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常见病又是多发病,各种年龄均可发病,尤以青壮年最为多见,以老年性的腰痛更是常见,它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症。腰痛在世界各国都很常见,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比较热,也很潮湿,所以患腰痛的病人很多,因为男与女在生理上的不同,所患腰痛的位置及症状也不一样。脊柱是人体躯干的中轴,起着支撑头颅和构成支持胸腔、腹腔、盆腔脏器的骨干,同时也是上下肢的支持者,并有负重运动、吸收震荡和平衡身体的作用。完整的脊柱是由33个脊椎体,23个椎间盘,很多方向不一活动范围各异的小关节和坚强的韧带组成,使得脊柱既有坚韧的弹性,又有较灵活的运动功能。其中亦有以限制腰部过屈活动的结构。如棘上韧带、黄韧带、横突间韧带以及腰部的生理前凸等。而限制腰部过伸活动的结构较少,有前纵韧带、棘突及关节突之间的脊间韧带。由于腰部解剖学的特点和腰部受到急、慢性损伤时所处的姿势,对于损伤的部位也有很大关系。先天性脊柱畸形以腰部最为多见,在脊柱X光常规检查中,约有20%的患者有先天性脊柱畸形,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隐性脊柱裂,腰骶关节面不对称,椎弓关节突峡部裂等。也有的患者常在肥大的第五腰椎横突与髂骨之间有假关节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形成。腰部脊柱先天性畸形,虽然与腰痛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应视为产生腰痛的必然因素,当然也不可无视这类所引起的腰骶关节及韧带缺损或薄弱而削弱了腰部的稳固性,和由此产生的对重力的耐受力降低。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损伤性: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的损伤,挫伤或慢性损伤,腰椎骨折及腰椎间盘突出等。炎症性:胸、腰椎结核、骶髂关节结核等。先天性异常:脊柱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腰椎横突肥大等。风湿性: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尤其在潮湿的地带比较多见。老年性或退化性病变:骨质增生性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症,更为多见。长期姿势不良:如椎体正常的生理弯曲消失或改变,也是腰痛的原因之一。由营养不良或代谢不良所产生的骨质软化症等。某些内脏病也可引起腰痛:如肿瘤,肾盂肾盂、子宫后倾、盆腔炎及泌尿性疾病。对于腰痛患者,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患者的年龄,职业,损伤的姿势,疼痛的时间,程度,性质。并要仔细观察疼痛时的活动姿势。患者的年龄对诊断很有意义,一般十五岁以下的患者,因其肌腱的弹性较大,故软组织损伤性较少,而腰椎及骶髂关节结核的可能性较大。四十岁以上的患者脊柱增生性关节炎的可能性为多。患者的职业及生活地区与腰痛也有很大的关系。装卸工人患腰扭伤的很多。长期弯腰工作的人易发生慢性损伤。因所在的地区潮湿或寒冷,多患有风湿性及类风湿性腰痛,根据以上腰痛的原因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两种。急性损伤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关节紊乱,韧带疾患,腰背筋膜撕裂,骶棘肌损伤,骶髂关节损伤。慢性损伤包括:骨关节慢性炎症,肥大性脊柱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炎,青年性脊柱侧弯腰背肌劳损等。还有一些先天性疾病也可引起腰痛,如:隐性脊柱裂,第五腰椎骶化,第一骶椎腰化,后关节面异常,椎弓峡部裂,脊柱滑脱等。对腰痛的患者要认真询问病史,有助于诊断。尤须注意以下几点:腰痛是怎样开始的?要弄清原因,分清内科腰痛和外科腰痛;发病时间及治疗经过;职业及工作性质;疼痛程度、性质及与体位关系,疼痛时间,每日内疼痛的规律等。了解其他病史也有助于诊断。患有腰痛的病人应及时找医生治疗,一般腰部损伤后多多有小关节错位,骨伤科医师可帮助复位,而且通过手法治疗可以帮助解除痉挛,活血、止痛。在手法治疗的同时也可辅以药物治疗。针灸、理疗、拔火罐对治疗腰痛也有很好的疗效。怎样来预防腰痛是最关键的问题。现在很多体育运动员多患有腰痛。因过量的运动会损伤骨或软组织,腰椎关节及关节过早的增生所以应避免过量的不正当运动。或者在体育运动或剧烈运动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急性腰痛应积极治疗,强调休息,防止拖成慢性腰痛。损伤后最好不要坐较矮的沙发。应坐较高的椅子,这样对腰部损伤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并且要做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或做简单的腰部运动。长期在潮湿的房间,淋雨受冰是发生慢性腰痛的主要原因。应注意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防止长期躺卧湿地,在出汗后回家不应赤脚走路,应穿上拖鞋。长期在家赤脚走路及着凉也是引发腰痛的重要原因。长期不正确姿势的的站立,弯腰工作也发生腰部慢性劳损,应注意调节体位,纠正不正确的姿势。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防止老年性的腰痛,在年轻时应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不是做剧烈及超量运动。如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运动时防止腰痛比较有效的运动。我本人在新加坡生活的一段时间里,看了很多病人,以腰痛及膝关节病的患者最多。老年人的比例较大。患慢性腰痛及膝关节病的患者比较痛苦,对工作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治疗起来效果不很理想,所以要想解除腰痛和各种损失的痛苦,治疗、锻炼、预防三者应结合起来,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随着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科技正逐步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计算机、网络工作会议、远程技术支持已经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工作模式。而新的转变同样蕴含新的问题,颈肩酸痛、手臂手指麻木、不明原因的习惯性落枕等问题慢慢浮出水面。