍患者通常需要坚持长期治疗,要达到最佳疗效,药物治疗通常需要持续6个月,严重患者治疗至少持续1年,少部分患者需要更长期的治疗,甚至持续终身。
1.基本护理 1)饮食:首先要保证摄入的营养能维持机体的基本需要,注意饮食搭配,按病情需要给予适宜的饮食。注意饮食安全,对吞咽困难者软饭或流食,劝患者缓慢进食。对食欲亢进、不知饥饱或暴饮暴食者,应当限制入量。 2)睡眠:家庭成员要为患者创造一 个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督促患者遵守作息制度,白天多活动,晚上正睡觉前避免与患者进行有刺激的谈话,不饮用茶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若发现患者睡眠出现紊乱,则提示病情出现了变化,应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3)居室的布置:要求安全、安静、简洁、大方。病情稳定,无攻击行为的患者,最好同亲人住在一起,不要独居或锁门,因为独居和锁门可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容易产生猜疑、嫉妒甚至关系和被害妄想。患者的居室内不能放置危险物品(如刀具、绳索、钳子、农药、铁锤等) ,最好也不要放置易损坏的家具。 4)个人卫生: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对患者加强训练和教育。使患者能逐步获得自行料理生活能力,但应避免过分的照顾,以免加重患者社会功能的减退。康复期患者应尽快摆脱“患者角色”状态,可采用一些简单的行为强化手段, 如奖励、适当的惩罚、代币疗法等来培养患者健康的生活习惯。 5)安全防范:少数患者常常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所以必须要注意安全防范。稍有不慎,则给患者及周围的人和事物带来不好的影响。在防止患者自杀、自伤的同时还应防止其伤人毁物,对自杀倾向严重的病人,更要24小时严密监护,防止病人发生意外。 2.用药的护理 要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药物知识及用药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药效和不良反应的表现和处理、药物依从的必要性、药物治疗的疗程和方法等。指导督促服药和如何防止藏药、吐药行为的发生。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作相应处理。 3.心理护理 以及社会对于精神疾病往往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使不少他们不能正确地面对疾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医护人员不但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也要教会患者家属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来帮助患者克服心理危机。 1)尊重、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满足患者的基本要求;理解患者的心情,对患者在生活事件中作出的情感反应,应该表示理解。另外对患者过于迁就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2)给予表达情感的机会:学会倾听患者的声音,给予患者表达感情的机会,经常与患者谈心,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合理的交流不仅能给患者以情感上的支持与满足,通过信息的传递,可强化患者思维活动的过程,减少思维的退化。 3)教会一些应付应激的技巧:指导患者学习有效的心理应对机制来减少刺激,正确地处理负面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4)鼓励参加社交活动:指导与鼓励患者多与社会接触交往,积极主动地融入正常社会人群之中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或工作,要经常分析患者在社会接触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重建社会功能,延缓精神衰退。 4.观察病情 1)睡眠规律的变化:睡眠与病情有密切的关系,常常能体现病情的好转或恶化。如果患者一改往日习惯,睡眠过多或过少出现间断睡眠早醒、失眠、梦游等则提示患者病情可能复发。 2)情绪的变化:最常见的情绪有易激惹、焦虑、兴奋、抑郁等,如果患者持续反复无明显原因的出现这些情绪变化时,可能是病情复发的迹象。 3)自知力的变化:患者自知力发生变化时,最突出的表现是拒绝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知道自己有病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能主动服药,配合治疗,对突然不承认自己有病、不坚持门诊随访和服药的患者应考虑到复发的可能。 4)整体功能的下降:患者学习失去兴趣、工作懒散而被动、个人卫生差、不遵守作息时间、孤僻、待亲友冷淡、兴趣减少等都是整体功能下降的表现,这些都是疾病复发的先兆。 5)精神症状复现:如出现幻觉、妄想、记忆力减退、理解异常、思维倒错、情绪高涨、抑郁等精神症状。复发的精神症状大多与过去发病时类似,只要密切观察不难发现,一旦发现则应立即到专科医院进行就诊。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健康的睡眠是人们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保障。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梦中度过的,因此睡眠质量直接决定着人的生命质量。鉴于睡眠的重要意义,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2003年 “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中国。 