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两大分类之一,相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所占的比例较小(15%-20%),但其恶性程度却比非小细胞肺癌要高,通常很难治愈。小细胞肺癌有以下特点:1.生长速度快。小细胞肺癌是所有肺癌类型中生长速度最快的,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增大一倍的时间大约为30天,即仅需1个月左右小细胞肺癌细胞数量就可增加一倍。2.转移快。小细胞肺癌很早就可以发生远处转移,常转移的部位有脑、肝、肾、骨等。3.手术效果差。由于小细胞肺癌转移快,大多数小细胞肺癌不合适手术治疗,只有少数早期患者有手术的机会。4.对放化疗敏感。小细胞肺癌对放化疗敏感,但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对原来有效的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5.年龄小。相对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患病年龄更小,平均为40-50岁。尤其长期吸烟人群等高发人群。在所有肺癌类型中,小细胞肺癌的生长速度最快,转移早。但这仅仅是小细胞肺癌的特点,我们针对这一类型,我们中医采取拖的形式。改变内环境,让患者体质不适宜肿瘤生长增殖,从而延缓发展速度,尽可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让患者实现带瘤生存
干货分享——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中药治疗西医治疗肿瘤的方法有许多种,及时手术目前仍是早中期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癌症手术常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各种恶性肿瘤的特点不一,其手术的适应证和范围也各不相同,所以对肿瘤手术的要求也很具体。但有些肿瘤患者本身体质差,且手术本身常常给患者带来损伤,耗气伤血,使脏腑、经络、阴阳失调,故手术前和手术后均需要在中医药的帮助下进行全身、整体调理,增强患者耐受手术创伤的能力,以减少手术的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并为手术后进一步的放疗、化疗做好准备,创造条件。干货分享——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中药治疗围术期中医药治疗分手术前中医药治疗和手术后中医药治疗两方面。干货分享——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中药治疗一、手术前中医药治疗按其目的不同又分为两种治疗方法:1、手术前的中医药调理:以中药扶正为主,以改善患者一般营养状况,减轻疾病症状,增强体质,以利于手术的进行,有些患者因为体质问题介于手术边缘,经过中药扶正治疗后体质改善,有了手术治疗的条件,这对患者的病情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这时大多使用补气养血的药物或者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的方药如四君子汤、保元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加以调理,或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等增强免疫功能。2、手术前的抑瘤治疗:类似新辅助化疗作用于乳腺癌术前治疗一样,用中药在术前治疗,以期癌肿缩小、坏死,从而有利于手术的切除。但此法不宜提倡,一是术前用药时间不能太长,中药的扶正和抗癌作用不可能显示的十分充足,还是应抓紧早日手术;二是抗癌的中草药抑瘤力量相对较弱,所以作用不大,还是以应扶正调理为主。干货分享——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中药治疗二、手术后中医药治疗术后中医药治疗是综合治疗措施之一。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肿瘤患者术后积极配合中医药治疗,对于机体的康复是有益的。手术后,郁老主张只要能进食即可予以中药内服,术后中药调理不外以下几大法则。1、调理脾胃:由于麻醉、出血及手术创伤,特别是消化道手术后禁食及胃肠减压等使胃肠产生功能紊乱,纳差、腹胀气、大便不通、腑气不通等症状,这时必须首先解决患者的脾胃功能,要及早给予理气化滞,益气通腑之药,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甚至用生大黄粉5g,芒硝5g内服或者灌肠,常能通腑导滞,一举而效。若术后脾虚气亏、脾胃不和,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加减,以增强食欲和精神体力。如果手术后患者体虚明显,则就应该予以补气养血、开胃助消化的药物,如人参、黄芪、党参、茯苓、甘草、当归、丹参、焦三仙、鸡内金、砂仁等。2、益气固表:大多数病人术后体虚自汗或动则汗出,是营卫失调、表虚不固表现,郁老常治以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生黄芪、白术、防风)等,并兼以敛汗,加五味子、杭芍、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等,服药后可使汗出减少,食欲增加,体质恢复增快。3、养阴生津:术后体液丢失过多,常出现气阴大伤、津亏液乏,致口干舌燥,舌尖红少苔或无苔,甚至出现镜面舌,便干,纳差,特别是在消化道术后又瘘管形成、大量消化液丢失时多见,郁老认为这时必须大剂量养阴生津中药以增阴液,常用如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玉竹、桔梗、竹茹、生地、玄参、太子参,如此方能益气生津,胃气得生,病情方能转逆为安。4、手术后长期中药调治:早期病变,术后无需作放化疗者,术后仅以单纯中药治疗,长期观察,中药应以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以扶正为主,并根据不同部位及肿瘤特性而分别掌握辨证施治。