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很多准妈妈们为了自身和宝宝的安全,都选择了宅在家里,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产检等事项,尽量不往医院跑。 但是对于有些孕妈妈来说孕期总体上并不是像想象的那么惬意,很多孕妈妈可能会在孕期有一些来自身体上的痛苦经历。 特别是孕晚期的妈妈们,随着孕周的增加,身体的逐渐笨重,会出现许多不适,最普遍的是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疼痛,例如“耻骨痛”,有些孕妈毫无感觉,有些孕妈却可能会疼到路都走不了。 孕期耻骨分离年前,我接到一个患者来诊。 她是一位孕36周的准妈妈,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坐在轮椅上被妈妈推过来的,耻骨痛已经持续了两个月,最近两周不仅床上翻身也痛,走路也痛,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 诊室狭小,她下了轮椅后,只能扶着墙和柜子像“小螃蟹”一样,横着在地上“蹭挪”,迈不开腿,走不了路,尤其是向前迈步的时候,耻骨痛到受不了。 VAS评分8-9分,伴双侧下肢严重水肿,为凹陷性水肿,累及双侧小腿。从症状上看,该患者是典型的“耻骨分离”,但是超声检查没有异常,耻骨区压痛也是非常轻微。 在与该患者的谈话中了解到在她怀孕七个月时,已经有了大腿根部疼痛的感觉,走路张开腿走就好一些了,所以当时并未觉得有任何问题。 但疼痛逐渐进展,后期发展到躺在床上也会痛,晚上睡觉翻身就会痛醒,怎么躺都不舒服。 为此还在网上网购了专为孕妈设计的U型枕,但是依然不能缓解,疼痛严重影响了休息和睡眠。最终来治疗时,已经严重到不能下地走路。 经过仔细的问诊和查体,我明确了疼痛相关的肌肉、筋膜和关节,用筋膜手法治疗了问题突出的6个点,第一次治疗后,她表示疼痛缓解了50%,起床翻身更加灵活。 之后她按照我教的基本步态(脚跟-脚掌-前脚掌)下地试着走了走,每次迈步先激活臀部肌肉,用屁股使劲,稍稍领会,她已经可以慢慢迈出一小步又一小步。 虽然步子很小很慢,但是之前的耻骨疼痛已经消失,可以向前迈步了! 在治疗后的第二天早上,她告诉我,当天晚上感觉没有那么痛,终于睡了一个好觉,她一再地感谢。 像每一位见证整体筋膜神奇疗效的患者一样,她和她的妈妈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一周后她来进行了第二次治疗,治疗后耻骨疼痛缓解了70%,只是在正常走路时,如果步子迈得稍大,耻骨联合部位会有些许酸痛感, 双侧下肢的水肿也消退了50%。在接下来的两次治疗后,她的酸痛感基本消失,VAS评分1分,双下肢水肿消失80%。 年后一个月,准妈妈已经变身宝妈,正在坐月子,我们进行了随访。 产后耻骨区疼痛已经消失,但是由于产后没有后续治疗,她感觉骨盆不够稳定,有长短腿和腹直肌分离的情况,基于孕期的神奇效果,她期待疫情结束来继续治疗。 耻骨联合的解剖位置耻骨分离发生的部位是耻骨联合(pubic symphysis),是人体腹部肚脐向下摸到的第一块骨头,由两侧的耻骨联合面纤维软骨连接而成。 上、下面及内侧面都有韧带加强,上方的叫耻骨上韧带,下方的叫耻骨弓状韧带,女性的内侧面有致密的耻骨膀胱韧带,将膀胱紧紧地附着在耻骨上。 纤维软骨中间有一纵裂隙,叫做耻骨联合腔,无滑膜覆盖,正常间隙为4-5mm,妊娠分娩时可生理性增宽3mm,一般不超过10mm。 如何判断有耻骨分离的情况?耻骨联合超过10mm即可诊断耻骨联合分离,触诊可及耻骨联合处的压痛,辅助检查可以通过超声诊断,产后可行x-线照射来诊断。 由于孕期雌孕激素、松弛素的分泌导致韧带松弛,加之随着孕妈妈肚子一天天变大,肌肉负担加大,耻骨之间产生缝隙,进而产生耻骨分离,孕妈妈会明显感觉到耻骨区的疼痛。 耻骨联合疼痛意味着骨盆的不稳定,除此以外,腹股沟疼痛、腰骶部疼痛、臀部疼痛、大腿根、髋关节疼痛一起统称为骨盆带疼痛,在孕期当中的发生率都是很高的。 骨盆带的疼痛是孕期常见的疼痛,这种疼痛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筋膜高张导致的,有的时候也跟局部肌肉的强制痉挛产生的活化触发点有关。 初期的耻骨分离,可能不会存在局部的疼痛,并且在还没有产生骨性结构异常的时候是不能通过B超检查等医学影像检查查出来的。 这种骨盆带的疼痛,超过50%以上的概率会延续到产后,会造成产后骨盆不稳定,甚至盆底的一些损伤,例如产后漏尿、子宫脱垂,腹直肌分离等风险。 所以我们建议一旦产生疼痛,尽早来专业的孕期或产后疼痛门诊来诊断和治疗。 