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提高,随着社会竞争和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睡眠障碍这样一种精神疾病的困扰。《今夜无人入眠》唱出的是群体的喜悦与兴奋;“夜夜无法入睡”表达的则是个体的痛苦和辛酸。失眠可以作为一种疾病类型单独存在,即为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失眠症)。它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或/和量不满意状况。具体表现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由于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如果排除其他疾病,至少每周发生3次,持续1个月,就可以诊断为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睡眠不足是对人体健康的一种潜在威胁。失眠的人,由于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状态,可引起人体健康恶化,如视野变化、幻视、免疫功能降低、消化功能和性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脾气变得暴躁、性格改变,诱发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妇女导致皮肤干燥、月经失调等疾病。 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因素、躯体因素、生物因素、但最常见的还是精神紧张,对失眠本身的担心、焦虑、甚至恐惧。过去强调儿童必须睡够10小时,成人必须睡够8小时是极为不科学的,这种说法忽略了个体差异。偶尔一两次失眠某有关系,几乎每个人都会发生,而且大多数经过自我调节会自行痊愈,关键问题是不能让偶尔的失眠变成失眠障碍。失眠障碍的患者大都是一种“失眠—担心—焦虑—失眠—恐惧”的恶性循环。 除了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失眠症)外,失眠常常作为其他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的一个症状而存在。如焦虑障碍患者的入睡困难,抑郁发作(抑郁症)患者的顽固性早醒,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彻夜不眠等。需要指出的是精神疾病的复发通常伴有睡眠紊乱,从某种程度来说,睡眠时精神疾病复发的晴雨表。 现在有一种令人比较担忧的情况是治疗失眠药物的滥用,经常碰到失眠患者说“我失眠,你给我开一瓶‘催眠药(苯二氮唑类如安定)’”;还另一种极端“失眠坚决不能吃西药,只要吃‘催眠药’就要吃一辈子药”。 继发性失眠的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在此不作一一赘述。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失眠症)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1.认知疗法:用睡眠的相关知识,对失眠的朋友进行解释、指导,使其更加了解睡眠,减少对睡眠的不合理认知与恐惧焦虑心理,在根本上打破“失眠—焦虑—失眠”的恶性循环。 2. 行为治疗:在对失眠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能促进睡眠的良好行为方式。包括 ①建立正常的觉醒—睡眠的正常自然生物节律,采取增强白天的脑力和体力活动,绝对按时起床,即使白天瞌睡难忍也要振奋精神; ②限制卧床时间的方法,通过调高睡眠效率通常对一些病程长,疗效差的患者收到戏剧性的治疗效果。 3.其他治疗方式:如我院开展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使患者经过特殊训练后,使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从而消除失眠的病理过程、恢复身心健康就是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方法。另外,入睡前使身体及心理充分放松,睡前温水泡脚,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过于兴奋的娱乐活动。也可以采取深呼吸、想象的方式自己放松。 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是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物,此类药物多属于二类精神药物,因此必须在精神卫生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避免药物依赖及滥用。根据失眠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入睡困难者服用见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短效药物以避免晨醒后药物的持续效应。睡眠不深又早醒者可服用起效缓慢、作用时间持久的长效药物。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和早醒兼而有之者可使用中效药物。对伴有明显焦虑或抑郁者可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的药物。 总之,治疗失眠不是梦。只要正确认识失眠、确定病因的基础上,树立治疗信心,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并坚决执行,才能远离失眠困扰,过上以睡眠充足、心情愉悦、精力充沛的美好健康生活。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 读完点赞,良好习惯,谢谢鼓励!