如病已非早期,已作根治性手术,但术后需作放化疗者,则在放化疗时配合中医药,待放化疗结束之后或化疗间期则仍以中药扶正祛邪为主,控制病变复发和防止肿瘤转移,提高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手术后的中药调治常需要很长的时间,常常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临床上可以看到许多患者术后长期应用中药调治,看到病情稳定,没有复发和转移,而放松警惕,停服中药,稳定了许多年的病情常常复发,不得不再次接受手术、化疗,令人惋惜。5、手术与中药治疗应把握度临床上常常见到一些肿瘤患者经过手术等积极手段治疗后,病情反而迅速恶化进展,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并在短期内死亡,这是过度治疗破坏了机体的正邪平衡。相反,有一些晚期患者,未行手术治疗及放化疗,而单纯的使用中医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局部病灶发展缓慢,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身体的整体情况良好,并实现了长期带瘤生存。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要在手术和中医药治疗中间把握好度,不能过度治疗而导致不良后果,也不能太过保守而耽误病情。病例1 赵某某,女,65岁主诉:胃癌术后2月。病史:胃癌术后2月,未化疗,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溃疡型(5×4×2cm),侵及胃壁全层达浆膜外,未见脉管及神经侵犯,LNM22/29现症见:恶心、呕吐,进食梗阻不适,纳差,胃脘疼痛不适,睡眠差,大便干,3-4天一次,小便后疼痛,口干欲饮,舌质暗红,苔黄白,脉沉细滑。处方:肿节风 菝葜 拳参 蛇舌草白英 龙葵 黄芪 党参女贞子 陈皮 半夏 元胡炒酸枣仁 首乌藤 酒军 藤梨根厚朴花 枳壳 焦三仙 鸡内金砂仁患者术后虽癌瘤已除,但癌毒仍在,此时中药应用大量抗肿瘤药物,如白英、龙葵、拳参、藤梨根、菝葜等抗瘤解毒,患者消化道手术后禁食及胃肠减压等使胃肠产生功能紊乱,纳差、腹胀气、大便不通、腑气不通等症状,这时必须首先解决患者的脾胃功能,要及早给予理气化滞,益气通腑之药,予以酒军、厚朴花、枳壳通腹泻浊,推陈通便。郁老重视后天之本,在扶正祛邪的同时,应用焦三仙、鸡内金、砂仁,开胃醒脾,养胃护胃,促进食欲。病例2:孙某某,男,54岁病史:左肺腺癌术后1个月,LNM19/24,病理:浸润性腺癌,低分化,可见脉管癌栓和神经侵犯,肺门淋巴结转移。现症见:恶心、乏力,大便干,伤口仍未愈合,食欲不振,睡眠尚可,小便正常,舌暗胖,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处方:半夏 陈皮 白术 茯苓炙甘草 生黄芪 党参 鸡血藤女贞子 枸杞子 草河车 蛇舌草金荞麦 茜草 大枣 山萸肉补骨脂 焦三仙 鸡内金 砂仁患者术后脾虚气亏、脾胃不和,郁老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加减,以增强食欲和精神体力。且患者体虚、乏力明显,予以如黄芪、党参、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并予以焦三仙、鸡内金、砂仁等开胃助消化,以利后天之本化生有源。患者病理提示有淋巴结转移,可见脉管癌栓、神经侵犯,癌毒未尽,予以稍稍予以草河车、蛇舌草清结癌毒治疗。作者简介:金一顺,中医学硕士,福建省立医院主治医师,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肾病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委员。福建省卫计委名中医访问学者计划,首都国医名师中医肿瘤专家郁仁存教授高级访问学者(2016-2017)。
当前医疗系统肿瘤的治疗以西医为主,其治疗目的大多以消灭肿瘤为主要目的,如: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虽然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其适应人群。肿瘤患者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手术根治性较好,85%肿瘤治愈患者由手术治愈,但其对患者病情要求分期较早,对于肿瘤一期效果好,二期、三期肿瘤患者通常腰配合放疗、化疗,对于晚期肿瘤常常没有手术治疗的机会。但也要注意到,由于手术的损伤较大,对人体脏腑器官功能及免疫功能损伤较大。化疗对体内癌细胞的杀灭效果明显,术前使用主要用来缩小肿瘤,达到手术标准。术后应用可防止肿瘤复发转移,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能在一段时间内稳定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但能根治的肿瘤较少,有效性差,会引起患者骨髓抑制,导致贫血、乏力等症状,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放疗放疗属于局部治疗,灭杀癌细胞效果虽好,但肿瘤许多是全身性疾病,或者发现肿瘤时已经转移扩散至全身,放疗就失去效果。而且由于具有较大放射性,放射治疗会引起放射性口腔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多种并发症。靶向治疗治疗是现今比较热门的治疗方法,就是使合适的抗癌药物瞄准癌细胞上的分子靶点,实施“精确打击”杀伤癌细胞的独特治疗。但也要看到靶向治疗的先天缺陷,因为疾病不简单的基因所导致的,疾病具有复杂性,还有就是此疗法费用高,同样会引起高血压、蛋白尿、皮疹、乏力等持久副作用。治疗肿瘤——不应该在走投无路时选择中医在治疗肿瘤过程中,许多医生仅在西医治疗无效时告诉患者去试试中医治疗,许多患者也同样的错误地把中医药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常常到了手术、化疗、放疗等各种西医疗法都无效,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想到求助中医。其实中医药在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配合西医治疗,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肿瘤就像一颗种子,而人的体质如同土壤。”我常常将肿瘤与人体体质两者作了形象的比喻,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饮食、生活习惯都相同,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得肿瘤,这与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这是肿瘤产生的“土壤”,跟师时郁仁存教授总结这个土壤是内虚,从而提出肿瘤发病的“内虚学说”。