一个是可以让孕妈妈减轻痛苦; 二是可以避免怀孕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运动、翻身等受力活动加重病情,甚至最后真正产生了骨性的分离,如果到那个时候再去治疗 疗程会更长,治疗范围也更大。 近日也是有孕妈咨询到我: 王医生,孕期骨盆不稳定,出现耻骨分离是因为孩子大吗? 准妈妈在孕期时,胎儿胎位较低、胎儿大牵拉,下腹壁张力过高,而分娩时胎儿过大又用力过猛,或阴道助产中不适当的强力牵拉,如出头困难时行产钳或臀位牵引都可以造成耻骨分离。 产时用力不当或姿势不当造成产时或产后骨盆内及盆底肌肉平衡失调,有可能使骶髂关节软骨面发生错位,致使耻骨联合面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 孩子大、胎头位置低挤压骨盆造成的骨盆不稳定,引起耻骨分离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为什么有人疼,有人就不疼呢? 一般情况来说,主要是有些孕妈妈的核心肌力量平衡稳定(主要是腹肌和臀肌),所以不会痛。 此外,从肌筋膜触发点角度来说,如果孕妈妈怀孕前有一些陈旧的病变,到了怀孕的时候,随着孕周增大,骨盆带周围肌肉张力增大,肌肉力量的不均衡就会突出显现出来,骨盆力量平衡失调,就可能造成孕期比较明显的骨盆带疼痛。 存在耻骨分离的情况应该怎么办?1、可以注意减少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 1)生活要慢一些。例如翻身、起坐、避免腿张开的动作,尽量保持并拢; 在做检查的时候,看到很多孕妈妈做完检查在床上起来的时候,直接仰面朝天就起来了,这个是很不推荐的。 知道你还是个灵活的孕妈妈,但是这样会造成腹肌用力过大,如果腹肌力量不够的话,容易发生腰肌过度代偿,造成一定的损伤。 所以孕期在起床的时候,可以先侧过身子,用一只胳膊做辅助支撑,然后用手肘和前臂、上臂做支撑起身,这样可以减少腹部的受力,减少骨盆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2)穿脱裤子的时候一定要坐稳,坐在椅子上,不要单腿站立。(这是很多孕妈都会犯的错误,此动作极易引起耻骨分离,一定要注意哦) 3)避免跷二郎腿,避免大范围扭腰,避免单腿站立或长时间双腿站立、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孕期和产后避免盘腿的动作(详情可点击查看:你还在这样喂奶吗?小心耻骨联合分离。)等等。 2、适当运动可以减轻疼痛吗? 的确,通过做锻炼,尤其是一些拉伸动作,可以增强身体的延展性,然后增加核心力量,让疼痛缓解。 但是如果锻炼之前没有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或者没有找到正确的锻炼姿势,很有可能不会达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 例如,你的骨盆发生倾斜,本身是左边肌肉紧张需要缓解,结果姿势和用力不正确,导致左边越来越强,疼痛也就越来越加重了。 所以,这个需要有专业医生进行评估,进行指导性训练、针对训练效果才更加显著。 3、左侧卧位也可能引起耻骨分离? 孕期我们经常说子宫是右旋的,孕妈妈左侧卧位可以改变子宫的旋转,让胎盘供血更好。 有的孕妈妈听后执行的特别好,结果执行到最后,左侧的胳膊、腿、屁股由于长期受压,与右侧的肌肉不均衡、不对称,加之如果孕妈妈核心肌力不稳的话,更容易造成骶髂关节错位,耻骨分离的情况发生。 还有孕妈说到孕期过分注意要左侧卧位,结果早上醒的时候一看是仰着身子的,于是好紧张,晚上不敢睡得太熟,生怕姿势变了孩子缺氧,觉都睡不好。 其实这是没有必要,得不偿失的。只要宝宝的胎动正常,照顾宝宝的同时,也要兼顾妈妈的舒适度。 另外有的孕妈妈左侧卧位时发现会压迫心脏,心慌气短,出现这种情况时,就不要再一定坚持左侧卧位,稍稍右侧卧也可以,毕竟心慌气短更影响母儿健康。 此外要来孕产疼痛门诊诊断一下,看是否有病史引起这样的问题,是否需要治疗。 目前,筋膜手法的治疗无论是从诊断上还是从治疗上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临床治疗中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并且在孕期治疗中,不需要用药和其他物理或电刺激的疗法,纯手法治疗,不会伤害准妈妈的身体和宝宝的健康,作为医生我们同时也会严密监测,保证母儿安全。 孕期一定会出现耻骨分离吗?不一定,不是所有的孕妇都会出现耻骨分离。出现疼痛的准妈妈,都是有一些病史和原因的。 