网络成瘾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精神障碍是社会和心理的异常和不可取。从网络成瘾的定义看,网络成瘾是明显符合社会异常和心理异常的。网络成瘾在社会中属于极少数,是为社会异常;网络成瘾患者焦虑、孤独、意志力和判断力下降,是为心理异常。所以,将网络成瘾视为精神障碍是毫无问题的。判定一种状态是不是疾病,需要有相关诊断标准。精神疾病中,诊断有四个维度组成:症状标准、病程标准、严重标准、排除标准。之所以引起很大争议,在于大家过多关注症状标准、病程标准,如果仅仅症状标准,有很多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符合的几条标准,即都达到了网络成瘾的症状标准。颇为大家诟病的病程标准也是如此,超过三个月的每天连续六小时的上网时间,符合者也大有人在。但是大家都忽视了,另一个重要标准—严重程度标准。严重程度标准是精神疾病诊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是精神障碍诊断的必要条件。严重标准规定为“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看似很简单,其实有很强的操作性。精神诊断中社会功能分成四个层次,依次是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功能、社会功能、职业功能。精神障碍患者必须其中一项或者多项功能受损。反之,不管你症状多么符合,只要不影响你的社会功能,或者轻微影响社会功能,就不能说是一种精神障碍。就拿酒精成瘾和烟草成瘾就能很好说明这个问题,酒依赖是精神科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但是临床中很少见到因烟草依赖到精神科就诊的患者。其关键原因就在于,烟草依赖对社会功能影响有限。大部分网络使用者不会因为沉溺于网络而影响自己与家人的亲密程度,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社会交往,更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工作。也就是说没有因为上网影响到自己的社会功能,所以不会诊断为精神障碍。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障碍,患者只要符合网络成瘾临床标准,就应该给予相应的诊断。顺利成章,既然是疾病,治疗势在必行。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老年人越来越多,银发经济、银发医疗,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很多老年人出现记忆减退,经常有些患者及其家人来门诊咨询,老人是不是得了“老年性痴呆症”了?首先“老年性痴呆症”已具有歧视色彩被停用,更名为阿尔茨海默病。其次,出现记忆障碍的还有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病所致)、外伤性痴呆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缓慢不可逆地进展(2年或更长),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层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颗粒性空泡小体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起病在多在65岁,有报道最早发病36岁。如果您发现以下一些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诊。记忆减退,是早期突出症状、核心症状。患者经常忘事,多诉“什么也记不住了”,学习新知识困难,“什么也学不会”。丢三落四,刚说过的话、刚做的事情,甚至刚刚吃过饭转头就忘;记不住熟人的姓名、电话,忘了亲人的生日,叫不上亲人的名字。交谈开始就忘了开头说了什么。早期患者最常见的是即刻和近记忆损害明显,远记忆受损不明显。刚刚、近两天发生的事情忘得快,多年前的事情反而记得清楚。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弥补自己的记忆困难,多需要别人提醒,或者写些小条子,自制“备忘录”提醒自己。有的力图掩饰,把错误别人归给他人,“我的记忆好,没问题”,“几十年前年前的事情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肯定你弄错了”,“是他们作弄我,让他们滚蛋吧”。视觉空间和定向障碍,经常熟悉的环境中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甚至走失;在家中找不到厕所,走错自己的卧室,找不到自己的床铺。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分不清上午下午。比如,深更半夜要起床出去买东西。言语障碍,说话不得要领,找词困难,经常张冠李戴,用错词语。叫不上熟悉物品的名字;反复说同样地话语,反复问同样的问题;语句颠倒,让人听不懂,甚至不会说话。计算能力下降,买卖东西,经常算错帐。经典的检查记忆和计算能力的方法:100减7、再减7的连续计算,问“考你个简单的问题,100连续7会吗?100-7等于多少,再减,再减。。。。。”