西医治疗目的是把肿瘤这颗“种子”去掉,但体质“土壤”没有改变,以后还会有类似的种子产生,而中医注重土壤的调整,健脾补肾,固本培元,扶助人体正气,又可祛邪,从而改变身体内环境虚损的状态,使得体内“土壤”环境产生变化,不再适宜肿瘤生存。中医参与肿瘤预防的全过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这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采取不同的施治方法,贯穿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的整个过程,起到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轻病痛、缓解症状、减少西药毒副作用等。肿瘤的发生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之前的癌前病变阶段,诸如肺部结节、乳腺、甲状腺结节,一些胃黏膜肠化等等,在肿瘤形成之前,中医就可以提前介入,根据体质的不同而做不同的调理,预防肿瘤的发生。比如痰湿体质、瘀血体质、气郁体质人群罹患肿瘤几率较高,可以使用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祛邪的中药调理,当出现气虚质、阳虚质可以使用健脾补肾呢、扶正固本的中药预防疾病发生,把疾病消灭在预防阶段,不要斗而铸锥,渴而凿井,为时已晚。手术前有些肿瘤患者由于体质虚弱,无法接受手术,中医治疗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通过中药调理,可以使患者符合手术条件,为下一步治疗打好基础。同时对患者心理有一定的安抚作用。而手术后肿瘤的治疗常常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如手术后免疫力大幅下降,放化疗后对骨髓造血功能、消化功能及肝肾功能造成的不良损害,中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肿瘤治疗后的相关症状,我常选用郁仁存教授的升血汤以及健脾和胃的方法巩固治疗效果,减轻毒副作用。当化疗、放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结束后,患者病情处于稳定期,肿瘤患者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西医维持治疗主要采用化疗药物、内分泌药物等,药效副作用较多,患者容易出现不耐受,不宜长期使用。中医在此阶段可以弥补西药的短板,使用相对温和的清热、解毒、祛邪药物患者长期服用可以耐受,同时补虚的中药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内在虚损的体制,最终以起到抗肿瘤、预防复发和转移的作用。肿瘤晚期对于肿瘤已经发展到晚期的患者,西医的治疗手段无法实施,此时中医药对症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综合全面治疗是治疗肿瘤的关键在肿瘤进行中医治疗的时候,我常常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医在治疗肿瘤中的作用,既不能忽视它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也不能夸大它的治疗效果,特别不能偏信某些中医偏方能治愈肿瘤,应该将中医治疗视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加以充分利用。在这里我要提醒广大患者,在肿瘤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利用一切现代医学手段,血液检查、B超、CT、MRI、基因检测等,特别是病理学诊断对临床医生十分重要,是区别良恶性及治疗方向的基础,在治疗前,尽可能的取得相关病理检查结果。其次进行充分、精确和全面的临床评估,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支撑。最后提倡综合治疗,需要肿瘤科、病理科、外科、心理科、营养科、中医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协作治疗,特别是初治患者和难治病人,通过多学科讨论,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才能更大程度的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在门诊上常常见到患者拿着体检报告,神情十分紧张,因为报告单上写着:肺部有小结节。看到自己肺上长了东西,就开始怀疑那是不是肺癌啊!其实这种担心是大部分是多余的!随着薄层、高分辨肺部 CT 在体检中的普及,机器比以前看得更扩大更清晰了。CT 采用薄层扫描技术后,过去看不清的微小病变也能显出身影了。那肺小结节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不要紧?是不是肺癌前奏呢?我们下面详细说一下。什么是肺结节?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 3 厘米的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依据结节的密度,可将肺部结节分成三类: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其次为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依据结节的体积分为三类:小于 1 厘米的结节称为“小结节”,小于 5 毫米的结节称为“微小结节”,而大于 3 厘米的病灶就不称为结节,而称为“肿块”。病灶大小与其是良性还是恶性有一定关系。如大的肿块,恶性的可能性就较大,而结节特别是小结节,则大部分为良性;微小结节,据统计,90%以上为良性。肺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形成肺结节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感染性、免疫性、血管性、淋巴性、肿瘤性、先天性等因素。