前面提到的准妈妈,她是因为在孕四个月后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到了左侧髋部,当时比较疼,但疼痛消失后,只是觉得仅仅是摔了一跤,并没有意识到会有什么影响,休息休息就过去了。 在年后,我也碰到过两例耻骨分离比较严重的孕妈。 一位孕妈是36周后,开始耻骨痛,右侧屁股疼痛,疼痛的时候痛到不能够躺在床上。通过检查以及询问这位孕妈的既往病史,发现病因与她10岁的时候左手骨折有关系; 另一位孕妈也是孕36周,腹股沟部位和腰部疼痛5周就诊,经检查发现,这位孕妈是在5岁的时候左膝盖摔伤,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瘢痕,养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好。 所以对于孕期或孕前肌肉或关节有损伤,或者孕期过度劳累,动作幅度过猛、两腿受力不均等情况下容易引起耻骨分离的情况产生。 另外,二胎妈妈如果一胎产后康复没有做好的话,疼痛没有得到彻底治疗的话,二次怀孕时也容易耻骨分离。 备孕时就要预防耻骨分离吗?是的,一般情况下孕期的耻骨分离、骨盆疼痛都是与既往病史有关系的。可以在准备怀孕前,到北京妇产医院产科盆底门诊全面检查一下,看是否有与筋膜相关的问题。 如果有,可以在治疗好后再怀孕,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孕期和产后疼痛的产生。另外,有过孕期耻骨分离的孕妈妈们在产后也应该尽早在骨盆周围做相应的筋膜松解治疗。 如果没有及时早治疗的话,会因为筋膜张力大,产生牵拉、肌肉紧张、疼痛、甚至骨盆移位,不利于伤口的恢复,容易形成瘢痕影响日后的健康,也容易造成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慢性盆腔痛、便秘、性交痛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所以,在这里建议孕妈妈们发生耻骨分离要尽早治疗,经治疗感觉不到疼痛后,并不代表已经完全康复,在产后也应尽早找专业的医生及时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产后好好康复,幸福美好一生。
前 言 -愿每一位准妈妈可以舒适地体验宝宝到来的幸福感网友@一位孕妈:要是以前问我生理上你感到最痛的一次经历是什么,我可能会说牙疼或痛经之类,自从体会了耻骨联合分离的疼,以前那些不值得一提。莉娅(化名)来医院时,是一位24周的孕妈,本想着度过了艰难的孕吐时期,可以好好休息了,却不想有一天在家单腿站着脱了一次裤子,结果脱完之后便痛得连路都走不了了,不敢耽误连忙来了医院。从医院门口到诊室的路上,疼痛使她需要扶着墙走,一路上我们医院护士看的也是为莉娅捏了一把汗,争先地去将她扶到诊疗室。诊室狭小,由于莉娅的腿不敢用力,稍一用力大腿根部便疼的要命,莉娅只能自己扶着诊室的门和柜子一点点的借力挪进来。(图一)从诊室到治疗床仅2米远,我们走两步即可的距离对于莉娅来说走得异常艰难,在并不是很暖的诊室里额头上也隐约出了汗珠。在我给莉娅检查的时候,明显地感受到她在承受着巨大疼痛,这也让我很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她如此痛苦。于是我开始仔细询问起莉娅的日常生活,发现莉娅也是一位风风火火的孕妈妈。在熬过了孕早期的孕吐反应后,感觉自己没问题了,可以舒服地等待宝宝来临。买菜、买水果、取快递,五斤、十斤的东西不在话下。结果有一天在家站着单腿脱了一次裤子后,耻骨部位痛得竟然无法正常走路了,不止日常干什么都需要扶,在晚上还尿频,最多一晚上可达到3、4趟,都需要老公抱我去厕所,耻骨那里实在是太疼了。后来上网一查,发现还有耻骨分离一说,于是赶紧来了医院。问诊听到这里我便明白了,莉娅是和现在很多孕妈妈一样还没有意识到孕期极易导致耻骨分离问题,只是觉得自己除了肚子一天天变大外,其他仍和平常一样,干什么都不耽误,这是非常危险的。在受精卵着床之后,孕妈妈的身体都会出现慢慢的变化,从孕早期的孕吐、尿频、到后期的水肿,整个长长的孕期可能还会伴随着腰痛、尾骨疼痛、脚跟痛等各种莫名的疼痛。其中,耻骨痛被很多妈妈列为了“疼痛之首”。因为如果你的核心肌力量不稳定的话,到了怀孕的时候,松弛素的分泌会导致韧带松弛,加之随着孕妈妈肚子一天天变大,肌肉负担加大,耻骨之间产生缝隙,进而容易产生耻骨分离。通常耻骨分离都有可能伴随着骨盆的旋转、移位、上下错位等情况存在,骨盆带周围肌肉张力增大,肌肉力量的不均衡就会突出显现出来,骨盆力量平衡失调,就可能造成孕期比较明显的骨盆带疼痛。通过莉娅的叙述,分析出她疼痛原因主要归结于她小时候膝盖上有磕碰伤和脚踝扭伤。我随即明确了与疼痛相关的肌肉、筋膜和关节,并使用筋膜手法为她进行约1小时的松懈治疗以此缓解她的疼痛。