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反弓;颈部椎管狭窄引起的位置性眩晕;颈部肌肉活动不利,无法进行正常的运动;项韧带钙化等等已经逐步的偏向年轻化,朝着白领、年轻人发展。临床上大多以缓解颈肩部肌肉紧张配合理疗及活血通络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是颈椎的位置旋转变动更应受到重视。我们以传统及改良的颈椎整复手法,在保障寰枢椎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拉伸复位,追本溯源的解决由于颈椎位置旋转变动带来的颈肩酸痛、手臂麻木、头晕恶心等症状。 临床上我们以按摩推拿手法放松颈肩部肌肉,缓解紧张;或以针灸刺激特殊穴位来治疗较为严重且不适合直接进行手法复位的患者。随后待患者肌肉缓解松弛再施手法整复,以改善颈椎由于以往错误的姿势带来的位置变动,促进局部血液运行使肌肉放松,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根本上治疗颈椎病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让患者不再为颈椎病所带来的困扰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交流,使之从生理到心理的压力都得以放松。
热烈祝贺“葛氏捏筋拍打疗法”健康工作室成立暨首期格式接近拍打疗法传承培训班开课 徐朝晖2017年2月1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葛氏捏筋拍打疗法”健康管理工作室在北京成立。外交部直属钓鱼台国宾馆门诊部、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葛氏疗法分会、北京市通州二院等相关机构领导、疗法传承人及众多好友亲临现场表示祝贺。第四代传承人葛凤麟会长在致辞中讲到“中国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极具深渊远的影响。今天工作室的成立充分体现了葛氏对中医流派学术传承的重视,旨在培育一批特色优势明显、学术影响较大、临床疗效显著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群体,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对中医服务的需求。”工作室是以“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为核心技术的中医正骨按摩健康管理机构,全方位提供肩颈、腰腿、膝骨关节以及各类骨科疑难杂症的整体解决方案。不使用任何药物,采用逾百年传承的葛氏捏筋拍打疗法,预防和降低疾病对健康的影响,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工作室目前主要涉及个人、企业健康管理、中医养生治未病调理干预,开展O2O预约上门服务,提供更加完善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工作室成立当天暨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传承班首期开课。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学员参加此次为期4天的首期培训课程。葛氏传承培训是中医正骨按摩人才培养、传承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特长的有效途径,
徐朝晖“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是由我国古代“导引按跷”之术和武术家的“点穴法”相结合与演进的一种独特的疗法。其理论渊源自我国传统医学的经筋学说,治疗技术则滥觞于我国古代的“导引按跷”之术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以手指捏揉和用拍子拍打身体特定部位的经脉筋腱,行气活血、调理脏腑,而达到强筋健骨、调和气血、防病治病的目的。针对一些具体常见病如失眠、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高血压、落枕、神经衰弱、带状疱疹、网球肘等有着独特的疗效。此疗法发端于清末,五代相传,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一个脱胎于易筋经的中医诊治疗法,让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一)独特的脉位理论指导脉位理论是“葛氏捏筋拍打疗法”创始人与传承人在继承我国传统医学经筋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诊疗经验,总结出的捏筋拍打疗法理论。脉位指人体经筋之气聚集、转输、散布、维络的枢纽之处,既是“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施治部位,脉位共有72对,皆位于人体经络之上,大多不与穴位重合,这套理论包括了脉位的位置与取法、施治手法、患者感应、主治病证等,这在其他的传统医学理论中未曾出现,应为葛氏家族首创。(二)捏筋疗法手法多样捏筋法是凭着医者的双手,在患者身体脉位上进行捏、揉、抠、拿、点、拨、刮、划、搓、压、滚、掐、摇、摆、抖、抓等各种不同的手法,使患者在被施行手法的部位,产生酸、麻、胀、沉、电击感、发热感、放散感、舒适感等各种不同的感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捏筋法的手法很多,固有“若尽其所传,不下千余式”之称。葛氏捏筋拍打疗法将比较常用的捏筋基本手法,归纳为二十四种,其口诀如下:手法二十四字诀 捏揉抠拿,点拨刮划。搓压滚掐,推扳抖抓。摇摆挤挟,引拨折打。(三)拍打疗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的拍打疗法是医生用拍子在患者脉位等某些特定部位上,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从而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疗法。有两种拍打手法,一种是打皮不打肉的“虚打法”,即拍打的用力,只及于表皮而不深达。拍打时当拍子刚触及皮肤即抽回,与轻打法不同。此手法多用于胸腹部,四肢关节处,肌肉较薄的地方;另一种是打肉不打皮的“实打法”,即拍打的用力使其深达肌肉深层,此种手法较前一种手法实一些,拍子打下去至抽回时间较前一种手法为迟,此种手法多用于肌肉肥厚处。拍打在患处使患者有舒适感,易于接受,而且效果也比其他用具好。(四)疗法简、便、验、廉在医疗服务中具有优势“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治疗条件要求较低,易于开展,且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泛,医疗费用经济。并方便易学,适合日常养生保健,强身健体,这些特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极大认同。