可以说,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或陈旧的,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曲霉菌病等感染性疾病痊愈后,肺部可能遗留小结节,也有肺内的良性肿瘤(如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等,这样的肺结节,一般需定期复查,病灶无变化即可不必过度担忧。肺结节会变成肺癌吗?肺部小结节的良、恶性的判断只凭影像学检查是难以下定论的,要同时根据随访病例观察和临床经验,依据结节大小、形态和有无症状、有无吸烟等不良习惯等来加以判断。如果是肺微小结节(小于 5 毫米),且边缘清楚光滑,一般属于良性,无须治疗。如果肺里有多个小结节,也要看是否大于 5 毫米。如在 5 毫米以下就不必紧张。如果有的大于 5 毫米,就要引起注意,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如果没有变化,一般为良性。如果随后逐渐增大,在原来磨玻璃结节的基础上密度发生了变化,出现新的实性结节或者混杂性结节,而且边缘有毛刺和分叶,内部密度不均,如果再加上患者年龄在 55 岁以上,长期大量吸烟,又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等多种危险因素,就有患肺癌的可能。需要通过病理、支气管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发现肺部结节怎么办?一是不要惊慌失措。肺小结并不是肺癌的典型表现,更不等于肺癌,需要动态观察才有意义。如果肺小结节好多年没有增大或略有吸收,可以基本判定是良性结节,临床上这样的小结节不会产生任何症状,对肺功能也没有影响,患者可以不用再管它。许多良性结节大多都是慢性炎性病变,会自行缓慢吸收或钙化。哪怕是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早期肺癌,它的生长也是呈惰性表现,倍增时间较长。二是切莫忽视不管。肺小结虽然大部分为良性,但也要警惕其中的一小部分,也有恶性的可能。要根据其大小、形态等,定期进行复查,观察其变化情况。临床中一般认为,如果肺部的结节在 5 毫米以下,需要每年复查一次。结节在 5-6 毫米之间,应每隔 6 个月复查一次;结节在 6-8 毫米之间,应 3 个月后复查,6 个月后再复查一次,如果没有变化,则每年定期检查。如果结节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大,则可能是属于恶性的警报,要进行病理检查。如果观察约半年至 1 年,结节跟以前相比变化不大,说明它的生长是具有惰性的,即使是恶性的东西,也不一定急于处理,特别是老人。定期复查CT会有辐射吗?由于肺小结节的定期复查通常是进行胸部 CT 的检查,有的患者担心频繁的CT 检查,会不会有辐射问题,对身体产生损害?其实医生对此也有考虑。目前用于肺小结节的复查,一般是采用低辐射剂量的CT,其辐射剂量比普通CT低很多,是常规胸部 CT 的1/10 至 1/20,相当于拍 10 张胸片或更低的剂量。所以是在安全范围之内。患者要注意保存好每次复查的影像资料,以便进行对比,准确判断肺小结节的体积、形态变化。定期复查会不会太迟了?还有的患者担心,肺小结节要隔几个月或一年进行复查,这样会不会延误病情?其实,一般情况下,肿瘤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1 厘米以下的微小结节,平均倍增时间为457天,即使是恶性的体积增长 1 倍也还属肺癌早期,根治性手术治疗 5 年生存率接近 100%,所以,医生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说 3 个月后复查并不会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相反,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及相关风险。这里要提醒一下患者,由于一些肺部季节体积较小,CT 要求高,医生对其判断的难度也大,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到三甲医院进行检查,能够保证更大的准确性,而且尽量选择在同一所医院同一部机器上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医生对前后病灶进行对比后做出正确的判断。中医如何治疗肺结节?中医与西医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在防病治病上方法不同、各有优势。西医主张“癌”体治疗,“结节” 阶段只能观察,“癌”时放化疗、手术;而中医则针对“癌”产生的病因治疗,采取未病先防的方法,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防病防变。中医将肺癌称之为“肺积”。“积者,聚也”,是逐渐积累、增多的意思。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中医就认为瘤的病因是“邪气居其间,久而著也”,已认识到癌瘤乃因外邪、饮食劳倦、情绪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而导致痰浊、湿阻、火毒、气滞、血瘀胶结日久而成“积”。因此中医治疗强调在无症状的时候要辨识体质,有症状辨别证候,运用三因制宜、天人合一理论,辨证使用汤药、针灸等方法,结合运动、饮食、情志等综合调理,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养治结合、已病防变”的目的。
晚期癌症患者化疗的选择……“留人”还是“治病” 今天门诊一位求诊的患者,让我想谈谈晚期肿瘤患者的化疗选择。病情是这样的:李**,女63岁,2016年3月9日因“大便黑”就诊(北京某三甲医院),后完善检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直肠)黏膜中度慢性炎症伴急性炎,局部呈中分化腺癌,肿瘤大小2.5×2.5×1cm,浸润肠壁全层至浆膜下脂肪组织并见癌结节形成,脉管内未见癌栓,神经未累及,肠周淋巴结见癌转移(2/12),术后予以静脉化疗6疗程,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同时辅以免疫及对症治疗。2017年1月发现肝脏转移灶,2月行肝脏CT(2月14日):肝右叶低密度灶,大小4.5×3.0cm、2.9×2.2cm,考虑转移,于2月17日行肝射频消融术,并于2月22日再次行化疗治疗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配合免疫及对症治疗。