第一次治疗结束后,莉娅在地上试着走了两圈,感觉自己能活动自如了,激动地表示:虽然还没有完全好,但这也太神奇了!我叮嘱她记得三天后来复诊看有无反复。离开诊室时,走路风格与治疗之前完全判若两人,风风火火的走路状态让我们护士忍不住提醒道:慢一点!(图二 第一次治疗后视频)三天以后莉娅来复诊,走路、站立都完全不痛,效果非常好也没有反复,已经完全看不到当时那个疲惫、疼痛的莉娅了。一周后,莉娅来门诊进行第二次的治疗,她表示自上次治疗后,现在走路和站立都没有问题,只是在床上平躺翻身时,耻骨还会有一些疼痛。我再次询问莉娅是否还有其他既往病史,只有找到疼痛的根本才能够对症治疗,她回忆好一会问我:手被钉子扎过算吗?知道莉娅手的大鱼际部位被钉子扎伤过后,我其实也算是松了一口气,找到了根本问题,一切都好说了,只要“顺藤摸瓜”,于是我在她的胳膊部位找到了治疗的关键点。经过二次治疗后,莉娅表示躺着翻身也不痛了,姿势可以随意变动。(图三:第二次治疗后视频)前两天,莉娅再次来到了医院找我,要求进行第三次治疗,说最近自己走路时左腿抬起和伸腿外展时没有力气。通过诊断,莉娅的左腿肌力3级,最终判定原因与她8岁时脚掌处钉子穿透伤和12岁时左侧脚踝处烫伤有关,也真的是一位多灾多难的姑娘了。经过筋膜法治疗,使莉娅左腿肌力测评达到5级,可以正常抬腿和外展,希望这次治疗后,莉娅可以顺利、舒服地等待宝宝的到来。如何减少孕期耻骨分离的发生?在这里也要嘱咐各位孕妈妈们:多运动,增强肌肉韧带的弹性与张力。孕前检查自己有没有关节损伤、脊柱侧弯和关节炎、筋膜炎等情况,治疗好后再怀孕可以有效减少孕期疼痛的发生。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双脚尽量保持对称,不要做高难度的动作,如大跨步、单腿穿/脱裤子等。孕期尽量避免提重物,跷二郎腿、避免大范围扭腰,避免单腿站立或长时间双腿站立、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孕期和产后避免盘腿的动作。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跟莉娅一样有这样那样的小伤,尤其是在儿时磕磕碰碰难免的,但是往往这样的小伤痕在孕期和产后演变成剧烈的疼痛,因此一定要在萌芽的时候就把它治愈。孕期耻骨分离更多详细内容:孕期耻骨分离,一定要等到产后再治疗吗?NO!这种治疗一定不能哪儿疼治哪儿,一定要找到疼痛的根源。这样才能减轻骨盆的损伤,减少骨盆倾斜和旋转,为顺利分娩和产后健康恢复打下好的基础。记住:不管孕期还是产后,有了疼痛一定要及时就诊,越早越好。这样的理念对于盆底的恢复,减少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交疼痛和慢性盆腔痛都有重要的意义。
Y女士,38岁,孕6产3,产后2天,严重耻骨痛VAS0(8)治疗前:1、只能右侧卧位,左转身稍稍平卧耻骨就痛得厉害,不能坐起,不能下床,插着尿管。2、左侧腿蜷曲不敢伸直,稍稍伸直就会抽筋。3、肚子胀满,张力非常大,按之无压痕。4、外痔明显加重,水肿达直径约5cm。病史:此次孕期GDM巨大儿,4250克,孕7+月开始耻骨痛;2013年侧切自娩第一胎3850克,一胎孕晚期右侧臀部疼痛,产后开始外痔,皮肤干燥脱皮;2017年自娩第二胎-4000克;儿时双侧扁桃体切除病史,便秘10+年。筋膜手法治疗缓解左腿紧张,自臀中肌、髂胫束到腓肠肌,松解后左腿可伸直屈曲,抽筋感觉缓解80%。继续全身治疗一小时后,腹部大肚子明显缓解,耻骨痛缓解40%,但是翻身仍痛。盆底筋膜手法治疗20分钟,外痔及侧切伤口周围明显疼痛,治疗后外痔肉眼可见地缩小,直径约1cm。治疗后:盆底治疗后,各个方向翻身都不痛,能自行左侧卧位并从左侧坐起,疼痛缓解80%;左腿可自由活动,无紧张及抽筋感;肚子明显缩小到正常产后大小,于脐下2指可触及宫底;外痔缩小,无明显疼痛,可有效收缩盆底。治疗心得1、耻骨痛通常被认为“耻骨分离”。耻骨分离是耻骨间距宽于10mm,通常伴有耻骨痛。临床发现,耻骨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程度与耻骨分离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本例患者治疗前耻骨区严重疼痛,影响翻身,但是治疗中没有骨盆复位手法,仅进行软组织的筋膜治疗,疼痛便缓解80%。2、既往侧切伤口瘢痕与痔疮关系密切,治疗时可触及强烈刺痛,治疗后恢复比较彻底。考虑既往分娩产生的盆底瘢痕没有及时修复会影响骨盆的稳定性,于特殊时期(妊娠、分娩后、慢性劳损或更年期)失代偿出现相应的症状。治疗后筋膜、肌肉及神经组织恢复相应功能,使骨盆更稳定。3、盆腹整体化。