在医疗成本不断升高的今天,国家财政和医疗机构多不堪重负,“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传统疗法正可以发挥其简、便、验、廉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为更多患者提供医疗与保健服务。在2009年底,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正式入选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于拍打疗法的专用工具(钢丝拍)已获得国家专利。在此基础上,2011年又正式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疗法传承人遍布国内以及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承群体凝聚力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历史感。该疗法堪称中医文化的一枝奇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项目:运用“葛氏捏筋拍打正骨按摩疗法”按摩、日常保健、推拿配合牵引、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寰枢椎半脱位、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胸椎小关节紊乱,坐骨神经痛、骨软化症、急性关节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臂丛神经炎、网球肘、矿工肘、髌骨软化、胃脘痛、尿频尿失禁等疾病的辅助治疗;瘫痪及脑血栓后的康复治疗;运动或长时间乘车等造成的疲劳、肌肉乳酸堆积等症状的环节;对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有一定控制作用。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第四代传承人——葛凤麟介绍葛凤麟自幼随父学习家传捏筋拍打正骨疗法几十年,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1988年出版《中医正骨手法》,他结合《医宗金鉴》和“少林拳术精义”独创少林气功健身拍,于1988年12月获得国家专利。他是第七届全国青联委员,第四批北京市名老中医。被新加坡同济研究学院与同善济中医药中心聘为客座教授,多次赴外讲学,在当地引起极大反响,使其学子遍及海内外,为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多次受邀在北京电视台及中央科教频道、养生堂讲课,为广大患者普及健康知识。多年来为众多患者、外国友人、政要、中央首长等治疗、保健,取得满意疗效,在海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中医骨伤科 徐朝晖 摄影:宋彬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简称“薪传奖”)和“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奖”颁奖仪式,6月6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我院“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代表性传承人葛凤麟主任荣膺此奖。 “薪传奖”是我国首个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工作机构设立的国家级专业奖项,旨在表彰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出杰出贡献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介绍说,保护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凝聚和延续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灵魂。尊重传承人,调动和发挥传承人的积极性,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指出,中国梦的核心思想是追寻符合中华文化传统的文化强国之梦,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传承人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贡献的人,都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人。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将收获中华文化泽惠世界的伟大硕果。葛主任表示今后他将继续不遗余力把非遗传承工作做细做强,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的精髓发扬光大,造福众人。
中医骨伤科 徐朝晖 摄影:宋彬 9月11号下午,葛凤麟主任带领徒弟一行7人来到羊坊店街道办事处,为那里的100多名社区居民普及“预防及治疗肩颈及腰腿痛”的知识。 葛主任为了更好的把中医疗法如何防治“老年疾病——颈肩腰腿痛”能完全展示给大家,不断地做真人示范,大家一边提问一边学习,有的甚至指出了自己身上的患处,葛主任及其徒弟们更是不厌其烦的为居民们做开了指导,并为大家做起了正骨按摩。使大家都亲自感受到“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的神奇疗效。 此次讲座活动以其生动性强、实用性强,很受居民的欢迎和肯定,
大力弘扬中医骨伤传统文化 深入传承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中医骨伤科 徐朝晖 近日葛凤麟主任结束了为期三周的赴美讲学活动。此次讲学是应美国国际医药大学(简称国际医大)的邀请进行的教学交流活动。葛凤麟主任作为“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第四代传承人其医术已蛮声海外,在此之前已经受到国外许多的关注。此次赴美在博士班(中文)推拿班(中英文)授课两天,硕士班(英文)授课一天,共计五十四小时;出专家门诊七天,共计治疗患者五十六人;客座加州“老中电台”节目两次,红星卫视“生活在弯区”节目一次;并进行了两次义诊活动,得到了国际医大师生及当地患者的一致好评,葛凤麟主任还被国际医大聘请为客座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此次教学交流活动影响很大,葛主任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推拿技法,进一步发掘、探讨、交流、推广。传授中不仅将疗法精义与同道共享,也让国外学者进一步了解了中医,带给广大患者健康的同时,把祖国中医的伟大精髓也带到他们的身边。