今患者因化疗后乏力、肝区不适,无法耐受化疗就诊行中医治疗。现症见:乏力、肝区不适,纳可,大便干,舌胖,稍暗,苔白厚,脉弦滑。 处方:八月札15g 生薏米30g 砂仁10g 陈皮10g 党参1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炙甘草6g 川芎10g 鸡血藤30g 北柴胡10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藤梨根15g 大肠癌是常见的肠道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病理分型主要以腺癌为主,占大肠癌的4/5。目前大肠癌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在50%左右,病变局限在黏膜下层,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如有淋巴结转移则在30%以下。患者发病时肿瘤浸润肠壁全层至浆膜下脂肪组织,伴2处淋巴结转移,分期pT3N1b,IIIB期。应行术前同步放疗或化疗,如术前未做者应行术后同步放化疗,术后常规行辅助化疗。直肠癌的化疗方案较多,晚期的化疗方案亦是多种多样,而停止化疗的指征则是肿瘤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方可停止。 诚然,化疗是肿瘤治疗中最常用的方之一,近年来新的化疗药物不断问世,是癌症治疗效果有了提高,但众所周知,绝大部分化疗药对患者机体来说是“敌我不分”,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损伤机体正常细胞,过度的化疗导致体内的失衡,如免疫功能低下、造血功能受抑制、胃肠功能紊乱及吸收、消化障碍,气虚血瘀等变化,造成阴阳、气血、邪正等方面的不平衡。 “生命不息,化疗不止”,这也许是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真实遭遇。强烈的求生欲、求治欲让癌症患者认为,只要医生还给自己化疗放疗,生命就会继续。但这些治疗中可能隐含着大量的过度放疗行为,而过度放疗化疗比癌症本身更加“要命”。患者术后应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6疗程结束后不久即发现肝脏转移,说明化疗并未起到实质性的治疗作用,在行射频治疗后再次行同方案化疗,固守原来药物,其化疗作用也是可以想象的。化疗的方案要注意到适可而止,不能一味的想着摧毁,特别是在高龄或晚期癌症病人,要权衡肿瘤和人体正气、功能的情况,要少伤及人体,不给机体以摧毁性的打击。晚期的化疗,重复的化疗,如果不考虑到患者本身的体质和病情能否承受,恐怕带给患者的更多是副作用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院士举例说:肿瘤在人体就像树上的瘤疤,看见树上长了瘤疤就要取掉,结果瘤疤取掉了,树却死了。晚期肿瘤的患者更多的是治病人,先保住性命,才能谈及治病,中药处方以扶正固本,以期延长生存期,减轻患者病痛,已无法再论如何控制肿瘤,无法再用化疗去杀灭肿瘤细胞,只可能尽可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延缓时日,此时是以“留人”为主,谈不上治癌治病了。
作者:冯世纶马坤专家简介冯世纶,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任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和冯世纶名医传承工作站首席指导专家,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汉代张仲景写了一本叫《伤寒论》的书,用其中的“经方”治病效如桴鼓,但很多医生却没有仔细思考其中蕴含的调护养生思想。《伤寒论》第398条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比如该书的最后一条说:“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是说,患者病刚好,脾胃尚弱,强求多吃补养一下,导致积食生热而见微烦;其实不用吃药,少吃点就好了。但“病刚好,少吃点”的原则为何大家都不知道呢?最近遇到了两位患者,让我感悟颇多。案一第一位是个6 岁的小男孩,反复发烧,在当地看不好便来京求治,治疗一年多仍不见好转,父母很着急。我看以前大夫开的药,有用清热解毒者、有用补中益气者、有用滋阴补肾者都未奏效。于是,根据患者病情用大青龙、小柴胡汤加减,当时即退烧,但过几天又开始发烧。详细询问家长才知:因孩子长期有病,都说是免疫力、抵抗力弱,故经常让孩子吃肉、吃补品,晚上睡觉常会出汗。我突然想到“损谷则愈”的话,除据症用药外,嘱咐家长,少给孩子吃肉、吃补品,晚饭不能太饱。调理一月未再发烧。案二还有位70 岁的老先生患前列腺炎,服西药长期不效,又找中医温肾壮阳,症状有增无减。我发现他的病与饮食有关,嘱其晚饭减量,也不药而解。原来“少吃”真的与很多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近几年来各种媒体大讲养生,或引经据典,说通过吃什么补品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或据现代医学,讲增强哪些营养可以提高免疫力。于是,补品铺天盖地,美食遍布城乡,尝试者多,受益者鲜。实际上,饮食与疾病的关系,早已引起中西医的注意。日本学者小仓重成于20 世纪80 年代观察了哮喘等病患者,除了正确的药物治疗外,同时采用控制饮食、通腑涤肠等方法以消除胃肠积滞(患者原有里实的问题),临床治愈率可从20%~30%提高到70%~80%。在瑞士的民间疗法中,也有以饥饿疗法使顽固重症类风湿患者症状显著减轻的研究。这些都与张仲景“损谷则愈”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需要说明的是,“损谷则愈”不同于西医营养学“增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使疾病不再复发”的理论。它是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是从“虚者补之,实者损之”的原则中演化而来。如前文中反复发烧的男孩,辨证属实,故遵“实者损之”,减其饮食而使病愈。反观增加营养,提高抗病能力的理念,在这种患者身上,则违反了“实者损之”之理,故使病长期不愈。因此,大病后身体虚弱,要平稳康复、防止疾病反复,不是要注意吃补品,更重要的是注意不吃什么、少吃什么。本文转载自:冯世纶,. 少吃也是愈病方[J]. 中医健康养生,2015,(6).