产后痔疮严重,盆底不稳定,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过度拉伸完全没有激活,加重了骨盆的不稳定,耻骨痛症状表现严重。全身治疗松解并激活腹部深层肌肉,内核心得到稳定,骨盆稳定性相应恢复(肚子明显变小,外痔明显缓解,耻骨痛消失)。由于种种原因,病人只接受了一次治疗。这个分享是病人在接受治疗一个月后的反馈,可以看出效果很好~欢迎各位朋友投稿/分享文章到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帮助更多的朋友~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许多孕妈会感到担惊受怕,同时也会遇到很多困惑,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主任刘兴会教授为此给所有孕妈妈们写了一封信,帮助孕妈妈了解疫情下如何更安全地度过孕期。亲爱的孕妈妈:你们好!最近大家最关心也最担忧的,就是在全国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了。此前,国家卫健委已经明确指出“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所以许多孕妈妈们会感到担心,也有许多疑问,有哪些产检可以推迟一些做?去检查又该如何保护自己?自己在家又该怎么做好自我监测和保健呢?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疫情期间,孕妈妈们该做些什么。有哪些产检可以推迟或不做?哪些必须做?早孕期(<13周)已经确定为宫内孕者,如果没有出现阴道出血、腹痛、剧烈呕吐等特殊情况,大部分检查都可以推后。不过NT检查千万别忘了,一般是停经后11-14周做。中孕期(孕13~28周)需要做的检查主要有三项:1、唐氏筛查:一般在15-20周左右,如果年龄超过35岁,则需要做羊水穿刺;2、胎儿畸形筛查:俗称“大排畸”,常在20-24周进行;3、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如果你早孕空腹血糖小于4.4mmol/L,孕期的体重管理也比较好,可以推迟做;如果你是高龄孕妇或有糖尿病史,或空腹血糖大于5.1mmol/L,建议尽早做糖耐量试验,如不能及时检查,亦按照妊娠期糖尿病进行饮食和运动管理。晚孕期(孕28~40周)一般常规每2周检查一次,因为疫情,如果您没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自己感觉异常的情况,亦可以推迟检查。但36-37周的产检是确定分娩方式、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确定胎方位的一次检查,有条件者建议进行。之后应该每周进行一次产检,但在特殊时期,如果一切都正常,可以跟你的医生商量后在家监测,适当延后检查。如果遇到了必须要去的产检,尽量选择乘坐私家车去,全程佩戴好医用口罩,勤洗手,尽量减少在医院的停留时间。当然,这些都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的,如果疫情过去了,我们该去的产检都是需要去的,及时发现问题,多一份安心。在家自己可以进行哪些检测?常规监测每天监测体温,注意有没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情况。每周称体重,控制好体重增长:孕妈妈如果体重指数在18.5-23.5,体重增加0.5kg/周左右;体重指数<18.5,体重增加0.5-0.75 kg/周左右;体重指数在23.5-28,体重增加0.25-0.5 kg/周左右;体重指数>28,体重增加控制在0.25kg/周。数胎动每天上午、下午、晚上相对固定时间各计数一小时,胎动>3次/小时均正常。数胎动方法:计数胎动时,最好左侧卧或自觉舒适的体位,环境安静,心情放松。胎儿连续动算1次,中间间隔2分钟以上再算一次。如果胎动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明显减少或消失,那就必须赶紧上医院了。监测血压可以购买一个电子血压计在家每天测,孕妇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怎么吃?为了保持良好的体重管理,我们在吃上也不能暴饮暴食,大鱼大肉,要科学地吃。每一餐的构成大家可以参考下图的中国孕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01主食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红薯、玉米等,粗细搭配,每天都有摄入。