中医骨伤科举办第一届“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传承与发展国际交流会 中医骨伤科 作者:徐朝晖 近日,中医骨伤科在北京昌平举办了第一届“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传承与发展国际交流会,旨在将“葛氏捏筋拍打疗法”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加强国内外中医骨伤推拿医疗单位及其从业医师的交流与合作,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推拿技法,进一步发掘、探讨、交流、推广,促进学术水平和实际技能的提高。 首先,大会人员进行多媒体理论教学、现场示范,交流各种疾病的最新中医诊疗并针对一些具体常见病如肩周炎、小儿斜颈、胸椎小关节紊乱、膝关节病等进行了现场治疗手法演示,使大家受益匪浅。随后,新加坡、马来西亚专家介绍本国治疗骨伤疾病的发展现状,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对于目前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会上,大家就今后如何加强“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的培训进行讨论,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中医,对传承祖国医学起到很积极的作用,带给广大观众健康的同时,把中医的伟大精髓也带到他们身边。还明确了“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传承与发展研究会”下一步的规划、任务,为其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和规范的组织管理理念。 医务处主任刘东国、副主任王勇、科教处处长李文斌、财务处处长石宝新和南口医院的院领导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他们都感到很受鼓舞,对“葛氏捏筋拍打疗法”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并指出了今后不断提升其内涵的设想,这将对“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今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最后,葛凤麟主任进行大会总结,确立了“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传承与发展及培训的方向:为了弘扬国医瑰宝,促进手法医学和传统疗法的国际交流,有效推进其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更好地为造福人类健康服务,不断提升“葛氏捏筋拍打疗法”骨伤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的精髓,以期更有利于学习、继承、掌握和发扬光大。 (图片:宋彬)
中医骨伤科葛凤麟主任受邀参加第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中医骨伤科 徐朝晖"第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于5月28日至6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举办,以"服务贸易:新视野、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设立开幕式暨高峰论坛、高层论坛、推介洽谈、综合展示、主题日活动、权威发布六大板块,在举行展览展示和专业会议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交易撮合、项目洽谈,致力于促进中外企业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我院中医骨伤科主任葛凤麟主任有幸受邀参加,在中医药服务体验活动环节中积极为广大患者进行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的手法体验,并热情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还与其他医院的同行广泛探讨,交流经验。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领导在亲身感受了葛氏捏筋手法之后也是连声称赞,他让大家体会到了“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的独特魅力和神奇疗效。葛主任希望可以借助“京交会”这个平台,激起大家对祖国医学的热情,对传承祖国医学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也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中医,带给广大观众健康的同时,把“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的精髓也带到他们的身边。
拍拍打打也养生 ——中医骨伤科葛凤麟主任座客养生堂中医骨伤科 徐朝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的第四代传承人,我院中医骨科的葛凤麟主任,近期座客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一个脱胎于易筋经的中医诊治疗法,让观众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葛主任为广大观众分别就葛氏起源于武术《易筋经》、其独特的脉位理论、拍打疗法的特色进行了详细生动的介绍,并针对一些具体常见病如失眠、椎间盘突出、高血压、落枕、神经衰弱、带状疱疹、网球肘等进行了现场治疗的演示,教大家一些简单易行的保健方法及常用的一些脉位。在和现场观众互动过程中他也向大家介绍了从医40年中一些典型病例讲解了一些治疗过程中的趣事,教大家一套健身拍打操及现场教授拍子的制作方法,最后让大家在笑声中体会到了“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的独特魅力和神奇疗效。葛主任希望可以借助《养生堂》节目这个平台,激起大家对祖国医学的热情,对传承祖国医学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也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中医,带给广大观众健康的同时,把中医的伟大精髓也带到他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