行为困难,不能给家人准备饭菜;穿衣服,将里外、前后、左右穿错。吃饭,不会用筷子、勺子,经常用手抓,用舌头舔。性格改变,与病前像变了一个人。脾气暴躁,懒散,不讲卫生。不知羞耻,随地大小便。变得自私,自我为中心。言语粗俗,行为不顾社会规范。捡烟头、拾破烂并视如珍宝。也有些在家属精心看护下,可能很温和,性格改变不明显。精神症状:情绪不稳,整日心情抑郁。被窃妄想,怀疑自己的东西让人偷了,甚至自己的旧鞋、破袜子。嫉妒妄想,怀疑自己的老伴有外心,跟别人相好,准备带着自己的家产跟别人跑路。阿尔茨海默病预后不良,常因营养不良、肺炎等并发症或者衰竭死亡,还有一些走失后消失在茫茫人海。病人由发病至死亡平均8-10年,但也有持续15年及以上者,因此阿尔茨海默病被称为一种“慢性癌症”也不为过,早发现,早治疗。加强营养,应用改善记忆和认识功能的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如盐酸美金刚。尽可能保持患者有固定的生活环境,保持患者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鼓励患者参加适当活动和锻炼,辅以康复治疗,作业训练,记忆训练,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的目的。
深圳,一位年轻产妇抱着婴儿走到天台企图跳下;北京,一位母亲抱着婴儿一起跳下地铁;国外,一位母亲将五个孩子淹死在浴缸……刚当上母亲,理应体验与分享着生命的喜悦,却为什么会抱着小宝贝自杀?这些事件看似匪夷所思,其实都是产后精神障碍,尤其是产后忧郁症惹的祸!产后忧郁症也称为产后抑郁障碍、产后忧郁症,是女性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障碍。据报道,近85%的母亲曾有产后情绪不良,产后2-4天渐起,产后5-7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自行好转,2周时完全消失。8%左右的母亲患有产后忧郁症,一般产后4周内发病。产后抑郁多是怀孕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数十倍增加,产后雌激素迅速下降会使产妇出现情绪低落。同时有了孩子后社会角色变化,产后生活不适应,饮食、睡眠等生活不规律,都给产妇带来生理、心理压力,增加患抑郁的风险。产妇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诸如失业、夫妻分离、家庭关系不和谐、亲人病丧等,也是重要诱因。尤其缺乏丈夫的支持影响特别大。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了母亲,也影响了她的家庭。患抑郁的母亲更容易出现负性养育行为,甚至出现自杀、杀子女或者携子女自杀的行为。她们的孩子在婴儿期到儿童期出现行为和认知障碍的风险更大。由抑郁母亲照料的婴儿体重低于正常母亲的婴儿,这可能是因为抑郁母亲饮食不合理,导致哺乳困难,也可能是因为她们对婴儿饥饿时的哭闹不敏感。迅速治疗产后抑郁不仅仅帮助新妈妈解脱,也能减轻其子女儿童期间的行为问题和不安全的母婴亲子模式。产后抑郁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综合个体和集体心理治疗、精神药物(抗抑郁药物为主)和心理健康宣教的联合治疗,人际关系和认知行为治疗也很有帮助。心理治疗特别重要,通过心理治疗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尽量调整好家庭成员间的各种关系,给产妇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产后抑郁预后良好,经过治疗几乎所有患者都可以恢复,仅极少数患者持续1年以上。
失眠症的临床表现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不能简单的以画眠时间少而下失眠诊断。实际上,每个人对睡眠的需求差异较大,成人一般在4~9小时。尽管有些成人睡眠时间较少,但只要晨醒后精力充沛,无困乏感,即属正常睡眠。正常一个睡眠周期约1.5小时,平均一夜5个周期,而每个睡眠周期又分为非快眼动睡眠和快眼动睡眠。非快眼动睡眠占一个睡眠周期的70%,其主要功能与生长发育有关;快眼动睡眠占一个睡眠周期的30%,主要和学习、记忆、情绪的调节有关,此期与梦的发生亦有关,剥夺后出现亢奋、烦躁、注意力不集中。ICD-10诊断标准(a)主诉或是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b)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月以上。(c)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d)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CCMD-3诊断标准(a)症状学标准1.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b)严重程度标准对失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c)病程标准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d)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