02肉类推荐吃精瘦肉、牛肉、鱼肉、虾、鸡鸭肉等。此外每天还应该吃一个鸡蛋或鸭蛋及补充400-500ml牛奶,以补充优质蛋白质。03蔬菜类蔬菜可以多样化搭配,基本没有太多的禁忌,特别是绿叶蔬菜,如菠菜、芹菜、莴苣、芦笋、豌豆苗、小白菜等,还有胡萝卜、青椒、南瓜、西红柿、豌豆等。04水果宜多样化,水果也是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好来源,比如苹果、香蕉、草莓、猕猴桃、橙子等,不过如果是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可不能贪吃。怎么运动?孕妈们平时可能习惯吃了饭到外面散步来保证每天的运动,但碰到了疫情,我们最好就不要出门了。在家的话可以做做简单的瑜伽、伸展运动、健身操等,另外,做点简单的家务事也是很好的运动哟。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诊?如果孕妈妈们出现阴道流血、流液、较频繁的下腹发紧或坠痛、胎动异常(连续两小时自数胎动,次数较前明显减少50%,或幅度明显减弱)或自觉不舒服等需要及时就诊。最后,希望每位孕妈妈不要过度焦虑,保持一个好心情,要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也要相信,我们医务工作者在前线为大家保驾护航,而你们在家照顾好自己,我们齐心协力,终会战胜疫情。愿每位孕妈妈都能顺利迎接自己的宝宝,也愿疫情能早日过去,我们一起迎接胜利的曙光!刘兴会2020年2月8日专家介绍刘兴会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兼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高危妊娠管理专委会副主委、妇幼健康研究会母胎医学专委会副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副组长、全国三八红旗手及优秀巾帼志愿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专委会前任及候任主委及妇产科专委会常委等;兼任《中华妇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等八家杂志副主编、常务编委及编委。产科工作3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产科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技术等;在产科危重症、产科严重的合并症及并发症、胎儿宫内发育、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等方面有深入的临床研究。执笔撰写了中国首部《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并参与撰写国家30余项产科指南。主持国家级、省部级3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345篇,其中SCI、Medline 收录128篇;获全国及省市级科研成果共7项;主编及参编专著共40部,其中主编及副主编专著《助产》、《难产》、《实用产科手术学》、《妇产科医生手册》等13部;参编专著27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本文内容转载自:第一妇产
近期,武汉儿童医院确诊两例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其中,最小的确诊宝宝出生仅30小时,该新生儿母亲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目前该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专家提示,可能存在母婴垂直感染传播,应引起重视。新闻一发布,很多孕妈妈又担心了,纷纷来咨询:新型肺炎是否存在母婴垂直传播?孕妈妈感染了新型肺炎,宝宝会被感染吗?宝宝会畸形吗?腹中的宝宝还能要吗?_十分及时的是,CCTV13的战疫情特别报道·武汉直播间专访援鄂国家医疗队成员北医三院的院士乔杰院长,亲自给大家解答上述疑问,供孕妈妈参考。先科普一下:母婴垂直感染也叫做「垂直传播」,可分为 3 类。母婴垂直感染_1.经胎盘传播_指受感染的孕妇经胎盘血液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引起宫内感染。