在临床上,遇到太多患者问如何服用中药的问题。上一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怎么煎中药,这一期就来告诉大家,怎么服中药。书生整理了其中12个最常见的问题,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推荐给需要的人。饭前or饭后?关于服用中药的12个常见问题作者:医界书生 | 雪叶1饭前服还是饭后服?如果以吃饭为界限,可分饭前服与饭后服,以及食远服。饭前服:大致在饭前半小时左右。一般是病位在下,例如肝肾虚损、腰以下疾患,因为饭前服药可以使药效更容易下达。饭后服:大致在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一般病位在上,礼服心肺疾患、脾胃疾患,可选择饭后服。对消化道有明显刺激作用的药或者毒性较大的药物,也应在饭后服用。这样可以使药性上行、减少对消化道的副作用、避免吸收太快以致中毒。食远服:大致进食2-3小时后服用。按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薄弱、饮食积滞的人,服用健脾消食类的药物,应该在远离吃饭的时候。泻下通便的药,也可在食远服。2一天服几次药比较好?当代,也许由于代煎的影响或者图省事,一般都分早晚两次服用,但事实上,有几种情况是要变通的。顿服:即一次性服完。通便药,或者有顽固瘀血需要化去,一般都选用药性较强烈的药物,煎成小剂量汤药,一次服完,目的在于使药物尽可能小地损伤正气,同时保证集中药力发挥最大功能。频服:不拘次数,频繁地服用。像呕吐以及咽喉疾病,如果一次性服药量大,则易引起咽喉或消化道的不适反应。频繁地、少量地服用,可以使汤药缓慢而充分地接触病患部位,慢慢起效,也不至于吐出。小孩子服汤药,也适合频服。隔夜服:主要是驱虫药,睡前服一次,第二天清晨再服一次,麻醉或杀死肠道寄生虫,以便排除体外。睡前服:镇静安神类药物,宜睡前一小时内服用。滋补类药物也可选择睡前服。3中药太苦怎么办?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如果实在太苦,在没有糖尿病的前提下,药液中可以加少许白糖或者蜂蜜以矫正气味。如果由于气味而有呕吐的感觉,可以先饮点姜汁,或者生姜片在舌头上舔一舔,因为生姜可以止呕。4自煎和代煎的中药应该怎样保存?自煎的汤药,在0~5℃冷藏保存的情况下,最好是当天服用,最多不能超过第2天。代煎的汤药,由于密封包装,在0~5℃冷藏保存的情况下,建议不要超过一周。如果超过一周,建议在服用前稍加开水重新煮沸再服用。5服中药期间能吃萝卜吗?传统来讲,只有在服用人参一类补气药的时候,应该回避萝卜。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忌口。常规服药期间,都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是皮肤病及外伤的,应忌食鱼虾腥物。服用滋阴药,应慎用葱姜蒜等。如果是感冒、发热期间服用解表药,则应避免酸性食物,例如醋等。服药前后,一般不宜饮用浓茶。6空腹可以服药吗?滋补性质的汤药,可以选择早晨空腹服,以利于充分吸收。7中药可以长期吃吗?很多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这是误区。中药大多数来自天然动植物,经过炮制和配伍,一般很少发生毒副反应。但中药使用的本质是“以偏纠偏”,所以即便是平和如甘草,服用过久都会产生肿胀等副反应。所以,中药的服用长短,是根据病情是否需要来的。8服中药有可能过敏吗?有可能。当服用的中药与体质不相符时,就有可能引起过敏,以皮肤过敏为常见。有时由于药材炮制不妥当,某些化学物质也会残存在药材中,引起过敏。9中药可以和西药同时服用吗?这是个很复杂的话题。如果自己难以判定,而又不得不吃,一般建议中药和西药服用的间隔应在半小时以上,令其吸收有先后顺序,以免互相干扰。10汤药必须温服吗?不一定。中药一般有三种服用方式:热服、温服和凉服。热服:风寒感冒,尤其是恶寒无汗的情况,应在可承受范围内,尽量热服,以达到发汗散寒的作用。温服:把煎好的汤药冷却到35℃左右服,一般药性平和、补益类药均适合温服,保证其较强的补益作用。凉服:清热解毒药、止呕药、祛暑药,还有比较复杂的真寒加热证,都宜凉服,以利于发挥作用。11服药后应注意什么?服用发汗药后应该安卧,如果是辛温解表药,应该适当盖被子以取微汗;如果是辛凉解表药,不宜覆盖被子。服用催吐药或通便药后,应适当补充稀粥或者冷开水。