常见的有风疹、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等。2.上行性传播_病原体从孕妇阴道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3.分娩时传播_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严重感染的产道而致皮肤、黏膜、呼吸道或肠道等被感染。如淋球菌、结膜炎包涵体、疱疹病毒等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经胎盘传播和上行性传播都属于「宫内感染」,也就是大家通常理解的孕妈妈直接传播病毒给胎儿;分娩时的传播,则属于「产时感染」。几大问题_问题1:能确定孩子是「母婴垂直感染」吗?乔杰院士:目前我们得到的准确的病例数是有限的,已经感染的孕产妇分娩的时候,剖宫产分娩在手术室里面新生儿咽拭子的核酸检脐血的检查、还有母亲乳汁检查的完整数据有10例,那么这10例的结果是阴性的。问题2:为什么这么在意这6个小时的差异?乔杰院士:确诊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没有立即做咽拭子检测,所以我们无法判断这一例是否是因为母婴垂直传播的,想确认新型冠状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风险,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数据。新生儿在离开母体后有一个时间点,如果我们确定是母婴垂直传播的话,应该在母亲分娩之后立刻进行检查。所幸的是,产科医生反应得非常快,这个临床研究非常重要,对病例的分析、回顾性的总结,给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从目前的证据来看,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得到的病例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能够得到母亲确诊、新生儿咽拭子阴性的这样一个统一的数据。明确诊断的,不仅仅有新生儿的咽拭子,同时还有羊水和乳汁的诊断,少量的数据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因为此次病毒和SARS有85%的同源性,所以我们不得不拿两种病毒来进行对比。从SARS在孕产妇的感染上来看,已经有报道证明SARS没有母婴的垂直传播,母婴的垂直传播就是指包括在母体内的以及分娩时候接触的呼吸道、血液、分泌物的传播。问题3:孕妈妈感染了新型肺炎,宝宝会被感染吗?腹中的宝宝还能要吗?乔杰院士:从目前的证据来看,新型冠状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相对较小,孕产妇不必过分恐慌。问题4:我昨天采访了一位武汉的八个月妊娠期的产妇发现自己是新冠肺炎危重症,这种情况是不是很糟糕?对于马上要妊娠的母亲,该怎么保护好自己呢?(图片来源:摄图网)乔杰院士:特殊时期,孕产妇要做好防护工作,尽量减少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对于孕晚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关键看其缺氧程度以及基础病的程度。如果孕产妇本身有妊娠高血压或者妊娠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时候,同时感染上肺炎,对于氧气的供应造成影响,就比较严重。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于孕产妇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居家隔离、戴口罩、勤洗手,在这段时间,我们很多产科医生都建立了线上咨询、互联网医院,给患者做网上的咨询,所以孕产妇们在不是必须要去产科就诊的时候,可以尽量减少外出产检。大家可以根据网上医院的正确指导,在家进行不同孕周的监测。当必须要去产检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现在各个医院都非常支持产科,做了很多防护工作。例如:在分娩时尽可能给产妇较大的空间,建立的专门的手术室,并根据是否感染及感染程度制定了不同流程,总体上来说,产科方面的防控是比较有序的。本文内容转载自:付虹大夫