12孕妇可以服中药吗?需要谨慎对待。一般来说,孕妇应尽量避免用药。如果不可避免,则应少用、慎重使用。有毒性类、清热解毒类、消导类、理气类、理血类、开窍类、祛湿类药物,都是要禁用或者慎用的。但对于妊娠感冒、妊娠呕吐、妊娠中毒、妊娠贫血、妊娠便秘等,需要及时治疗的,专业的中医妇科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出妥当的中药。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致癌物的致癌程度有一个分级,级别越高只是表明证据越确凿:1 类:对人类有明确的致癌性2 A 类: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2 B 类:有可能对人类致癌的化学物质3 类:尚不能确定其是否对人体致癌4 类:对人体基本无致癌作用砒霜自古就被认为是“毒药之王”, 提到砒霜很多人可能会不寒而栗。今天我们介绍一个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把它列入“黑名单”,竟然和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它就是槟榔!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果实,通常为卵形、球形或椭圆形,原产地为马来西亚,在我国台湾和海南等地多有栽培,其味苦,性辛、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利湿、除疸截疟等功效。槟榔果实中含有槟榔碱等生物碱,以及酚类油脂和鞣质等多种成分。槟榔嚼物一般由槟榔果、老花藤和煅石灰组成,有些地区在槟榔嚼物中加入烤烟及香料等。全世界约有6~12亿人咀嚼槟榔,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南亚以及我国的海南、湖南、台湾等地,是继烟草、酒精与咖啡因之后世界上第4 位广泛食用的嗜好品。可怜的是你爱它越深,它伤你越痛!印度是世界上消耗槟榔的最大国,同时也是口腔癌发病率第一的国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咀嚼槟榔的居民在该国为57.7%,该国口腔癌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在所罗门岛,每10 万人中有37.0 例男性、22.5 例女性患口腔癌,且咀嚼槟榔比例较高,口腔癌发病率为全世界第三位。槟榔与口腔癌发病有密切关系,口腔癌有60%左右的患者都和吃槟榔有关,食用槟榔习惯的人,发生口腔癌的风险是无此类习惯者的58.4倍。嚼食槟榔除诱发口腔癌外,亦会产生口腔癌前期病变,如白斑症、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牙齿咬合面严重磨耗、牙周病等。槟榔致癌主要有三个原因:1、损伤口腔黏膜咀嚼槟榔时,槟榔纤维的摩擦会造成口腔黏膜的局部外伤和黏膜损伤。长期咀嚼槟榔,损伤迁延不愈,形成局部的慢性损伤,从而引起慢性炎症,导致氧化作用增强和细胞增殖。研究表明,咀嚼槟榔者口腔黏膜细胞脱落频率明显增加。2、干扰弹性蛋白沉淀、降解槟榔中含有大量的多酚和多种生物碱,其中槟榔碱是最主要的成分,约为干槟榔净重的1%。槟榔碱能明显促进上皮细胞的凋亡,并干扰细胞外基质大分子(胶原、弹性蛋白等)的沉淀和降解过程。3、与烟草共同诱发癌症单纯咀嚼槟榔即可明显促进口腔癌的发生,而同时吸烟的槟榔爱好者发生口腔癌的几率更高。如果你是槟榔爱好者,刚好又出现以下症状要提高警惕了!1、口腔溃疡不愈:口腔溃疡的病程超过两周未见好转。2、口腔黏膜疼痛明显:有时还会引起周围组织器官的疼痛。3、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如突然肿大,需检查口腔。4、口腔功能障碍:开、闭口运动受限。预防口腔癌,日常生活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食用过烫、过硬、过于刺激的食物。2、戒烟戒酒。3、坚持定期检查,注意治疗口腔的慢性炎症,如口内有残根、残冠等,要及时去除。4、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当然最重要的要最后讲,那就是:避免食用槟榔、避免食用槟榔、避免食用槟榔,重要的事情要讲三遍!!!
肿瘤治疗的医术与艺术在人类与肿瘤战斗的百年历史上,一代代医学专家拓荒前行,从外科手术到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人类取得过很多可喜战绩,患者生存期延长了,生存质量越来越好,但走直到今天,也没有谁敢说完全征服肿瘤。由于带瘤生存成为可能,肿瘤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还把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称为三大慢性病。我们当如何看待肿瘤疾病,该如何面对肿瘤患者?我们是否应该相信依靠技术能消灭所有疾病乃至肿瘤?还是对生命保有应有的敬畏之心?是坚信“技术至上”,还是承认医学技术也是一门有缺陷的学科,而以医学人文之光来探求救治病人的边界?1964 年,美国大学在“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加入了这样一句话:“我要牢记,医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温暖、同情和理解,可能比手术刀或药物更为有效。”可见,高尚的医德与对人性的关怀是全球医生共同的核心品德。一个医生的基本底色是仁心常有人问我,在我的眼里一名肿瘤患者和一个普通患者有什么不同?我说,肿瘤患者只有一次治疗机会,如果首次治疗是规范正确的,很可能这个病人就能治好;如果是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一旦肿瘤复发或转移了,再行补救治疗,那治疗成功的希望会变得非常渺茫。所以,肿瘤医生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医师,我不会像一些中医医生那样雄心满满的说我包治肿瘤,而是客观公正的为处于不同时期的肿瘤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病情处于早期需要手术、化疗,这时西医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中医可以辅助改善其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不能一味的寻求中医治疗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机会。大多数肿瘤患者内心其实是很恐惧的,我们也需要比较艺术地规避一些刺激。有时候我觉得对很多肿瘤患者隐瞒病情,也许是一个肿瘤医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面对一个也许根本没有机会治好的患者,作为医生仍然要鼓励患者,更需要用一颗爱心、一个微笑,把希望与信任传递过去,要对每个病人都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唯有常怀仁心,方能施以医道。肿瘤的治疗时刻要从病人本身去思考随着新的靶向药物的出现,肿瘤治疗的费用逐渐上升,比如肺鳞癌的病人的治疗效价比是最低的,一年花费几十万甚至百万,换来的是多活两个月。这真的有意义吗?临床上,也见过很多患者,为了看病,把房子卖了、车子卖了,倾家荡产,最终连一片可以遮风挡雨的屋顶都没了,而治疗的结局却摆在那里——并不乐观。此时,医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仅仅谈医学、谈技术,只追求多活两个月吗?从多年的肿瘤治疗的实践中,我把治疗肿瘤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病,这好比种子;第二层是病人所处的经济社会与家庭环境,这好比土壤;第三层是个体,就是患者本身。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我时常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忘记肿瘤是长在人身上的,不是树木上的一个瘤子,随便砍掉就行了,这三个层次密不可分,医学本质始终是治人,其对象是生病的人,而不是那个病,在下每个诊断、制定每次诊疗方案时,时刻要从人本身去思考,这真是对这个患者最合适的方案吗?肿瘤的生存期跟肿瘤的种类特性、患者个体的意念与心态、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相关,医生不是生命判官,生存期也很难准确的预测。如果与肿瘤的相逢是一场战役,它不管你是医学博士还是硕士,会还以“相对应的颜色”,医学是根本无法量化的,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也有人说,医学是一门艺术,医生是一个艺术家,这不是文人雅士的清淡,而恰恰是对人性的尊重。我们看病是在看人,不仅要把病看好,更要关怀心灵,而这份对医学艺术的感悟,却需要多年的累积与思考。
机体随时清除肿瘤细胞老百姓提起恶性肿瘤,普遍畏惧恶性肿瘤,对恶性肿瘤往往谈癌色变。那么肿瘤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在我们机体内,都有一定的平衡机制,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的细胞,肿瘤细胞一直都在产生,但大部分时候形成不了肿瘤,因为免疫细胞也在随时把它清除掉。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功能弱了,或者基因产生突变,机体多种内外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的细胞异常增生,就有可能产生肿瘤。按照组织器官或细胞来源分类,大约有200多种肿瘤类型,人体内绝大多数种类的细胞都有可能变异形成肿瘤。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并非所有肿瘤都会给人体带来巨大危害。“带瘤生存”是现实的选择如何才能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呢?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难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去消灭恶性肿瘤。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癌的概率。人们不必谈“癌”色变,随着不同治疗方式的出现,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希望越来越大,许多肿瘤的治愈率和生存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对于患者来说,想完全消灭和根治恶性肿瘤还不现实,但是看一看其它内科疾病其实也同样是难以根治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但是经过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病情稳定。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也把恶性肿瘤当做慢性病看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与恶性肿瘤长期、安全地共存,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是最常见的七种肿瘤治疗主要方法。目前很难说哪一种单一治疗方式可以完全治愈恶性肿瘤。应当根据疾病本身特点、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最终形成一套适合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西医系统治疗配合中医中药治疗,能够大大减少手术、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